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地104回200字梗概

作者&投稿:由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104回主要内容(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却说姜维见魏延踏灭了灯,心中忿怒,拔剑欲杀之。孔明止之曰:「此吾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维乃收剑。孔明吐血数口,卧倒床上,谓魏延曰:「此是司马懿料吾有病,故令人来试探虚实。汝可急出迎敌。」魏延领命,出帐上马,引兵杀出寨来。夏侯霸见了魏延,慌忙引军退走。延追赶二十余里方回。孔明令魏延自回本寨把守。

姜维入帐,直至孔明榻前问安。孔明曰:「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吾平生所学,已着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切勿轻忽!」维哭拜而受。孔明又曰:「吾有『连弩』之法,不曾用得。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皆画成图本。汝可依法造用。」维亦拜受。孔明又曰:「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又唤马岱入帐,附耳低言,授以密计;嘱曰:「我死之后,汝可依计行之。」岱领计而出。少顷,杨仪入。孔明唤至榻前,授与一锦囊,密嘱曰:「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孔明一一调度已毕,便昏然而倒,至晚方苏,便连夜表奏后主。后主闻奏大惊,急命尚书李福,星夜至军中问安,兼询后事。李福领命,趱程赴五丈原,入见孔明,传后主之命,问安毕。孔明流涕曰:「吾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吾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继吾之志,为国家出力。吾命已在旦夕,当即有遗表上奏天子也。」李福领了言语,匆匆辞去。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回到帐中,病转沉重,乃唤杨仪分付曰:「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我死之后,凡事俱依旧法而行。缓缓退兵,不可急骤。汝深通谋略,不必多嘱。姜伯约智勇足备,可以断后。」杨仪泣拜受命。孔明令取文房四宝,于榻上手书遗表,以达后主。表略曰:

伏闻生死常有,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孔明写毕,又嘱杨仪曰:「吾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吾尸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吾阴魂更自起镇之。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然惊疑。吾军可令后寨先行,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若司马懿来追,汝可布成阵势,回旗返鼓。等他来到,却将我先时所雕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懿见之必惊走矣。」杨仪一一领诺。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众将正慌乱间,忽尚书李福又至;见孔明昏绝,口不能言,乃大哭曰:「我误国家之大事也!」须臾,孔明复醒,开目遍视,见李福立于榻前。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寿五十四岁。后杜工部有诗叹曰: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着勋名。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白乐天亦有诗曰: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初,蜀长水校尉廖立,自谓才名宜为孔明之副,尝以职位闲散,怏怏不平,怨谤不已。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徙之汶山。及闻孔明亡,乃垂泣曰:「吾终为左衽矣!」李严闻之,亦大哭病死。盖严尝望孔明复收己,得自补前过;度孔明死后,人不能用之故也。后元微之有赞孔明诗曰: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姜维、杨仪遵孔明遗命,不敢举哀,依法成殓,安置龛中,令心腹将卒三百人守护;随传密令,使魏延断后,各处营寨一一退去。

却说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懿惊喜曰:「孔明死矣!」即传令起大兵追之。方出寨门,忽又疑虑曰:「孔明善会六丁六甲之法,今见我久不出战,故以此术诈死,诱我出耳。今若追之,必中其计。」遂复勒马回寨不出,只令夏侯霸暗引数十骑,往五丈原山僻哨探消息。

却说魏延在本寨中,夜作一梦,梦见头上忽生二角,醒来甚是疑异。次日,行军司马赵直至,延请入问曰:「久知足下深明《易》理。吾夜梦头生二角,不知主何凶吉?烦足下为我决之。」赵直想了半晌,答曰:「此大吉之兆:麒麟头上有角,苍龙头上有角,乃变化飞腾之象也。」延大喜曰:「如应公言,当有重谢!」直辞去,行不数里,正遇尚书费祎。祎问何来。直曰:「适至魏文长营中,文长梦头生角,令我决其吉凶。此本非吉兆,但恐直言见怪,因以麒麟苍龙解之。」祎曰:「足下何以知非吉兆?」直曰:「角之字形,乃『刀』下『用』也。今头上用刀,其凶甚矣!」祎曰:「君且勿泄漏。」直别去。费祎至魏延寨中,屏退左右,告曰:「昨夜三更,丞相已辞世矣。临终再三嘱付,令将军断后以当司马懿,缓缓而退,不可发丧。今兵符在此,便可起兵。」延曰:「何人代理丞相之大事?」祎曰:「丞相一应大事,尽托与杨仪;用兵密法,皆授与姜伯约。此兵符乃杨仪之令也。」延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祎曰:「丞相遗令,教且暂退,不可有违。」延怒曰:「丞相当时若依我计,取长安久矣!吾今官任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安肯与长史断后!」祎曰「将军之言虽是,然不可轻动,令敌人耻笑。待吾往见杨仪,以利害说之,令彼将兵权让与将军,何如?」延依其言。

祎辞延出寨,急到大寨见杨仪,具述魏延之语。仪曰:「丞相临终,曾密嘱我曰:『魏延必有异志。』今我以兵符往,实欲探其心耳。今果应丞相之言。吾自令伯约断后可也。」于是杨仪领兵扶柩先行,令姜维断后;依孔明遗令,徐徐而退。魏延在寨中,不见费祎来回复,心中疑惑,乃令马岱引十数骑往探消息。 回报曰:「后军乃姜维总督,前军大半退入谷中去了。」延大怒曰:「竖儒安敢欺我!我必杀之!」因顾谓岱曰:「公肯相助否?」岱曰:「某亦素恨杨仪,今愿助将军攻之。」延大喜,即拔寨引本部兵望南而行。

却说夏侯霸引军至五丈原看时,不见一人,急回报司马懿曰:「蜀兵已尽退矣。」懿跌足曰:「孔明真死矣!可速追之!」夏侯霸曰:「都督不可轻追。当令偏将先往。」懿曰:「此番须吾自行。」遂引兵同二子一齐杀奔五丈原来;呐喊摇旗,杀入蜀寨时,果无一人。懿顾二子曰:「汝急催兵赶来,吾先引军前进。」于是司马师、司马昭在后催军;懿自引军当先,追到山脚下,望见蜀兵不远,乃奋力追赶。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兵俱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懿大惊失色。定睛看时,只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孔明:纶巾羽扇,鹤氅皂绦。懿大惊曰:「孔明尚在!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急勒回马便走。背后姜维大叫:「贼将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计也!」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司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背后两员魏将赶上,扯住马嚼环叫曰:「都督勿惊。」懿用手摸头曰:「我有头否?」二将曰:「都督休怕,蜀兵去远了。」懿喘息半晌,神色方定;睁目视之,乃夏侯霸、夏侯惠也;乃徐徐按辔,与二将寻小路奔归本寨,使众将引兵四散哨探。

过了两日,乡民奔告曰:「蜀兵退入谷中时,哀声震地,军中扬起白旗:孔明果然死了,止留姜维引一千兵断后。——前日车上之孔明,乃木人也。」懿叹曰:「无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因此蜀中人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后人有诗叹曰:

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

司马懿知孔明死信已确,乃复引兵追赶。行到赤岸坡,见蜀兵已去远,乃引还,顾谓众将曰:「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遂班师回。一路上见孔明安营下寨之处,前后左右,整整有法,懿叹曰:「此天下奇才也!」于是引兵回长安,分调众将,各守隘口。懿自回洛阳面君去了。

却说杨仪、姜维排成阵势,缓缓退入栈阁道口,然后更衣发丧,扬幡举哀。蜀军皆撞跌而哭,至有哭死者。蜀兵前队正回到栈阁道口,忽见前面火光冲天,喊声震地,一彪军拦路。众将大惊,急报杨仪。正是:

已见魏营诸将去,不知蜀地甚兵来。

未知来者是何处军马,且看下文分解。

却说姜维见魏延踏灭了灯,心中忿怒,拔剑欲杀之。孔明止之曰:“此吾命
当绝,非文长之过也。”维乃收剑。孔明吐血数口,卧倒床上,谓魏延曰:“此
是司马懿料吾有病,故令人来探视虚实。汝可急出迎敌。”魏延领命,出帐上马,
引兵杀出寨来。夏侯霸见了魏延,慌忙引军退走。延追赶二十余里方回。孔明令
魏延自回本寨把守。
姜维入帐,直至孔明榻前问安。孔明曰:“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
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吾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
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
汝可传我书。切勿轻忽!”维哭拜而受。孔明又曰:“吾有‘连弩’之法,不曾
用得。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皆画成图本。汝可依法造用。”维亦拜受。
孔明又曰:“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
必有失。”又唤马岱入帐,附耳低言,授以密计;嘱曰:“我死之后,汝可依计
行之。”岱领计而出。少顷,杨仪入。孔明唤至榻前,授与一锦囊,密嘱曰:
“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
孔明一一调度已毕,便昏然而倒,至晚方苏,便连夜表奏后主。后主闻奏大惊,
急命尚书李福,星夜至军中问安,兼询后事。李福领命,趱程赴五丈原,入见孔
明,传后主之命,问安毕。孔明流涕曰:“吾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
罪于天下。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
可轻废。吾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继吾之志,为国家出力。吾命已在旦夕,当
即有遗表上奏天子也。”李福领了言语,匆匆辞去。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
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回到帐中,
病转沉重,乃唤杨仪分付曰:“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皆忠义之士,
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我死之后,凡事俱依旧法而行。缓缓退兵,不
可急骤。汝深通谋略,不必多嘱。姜伯约智勇足备,可以断后。”杨仪泣拜受命。
孔明令取文房四宝,于卧榻上手书遗表,以达后主。表略曰:
“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
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
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
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
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
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孔明写毕,又嘱杨仪曰:“吾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吾尸坐于
龛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
星不坠。吾阴魂更自起镇之。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然惊疑。吾军可令后寨先行,
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若司马懿来追,汝可布成阵势,回旗返鼓。等他来到,
却将我先时所雕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懿见之必
惊走矣。”杨仪一一领诺。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曰:“此
吾之将星也。”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
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众将正慌乱间,忽尚书李福又至;见孔明昏绝,口不能
言,乃大哭曰:“我误国家之大事也!”须臾,孔明复醒,开目遍视,见李福立
于榻前。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
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
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
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
矣。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寿五十四岁。后杜工部有诗叹曰: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白乐天亦有诗曰: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
霖。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初,蜀长水校尉廖立,自谓才名宜为孔明之副,尝以职位闲散,怏怏不平,
怨谤无已。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徒之汶山。及闻孔明亡,乃垂泣曰:“吾终为
左衽矣!”李严闻之,亦大哭病死,盖严尝望孔明复收己,得自补前过;度孔明
死后,人不能用之故也。后元微之有赞孔明诗曰: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
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姜维、杨仪遵孔明遗命,不敢
举哀,依法成殓,安置龛中,令心腹将卒三百人守护;随传密令,使魏延断后,
各处营寨一一退去。
却说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
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懿惊喜曰:“孔明死矣!”即传令起大兵追
之。方出寨门,忽又疑虑曰:“孔明善会六丁六甲之法,今见我久不出战,故以
此术诈死,诱我出耳。今若追之,必中其计。”遂复勒马回寨不出,只令夏侯霸
暗引数十骑,往五丈原山僻哨探消息。
却说魏延在本寨中,夜作一梦,梦见头上忽生二角,醒来甚是疑异。次日,
行军司马赵直至,延请入问曰:“久知足下深明《易》理,吾夜梦头生二角,不
知主何吉凶?烦足下为我决之。”赵直想了半晌,答曰:“此大吉之兆:麒麟头
上有角,苍龙头上有角,乃变化飞腾之象也。”延大喜曰:“如应公言,当有重
谢!”直辞去,行不数里,正遇尚书费祎。祎问何来。直曰:“适至魏文长营中,
文长梦头生角,令我决其吉凶。此本非吉兆,但恐直言见怪,因以麒麟苍龙解之。”
祎曰:“足下何以知非吉兆?”直曰:“角之字形,乃‘刀’下‘用’也。今头
上用刀,其凶甚矣!”祎曰:“君且勿泄漏。”直别去。费祎至魏延寨中,屏退
左右,曰:“昨夜三更,丞相已辞世矣。临终再三嘱付,令将军断后以当司马懿,
缓缓而退,不可发丧。今兵符在此,便可起兵。”延曰:“何人代理丞相之大事?”
祎曰:“丞相一应大事,尽托与杨仪;用兵密法,皆授与姜伯约。此兵符乃杨仪
之令也。”延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
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
大事耶?”祎曰:“丞相遗令,教且暂退,不可有违。”延怒曰:“丞相当时若
依我计,取长安久矣!吾今官任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安肯与长史断后!”
祎曰:“将军之言虽是,然不可轻动,令敌人耻笑。待吾往见杨仪,以利害说之,
令彼将兵权让与将军,何如?”延依其言。
祎辞延出营,急到大寨见杨仪,具述魏延之语。仪曰:“丞相临终,曾密嘱
我曰:魏延必有异志。今我以兵符往,实欲探其心耳。今果应丞相之言。吾自令
伯约断后可也。”于是杨仪领兵扶柩先行,令姜维断后;依孔明遗令,徐徐而退。
魏延在寨中,不见费祎来回覆,心中疑惑,乃令马岱引十数骑往探消息。回报曰:
“后军乃姜维总督,前军大半退入谷中去了。”延大怒曰:“竖儒安敢欺我!我
必杀之!”因顾谓岱曰:“公肯相助否?”岱曰:“某亦素恨杨仪,今愿助将军
攻之。”延大喜,即拔寨引本部兵望南而行。
却说夏侯霸引军至五丈原看时,不见一人,急回报司马懿曰:“蜀兵已尽退
矣。”懿跌足曰:“孔明真死矣!可速追之!”夏侯霸曰:“都督不可轻追。当
令偏将先往。”懿曰:“此番须吾自行。”遂引兵同二子一齐杀奔五丈原来;呐
喊摇旗,杀入蜀寨时,果无一人。懿顾二子曰:“汝急催兵赶来,吾先引军前进。”
于是司马师、司马昭在后催军;懿自引军当先,追到山脚下,望见蜀兵不远,乃
奋力追赶。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兵俱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
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懿大惊失色。定睛看时,
只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孔明:纶巾羽扇,鹤氅皂绦。
懿大惊曰:“孔明尚在!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急勒回马便走。背后姜维大
叫:“贼将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计也!”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
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司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背后两员魏将赶上,
扯住马嚼环叫曰:“都督勿惊。”懿用手摸头曰:“我有头否?”二将曰:“都
督休怕,蜀兵去远了。”懿喘息半晌,神色方定;睁目视之,乃夏侯霸、夏侯惠
也;乃徐徐按辔,与二将寻小路奔归本寨,使众将引兵四散哨探。
过了两日,乡民奔告曰:“蜀兵退入谷中之时,哀声震地,军中扬起白旗:
孔明果然死了,止留姜维引一千兵断后。前日车上之孔明,乃木人也。”懿叹曰:
“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因此蜀中人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后
人有诗叹曰:
“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
司马懿知孔明死信已确,乃复引兵追赶。行到赤岸坡,见蜀兵已去远,乃引
还,顾谓众将曰:“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遂班师回。一路上见孔明
安营下寨之处,前后左右,整整有法,懿叹曰:“此天下奇才也!”于是引兵回
长安,分调众将,各守隘口,懿自回洛阳面君去了。
却说杨仪、姜维排成阵势,缓缓退入栈阁道口,然后更衣发丧,扬幡举哀。
蜀军皆撞跌而哭,至有哭死者。蜀兵前队正回到栈阁道口,忽见前面火光冲天,
喊声震地,一彪军拦路。众将大惊,急报杨仪。正是:已见魏营诸将去,不知蜀
地甚兵来。未知来者是何处军马,且看下文分解。

曹髦驱车死南阙,姜维弃粮胜魏兵魏主曹髦不满司马昭的大权,率兵讨伐,司马昭部下武士成济杀了曹髦。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

姜维假借问罪之名七伐中原,邓艾遣王瓘前去诈降,却被姜维识破,击败魏军,但同时蜀军也因此损失重大,只得退军。



《三国演义》人物

《三国演义》里面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下千余人(根据版本不同有争议,毛本统计约为1100人,后来有人统计为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族后裔、后、妃、宦官等128人,黄巾起义者、鲜卑、羌等边远民族67人,宦官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物109人)。

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人物形象中,描写得比较详细、人物性格突出的有近百位,对其肖像有所描绘的大约二、三百人。毛宗岗把曹操、诸葛亮、关羽称为其中的“三绝”。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可以以生活中某个相关事情作为主题,最后总结自己的感受。向前看是追求生活,往后看是品味生活。在忙碌的生活中,是享受生活。在闲暇饭后我们思考着生活。

1、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连年灾荒,张角三兄弟在这个时候发动了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引出了三位胸怀壮志的人(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三人志向相投,于是在张飞家中的桃园对天盟誓,约为兄弟。按照年纪,刘备是大哥,关云长是二哥,张飞是三弟。

2、温酒斩华雄温酒斩华雄

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以袁绍为盟主,兴兵讨伐董卓。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的时候,被华雄击败。华雄败孙坚、斩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员悍将。袁绍大叹:“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斩华雄。

袁绍嫌弃关羽只是一个弓马手,如果派他出战,是告诉敌军我方无人,喝令将关羽打出。这时候不得不说曹操有识人之明,曹操说,关羽的相貌不俗(在《三国演义》的逻辑中,凡是相貌与常人不同的人,都可以称为相貌不俗)。

关羽说,就先放这儿,等我回来再喝。关羽提着青龙偃月刀出战迎敌。只听得外面喊声震天,不过片刻的时间,关羽就斩了华雄。这时候,酒还是温的。

3、三顾茅庐

徐庶化名单福辅佐刘备,曹操连吃败仗。曹操知道徐庶事母至孝,派人抓了徐庶的母亲,威胁徐庶。徐庶别无他法,只好离开刘备,来到曹营。徐庶的母亲知道徐庶是因为自己离开刘备,愤而自杀,曹操下令厚葬。徐庶感谢曹操厚葬他的母亲,但是不愿辅佐曹操,于是终生不为曹操献策。

这就是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由来。徐庶在离开刘备之前,推荐了素有伏龙之称的诸葛亮。并对刘备说,如果他是萤火的微弱光芒,那诸葛亮就是明月的皓白之光。刘备于是带着关张二人前往卧龙岗,访诸葛亮。

第一次,童子说诸葛亮外出远游,刘备只见到了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第二次,刘关张冒雪前往,见到了诸葛亮的石广元和孟公威,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留书表达仰慕之情,三人冒雪而归;第三次,刘关张三访诸葛亮,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等一直等到他睡醒。

刘备和诸葛亮畅谈天下大事,提出天下三分的观点。诸葛亮最终愿意为刘备出山,匡扶天下。这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4、赵云单骑救主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

刘备请得诸葛亮出山,接连赢得博望坡、新野胜利。曹操心生忌惮,派大军来袭。可惜刘备手上的兵力实在太少,不足以与曹操抗衡。无奈之下,刘备只能放弃城池,带着军队转移。百姓眷恋刘备,跟随刘备一起转移。刘备为了照顾百姓,行军速度很慢,很快就被曹军追赶上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备妻儿在混乱中走失。赵云受刘备之命保护刘备妻儿,为救刘备妻儿,本已杀出曹军阵营长坂坡的赵云,翻身又杀入长坂坡。赵云先后救了简雍、甘夫人、糜竺。最后在枯井旁寻得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为了救阿斗,投井自杀。

赵云推倒土墙掩盖枯井。赵云单枪匹马,怀抱阿斗,杀出长坂坡。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连斩曹营五十余员大将。曹操感叹这真的是一员虎将啊!从此赵云名动天下。这就是著名的“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的故事。

5、张飞大闹长坂桥

赵云在长坂坡中左冲右突寻找甘糜二夫人以及阿斗。这时候糜芳从长坂坡混乱中突围出来,带伤来到刘备身旁,说亲眼看见赵子龙投曹操去了。刘备不信,张飞相信,带着人马来到长坂桥断后。张飞叫随从二十余个骑兵在马尾上拴上树枝,来回跑动,尘土飞扬,做成有伏兵的假象,令曹军不辨虚实。

这时候被赵云所救的简雍等人见到张飞,解除了张飞对赵云的误会。而赵云也护着阿斗来到长坂桥,此时赵云人困马乏,见到张飞,大呼“翼德援我!”张飞说:“子龙速行,追兵我自当之。”曹操率军来到桥头,看见四周尘土飞扬,疑有伏兵。

又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持丈八点长矛,立马桥上。张飞对着前来追赶的曹兵大喝:“吾乃燕人张翼德是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操这时突然想起了关羽曾经告诉他的话“吾弟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曹操急令诸将,不可轻敌。话还没说完,张飞又大喝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军见张飞如此英雄,颇有退意。这时候张飞又大喊了一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还没停止,曹操身边的夏侯杰吓得肝胆俱裂,摔下马来,一看,已经气绝。

曹军阵脚大乱,后退数里。张飞的三声大喝,喝退了号称百万的曹军,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这就是张飞大闹长坂桥的故事。

作品主题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等等。刘备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

小说第一回介绍刘备时说:此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后来又“跨下黄鬃马,手掣双股剑”,从而构成小说刘备的整体形象:作品不仅通过大量的具体故事和人物评价刻画了刘备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



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孔明病危,将平生所学授于姜维,并密授锦囊于马岱以防魏延。
后主派李福赴军中探望孔明。孔明上后中遗表,并推荐后继之人。
孔明病逝于军中。姜维、杨仪遵孔明之命安排退军。魏延因孔明临终将兵权付于杨仪而愤恨不已,被费祎安抚下来。
司马懿引魏军追赶蜀军,被蜀军中的孔明的木像惊走退回五十里才止。


三国演义103,104回概括
是夜二更时分,张球、满宠各引军悄悄望湖口进发;将近水寨,一齐呐喊杀入。吴兵慌乱,不战而走;被魏军...马之劳,誓讨国贼。不意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臣算,...皂绦。懿大惊曰:“孔明尚在!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急勒回马便走。背后姜维大叫:“贼将休走!

三国演义104回的汗丞相和魏都督分别指谁?
汉丞相指的是诸葛亮,魏都督指的是司马懿。

三国演义 第一百零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简介 二 ...
2014-06-19 《三国演义》 第一百零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 2 2009-10-22 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69 2008-06-12 《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 16 2011-04-20 求《三国演义》第104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

三国演义第102至110回梗概
2、第103回: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诸葛亮命魏延挑司马懿金盔在魏营前挑战,司马懿任其肆意...3、第104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蜀军西上五丈原扎营。大难不死的司马懿闻讯大喜,...军将士共扶丞相之灵柩,同进成都,蜀都上下皆挂孝,文武百官、山林百姓,无不痛哭,举国上下哀声震地。

摇摇欲坠是什么意思?
文章标题中的"摇摇欲坠"指的是一个状态,形容事物不稳定,仿佛即将失去支撑,即将坠落或垮塌。这个词源自明朝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在第104回中用来描绘某物颜色昏暗、不稳固的场景。它常用作形容词,既可以做谓语,也可以作为定语或状语,通常带有贬义。例如,在曹禺的《王昭君》第二幕中,它被...

三国演义分几大回
后主中司马懿反间计,召孔明回成都。孔明增灶减兵而退,魏兵不敢追。 2、第101回: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孔明回成都追杀散布流言之宦官,孔明复...孔明听说吴兵无功而还,昏倒于地。 5、第104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象魏都督丧胆 孔明授兵书于姜维,强支病体,遍观各营,喟然长叹。孔明54岁身故,闰...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在哪回死的?
第一百零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两朝丞相,为报先帝刘备知遇之恩,在其死后,六出祁山,因长期征战,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真正的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叹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令人叹惜。

<三国演义>104回的概括
回答:哇哇哇……呀呀呀

三国演义中哪回分天下
三分天下(51——104回)。以蜀为主线,诸葛亮为主体,夹写魏吴两国。蜀国的创建。从无到有,由弱而强。拓疆建蜀:借荆州、攻西川、取汉中,称汉中王。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的大概内容?
第103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王夫人说贾政在外作官,家里陪钱;下人在外办事,家中沾光。为贾政回京而喜。 金桂想药死香菱反药死自己。雨村遇甄士隐。第104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余痛触前情贾政问黛玉,王夫人禁不住哭了。 宝玉说宝钗不是他愿意的人,都是老太太她们捉弄...

义马市19130727907: 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四回概括,一定要三百字以上,谢谢您!救我一命啊 -
汉才恩利: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姜维揭穿后主听信小人之言,后主令姜维再回汉中,伺机伐魏.司马昭与贾亮合谋篡位,贾事成济刺死曹髦.司马昭立曹璜为帝,璜改名奂,封昭为相国、晋公.姜维以昭弑君之名出师伐魏,分三路出祁山.魏参军王[]诈降姜维,约邓艾里应外合被姜维识破而败之,艾杂于军中而逃;王[]投黑龙江死.

义马市19130727907: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第二十四回主要内容,300字左右.快!!!很急!!!! -
汉才恩利: 曹操结连陈登为内应,导致吕布节节败退,据守下邳城.曹操用荀彧、郭嘉之计水淹下邳,城中无粮.吕布部将宋宪、魏续、侯成反叛,献城投降,吕布被三人所擒,曹操下令将吕布处死. 第二十四回 曹操将董承全家处斩,起兵前去攻打刘备...

义马市19130727907: 三国演义104回主要内容(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汉才恩利: 刮骨疗毒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写下了一段故事,虽不太可信,却十分精彩.那就是刮骨疗毒. 译文如下: 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将士们...

义马市19130727907: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简介 -
汉才恩利: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杨奉、韩暹不敌曹操,前往投奔袁术.刘备收留吕布,曹操假借汉帝手诏使刘备攻袁术,张飞奉命守城,但张飞却因饮酒而醉倒,吕布乘机攻取了徐州城.

义马市19130727907: 三国演义第104回主要内容
汉才恩利: 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诸葛亮病重,唤姜维、杨仪等人托付后事.刘禅差李福前来问安,李福向诸葛亮询问后继者.诸葛亮病逝,姜维等人用诸葛亮的木像瞒过司马懿,因此蜀兵得以退回.

义马市19130727907: 《三国演义》第104回 -
汉才恩利: 给你个简介: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象魏都督丧胆 孔明授兵书于姜维,强支病体,遍观各营,喟然长叹.孔明54岁身故,闰维、杨仪不敢举哀,安置翕中.魏延不服杨仪,口出不逊之言.司马懿追兵至,姜维推出孔明木象,懿吓退.

义马市19130727907: 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概括 -
汉才恩利: 《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 《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曹真欲借羌人之力击破诸葛亮,诸葛亮用计击败羌军,羌王彻里吉答应断绝与魏国的关系.孟达欲归蜀国,决定起兵伐魏,但计划泄露.曹睿重新起用骠骑大将军司马懿,司马懿攻破上庸,孟达战死. 《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赵云病逝后,诸葛亮再上《出师表》,二出祁山,却在陈仓道口受挫.姜维诈降曹真,曹真部将费耀出兵攻击诸葛亮,中了埋伏,费耀身死.

义马市19130727907: 《三国演义》的每回概括200字 -
汉才恩利: 第三十一回 袁绍粮草被烧之后,军力很快瓦解,曹操在仓亭背水一战,大破袁军,袁绍逃回邺城.刘备在汝南结连刘辟、龚都,欲乘虚攻击曹操,但被曹操用计袭取汝南,刘备败走,在孙干等人的劝说下投奔了荆州刺史刘表. 第三十二回 袁绍...

义马市19130727907: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内容概括 -
汉才恩利: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大致内容:张飞独守徐州,因醉酒打了吕布的丈人曹豹.吕布趁这个机会夜袭徐州.张飞鞭笞吕奉先亲戚是导火索.吕布早有取徐州之心.原文: 却说张飞自送玄德登程去了,一应民讼,并与陈元...

义马市19130727907: 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内容介绍50字 -
汉才恩利: 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诸葛亮跟随鲁肃来到江东,面见江东众谋士,诸葛亮和众人展开舌辩,驳得众人无话可答.诸葛亮用激将法使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但孙权最终还是犹豫不决,只得将周瑜从柴桑取回商议对策.周瑜回来后,鲁肃带诸葛亮来见周瑜,周瑜说是来劝孙权降曹,诸葛亮便用计激他,借诗说出曹操想要江东的大小乔,只要给了曹操,曹操就退兵,小乔是周瑜的妻子,周瑜听后大怒,发誓与曹操势不两立.次日周瑜见孙权,说明不能降曹,说出胜曹的把握,孙权听后决定抗曹,斩桌角,说再有言降曹者,犹如此桌,拜周瑜为都督,准备抗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