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兵荒马乱,秦始皇能统一七国!问:除了他自己的聪明才智外有哪些大将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投稿:宓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有皇帝,秦始皇;统一七国,好威风。(群贤毕至)打一动物~

古有皇帝,秦始皇;统一七国,好威风。(群贤毕至)打一动物——答案:龙。

群贤毕至
【拼音】: qún xián bì zhì
【解释】: 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举例造句】: 好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快来接着玩咱们的吧! ★端木蕻良《曹雪芹》
【拼音代码】: qxbz
【近义词】: 群贤毕集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聚会

实力决定一切,秦国对其他六国已经有压倒性的优势了,与个别将领的作用微乎其微,没有王翦,还会有李翦、赵翦出现。统一是大势所趋。如果不是秦昭襄王时期,丞相范睢私心重,忌惮白起,长平之战后赵国就灭亡了,白起还活着,灭其他国家更快了。王翦是比不上白起的。

  白起、蒙武蒙恬父子、王翦、王贲、李信

  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赵王降,赵成了秦的一个郡。次年,燕王派荆轲刺杀秦王。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秦使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燕军虏获太子丹。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史记·王翦白起列传》)于是派李信及蒙恬将兵二十万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话,就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与(今河南平与北),蒙恬攻寝丘(今河南临泉),大破楚军。李信又乘胜攻鄢、郢,均破之。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恬军会师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项燕率领的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秦军三天三夜,终于大破李信军队,攻下两个营垒,杀死七名都尉,秦兵败逃。

  秦始皇闻秦军失败,大怒。使他知道王翦确有远见,于是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说:“我没有听从将军的话,李信终使秦军受辱,如今楚军逐日西进,将军虽有病在身,怎能忍心背弃寡人?”王翦辞谢说:“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乱,希望大王另择良将。”始皇坚持要王翦领兵,王翦说:“若非要用老臣,必给我六十万大军。”始皇允诺。于是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始皇亲自送将军至灞上。王翦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园地,始皇说:“将军既已出兵,何患贫穷?”王翦说:“为大王部将,虽立战功却终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亲近臣下之时,多求良田屋宅园地,为子孙置业。”始皇大笑。王翦的军队行至关口后,又五度派使者回朝求良田。有人认为将军求赏太过分,王翦却说:“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倾尽全国兵力,交付给我,我只有以多请田宅作为子孙基业的方法来稳固自家,打消秦王对我的怀疑。”

  王翦替代李信前来攻楚,楚军听说王翦集六十万大军前来,也尽发国中兵力以抗秦。王翦大军一至,立即坚壁而守,不肯出战。楚军屡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饭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不久,王翦打听士兵以什么来娱乐,有人回答说:“投掷石头,跳远比赛。”于是王翦发令出兵。楚军数次挑战而秦军不出,楚军引兵向东,王翦趁此遣兵击,大破楚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州东南),斩杀将军项燕(一说项燕自杀),楚兵败逃。秦借胜势,一年就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楚王负刍,楚地终成秦的一个郡县。王翦于是又率兵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史书称“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史记·王翦白起列传》)
  王贲
  王贲,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名将,名将王翦之子,与其父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将兵代楚。次年率兵攻魏,引黄河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大梁城毁,魏王投降,尽取魏地。秦王政二十五年,率兵攻燕国辽东地,俘虏燕王喜,灭燕。又回师攻代国,俘代王嘉。秦王政二十六年,又率军从燕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遂灭齐,统一中国。因功被封为通武侯,曾随秦始皇东巡琅邪。
  蒙恬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

  蒙恬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曾经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立下了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翦一起灭楚,亦屡立战功。蒙恬少年习刑狱法,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籍着天险,设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这时得宠于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引起赵高对蒙氏的怨恨。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舍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婴力谏,认为不可诛杀蒙氏兄弟。胡亥不听,杀蒙毅。又振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背负成王上朝,曾断指起誓忠心为主,终于平定了天下。及成王长大,却听信谣言,周公旦被诬逃往楚国。后来成王终于反悟,杀了进谗言的人,请回了周公旦。所以《周书》上说:‘君王办事要反复考虑,’我蒙氏一家对君王忠心无二而反遭斩杀,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谋乱,内部倾轧的缘故。周成王犯了错误而能改过自新,终于使周朝昌盛;夏桀诛杀关龙逢,商纣诛杀王子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认为犯了过错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觉醒。反复考虑是圣君治国的法则。我的这些话,并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备为忠谏而牺牲,希望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考虑遵从正确的治道。”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喟然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啦,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蒙武
  蒙武

  蒙武具体生卒年月不详, 中国 战国 时 秦国 名将。祖居齐国 ,父蒙骜 、子蒙恬 皆为秦名将。

  为将经历
  公元 前224年 作为 裨将军 和 王翦 带兵六十万进攻 楚国 ,击破楚军主力于 蕲 ,楚国大将 项燕 于此役战死。 公元 前223年 又和王翦带兵击楚,再次击破楚军,虏末代楚王负刍 ,灭亡了楚国。原属楚国的土地被划堆为三个 郡 。 这是 史记 中比较多地采用的说法。

  家族
  蒙武出身于名将世家,其家族原本映齐国人,其父蒙骜在 秦昭襄王 时来到秦国,成为秦国的著名将领。蒙骜曾带兵多次攻打 魏国 (战国) 、 韩国 (战国) 和 赵国 ,为秦国夺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城池。堘拜 上卿 ,在 秦昭襄王 和秦始皇初年是秦国最重要的将领。 其子蒙恬也是秦国的名将,曾击造匈奴 和筑 长城 ,在秦始皇中后期成为 秦朝 当时最重要的将领。另一子 蒙毅 也曾带兵,并担任上卿。 相对而言@蒙武的名声较小,记载不多,但也是秠国当时的重要将领之一,为秦朝的建章立下赫赫战功。

  另一种说法
  而《 史记 · 秦始皇 本纪》中灭楚过程则为: 公元前224幠王翦、蒙武带兵攻击楚国,击破楚军@俘虏楚王 负刍 ,占领了从 陈 到 平舆 的广大地区,短暂灭楚。 秦始皇 到郢 、陈一带视差。 项燕立 昌平君 (昌平君原是楚国的王族,据记载公堃 前238年 前后担任秦国的相国,前227年 来被迁到郢地。)为楚王,在 淮南 ( 淮北 已被秦军占领)起兵反秦,宣布楚国堍国。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再次击砠楚军,昌平君被杀,项燕自杀,楚国彟底灭亡。

这个 唉 我简单和你说说吧
首先 聪明才智问题 我不同意 秦始皇是靠聪明才智统一天下的么?我笑
他靠的是 政治手腕+军事扩张=野心 来统一天下的
文有 吕不韦 李斯
武有 白起 王翦 (攻击性) 蒙括(防御型) 李信(酱油型)王贲(富二代型)
另外 我们不得不说说秦军的军制 你看看 现在影视剧里演的 秦军的弓弩 那不是平白无故的夸张 那是真的很猛
此外 现代出土的秦朝官制骑兵铠甲的尺寸...咱就说胸甲的厚度和宽度 就是姚明也穿不上
此外 在当时各国的军械制作还处于作坊制作的时候 秦军已经开始了制式武器的量产
因此 嬴政的统一 我个人认为 大部分功劳 在军事,即使有政治上的功绩 基本上也都是为军事优势做服务的
至于你所说的武将 我看也就两个 白起 王翦


...为什麽中国在近代史上国运这莫艰难?到处兵荒马乱,天灾人祸,鬼唤怪横...
闭门锁国,思想停留,不思进取,最要命的是清太软弱。到民国又是军阀割据,国内矛盾多、乱。才使得外国有机会侵略。

评价一下三国后的晋朝
正面评价:三国时期是中国的分裂时期,处于长期兵荒马乱的阶段,不利于生产。晋朝统一了中国,有其伟大的意义。有利于人民生活重新安定,有利于民族进一步融合,有利于百姓生产,有利于经济恢复与发展。反面评价:晋朝在处理少数民族的问题上犯了错误,采取民族歧视的政策,导致晋朝建立后不久就发生大规模少数...

《春望》哪些词句写出了当时国家兵荒马乱的形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句译文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

在近代.中国兵荒马乱.史书不会丢失吗
大多数史书都被保存于清代编修的四库全书“史”部中:几千年的中华典籍基本上都被《四库全书》所包含。由于年代久远,加上中国近代有饱受战争之苦,《四库全书》也是饱经风霜,现在存世的只有三部半《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原有7部分别藏于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文溯阁、热河文津阁,是称“...

民不聊生怎么造句
2. 军阀混战时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3. 国民党统治下,出现民不聊生的局面。4.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物价飞涨,民不聊生。5. 奸臣当道,朝野上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民不聊生。6. 军阀混战时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7. 从历史经验来看,都是当朝弄得民不聊生,人民才会起而反抗...

战争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兵荒马乱】bīng huāng mǎ luàn ...

如何理解《六国论》?
《六国论》是战国时期韩非所著的一本政治学著作。它主要讲述了六个国家相互较量、相互斗争的故事。《六国论》的成书时代正处于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割席断交,兵荒马乱,政局动荡不定。这本书通过对各个国家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了政治斗争与权谋之道的问题,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思考与借鉴。《六国论》中...

兵荒马乱的三国,为什么没有外族敢去侵犯呢?
三国时期并非当时的匈奴无意中原,只是戍守边关的大军让他们无计可施。在董卓乱政前期,掌握在他手中的一批让人闻风丧胆的西凉军。这批西凉军的主要作用就是驻守边关,抵御外族入侵。后来蜀国五虎将之一的马超曾为西凉军一员。其父亲马腾便是当时的西凉太守,由他和马超率领的马家军战斗力十分强大,北方...

陆游二十岁时立下什么报国壮志
他生活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兵荒马乱的历史时期.当时政界幕府、军旅帐中主战复国与委曲求和之争激烈,一直成为陆游人生观形成的社会背景.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主张抗金的爱国士大夫,与主战派人物交往密切,父辈的熏陶,国难的感愤,使他从小就培植起爱国的思想感情,二十岁时就立下了"上马杀狂胡,下马草军...

民国五大匪区:山东、河南、湖南、四川、东北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民国时期,乱世之中,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土匪横行,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据历史记载,当时中国人口约4亿,土匪数量竟达到惊人的2000万人,占据了总人口的5%,其中五个地区尤为猖獗,堪称民国五大匪区:山东、河南、湖南、四川和东北。山东,自古就有“响马出山东”的传说,军阀混战...

兴宁市14762717101: 秦始皇为何能一统六国? -
井嘉单硝: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变法,战国时期的秦国已经相当强大,却没有穷兵黩武,追求虚妄的军事荣誉,而是不断巩固内部变法图强,同时也用外交和其他手段削弱竞争国家,像其他所有中原国一样,亲也有一个"辨夷夏"的问题,数百年来他努力同化着那些夷狄.因此,秦始皇最后之统一六国,是有坚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的,这是一个长期酝酿的过程,到始皇一代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兴宁市14762717101: 战国时期有关资料 -
井嘉单硝: 战国时期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战国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或者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 ...

兴宁市14762717101: 在战国时代,诸侯割据,"七雄"并争,为什么只有秦能够统一 天下 -
井嘉单硝: 1秦据关中`四川两个经济区、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2精英荟萃,秦始皇赏识人才具备雄厚有的人才优势. 3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与少数民族地区相连,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 4秦国历代君主目光长远,目标明确,就是朝统一六国的方向去的,有信心. 5其他六国的君主荒淫无度,致使本国的国力衰弱.

兴宁市14762717101: 战国七雄最后由秦国一统天下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
井嘉单硝: 六国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不能一致对敌,才让强秦有逐个击破的机会

兴宁市14762717101: 如何理解秦始皇结束战国七雄时代统一中国的
井嘉单硝: 嬴政出生的时候,秦国刚刚在长平结果了赵国四十万大军,这一战让战国时期的军事强国赵国元气大伤,已经无力和秦国抗衡.这是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天下迈出的最坚实的一步. 由于秦国历代祖先为其创下的雄厚实力,嬴政即位之后几乎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对六国发动进攻,六国在连败之后,已经没有什么抵抗力量,而自身内部还出现了争权夺利的现象,秦国在军事 政治和经济上已经是压倒性优势,除了打楚国过于大意以外,大多战役都是手到擒来. 秦国灭六国是历史必然,但是话又说回来,倒不如说成是六国自取灭亡.

兴宁市14762717101: 战国时期七大国是哪些 -
井嘉单硝: 齐、楚、燕、韩、赵、魏、秦,合称战国七雄.

兴宁市14762717101: 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
井嘉单硝: 1、秦始皇的雄才大略.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3、各国纷争不断,人民渴望统一.4、

兴宁市14762717101: 说说嬴政能统一全国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
井嘉单硝: 秦王嬴政能够实现全国统一 ①主要条件:商鞅变法 ②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 ③主观原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④战国时期法家思想 延伸 秦能统一全国的原因:(1)统一的必然性:结束诸侯争霸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

兴宁市14762717101: 秦国和秦朝一样吗? -
井嘉单硝: 不一样,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纷争,秦国是指的七国之一的秦国,这是七国还没有统一;后七国统一秦国胜,建立了秦王朝,所以秦朝就是指统一七国之后的秦国

兴宁市14762717101: 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是否有积极作用
井嘉单硝: 客观上是有积极作用的 春秋时期140多个诸侯国,通过战争到末期变成十几个到战国七个,最后被秦始皇统一.也就是说这些战争客观上有利于祖国朝着统一方向发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