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的感人事迹的材料

作者&投稿:博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几年感动中国教师事迹~

①张丽莉
【颁奖词】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②徐本禹
颁奖词: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③胡忠、谢晓君一家
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④李丽
颁奖词: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⑤李灵
颁奖词: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八零后。

扩展资料:
我们对“年度人物”的定义是:人物事件发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次活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推选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
①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②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贡献者;
③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④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
⑤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资料:感动中国(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_百度百科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他曾是一名外交官,她曾是一名高级教师,夫妻二人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山 村 的 葬 礼

“文革”期间,我妈妈和我舅舅下放到一个偏远的山区。“文革”结束后,落实了政策,我妈回到城里,舅舅却在那里扎了根。在我记事的时候,每年春节妈妈都要去乡下给舅舅拜年,顺便还要看望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村民,后来逐渐减少,每隔两三年才去一次。这不是因为人到中年有了惰性,也不是时间久了淡漠了亲情、乡情,而是这几年我妈妈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加上路途遥远来去不便。路途遥远那是实情,来去真是不便。从市内乘车至郊区,再从郊区转车到临江,然后下车去渡口,过了河还要步行三四里,才能看见一座山岗,山岗那里有个叫南岭的村庄。舅舅的家就住在那里。去年暑假立秋之后,天渐渐凉了,我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到舅舅家去玩几天。临走时妈妈让我带上手机,然后她一直把我送到车站,把背包递给我,说:“换洗的衣服都在里面,到了你舅舅家别忘了给家里报平安。”我接过背包,有点不耐烦地回答说:“知道了妈妈。”说真的, 我已经是二十一岁的人了,最受不了处处还要被人照顾着,这份太平和安逸令我窒息!

乘船过了河,走了很远的路,终于看到了那座山。这时已是晚霞满天。再走近些,落日余辉已成了山丘、村庄的背景图。

我赶到舅舅家,好几个人,正坐在舅舅家门前的小桌子周围吃晚饭。

“呀,是旭华来啦。”舅舅见到我有点意外,忙丢下碗筷站起来,接过我的背包,说:“旭华,先坐下歇息,我给你盛饭去。”

“吃饭不急,热死了,先给我一点水!”我对舅舅说,顺势在舅舅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哎。”舅舅答应着,把我的背包拿进屋子,转身又进了厨房。

坐在桌旁的人,除了舅妈以外,其余的人我不知道怎么称呼,我只有望着他们笑笑。他们见了我,也友好地对我笑笑。

“旭华。”舅妈指着桌旁的人一一向我介绍:“这是隔壁的刘兄弟,哦,你该喊他刘叔。这是你刘叔的儿子,他比你大,你就喊他哑哥。这是你刘叔的女儿叫小菊。” 小菊低着头抿嘴笑。舅妈又把我介绍给他们,“这是我城里的外甥,王旭华,是大学生呢!”

其实这些人我并不陌生,那时我跟着妈妈来给舅舅拜年曾见过面,只不过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叫不出名姓罢了。

“哦,是韩兰的儿子吧。”刘叔说:“当年韩兰来这里插队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姑娘,现在她的儿子都这么大了,时间过得真快呀!”

舅舅倒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放在我的面前。“这太烫了,我渴得受不了,还是喝凉水吧!”说着,我站起身来直奔厨房水缸跟前,拿起瓢,揭开水缸盖舀水就喝。舅舅跟进来,我已经把一大瓢水喝下肚了。

“咳,城里的孩子也不讲卫生。”舅舅抱怨了我一句。

“没事,我身体结实着呢。”我用手背抹一下嘴边的水,笑着对舅舅说。

“有事就迟了。”舅舅也笑了,他递给我一块毛巾,“擦擦汗出去吃晚饭,厨房里温度高。”

我这才觉得,厨房里热得像蒸笼,还弥漫着油烟味。走这么远的路,我身上都没有出汗,现在越擦汗越多,身上也汗湿了。也许是我路走急了的缘故,忽然停下来才有这么多的汗。我赶紧奔出厨房去吃晚饭。

“刘兄弟,你们慢慢吃。”舅妈站起来,说:“我给旭华收拾房间,好让他晚上有个安身之处。”她走路一瘸一拐地。小菊忙去搀她,“婶,我也吃过了,还是让我来帮你吧。”

“好啊。”舅妈笑眯眯地答应着,俩人进了屋。

“舅妈的脚是怎么啦?”我问舅舅。

“扭了一下,没什么大碍,过几天就会好的。”舅舅不以为然地说。

晚饭过后,舅舅对刘叔说,地里的玉米棒也掰得差不多了,明天就不要过来帮忙了。刘叔说,还是让小菊过来吧,她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

刘叔和哑哥回去了。

“快要开学了吧?”舅舅问我,“你妈的身体现在怎么样了?”

“开学还有一个多星期。”我回答说:“我妈的身体不见好也不见坏,还是老样子,她来去不便,就让我来看看你们。”

“嗯。”舅舅又叹了口气,说:“要是龙儿还在的话,现在也跟你差不多大了。”

龙儿叫小龙,是舅舅的儿子,他比我小两个月。十一岁那年,他和村上的几个小伙伴去河里洗澡,溺水死了。事情已经过去十年了,舅舅至今还在想着他。

“舅舅,小龙死去这么多年了,你也别难过了。”我劝着,我知道舅舅是在触景生情,他看到我,就想起了死去的小龙。

“是啊,时间冲淡了一切!”舅舅站起来,“旭华,你坐一会儿,我收拾一下,给你烧洗澡水去。”

“大伯,还是让我来吧。”小菊扶着舅妈出来,笑盈盈地帮着舅舅麻利地收拾好桌子上的碗筷菜盘,进了厨房。

天渐渐地黑下来,小菊从厨房里出来对舅舅说:“大伯,洗澡水烧好了。”她走时冲我一笑。几年前,她还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现在却出落得秀美可人。

洗过澡之后,我进了舅妈和小菊为我收拾的房间。这是一个大间,表弟小龙还在、表姐还没有出嫁的时候,这一大间被隔成两小间,左间是表弟的卧室,右间是表姐的闺房。现在隔墙早已撤了,里面堆放着粮食,腾出一块地方,支起一张床,暂时就权充我的卧室。

“乡下不比城里,你就将就着一点。”舅妈进来笑着对我说。

“学生宿舍没有这么大,也没有这里安静呢!”我对舅妈说,“哦,舅妈,明天早晨别忘了喊我,我也要到地理去掰玉米棒。”

“那你就早点歇着,跑了这么远的路也累了。”舅妈出去了。

我还真是有点累了,拿出手机,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报平安,然后钻进蚊帐,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我被屋外的响声吵醒了,掀开蚊帐,走出屋子,舅舅、舅妈还有小菊正在门前的土场上晒玉米棒子。我伸了一个懒腰,昨天的疲劳随着两臂张开扩散而去。我这才体会到妈妈说过的话:年轻人劳累一点算什么,一觉醒来体力就恢复了。

“旭华起床啦。怎不多睡一会儿?”舅妈问。

“我不喜欢赖床。”我说。

“那你就到厨房里去刷牙洗脸,早饭在锅里。”舅妈说:“吃过早饭你和小菊去地里掰玉米棒。”

“你怎么能叫他去掰玉米棒?”舅舅责怪舅妈说。

我赶忙说:“舅舅,是我自己要去的。”

“你听见没有?”舅妈说:“他昨天晚上就跟我说要去掰玉米棒,这哪能怪我呢?”

小菊在一旁偷偷地笑。

早饭后,舅妈像队长一样地指派我和小菊去掰玉米棒,让舅舅把掰下来的玉米棒,用蛇皮袋子装着往家运。小菊提着篮子前面走,我拿着蛇皮袋子后面跟。

早晨的雾霭还没有散尽,朝阳照在山野村庄上,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影子,影子的边缘也不清楚,天空却是美丽的,几乎是透明的金黄色。霞光渐渐增强,光辉灿烂,这种光彩是多么生气勃勃。晨曦时强时弱,有时鲜艳夺目,有时渐渐暗淡。当树叶、小鸟都能看清楚时,周围显得特别宁静。不一会儿,这种宁静,被山民们下地干活的脚步声打破了。

大约走了一里多路的光景,到了玉米地。小菊进了玉米地开始掰玉米棒,我还拿着蛇皮袋子跟着她。

“你不是来掰玉米棒的吗?拿着袋子跟着我干嘛?”她笑着对我说。

“哦,那,那放在哪儿?”我拿着袋子问。

“到底是城里人,没有做过乡下活。你把袋子放在地头,等我们把篮子装满了,再装进蛇皮袋子里。”说着,她又一笑。

我知道,她没有嘲笑我的意思,只是教我怎么做。我把蛇皮袋子放到地头,和她一起掰玉米棒。

“华哥,你上什么大学?”过了一会儿,她问。

“师范大学。”我回答说。

“那我该叫你老师了。”

“我现在还是一个学生,学生还没有做好,你哪能叫我老师。”

她边掰边说着话,说话干活两不误。我却没有这个技能,说话时手里的活就得停下来。

“我说我是老师你信吗?”

“我为什么不信?我上小学时侯的老师就是像你这么大。”我说。

“哦,可我已有三年的教龄了。”

三年的教龄?我还真是有点不信。我停下手中的活看着她,她也在看着我,好像是在等待我的回答。我还没有说话,她笑了,“不信了吧?我就知道你不会信。”

“三年前你多大?”我问。

“十五岁。”她回答说。

“十五岁你就当了老师?”我有点好奇,“那你是怎么当上老师的?”

“这里的孩子,上学都要到二十里的镇上去,每天往返两次就得花上三四个小时。村里就想在这里办一个教学点,可是选来选去没有合适的人选。正好那年我初中毕业,村长就找到了我。开始我有点当心教不好,但我还是接受了,就这样当上了老师。当时,学校只有八个学生,一年级五个,二年级三个。开始时,人们都喊我娃子头,一年下来村民见我教得还不错,便改口喊我老师,七沟八寨的孩子也来这里上学。由原来的八个学生增加到二十六个,又增设了一个三年级。”

“什么?你一个人要带三个年级?”我不禁问道:“那课是怎么安排的?”

“是呀,我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语文、数学,各门功课都得教。我常把课本推放在课桌上,先给三年级讲解或辅导,低年级学生就可以上自习课做作业了;然后再给其他两个年级上课。”

“那你不是很累吗?”

“说不累是骗人,可我已经喜欢上这份工作了。”

“村里给你月薪是多少?”

“我们这里没有月薪,只有年薪。”

“年薪是多少?”

“二三百元。”

“二三百元?这也太少了吧!”

“当你站在讲台上,看着那一双双求知欲的眼睛望着你的时候,钱多钱少也就无所谓了。”

我忽然觉得她的伟大我的渺小来。说句实话,我的理想原本不是当老师。可是命运捉弄人,高考时偏偏被师范学院所垂青。无奈今后的前程也就是“教馆原来最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 了。小菊的一番话,在我心里着实起了很大变化。此时此刻,我才知道,为什么人们把世界上最美好词语衷心献给老师,因为老师甘愿把整个生命相托给这份事业,一声老师,喊出无比的尊重,唤出无限的期待。

剩下的玉米棒,不到中午就掰完了。舅舅把掰下的玉米棒运回了家。到了下午三四点钟,秋云漫上天空,样子是要下雨了。我帮着舅舅、舅妈,把晒在场上的玉米棒收拢在一起,然后拾进箩筐往家里抬。

黄昏,晰晰沥沥地飘下雨丝,窗外便是迷蒙的世界了。黄昏的苍穹挂在上面,没有一点颜色。树叶不协调地飘落在旷野中,牛毛似的细雨密密麻麻地斜飘在竹叶上,一股浓浓的绿意跳入眼眸。山野已升起淡淡的雾气,袅娜地飘了过来,悄悄地溜进我窗户的缝隙,带给我一缕泥土清新的芬芳。凝望雨帘中,远处的山丘静静地俯卧在风雨茫茫的大地上。

小雨一连下了几天,这给山里人带来了忧愁。地里的好多事情等着他们去做,可是老天不能善解人意,秋雨却把人们堵在家里。我倒不觉得忧愁,小菊天天过来和我聊天,我们说话很投缘,聊得也很开心。

“华哥,你知道你有多幸福吗?”她说。

“幸福?我倒不觉得有多么幸福。”我回答说。

“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那天晚上刚到的时候,你舅妈向我们介绍你是大学生,你知道你舅妈有多自豪吗?”她学着我舅妈说话的样子,说:“这是我城里的外甥,王旭华,是大学生呢!”

“这有什么?”我不以为然地说:“三条腿的蛤蟆难找,现在的大学生到处都是。”

“你别说得轻巧。我们这山沟里就是没有一个大学生。就说去年吧,离这里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学生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结果凑不齐五千元的学费而喝药寻死了。”说这话时,她深深地叹了口气,似乎是在惋惜死者,又似乎对这件事不可思议。

“要是……”我望着她,她也正望着我,“要是这事放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

“我才不会那么傻呢。”她笑着低下头,“为什么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这也太不值了。”

1
山 村 的 葬 礼

“文革”期间,我妈妈和我舅舅下放到一个偏远的山区。“文革”结束后,落实了政策,我妈回到城里,舅舅却在那里扎了根。在我记事的时候,每年春节妈妈都要去乡下给舅舅拜年,顺便还要看望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村民,后来逐渐减少,每隔两三年才去一次。这不是因为人到中年有了惰性,也不是时间久了淡漠了亲情、乡情,而是这几年我妈妈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加上路途遥远来去不便。路途遥远那是实情,来去真是不便。从市内乘车至郊区,再从郊区转车到临江,然后下车去渡口,过了河还要步行三四里,才能看见一座山岗,山岗那里有个叫南岭的村庄。舅舅的家就住在那里。去年暑假立秋之后,天渐渐凉了,我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到舅舅家去玩几天。临走时妈妈让我带上手机,然后她一直把我送到车站,把背包递给我,说:“换洗的衣服都在里面,到了你舅舅家别忘了给家里报平安。”我接过背包,有点不耐烦地回答说:“知道了妈妈。”说真的, 我已经是二十一岁的人了,最受不了处处还要被人照顾着,这份太平和安逸令我窒息!

乘船过了河,走了很远的路,终于看到了那座山。这时已是晚霞满天。再走近些,落日余辉已成了山丘、村庄的背景图。

我赶到舅舅家,好几个人,正坐在舅舅家门前的小桌子周围吃晚饭。

“呀,是旭华来啦。”舅舅见到我有点意外,忙丢下碗筷站起来,接过我的背包,说:“旭华,先坐下歇息,我给你盛饭去。”

“吃饭不急,热死了,先给我一点水!”我对舅舅说,顺势在舅舅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哎。”舅舅答应着,把我的背包拿进屋子,转身又进了厨房。

坐在桌旁的人,除了舅妈以外,其余的人我不知道怎么称呼,我只有望着他们笑笑。他们见了我,也友好地对我笑笑。

“旭华。”舅妈指着桌旁的人一一向我介绍:“这是隔壁的刘兄弟,哦,你该喊他刘叔。这是你刘叔的儿子,他比你大,你就喊他哑哥。这是你刘叔的女儿叫小菊。” 小菊低着头抿嘴笑。舅妈又把我介绍给他们,“这是我城里的外甥,王旭华,是大学生呢!”

其实这些人我并不陌生,那时我跟着妈妈来给舅舅拜年曾见过面,只不过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叫不出名姓罢了。

“哦,是韩兰的儿子吧。”刘叔说:“当年韩兰来这里插队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姑娘,现在她的儿子都这么大了,时间过得真快呀!”

舅舅倒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放在我的面前。“这太烫了,我渴得受不了,还是喝凉水吧!”说着,我站起身来直奔厨房水缸跟前,拿起瓢,揭开水缸盖舀水就喝。舅舅跟进来,我已经把一大瓢水喝下肚了。

“咳,城里的孩子也不讲卫生。”舅舅抱怨了我一句。

“没事,我身体结实着呢。”我用手背抹一下嘴边的水,笑着对舅舅说。

“有事就迟了。”舅舅也笑了,他递给我一块毛巾,“擦擦汗出去吃晚饭,厨房里温度高。”

我这才觉得,厨房里热得像蒸笼,还弥漫着油烟味。走这么远的路,我身上都没有出汗,现在越擦汗越多,身上也汗湿了。也许是我路走急了的缘故,忽然停下来才有这么多的汗。我赶紧奔出厨房去吃晚饭。

“刘兄弟,你们慢慢吃。”舅妈站起来,说:“我给旭华收拾房间,好让他晚上有个安身之处。”她走路一瘸一拐地。小菊忙去搀她,“婶,我也吃过了,还是让我来帮你吧。”

“好啊。”舅妈笑眯眯地答应着,俩人进了屋。

“舅妈的脚是怎么啦?”我问舅舅。

“扭了一下,没什么大碍,过几天就会好的。”舅舅不以为然地说。

晚饭过后,舅舅对刘叔说,地里的玉米棒也掰得差不多了,明天就不要过来帮忙了。刘叔说,还是让小菊过来吧,她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

刘叔和哑哥回去了。

“快要开学了吧?”舅舅问我,“你妈的身体现在怎么样了?”

“开学还有一个多星期。”我回答说:“我妈的身体不见好也不见坏,还是老样子,她来去不便,就让我来看看你们。”

“嗯。”舅舅又叹了口气,说:“要是龙儿还在的话,现在也跟你差不多大了。”

龙儿叫小龙,是舅舅的儿子,他比我小两个月。十一岁那年,他和村上的几个小伙伴去河里洗澡,溺水死了。事情已经过去十年了,舅舅至今还在想着他。

“舅舅,小龙死去这么多年了,你也别难过了。”我劝着,我知道舅舅是在触景生情,他看到我,就想起了死去的小龙。

“是啊,时间冲淡了一切!”舅舅站起来,“旭华,你坐一会儿,我收拾一下,给你烧洗澡水去。”

“大伯,还是让我来吧。”小菊扶着舅妈出来,笑盈盈地帮着舅舅麻利地收拾好桌子上的碗筷菜盘,进了厨房。

天渐渐地黑下来,小菊从厨房里出来对舅舅说:“大伯,洗澡水烧好了。”她走时冲我一笑。几年前,她还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现在却出落得秀美可人。

洗过澡之后,我进了舅妈和小菊为我收拾的房间。这是一个大间,表弟小龙还在、表姐还没有出嫁的时候,这一大间被隔成两小间,左间是表弟的卧室,右间是表姐的闺房。现在隔墙早已撤了,里面堆放着粮食,腾出一块地方,支起一张床,暂时就权充我的卧室。

“乡下不比城里,你就将就着一点。”舅妈进来笑着对我说。

“学生宿舍没有这么大,也没有这里安静呢!”我对舅妈说,“哦,舅妈,明天早晨别忘了喊我,我也要到地理去掰玉米棒。”

“那你就早点歇着,跑了这么远的路也累了。”舅妈出去了。

我还真是有点累了,拿出手机,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报平安,然后钻进蚊帐,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我被屋外的响声吵醒了,掀开蚊帐,走出屋子,舅舅、舅妈还有小菊正在门前的土场上晒玉米棒子。我伸了一个懒腰,昨天的疲劳随着两臂张开扩散而去。我这才体会到妈妈说过的话:年轻人劳累一点算什么,一觉醒来体力就恢复了。

“旭华起床啦。怎不多睡一会儿?”舅妈问。

“我不喜欢赖床。”我说。

“那你就到厨房里去刷牙洗脸,早饭在锅里。”舅妈说:“吃过早饭你和小菊去地里掰玉米棒。”

“你怎么能叫他去掰玉米棒?”舅舅责怪舅妈说。

我赶忙说:“舅舅,是我自己要去的。”

“你听见没有?”舅妈说:“他昨天晚上就跟我说要去掰玉米棒,这哪能怪我呢?”

小菊在一旁偷偷地笑。

早饭后,舅妈像队长一样地指派我和小菊去掰玉米棒,让舅舅把掰下来的玉米棒,用蛇皮袋子装着往家运。小菊提着篮子前面走,我拿着蛇皮袋子后面跟。

早晨的雾霭还没有散尽,朝阳照在山野村庄上,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影子,影子的边缘也不清楚,天空却是美丽的,几乎是透明的金黄色。霞光渐渐增强,光辉灿烂,这种光彩是多么生气勃勃。晨曦时强时弱,有时鲜艳夺目,有时渐渐暗淡。当树叶、小鸟都能看清楚时,周围显得特别宁静。不一会儿,这种宁静,被山民们下地干活的脚步声打破了。

大约走了一里多路的光景,到了玉米地。小菊进了玉米地开始掰玉米棒,我还拿着蛇皮袋子跟着她。

“你不是来掰玉米棒的吗?拿着袋子跟着我干嘛?”她笑着对我说。

“哦,那,那放在哪儿?”我拿着袋子问。

“到底是城里人,没有做过乡下活。你把袋子放在地头,等我们把篮子装满了,再装进蛇皮袋子里。”说着,她又一笑。

我知道,她没有嘲笑我的意思,只是教我怎么做。我把蛇皮袋子放到地头,和她一起掰玉米棒。

“华哥,你上什么大学?”过了一会儿,她问。

“师范大学。”我回答说。

“那我该叫你老师了。”

“我现在还是一个学生,学生还没有做好,你哪能叫我老师。”

她边掰边说着话,说话干活两不误。我却没有这个技能,说话时手里的活就得停下来。

“我说我是老师你信吗?”

“我为什么不信?我上小学时侯的老师就是像你这么大。”我说。

“哦,可我已有三年的教龄了。”

三年的教龄?我还真是有点不信。我停下手中的活看着她,她也在看着我,好像是在等待我的回答。我还没有说话,她笑了,“不信了吧?我就知道你不会信。”

“三年前你多大?”我问。

“十五岁。”她回答说。

“十五岁你就当了老师?”我有点好奇,“那你是怎么当上老师的?”

“这里的孩子,上学都要到二十里的镇上去,每天往返两次就得花上三四个小时。村里就想在这里办一个教学点,可是选来选去没有合适的人选。正好那年我初中毕业,村长就找到了我。开始我有点当心教不好,但我还是接受了,就这样当上了老师。当时,学校只有八个学生,一年级五个,二年级三个。开始时,人们都喊我娃子头,一年下来村民见我教得还不错,便改口喊我老师,七沟八寨的孩子也来这里上学。由原来的八个学生增加到二十六个,又增设了一个三年级。”

“什么?你一个人要带三个年级?”我不禁问道:“那课是怎么安排的?”

“是呀,我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语文、数学,各门功课都得教。我常把课本推放在课桌上,先给三年级讲解或辅导,低年级学生就可以上自习课做作业了;然后再给其他两个年级上课。”

“那你不是很累吗?”

“说不累是骗人,可我已经喜欢上这份工作了。”

“村里给你月薪是多少?”

“我们这里没有月薪,只有年薪。”

“年薪是多少?”

“二三百元。”

“二三百元?这也太少了吧!”

“当你站在讲台上,看着那一双双求知欲的眼睛望着你的时候,钱多钱少也就无所谓了。”

我忽然觉得她的伟大我的渺小来。说句实话,我的理想原本不是当老师。可是命运捉弄人,高考时偏偏被师范学院所垂青。无奈今后的前程也就是“教馆原来最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 了。小菊的一番话,在我心里着实起了很大变化。此时此刻,我才知道,为什么人们把世界上最美好词语衷心献给老师,因为老师甘愿把整个生命相托给这份事业,一声老师,喊出无比的尊重,唤出无限的期待。

剩下的玉米棒,不到中午就掰完了。舅舅把掰下的玉米棒运回了家。到了下午三四点钟,秋云漫上天空,样子是要下雨了。我帮着舅舅、舅妈,把晒在场上的玉米棒收拢在一起,然后拾进箩筐往家里抬。

黄昏,晰晰沥沥地飘下雨丝,窗外便是迷蒙的世界了。黄昏的苍穹挂在上面,没有一点颜色。树叶不协调地飘落在旷野中,牛毛似的细雨密密麻麻地斜飘在竹叶上,一股浓浓的绿意跳入眼眸。山野已升起淡淡的雾气,袅娜地飘了过来,悄悄地溜进我窗户的缝隙,带给我一缕泥土清新的芬芳。凝望雨帘中,远处的山丘静静地俯卧在风雨茫茫的大地上。

小雨一连下了几天,这给山里人带来了忧愁。地里的好多事情等着他们去做,可是老天不能善解人意,秋雨却把人们堵在家里。我倒不觉得忧愁,小菊天天过来和我聊天,我们说话很投缘,聊得也很开心。

“华哥,你知道你有多幸福吗?”她说。

“幸福?我倒不觉得有多么幸福。”我回答说。

“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那天晚上刚到的时候,你舅妈向我们介绍你是大学生,你知道你舅妈有多自豪吗?”她学着我舅妈说话的样子,说:“这是我城里的外甥,王旭华,是大学生呢!”

“这有什么?”我不以为然地说:“三条腿的蛤蟆难找,现在的大学生到处都是。”

“你别说得轻巧。我们这山沟里就是没有一个大学生。就说去年吧,离这里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学生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结果凑不齐五千元的学费而喝药寻死了。”说这话时,她深深地叹了口气,似乎是在惋惜死者,又似乎对这件事不可思议。

“要是……”我望着她,她也正望着我,“要是这事放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

“我才不会那么傻呢。”她笑着低下头,“为什么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这也太不值了。”
2
乡村教师
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将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老师再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他把那个女孩背到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救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背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3
教师和教师:

教师和教师之间没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微妙,也没有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那样难以沟通,其实我们教师之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甚至互相批评的同事,也可以说是彼此的一面镜子。

和我在一起工作的史老师,她待人温和,处事圆滑,尤其是对自己的学生,可谓是尽职尽责,耐心教导,所以我一直拿她当我的目标,当我学习的榜样,可当初我却不是这么看她的。

前面也提到,刚刚到这儿工作时,虽然自己已经是幼儿教师,但是20出头的我年轻气盛,在教班上的孩子时,难免脾气会烦躁,对孩子没有什么耐心。因为这一点史老师曾经找过我,她的年龄虽然也不大,但那时的她却已经是我们这儿资深的女老师了,听说她要找我谈话,我感到很轻松,没觉得会有什么压力,因为毕竟不是校长。

原本以为她会给我讲些大道理,可是她只是叫我坐在一旁,然后她就去做她的工作了。原本坐在那里不知道应该干些什么,甚至觉得她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当我看着她耐心的教孩子们跳舞、唱歌,一遍遍的不厌其烦的教孩子们拍手说儿歌,看着她不焦不躁的安抚那些调皮不是很听话的孩子,看着孩子们和史老师脸上那自然灿烂的笑容时,我清楚的知道了史老师的用意。原来她是用实际行动来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做一个好的幼儿教师,应该如何让孩子们真正的学到东西,还能让他们从中得到孩童应该得到的快乐。

现在回过头去看, 从史老师的身上我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后来我们成了知心的朋友,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虽然也会因为某些事情意见不统一,稍起冲突,但是我们都把彼此当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时不时照一照,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4
关 于 教 师 的 故 事

我的小叔在本市一个山区县教书,他是我爷爷的骄傲。

我听小姑说起小叔的故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师毕业的小叔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屋里,小姑问了许多遍,小叔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呆的地方。

一天后小叔又走了,是被爷爷拿着木棒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的。爷爷一边撵一边骂:咋不是人呆的地方?你个兔崽子,要再随便跑回来,瞧我砸断你的腿!

于是隔一段时间才能瞧上小叔的信,小叔说:这是兔子不屙屎的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这里合适。爷爷听完哼了一声,说:放狗屁!

后来小叔又来信说:经常能吃到乡亲们送来的肉块,因为他们的孩子能背很多诗了。那种肉块红红白白很好吃,吃得很多,后来知道是蛇肉和耗子肉,又全呕了,呕得很多。小姑笑着读完信,爷爷却一脸郑重:“那肉我吃过,味道很好,是在三年灾荒时吃的”。

再后来,收到一个包裹,是一件毛坎肩。爹摸摸,惊呼:“黄鼠狼皮的,挺贵重。”小叔附信送来几句话:“乡亲给的,想爹年事已高,送与爹吧。”爷爷把坎肩摸了又摸,说:“寄回去。”小姑取出纸笔说:“捎带写封信吧?”爷爷蹲在门槛上抽烟,闷闷一口,闷闷一口,闷了半宿,说:“就写‘勿牵挂’”。

那件黄鼠狼皮坎肩小叔后来卖了,换来一点钱,买了些粉笔,教具之类,信中说,没有粉笔的日子,就用抹布蘸水写,水一干,字就消失了。还别说,这反倒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全乡统考,夺了头名!小叔寄回来一张奖状。爷爷看了又看,说:“贴上,哪里显眼就贴哪!”

没有粉笔使用的事情吓了小姑一大跳,她小心翼翼寄封信去问。小叔回信说:“张艺谋拍的《一个都不能少》看过吧?人家小魏老师还能有个学生跑去打工,她去找,最后不仅找回学生,还找回一车学习用具。我呢?我的学生让他少都少不了!因为,乡亲们就算累死饿死,也决不让孩子辍学!”

后来来信,小叔提他自己的事情就少了,提他的学生渐渐多了,全是些毛三狗四的名字,谁谁名次提前啦,谁谁考了满分啦,谁谁到乡里、市里比赛啦等等。小姑高声读信,爷爷在一旁就直点头:“不孬,咱的儿子,不孬……”

小姑把爷爷的夸奖给小叔寄回去。小叔来信说他哭了。

过春节的时候,小叔没有回来。爷爷在村头提个红灯笼站着望了半宿。年还没过完,爷爷终于按捺不住了,闯关东似的全身挂满物品,找小儿子去了。

爷爷是哭着回来的,他对小姑说:“你知道吗?你弟不回来,是舍不得那几十块车票钱,你知道吗?”爷爷说他瞎子似的在山里转,好容易逮着个人,上前说:兄弟,问个路。那人一回头:“啊呀——是爹!”

这以后,爷爷就一直闷着气转悠。问他他就说:那不是人呆的地方!

爷爷让小姑写信把小叔叫回来:不用教书了,跟爹在大棚里种反季节菜吧!

小叔很快就回信了,说:不回去了!这儿春天到了,许多花儿都开了,学生们上山采花,不是掐断,而是连泥挖回来,种在教室外,有许多蜂儿来舞,很美丽……
5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很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的断言,再也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能留下来。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带一段时间的课。

  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孩子们依依不舍提着老师的行李送她下山。往日像一群喜鹊般喳喳乱叫的孩子们却默默无语,不知该说什么好。那天,山野里没有一丝风,周围的群山仿佛也在为孩子们的命运担忧。谁知, 当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老师,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老师……”

  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远远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的目光中蕴含着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女教师的心被震撼了,被感动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

  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许多许多年。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这位女教师已患了重病,被送到北京治疗。这位女教师的影子始终萦绕在我脑海里。当我下决心要采写一篇关于乡村教师的报道,而终于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老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离开学校之后,就再也没能回来。临行时,这位男老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以后无论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这所小学校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的。

  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出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上,就远远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哦,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


近几年感动中国教师事迹
①张丽莉 【颁奖词】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②徐本禹 颁奖词: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

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的事迹材料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要用到事迹材料的情况还是蛮多的,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什么样的事迹材料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的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的事迹材料1 于闻国老师1994年毕业...

汶川大地震关于教师的感人事迹!急!
1、谭千秋:生命最后的姿势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中逝世,媒体报道4名学生在他的保护下生还。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2、袁文婷:青春定格 “公主教师”离去了 袁文婷,四川什邡市人,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袁文婷...

省优秀教师事迹范文?
我很荣幸被评选为四川省“情牵教育”优秀教师,非常感谢四川农业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支援和培养,感谢省教育厅及有关部门对我的厚爱! 我从小就听过许多关于教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一直非常敬佩教师,把教师看作人类最高尚的职业。却不敢期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教师。由于身高的不足,我在1979年填报高考志愿时,不...

在许多老师身上发生过的感人事迹都哪些
2. 1 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

最美劳动者老师事迹材料
把一些笑话、故事高老师将它们恰当的运用到课堂中、运用到教育孩子身上。我们何不妨西施效颦,把平时书中看见、听见的笑话、故事恰当地应用到教学工作中。 高金英这位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班主任工作经验也是数不胜数,对于我们这些同行来说不亚于一笔巨大的财富。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怎样使班主任工作做得...

“最美老师”的事迹有哪些特点?
老师们美在平凡、美在善良、美在奉献、美在责任。他们用“最美”生动地诠释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思想境界;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立足平凡、追求高尚的美好情怀;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在他们身上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安XX,1994年毕业于河北省威县师范学院,毕业后投身于...

最美女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它不是基于亲缘关系,不是出自个人的需求,而是来源于教师对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具体体现为教师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为学生而献身的热忱。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中的一段话,“最美教师”的行为为我们最完美的诠释了这段话的意义。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

十佳文明教师事迹范文
十佳文明教师是文明践行者的典范,你知道的文明教师事迹还有多少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十佳文明教师事迹,...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在生活工作中踏踏实实,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家被老师们精神感动的工厂从**给学校空运来材料,教给教师代表制作道具花的步骤和方法。当天晚上六...

老师个人先进事迹
马老师只教了我们二年级一年,短暂的师生缘分,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更给我上了成长的重要一课。如今我也幸运的加入到了人民教师的行列中来,在我心中,马老师是我的职业风向标,我渴望成为像她这样的老师,温柔,却有力量,平等地爱着每一个孩子。 老师个人先进事迹 篇5 学习了刘方老师的事迹后,我深受感动。作为...

沭阳县15033312410: 描写老师的故事 -
革熊丽科: 关于老师的感人故事 1、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

沭阳县15033312410: 关于老师的感人事迹 -
革熊丽科: 1、血癌肝癌糖尿病病魔缠身 教书育人做学问鞠躬尽瘁 ——缅怀山东聊城大学商学院狄景山教授:狄老师一向工作兢兢业业,又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1991年1月,年近不惑之年,正埋头于事业的狄老师,突然有一天在课堂上昏迷过去.医...

沭阳县15033312410: "我身边老师的感人故事 1000字以上 -
革熊丽科: 说起感人故事,不仅让我想起5.12地震中涌现出的英雄教师们,她们沉着、冷静直至生命奏响了舍生忘我的爱心乐章,她们用大爱撑起了一片师德的蓝天,留下了感天动地的瞬间,从此,师德不再是挂在嘴边的豪言壮语,而是荡气回肠的英雄赞...

沭阳县15033312410: 关于老师的感人故事 -
革熊丽科: 今天是第21个教师节,在关注的眼光投向大多数教师时,很多人可能忽略了这一群特殊老师.在学生面前,她们不像普通学校的老师那样有“师威”;在教学中,除了百遍千遍地反复讲解,甚至会遭到学生的无端打骂.她们是卢湾区辅读学校一...

沭阳县15033312410: 老师感动我们的事例(作文素材) -
革熊丽科: 什么是敬业?北师大珠海分校七旬教师刘天兴给出了最好答案!刘老师因病住院,行动不便,但还是被背进教室坚持上课,课后再被送回医院继续住院.连日来学生纷纷用微博传递着刘老师给他们带来的这份感动.微博:学生“背老师”上课...

沭阳县15033312410: 教师的感人故事五十字左右 -
革熊丽科: 感动中国2009十大人物中就有两位写老师的.可以自己压缩下. 烛照深山 李桂林、陆建芬 【事迹】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 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了6届共149名学生.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个月的工资才230元.夫妇俩第一次来到北京,连照相机也没有.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颁奖词】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沭阳县15033312410: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第三人称一颗红星育春蕾 -
革熊丽科: 人们把教师称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把教师喻为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精神.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行为规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身教.以自己独...

沭阳县15033312410: 关于老师奉献的小故事 -
革熊丽科: 请看下面这个故事吧(摘自网络):对教师的职业,人们有着数不清的赞誉:“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教师是铺路石,粉碎自己,平坦人生”,“教师是春蚕”,“教师是孺子牛”等等.教师有一个充满关爱、热情大度的胸怀....

沭阳县15033312410: 近几年感动中国教师事迹 -
革熊丽科: 2007 李丽:用轮椅画出爱心轨迹 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

沭阳县15033312410: 哪里有感人的师德事迹报告材料 -
革熊丽科: 甘 为 人 梯 无 私 奉 献----记康学红同志的先进事迹 康学红,男,现年40岁,大学本科学历,市级骨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7月-2007年9月在金塔县二中任教,2007年9月调入金塔县第三中学工作.康学红同志是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