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连房玄龄这样的老狐狸都斗得过,怎么还栽在武则天这样的小妮子手里

作者&投稿:恭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又容嬷嬷,武则天,房玄龄,组成的家庭会是什么样子~

可以上演婆婆来了2……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终于不顾大臣们的冒死极谏,诏废王皇后和萧淑妃,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因谏净,褚遂良等人被远贬蛮荒,武则天最忌恨长孙无忌,但他不同于褚遂良等,不但是佐命元勋,更是高宗的元舅,要将之搞垮,需要时机。

显庆四年(659年),在武则天的授意下,由许敬宗费尽心机,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诬奏韦季方与长孙元忌构陷忠臣近戚,要使权归无忌,伺机谋反。

唐高宗先是吃惊不信,继而伤心怀疑,命许敬宗再察。唐高宗懦弱昏庸,竟然不与长孙无忌对质(或者他需要不进行对质),就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但准许按一品官供给饮食,算是对元舅的照顾,对当年为其争得帝位的报答。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或杀。三个月后,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合此案,许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高宗朝最大的政治事件,当属废立皇后之争,这不是单纯的妻妾之斗、后宫争宠,而是有着深刻政治背景的。长孙无忌是这一事件的主要参与者,这场斗争的结果,使他及其家族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永徽元年(650年),唐高宗立妃王氏为皇后,但王皇后无子无宠,萧淑妃不但生有一子,而且天资聪慧,深得高宗喜爱,为此,王皇后十分憎恨萧淑妃。高宗为太子时,太宗卧病,太子入侍,结识了太宗的才人武氏(武则天),很喜欢她。太宗去世后,武才人随众宫女到感业寺做了尼姑,太宗祭日时,高宗去感业寺行香,遇到了武氏,二人相对而泣。王皇后闻知此事,暗中让武氏蓄发,劝高宗将其纳入后宫,想用武氏离间萧淑妃之宠。不久,武氏便备受宠幸,被封为昭仪,又为高宗生下一子,王皇后与萧淑妃同时失宠。武则天并不以昭仪之位为满足,还想当皇后,不惜掐死自己刚生下的女儿,以嫁祸于王皇后,迫使高宗要废王皇后,立自己为后。高宗要废王立武,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元老重臣们极力反对,以许敬宗、李义府为代表的一批臣僚则全力拥护,在元老重臣中只有李绩一人称病而不表态,经高宗再次询问,则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的回答,给了实际上的支持。但长孙无忌是高宗的舅父,太宗顾托掌权之臣,所以,他的意见特别重要,开始,武则天幻想争取长孙无忌的同意和支持,但使尽种种伎俩拉拢,均遭严词拒绝,这才丢掉争取元老重臣支持的想法,下决心与这些“老朽”进行一场生死的搏斗。

武则天的父亲去世很早,所以,她同许多后妃不同,在外朝没有根基,要对付长孙无忌是不易的。于是,她就拉拢一些政治上失意、对长孙无忌等不满的人,让他们为自己说话、造舆论。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袁公瑜等人就成了武则天的心腹。这些人,都是卑劣无耻之徒,但武则天急需有人为他办事说话,特别是表请高宗,立她为后,充当耳目,监视长孙无忌等人,也就无法顾忌了。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终于不顾大臣们的冒死极谏,诏废王皇后和萧淑妃,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因谏净,褚遂良等人被远贬蛮荒,武则天最忌恨长孙无忌,但他不同于褚遂良等,不但是佐命元勋,更是高宗的元舅,要将之搞垮,需要时机。显庆四年(659年),在武则天的授意下,由许敬宗费尽心机,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进行恶毒陷害。许敬宗借处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朋党案之机,诬奏韦季方与长孙元忌构陷忠臣近戚,要使权归无忌,伺机谋反。唐高宗先是吃惊不信,继而伤心怀疑,命许敬宗再察,然后面对许敬宗足未出户编造的关于韦季方交待与长孙无忌谋反的供词,哭泣道:“舅若果尔,朕决不忍杀之,天下将谓朕何,后世将谓朕何!”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宽慰高宗,又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催促其下决心。唐高宗懦弱昏庸,竟然不与长孙无忌对质(或者他需要不进行对质),就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但准许按一品官供给饮食,算是对元舅的照顾,对当年为其争得帝位的报答。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或杀。三个月后,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合此案,许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唐高宗仁弱听话,是长孙无忌执意要立他为太子的主要原因,有讽刺意味的也正是这昏庸懦弱,最终致长孙无忌自己于死地。长孙无忌的结局冤屈而悲惨,但似乎又难以避免。他死保王皇后,反对立武则天,主要原因就是一个:王皇后出身名门(是西魏大将王思政的孙女),而武则天出身低微。不论王皇后,还是长孙无忌,都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掌握国家大权的关陇门阀士族的代表,他们关注的是关陇门阀的私利。长孙无忌在辅佐唐高宗时提拔了六名宰相,全部是周、隋大臣之后,关陇门阀成员。这种自魏晋以来门阀政治的残余状态与大唐帝国的繁荣发展是相舛的。到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追复长孙无忌官爵,令其孙长孙元翼袭封,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诏其裔孙钧为猗氏令〔11〕。靠“浩荡皇恩”才得以为令,这与长孙无忌于唐初的显赫,怎可同日而语。故长孙氏虽然得到平反,但终究是衰落了。长孙家族的兴衰,是与中国中古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大势相合的。

武则天你说是小妮子
那你真是小看她了啊

因为武则天的权利大哦~一个皇后,一个长孙,自己看看就知道了啦!~

马有失蹄,人有失手

因为长孙无忌喜欢武则天贝

为长孙无忌喜欢武则天贝


为什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没有李绩?
唐代的24位开国功臣又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主排名如下: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徐茂公)、秦琼。唐代...

懦弱的房玄龄,为什么会得到长孙无忌的信任?
对公主无礼是大罪,因为公主是皇室中人,这样做就是不把他唐太宗放在眼里。唐太宗非常生气,命令长孙无忌调查此案,要知道当时长孙无忌官职很高,按理说不应该管这种事情,可是其实这件事是长孙无忌主动请命去办的。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长孙无忌并没有真的无条件信任房玄龄,因为在他查此案的过程中中...

唐朝的凌烟阁里除了二十四功臣外,还“藏”了什么人呢?
唐朝的18学士为首就是房玄龄。房玄龄对于大唐王朝对于李世民的重要性不亚于长孙无忌,房玄龄加入到李世民的阵营当中就一直陪伴在李世民身边,他也房玄龄也是玄武门之变主要的策划者,李世民每次遇到国家大事或者重大选择都要询问房玄龄的意见,没有房玄龄就没有后来的李世民,没有后来的贞观之治,没有...

长孙无忌,在朝是什么职位?
在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之前,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萧瑀三人担任三公官职(也叫三师,虚衔,无实职用于加授给年高望重的大臣),长孙无忌担任太子太师,房玄龄担任太子太傅,萧瑀担任太子太保。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长孙无忌又遥领扬州都督。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任命长孙无忌为检校中书令,并主...

唐太宗时期的宰相到底有谁?
贞观四年,升任中书令,进封虞国公。贞观十年,升任尚书右仆射。十一年,病逝,追赠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谥号为恭,陪葬昭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彦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孙无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如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房玄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征 ...

性骚扰唐朝公主的严重后果:等同于谋反罪
“性骚扰”唐朝公主的严重后果 唐高宗李治永徽三年(652年)11月,长安爆发一起震惊朝野的大案。太尉长孙无忌利用此案广为株连,在帝国政坛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血雨腥风。这就是“房遗爱谋反案”。房遗爱是大唐元老房玄龄的次子,娶了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高阳公主。房玄龄去世后,高阳公主闹分家,...

长孙无忌为什么除掉了唐玄龄?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虽然都是李世民的得力干将,而他们两人的才能也尽管几乎相差无几,但是,他们俩跟李世民的关系却是远近不同。房玄龄和李世民是患难的兄弟,长孙无忌则是李世民皇后的娘家人。因此,在他们两人刚开始的时候是房玄龄官高,长孙无忌则稍微差之。但是,等到了后来,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长孙无忌:终其一生都在处理李世民的家世,最后也因此而死
李渊派长孙无忌给李世民当典签,可见对李世民的绝对信任。李世民东征西讨,长孙无忌一直负责机密文书的起草工作,搭档便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天下大定,李世民和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长孙无忌跟房玄龄杜如晦是主要智囊。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请李世民吃饭,李世民中毒吐血,房玄龄跟长孙无忌说,这两兄弟已经图穷匕见,肯...

长孙死前跟李二说的三件事其中一个就是长孙皇后是怎么防范长孙无忌...
长孙皇后弥留之际,对唐太宗说了一番话,三件事:一是相信房玄龄,二是不要重用外戚,三是要求薄葬。对于长孙无忌的事情,长孙皇后并没有要李世民防范长孙无忌,只是说不要重用,以免外戚干政。毕竟长孙无忌是自己的亲哥哥,长孙皇后心底里还是希望让李世民保持与长孙无忌的良好关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

唐朝盛世有哪些了不起的名人?他们有什么重大成就
赵公长孙无忌 赵郡王李孝恭 莱公杜如晦 郑公魏征 梁公房玄龄 申公高士廉 鄂公尉迟敬德 卫公李靖 宋公萧禹 褒公段志玄 此外:郭子仪 秦叔宝.程咬金.罗成.薛仁贵 安禄山 史思明,杨国忠等有好有坏 诗人:大小李杜,白居易,李贺,贺之章,刘禹锡,骆宾王 王勃 卢照邻 杨炯 陈子昂 张九龄 王维 孟浩然王昌龄 岑参 ...

钟祥市19630617465: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的斗争对李唐王朝有何影响?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的斗争是因为有什么私人恩怨?还是仅仅是因为政治立场不同?他们之间的斗争对李唐王朝... -
乜萍产复:[答案] 就是李世民废原太子而立李治

钟祥市19630617465: 长孙无忌没有实权的情况下是怎样手握大权的?
乜萍产复: 在根本没有实权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此时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龄李靖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壮年手握兵权,怎么可能任由一个既无实权又无兵权的长孙无忌操纵朝政何况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不是儿戏,唐太宗若是下定了决心要换太子,肯定会把这件事拿到朝上廷议,再不济也要找几个心腹大臣一起来商量商量,就像当初要立李治一样,“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计议,而不会只跟最不可能赞同的长孙无忌一个人商量,甚至被长孙无忌反驳后就立刻作罢

钟祥市19630617465: 你对唐太宗李世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
乜萍产复: 唐太宗的传奇故事很多,上马能打天下,下马能治天下,狠起来比谁都狠,心软起来比谁都软.但他最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眼泪,是他对大臣的感情投入.贞观二十一年正月,高士廉去世.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也是长孙皇后兄妹俩的实...

钟祥市19630617465: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的斗争对李唐王朝有何影响?
乜萍产复: 就是李世民废原太子而立李治

钟祥市19630617465: 李世民纳谏 翻译 -
乜萍产复: 魏征唐太宗纳谏 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即太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

钟祥市19630617465: 古代除了曾国潘,还有谁会做人?越多越好 -
乜萍产复: 怎么能忘了大名鼎鼎的和珅呢,纪晓岚和稀泥的本领也不错的.明朝时期张居正也挺会做人的.唐朝的话除了魏征比较刚正不阿冥顽不灵,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都是老狐狸一只.汉朝绝对是张良了,看看那些曾经跟汉高祖刘邦闯天下的兄弟比如韩信、萧何,哪一个不是死无全尸,只有张良深谙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及时隐退,才得以保全.跟张良相似的还有范蠡,都知道君王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在助勾践夺位后及时隐退,才没有枉死.

钟祥市19630617465: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谁厉害 -
乜萍产复: 房玄龄是前辈啊..于开国有功..长孙无忌当初被提拔也有一点原因是因为他姐姐是长孙皇后..他的政绩也不及房玄龄..

钟祥市19630617465: 赵公长孙无忌简介 -
乜萍产复: 长孙无忌(祖姓:拓跋,因孝文帝改革,祖姓改为长孙,所以又名:拓跋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 长孙无忌 ,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

钟祥市19630617465: 开唐功臣长孙无忌为什么死不瞑目?
乜萍产复: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其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 后改为长孙氏.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的父 亲去世较早,...

钟祥市19630617465: 武则天是怎样击败长孙无忌的? -
乜萍产复: 贞观十七年(643)太宗废太子承乾,无忌以母舅和元勋的地位决策立晋王李治.二十三年,太宗病危,他和褚遂良受命辅政.高宗李治即位后,他为首相.永徽四年(653),房遗爱(太宗婿、房玄龄子)谋反,无忌主审,李治借此杀死和流配诸王、公主、主婿等亲贵10余人,巩固了统治.永徽六年,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反对立武昭仪(即武则天)为皇后,未果.显庆四年(659)许敬宗迎合武后意旨使人诬告无忌谋反 ,无忌被流放到黔州(今四川彭水),被迫自缢死.贞观年间他和房玄龄主修《唐律》和《律疏》.永徽四年成书的《建疏》(今《唐律疏议》 30卷,为东亚著称的封建法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