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演过的一个作品

作者&投稿:仇由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旭先生在艺术道路上功成明就有哪些?~

个人简介 朱旭,男,生于1930年4月15日,辽宁省沈阳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剧协会会员,中国剧协会会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在几十年的舞台实践中,朱旭塑造了众多不同个性的人物形象。1984年他因在《红白喜事》中扮演三叔,获文化部主办的“现代题材戏曲、话剧、歌剧观摩演出”配演一等奖,并获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表彰。
近年来,朱旭活跃于影视界,在电影《变脸》、《洗澡》、《刮痧》等众多文化意蕴深厚的影片中,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朱旭还参加了《末代皇帝》(电视剧)、《似水年华》等大量电视剧的拍摄。他以炉火纯青的演技为广大观众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个人履历
1949年4月考入华北大学第三部文艺干部训练班,7月随华北大学文工队三队到天津等地演出,11月调华北大学文工队二团(即后来的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任演员。
1952年,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后的第一批演员,先后演出过《武则天》、《霓虹灯下的哨兵》、《左邻右舍》、《哗变》等话剧。
1984年,在话剧《红白喜事》中扮演三叔,获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一等奖。
1991年,获中国话剧金狮奖。
1984年,偶然涉足影坛,在获第五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的《红衣少女》中扮演女主人公父亲,表演准确,自然。
1985年,受峨嵋电影制片厂之邀,在文革故事片《小巷名流》中饰演卖花圈的司马二哥,表演自然、质
朴,很有幽默感和喜剧性,深受好评。
1987年,出演影片《鼓书艺人》,饰方宝森,因在《小巷名流》、《心香》、《阙里人家》的出色演出,三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评委会提名,他以纯熟的演技和深厚的生活、文化底蕴,塑造出多个鲜明生动的银幕形象。
1993年,因在电影《阙里人家》中成功地扮演了孔令谭这一人物获1993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的最佳男演员奖。
1995年,在吴天明执导的《变脸》中成功地扮演了老艺人变脸王形象,获得电影界内外的好评。
个人作品 话剧作品
《生活》
《北街南院》
《屠夫》
《咸亨酒店》饰演阿Q
《哗变》饰演魁格
《芭巴拉少校》饰演安得谢夫
《非这样生活不可》饰演休特尔
《明朗的天》饰演孙荣
《武则天》饰演唐高宗
《悭吝人》饰演雅克大师傅
《女店员》饰演卫默香
《蔡文姬》饰演左贤王
《骆驼祥子》饰演二强子
《左邻右舍》饰演李振民
人艺新版《家》
电影作品
时间作品名字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1984年《红衣少女》1985年《小巷名流》1987年《鼓书艺人》田壮壮李雪健1988年《偷来的爱》长乐叔王康华1990年《大太监李莲英》醇亲王田壮壮刘晓庆、姜文1991年《心香》孙周1992年《阙里人家》孔令谭(男1)1993年《高楼边》戚健吕中、姜武1995年《变脸》变脸王(男1)吴天明1996年《毕业交响曲》1997年《黄连.厚朴》王之夏1999年《人间草木一一打一字》1999年《洗澡》老刘(男1)张扬姜武、濮存昕2001年《刮痧》父亲郑晓龙蒋雯丽、梁家辉2001年《岁月无痕》2002年《汉方道》李仁(男1)牛波2004年《阳光天井》爷爷黄宏2009年《风声》神秘老人(客串)高群书周迅、段奕宏2009年《我们天上见》[1]姥爷蒋雯丽
电视剧作品
1984年《末代皇帝》
1989年《武生泰斗》饰金爷
1990年《粉墨情痴》
1994年《小楼风景》
1995年《大地之子》
1997年《日落紫禁城》
1997年《康熙微服私访记》
2001年《越活越明白》
2002年《似水年华》
2004年《沧海百年》
2006年《老爸老妈兄弟姐妹》
2007年《生死桥》饰蔡爷
2009年
《犯罪启示录》
《缉毒先锋》饰 宋文林
《家族》
相关评价
功成名就依平凡
──记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
在古城西安北院门14号,这座有石板铺成的天井、砖木结构的小四合院的楼厅里,由陕西著名女作家叶广芩和著名编剧刘建华创作的30集电视连续剧《家族》正在紧张的摄制中。听说此剧汇聚了当今影视界的不少名流,便从广芩大姐那儿讨了份“主创人员介绍表”,翻开后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在剧中饰演“三大爷”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朱旭。于是,沐着绵绵细雨,我步入小院,经过天井迈上几阶石台向正厅走崐去。正厅是剧中这个古老家族家长的寄宿之地,有着贵族血统的家长身份的“三大爷”的书房和卧室就在这里。
对这位老艺术家我们并不陌生,来到他的面前,我那由仰慕而变得有点拘谨的语言,在他爽朗而有趣的、慢条斯理的谈笑中,很快会变得自如随意。坐在他的面前,他那学者的风范、儒仕的谦逊,周身的“大家”之气及平易近人的态度和亲切自然的话语,都会使听者受悟不浅,看着这位已年届66岁的老艺术家,人们定会和我一样,联想到他塑造的一个个诩诩如生的艺术形象来。
四十余载沥心血
话剧舞台亮演技
朱旭离休前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1949年,他毕业于华北大学第三部戏剧系,同年在华大文工团工作,后改为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1952年,当“人艺”刚刚组建时,他就来到了“人艺”,一直干到离休,可称为“人艺”的一代元老了。几十年来,他与“人艺”的同行们一起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在中国的话剧舞台上逐步完善着自我的艺术修养,不断地探索着话剧表演艺术的真谛,从而使他的演技日趋成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有文章这样评论:“一些舞台形象经他一演即可变为永恒,后来者很少超过。”
朱旭在话剧《红白喜事》中饰演的直率木纳的“三叔”,以演技入微、原生原态,颇受行家赞誉,因此,他荣获了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一等奖。在话剧《芭芭拉少》中,他饰演的军火商高安德谢夫,以维妙维肖、出神入化之演艺,把萧伯纳的名剧推向了新的高度,充分显示了他的表演功力。出演话剧的成功,一时间使走红的他让未能一睹其剧中风采的观众报憾不已。在美国名剧《哗变》中,他把性格乖戾的舰长奎格,也映在了观众的心里。
朱旭是怎样塑造舞台形象的?为什么他饰演的人物让观众多年后不会忘记?当我问这位1991年中国话剧“金狮奖”得主时,他坐在古城西安的小四合院的正厅里,若有所思地说:“一个演员要演好戏,讲究的是戏外功夫。演员的道德修养,综合文化素质,艺术造诣的高低,对其饰演角色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他说:“我是赶上了好时候,能有点成绩,得归功于‘人艺’,‘人艺’有个好传统,讲求演戏做人和读书进取。40多年了,我演了不少戏,能有所收获,主要是因为‘人艺’给我铺就了成长的阶梯。在‘人艺’大伙都能自觉读书,精心演戏,这样的环境真难得,我能有今天,全靠‘人艺’的栽培。”朱旭和人说话剧,谈艺术,道读书,总是离不开“人艺”,从他的言谈中,我们可以听出他对“人艺”的深情厚爱,从他的演艺实践与成就中,我们也能看到为什么“人艺”能成为中国最优秀的话剧舞台。
四十多年的呕心沥血,成就了朱旭的演技,他塑造人物形象时,对人物的把握总是十分投入。十分认真,总要把所饰人物的命运、性格、成长环境及社会关系琢磨个来去。在《家族》剧组中,饰演“三大爷”的四弟的,是一直在铁路文工团从事话剧、而今又频频“触电”的国家一级演员张炬。比朱旭小四岁的张炬说:“朱老哥拍戏特投入。人老了,记性比不上年轻人了,他自己上街买了纸,剪成卡片,每天都要把要拍的台词抄上去,随时掏出来默记,一部戏拍下来,他要把剧本整抄一遍哪,现在都是30集、40集的,不容易呢。”朱旭则接过他的话茬,慢悠悠地说:“都一样,演员嘛,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每一场戏,处理好每一句台词,几十年的路都是这么认真走过来的。”听了这样的对白,我对这两位老艺术家赞叹不已。
抬手投足皆出戏
影视圈里展功力
真正使朱旭名声大振的还是他“触电”以后,当他身怀几十年练就的高超的演技,以丰厚的文化底蕴从80年代中期跻身于影视圈起,他的声望便逐步由话剧的小舞台辐射到亿万影视观众的心里。起初熟悉他的人说他是舞台老将、影视新兵,可如今人们欣赏到他那非凡的表演功力,看到他在银幕、荧屏上频频亮相,并一鸣再鸣皆有惊人之举,甚至婉惜他为何不早日出山在影视片中扛鼎夺旗。
朱旭年愈半百时才不声不响地走进了中国的影视圈,磨剑十载,又响当当地把自己圈在了这个新星纷纭,明星列陈,影视剧汗牛充栋的时代里。一年国内要多产出千百部影视片,一个演员没有扎实的演技是难以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朱旭深喑此理,他面对镜头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总是从点点滴滴去挖掘所饰人物性格,把握其言行的分寸和角度,努力通过所饰人物形象的塑造,传递出历史的凝重、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气息。十几年来,他饰演的艺术形象都有其深度和难度,那一般演员所能企及。
我们看到他不仅成了《小巷名流》,还当上了《末代皇帝》,敲响了《清凉寺钟声》,并以《心香》之恋,领略了《武生泰斗》的真功。当与他走进《阙里人家》时,会发现《小楼风景》美不胜收,在时常《变脸》的人生坎坷中,他又以《大地之子》的执箸,去维护已难已维护的《家族》的变异。
有人说朱旭饰演满清皇族旗人之演技已炉火纯青,少有人可与他比拟。如《末代皇帝》中的老年溥仪,《武生泰斗》中没落的满清八旗子弟,《家族》中的满清皇族遗老三大爷等都被他处理的十分到位。
说他抬手投足皆出戏,从《家族》拍摄中就可观其貌。听导演李源说,有场戏朱老师真是演绝了。这场戏是三大爷──这个庚子年间由京师随慈禧西逃到古城长安的金家家族的家长,── 一个克己修身、时刻以儒家思想进行家庭统治的家庭主宰人物。当他的儿子拿着一本别人写的金家家史的书稿,请他同意出版并签字时,他冲书稿一顿责骂,将书稿撒得四处都是,儿子不敢多言,他气鼓鼓地坐在书桌前在指责作者时,使劲地举起了右手,本应重重地落下,但没有,而是突然缓缓下落,同时他使劲地摇摇头,嘴里不停地叨叨,“真是……”然后又无力地坐下。有评者称他这种面对无奈,在细微处的经典式的表演,把一位具有贵族家长身份的人物刻画的令人叫绝。
当《家族》拍得正火的时候,朱旭主演的故事片《变脸》荣获了’95中国电影华表奖。观众说他把江湖老艺人“变脸王”的多重性格表演的淋漓自然,把普通人的真挚情感表达的完美动人,称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影片。憘拞
功成名就依平凡
年过花甲逐金鸡
有人说,十几年来,大浪淘沙般的影视圈,在不断淘汰着一拨又一拨的涉足者,但朱旭却屡屡夺旗拔寨,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势头。
有人说,四十多年的艺术造化,已使朱旭的演技达到了非同凡响的境界,他的与众不同的特质,精彩且精妙地处理了自己和角色的关系,他所饰的每一个人物都能给观众留下久远的记忆。
我们说,朱旭真正走红大地,为老百姓所熟知,是从他作了皇帝(饰溥仪)开始的。能够在中国影视界确定他的地位,可以说是这几年的事。1992年,他在电影《阙里人家》中扮演孔令谭,获广电部颁发的“政府奖”,最佳男演员奖。去年12月,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日子里,他一举荣获了国家电影局颁发的“中华影星”称号及电影表演艺术成就奖,而北京“人艺”获此殊荣的只有他和另一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
前不久,他因饰《变脸》中的主角,荣获了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上海影评学会' 95十佳新片奖。最近,他在中日合拍的电视连续剧《大地之子》中饰父亲“陆得志”,又以卓越的演技感动了日本观众,从而一举荣获了日本NHK电视“银河奖”。据悉,这是NHK第一次把日本电视剧表演的最高奖项发给一位其它国家的演员。
朱旭在他走进花甲之年以后,以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迎来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束束鲜花,这在中国的演艺史上也是少有的。按说离休的他完全可以乐融融地安度晚年,并且他的爱好十分广泛,业余生活又十分丰富有趣,可他却选择了新的高度来要求自己奋力冲刺。在《家族》摄制过程中,不管环境怎样艰苦,甚至在感冒发烧的情况下,他也是从医院打完针后匆匆赶回来上戏。他以一位老艺术家高尚的艺德和修养感染着与他合作的同事,叶广芩说,每天不去看望一下老爷子(剧组人员对他的尊称),心里就过意不去。
朱旭在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在西安拍片期间,我们看到,他走到哪里,人们马上就会认出他来,有的直呼“老皇帝”,有的侧议“变脸王”,还有的轻声细说“王小辫”。他的人缘特好,又特好说话,不论在哪儿,谁找他合影都依谁,总给大伙一个满意。
近日 ,朱旭又以《变脸》中的“变脸王”,荣登' 95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的候选人之列,这是他在电影《小巷名流》《心香》《阙里人家》中担任主角,三次获该奖评委会最佳男主角提名后的第四次参加这一奖项的角逐。关心他的观众们都希望他能够“‘金鸡’独立”。当大伙跟他说起这事时,他仍是慢条斯理地说:“挺有意思的,这已是第四次了,没关系,评不上我还会继续努力的。”
《家族》这两天就封镜了。见到和剧组一起操练的编剧叶广芩,这位有着皇族血统的著名女作家和我说起朱旭老师时说:“他可真是个好老爷子,与他交谈如同读一篇意境深远的美文,我有空一定要好好地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我问,这次老爷子捧“金鸡”有望吗?她说,有,这是我们的企盼,就是没有,老爷子还会拼命干的,他对名利看得很淡,他就是这么个人,总是以“艺无止境”来勉励自己。
2000年秋于竹影斋
在影视圈里,大家都亲切的称朱旭为“老爷子”,这大概和他所塑造的形象有关,因为朱旭老师似乎总在饰演着“老爷子”的形象。有人形容朱旭的话剧表演“真切感人,入木三分”,没错,在北京人艺,朱旭的名声叫得很响,许多舞台艺术形象,由于他演而成为永恒,很难再有人会超越他。在话剧舞台上朱旭堪称“当家老生”,在影视这个大屏幕上这样称他也不为过之,他在影片中始终惟妙惟肖的驾驭着一个个性格鲜活、亦庄亦谐的人物。在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中的老溥仪;南方小镇上司马相如的后代司马寿仙;清凉寺里那位仙风道骨的一苇法师;阙里之地孔子第七十六代孙孔令潭;还有电影《心香》、电视剧《武生泰斗》、《粉墨情痴》、《小楼风景》以及最近两年来大家所熟知的《洗澡》、《刮痧》等,每一部作品都为观众带来一个难以忘怀的形象。
朱旭的表演自成一格,他常常以喜剧的手法去演绎悲剧人物。在令观众捧腹大笑之后又能引起苦涩的回味。朱旭是个相当随和的老者,和他交谈,你可以从他的言语中体会到他思维的缜密,他的语气淡而雅,笑声轻而柔,不时散发着机智的诙谐,从他丰富的笑谈及表情中,你似乎又可捕捉到影视中那一个个活着的灵魂,若隐若现,令人回味无穷。
戏外朱旭
朱旭平生爱下围棋,以前在剧院排戏时,一有闲空儿总爱与棋友对上一局,像英若诚等人便是这样的高手。朱旭自退休后,棋艺见长,在一片黑白云子间的“厮杀”中,摘走了业余围棋三段。
戏台下的朱旭下围棋、放风筝、拉胡琴、喝酒为他的四大乐趣。朱旭拉的一手好京胡。当年他曾向梅兰芳的琴师姜凤山老先生学琴,现在也派上了用场,在话剧《名优之死》中,他扮演的琴师操琴上阵,弓法娴熟,令观众惊叹。在电视剧《粉墨情痴》、《武生泰斗》和《心香》中,他的琴艺更是帮了他的大忙。朱旭的另一嗜好就是喝酒了。在他来讲,喝酒乃人生一大乐事。朱旭酒量大,无论走到哪儿,他都得过过酒瘾,但是他却不贪杯误事,若是晚上有演出,不管桌上摆着“茅台”还是“五粮液”,他绝对滴酒不沾。他说:这叫为了艺术,在所不惜。 朱旭爱下棋,以棋为友,以前在剧院排戏时,一有闲空儿总爱与棋友对上一局。朱旭自退休后,棋艺见长,现在还是业余围棋三段。这就是朱旭,舞台上认真做戏;舞台下谈笑风生。
所获奖项 获奖
1984年话剧《红白喜事》中扮演三叔,获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一等奖。
1991年获中国话剧金狮奖。
1992年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即后来的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男演员《阙里人家》
1995年获日本第33届银河赏个人赏(日本电视界最权威奖项) 《大地之子》(CCTV与NHK合拍)
1996年第0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变脸》
1996年第0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变脸》
2001年第2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刮痧》
2007年第11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2009年第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我们天上见》
2011年第2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之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我们天上见》
2012年获《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杰出成就大奖《我们天上见》
提名
1986年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小巷名流》
1992年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心香》
1993年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阙里人家》
2000年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洗澡》
2011年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我们天上见》



愿采纳,很抱歉没给你具体的,请你自己从里面找找吧,谢谢。。

lrbc
437

  这是他的大概简介。。。。也许有你想要的。。。

  朱旭,男,生于1930年4月15日,辽宁省沈阳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剧协会会员。
  1949年4月考入华北大学第三部文艺干部训练班,7月随华北大学文工队三队到天津等地演出,11月调华北大学文工队二团(即后来的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任演员。
  1952年,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后的第一批演员,先后演出过《武则天》、《霓虹灯下的哨兵》、《左邻右舍》、《哗变》等话剧。
  1984年,在话剧《红白喜事》中扮演三叔,获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一等奖。
  1991年,获中国话剧金狮奖。
  1984年,偶然涉足影坛,在获第五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的《红衣少女》中扮演女主人公父亲,表演准确,自然。
  1985年,受峨嵋电影制片厂之邀,在喜剧片《小巷名流》中饰演卖花圈的司马二哥,表演自然、质朴,很有幽默感和喜剧性,深受好评。
  1987年,出演影片《鼓书艺人》,饰方宝森,因在《小巷名流》、《心香》、《阙里人家》的出色演出,三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评委会提名,他以纯熟的演技和深厚的生活、文化底蕴,塑造出多个鲜明生动的银幕形象。
  1993年,因在电影《阙里人家》中成功地扮演了孔令谭这一人物获1993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的最佳男演员奖。
  1995年,在吴天明执导的《变脸》中成功地扮演了老艺人变脸王形象,获得电影界内外的好评。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中国剧协会会员。
  在几十年的舞台实践中,朱旭塑造了众多不同个性的人物形象。如《非这样生活不可》中的休特尔,《明朗的天》中的孙荣,《武则天》中的唐高宗,《悭吝人》中的雅克大师傅,《女店员》中的卫默香,《蔡文姬》中的左贤王,《骆驼祥子》中的二强子,《左邻右舍》中的李振民,《咸亨酒店》中的阿Q,《哗变》中的魁格,《芭巴拉少校》中的安得谢夫等。 1984年他因在《红白喜事》中扮演三叔,获文化部主办的“现代题材戏曲、话剧、歌剧观摩演出”配演一等奖,并获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表彰。
  近年来,朱旭活跃于影视界,在电影《变脸》、《洗澡》、《刮痧》等众多文化意蕴深厚的影片中,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朱旭还参加了《末代皇帝》(电视剧)、《似水年华》等大量电视剧的拍摄。他以炉火纯青的演技为广大观众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编辑本段话剧作品
  《咸亨酒店》
  《哗变》
  《芭巴拉少校》
  《北街南院》
  《屠夫》
  《非这样生活不可》
  《明朗的天》
  《武则天》
  《悭吝人》
  《女店员》
  《蔡文姬》
  《骆驼祥子》
  《左邻右舍》
  编辑本段电影作品
  《红衣少女》
  1985年《小巷名流》
  1987年《鼓书艺人》
  《偷来的爱》
  1990年《大太监李莲英》
  1991年《心香》
  1992年《阙里人家》
  1993年《高楼边》
  1995年《变脸》
  1996年《毕业交响曲》
  1997年《黄连,厚朴》
  1999年《人间草木——打一字》
  《洗澡》
  2002年《汉方道》
  2004年《阳光天井》
  《刮痧》
  编辑本段电视剧作品
  末代皇帝 (1984年)
  武生泰斗 (1989年)
  粉墨情痴 (1990年)
  小楼风景 (1994年)
  日落紫禁城(1997年)
  似水年华 (2002年)
  编辑本段评价
  在影视圈里,大家都亲切的称朱旭为“老爷子”,这大概和他所塑造的形象有关,因为朱旭老师似乎总在饰演着“老爷子”的形象。
  有人形容朱旭的话剧表演“真切感人,入木三分”,没错,在北京人艺,朱旭的名声叫得很响,许多舞台艺术形象,由于他演而成为永恒,很难再有人会超越他。在话剧舞台上朱旭堪称“当家老生”,在影视这个大屏幕上这样称他也不为过之,他在影片中始终惟妙惟肖的驾驭着一个个性格鲜活、亦庄亦谐的人物。在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中的老溥仪;南方小镇上司马相如的后代司马寿仙;清凉寺里那位仙风道骨的一苇法师;阙里之地孔子第七十六代孙孔令潭;还有电影《心香》、电视剧《武生泰斗》、《粉墨情痴》、《小楼风景》以及最近两年来大家所熟知的《洗澡》、《刮痧》等,每一部作品都为观众带来一个难以忘怀的形象。
  朱旭的表演自成一格,他常常以喜剧的手法去演绎悲剧人物。在令观众捧腹大笑之后又能引起苦涩的回味。朱旭是个相当随和的老者,和他交谈,你可以从他的言语中体会到他思维的缜密,他的语气淡而雅,笑声轻而柔,不时散发着机智的诙谐,从他丰富的笑谈及表情中,你似乎又可捕捉到影视中那一个个活着的灵魂,若隐若现,令人回味无穷。
  编辑本段戏外的朱旭:
  朱旭平生爱下围棋,以前在剧院排戏时,一有闲空儿总爱与棋友对上一局,像英若诚等人便是这样的高手。朱旭自退休后,棋艺见长,在一片黑白云子间的“厮杀”中,摘走了业余围棋三段。
  戏台下的朱旭下围棋、放风筝、拉胡琴、喝酒为他的四大乐趣。朱旭拉的一手好京胡。当年他曾向梅兰芳的琴师姜凤山老先生学琴,现在也派上了用场,在话剧《名优之死》中,他扮演的琴师操琴上阵,弓法娴熟,令观众惊叹。在电视剧《粉墨情痴》、《武生泰斗》和《心香》中,他的琴艺更是帮了他的大忙。朱旭的另一嗜好就是喝酒了。在他来讲,喝酒乃人生一大乐事。朱旭酒量大,无论走到哪儿,他都得过过酒瘾,但是他却不贪杯误事,若是晚上有演出,不管桌上摆着“茅台”还是“五粮液”,他绝对滴酒不沾。他说:这叫为了艺术,在所不惜。 朱旭爱下棋,以棋为友,以前在剧院排戏时,一有闲空儿总爱与棋友对上一局。朱旭自退休后,棋艺见长,现在还是业余围棋三段。这就是朱旭,舞台上认真做戏;舞台下谈笑风生。
  所获奖项
  2001年荣获第2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刮痧》

资料:朱旭简介_明星全接触_影音娱乐_新浪网
朱旭还参加了《末代皇帝》(电视剧)等大量电视剧的拍摄。代表作:《红衣少女》《小巷名流》《鼓书艺人》《阙里人家》《变脸》《高楼边》《心香》《

变脸


北京人艺演员表
1、林兆华 林兆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1984年至1998年任北京人艺副院长。1936年生于天津,196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78年任戏剧导演至今。主要作品有《北京人》、《哈姆雷特》、《故事新编》、《理查三世》、《狗儿爷涅盘》、《阮玲玉》、 《茶馆》、《鸟人》等。2、郭启宏 郭启宏,男,...

北京人艺演员一览表
宋丹丹:著名女演员,她在北京人艺的早期表演生涯中,出演了多部话剧作品,展现了出色的喜剧天赋。徐帆:实力派女演员,她在北京人艺的话剧舞台上塑造了多个鲜明的女性形象。杨立新:北京人艺的资深演员,他在话剧《茶馆》、《天下第一楼》等作品中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演员都是北京人艺的骄傲...

60岁冯远征就任人艺第五位院长,他参与过哪些话剧的演出?
一、冯远征出演的作品包括《天下第一楼》。长期关注北京人艺话剧的朋友,对于话剧《天下第一楼》绝对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天下第一楼》这部话剧已经在北京人艺上演了几十年的时间,而冯远征也成为了这部话剧的主要表演演员。正是由于在冯远征等人的出色发挥之下,这部作品才能够受到年轻观众的认可。二、冯远征...

在北京看话剧,有哪些剧场值得推荐?
北京有很多优秀的话剧场,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话剧场:1.北京人艺剧场:是北京市属的一家重点文化单位,是中国话剧艺术的重要基地之一。每年演出的剧目丰富多样,包括经典剧目和新作品。2.国家大剧院话剧中心:是中国话剧艺术的高地,演出的剧目涵盖了古典戏剧、现代戏剧、歌剧、音乐剧等多种艺术形式。3....

北京人艺到底是个什么组织?为什么那么牛?
北京人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简称。它始建于1952年6月。首任院长为著名的剧作家也是话剧《雷雨》的创作者曹禺,现任院长为任鸣,北京人艺是中国第一所艺术院团还是现在最中国最富盛名的专业话剧院。在65年的发展中,北京人艺俨然已成为最著名的话剧和表演艺术组织。北京人艺的强大,不止体现于它历史的...

朱旭先生的作品和他的演艺人生你是怎样评价的?
2018年9月15日凌晨,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辞世,享年88岁。今天在北京八宝山,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对于我们来说,最熟悉的作品就是您最后一部作品2009年《我们天上见》。79岁的老爷子在大银幕前再次演绎了关于一老一少感人故事,同时,也用一次完美的演出为自己电影演员生涯做了最后的谢幕。在北京人艺,最...

我们的荆轲简介及详细资料
剧中饰演"荆轲"的是北京人艺著名演员王斑,饰演"燕姬"的是青年演员宋轶,二人曾凭借该剧分别获得了第二届中国话剧表演"学院奖"的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2013年2月19日-24日,该剧首次登台国家大剧院。 基本资料 编剧:莫言 导演:任鸣 舞美设计:申奥 灯光设计:孟彬 服装设计:鄢霓 造型设计:英姝 效果设计:郑晨 ...

请问北京的话剧演出地点都有哪些?
北京的演出信息可以去一个叫“泛剧场”的网站瞧瞧,还有一些讨论和剧照。欢迎戏剧观众!!北京剧场地图 首都剧场(北京市王府井大街22号)这就是著名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于1954年,是国内设施最好的专业话剧剧场之一,剧场中开放的曹禺纪念馆、戏剧书店、北京人艺陈列馆等使整个剧场形成了“话剧艺术中心”...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到底有多牛?从这里走出来的老艺术家有哪些?
1、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诞生 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式建立。北京人艺表演、导演艺术家蓝天野成为建院之始第一批演员。“北京人艺表演风格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重视深厚的生活积累。”蓝天野曾说。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成为北京人艺一直秉持的理念。2、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贴近人民...

北京人艺到底是个什么组织?为什么那么牛?
要说北京人艺为什么那么这么牛?除了他牛逼的 历史 ,它的旗下还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比如像濮存昕、徐帆、陈小艺、梁冠华、杨立新、何冰、冯远征等等,他们每个人取得的成绩都是不可小觑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一个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中外闻名的专业话剧院,始建于1952年6月,首任院长为著名剧...

南川区13236602831: 求!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演过的一个作品
越文海定: 电影《变脸》

南川区13236602831: 最近有神国产经典电影 -
越文海定: 超级警察 刘德华演的苏乞儿 赵文卓 周杰伦 周迅 演的还有就是叶问2了

南川区13236602831: 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有()() -
越文海定: 这都是旦角,还有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四大须生),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四小名旦),周信芳,程砚秋、尚小云、旬慧生、梅兰芳(四大名旦)

南川区13236602831: 朱旭追思会 朱旭追思会在哪里举行 -
越文海定: 朱旭追思会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举行.参考新闻稿:10月17日上午,恰逢重阳节,朱旭追思会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举行.在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逝世一月后,朱旭家人,剧院院长任鸣,以及吕中、濮存昕、钟艺兵、何冰、冯远征、李滨...

南川区13236602831: 童超是谁? -
越文海定: 童超(1925—2005.3.24),中国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原名朱桐超,1925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大宅门里. 受祖父的影响,幼年的童超就对戏曲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痴迷,只要一有空,就泡在戏园子里,但凡京剧界和...

南川区13236602831: 朱迅排了几年电影?多少岁了?
越文海定: 朱旭,男,生于1930年4月15日,辽宁省沈阳人,著名表演艺术家.1984年,偶然涉足影坛,在获第五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的《红衣少女》中扮演女主人公父亲,表演准确,自然. http://baike.baidu.com/view/31605.htm?fr=ala0 具体介绍

南川区13236602831: 艺术家狄辛去世 狄辛是什么人
越文海定: 狄辛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剧协理事. 狄辛(1927年至2018年11月17日),女.1946年参加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团体演剧二队,开始了艺术生涯,曾出演《雷雨》、《日出》、《关汉卿》、《王昭君》、《剑胆篇》等诸多话剧名作,丈夫为著名演员蓝天野 .2018年11月17日,北京人艺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狄辛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 .

南川区13236602831: 姓牛的男演员有哪些 -
越文海定: 牛群1949年出生的牛群,不仅与共和国同龄,还正好属牛,而且又姓牛,小名叫“小牛”.牛群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师承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他与冯巩搭档,为我们奉献了大量优秀的相声作品.牛群还曾经涉足官场,走上政...

南川区13236602831: 梅派的戏曲作家及其代表作 -
越文海定: 齐如山与李释戡等陆续为梅兰芳编写剧本多达40余种,如《牢狱鸳鸯》、《麻姑献寿》、《童女斩蛇》、《红线盗盒》、《天女散花》、《晴雯撕扇》、《木兰从军》、《上元夫人》、《廉锦枫》、《洛神》、《太真外传》、《俊袭人》、《凤还巢》(根据清代传奇编写)、《春灯谜》、《双官诰》.吴震修编写《霸王别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