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差不多先生》的英文翻译

作者&投稿:佼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的英文翻译中“他的脑子也不小”翻译成了~

none 这里可以理解为 副词,表示根本不,一点也不

More or less

一、生平大略
张培基先生系福建福州人,出生于1921年。早年移居上海,在那里接受了初等和中等教育。张先生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记者、 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中国年鉴》(英文)副总编。1946年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随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印地安那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几天,他便毅然飞回了祖国的怀抱。那一年张培基先生年仅28岁。之后,他在华北大学、革命大学学习并参加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张先生1951年到北京外文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历四载。1955年起他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校(今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执教,一干就是25年。随着该校校址迁移,张家口、北京、洛阳等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80年张先生转业到地方,开始在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1991年退休。他曾任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委,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外文出版社英文翻译顾问,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者特殊津贴。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年来,他一直在为《中国翻译》杂志的"翻译自学之友·汉译英练习"专栏撰稿,这些译文自然流畅并且极具文采,充分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理念,实乃翻译作品的经典,令许多读者和翻译爱好者受益匪浅。这些译文后来被收进《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集结出版,不但为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文章,而且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国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目前他还担任《英语世界》杂志的顾问,同时他也是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顾问,作为一名老教育家,他为该校的师资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 <img style="CURSOR: pointer"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height="336"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fli.com.cn/images/otherpic/zhangpeiji2.jpg" width="209" onload="imgresize(this);" align="right" border="0" />
张培基先生在译坛孜孜不倦地耕耘了50年,他的译著和专著(详见文后译著年表和专著年表)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被国内外图书馆收藏。长期以来海内外一直有学者在研究他的作品。早在1992年,时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主任的金圣华女士就撰文"张培基教授",称对张先生所著的《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和《习语汉译英研究》两本书"印象十分深刻"。被许多高校选定为英语专业翻译课教材的《英汉翻译教程》也是由张先生主编的。该书自80年初版以来已32次印刷,印数达100多万册。另外,《暴风骤雨》、《阿诗玛》、《春蚕集》、《中国人名大词典》、《先师孔子》、《中国画》、《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等对外发行的著作的英文稿都是经过他反复推敲亲自审定的。总而言之,张培基先生为中国翻译学的发展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张译风格初探
纵观张培基先生的译作,我们可以看出他最经常翻译的应算是中国的文学作品。在翻译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中国人只能从事以汉语为译入语的翻译;而从汉语翻译到英语的工作只能由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来完成才能表达得地道。对于这一点,张培基先生有他自己的见解。他承认汉译英由外国人来搞在语言上有优越性,但他也指出外国人对中国的情况、中国的文化缺乏了解,同样也会译非所云。有许多英文功底好的中国人把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一样翻译得很地道。在这一点上,张先生比较推崇林语堂先生,其英文翻译非常流畅,《浮生六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还有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读来如英文原作。张先生不仅是这么认为的,他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观点。
时代呼唤有更多的中国翻译家来把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思想介绍给世界人民。张培基先生则义无返顾地承担了这个任务。他也以自己的累累硕果证明了汉译英的可译性。只读张先生的译文,你甚至会以为这是一篇外国人写的文字。这些译文充分体现了张培基先生对中西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透彻的理解和娴熟的驾驭。张先生在力求选词得当,语句自然流畅的同时又不拘泥于计较词句上的得失。他把语篇神韵摆在第一位,追求既能完美地表达原文信息、原文功能、又能译出原文的风格与韵味。
中国人写文章喜欢用排比结构或平行结构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但是在英语中这种结构出现的频率却不那么高。所以翻译时并不是所有的排比或平行结构都要"对等"地译过去,否则有时译文会显得邋遢又罗嗦,也不能传达原文的深层意思。张培基先生从英语使用者的思维习惯入手,采用凝练的语言和适当的形式来表达原文。忠实、凝练可以说是张译的一个特点。试看几个实例:
例1: 原文: 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 -- 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许地山《落花生》)
译文: That exhilarated us children and our servant girls as well, and we soon started buying seeds, ploughing the land and watering the plants. We gathered in a good harvest just after a couple of months!
"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是一个排比结构,表现出"我们"说干就干,急迫又忙碌的情景。如果译文也译为排比结构"Some bought seeds, others ploughed the land and still others watered the plants."则显得节奏缓慢,语言也拖泥带水。这里张译采用了start + ing 形式,一方面使得语言简练,另一方面在视觉上增添了动感,仿佛把读者带到了孩子们风风火火的劳动现场。另外,此句中"居然"一词看似漏译,但这种"惊喜"的感觉已被"good"和"just after"两个词以及句末感叹号传达得非常到位。
例2: 原文: 实在是最可怜的同胞,他们种地没的吃,有力气没的卖,当了兵经常饿肚皮,无奈何只好出此下策。(叶圣陶《我坐了木船》)
译文:Those pitiful fellow countrymen who, unable to ward off starvation by farming or soldiering or whatnot, have been reduced to the disreputable business as a last resort.
张先生把这个由三个主谓结构分句组成的并列句处理为一个动词词组加上方式状语:unable to ward off starvation by farming or soldiering or whatnot,表面看没能与原文对号入座,但其实张先生早就抓住了这句话的精神,用更凝练的语言,更接近于英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道出了这句话的内涵。Farming和soldiering对应"种地"与"当了兵"。那么"有力气没的卖"对应什么呢?这句话的内涵是"他们"也许根本就没地种,也没工作做,也找不到什么其它可以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糊口的活路,因此"有力气没处卖"。接下来张先生用whatnot这个词模糊处理了尚未表达出的信息。不过为了尊重语言习惯,这个词最好放在最后。
例3: 原文: 蔷薇的花色还是鲜艳的,一朵紫红,一朵嫩红,一朵是病黄的象牙色中带点血晕。(郭沫若《路畔的蔷薇》)
译文: They (roses) were still fresh in color. One was purplish red, another pink, still another a sickly ivory-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 red.
原文中"一朵……一朵……一朵"是一个排比结构,并列关系,而张培基先生却把它处理为one … another … still another 这种递进结构,使译文更接近"英式思维",更地道。此外,张先生对几个颜色词的处理也恰倒好处。"Sickly ivory-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 red" 中两个颜色词组搭配得珠联璧合,这样,一朵虽然纤弱但对生命仍然执着的蔷薇花便跃然纸上。其实张培基先生早在1964年就出版了专著《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对声色词的翻译做了深刻探究。他认为要做好这方面的翻译,译者必须掌握大量的英语声色词及其组词结构和适用的场合。这样的声色词为张先生的译作的确增色不少。除了以上提及的描写蔷薇花的颜色,还有很多让人叫好的色彩。如:sapphire mountains and emerald rivers(青山绿水),bitter cold North with its drab and dried up vegetation(严冷枯黄的北方),the sky pallid(天的颜色显得淡),azure skies(碧绿的天色),a light yellowish-green(淡绿微黄(的枣子)), The banks with their yellowish soil and green grass receded into two greenish strips(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两条的青痕)等等,这里不一一枚举。
前面说过,张培基先生追求的是再现原文的神韵,所以张先生在翻译时始终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上,透彻理解原文,增益和删略恰倒好处,使原文潜层语意得到充分演绎。再看两例:
例4: 原文: 这尊塑像站了几百年了,他觉得这是一种苦役。(艾青《偶像的话》)
译文: Having stood there for several hundred years, the statue had now come to detest it as a kind of forced drudgery.
其中to detest和forced均为添加成分,原文虽无其词但有其意。
例5: 原文: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老舍《故都的秋》)
译文: The same depth of implication is found in the ancient saying that a single fallen leaf from the wutong tree is more than enough to inform the world of autumn's presence.
译文在句式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叶"的涵义是"落叶"。这一个微小的地方也没能逃过张先生的眼睛,所以译文中"叶"被译成fallen leaf。原句中"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可以理解为"大约也就是有这些深沉的涵义"。而根据上下文可以领会"大约"只不过是一个口头语,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差不多,可能但不确定"所以该词可以不必译出。而"遥想"这个词的含义已被前文的ancient saying表达出来了,所以翻译时也可以删略。more than enough是增益成分,准确表达出了"人们一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了"的肯定的口气。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地道的英语表达法。
在准确传达原文神韵的同时,张培基先生的译文也不失雅致,在内容与形式上做到完美的统一。例句如下:
例6: 原文: 昨晚上甜蜜的私语,今朝的清冷的露珠。(郭沫若《路畔的蔷薇》)
译文: Last night's whispers of love, this morning's drops of cold dew.
译文与原文在结构上对称,在形式上都采用两个词组并列的的方式。上句六个音节,下句为七个,念起来朗朗上口,如诗一般。另外"甜蜜的私语"被译成whispers of love,舍形取神,一语道出了原作者的真正所指。
例7: 原文:花瓶我没有。 (郭沫若《路畔的蔷薇》)
译文:Flower vase I have none.
Flower vase I have none. 这种表达方式在英文中是存在的。它既与原文在句式上对等,又"原汁原味"地表达了原文强烈的感情色彩与文学性。
例8: 原文: 连夜雨雪,一点星光都看不见。(冰心《雨雪时候的星辰》)
译文: It had been snowing all night, not a single star in sight.
译文似乎比原文还"雅",s押头韵,night与sight押脚韵,音韵美尽显其中,充分体现了译者的美学思想。
幽默与诙谐是一种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上的语言艺术。但是在做翻译时,很多译者在这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之下,张培基先生则技高一筹。下面是两个实例:
例9: 原文: 我以为世界之所以还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这些奴才的缘故。(聂绀努《我若为王》)
译文:Methinks the world is very much in need of reform simply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these flunkeys.
原文中"者"字的使用是为达到一种调侃讽刺的效果。张先生对语言是非常敏感的,他选择了methink这个古体词,生动再现了原文的情感。此外,在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这里张培基先生没有把"一命呜呼"译为passed away或died等等,而是译为kicked the bucket。这个俚语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差不多先生""一命呜呼"时的情景。
从张培基先生的翻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中文功底。比如,在梁实秋先生的《时间即生命》中有这样一句话:"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它出自《论语·述而》中的"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张先生用释意法将其译为Confucius talked of his own aspirations to give 50 years to the study of Yi. 这样的翻译只有建立在对这句话及它的背景的充分理解上才能做到。张先生还撰文《英译工作与汉语修养--从一篇译文谈起》指出了汉语功底的重要性。文中他分析了《赵将括母》的英译错误及原因并修正了译文。如,他指出中文"身所奉饭者以十数"应译为He went out of his way to honor the elderly and learned by the dozens.或He acted courteously towards dozens of his elders and betters.而不是像原有译文所译的He provided support for several tens of men。
在翻译冰心的《雨雪时候的星辰》时,张先生没有把这个题目译为Stars on a Rainy and Snowy Night而是译为Stars on a Snowy Night。他在注释中指出"雨"字是一个动词,念第四声,所以"雨雪"即"下雪"的意思。此文中还有一个被冰心称为"荷"的人,这个"荷"在一般人看来,理所当然可以音译成"He",但是张先生在翻译时却把它处理为"my roommate"。他在文后的译注中说"用my roommate(同寝之友)代替专门名词He(荷),以免外国读者把He [荷] 理解为男性的第三人称的代词。"如此缜密的思维不禁让人肃然起敬。翻译时会碰到许多让人防不胜防的陷阱,只有具有深厚的双语基础,把握两种文化并且严谨治学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些陷阱。


请问胡适的代表作品都有那些
胡适本人自信的说:“我自信,治中国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科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2、《尝试集》《尝试集》系诗集,胡适作。是新...

我眼中的胡适
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新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了初步设想,开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书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是《差不多先生传》,作者用极其新颖、幽默的语言,从侧面真实讽刺了当时中国的阴暗面,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叫差不多的人的故事,“差...

胡适的生平简介
胡适(1891—1962),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昵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

跑步时,听些什么歌?跑步听歌其实很有技术含量
由于我比较喜欢华晨宇所以他的歌稍微多一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由于网易云音乐有的歌没有版权导致一些歌还有篇幅有限没有收录进去比如: 《Timber》、《差不多先生》、汪峰的《光明》、 Bruno Mars 的很多歌、一些摇滚乐、抖腿神曲都很适合加入到我们的跑步过程当中去。 这里我给出的歌曲有点多,大家可以...

有哪些在车上适合听的歌曲?
2. Hipop:- 随着《中国有嘻哈》和抖音的流行,许多嘻哈歌曲成为了车载嗨歌。例如《不用去猜》、《My City南京》、《天干物燥》、《空城计》、《火锅底料》、《Time》、《Papillon》、《差不多先生》、《骗自己》、《80000》、《文爱》等。- 还有GAI在蒙面歌王上演唱的歌曲,在微博热搜中看到的...

全程伴读:5年级目录
以下是一份五年级阅读目录的概览,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主题,适合孩子们在学习与成长中探索:1. 雨中 - 描绘雨天中的情感和故事 2. 下等舱里的孩子 - 讲述底层生活中的坚韧与成长 3. 差不多先生传 - 呈现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 4. 张翼德大闹长板桥 - 历史故事中的英雄与勇气 5. 八卦炉中逃大圣 ...

有哪些适合在音乐课上唱的歌曲可以推荐?
《稻香》吧,好唱还正能量,很多励志型歌曲都挺好听的,古风也很好 《故梦》、《长安忆》、《棠梨煎雪》等,同学音乐课唱过,效果挺好,个人喜欢《山鬼》,但词有点难记。其实还是要选适合自己音域。或者你可以看看五月天的歌,比较柔,对声线要求不是很高的,可以试试的。

有哪些在车上适合听的歌曲?
2、Hipop:中国游有嘻哈和抖音火了很多好听的嘻哈歌曲,车载嗨歌怎能少?《不用去猜》、《My City南京》、《天干物燥》、《空城计》、《火锅底料》、《Time》、《Papillon》、《差不多先生》、《骗自己》、《80000》、《文爱》,《pink champagne》、《全部都是你》、《爱如潮水》GAI参加蒙面歌王...

求一些适合hiphop的歌~有节奏感而且节奏要快~
《LA-LA-LA》bigbang 《VIP》bigbang 《B I G B A N G》bigbang 《差不多先生》哈狗帮 《YEAH》Usher 《Crank that》soulja boy 《U-Turn》Usher 《A-YO》jinusean 《good by baby》bigbang 《with you》bigbang 《U-Go-Girl》李孝利 《anyclub》李孝利 ...

忘川桥,君未老,只因岁月静好,且微风不燥!
貌似当时还不是这个“忘川”,而是那个眺望的“望”。(拿着照相机)来来来,靠近点,微笑,微笑。 [流浪汉继续讲着,差不多先生也听着。 流浪汉 后来,那位英年才俊离开了,人们再也没有在这座桥上见到他。离开不久,那女子就被当地有名的富商娶了去。人们都在议论这件事情,说是英年才俊接受了富商的钱财,为了...

鞍山市15313517197: 差不多先生用英语怎么说 -
爨慧乙肝:[答案] 胡适先生写的《差不多先生传〉, Mr.More or less 这样翻译比较通俗易懂.

鞍山市15313517197: 差不多用英语怎么说 就是胡适的那个差不多先生那个意思的差不多如题 -
爨慧乙肝:[答案] More or less

鞍山市15313517197: 差不多先生英语怎么说 -
爨慧乙肝: Mr. More or less

鞍山市15313517197: 差不多先生英语怎么说
爨慧乙肝: 胡适先生写的《差不多先生传〉, Mr. More or less 这样翻译比较通俗易懂

鞍山市15313517197: 差不多先生,,帮忙翻译成英文 -
爨慧乙肝: Mr Almost 亲:祝你学习进步,每天都开心V_V! 望采纳,thx!

鞍山市15313517197: 差不多先生用英语怎么说? -
爨慧乙肝: 差不多先生 “Mr. Almost”

鞍山市15313517197: 差不多先生 -- 翻译成英文 -
爨慧乙肝: 你好!在疯狂英语的网站里找 他们收录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鞍山市15313517197: 差不多先生用英语口语怎么说 -
爨慧乙肝: 差不多先生Mr. Almost更多释义>>[网络短语]差不多先生 MC HotDog;Life goes easy;Awesome Remix 找一个差不多先生 Mr Good-enough差不多almost更多释义>>[网络短语]差不多 Almost;More or less;nearly 差不多先生 MC HotDog;Life goes easy;Awesome Remix 两者差不多 Both almost;Two persons almost;Almost two

鞍山市15313517197: 胡适致大学毕业生演讲的英文翻译 -
爨慧乙肝: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胡适的《差不多先生》, 张培基翻译过, 那个英文版张先生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

鞍山市15313517197: mr.more or less是什么意思 -
爨慧乙肝: mr. more or less 差不多先生 more or less 英 [mɔ: ɔ: les] 美 [mɔr ɔr lɛs] 多多少少; 差不多, 几乎; 大约; 多少不等 双语例句 1 I was meeting these chaps who were mostly more or less my own age. 我见到了这帮小伙子,他们多数和我年龄相仿. 2 It more or less gets the thumbs up from everyone. 它多多少少得到了每个人的支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