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的背景和李斯的上书动力

作者&投稿:公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斯写谏逐客书原因~

原因: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来秦修建三百余里的渠道,以实施“疲秦计划”。秦王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既然没有办法分辨好坏真假,那就不如一起全部都赶出去,反正,不是秦国之人,又怎么会忠于秦国,真心实意为秦国的发展谋划,就下令驱逐客卿。
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找常理来说,遇到这种事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迎头撞上,要么迂回一下,要么默默打包收拾行李,但是李斯偏偏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正是这条路救了他的理想,也幸亏秦王政是一个心怀大业的人。李斯在离开咸阳的时候,心中愤懑难平,自己努力学习来到秦国,难道为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吗?李斯很不甘心,他写下了一份奏表,就是《谏逐客书》。
秦王政看过之后,深知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确做得很不对,下令将李斯找回来,不仅恢复李斯的官职,原本的逐客令也取消了。可以说,李斯的《谏逐客书》,虽然是一份奏章,但是作为一份能够挽回秦王命令的奏章,其中必然是情真意切,每个字都诉说着李斯内心的想法,读之令人心动。

扩展资料:
《谏逐客书》内容:
李斯在奏表上面说,秦国以前的国君,比如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最终成为一代霸主;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秦惠文王用纵横家张仪,瓦解了六国的联盟;秦昭襄王用范雎,提升了朝廷的威望。
这几位君王都是明君,而他们所用的人也都不是秦国人,但是他们却都建立了不朽功业。然而现在到了大王您这里,却要把所有客卿都赶走,这会造成多少的人才流失?这些人一旦走了,会去哪里?到时候秦国面对的,将会是什么?以此劝说了秦王。

  据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记载,秦王政因为韩国实施「疲秦计画」,

  愤怒之余,打算把所有非秦血缘的客卿一律驱逐,此时,楚国上蔡人的

  李斯,亦在驱逐名单当中,惶恐不安之余,於是著手写了上书,这篇文

  章,就叫《谏逐客书》。


  在分析《谏逐客书》一文之前,我们先看看他产生的背景是否真如

  太史公所言,是因为郑国渠的缘故,在《资治通鉴˙秦纪》中载(前二

  四六年):「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使水工郑国为间於秦,凿泾水自

  仲山为渠,并北山,东往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

  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乃使卒为之。」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知道,秦王政在初晓郑国是为「疲秦」而来时,

  是愤怒想杀之泄恨的,但郑国的一番话却打动了嬴政,当时关中地区是

  所谓的「泽卤之地」,属於盐碱低注地方,这对於农作物的发展是相当

  不利的,如果能完成这条三百余里的渠道的话,对於秦国粮食的生产与

  运用,将会大大增加其产量与便利,这就是所谓「亦秦万世之利」,嬴

  政一听,觉的颇有道理,於是决定不杀郑国,还要他继续完成这项工程,

  这便是「郑国渠」的由来,郑国渠完成后,一如所言,「皆亩一钟,於

  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史记˙河渠书)


  从秦王政的举动,就可以说明,若他真下「一切逐客」之令,独留非秦

  人的郑国留秦就显的不合政情了,再以时间来分析,资治通鉴明白记载

  李斯上《谏逐客书》是在前二三七年,而郑国渠的完成却是在前二四六

  前,其间相差九年,於时间上并不能证逐客令是因为郑国渠而发,用这

  两点来做结论,嬴政认为的『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

  ,请一切逐客』主因,并不全是因为「疲秦计」。也因此,在《剑桥中

  国史˙秦汉篇》中,便进而否定逐客令与郑国渠的关系,且认为司马迁

  之说过於牵强而附会了。

  首先,我们不能因此而认定司马迁的说法是错误的,起码在《史记˙

  秦本记》中,便明明白白地说出逐客令於吕嫪事件后发生。而郑国渠事

  件,可以说是逐客令的远因,有一件事可以证明,那就是在郑国渠完成

  的两年后(前二四四年),秦国就发生大饥荒,秦王可能在大怒之余,

  想起了韩国两年前的疲秦之计,於是派蒙骛伐韩,因此占领了十二个城

  市,当时嬴政可能便因此种下了「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

  秦耳」的想法。


  真正引致逐客令的导火线,是因为吕不韦,此时嬴政刚完整地拥有

  掌权资格(成年而行家冠礼),由於吕不韦和嫪毐之党徒为乱,史载嫪

  毐是「矫王御玺及太后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而吕不韦则是「尊为相

  国,号称仲父」,而两人并非秦人,但却为乱朝政以久,於是就促成嬴

  政逐客的决心了,而司马光也因此舍太史公在《李斯列传》的说法而另

  写「文信侯免相,出就国,秦王下逐客令」了。


  郑国渠事件在前,吕嫪事件在后,而逐客令又接於吕嫪事件之后,

  前二件事看似无关,但经过上文解释,因此可说明逐客令之发是由於先

  后发生的郑国渠、吕嫪事件,对此,林剑鸣曾在他的《秦史》中便略做

  过说明(秦史˙五百零八页˙五南图书出版),但他把郑国渠和吕嫪两

  事时间弄错了,他认为吕嫪事件在前,而郑国事件在后,再比照史记、

  资治通鉴以后,就可以知道林剑鸣秦史之误了。

创作背景
《谏逐客书》作者李斯书法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摘自百度百科,谢谢。

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
当时,韩国人郑国来秦国游说,修建水渠,后被秦国发现是消耗秦国国力的阴谋,于是秦国的宗室大臣认为大多数从诸侯国来的人都是来离间秦国的,请求下令驱逐一切客卿,李斯同样也在其中。李斯为了能留在秦国,于是上了《谏逐客书》。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谏逐客书赏析
《谏逐客书》的针对性,从内容上来说,是对着逐客这事而发,全文紧紧扣住逐客以论说其错误。文章这样处理很高明,因这逐客的起因是韩国人郑国劝秦王修筑一条灌溉渠,其目的是企图以浩大的工程耗费秦国的财力,使之不能对外用兵,如果就此事进行辩解,显然是没有道理的。李斯避开这个起因不谈,只抓住逐客对秦不利来论...

李斯写《谏逐客书》是怎么回事?
然而,一年之后,各个诸侯国的宾客使者都跑过来,问候吕不韦,秦王担心他会发动叛乱,写了一封信给吕不韦,大致意思就是他与秦王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没有什么功劳,凭什么拥有现在的待遇。吕不韦看完信之后,服毒自杀。在这件事情中,有一个环节,就是李斯《谏逐客书》的起因。吕不韦倒台之后,还没有死...

李斯的谏逐客书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李斯的主要作品有《谏逐客书》、《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等。《谏逐客书》的创作背景 当时韩国实施“疲秦计划”,秦王嬴政听信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于是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这篇文章出自何处?
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文章从秦国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辞胜,雄辨滔滔,因此打动了秦五,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逐客书》也就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全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是以历史事实说明...

注《谏逐客书》完成
谏逐客书 先秦·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 秦朝庭有大量外国人做智囊和客卿引发了本土士大夫不满,李斯就是其中一位,如果要驱逐客卿,李斯也在列。李斯李斯(?~前208年),战国末 楚国 上蔡 (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重阳办事处李斯楼社区 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少为郡吏,曾...

谏逐客书的书是什么意思 谏逐客书中书的意思
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全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谏逐客书》创作背景 据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

李斯为什么要写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文章先叙述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

李斯写谏逐客令的真实意图到底为了什么呢?
其他人可能都已经认命了,但是李斯是不甘心的,他辛苦学习一场,还没有展翅高飞就已经铩羽而归,他的心里五味杂陈,于是就写下了《谏逐客书》,这里面有他的理想、抱负与不甘。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罗列了用客卿的优势,比如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最终成为一代霸主;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图...

《谏逐客书》的写作特点
《谏逐客书》创作背景: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 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

关于《谏逐客书》的写作背景
据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记载,秦王政因为韩国实施「疲秦计画」,愤怒之余,打算把所有非秦血缘的客卿一律驱逐,此时,楚国上蔡人的 李斯,亦在驱逐名单当中,惶恐不安之余,於是著手写了上书,这篇文 章,就叫《谏逐客书》。在分析《谏逐客书》一文之前,我们先看看他产生的背景是否真如 太史公所言,...

齐河县13314801249: 李斯的<谏逐客书>的内容? -
资良一孚: 原文:(我很辛苦帮你查的哦)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

齐河县13314801249: 《谏逐客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资良一孚: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宰相李斯写的一篇奏章,也是先秦说理散文(议论文)名篇.“谏”——古代公文的文体,“客”——客卿,“书”——上书.文章以秦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驱逐客卿是错误的.然后列举了秦自穆公开始四代君王皆以客致强的历史,随即列举秦王所爱的色乐珠玉皆非秦地所产的事实作比,劝谏秦王不应该重物轻人.文章反复使用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大肆铺陈的手法,利害并举,雄辩有力,事理昭然.

齐河县13314801249: 李斯谏逐客书什么情况下写 -
资良一孚: 在当时秦王嬴政发现帮秦国修建郑国渠的郑国是间谍 听信谗言后 把所有客卿驱逐出境 李斯写下谏逐客书 劝谏秦王收回成命

齐河县13314801249: 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
资良一孚: 谏逐客书原文谏逐客书 [ 先秦 ]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

齐河县13314801249: 《谏逐客书》中李斯的说服力体现在什么地方 -
资良一孚: 谏逐客书》的作者李斯,是秦始皇时的丞相,他辅佐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天下.可以说,没有李斯,就没有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也因为此,李斯一直倍受秦始皇的尊敬.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这才产生了这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谏...

齐河县13314801249: 李斯的《谏逐客书》有何现实意义? -
资良一孚:[答案] 可能是:就当时的时势来讲,赢政虽贵为秦国国君,但以吕不韦多年当宰相的经验和势力,再加上他的门客达数千人之多,(门客多为各国)这不得不使赢政感到受到威胁,李斯当然明白大王的意图,从而写逐客书.用以削弱吕不韦的势力.不让其东...

齐河县13314801249: 李斯列传100~200字概括 -
资良一孚: 李斯在上蔡做小吏,见到厕所和粮仓中的老鼠待遇不同,生出感叹,就向荀子学习.学成后做了吕不韦的门客,游说秦王,成为客卿.秦王发觉韩国人郑国到秦国做间谍,决定驱逐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遂罢.李斯帮助秦王统一天下,被任丞相.李斯主张郡县制、焚书坑儒...秦始皇病亡,赵高威逼利诱李斯,伪造诏书,扶胡亥蹬位.胡亥听赵高的意见实行酷法.群贼并起,李斯多次想要上谏,赵高诬陷李斯办事不力,和盗贼有联系.李斯被捕,屈打成招,被腰斩,灭三族.赵高逼死二世,立子婴.子婴杀死赵高,灭三族.

齐河县13314801249: 李斯劝谏秦始皇成功的主要依据 -
资良一孚: 你好,李斯劝谏秦始皇成功,主要指的就是《谏逐客书》这篇文章.换句话说,能劝秦始皇的人很多,为什么李斯能成功,为什么李斯写的谏逐客书就那么出名,这与李斯这个人的才华是分不开的,所以李斯能劝谏成功的第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李...

齐河县13314801249: 《谏逐客书与政论文的逻辑力量我们如何评价李?谏逐客书》与政论
资良一孚: 夏京春 / 文 这是李斯给秦王的一篇上书,写于秦王赢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即秦统一天下之前16年.当时,秦王政为统一天下,广揽人才,重用了一些客卿,这就削弱...

齐河县13314801249: 分析《谏逐客书》一文李斯说服秦王的成功经验,联系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资良一孚: 谏 逐 客 书 李 斯 《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的重用,被拜为客卿,所谓“客卿”是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