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军事战例

作者&投稿:贯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曹操一生所有重大战役~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颍川之战
汜水关之战
虎牢关之战
董卓追击战
青州黄巾讨伐战
徐州复仇战
濮阳之战
献帝救出战
张绣讨伐战(典韦战死)
袁术讨伐战
张绣讨伐战(二)
徐州救援战
吕布包围战
徐州入侵战
白马之战
延津之战
官渡之战
仓亭之战
穰山之战
黎阳之战
邺城之战
南皮攻略战
柳城平定战
博望坡之战
长坂坡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突围战(华容道)
合淝之战
马超迎击战(渭水之战)
定军山之战(讨伐张鲁)
逍遥津之战
濡须口之战
定军山之战
樊城之战
阳平关之战
剑阁之战
成都侵入战
白帝城之战
建业之战

有关曹操的百度百科有收录, 如果不想看书的话给你推荐一个游戏。
>水木清华 版 故事情节不教全。
有关曹操的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719.htm
有关典韦的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6815.htm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略决战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地主 阶级的统治,使腐朽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扬 、 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

  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建安元年, 曹 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建安二 年(197年)春,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 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扬部内讧取得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 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昌,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 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 ,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 主 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 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昌;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 率步骑2000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得当的。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 难 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 ,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昌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昌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昌,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操,占领下邳,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刘军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为保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次年二月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 速占领沛县 ,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有人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袁绍以儿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 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 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颜良仓促应战被斩杀,袁军溃败。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只有骑兵600,驻于南阪(在白马南)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 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曹操突然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顺利退回官渡。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没有获胜,退回营垒坚守。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掘 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双方相持3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 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荀�地道.曹操方面决心坚持危局,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10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 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徐晃、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困难。

  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 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5000,冒用袁军旗号,衔枚缚马口,每人带一束柴草,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又作出错误处置,只派一部兵力救援乌巢,用主力猛攻官渡曹军营垒。哪知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并烧毁其全部粮草。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到袁军前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仓惶带800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告结束。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

  曹操在政治上抑制豪强,得到中小地主阶级的拥护;“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注意网罗人才,得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拥护;经济上实行屯田,不仅较有效地解决了后勤供应,且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社会生活,赢得了民心。除此之外, 作战指导上的高明也是他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曹操根据敌强己弱的具体情况,采取后退一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在防御作战中,能从被动中力争主动,指挥 灵活;面临危局,坚定沉着;善于捕捉战机,果断施行;善于听取部属意见,紧紧抓住 奇袭乌巢这一关键环节,终于取得胜利。反观袁绍,政治上纵容豪强,兼并土地,任意搜刮,因而遭到人民反对。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能采纳部 属的正 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全军溃败。

一、官渡之战。曹操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官渡之战,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官渡之战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二、平定关中。公元211年,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大败关中联军,马超等因之欲割地求和,曹操不允。九月,马、韩等再次请求割地,并送任子以求和,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伪许之,并再次大败韩、马军。韩遂、马超败走凉州,杨秋则逃回安定,曹军阵斩成宜和李堪等叛将,关中自此平定 。十月,曹操进军安定,杨秋投降 。曹操率军撤回,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三、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笔者近日深读三国志,对曹操的深谙兵法且不拘常理变通自如的军事谋略深为叹服,感佩不已。于是,不揣冒昧,整理《魏武帝本纪》中的八大经典战例,参悟其中的用兵之道,遂成文,以飨读者。

一、武阳攻于毒

当年,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所在东武阳。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率部攻袭东武阳,曹操军驻扎在顿丘,诸将皆以为当还军自救,然曹操置治府于不顾,引兵向西,直攻贼首大本营,贼首于毒、白绕、眭固等弃攻武阳,急忙回营,曹操便于贼兵回师路上设伏,腰击眭固,大破之。

点评:此役曹操用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不仅如此,曹操在发兵前虑事周全,当众将疑虑时,曹操释疑说:“孙膑救赵而攻魏,耿弇欲走西安攻临菑。使贼闻我西而还,武阳自解也;不还,我能败其本屯,虏不能拔武阳必矣。”为帅者,最忌临机不决。而曹操在危难之时,内心沉静,异常果决,充满自信。将对方两方面的情况都考量清楚,相信无论贼兵是攻还是退,都无损于己方。深谙兵法也!

二、定陶袭吕布

这是一场与吕布生死较量的一次战斗。吕布乃天下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惯使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当时有谣“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在与吕布的第一次较量濮阳之战中,吕布率兵攻进曹兵阵中,曹兵大乱,曹操从火中奔突时坠马,烧左手掌,险被吕布兵俘获。时隔半年后,曹操吕布在钜野相逢,时吕布新败,手下大将薛兰被斩,吕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余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遂拔定陶。

当时,曹操“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余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破之,获其鼓车,追至其营而还。”

点评:曹操多用疑兵,在各路诸侯中闻名。对手逢战时,多为小心。曹操巧妙地利用了对手的心理,置营不顾,只令妇人守卫,大军前去田野收割麦子,以此吸引对方前来偷袭,如是者再,当对方多次探查自以为曹兵无防时,派大军掩杀,进入包围圈,于是被曹操煮了饺子。在此役中曹操将计就计,先设骄兵以诱之,再设伏兵以击之。正可谓兵不厌诈。
三、安觽破张绣

三月,曹操包围张绣于穰。夏五月,刘表遣兵救绣,以阻断曹军后路。曹操率军回师,张秀后面追击,到达安觽,张绣与刘表合兵守险,曹军陷于绝境。时在许昌的荀彧大为担心,曹操回信安慰说:贼兵阻断我的归路,陷我于死地,我军必以死战,我因此知道我必胜也。

是时,曹操令军士连夜在绝境开凿地道,全部运出辎重,设奇兵。等到第二天早晨,对方以为曹军已逃,派出全部军士追击,于是,曹军半路夹击,大破敌军。

点评:此役曹操深谙“置之死地而后生”之道,且运用得十分娴熟,充分揣摩了对方之意,料知对方必以全兵追陷困境的求生之兵,于是在回营的路上设伏,不仅全身而退,而且伏击追兵,一举两得,妙哉!

四、徐州败刘备

五年春正月,曹操离开许昌,挥师东进,直逼徐州,大举征伐刘备。曹操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通“擒”)其将夏侯博。

是役,刘备拼光了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底。徐州陷落,刘备又成了无家可归的人。当年的桃园结义兄弟各奔东西,关羽被降,妻子被掳,刘备逃奔袁绍。终其一战,袁绍始终不出兵袭击许昌,恰如曹操战前之所料。
  评点:不攻强袁,而攻弱刘,曹操识人之精准也。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为曹操精准地了解了对方将帅的性格心理,故能出奇兵,在一般人看来是一步险棋,却是胜算在握。故兵法又云,兵者贵奇,不能尽拘常理。

五、白马解刘延

二月,袁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曹操北救延。时敌众我寡,曹操用荀攸的分兵之计,先将渡兵,佯攻袁绍后路,袁绍果然分兵西应以迎敌。等袁绍分兵西应后,然后出其不意,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斩杀大将颜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

等袁绍发现中计后,便派大军追击曹操。时曹操骑兵不满六百,身后袁军大将文丑与刘备率六千步骑掩尘而来。曹操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兵士)曰;“可五六百骑。”有顷(一会儿),复白(报告):“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 乃令骑解鞍放马,地上白马辎重散落一道,呈现溃逃之状,以此诱敌。当后面追兵纷纷抢夺地面遗弃之物时,曹操才下令纵兵出击,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回师驻扎)官渡。绍进保阳武。”

点评:此役曹操采取声东击西的战略,分散对方兵力,再杀一回马枪,巧解白马之危。面对强敌追击,不是急于逃命,二是要在逃生的过程中,来一个搂草打兔子,再赚一把,以乱敌之计而破之。处变不惊,奇计迭出,临敌制胜,真乃神人也!

六、官渡溃袁绍

是役,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两岸陈兵对峙,袁绍二十余万众,曹操区区数万之众。曹操先“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觽少粮尽,士卒疲乏”。

正当曹操军粮不济之时,袁绍谋士许攸来投,曹操采纳许攸计,亲帅五千步骑劫烧袁军粮车,斩杀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袁军震动,众将纷降。“绍觽大溃,绍及谭(袁绍长子袁谭)弃军走,渡河。”曹操“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觽(部众)。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点评: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笔者认为,此役最为精彩的一笔,在于焚烧袁绍帐中有关曹营官员的书信,以此稳定人心。当曹操处于劣势时,曹操的部属有多人与袁绍暗通款曲,现袁绍大败,一旦曹操追究起那些暗通款曲的书信,将会人人自危,没想到曹操以火烧之,既见其襟怀,又显其谋略。

七、乌丸肃袁尚

曹操在肃清北方军事割据力量后,大举北征,扫清袁尚等残余势力。当时,袁绍集团覆灭后,其子袁尚、袁熙北逃投靠夷狄,曹操“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卒与袁尚、袁熙以及狄首辽西单于、右北平单于等所率数万骑相遇。时曹军被甲者少,且长途跋涉,敌以逸待劳,曹操趁其乱阵不整,纵兵击之,斩杀敌酋,使胡、汉二十余万口归降。

“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觽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等到曹操大破乌丸后,有人劝曹操趁热打铁,不料曹操不再追击残寇,而是班师回营。曹操对众将说:“公孙康自会取袁尚兄弟的首级献我,”后果如操言。

点评:有道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曹操深谙此中奥妙。当初,中原大地群雄纷争,辽东太守公孙康可以恃远不服,现群雄尽灭,独留曹操虎踞中原,傲视天下,为求自保,公孙康必然取其首级以礼曹;若曹操此时进逼,公孙康必然会与袁尚等抱成一团,拼死相抵。正如曹操后来为解诸将疑团时说:“彼(公孙康)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

曹操审时度势,以欲擒故纵之法,不战而屈人之兵,旁敲侧击,急时缓之,缓时急之,将兵法演绎得奇妙无比!

八、潼关战马超

曹操西征,与马超相拒于潼关,互相夹关而军(驻扎)。时马超的西凉军精悍无比,战前曹操便告诫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以此施骄兵之计,让对方轻视自己。曹操欲自潼关北渡,还未过河,马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才得以渡河,然后循河而南退,匆忙安营扎寨,马超拒守渭口。

曹操料知马超会趁自己立足未稳之际,乃将计就计,一方面“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一方面趁夜,“分兵结营于渭南。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
  双方僵持不下,马超遣使求和,曹操公用贾诩计,伪许之。“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于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以此使反间计,“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至此,反间计奏效。马超与韩遂内讧,韩遂分兵出走。“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从此马超远走凉州。
  点评:变通而不拘常理,且用反间计,使其内讧,智破强敌!笔者认为,曹操战马超,乃曹操军事生涯中最为精彩的经典战例也。

纵观曹操一生,戎马倥偬,久经沙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使自己的军事才能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他的军事才能至少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他深通人心,简直把人心揣摩透了,正因为这,他能容人能宽人能用人,故麾下将士大多愿为他以死效命;他精通兵法,并能灵活变通,不拘常理,不囿常形,总能自出机杼,临机决胜,料事如神;他待人真诚,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昭人,且深谙儒家法家之学,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目光长远,考虑事周密,且勇毅过人,不折不挠。他谦虚谨慎,长于思考,用他自己的话说“吾预知当(恰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耳。”难怪连一向傲视古今的毛泽东,对曹操赞赏不已,崇拜有加,奉为偶像。

  一、武阳攻于毒

  当年,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所在东武阳。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率部攻袭东武阳,曹操军驻扎在顿丘,诸将皆以为当还军自救,然曹操置治府于不顾,引兵向西,直攻贼首大本营,贼首于毒、白绕、眭固等弃攻武阳,急忙回营,曹操便于贼兵回师路上设伏,腰击眭固,大破之。

  点评:此役曹操用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不仅如此,曹操在发兵前虑事周全,当众将疑虑时,曹操释疑说:“孙膑救赵而攻魏,耿弇欲走西安攻临菑。使贼闻我西而还,武阳自解也;不还,我能败其本屯,虏不能拔武阳必矣。”为帅者,最忌临机不决。而曹操在危难之时,内心沉静,异常果决,充满自信。将对方两方面的情况都考量清楚,相信无论贼兵是攻还是退,都无损于己方。深谙兵法也!

  二、定陶袭吕布

  这是一场与吕布生死较量的一次战斗。吕布乃天下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惯使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当时有谣“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在与吕布的第一次较量濮阳之战中,吕布率兵攻进曹兵阵中,曹兵大乱,曹操从火中奔突时坠马,烧左手掌,险被吕布兵俘获。时隔半年后,曹操吕布在钜野相逢,时吕布新败,手下大将薛兰被斩,吕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余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遂拔定陶。

  当时,曹操“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余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破之,获其鼓车,追至其营而还。”

  点评:曹操多用疑兵,在各路诸侯中闻名。对手逢战时,多为小心。曹操巧妙地利用了对手的心理,置营不顾,只令妇人守卫,大军前去田野收割麦子,以此吸引对方前来偷袭,如是者再,当对方多次探查自以为曹兵无防时,派大军掩杀,进入包围圈,于是被曹操煮了饺子。在此役中曹操将计就计,先设骄兵以诱之,再设伏兵以击之。正可谓兵不厌诈。
  三、安觽破张绣

  三月,曹操包围张绣于穰。夏五月,刘表遣兵救绣,以阻断曹军后路。曹操率军回师,张秀后面追击,到达安觽,张绣与刘表合兵守险,曹军陷于绝境。时在许昌的荀彧大为担心,曹操回信安慰说:贼兵阻断我的归路,陷我于死地,我军必以死战,我因此知道我必胜也。

  是时,曹操令军士连夜在绝境开凿地道,全部运出辎重,设奇兵。等到第二天早晨,对方以为曹军已逃,派出全部军士追击,于是,曹军半路夹击,大破敌军。

  点评:此役曹操深谙“置之死地而后生”之道,且运用得十分娴熟,充分揣摩了对方之意,料知对方必以全兵追陷困境的求生之兵,于是在回营的路上设伏,不仅全身而退,而且伏击追兵,一举两得,妙哉!

  四、徐州败刘备

  五年春正月,曹操离开许昌,挥师东进,直逼徐州,大举征伐刘备。曹操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通“擒”)其将夏侯博。

  是役,刘备拼光了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底。徐州陷落,刘备又成了无家可归的人。当年的桃园结义兄弟各奔东西,关羽被降,妻子被掳,刘备逃奔袁绍。终其一战,袁绍始终不出兵袭击许昌,恰如曹操战前之所料。
  评点:不攻强袁,而攻弱刘,曹操识人之精准也。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为曹操精准地了解了对方将帅的性格心理,故能出奇兵,在一般人看来是一步险棋,却是胜算在握。故兵法又云,兵者贵奇,不能尽拘常理。

  五、白马解刘延

  二月,袁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曹操北救延。时敌众我寡,曹操用荀攸的分兵之计,先将渡兵,佯攻袁绍后路,袁绍果然分兵西应以迎敌。等袁绍分兵西应后,然后出其不意,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斩杀大将颜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

  等袁绍发现中计后,便派大军追击曹操。时曹操骑兵不满六百,身后袁军大将文丑与刘备率六千步骑掩尘而来。曹操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兵士)曰;“可五六百骑。”有顷(一会儿),复白(报告):“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 乃令骑解鞍放马,地上白马辎重散落一道,呈现溃逃之状,以此诱敌。当后面追兵纷纷抢夺地面遗弃之物时,曹操才下令纵兵出击,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回师驻扎)官渡。绍进保阳武。”

  点评:此役曹操采取声东击西的战略,分散对方兵力,再杀一回马枪,巧解白马之危。面对强敌追击,不是急于逃命,二是要在逃生的过程中,来一个搂草打兔子,再赚一把,以乱敌之计而破之。处变不惊,奇计迭出,临敌制胜,真乃神人也!

  六、官渡溃袁绍

  是役,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两岸陈兵对峙,袁绍二十余万众,曹操区区数万之众。曹操先“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觽少粮尽,士卒疲乏”。

  正当曹操军粮不济之时,袁绍谋士许攸来投,曹操采纳许攸计,亲帅五千步骑劫烧袁军粮车,斩杀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袁军震动,众将纷降。“绍觽大溃,绍及谭(袁绍长子袁谭)弃军走,渡河。”曹操“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觽(部众)。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点评: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笔者认为,此役最为精彩的一笔,在于焚烧袁绍帐中有关曹营官员的书信,以此稳定人心。当曹操处于劣势时,曹操的部属有多人与袁绍暗通款曲,现袁绍大败,一旦曹操追究起那些暗通款曲的书信,将会人人自危,没想到曹操以火烧之,既见其襟怀,又显其谋略。

  七、乌丸肃袁尚

  曹操在肃清北方军事割据力量后,大举北征,扫清袁尚等残余势力。当时,袁绍集团覆灭后,其子袁尚、袁熙北逃投靠夷狄,曹操“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卒与袁尚、袁熙以及狄首辽西单于、右北平单于等所率数万骑相遇。时曹军被甲者少,且长途跋涉,敌以逸待劳,曹操趁其乱阵不整,纵兵击之,斩杀敌酋,使胡、汉二十余万口归降。

  “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觽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等到曹操大破乌丸后,有人劝曹操趁热打铁,不料曹操不再追击残寇,而是班师回营。曹操对众将说:“公孙康自会取袁尚兄弟的首级献我,”后果如操言。

  点评:有道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曹操深谙此中奥妙。当初,中原大地群雄纷争,辽东太守公孙康可以恃远不服,现群雄尽灭,独留曹操虎踞中原,傲视天下,为求自保,公孙康必然取其首级以礼曹;若曹操此时进逼,公孙康必然会与袁尚等抱成一团,拼死相抵。正如曹操后来为解诸将疑团时说:“彼(公孙康)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

  曹操审时度势,以欲擒故纵之法,不战而屈人之兵,旁敲侧击,急时缓之,缓时急之,将兵法演绎得奇妙无比!

  八、潼关战马超

  曹操西征,与马超相拒于潼关,互相夹关而军(驻扎)。时马超的西凉军精悍无比,战前曹操便告诫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以此施骄兵之计,让对方轻视自己。曹操欲自潼关北渡,还未过河,马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才得以渡河,然后循河而南退,匆忙安营扎寨,马超拒守渭口。

  曹操料知马超会趁自己立足未稳之际,乃将计就计,一方面“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一方面趁夜,“分兵结营于渭南。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
  双方僵持不下,马超遣使求和,曹操公用贾诩计,伪许之。“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于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以此使反间计,“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至此,反间计奏效。马超与韩遂内讧,韩遂分兵出走。“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从此马超远走凉州。
  点评:变通而不拘常理,且用反间计,使其内讧,智破强敌!笔者认为,曹操战马超,乃曹操军事生涯中最为精彩的经典战例也。

  纵观曹操一生,戎马倥偬,久经沙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使自己的军事才能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他的军事才能至少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他深通人心,简直把人心揣摩透了,正因为这,他能容人能宽人能用人,故麾下将士大多愿为他以死效命;他精通兵法,并能灵活变通,不拘常理,不囿常形,总能自出机杼,临机决胜,料事如神;他待人真诚,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昭人,且深谙儒家法家之学,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目光长远,考虑事周密,且勇毅过人,不折不挠。他谦虚谨慎,长于思考,用他自己的话说“吾预知当(恰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耳。”难怪连一向傲视古今的毛泽东,对曹操赞赏不已,崇拜有加,奉为偶像。

这可是依据陈寿的三国志,说明的战例。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反观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地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而全军溃败。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起初形势袁强曹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曹操则是四面受敌,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建安三年(198年)十一月,吕布被曹操消灭,建安四年六月,袁术病死,十一月张绣投降曹操。刘表中立,孙策保守江东。局势变得更加明朗。   
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都(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官渡之战乃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在战事初期处于劣势,当中全赖四人为曹操扭转困局——刘晔、荀攸、许攸、荀彧。   
1. 袁绍与曹操在白马相持时,袁绍下令筑起箭塔,连日向曹操营寨射箭,使曹操军心动摇。其后,刘晔献上霹雳车之计,大破袁绍弓弩兵,使曹操在官渡得到据守之地。   
2. 曹操于黎阳与袁绍把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大破袁军。 3. 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奔曹操。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   
4.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现。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我们可以细分来看: 刘晔、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由此观之,人才应该任用可说是一计敌万人 。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官渡之战(历史课本上有)赤壁之战


列举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典型军事事例的时间、人物和著名战例?跪求...
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典型军事事例包括以下几个:1.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遣卫青从云中出发,北抵高阙,迂回至陇西,夺回河套一带。此次胜利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并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攻的基地。2.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自陇西出兵,过焉支山,西入匈奴境内千余...

淝水之战详细资料大全
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著久远影响。 淝水之战的结果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从长期看,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直接...

坦克埋伏战的经典战例?
这种成功战例更多依靠的是个别伊军人员的优秀军事素质,而非T72坦克本身。1944年6月6日,希特勒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盟军开始在诺曼底登陆,本来己在东线手忙脚乱的德军更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窘境。几天后,盟军在滩头建立了稳固的登陆场,开始逐步向内陆纵深发展。盟军首要目标是卡昂一一一个不大但却是诺曼底...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以弱胜强战役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六、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

请列举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或战例,并就其中某次战争或战役尝试进行评价...
调动迟,而未能赶到。在滑铁卢,参谋部既不知普军来援,也不知格鲁西的去向。 在滑铁卢战役中,法军表现了极大的勇气,却因种种原因遭到惨败,拿破仑的政治生命、军事生涯就此终结。其实很多战役啊!自己去百度查 布匿战争 赤壁之战 美国独立战争 第一第二世界大战 凡尔登 诺曼底 ......

历史上关于声东击西的著名军事战例。
1、韩信破魏之战 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2、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将士顺利登上澎湖岛,但要...

列举曹操的胜仗战例(“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的也可以算)
史上的不完全统计是31次,其中胜利的记载超过25次。而且这些失败有多客观原因。 荥之战,是曹操的第一次作战,而且兵少。失败可以理解。 宛之战,曹操的侄子曹安民,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都战死,但这主要是曹操不战而得宛之后,过于骄傲,而且他本人还在和张绣的婶婶寻欢,毫无准备,这和曹操的军事才...

三十六计中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例?
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古为今用 无论在战场还是在商场,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以低成本小代价的投入,得到高收益高...

为什么会说曹操有很高的军事成就?
从此汉献帝就成为曹操手中的傀儡。接下来不得不说的是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奠定曹操历史地位的决定之战。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用火烧掉袁军粮草,打败袁军十万大军。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在此次战役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智谋,为他的军事生涯写下最辉煌的一页篇章。

曹操为什么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胜
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卧龙区13175051669: 东汉末年,曹操曾参与过两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们分别是哪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负,试分析其中原因 -
资呢九味:[答案] 官渡之战曹操军胜利的原因 官渡之战乃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在战事初期处於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

卧龙区13175051669: 三国演义中曹操以少胜多的战例!!快啊! -
资呢九味: 以少胜多的战役很多,但最大的,能够彻底改变当时局势的有三次: 官渡之战:曹操击败当时实力最强、领土最广的袁绍,不仅使袁绍开始没落,也使自己成为了中原地区最强的军事集团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击败曹操,使曹操一统天下的愿望破灭,既使孙权站稳了脚跟,又为刘备崛起提供了时间 猇亭之战(又称彜陵之战):刘备因失去荆州及关羽而起大军讨伐孙权,为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所败. 从此,三分天下的局势得以稳定,任何一方在当时都没有一统天下的实力.

卧龙区13175051669: 关于曹操的战役 -
资呢九味: 东汉末年,宦官当朝,曹操最聪明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点对曹操来说是非常聪明的!仅凭这一点足以看得出曹操为一枭雄!! 其次就是曹操用人之道,最初招募兵马之时任用出身草莽之身的典韦,活捉许褚而不杀,而后两位大将对其...

卧龙区13175051669: 曹操一生经历了2次最重要的战役是什么?这两次战役有什么共同特点?
资呢九味: 官渡之战和兖州之战,这两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对曹操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

卧龙区13175051669: 曹操采取什么措施迅速崛起,最能体现曹操是军事家的是哪场战役 -
资呢九味: (1)在政治上:曹操很有头脑,采纳“挟天子 以令诸侯”.(2)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3)在用人上:曹操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官渡之战.

卧龙区13175051669: 曹操失败后成功的战役有那些 -
资呢九味: 1、曹操VS马超.《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五十九回“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 2、曹操VS张绣.《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豫水”. 上面这两战都是曹操先输后赢的战例,时间跨度比较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曹军临危不乱的军事素质. 此外曹操一生征战无数,经常是今天输了,明天赢.比如他和吕布之间,吕布曾不止一次有机会干掉曹操,公元191年到195年,曹操和吕布大大小小不知打了多少,最后还是曹操赢了.如果纵观当时整个天下,曹操可谓当时争霸群雄中的最强者,也是笑到最后的人,由此可以说,曹操的一生就是不断失败而最后成功的一场战役.

卧龙区13175051669: 曹操军事上失败的战斗有哪些
资呢九味: 最残的是赤壁之战.

卧龙区13175051669: 三国演义中所有的战争 -
资呢九味: 1、宛城之战:东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征荆州,来到宛城,张绣迎降.曹操甚为欢悦.但因曹操纳了其叔嫂邹氏,张绣遂用贾诩之计成功偷袭了曹军,导致曹操的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等人战死,兵马损失惨重.2、易京之战: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