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求阿房宫赋、伶官传序、六国论字词注解,在线等!

作者&投稿:止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过秦论 阿房宫赋 六国论 三文的写作时代的顺序~

《过秦论》是西汉时期由贾谊写成的;《阿房宫赋》唐代杜甫写成的;《六国论》是宋代苏洵写成的。时代顺序由先到后依次是:《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
1、《过秦论》
《过秦论》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旧分上中下三篇,其实本是一篇,最广为流传的《过秦论》是文章的前三分之一,它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
2、《阿房宫赋》
此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
3、《六国论》
全文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对于六国来说,割地可能不是最为致命;但对于北宋朝,作者认为割地会让整个国家民族在“积贫积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扩展资料:
一、从文体上看《六国论》是史论,是篇议论文; 《阿房宫赋》是文赋,是个于诗与散文之间而靠近散文的一种体裁;《过秦论》 虽是史论,但由于作者是个辞赋家,所以这篇文章又近似赋体。
二、从语言上看基于不同的文体,这三篇文章虽然在语言上都是整散结合,但《阿房宫赋》语言华丽,整句多,《六国论》 语言严谨,散句多,《过秦论》 介与二者之间。
《过秦论》 《六国论》 虽有整句,但不押韵;《阿房宫赋》 是有部分押韵的,如“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记住了这点,就可将它与其他两篇文章的结尾区别开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六国论
百度百科-阿房宫赋 (唐代杜牧赋作)
百度百科-过秦论

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答案(一)
1.【爱】下列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吝惜)
B.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静女》 (隐蔽,躲藏)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爱慕、欣赏)
D.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爱护)
1.【答案】B(A.爱护、C.爱惜,吝惜、D. 喜爱、喜欢)

2.【安】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 项王曰:‘沛公安在?” 《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
B.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定)
C. 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身、养生、享受)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形容词,安适、安逸
2.【答案】C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安定的生活环境。)

3.【被】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动词,覆盖,蒙上)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动词,披散、散开)
C.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柳毅传》(动词,同“披” )
D.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表被动)
3.【答案】D.(遭受)

4.【倍】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与“事倍功半”中的“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通“背”,背叛 )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鸿门宴》(一倍)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副词,越发,更加,倍加)
D.丧主即位,周室父兄子孙倍之。《穆天子传》(督péi,陪伴,伴随。)
4.【答案】B.一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A.通“背”,背叛 ;C.副词,越发,更加,倍加;D.读péi,陪伴,伴随。

5.【本】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名词,根本、基础。)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原来。)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副词,本来)
D.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本自为同义复词,本来。)
5.【答案】B.(动词,考察、推究。)

6.【鄙】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名词,边邑、边境。)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形容词,平庸、浅陋。)
C.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阁序》(敬辞,以示尊重对方。)
D.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低贱)
6.【答案】C.(谦辞,谦称自己。)

7.【兵】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
B.草木皆兵。(名词,兵器)
C. 穷兵黩武。(名词,战争)
D.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7.【答案】B.(名词,兵士)

8.【病】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动词,嫉妒。)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名词,病情)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形容词,困苦。)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动词,使……病。)
8.【答案】A.(动词,担心、忧虑。)

9.【察】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动词,详审、细究。)
B.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动词,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
C.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动词,观察,仔细看。)
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名句)(清楚、明晰)
9.【答案】D.(明智、精明)

10.【朝】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朝廷)
B.朝闻道,夕死可也。(名词,早晨,读zhāo)
C.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官,终五日,《管子》(前一个:初期)
D.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王朝,朝代)
10.【答案】D.动词,朝拜。
11.【曾】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动词,增加)
B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副词,竟然,乃)
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副词,曾经)
D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副词,竟然)
11.【答案】D(曾经)

12.【诚】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名词,真心、诚意)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副词,的确、确实、实在)
C且燕赵……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副词,已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连词,表示假设,如果,果真)
12.【答案】C(副词,确实、实在。)

13.【得】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得到,获得)
B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希望)
C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行(并序)》(实现,成功)
D此言得之。《六国论》(适宜、得当)
E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副词,必须,应该)
13.【答案】B(能够,可以)

14.【道】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名词,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名词,道义,道理)
③然墨之道,兼爱为本。《中山狼传》(名词,学说,主张)
④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名词,方式,方法,技能)
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名词,学问,修养)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名词,风尚)
⑦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动词,说,讲)
⑧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名词,小路)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14.【答案】D⑧(名词作动词,取道)

15.【当】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阻挡,挡住)
B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应当,应该)
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阻挡,把守)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数量相当)
15.【答案】D(抵挡、抵抗)

16.【殆】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下》(疑惑)
B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危险)
C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表推测,大概)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可能,会)
16.【答案】D(几乎,差不多)

17.【从】下列各项中的“从”与例句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例:惑而不从师
A张良是时从沛公《师说》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王。《史记·项羽本纪》
C樊哙从良坐。《史记·项羽本纪》
D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项脊轩志》
E言听计从(听从,采纳)
17.【答案】A(跟随,跟着); (B使……跟随,率领;C紧靠,紧挨;D向,跟)

18.【辞】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辞退)
B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计较)
C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报任安书》(言辞;文辞)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告辞,辞别)
18.【答案】A(辞谢,推辞)

19.【除】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授予官职)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修治、修整)
D除暴安良(躲避)
19.【答案】D(清除,去掉)

20.【乘】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乘彼垝垣。《诗经·氓》(升,登)
B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驾,乘坐)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骑,驾着)
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赵策》(量词,辆)
20.【答案】C(趁,就着)

21.【度】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离骚》(初生时的气度)
B.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限制)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估计,推测,考虑)
D.众里寻他千百度。《青玉案·元夕》(渡过)
21.【答案】C(A.法度,制度 B.量,计算 D.次,回,量词)

22.【非】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特别)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非常,不一般)
C.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过秦论》(无,没有)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不同寻常)
22.【答案】C (A.不同寻常 B.无,没有 D.突如其来的变故)

23.【复】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恢复)
B.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又,再)
C.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同“福”,福气)
D.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回环)
23.【答案】A(B.夹层,双层 C.又,再,副词 D.繁复,重复)
24.【负】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背,背着)
B.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违背,背弃)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遭受)
D.负隅顽抗(辜负)
24.【答案】B(A.担负,承担 C.失败 D.依仗,凭借)

25.【盖】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盖子)
B.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胜过,超过)
C.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原来)
D.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本来,原来)
25.【答案】D(A.覆盖,掩盖 B.副词,大概,大约 C.副词,大概,大约)

26.【故】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原因,缘故)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事情,事故)
C.此物故非西产。《促织》(本来,原来)
D.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尚,还,仍然)
26.【答案】C(A.旧交,老交情 B. 原因,缘故 D.衰老)

27.【顾】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顾念,关心)
B.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只是,不过)
C.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顾及,考虑)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看望,拜访)
27.【答案】D(A.顾及,考虑 B.难道,反而 C.看,视)

28.【固】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顽固)
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稳固,加固)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必定,一定)
D.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固执,顽固)
28.【答案】B(A.险要,坚固 C.本来,原来D.本来,原来)

29.【归】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返回)
B.吾妻归宁。《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
C.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返回,回到)
D.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回去)
29.【答案】C(A.古代女子出嫁 B. 特指出嫁女子返回娘家D.同道,一起)

30.【国】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国家)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国家)
C.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隆中对》(国家)
D.国泰民安(国家)
30.【答案】D(A.古代诸侯王的封地,诸侯国 B.国都,京都 C.地域,地方)

31.【过】 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过失,错误)
B.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超过,过分)
C. 《过故人庄》(经过,通过)
D.一日,大母过余曰 《项脊轩志》 (到,来到)
31.【答案】C 过:拜访,探望

32.【何】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什么)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孔雀东南飞》 (怎么)
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 (为什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怎么)
32.【答案】 C 何:什么。何以,以何,用什么,凭什么。

33.【恨】选出和“抱恨终天”的“恨”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孔雀东南飞》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33.【答案】B (A 怨恨B遗憾 C惆怅,悲伤 D 不满意)

34.【胡】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蜀道难》 (为什么)
B.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诗经·伐檀》 (怎么)
C.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过秦论》 (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D. 田园将芜,胡不归 《归去来兮辞》 (为什么)
34.【答案】A 什么

35.【患】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患得患失 (担心,忧虑)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忧患,祸害)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忌讳)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生病)
35.【答案】D 患,灾难

36.【或】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六国论》(有的人,有人)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或许)
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有时)
或王命急宣,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 (有时)
36.【答案】D 或,如果,假如

37.【疾】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屈原列传》 (病,生病)
B.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劝学》 (“快”,引申为“强,猛烈”)
C. 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 《孙膑》 (通“嫉”,忌妒)
D.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梁惠王下》(弊病,缺点)
37.【答案】A痛恨,痛心

38.【及】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过秦论》(涉及,延及)
B.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得上)
C.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屈原列传》(赶上,追上)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 (达到,到)
38.【答案】A 等到

39.【即】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促织》 (即使,纵使)
若即若离 (走近,靠近)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桃花源记》 (即使)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就)
39.【答案】C 立即,马上

40.【既】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已经,……以后)
B.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赤壁赋》(已经)
C.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 (农历十六)
D. 既而,得其尸于井 《促织》(不久)
40.【答案】B 全,都

41.【假】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谭嗣同》(借助)
B.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促织》(凭借)
C.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报任安书》(如果、假如)
D.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假期)
41.【答案】A. 给与。

42.【间】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间,之间)
②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间隔)
④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时、偶尔)
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中间)
⑥石错出其间,如林立 《道山亭记》(之间、中间)
⑦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间隔)
A. ①②③⑥ B.②③⑥⑦ C. ①⑤⑥⑦ D. ①②⑥⑦
42.【答案】D. ③参与;⑤抄小路。

43.【见】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 项伯即入见沛公 《鸿门宴》(拜见,参见)
B. 移船相近邀相见 (《琵琶行》)(见面,用于一般关系间相见)
C.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偏指一方,可译为“我”,“见背”意即“离我而去”。)
D. 则必铭而见之 《寄欧阳舍人书》(看见)
43.【答案】D. 同“现”,显现、表彰。

44.【解】选出解释错误的一组: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了解)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理解)
C.解鞍少驻初程 《扬州慢》(解下,卸下)
D.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促织》(解开,使分开)
44.【答案】A. 解答。

45.【就】选出解释错误的一组:
A.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 《陈情表》(赴任、到任视事)
B.见有就死,知其当然 《与尹师鲁第二书》(于是)
C.予亦就睡 《后赤壁赋》(接近)
D.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 《荔枝赋并序》(实现)
45.【答案】B. 接近。

46.【举】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过秦论》(推举)
B.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促织》(全)
C.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尽)
D.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 《谭嗣同》(举动)
46.【答案】A.攻占。

47.【绝】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抢呼欲绝 《促》(绝命)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横渡)
C.引绳而绝之 《后叙》(断、使之断)
D.心目耳力俱穷,绝无响踪 (《促织》)(中断)
47.【答案】D. 完全,绝对,全然。

48.【堪】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能)
B.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愿意)
C.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 《孔雀东南飞》(胜任)
D.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 《与尹师鲁第二书》(忍受、经受)
48.【答案】B. 忍受。

49.【克】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成语: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战胜、打败)
B.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能够)
C. 成语:克己奉公、克己复礼 (可以)
D.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赤壁之战》(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克,能够)
49.【答案】C. 克制,约束。

50.【类】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 中绘殿阁,类兰若 《促织》(似,像)
B. 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小石城山记》(类别)
C. 闭关读书,不杂非类 《陆文学自传》(种类)
D.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类推)
50.【答案】B.像。

51.【怜】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可惜,令人遗憾)
B.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可惜)
C.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值得怜悯)
D. 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西厢记》(怜悯,同情)
51.【答案】B(可爱)

52.【弥】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更加)
B.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长)
C.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愈,更加)
D. 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史记》(长,久)
52.【答案】B(满)

53.【莫】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遣去慎莫留。《孔雀东南飞》(不要,不能)
B.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没有)
C.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孟子》(代词,没有谁)
D. 稍出近之,然,莫知。《黔之驴》(副词,不)
53.【答案】B(没有什么,没有谁)

54.【乃】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是,就是)
B.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项羽本纪》(刚,才)
C. 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如此,这样)
D. 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仅)
54.【答案】B(于是,就)

55.【内】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通“纳”,译为“接纳”“放进”)
B. 西宫南内多秋草。《长恨歌》(里面)
C.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国内,内政)
D.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内室,里面,内部)
55.【答案】B(皇宫,宫内)

56.【期】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穿一年孝服的人)
B. 不期而遇《中国成语大词典》(希望)
C.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满一年)
D.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梅馆记》(时期,期限)
56.【答案】B(约定)

57.【奇】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特殊的,罕见的)
B.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奇异)
C.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单数,零数)
D.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佳,美)
57.【答案】B(嘉,美好)

58.【迁】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迁移,迁徙)
B.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六国迁灭。《六国论》(变动)
C.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贬谪,放逐)
D. 贺卿得高迁!《孔雀东南飞》(升,升官)
58.【答案】B(迁走重器,指被消灭)

59.【请】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子闻之,往请。《史记》(谒见,拜见)
B. 诸将请所之。《李愬雪夜入蔡州》(请求)
C. 请其宾客,约车骑百余乘。《史记》(邀请)
D.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愿意,请允许自己干某事)
59.【答案】B(请示,询问)

60.【穷】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滕王阁序》 (阻塞不通,走投无路)
B. 而心目耳力俱穷。《促织》(走投无路)
C.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不得志)
D.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走到头,追究到底)
60.【答案】B(尽,完结)

阿房宫赋
[六王毕]六国灭亡了。六王,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 毕 ] 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一]统一。   [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   [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廊腰缦回]走廊宽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现在指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盘盘焉,囷囷(qūn 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   [冥迷]分辨不清。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荧荧,明亮的样子。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杳]无影无声,形容声音的遥远。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缦立]久立。缦,通“慢”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这里说三十六年,是举其在位年数,形容时间长。   [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精英”也指金玉珠宝等物。   [剽(piāo)掠其人]从人民那里抢来。剽,抢劫,掠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倚叠]积累。   [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   [逦迤(lǐ yǐ)]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锱(zī)铢(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负栋之柱]承担栋梁的柱子。   [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庾(yǔ)]露天的谷仓。   [九土]九州。   [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固]顽固。   [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拔、攻占。   [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使]假使。   [族灭]被灭族。   [不暇]来不及。   [族]作动词用,灭族,杀死全族的人。   [使]假使   [递]传递,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   [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
伶官传序
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2.泣下沾襟 泣:泪水
使动用法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 亡:使灭亡   2.凯旋而纳之 纳:使收藏
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古今异义
  1.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其:(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所以:(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还矢于王,而告以成功 成功:(古义)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   (今义)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重点实词
  1.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 原:推究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系:缚;组:泛指绳索   3.抑本其成败之际 抑:或者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所有的   5.逸豫可以亡身 逸郁:安乐
重点虚词
  1.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代词,他,代庄宗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副词,加强语气,不译   2.以:与其所以失之者 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 介词,”凭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介词,“用”
六国论
苏洵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谋和力量。   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礼:礼待。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势:形势。   2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为:治理   26.劫: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 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以:凭着。   30.故事:旧例。   31.迁:改变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当:如果

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采纳 谢谢
阿房宫赋
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蜀山的树木被伐光了,阿房宫才盖起来。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从骊山之北构筑宫殿,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修到秦京咸阳。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水波荡漾地流入宫墙。五步一栋楼,十步一座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环抱,宫室高低屋角,像钩一样联结,飞檐彼此相向,又像在争斗。盘旋地、曲折地,密接如蜂房,回旋如水涡,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横空而过,彩色斑斓,(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同一座宫里,气候竟会如此不同。

那些亡了国的妃嫔和公主们,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日夜献歌奏乐,成了秦宫里的宫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绿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香料。皇帝的宫车驰过,声如雷霆,使人骤然吃惊;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驰到哪儿去了。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 皇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还未见到皇帝。
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一旦国家灭亡,不能占有了,统统运进了阿房宫。在这里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一个人的心,也就是千万个人的心。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阿房宫中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显眼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比(人民)身上的衣服还要多;栏杆纵横,比天下的城郭还多;嘈杂的器乐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这个独夫,却越来越骄横顽固。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灭亡秦国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人民,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还能灭掉秦国呢?秦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为鉴戒,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了。
------------------------------------
伶官传序: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伶官传序文言文化常识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 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高中语文人教版诗词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西门豹冶邺\/褚少孙 大铁椎传\/魏禧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六国论\/苏洵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欧阳修 祭十二郎文\/韩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方苞 陶庵梦忆序\/张岱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种树...

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
(《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二、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

高考作文的几个意识
高中语文课本中《六国论》、《伶官传序》、《阿房宫赋》等等这些文章都是写给君王看的,所以,写作者心中都明显有读者意识,话怎么说,怎么拿捏分寸,读来倍感丝丝入扣,无懈可击。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就特别强化读者意识,但内涵有所增加。它包括阅卷者和任务读者。考生完成作文后,第一个读者就是阅卷...

高考常考的语文古诗文
(杜牧 《阿房宫赋》)4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4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45.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46.怨不在大,...

文言文里的所有虚词实词
⑤背: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 ⑥败:胜负之数 ( 六 )21 复 ①还、又: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寓形宇内复几时(归)②恢复:成子精神复旧(促)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 (虎) ③重复:...

登门赋_1200字
故在此注释。①《桃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②《阿房》:杜牧二十一岁时所作的《阿房宫赋》。③《蜀道》:李白二十岁时所作的《蜀道难》。④《赤壁》:苏轼所作的《赤壁赋》。⑤华庚:著名数学家华罗庚。⑦钟书:著名学者钱钟书。⑥《窥人》 :韩寒十七岁时成名作《杯中窥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诗词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阿房宫赋\/杜牧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文中部分要求背诵的:长恨歌\/白居易 国殇\/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 六国论\/苏洵 伶官传序\/欧阳修 祭十二郎文\/韩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项脊轩志\/...

古文字词求翻译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5.用在...

高考居文言文一词多义
(《阿房宫赋》)③庆幸。如成语“幸灾乐祸”。 附虚词用法:副词,有两种情况:(1)表情态,可译为“侥幸”“幸亏”“幸好”。如:A.……则幸得脱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B.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2)表尊敬,相当于“希望”,有时不必译出。 如:A.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列...

单县17875683358: 急急急求阿房宫赋、伶官传序、六国论字词注解,在线等! -
纵忽参芪: 率赂秦耶(副词,一概)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的奇才——礼貌地对待 盖失强援(连词,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连词,假使) 至于颠覆(连词.最终到……地步) 始速祸焉(副词,才)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名词作动...

单县17875683358: 高中语文必备的文言文和古诗? -
纵忽参芪:[答案] 第一册:17烛之舞退秦师 18勾践灭吴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20触龙说赵太后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2寡人至于国也 23劝学 24秋水(节选) 第二册:17过秦论 18鸿门宴 19兰亭集序 20归去来兮辞 21师说 22阿房宫赋 23谏太宗十思疏 24种...

单县17875683358: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伶官传序 的时间排序 -
纵忽参芪: 过秦论:战国 六国论:秦统一 阿房宫赋:秦灭亡 伶官传序:唐

单县17875683358: 伶官传序和六国论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 -
纵忽参芪: 《伶官传序》和《六国论》在内容上都是以历史事件探究治国之道的,写法上都是议论文体,都在文章开头就摆明论点,然后用事例论证,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开篇即:盛衰之道,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直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点明人事的重要性.苏洵的《六国论》开篇则: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然后文章就从几个方面去分析和证明这个观点.

单县17875683358: 推荐几本好看的古文书 -
纵忽参芪: 一、<<论语>>、 二、《左转》: 《曹刿论战》《介之推不言禄》、《烛之武退秦师》、 三、《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 四、《史记》: 《伯夷列传》《管晏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序》《滑...

单县17875683358: 高中语文人教版诗词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所有的篇目 -
纵忽参芪: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

单县17875683358: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必背课文有哪些? -
纵忽参芪: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

单县17875683358: 求高中文言文目录 -
纵忽参芪: 第一册 一、烛之武退秦师 二、勾践灭吴(节选)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触龙说赵太后 五、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六、寡人之于国也 七、劝学 八,秋水(节选) 第二册 一、谏太宗十思疏 二、滕王阁序 三、师说 四、阿房宫赋 五、六国论 六、游褒禅山记 七、伶官传序 八、后钟山记 九、项脊轩志 十、五人墓碑记 十一、登泰山记 十二、病梅馆记 第三册 一、《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 风·静女 二、离骚(节选) 三、孔雀东南飞(并序) 四、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白马篇 归园田居 五、梦游天姥吟留别 六、琵琶行 …… 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

单县17875683358: 高中古文要背的段落有哪些?谢谢 -
纵忽参芪: 沁园春长沙 采桑子重阳 陈情表 赤壁赋 腾王阁序 过秦论 师说 阿房宫赋 归去来兮辞 兰亭集序 蜀道难 将进酒 兵车行 李杜诗五首 齐桓晋文之事 屈原列传 劝学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诗经三首 离骚 孔雀东南飞 汉魏晋诗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 近体诗六首 ...

单县17875683358: 庖丁解牛 阿房宫赋 六国论 伶官传序哪篇考的可能性较大 -
纵忽参芪: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因为这两篇比较有名,有许多名句,还是名篇,两个作者写着两篇文章都有借古讽今的意味 我想应该从这两篇中考 本人也是高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