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论文 关于全球变暖和农业产量之间的关系。。字数越多越好 当作业交的

作者&投稿:爱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农作物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农作物也是绿色植物,对全球气候变暖有抑制作用,这人森林的作用是一样的。
化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业生产。但适度使用化肥,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所以化肥不是不可以用,而是要适度,因为化肥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土壤中有的,化肥的作用是补充作物对这些元素的需求量。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全球变暖的历史与预测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75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0.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13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 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到了197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摄氏41.5度,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摄氏38.1,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摄氏25.5度,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五十三年来的记录。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度,破了1997年的记录。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十一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9.2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度还要高。
美国科学家发现史前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
据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持续了数千年。
研究人员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大气中甲烷和CO 2等温室气
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拉迪曼承认,研究结果非常容易引起争议。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7日说,科学家通过两项最新研究预测,即使现在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本世纪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预测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他们的成果将由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收录到2007年公布的下一份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中。
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魏格雷提出了一个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他认为,由于海洋存在“热惯性”,对温室气体等外界影响的反应有所滞后,本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是以前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
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摄氏度。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
他在论文中说,要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现在就必须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极其低的水平,即使这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恐怕也难以避免,每世纪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乐观的预测。
由杰拉尔德·梅尔等人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则预测,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纪中人类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至少升高0.5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学家早先的预测值高了一倍多。梅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等的影响。
梅尔的研究小组用两套数学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低、中、高时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情况。

全球变暖的条件
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假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提出这种假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假说。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0.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于去年开始工作。

全球持续变暖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
“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全球变暖的温度预测
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全球气温可能会远远高于一些科学家此前所做的预测,如果新的计算机模型关于气候变化所做的预测是正确的话。
据路透社报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由各国气象专家组成,研究全球气候趋势)此前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二氧化碳的成倍增加,全球气温将升高1.5至4.5摄氏度。但德国美因兹马普化学研究所的迈因拉特·安德烈埃教授及其研究小组的最新测算方法却表明,全球气温上升的最高幅度可达到6摄氏度。
安德烈埃教授表示,这种新的方法是将悬浮微粒、温室气体和生物圈效应统一在一起,改变了以往关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即使之从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发展到更迅速变化的危险境地。
安德烈埃教授将温室气体比作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加速器,悬浮微粒的存在则可以减缓气温的上升。悬浮微粒是空气中产生于燃烧、化学制品和烟尘之中的细小微粒。随着新的空气净化调节装置的使用,悬浮微粒的数量将会减少,因而其冷却功效也就随之变小。相反,全球气温却会随之上升。
悬浮微粒只能在大气中停留一周的时间,而温室气体则能停留大约50多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悬浮微粒的冷却作用减少得快,而温室气体减少得慢。这样,在长期的竞赛中,温室气体最终必将战胜悬浮微粒,随之而来的就是灼热的高温天气。
然而,安德烈埃教授也同时承认,这种情况具有高度的科学不确定性,气候的变化也远远超出了经验和科学理解所能达到的范畴。如果他的计算是正确的,21世纪气候的变化就会超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

全球升温的后果
据新华社电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期警告说,全球气候升温将致全球农业减产,或许在下个世纪出现食品匮乏的局面。研究人员在分析联合国和美国国立科学院发布的信息以及世界稻米市场趋势后得出了这一看法。
世界观察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升温和地下水水位下降将成为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直接诱因,全球稻米价格上涨趋势体现了这一点。
美国政府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即使是在去年全球粮食大丰收、小麦和玉米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稻米价格依然上涨了30%,达到每吨260美元。
美国国立科学院去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水稻生长季节气温异常上升将使收成减少。另外,全球许多地区出现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井枯竭问题,也将对粮食产量构成影响。

如何减缓全球变暖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
不过,一些反对者认为,这种想法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一个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带将会使我们的每个夜空都变成和满月时一样明亮;而且这一计划的预算将高得惊人,可能达到6万亿到200万亿美元,就连全球资金最为充足的科研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也无法承担,如果把散射粒子改为太空飞船的话,预算额可能会少一些,估计能降到5000亿美元左右。
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气候。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赤道上空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
过去的一个世纪,地球温度明显上升,未来一百年间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很多研究都证实地球气温将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提高1到20华氏度,海平面明显上升,一些海滨城市将不复存在。有科学家指出,减少太阳光照射,地球温度就会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不过,有科学家指出,人们目前还无法计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阳光,又有多少阳光被反射回太空,而这正是实施上述计划的关键一步。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古代农民的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一结果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不是新现象,它可能持续了数千年。英国《观察家报》最近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地球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威谦·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人类干预,地球会比现在低2摄氏度,蔓延的冰盖和冰川会影响世界很多地区。人类排放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具有吸收红外线辐射的功能,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在大气中大量存在,如同一个罩子,把地面上散发的热量阻挡。就像“暖房”一样,造成地表温度的上升。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有一种说法: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是科学家考察了近一百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气温上升相关性而提出的。认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会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防止生态平衡破坏,农业变异,冰川融化等灾害发生。当然,根据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候气变暖的相关程度,还在进一步探索。但人们确实已经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异常,在这方面,科学家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许是防患于未然吧。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据专家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现在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专家认为全球变暖影响粮食生产将削弱全球经济发展

  农业专家担心全球变暖首先将造成食物短缺。粮食收成减少将意味着食品价格升高,飙升的价格可能导致世界各地数十个国家发生骚乱,骚乱可能导致政治动荡,政治动荡将削弱全球经济发展。对于因排放更多温室气体而导致全球变暖的较富裕的北半球国家来说,全球变暖对它们的农业可能是件好事。而不该为全球变暖负责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却陷入饥饿。专家呼吁大规模培育能够应付全球变暖的农作物,而且这些育种工作很可能取得成功。
  【新华社联合国2月24日英文电】加拿大《环球邮报》今天刊登马丁米特尔施泰特的一篇文章,题为《全球变暖如何影响粮食生产》,全文如下: 说来也许让人意外,世界上大多数人对于全球变暖的后果的最初体验可能来自于他们的胃,通过晚餐餐桌上的变化。
  这是一群为数不多但颇具影响力的农业专家的看法。他们越来越担心,早在全球变暖引发那些更知名但也更遥远的威胁例如海平面升高和淹没海岸城市之前,它将首先造成食物短缺。
  去年底,代表15个世界最高级农作物研究中心的大型机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发布了一项惊人的预测,谈到了气候改变对一个世界主要粮食产地的小麦作物的影响,凸显全球变暖对农业的破坏性何等巨大。
  研究者用电脑模型模拟了2050年前后可能出现的天气模式,发现从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尼泊尔一直到孟加拉国的广袤富饶的农田最优良的小麦种植区将严重缩小。这里大部分地区会温度太高、过于干燥,将不适宜小麦生长。
  2亿人的食品供应将受到威胁。肯尼亚内罗毕的世界农林中心主要生态学家路易斯沃尔肖博士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特别是靠雨水灌溉的国家的农业,很可能蒙受毁灭性打击。”
  小麦是世界1/5的粮食来源,但它并不是唯一可能因气候改变而受损的作物。沃尔肖指出,非洲的谷物和玉米,还有印度和东南亚的稻米都将面临威胁。
  命运的残酷在于,会因全球变暖而陷入饥饿的人大多数是那些并不应为此负责的人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同时,对于排放了更多导致气候不稳定的温室气体的较富裕的北半球国家来说,全球变暖对它们的农业可能是件好事。
  沃尔肖说:“随着气候改变,加拿大、俄罗斯和欧洲的可耕作区域会扩大,而热带地区的耕地会减少。基本情况是,那些现在富裕的国家未来会更加富裕,那些现在有问题的国家则将面临更大的问题。”
  农业容易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因为世界上最普遍食用的粮食作物玉米、小麦和稻米对气温升高非常敏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很多农作物已经是在它们所能容忍的最高气温中生长了。
  在人类一万多年的耕作历史中,气温一直相当稳定,处于当前的水平或比现在略微低一些。植物也非常适应这种气候模式。
  尽管在每种农作物身上的适用程度不尽相同,但农业科学家总结的一条经验法则是:在生长季节的重要阶段例如授粉期,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时,温度每升高1度,作物收成就减少大约10%。
  以稻米为例,研究者发现这种作物对夜间温度升高最为敏感。对一般作物而言,最佳生长条件通常在20到35摄氏度之间,温度再高产量就会急剧下降。在40摄氏度条件下现在很多地区都开始出现这种温度热应力会导致光合作用关闭。这种温度现在开始日益普遍,例如2003年夏天席卷欧洲大部地区、导致上万人死亡的灾难性高温。
  官方的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表示,全球平均气温在下个世纪可能升高1.1摄氏度到6.4摄氏度。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大部分温度变化幅度内,农作物都会出现令人棘手的减产。这个组织还警告说,全球变暖会改变降雨模式,导致越来越多的洪水和旱情。
  印度附近受到威胁的小麦种植区被称为印度河-恒河平原。这里夏季气温有时已经高达炽热难当的45摄氏度,尽管全球变暖过程还处于初级阶段。
  在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的农业研究者看来,这个包括旁遮普邦在内的平原种植小麦能力下降的问题实在堪忧,因此他们赶紧把这项发现公之于众,尽管整个名为《小麦能否战胜高温》调查报告要等今年晚些时候才能发布。
  一个如此具有传奇色彩的农业地区世界1/6的小麦作物的产地可能受到温度升高的严重影响,这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印度河-恒河平原代表了世界与食物短缺对抗历史上的最重大胜利。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发言人内森拉塞尔指出,这个地区“确实是20世纪70年代绿色革命的中心之所在。小麦和稻米培育家们从这里得到了现代育种技术的第一次丰收”。人们担心的是,气候改变可能“抵消所有这些收获”。
  也许担心气候改变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的最著名人士是莱斯特布朗。他是美国环境问题智囊机构地球政策研究所的创建者,也是全球变暖和农业生产将发生碰撞这一观点的提倡者。布朗在提到全球温度上升威胁农业时说:“这显然是迫在眉睫的。”他指出,全球食物储备已经非常少,因此如果全球变暖带来的气温升高和降水模式改变令任何一个主要农业区的农作物减产,人们随时都可能感觉到全球变暖的后果甚至可能就在今年夏天。
  他说,上年食物盈余的量已经逐年减少到几乎没有余粮可以承受哪怕一次歉收的地步。
  “不幸的现实是,应付气候改变的缓冲能力现在是34年以来最低的,因为在过去7年里有6年世界粮食生产量少于消费量。”
  此外,防止全球变暖的一个解决方案用农作物制造乙醇等清洁生物燃料会加剧收成的不足,因为人们正在把那么多的玉米、糖和大豆从餐桌上转移到油箱里。
  地球政策研究所考察了世界的粮食储备计算了每年的消耗量和产量之后的存余量。它声称,全球粮食储备已经减少到仅能维持57天的消耗。这已经接近了现代历史上的最低点仅次于20世纪70年代初歉收后可维持56天的储备值。那一次的供应短缺曾导致世界粮食价格翻了一倍,意味着如果全球变暖造成粮食减产可能出现类似的后果。
  甚至北美洲最主要的农业区相当于北美洲的印度河-恒河平原也面临气候改变的危险。
  模拟气候改变的可能影响的电脑模型显示,气温上升幅度最高的地区是中高纬度地区以及远离海洋缓和效果的内陆地区。
  布朗说:“这些条件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美国的玉米种植带、还有美国和加拿大种植小麦的大平原。鉴于我们是世界的面包篮子,如果我们的小麦和玉米开始减产,就会影响到全世界。”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的这项研究确实发现气温上升将导致小麦种植带的明显北移。从理论上说,这种作物将在北美洲顶端的地带生长东起加拿大的哈里森角,西到阿拉斯加狭长地带的凯奇坎。
  但农业专家指出,别指望北部地区能成为可以弥补热带地区损失的谷仓。把旁遮普邦和美国中西部的富饶土地换成拉布拉多和苏必利尔湖北岸的贫瘠土地就像赌徒把王牌换成最差的2点一样。这很可能是一场愚蠢的赌博。
  墨西哥农作物研究机构CIMMYT的全球小麦项目负责人汉斯布朗博士说:“气候带向北移动,进入一个通常不生长农作物的地区并不一定意味着小麦这样的作物在那里会长势良好。”
  科学家还有了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现,这次是关于二氧化碳本身的。这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对于植物生长至关重要。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根据温室实验推断,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促进植物生长,令某些作物的收成最高增加30%之多。
  部分出于这个原因,时至今日,很少有人担心全球变暖对农业的不良影响。人们认为尽管气候改变可能给寒冷地带的北极熊和地势低的海岸城市带来灾难,对农民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去年发布的新研究在美国、日本、瑞士和新西兰进行了实验,发现如果农作物生长在更符合现实的露天农田里而不是温室里,二氧化碳的有益作用被大大高估了。玉米的收成根本没有增加,小麦和稻米的收成也还不及先前预计的一半。当然,并非所有人都相信农作物问题不可避免。BMO金融集团的全球投资组合战略家唐纳德考克斯表示,植物育种员已经在培育更耐极端条件的作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他说:“他们的能力令人称奇。”
  在芝加哥身为投资顾问的考克斯一直关注农矿产品市场的动向,如果食物短缺加剧,农产品的价格将会上浮。他说,去年的玉米收成就是个合适的例子。
  位于美国玉米带之中心地区的伊利诺伊州去年遭受了高温和干旱天气,但由于培育的种子提高了庄稼的抗旱能力,很多农民仍然收成不错。
  他说:“坦白地说,伊利诺伊去年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就连农业业内人士也惊讶不已。”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的研究者呼吁大规模培育能够应付全球变暖的农作物,而且这些育种工作很可能取得成功。
  但布朗警告说,如果失败的话,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因为食物供应对全球稳定至关重要。
  粮食收成减少将意味着食品价格迅速升高。布朗说,飙升的价格“可能导致世界各地数十个国家发生城市食品骚乱。这些食品骚乱可能导致政治动荡,政治动荡可能进而削弱全球经济发展”。
  英国政府关于气候改变的研究报告《斯特恩报告》指出,轻微的全球变暖可能有助于农业发展,但即使是不大的气温上升也可能给农民带来灾难。
  升高1摄氏度:温带地区的谷物收成将适度增加,例如欧洲北部、美国和加拿大大部。
  升高2摄氏度:全球热带地区将开始出现收成降低。减产幅度可能相当于非洲粮食产量的5%到10%。
  升高3摄氏度:高纬度国家例如加拿大的农业收成很可能达到巅峰。但将有1.5亿到5.5亿人由于庄稼减产而面临挨饿威胁。
  升高4摄氏度:非洲的收成可骤降35%之多,成片的地区例如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不再能种植作物。
  升高5摄氏度:由于海水酸性提高,鱼类资源很可能陷入险境。
  升高5摄氏度以上:天气变得如此之热,世界很多地区将不再适于发展农业,导致大量环境难民的出现。《斯特恩报告》称这种局面是“灾难性的”。

自己到网上去查有关资料,别在这儿坐享其成。丢人显眼!


南市区19369048832: 关于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曾饱来喜: 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这个是绝对是这样的其实

南市区19369048832: 全球变暖方面的综述性论文 求一篇综述论文!要有文献 -
曾饱来喜: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 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

南市区19369048832: 全球变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曾饱来喜: 1.对喜寒农作物的生长不利,致使农作物减产、种类减少 2.全球变暖导致蒸发量升高,北方地区农业用水资源紧张 3.湿地面积下降,土地盐碱化加剧 4.导致外流河水流量减少,下游泥沙淤积严重,对湖口地区的农业产生严重影响 5.内流河流量减少,绿洲农业减产甚至消失 6.两级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地区的农业用地 恩....只想得出这么多了~

南市区19369048832: 全球变暖将会给农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
曾饱来喜: 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世界主要粮食带向极地扩展,并且扩展的速度是年平均气温每提高1℃,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等将向北推进150公里-200公里,会使较为寒冷的高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相应增加.但是气温的升高也会使中...

南市区19369048832: 关于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曾饱来喜: 不正确,对于某些地区而言,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植物的生长期变长,但此仅仅是就温度方面而言,气候变暖同时也会导致荒漠化和水资源缺乏等问题,所以题目是错误的

南市区19369048832: 谁有一篇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论文呢? -
曾饱来喜: 由于大家知道的,现代社会工业发展很快.为了赶上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也在大力发展工业,但在这背后存在着一个社会性问题,而且可能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候性变暖.当然了,我现在分析的只是形成全球气候性变暖原因的一个片...

南市区19369048832: 全球变暖的论文200字左右 -
曾饱来喜: 如何减缓全球变暖 地球升温使地球在多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中的一些变化本身也会抑制地球升温的趋势. 其一,地球升温使地球上的部分冰雪消融,全球液态水总量增加.而液态水的比热高于冰雪,因温室效应而增加的热量因为地球上液态...

南市区19369048832: 全球变暖对全球降水量和农业的影响! -
曾饱来喜: 全球变暖使得中纬度地区降水量减少,高纬度降水量增加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产量将减少;位于高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理由是中低纬度气温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剧,造成供水不足,农作物产量下降;高纬度地区,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且可以种植原来不能种植的稍低纬度的农作物,所以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

南市区19369048832: 写一篇名为《关于天气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的小论文 谢谢!! -
曾饱来喜: 一、天气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天气与气候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

南市区19369048832: 急:关于全球变暖的英语论文 -
曾饱来喜: 全球变暖-The Global WarmingThe Global Warm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may feel that the climate has been getting steadily warmer and warmer in recent years. Places which used to be abundant in snowfall have frequently experienced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