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柳公权的名言

作者&投稿:滕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柳公权的名言~

名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心正笔正”,是柳公权对唐穆宗的委婉谏言。这句名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它的含义。
首先是从伦理观去解析人格与书法的关系。
儒家重伦理道德,在儒学的文化座标中,书法被视为一种“心学”。刘熙载《艺概》即云:“故书也者,心学也。”这一渊源出自汉代。扬雄《法言·问神》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所以动情乎!”扬雄看到“书”与内心世界相沟通,君子可以从“书”这一“心画”中流美,而小人也可以在“心画”中显现其真面目。三国时锺繇在《笔法》中又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柳公权则又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他的“心正笔正”说,以新的命题将人格、伦理与书法的关系联通起来,不仅是这一唐代书家巨擘自身的写照,而且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笔谏”,收到了某种效果。这使后代文人大感兴趣,赞颂备至。宋代苏轼在诗中曾云:“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柳氏二外甥求笔迹》)元代赵岩诗云:“右军曾写《换鹅经》,珠黍仙书骨气清。看到柳公心正处,千年笔谏尚驰名。”(《题唐柳诚悬楷书<度人经>真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不仅如此,后人又将此说加以阐发光大。明代项穆就曾由“心正笔正”开掘,组成正心一正笔一正书的书学次序,并认为“正心”当“诚意”、“致知”、“格物”。然后通过“笃行”,达到“深造”,书法也就可以出新意、妙意、奇意(见《书法雅言·心相》)。哲学史上有“心学”,宋陆九渊、明王守仁都把“心”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提出“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项穆认为书法,也是一种“心学”的历程,其逻辑起点当以“正心”出发,而最终就会达到“自由的王国”。清代刘熙载又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艺概》)这些都与“心正笔正”有血肉联系。
“心正笔正”强调书家的品格修养,后世多以人品高下作评书的标准之一。苏轼说过:“柳少师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睢盱侧媚之态,不知人情随想而见,如韩子所谓窃斧者乎?抑真尔也。然至使人见其书犹憎之,则其人可知矣。”(《东坡题跋》)因此书史上宋代权奸蔡京被排斥在书家之外,因其人品卑劣。从创作的角度看,此一命题正是深刻揭示了书法与书家内心世界的复杂微妙的关系,也是书家人格在书法中的外化和表现。由此也可观照书家的心态,进而对其作品作出恰当的评价。
其次是从书艺技法本身去解析。
清梁同书《频罗庵论书·复孔谷园论书》云:“心正笔正,前人多以道学借谏为解,独弟以为不然,只要用极软羊毫落纸,不怕不正,不怕不著意把持,浮浅恍惚之患,自然静矣。”其实不仅梁同书,早在宋代,姜夔在《续书谱》“用笔”一节中说:“心正则笔正”与“意在笔前,字居心后”,皆名言也。清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曾云: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笔正则锋易正,中锋即是正锋。他又说:“古人谓心正则气定,气定则腕活,腕活则笔端,笔端则墨注,墨注则神凝,神凝则象滋,无意而皆意,不法而皆法。此正是先天一著工夫,省却多少言思拟议,所谓一了百了也。”这些都是从技法上生发出去,加以评述,不无道理。但其重要性不及“人品”说。
2.“颜筋柳骨”面面观
前人评颜真卿的字多“筋”,柳公权的字多“骨”,故有“颜筋柳骨”之说。宋范仲淹诔石曼卿文云:“延年之笔,颜筋柳骨。”
“骨”是指字刚猛有力,气势雄强。晋卫夫人《笔阵图》云:“善力者多骨,不善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书学史上多有论“骨”者。以“点如坠石”举隅,那是说一个点要凝聚过去的运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艺术家内心的表现,但并非剑拔弩张,而是既有力,又秀气,这就叫做“骨”。现代美学家宗白华云:骨,就是笔墨落纸有力、突出,从内部发挥一种力量,虽不讲透视却可以有立体感,对我们产生一种感动力量《美学与意境》。
“筋”有多义,或指笔锋,或指执笔悬腕作书时,筋脉相连有势而言。筋也与肉联,称为“筋肉”。颜、柳并称,比较两人显著特点是:颜书筋肉较多,但也并非无骨,颜真卿书也重骨力;柳书露骨较著,但也并非无肉,仅是趋于瘦削而已,而柳公权特重骨法。“柳骨”一词尚可理解为:
(一)骨力。柳公权最醉心于骨力之体现,精心于中锋逆势运行,细心于护头藏尾,汲汲于将神力贯注线条之中。他增加腕力,端正笔锋,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其笔势鸷急,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之内;在挑踢处、撇捺处,常迅出锋铦;在转折处、换笔处,大都以方笔突现骨节,或以圆笔折钗股。真正的书法家都讲究骨力,颜真卿在《述张旭十二笔意》中就说过“(走历)笔(指运笔快速)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等等。柳书有许多作法即是从颜书中借鉴而来的,比如他的一些竖笔采用了弓弩之形,并左右形成向内包裹之形,其捺笔中也类有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力的表示方式。不过颜书的骨力隐在其丰腴的肉中,由肉中透现出来;柳书的骨力,却从瘦瘠的肉中直露出来,故以“柳骨”称之。
(二)骨体。柳公权用笔精致。准确、严谨,使他构字的每一“骨”都是无懈可击,而“骨”之间的联接都是一丝不苟。颜书是雄中有媚,宽博平正;欧阳询字是险中有妍,紧结严正。柳书的骨体则追求秀挺与雄健结合。其字骨体端正挺拔,以瘦长取势;中心紧攒,外部疏通;健体开张,横竖舒展;点画顾盼有秀气流露,撇捺挑踢如手足健朗。
(三)骨气。柳公权的书法立骨铮铮,炼气清健,在挺拔的骨体内部、笔画之间传出一种坚贞的力量,透出清健出俗的气韵。这是与他的审美情趣、学识、修养密切相关的,是他长期锤炼的结果,是从其血肉心灵中孕育出来的。
“颜筋柳骨”不仅概括了颜体、柳体的主要特点,而且代表了唐楷最典范的楷法。如果把楷书的发展作一比喻,“那么汉魏萌其芽,两晋树其干,六朝发其花,隋唐结其实”(丁文隽《书法精论》)。而颜体与柳体便是最大的两个硕果。从同处看,颜、柳之书都讲究雄强的骨力,讲求伟丈夫的气概,都是盛唐气象在书法中的留影。颜筋之美和柳骨之美,成为唐代楷书的审美标准。在颜、柳之前,楷书尚侧取妍,颜柳尚正取健;前者尚雅取韵,颜柳尚俗取宜;前者法度内寓,颜柳法度外露,前者重自然天成,后者重人工安排;前者风韵流美,颜柳则气魄壮美。这便是颜柳创造的历史功绩。
若要将“颜筋”、“柳骨”分辨高下,历来的评论较多的是列颜于柳之上。比如宋朱长文的《续书断》就将颜真卿列为“神品”,柳公权列为“妙品”,次之。清冯班《钝吟书要》:“颜书胜柳书”。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颜鲁公书最好,以其天趣横生,脚踏实地,继往开来,惟此为最。”今人商承祚曾说过:“欧阳询(信本)用笔拘谨,褚遂良(登善)清秀有余,刚劲不足。二者宜于小楷,不宜于写大字。柳公权(诚悬)骨胜于肉,太过露骨。四家中以颜真卿(清臣)为全能,其字骨肉停匀,气势磅礴而安详,字再写大都能站得住,从其入手,有利无弊。”(《书法经验谈》)确实颜书恢宏的境界,与他的壮阔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在“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下,颜本身由书生——斗士——统帅,由立朝——外黜——立朝的不平凡的经历,使他的人生体验更深,艺术体味更精,意象融铸更多。颜书不愧“博大精深”!柳公权在这些方面当然不及颜真卿。若分高下,其原因在此。
前人论书又有贬“颜筋”、“柳骨”者。宋代米芾说:“大抵颜柳挑踢,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宝晋英光集》)他对柳之正书贬之尤甚。清康有为说:“虞、褚、薛、陆传其遗法,唐世惟有此耳。中唐以后,斯派渐混,后世遂无嗣音者,此则颜、柳丑恶之风败之欤?”“欧、虞、褚、薛,笔法虽未尽亡,然浇淳散朴,古意已漓,而颜、柳迭奏,撕灭尽矣!”(《广艺舟双揖》)如此等等。贬斥颜、柳,主要有两点:
一是斥为“俗”。“颜筋”“柳骨”都费心安排,法度严正,求人工之美,这与晋代以自然生动、洒脱风神为标准者,一“雅”一“俗”可见。但“尚俗”,是与当时时代风气相关联,并易为民众接受。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中即云:“(颜)平原如耕牛,稳实而利民用。”而“柳书法度甚备,便初学。”《钝吟书要》从普及书艺的观点来看,利于民用,便于初学,“俗”又何妨!
二是斥为“古法由此亡”。颜、柳既为变法者,自然必有增损;死守古法之日,才是书法真正被扼杀之时。晚唐释亚栖《论书》对此颇具卓识:“凡书通则变。王变白云体,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永禅师、褚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书中法,后皆自变其体,以传后世,俱得垂名。若执法不变,纵能入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是书家之大要。”这段话对于抱有“死守古法”的书家或评论来说,可谓当头棒喝。

柳公权的名言有:
1、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唐朝中期著·柳公权《宋史》
白话释义:提笔写字的时候,用心写字,心思正了,则笔就稳了。
2、心正如思,笔化浓山。——唐朝中期著·柳公权《宋史》
白话释义:心思正了,下笔写字的时候就像山川一样的稳重。
3、赤子无愁声,沧海无惊浪。——唐朝中期著·柳公权《玄秘塔碑》
白话释义:赤子不会发出哀叹的声音,海上没有偌大的海浪。

扩展资料
柳公权轶事典故
1、写诗助人
唐武宗曾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几十张蜀郡产的纸递给他。
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谢。

2、以笔为谏
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
穆宗为之改容,明白他这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宋代苏轼在诗中曾说:“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公权

“心正则笔正”
柳公权本人对皇帝问“如何能做到像柳公权的竖笔那样笔正”时的回答,被史学界和书画界称为“笔谏”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心正则笔正


名人小档案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共历任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与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fǔ)(赵体)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十二岁便能吟辞...

柳公权的书法简介
柳公权书法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书贵瘦硬方通神”的楷书,较之颜体...

古代书法家的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以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褚遂良、米芾、最为出色。今天我为你分享的是古代书法家的名人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古代书法家的名人名言精选 1) 草书真有异,真则字终意终,草则行尽势未尽。唐.张谚远《法书要录》2) 真...

唐穆宗李恒问其笔法其曰“心正则笔正”,此人是哪个人?
当然字越写越多,也越写越好,声名远播。那时的公卿大臣家中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的手笔,就会被人们看作是不孝不敬。常言道“字如其人”,此话虽不可视为绝对,却也自有其内在道理。柳公权的字为何颇具风骨,恐怕与其身正人直不无关系。柳公权自己更有“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名言,不妨将此...

柳公权简介 柳公权拜师历史名人
穆宗问他怎么样用笔最佳,他说:“用笔在心,心笔则正”,这句名言被后世传为“笔柬”佳话。“柳体”与“颜体”齐名,并称为“颜筋柳骨”。柳公权的第二个成就便是诗歌。昔有 曹植 七步成诗,后有柳公权三步成才。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柳公权跟着 唐文宗 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

关于书法的名人名言
4、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王羲之 5、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 7、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刘熙载 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9、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

关于脚踏实地的名人名言及事例有哪些?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

中国古代有关反省的名言及实例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四、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书法中的名言警句
关于书法的名言有:1、挥毫落笔如云烟。2、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3、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4、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

历史学柳公权的大家
柳公权画像及名言[3] 柳公权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 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 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 从此以后,他写的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的脸...

云南省15792295010: 柳公权的名言佳句,有哪些? -
宋嘉诺尔:[答案] 柳公权:“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

云南省15792295010: 关于柳公权的名言 -
宋嘉诺尔: 你好!1.“心正笔正” “心正笔正”,是柳公权对唐穆宗的委婉谏言.这句名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它的含义. 首先是从伦理观去解析人格与书法的关系. 2.心正笔正”强调书家的品格修养,后世多以人品高下作评书的标准之一. 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云南省15792295010: 柳公权的名言 -
宋嘉诺尔: 展开全部1.“心正笔正” “心正笔正”,是柳公权对唐穆宗的委婉谏言.这句名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它的含义. 首先是从伦理观去解析人格与书法的关系. 2.心正笔正”强调书家的品格修养,后世多以人品高下作评书的标准之一.

云南省15792295010: 柳公权的名言3句 -
宋嘉诺尔: 笔法出自内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写好字.

云南省15792295010: 柳公权三句名言 -
宋嘉诺尔: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心正如思,笔化浓山.心正笔正”,是柳公权对唐穆宗的委婉谏言.这句名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它的含义.首先是从伦理观去解析人格与书法的关系.儒家重伦理道德,在儒学的文化座...

云南省15792295010: 柳公权的名言有哪些,求三句
宋嘉诺尔: 柳公权的名言有:1、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唐朝中期著·柳公权《宋史》白话释义:提笔写字的时候,用心写字,心思正了,则笔就稳了.2、心正如思,笔化浓山.——唐朝中期著·柳公权《宋史》白话释义:心思正了,下笔写字的时...

云南省15792295010: 关于柳公权的名言"除了用笔在心,心正则笔还有啥 -
宋嘉诺尔:[答案]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有个典故,柳公权在答复穆宗尝用笔之法时回答了这句话.

云南省15792295010: 柳公权的名言三句 -
宋嘉诺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云南省15792295010: 柳公权名言 -
宋嘉诺尔: 柳公权:\“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的著名书论命题当属\“人正笔正\”,学书者几乎无人不晓;\“颜筋柳骨\”之评语,也广为人知

云南省15792295010: 柳公权的名言三句
宋嘉诺尔: 柳公权:“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 只有一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