《施氏与孟氏》

作者&投稿:枝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施氏和孟氏的故事~

春秋时的鲁国,有个姓施的人,他有两个儿子,一个爱好学问,一个爱好兵法。他们都想 以自己的学问和才能求得一个官职,挣得一份俸禄。于是爱好学问的那一个到了齐国,用 仁义道德这一套治理国家的道理,来劝说齐国的国君。国君听了很是高兴,就接受了他的 意见,并用他做了公子们的老师;那个爱好兵法的到了楚国,把他那一套用兵打仗,使国 家强盛的办法说给楚王听。楚王听后很是高兴,不但接受了他的意见,还封他做了执法将 军,这样一来,他们的俸禄使施家富裕起来,他们的官位也使他们的亲人十分荣耀。 施家有个姓孟的邻居,也有两个儿子,也是一个爱好学问,一个爱好兵法,可是却过着贫 穷的生活。他们看到施家既富足又荣耀,十分羡慕,于是他们便到施家请教求取富贵的方 法。 施家的两个儿子便把实情告诉了他们。 于是孟家的两个儿子就照着施家说的办法去求取富贵。爱好学问的那个儿子到了秦国,用 仁义道德这一套来劝说秦王。秦王听了不但不接受他的道理,反而十分生气地说:"现今 各国都在激烈地争斗,此时最需要的是练兵和筹办粮饷;假使用你说的仁义来治理我的国 家,岂不是叫我的国家走向灭亡的道路!"于是,便把他处了宫刑,然后把他赶走了。 孟家爱好兵法的那个儿子,到了卫国,就把如何用兵打仗的方法告诉了卫候。卫侯听后说 道:"我们是一个弱小国家,而且夹在几个强大的国家中间。对于大国,我们要顺从他们 ,对于小国,我们要安抚他们,这才是求得安全的方法,假使依照你说的兵法权谋去对待 邻国,那我的国家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卫候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又想道:"要是让他好 好地回去,他会到别的国家去劝说别的君主用兵,那我国就要受到严重的祸患。"于是, 卫候便下令砍掉了他的双脚,然后把他送回鲁国去了。 孟家的两个儿子受刑回家,父子三人都认为是上了施家的当,就捶胸顿足地责骂施家。 施家知道了孟家的悲惨遭遇,便向孟家解释说:"凡是适合时机的事就能成功,失掉时机 的就要失败。你的本事和我们一样,走的道路也和我们相同;但是我们成功了,你们失败 了。这是因为你们没有看清时机,把知识用到不适用的地方去了,并不是你们的作法有什 么毛病。况且天下的事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先 前能用的办法,今天就不一定能用:今天不能用的办法,以后或许能用。由此看来,什么 办法用得着用不着,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只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规定适合时宜的 办法。能否做到这样,这就要靠一个人判断和认识具体情况的本领了。如果没有这个本领 ,即使你有像孔子那样渊博的学问,有姜大公那样高明的才能,做起事情来,也是不能不 碰钉子的。" 这个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 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往往有人学了好经验却办了坏事,这就 是他们把别人的经验当成了金科玉律,只知死搬硬套,不知道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 同画吸取其适用的部分,扬弃其不适用的部分,其结果只有把事情搞坏。

施氏的儿子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孟家的儿子没有弄清:别人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前因后果是什么。

施氏 一个在重文的国家宣传儒家仁义之术,用他的儒家思想去游说齐王于是取得了成功。
另一个用他的法家主张去游说楚王,而楚国重武也取得成功。

孟家一个在重武的国家宣传儒家仁义之术,
另一个用他的法家主张去游说重文的国家。
于是失败了。

故事的哲理

做什么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顺势者昌盛,逆势者败亡。学习别人的经验时,要务必弄清:别人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前因后果是什么,绝不能割断历史与环境

1.C 2.使.....富 侍奉 3.是“失时”不会“投隙抵时” 4.有,可以让好学者去卫国,好兵者去秦国。 5.知道了“投隙抵时,应事无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

1.C 2.①使……富裕 ②顺从 3.因为他们的需求与存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施氏与孟氏的原文
既反,孟氏之父子扣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

施氏与孟氏原文
在鲁国,有一家施姓,家中有两个儿子,一个热衷于学问,另一个则爱好军事。好学的儿子凭借他的学识去齐国求职,齐侯接纳他,并任命他为公子们的教师。喜好军事的儿子则去了楚国,以其策略打动了楚王,被任命为军正,他们的努力为家族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和显赫的荣誉。施氏的邻居孟氏,家境贫困,羡慕施家...

施氏与孟氏翻译
在鲁国,有一户姓施的人家,他们的两个儿子各有所长。一个儿子专注于学问,凭借其深厚的学识被齐国国王录用,成为王室子弟的教师,家道因此日渐殷实,家族声望大增。另一个儿子则专攻兵法,被楚国国王赏识,成为军队中的执法官,同样为家族带来了财富和荣誉。施家的邻居孟家,也有两个儿子,从事相同的...

施氏和孟氏的故事
施家有个姓孟的邻居,也有两个儿子,也是一个爱好学问,一个爱好兵法,可是却过着贫 穷的生活。他们看到施家既富足又荣耀,十分羡慕,于是他们便到施家请教求取富贵的方 法。 施家的两个儿子便把实情告诉了他们。 于是孟家的两个儿子就照着施家说的办法去求取富贵。爱好学问的那个儿子到了...

施氏与孟氏的翻译
姓施的邻居有一家姓孟的,同样也有两个儿子,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也相同,但是却因贫穷而困窘,羡慕施氏所有的,因此就前往请教求职的办法。(姓施的)两个儿子将(自己求职的)实际情况告诉了孟家。孟家的一个儿子去了秦国,用自己的所学求职于秦王,秦王说:“当今各诸侯国都是兵力相争,应该重视的就...

《施氏与孟氏》的寓意是什么?
孟氏二子的悲哀在于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从实际出发,固守和 搬用别人的死法子,没有一点灵活性。它的教训告诫人们,办任何事情都不 能凭主观想象,让客观存在服从自己的想象,也就是说不能从框框、概念出 发,全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和模式,如果把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用想象 去代替客观现实,...

施氏与孟氏作者
列子,本名御寇,是一位终身致力于道德学问的学者。他曾师从多位著名人物,包括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和支伯高子等,他们的教导对他影响深远。列子在郑国隐居了四十年,淡泊名利,专注于清修与学术研究。他提倡根据名称来衡量事物的真实价值,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治世理念。列子的学术成果丰硕,...

鲁国的施氏有二子,其中一个爱好学术,另一个爱好兵法,结果怎样
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⑤,焉往而不穷哉?”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鲁国的施氏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爱好学术,另一个爱兵法。爱学术的儿子用文学之道去求得齐侯任用,齐侯接纳了他,让他做诸位...

施氏与孟氏的作者
列子,名列御寇,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

《施氏与孟氏》结尾处孟氏父子曰:“吾知之矣。”他们究竟知道了什么_百 ...
知道了学问还要智慧来运用!有学问不会用,或者用的不是时候,不对地方,书呆子一个,学问越多越有害!审时度势,用的恰如其分,则学问越多越伟大!

金川区19166571791: 施氏与孟氏 - 搜狗百科
庄涛乐盖:[答案] 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往往有人学了好经验却办了坏事,这就 是他们把别人的经验当成了金科玉律,只知死搬硬套,不知道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 同画吸取其适用的部分,扬弃其不适用的部分,其结果只有把事情搞坏.

金川区19166571791: 《施氏与孟氏》的寓意是什么? -
庄涛乐盖: 孟氏二子的悲哀在于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从实际出发,固守和 搬用别人的死法子,没有一点灵活性.它的教训告诫人们,办任何事情都不 能凭主观想象,让客观存在服从自己的想象,也就是说不能从框框、概念出 发,全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和模式,如果把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用想象 去代替客观现实,不仅丝毫也不会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反而会碰钉子,犯 错误,遭至悲惨的结局.

金川区19166571791: 《施氏与孟氏》 -
庄涛乐盖: 1.C 2.①使……富裕 ②顺从 3.因为他们的需求与存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金川区19166571791: 施氏与孟氏译文及重点字词翻译 -
庄涛乐盖: 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

金川区19166571791: 《施氏有二子》原文与翻译 -
庄涛乐盖:[答案] 原文: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取...

金川区19166571791: 《施氏与孟氏》阅读题 -
庄涛乐盖: 1、:“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2、有,抓住机遇,“凡事顺时者昌,失去时机的就失败.3、办任何事情都要看清对象,适应形势,绝不能机械照搬别人的经验,否则只会失败.

金川区19166571791: 《施氏与孟氏》结尾处孟氏父子曰:“吾知之矣.”他们究竟知道了什么
庄涛乐盖: 知道了学问还要智慧来运用!有学问不会用,或者用的不是时候,不对地方,书呆子一个,学问越多越有害!审时度势,用的恰如其分,则学问越多越伟大!

金川区19166571791: 《施氏有二子》原文与翻译 -
庄涛乐盖: 原文: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

金川区19166571791: “吾知之矣”的含义?孟氏父子究竟知道了什么?详情施氏与孟氏--列子 -
庄涛乐盖:[答案] 知道了学问还要智慧来运用!有学问不会用,或者用的不是时候,不对地方,书呆子一个,学问越多越有害!审时度势,用的恰如其分,则学问越多越伟大!原文: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以诸公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