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作者&投稿:语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年级下历史试卷~

我们也要考试了 给一份七年级下册的历史期末试卷,(人教版)的。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 B. 通济渠 C. 邗沟 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
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 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
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太平公主
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5、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回纥 C. 南诏 D.逻些
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
A.直白如话 B.沉郁悲怆 C.豪迈奔放 D.委婉清新
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18、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A.唐僧 B.玄奘 C.戒贤 D.鉴真
1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
20、观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
A.唐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B.宋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C.元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D.明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10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该诗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他的统治前期被誉为什么?

(2)你认为诗人诗中描绘的情况真实吗?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期吗?为什么?

22.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图一 图二
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的什么选官制度?其中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

(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CBCAADBA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BBACDDAB

1-5:ACBCA 6-10:ADBAB 11-15:BBBBA 16-20:CDDAB
21.(1)唐玄宗、开元盛世(每个1分,共2分。)
(2)真实、愿意。(1分)因为那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是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3分)

22.(1)科举制 ,武则天
(2)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3)是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知识。促进了唐朝诗歌的发展和繁荣。
(4)科举制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8分)
评论|1
2012-04-11 20:39热心网友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 B. 通济渠 C. 邗沟 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
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 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
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太平公主
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5、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回纥 C. 南诏 D.逻些
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
A.直白如话 B.沉郁悲怆 C.豪迈奔放 D.委婉清新
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18、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A.唐僧 B.玄奘 C.戒贤 D.鉴真
1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
20、观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
A.唐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B.宋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C.元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D.明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10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该诗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他的统治前期被誉为什么?

(2)你认为诗人诗中描绘的情况真实吗?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期吗?为什么?

22.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图一 图二
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的什么选官制度?其中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

(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CBCAADBA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BBACDDAB

1-5:ACBCA 6-10:ADBAB 11-15:BBBBA 16-20:CDDAB
21.(1)唐玄宗、开元盛世(每个1分,共2分。)
(2)真实、愿意。(1分)因为那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是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3分)

22.(1)科举制 ,武则天
(2)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3)是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知识。促进了唐朝诗歌的发展和繁荣。
(4)科举制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8分)

D

鉴真(688—763年),唐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出家。有人认为,鉴真初入佛门学的是禅宗,但当时许多天台宗的大师都不约而同被称为“禅师”。 鉴真初出家随智满学习的实际是天台宗,而不是禅宗。中宗神龙元年(705年),18岁的鉴真在大云寺从光州道岸律师受菩萨戒。道岸是律宗大师文纲的弟子,而文纲又是南山律宗创始人道宣的弟子,由此可见,鉴真是南山律宗的传人。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随着佛经翻译事业的开展和僧团的建立,各种戒律典籍也传入中国。起初没有统一的规章,各以所尊奉的典籍和理解,各行其事,理论上也时有纷争,乃至有不受约束而自誓受戒的。宗派不同,对戒律的要求基本是同一的。在时代潮流和佛教本身的推动下,终于完善了与国家律法、世俗礼法和传统伦理道德相一致,而又对国家律法、世俗礼法和传统伦理道德起补充、丰富和增强作用,以《四分律》为主要内容的佛教戒律规范。故中国佛教律宗,又称四分律宗。

四分律宗最初同样倡导《四分律》,而又在见解上又各有不同,法励的相部宗、法励弟子怀素(非书法家怀素)的东塔宗、道宣的南山宗三宗并立而行,不久相部、东塔二宗相继衰微,独南山一宗相继不绝。

南山宗道宣(596—667),俗姓钱,吴兴(一作丹徒)人,16岁正式披剃,隋大业间随智首律师受具足戒,后即从之研究律学。曾参与玄奘的译经工作。因数次入终南山研撰《四分律》著述,又于终南山举行传戒法会,故世人称之为南山律师,称其所创的律宗为南山宗。他的特点是以《四分律》为基础,参考各部典律之所长,以补《四分律》之所缺,并以自己独到的见解,会通大乘与小乘,使其圆融无碍,这是他们南山律能为众所接受,一直畅行的原因,也是中国佛教发展上适应历史潮流的产物。

在南山律宗法系中,鉴真是一位杰出的传人。

中宗景龙元年(707年),鉴真21岁,赴洛阳学习佛法。之后,鉴真从洛阳、长安等地南归,回到家乡扬州,从此身居扬州,在江淮一带传法授戒。

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十月,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受日本天皇之命专程到扬州大明寺拜见鉴真,迎请鉴真赴日本传律授戒。

正如老一辈学者贺昌群先生指出的:鉴真19岁时,北方禅宗大德神秀入寂了,二十岁时华严宗的法藏入寂了,26岁时南方禅宗大德慧能和远道求法的义净入寂了,开元五年道岸也入寂了。在名僧大德凋零的情况下,南方的律宗大师,惟有鉴真一人。也只有鉴真能担得起赴日传律的重任。

年底,鉴真携弟子21人准备第一次东渡。经过六次艰难困苦的东渡历程,鉴真与他的弟子终于在天宝十二载(753年)十二月二十日,到达日本萨摩川边郡的秋目(今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当时鉴真已是66岁的高龄。

鉴真东渡传播南山律法,立坛授戒,轰动朝野,连太上天皇、太上皇后、天皇、皇后、太子等都来受戒。在宗教行为的背后,实是政治行为,即是通过对戒律的严肃性,从侧面显示国家律令的权威性,稳定社会,保证革新的推行。

鉴真在日本传法授戒十年,于唐广德元年(日天平宝字七年,763年)在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圆寂,享年76岁。在寂化之前,弟子们以干漆夹伫法为他模影塑像,就是至今仍保存在日本唐招提寺的鉴真坐像。

在鉴真到日本之前,日本基本没有授戒制度。即便是有,也是小规模的,并且极不正规。鉴真去日本后,马上在都城奈良的东大寺设立戒坛,这是日本佛教史上正规授戒的开始。鉴真又在东大寺建立戒坛院,作为日本全国的中心戒坛,与后来建立的西部观世音寺戒坛(筑前,今日本福冈)、东部药师寺戒坛(下野,今日本枥木)合称为“天下三戒坛”。

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带到日本去的有48部经典,其中很多属于戒律著作。这些律学著作对于鉴真在日本传法弘律至关重要。755年,日本朝廷敕令在东大寺内建唐禅院,作为训练和教育僧侣的场所,由鉴真亲自经营管理。唐招提寺建成后,鉴真在寺内传授佛法,弘扬经律,召开梵网会,并负责整个日本僧人戒律的学习培训。鉴真的弟子们也赴各地讲戒授律。

759年,在天皇敕施的新田部亲王旧宅的基础上,鉴真率领弟子们建成日本律宗的总本寺——唐招提寺,教谦女皇亲书“唐招提寺”四字,悬于讲堂。在鉴真及其弟子的经营下,短短几年时间内,唐招提寺已能与当时日本几个较大的官寺如东大寺、兴福寺和大安寺等相提并论,成为日本僧徒的向往所在。

律宗由中国传至日本,并不始于鉴真,但把律宗的教义完全传入日本,使之建立并成为佛教中一个独立宗派,却应该归功于鉴真和他的弟子们,从而使中国的律宗在异国他乡得到了弘扬。

鉴真东渡,将唐代发展成熟的律学传入日本,这对唐代律宗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里程碑,在律宗思想发展史上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时至今日,日本律宗还有以唐招提寺为本山的律宗与以西大寺为本山的律宗等派别。日本人称鉴真为“日本律宗的初祖”。

参考资料很详细 看看吧~

鉴真,是唐朝著名的和尚。

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724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763年,鉴真在日本奈良逝世,被安葬在唐招提寺。鉴真的弟子还为他塑造了一尊干漆坐像,至今仍存放在唐招提寺里,成为日本的“国宝”。

鉴真东渡,对促进中日关系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鉴真东渡日本是违法唐朝国禁的私下行为,国家不调度过海大船供他东渡,因此仅能租用私人的近海小船,这是前五次东渡失败的原因

唐天宝12年即公元753年12月20日,66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的陪同下,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在5次东渡失败后,第6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鉴真,俗姓淳于,江苏扬州江阴县人,出身佛徒家庭,708年21岁时在长安实际寺受戒,正式取得僧籍。5年以后,一直到他东渡为止的40年中,他讲经、建寺、造像,由他授戒的僧侣先后达4万多人,其中有不少是以后成名的高僧。733年,他被誉为江淮一带的授戒大师,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成为一方的宗首。
七、八世纪时的中国,即盛唐时代,阶级矛盾比较缓和,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和技术各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因此周围国家都派遣使节、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日本当时处于奴隶社会,封建制的萌芽已逐渐增长。7世纪以后随着和中国交往的增加,他们直接向中国派遣使团和留学生,学习中国的经验。743年,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到扬州请鉴真东渡弘法。荣睿、普照是733年由日本派遣,来中国邀高僧去日本传法授戒的。他们经过10年的访察,才找到了鉴真。鉴真当时已55岁,为了弘扬佛法,传播唐代文化,欣然接受了荣睿、普照的邀请,决定东渡日本。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祥彦等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官厅干涉而失败。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经疏、药品、香料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因触礁而告失败。
公元744年,鉴真准备由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温州途中被官厅追及,强制回扬州,第四次东渡又没有成功。
748年6月27日,鉴真进行第五次东渡,他从扬州出发,在舟山群岛停泊三个月后横渡东海时又遇到台风,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县。在辗转返回扬州途中,弟子祥彦和日本学僧荣睿相继去世,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鉴真未因失明而灰心丧志,又过了5年,66岁高龄的失明老人,毅然决定再度出航。753年10月19日,他离开扬州龙兴寺,11月16日乘第二艘遣唐使船从沙洲的黄泗浦出发,直驶日本。12月20日中午,这位夙志不变、决心东渡弘法的盲僧,终于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在鹿儿岛县川边郡坊津町的秋目浦上陆,随行的有普照、法进和思托等人。
40多天后,鉴真一行到达当时的京都奈良,受到天皇为首的举国上下的盛大欢迎,轰动日本全国。他在日本生活了10年,于763年5月初6日在日本圆寂,终年76

补充下好了。
AB都是唐僧。
C是唐僧当年天竺取经所拜见的天竺高僧。
D是大唐时期,6次东渡的

资料:
唐代由于创造了空前高度的文化和物质文明,吸引和促进了海外各国与中国的交往。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节和学问僧、留学生来到中国,钻研和汲取唐代文明的成就,传回日本。玄宗天宝二年(743年),在扬州大明寺修行的鉴真和尚应日本来华的学问僧之请,筹措海船、置办百货,准备东渡日本,传授佛教戒律。在743至748年间,鉴真大师五次东渡,或因官府阻止,或因船只损坏,或因迷航,均未成功。天宝十二年,鉴真大师虽已经双目失明,但他在古黄泗浦毅然第六次乘船东渡。除船工外,船上还有随行的十八位僧人和八十五位玉工、画师、绣师、缮工、镌碑工,还有大量经卷、香料、药材以及所需粮食和生活用品。
鉴真大师一行经过在海上一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到达日本,受到日本君臣的欢迎。鉴真大师在日本创立佛教律宗,以扬州大明寺为蓝本在奈良建唐招提寺,并建戒院为日本天皇和诸臣授戒。鉴真大师给日本带去了先进的中国文化,在日本无私地贡献出了一切。现在,在日本九州西南部萨摩半岛秋目浦海滨,树立着一块纪念鉴真一行登陆的石碑,上面镌刻着一行大字:“鉴真大和尚凌沧海遥来之地。”鉴真对促进中日两国艺术、医药、建筑、宗教等文化交流做出优异的贡献。763年在日本圆寂,安葬于唐招提寺。

D,没什么道理,历史的事实。
AB是同一个人,去的是印度,C不认识。

D


鉴真东渡日本的方式,路线和耗时
鉴真东渡日本采取了航海的方式,共耗时12年。鉴真东渡的路线如下图:鉴真,唐朝高僧,14岁出家,本姓淳于,江苏扬州人。在天宝十二年(753)十月第六次启程,终于东渡成功。鉴真到日本后,花费10年时间弘扬佛教律宗,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广为传播,对日本的佛教、建筑、雕塑、医学、文学、书法等方面的...

奈良东大寺鉴真和尚的诗是什么内容
思托是台州开元寺僧,从天宝元年首次东渡,直至第六次东渡成功,到达日本后的20年间,自始至终紧跟鉴真的中国僧人只有他一人。他对鉴真六次东渡的艰辛过程了如指掌,加之他又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因此写了《大唐传戒师僧大和上鉴真传》,详细生动地记述了一次次东渡的曲折经历,以及沿途的风土人情。鉴真逝世后,思托写作...

唐朝的鉴真大师为什么要六次东渡?
第三次东渡,越州僧人为挽留鉴真,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想要引诱其去日本,日本僧人荣睿被抓,东渡失败。第四次东渡,被当地政府拦截,遣返回扬州。第五次东渡,东海遭遇大风,在海上漂流很长时间,鉴真被吹到了海南三亚。本着“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的誓言,即使鉴真日后眼睛瞎了,仍然坚持东渡,终于成功...

鉴真东渡是什么时期
从743年开始,鉴真六次东渡,历经艰险,终于在753年携同弟子24人随日本第十次遣唐使船到达日本。时已年近7旬,从此他便定居在日本奈良。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始祖,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元688年出生的鉴真和尚,是看着大唐一步步地繁荣昌盛,从小耳语目染下,对于...

历史求答案
天宝元年(742),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延请他去日传戒,鉴真欣然应允,从当年开始至天宝七载,12年中,先后五次率众东渡,天宝十二载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鉴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欢迎。旋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萨戒;为...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到底带走了什么,让后人诟病?
鉴真和尚在历史上算是一个意志力像开挂一样的人物,为了东渡日本前后一共六次,最后终于成功了。鉴真不遗余力的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许多的文化成就,并带去了大量的书籍文物,他成功了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让佛法普及日本。而通过鉴真的努力,日本的佛学、医学、建筑等都有极大的提高,因此他受到...

唐朝中国六次派僧人东渡日本,此人何许人也?
这个僧人是鉴真。鉴真(688年—763年10月4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63年(广德元年)10月4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

【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天宝十二载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鉴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欢迎。旋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萨戒;为沙弥证修等440余人授或;为80们僧舍旧戒授新戒...

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那时东渡日本的风险很大。鉴真东渡,屡遭挫折,出生入死,甚至双目失明,但他仍继续努力。直到第六次东渡才终于成功到达日本。“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条良城”;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视为“艺术明珠”,在...

求鉴真和尚简介一份
鉴真(688-763),扬州人,少年时出家,学问渊博.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那时他双目失明.日本天皇以隆重礼节相迎.鉴真在日本待了十年,对日本建筑,医学,,艺术等方面有突出贡献.鉴真在奈良设计创建的唐招提寺,日本人民视为艺术明珠.后来,他在日本逝世....

皋兰县15754729601: 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
伍贱喉康:[选项] A. 玄奘 B. 鉴真 C. 晁衡 D. 戒贤

皋兰县15754729601: 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
伍贱喉康: D.鉴真 初一的二册历史讲过!

皋兰县15754729601: 鉴真及其弟子6次东渡的曲折坎坷,向后人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鉴真东渡到日本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哪些 -
伍贱喉康: 揭示了有信仰,有行动,就有希望的道理.鉴真东渡不仅带过去了佛教文化的传播,还带去中原的先进文化,科技等信息,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开化和发展.

皋兰县15754729601: 唐朝有二位著名的僧人: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的是                ,西游天竺取经的是                      . -
伍贱喉康:[答案] 鉴真,玄奘.

皋兰县15754729601: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形是唐朝的 - ________ - 法师;唐朝扬州大明寺高僧 - ________ - 曾六次东渡,终于到日本,被日本人民尊为“过海大师”. -
伍贱喉康:[答案] 玄奘;鉴真

皋兰县15754729601: “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作者对鉴真东渡的什么情感 -
伍贱喉康:[答案] 表达了对鉴真大师的真诚怀念,和对中日友好、实现中日两国友谊的努力和向往. 唐风洋溢奈良城 ——闪现在历史隧道中... 鉴真大师当时已55岁.他怀着到异域传法的热情,冒着丧身千里波涛的危险,经过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日本佛教的传...

皋兰县15754729601: 鉴真东渡是哪位皇帝时期? -
伍贱喉康: 唐玄宗李隆基 鉴真东渡是在天宝年间. 天宝元年(742),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延请他去日传戒,鉴真欣然应允,从当年开始至天宝七载,12年中,先后五次率众东渡,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天宝十二载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皋兰县15754729601: 关于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
伍贱喉康: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天宝元年(742年),日本学问僧荣睿和普照拜访鉴真,代表日本圣武天皇邀请他去日本传播佛教.鉴真欣然应允,立即造船备粮,准...

皋兰县15754729601: 中日关系渊源甚久.举出唐朝中日交往密切的一件事例? -
伍贱喉康: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鉴真东渡,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