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鄙视"言必信"?

作者&投稿:机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为什么说“言必信,行必果”的是“硁硁然小人”?~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注释】

①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②斗筲(shāo)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孔子说:“做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 是士了。”
子贡说:“敢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乡亲们称赞他尊敬兄长。”
子贡说:“敢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 的士吧。”
子贡又说:“现在执政的那些人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怎么能算得上呢?”

硁硁然小人哉,即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文中最后一种“斗筲之人是不算在内的),按这三种看来,“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属最后一个档次的,这种人之所以还能称之为士,必也是有其信念的,非为“斗筲之人”的器量狭小胸无大志,他们也有执着的信念,但是与前两种“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和“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对比,他们的信念是相对较为薄弱较为模糊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执着的是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的,甚至是一个胡里胡涂的偏执狂。他们听命于上面的指令或道听途说不加澄晰,不会明辨是非,只是浅薄固执的寻求“任务”、命令、、的达成,用现在的话来说,第三等的士就是一傻冒。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大义、什么是是非。在这一点上,孟子说得更加明白:“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章句下》

没有绝对的真理,两句话是放在不同的环境里说的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和弟子们路过蒲邑时,恰好碰上公叔氏占据蒲邑而背叛卫国,孔子一行于是遭到拦截。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长得高高大大,威武勇猛,他是拿出自己的五辆私家车来随从孔子的。身陷困厄的境地,公良孺挺身而出,放言“宁斗而死”,跟蒲人恶战起来;子路、冉求等“有勇力”的弟子当然不会傻看着,必定也投入了战斗。蒲人这下慌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们不去卫国,可以放你们走。孔子答应了,双方还做了盟约。然后,蒲人放孔子师徒从东门离开。可刚走出蒲邑不远,孔子就让驾车的弟子转往卫国的方向;弟子子贡疑惑地问:“盟约难道也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在胁迫下做的盟约,神明是不认可的。”到了卫国,卫灵公问孔子是否可以攻打蒲邑,孔子说可以呀,并讲了一番可攻的理由;卫灵公称善,但结果还是没有去伐蒲平叛。
  诚然,太史公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确有些误记讹传的内容,其中甚至不无“小说家言”的笔法。不过,怀疑乃至否定上述记载的真实性,总须有确凿的证据,不然就难以令人信服。再说,如此记述也绝无厚诬的“故意”,因为对于孔子,司马迁是“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的。就像记录孔子承认自己“似丧家之狗”一样,这则对蒲人背信违约的故事,司马迁并不觉得对于孔子形象会有丝毫的损害。
  认定孔子绝不会“背信”的人士,似乎“忽略”了先师的一则教导——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如今人们一般都正面理解“言必信,行必果”,以为这就是“说话算数,言出必行”,是值得称赞的好品格。但孔子却持相反的看法,他认为说话必定信守承诺,做事必定坚决办到,这是“硁硁然小人哉”——浅薄小人的表现。孔子这话也是对子贡说的。子贡虽然做生意很精明,但在蒲地遭遇困厄时,他还只有二十来岁,师从孔子的时间不长,政治上还不大成熟,所以有“盟可负邪”的疑问。生姜毕竟是老的辣。孔子在蒲人胁迫下立盟约,这是一种政治策略,夫子可没有把它真当回事,死板地拿“言必信”来束缚自己。想想这确实也没有什么不对。打个比方说,你被坏人打劫了,为免再遭不测,你对坏人发誓绝不报警,可一旦脱险,你就直奔警局,难道能怪罪你“言而无信”?当然不能。孔子在这件事上“背信违约”,确实是无可指责。
  自称“私淑”于孔门后学的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所谓“大人者”,是指有身份地位的人,或有显赫声名的人,或如孟子所说的“天之将降大任”的那种人,即做大事、成大气候的人。“大人者”既然跟“硁硁然小人”迥然而异,那么,与“言必信,行必果”截然相反——“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就是合乎逻辑的了。至于“惟义所在”,有把“义”释为“道义”的,其实,义者宜也,在这里解为“宜”更确切一些。孟子的意思很明白:说话不一定要守信,行事不一定要坚决兑现,只取决是否合宜而已。因此,什么“一诺千金”,什么“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对于“大人者”显然就不怎么适用了。
  笔者认为,对孔子“背信违约”于蒲人之事,大可不必虑其有损孔子的令名,因为将盟约藉胁迫的手段强加于人,这本来就是不义的;因此,即使孔子对它“背信”了,也算不上是“弃义”的行为。倒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句话,笔者觉得不无可虑可议之处。真正奉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看上去诚然是浅的,他们一般都缺乏城府,拙于算计,不谙权谋,他们可能被人欺之以方,往往会吃亏招损,这样的人确实不是搞政治的料,或许也成不了所谓的“大人者”。有的注家将“言必信,行必果”解为不分是非黑白,这是意义的添加,其实,奉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又何尝没有是非,只是他们自有其衡度是非的标准罢了。当轻诺寡信(老子有言:“轻诺必寡信”)、诡诈权谋盛行充斥于世时,“言必信,行必果”便益显其稀缺且难容于世。这是一种直道,奉行它的人尽管政治上不成熟,谋虑上欠周全,但毕竟在品行上算得上是君子。孔子虽然把这种人勉强算作最次等的“士”,却还是难抑鄙夷地将他们归入浅薄“小人”之列。
  孔子在对子贡说这话时,没有明指“硁硁然小人哉”是谁,笔者揣想很可能就是指子路这样的人。据《论语》记述,孔子对子路有一字之评:“喭”——鲁莽。又记“子路无宿诺”——子路对承诺从不拖延;“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听到什么,若还没有能做到,就唯恐再听到什么。可见,子路是个重诺守信、行必有果的人,终其一生都是如此。而孔子恰恰对此不满意,甚至预言子路“不得其死然”——不得好死。平心而论,以孔子的世事洞明,不赞赏“言必信,行必果”,自有其一定的道理。世界如此复杂,岂能简单处之?尤其在人心叵测、世象险恶的现实中,言行鲁直而欠谋虑,更可能咎由自取。循循善诱的夫子,对子路这样的弟子,本可以教导他们头脑要复杂一点,多留点心眼,说话做事不要总是“必”呀“必”的,做君子可没叫你们去做傻气的君子!然而,夫子似乎没有作这样的开导,而是对“言必信,行必果”的奉行者,一古脑儿地贬之为“硁硁然小人”。这,是不是责之忒苛了呢?
  孟子则是从“大人者”的角度,正面申明应该怎样——“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如果说“言必信,行必果”是刚性的话,那么,孟子说的这条“大人”法则就是弹性的,“大人者”可以按他们的“义”,伸缩自如,灵活应用。话不妨说得很动听,承诺也可以极诱人,却不一定要信守并且切实兑现,至于合适的理由,还怕找不到吗?我们虽然可以相信,孟子说的这一法则,并不是想让“大人者”乘隙耍猾,可也不得不担心它会被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地巧为利用,成为种种背信无良行径和虚伪之徒的护身符。事实上,背信无良的“大人者”,自古以来,也确实是层出不穷,多得数不胜数。这里且举近代的一例:被称为“康圣人”的康有为,在二十世纪之初著《大同书》,在书中他主张一夫一妻制,说:“其亚洲旧俗,一男得兼数女,而女子被制于男,故虽极苦而勉强守之,然于人道自由、人权天赋之义,已逆背而不乐矣。”话说得何等之好,简直称得上是“圣之时者”了。但康圣人说得如此美妙,却不是用来信守躬行的,后来他在西湖边筑庐,又娶了个孙女辈的姑娘,做他的六姨太。什么“人道自由、人权天赋之义”,这些漂亮话不过是书上说说罢了,“逆背”的事仍无妨坦然照做不误。——当然,这只是“小焉者”的事例。观诸那些有权有谋、人莫予毒的“大人者”,出尔反尔,无良无行;背信毁约,食言而肥;阴谋阳谋,为云为雨,愚弄百姓,荼毒苍生……康圣人言行不一的区区纳妾小事,简直就不足挂齿了。


一个男孩子做事情过于的婆婆妈妈,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为什么会遭人...
过于婆婆妈妈,那么工作效率就太低了。很难成大事的。即便不能做到雷厉风行,不能做到大刀阔斧。也要力争干脆利落。尤其是男孩子。要有猛劲儿。有大丈夫精神。说干就干。

相亲鄙视链底端女性:家境差学历低,工作不稳定收入低,你怎么看?_百度知 ...
红娘谈相亲鄙视链底端女性特点:家境差学历低,工作不稳定收入低 “不要以为只有女人嫌弃男人,女人条件差了照样被男人嫌弃,婚姻本身就是一道双向选择题。”这是红娘王叔说过的一句话。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给一个女孩子介绍对象,可过程很不顺利,女孩今年25岁,长得还算漂亮,皮肤白皙,按照道理说...

民国才女萧红为何会遭到大家的鄙视?
萧红是民国的四大才女中的一个,世人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高晓松曾说到萧红太能“作”,其实萧红的悲剧,有着历史的因素,更是与萧红文青性格脱离不了,爱折腾不愿守本分。萧红出生在一个东北地区的家庭之中,家中大人都喜爱男孩子,对萧红爱答不理,她的父亲更是对萧红非打即骂,年幼...

为什么人越长大越活成小时候鄙视的模样?
小的时候看电视剧,看到有坏人的角色,大家一定会想,我长大了之后一定不要成为那样的人,可是,就是这么的讽刺,有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活成了小时候鄙视的样子。小时候觉得,长大了以后无论有钱还是没有钱,都一定要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但是长大后发现,善良正直这些美好的品质,在成年人身上,似乎...

为什么越对一个女生好,她却越讨厌你?
1. 不喜欢你,你做什么都没用 有些人觉得自己得不到女神的喜欢,是因为自己诚意不够,不能让女生感动,所以他们就会拼命的对喜欢的女孩子好,即使为女生做了很多事情,甚至伤害了自己,他们也无所谓,只要能感动女神,他们就愿意,他们认为爱就是付出,不求回报的,但是却没有想过女孩子真的需要你做...

为何世人都用鄙视 嫌弃的目光来看待胖子?难道胖有罪吗?
有些人,就喜欢以貌取人。其实,人的美丑胖瘦并没有什么,真正应该看重的是人的内心。一个有着善良本性的人,才是真实的美。

你们说,有些女孩子,为什么总是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还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你...
因为她们总是要显露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只是方式错误,所以她们认为那些特立独行,在我们看来是很可笑的。

君子为何常常斗不过小人
自古以来,君子受人崇尚,小人受人鄙视;但自古以来,常常是君子斗不过小人。这好像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历史与现实悖论。奇怪吗?很奇怪,但又不奇怪。奇怪的是,受人崇尚的君子反倒常常被受人鄙视的小人“欺负”,气不过;不奇怪的是,君子斗不过小人原来还是很有道理的,你得服。因此,我们只有看清君子斗...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鄙视链为何会存在?
音乐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所以会出现不少分支。至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为什么会存在鄙视链?我想可能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性质不同古典音乐,是学习先人的音乐。严肃庄重,其中夹杂着对先人的敬畏之情。况且古典音乐,就像我们现学的文言文一般,高深莫测且难以读懂,表现情感非常隐晦。而流行音乐,是现代...

鄙视的眼神.
说明她非常讨厌你,也证明了他不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一般女孩子脸皮比较薄,有强烈的虚荣心,就算他不喜欢你,也会因为你的喜欢而从心里面感激你,现在他鄙视你,证明他心里根本没你.根据我对女孩子的了解就算你惹了一个非常喜欢你的女孩子,她很生气,这时候她的眼神应该是凶狠的,因为爱有多深狠就有多深...

鹤壁市15847605411: 概括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理想的士?请分析孔子怎样看待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
哈耿双黄: 《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然小人哉,...

鹤壁市15847605411: 论语中的"小人"是什么意思,指的是什么人呢?为什么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不什么说是小人呢?这个"小... -
哈耿双黄:[答案] 小人是一个概念 不是事实存在的 就像君子 它就是和君子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而已 小人这个东西很复杂 说不清的 就像仁的概念 你读几遍论语 南怀瑾的不错,比于丹强 里面应该可以告诉你

鹤壁市15847605411: 到底是“言必信,行必果”还是“言必行,行必果”? -
哈耿双黄: 言必行,行必果.言必行,行必果——选自春秋战国思想家孔子的《礼记·中庸》我们的先哲孔夫子告诫我们:一个人要言行一致.说了就要去做.只说不做是不讲信用的人,是缺乏高素质的表现.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语出...

鹤壁市15847605411: 言必信,行必果.各字是什么意思 -
哈耿双黄: 言必信,行必果.信: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恪守信用.果:光明正大,不色饶不目逃.该突然袭击的时候事先通告对手,平日不搞小动作..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这是个浅薄固执的小人呀.

鹤壁市15847605411: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何处,它的原意是夸人的吗? -
哈耿双黄: 出自论语,是孔子回答子路的问话时说的.他的古义和今义有区别,不过总体上看也算是夸人的吧!

鹤壁市15847605411: 言必行,行未果这是为什么 -
哈耿双黄: 言必行,行必果. ——选自春秋战国思想家孔子的《礼记·中庸》 我们的先哲孔夫子告诫我们:一个人要言行一致.说了就要去做.只说不做是不讲信用的人,是缺乏高素质的表现. 言必信,行必果 讲话诚实,做事果敢.《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弟:同“悌”.

鹤壁市15847605411: 言必信,行必果典故是什么?
哈耿双黄: “言必信,行必果”出处《论语•子 路》.意思是对他人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 到,做事一定要有成果.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 “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得上为士(在孔 子的学说中,士被赋予了管理国家的重 任,孔子认为当时的士是周朝的希望)? ” 孔子回答他说:“能够用廉耻之心约束自 己,奉命出使各处并能圆满完成君主交 给的任务可以被称为最好的士.”子贡继 续问道:“那么稍微次一等的士呢? ”孔 子又回答说:“被人称为孝顺的人就是.” 子贡再问:“再次一等的呢? ”孔子继续 回答说:“言必信,行必果,硿硿然小人 哉!(即那些讲话算数,行动果断的人)”

鹤壁市15847605411: 求解答!!!! -
哈耿双黄: 提出的观点有: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4.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鹤壁市15847605411: [高分]《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
哈耿双黄: 结合全文,我们最好不要断章取义 士的标准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

鹤壁市15847605411: 出自《论语》的古代名句言必信 -
哈耿双黄: 《论语·子路第十三》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