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嗟来之食”的意思

作者&投稿:毕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嗟来之食的意思?~

嗟来之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iē lái zhī shí,意思是侮辱性的施舍。
出自《礼记·檀弓下》。《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今天见到的《礼记》。
全文(节选)如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译文如下: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
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扩展资料:《礼记》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不食嗟来之食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饿死。贫穷并不可怕,但心不能穷。如果心穷了,那就真穷了。选文中的“饿者”不吃“嗟来之食”,表现的就是做人应有的骨气、志气,这是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一种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礼记·檀弓下

嗟来之食原意指的是别人施舍的食物,形容侮辱性的施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iē lái zhī shí,一般以不食嗟来之食来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饿死。表现的是做人应有的骨气、志气,这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一种精神。
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大饥,许多穷人因无粮而饿死,活着的人也都奄奄一息。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想发点“善心”。每天一早,他都把一些食物摆到大路旁,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便可施舍给他们,以显示他的“仁慈”。
一天,黔敖又坐在路旁的车子上,等着施舍。正在这时,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走了过来。他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眯着眼睛,身体摇摇晃晃非常虚弱。黔敖看到后,认为显示自己“仁慈”的时候到了,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老远地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他一心以为那个饿汉会对他感恩不尽,感谢他的好意。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那个饿汉抬起头抖了抖衣袖,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得如此。你以为一个人为了食物,就会抛弃自己的尊严,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吗?你还是收起你那假仁假义的一套吧!”说完,那饿汉扭头就走。最后,饿死在了路旁。

嗟来之食,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不食嗟来之食①

齐大饥。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④来。黔敖左奉⑤食,右执⑥饮,曰:“嗟⑦!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⑦也!”从而谢焉⑧,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⑩,其谢也,可食。”

【注释】:

① 本文出自《礼记·檀弓下》) (推荐阅读《礼记中关于本段的解析》)

②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

③蒙袂( mèi):用衣袖蒙着脸。辑屦(jù):身体沉重迈不开步子的样子。

④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双眼无神)

⑤奉:同“捧”,端着。

⑥执:拿

⑥嗟(jiē):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语气词,喂

⑦斯:这地步。

⑧从而谢焉:从,跟随。谢,表示歉意。

⑨微与: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⑩去:离开

【翻译】: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仍然可以去吃。”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

一天,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黔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赔礼道歉,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于路旁。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檀弓》: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解释

"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

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

hdjddiidj


嗟来之食怎么解释 嗟来之食的解释
1、嗟来之食的意思: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寓言寓意: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寓示人都是有骨气的,不能因为一点食物就对别人低声下气的。2、启示:人格尊严比生命还重要,要做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人。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牺牲自己的...

嗟来之食的解释
嗟来之食的解释: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嗟来之食(拼音:jiē lái zhī shí)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编撰的《礼记·檀弓下》。该成语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比喻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成语故事:春秋战国时期...

嗟来之食的意思是什么
嗟来之食的意思: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和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富。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喂”或“哎”。英文解释 food handed out in contempt;a handout;a meal offered from pity mixed with contempt;(eat) sth. rudely ...

嗟来之食什么意思
这个成语在现代多用于形容带有侮辱和不怀好意的救济或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帮助往往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甚至会让人心生反感。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以平等和善意的方式提供帮助和支持。这样才是真正的帮助和关怀。具体来说,“嗟来之食”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表述方式。在这个成语中,...

嗟来之食的意思
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仍然可以去吃。”嗟来之食的意思2 释义 以不敬的招呼声施食予人。指不敬之食。典出《礼记.檀弓下》。后用「嗟来之食」比喻侮辱性或不怀好意的施舍。...

嗟来之食的意思和典故,必采纳
出处:《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释义: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

古文礼记中的嗟来之食解释
嗟来之食 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后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嗟:表示呼唤。嗟,我士,听无哗。——《书·秦誓》来:语气助词...

嗟来之食的嗟是什么意思 嗟来之食的出处
1、嗟来之食的嗟释义:文言叹词。2、嗟来之食,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3、《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4、嗟来之食造句 (1) 我人穷志不穷,这种嗟来之食,我宁死也不肯接受。(2) 贫病...

嗟来之食意思 嗟来之食的解释
1、嗟来之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iē lái zhī shí,意思是侮辱性的施舍。2、出自《礼记·檀弓下》。《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

嗟来之食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
词目,嗟来之食,发音,jiē lái zhī shí,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近义词,残羹冷炙,引用,《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乐羊子怒啜中山羹 西门豹乔送河伯妇 ...,得遗金,取之以归,其妻唾之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 嗟来之食 ,此金不知来历,奈何取之,以污素行乎?”乐羊感...

如皋市13876608846: 嗟来之食(汉语词语) - 搜狗百科
鄞桦沙棘: 《礼记·檀弓下》记载,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食物,轻蔑地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 饥饿的人听了很生气,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到了这个地步.” 终于不食而死.后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如皋市13876608846: 嗟来之食什么意思 -
鄞桦沙棘: 嗟来之食原意指的是别人施舍的食物,形容侮辱性的施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iē lái zhī shí,一般以不食嗟来之食来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饿死.表现的是做人应有的骨气、志气,这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

如皋市13876608846: 嗟来之食的寓意是什么 -
鄞桦沙棘: 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后世以“嗟来之食”表示侮辱性的施舍.吴晗在《谈骨气》中引用这一故事为论据,说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有骨气的.范晔《乐羊子妻》中的乐羊子之妻以这个典故奉劝丈夫,要他做一个品行廉洁而有志气的人.这个故事流传千百年,有着积极的意义,引导我们要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忧乐美 团队---生同一个寝】为您解答 =====满意请采纳为满意答案吧====

如皋市13876608846: 嗟来之食 的具体释义 -
鄞桦沙棘: 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和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富.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喂”或“哎”.一般说不食嗟来之食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饿死.

如皋市13876608846: 嗟来之食的意义试解释它的意义,要不超过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
鄞桦沙棘:[答案]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在古代,一个快饿死的人来到一个小镇,刚好这镇上有大户人家在街上施粥.施粥的人对那个快饿死的人说,嗟,来吃.(嗟,在当时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叫法) 但那个快要饿死的人不要,最终饿死了. 这就是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如皋市13876608846: 嗟来之食的翻译 -
鄞桦沙棘: 我记得是《乐羊子妻》里面的话吧: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后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我想在都他妈佩服我自己了,哥告别初中7年了,还能背下来,哈哈

如皋市13876608846: 礼记·檀弓下里的“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 -
鄞桦沙棘:[答案] “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

如皋市13876608846: 求成语嗟来之食的意思 -
鄞桦沙棘:[答案] 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出自】:《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近义词】:盗泉之水、残羹冷炙

如皋市13876608846: 古文礼记中的嗟来之食解释每个字的字意也要 -
鄞桦沙棘:[答案] 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嗟:感叹词,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 来:过来. 之:他的,别人的. 食:食物、吃,后指施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