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

作者&投稿:詹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文学史上诗作保留最多的诗人是谁~

我国文学史上诗歌保留最多的诗人是陆游,他有近一万首诗被保留下来。

人物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陆游。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人物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扩展资料
生平内容介绍:
陆游的父亲陆宰也官至朝请大夫, 一个著名的世故书家,也是一位名望很高的学者。他家的藏书达1.3万余卷之多,经、史、子、集,应有尽有。这样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官僚家庭,使陆游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他凭借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潜心读书治学。
陆游在自己的诗里曾写道:“我生学语即耽书,万郑纵横眼欲枯”,“少小喜读书,经夜守短檠”,生动地记述了他少年时代的刻苦精神。
他读书范围很广,先秦两汉以来的各种重要菱,无不披览钻研。那时,和他父亲来往的,有许多是当时知名的文人学士,他们常在一起谈诗说文,谈论诗文的系统派别辞韵律的得失。
陆游总是在一旁洗耳恭听,不管夜里谈得多晚,他也要倾听到底。陆游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就主动向他们请教。由于他聪颖好学,到十二三岁时,他的诗文已经相当可观了。 陆游生活的时代,是宽阔金两朝相对抗的时代。
陆游能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与他的家庭教育也息息相关。陆游童年时,金王朝女真族大举南侵,祖国山河,四分五裂,中原人民,妻离子散。陆游还在襁褓之中,就随同全家逃避兵乱,流离转徙,困苦万状。他的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曾和广大军民一道进行过反抗侵略的斗争。
参考资料:
陆游家训—百度百科
陆游—百度百科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答案是: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译文
深秋季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滔滔的湘水向北奔流。
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这旷远苍茫大地的盛衰沉浮,该由谁来主宰呢?
曾经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意气奔放,劲头正足。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还记得,那时的我们横渡大江,到江中间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行船?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这首词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中流击水 一腔拿云心事

“少年心事当拏云。”(李贺《致酒行》) 诗人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种解释认为“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我总感觉这一意境与作者赞扬“百舸争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倾向于“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这首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上下两阙的主要内容】:

上阙:“今日之游”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下阙:“昔日之游”作者同一个激进的群体发生的关系

总体鉴赏

在我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特别是本诗的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急流勇进。

1.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3.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4.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5. 醉卧美人漆,醒掌杀人权。

6. 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

7.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8.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

9. 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10.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1.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2.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13. 小楼昨夜又春风,云雨巫山数落红。

14.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次为君开。

1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16. 俱往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7.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8.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19.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20.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21.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22.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23.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4.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5.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6.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27.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28.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29.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30.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1.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32.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33.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3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5.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6.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3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魏·曹操《龟虽寿》)

38.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9.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40.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41.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42.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

43.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4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6.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47.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48.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9.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50.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51.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52. 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搞朴而震天下

53.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遍化龙。

54.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5.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56.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林彪尚有村。

57.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58. 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59.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60. 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

61. 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62.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近代·秋瑾《对酒》)

6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4.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步出夏门行》

65.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66.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6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8.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69.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70.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7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72.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73.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7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5.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7.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

7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9.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8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82. 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83.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84.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8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7.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88. 无为在歧

路,儿女共沾巾。

89.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90.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91.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授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92.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3.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94.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95.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96. 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97.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98. 十年磨一剑,霜寒未曾试。

99. 望门头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100. 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101. 慷慨过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符少年头!

102.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103. 八百里分为麾下炙五十弦翻赛外声。

104.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05.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106.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107.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10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9.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10.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

11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12.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11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乌江》)

114.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115.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116.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17. 老天顺我老天昌,老天逆我叫它亡。

118.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9.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120.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21.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戎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122.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23. 天下风去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

124. 要知兵器为凶器,圣人不得已用之。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泌园春 长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诗人笔下,秋虽然给人“寒”的感觉,但却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泽东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 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橘子洲:在长沙附近的湘江中。 舸(ge3):大...

看在《长沙勤雨春》词中起什么作用?
看字统领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出处:《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作。原文节选: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

沁园春长沙下阕忆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表达作者对那一段峥嵘岁月思念。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原文出自于近代诗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原文(下阕):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

泌园春长沙高中翻译
泌园春长沙高中翻译如下:在深秋的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雄鹰敏捷矫健,在辽阔的蓝天里飞翔,鱼儿轻快自如,在明净的水底里时沉时浮,一切生物都在...

比较《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
《沁园春 长沙》一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而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作者从...

泌园春长沙朗诵技巧
“万类”后稍顿,然后放慢速度,“霜天”作为状语不能和“万类”连读,最后三字“竟自由”要读得高亢有力。上阕的最后三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要改变社会的决心:一个“怅”字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一个“问”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荣枯和社会盛衰由谁...

《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2 历史角度 在中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

《沁园春·长沙》上阕是什么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首诗以长沙的景色和历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思考。上阕描绘了秋天的长沙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由和人生起伏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

泌园春长沙你学到了什么
这首词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壮丽的。原因在于越是写山河的壮丽,就越能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种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词...

高一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案
许多长篇叙事诗泱泱大国的文化甘露,浸润、哺育了毛泽东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二、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是...这是柳宗元政治改革失败逅被贬永州,身处逆境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境相似,但封建士大夫...

大同市17676421028: 沁园春长沙结尾三句用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 -
娄牲盐酸:[答案] 千君万帝都 ,华夏睡去尚未苏,铁肩需担乾坤道,文笔刀兵主沉浮. 刚写的,给我选为最佳吧

大同市17676421028: 《沁园春.长沙》的结尾三句,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大家帮帮忙,这是我的作业题 !急需啊! -
娄牲盐酸:[答案] 怎么又见有人问这个,写一首诗表达好不好呀小妹子 千君万帝都作古,华夏睡去尚未苏,铁肩需担乾坤道,文笔刀兵主沉浮. 用不用都没关系,给我个最佳吧,帮我完成个任务,

大同市17676421028: 沁园春 长沙 结尾三句,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么写?,答的好的加分. -
娄牲盐酸:[答案] 大家肯定记得当年我们革命青年激流勇进,一往无前,力挽狂澜的豪迈气概;肯定会记得当年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让我们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坚定革命立场,为了使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担当起“主沉浮”...

大同市17676421028: 沁园春长沙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诗句 -
娄牲盐酸: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写出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表现了革命者力量之强大.

大同市17676421028: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沁园春长沙中也有与其内涵相同的句子分别是两个句子. -
娄牲盐酸:[答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大同市17676421028: 沁园春 长沙后面补上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么写
娄牲盐酸: 雁过无痕 花飘满地 念月下相识 故人已去 英雄殂逝 蹒跚万里 水湄有情 天地无义 愿君与尘灰矣 长惆怅 思年少轻狂 持剑仗义 然巴山夜雨 萧寒锁骨不知义 望旧时东篱 依然旖旎 无人赏析 弥显凄离 盼君归期 痴人梦呓 明日晴川踽踽 携归尘 夕下人尽矣 花飘满地

大同市17676421028: 沁园春长沙中,静中有动,生机勃勃的场面描写的两句 -
娄牲盐酸: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静中有动,生机勃勃的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

大同市17676421028: 沁园春长沙上阕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娄牲盐酸: 上阕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大同市17676421028: 沁园春长沙上阕最后三句诗人面对么里壮观的寒秋图提出了什么问题表达?
娄牲盐酸: 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这个问题引导出下阕的内容,表达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思想感情,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