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见性才能成佛,还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能成佛

作者&投稿:郟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弥陀佛,如何才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阿弥陀佛。~

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才能明心见性。
我们末法众生的根性破一品都很难,我们只有依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才是唯一出路,去那里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为三资粮:信、愿、行。

信:相信极乐世界的真实存在。相信自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相信阿弥陀佛一定能接引自己往生。

愿:自己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修行。

行:发菩萨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这三个条件,有几人够?一人够,一人去得;二人够,二人即去。世间人多有疑心,真信的人少;世人愿力也不足;或念力不够,世间人多为散念,达不到一向专念。这样的条件,不能感通阿弥陀佛,怎么能蒙佛接引?

见性是禅宗的话语,“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一心念阿弥陀佛也可以成佛,这是净土宗的说法,叫做“理一心不乱”名字不同,意思一样,两宗目的都是成佛,方法不同,禅宗是顿悟,顿超,顿证。没有阶级,一念就成佛,适合上上根机的人,末法可能一人都没有,听也没听过,谁敢说自己学禅宗已经成佛了呢,而没有一下子成佛,就说明他不是上上根机的人。净土宗的方法稳当,快捷,方便,相对来说容易末法人修学,以信自己的善根,信弥陀的本愿,信自己能往生,愿出娑婆世界,愿生极乐世界,一切其他佛法暂且放下,到极乐世界再学,然后一心念佛,求的是去除妄念,达到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理一心不乱是觉悟的心)念佛方法可以学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的文钞,里面有教用摄耳谛听的方法和十念法,自行选择,初学佛者,可以看印光大师的学佛浅说去除一些疑惑。

《法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据法华经中佛所宣说的,一切众生究竟成佛,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会成佛,只是时间早晚不同而已。详细的你可以读读法华经就会明白些了。
所以你说的这两种,都是可以成佛的。至于祖师所说的什么什么不能成佛,那只是激励弟子、启发信心的一种权巧方便说而已,并不是绝对的。
若说不得见性不可成佛,那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努力修行佛道还未成佛的时候),乃至释迦牟尼佛还是薄地凡夫未曾见性时是否就绝了成佛之道呢?如果是这样,那么释迦牟尼佛还会成佛吗?同样的,十方诸佛又怎么会修行成佛呢?多看佛经就会了解,释迦摩尼佛乃至十方诸佛,都是从一个贪嗔痴疑慢俱全的凡夫众生开始,慢慢修行成佛的。
所以,见性也好,念佛也罢,都是一样能成佛的。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一念无明的现行,会使得众生轮回三界生死。无始劫来一向与见闻觉知心刹那刹那不断相应,能生一切起烦恼。一念无明无始有终,是众生轮回的原因,断尽一念无明,就断了轮回的种子,舍报后可以取涅盘。无始无明的存在,并不妨碍众生出离三界,所以阿罗汉把“一念无明的现行”断尽了以后,就出离三界的分段生死了,可是他的无始无明却仍然还没有打破,更不要说断尽了;但是他却照样能够出离分段生死—不再受生于三界中轮回生死。无始无明烦恼自无始劫来不与见闻觉知心相应。声闻缘觉种性菩萨回向菩萨种性后,于初次明心见性时,无始无明烦恼与见闻觉知心相应。初次明心见性菩萨虽断无始无明而不究竟,亦未断尽一念无明故,仍有人我执。无始无明未断尽故尘沙惑未断尽(注)。最后身菩萨得如来菩提智时无始无明断尽,尘沙惑断尽。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能成佛,永远成不了佛!明心见性才能成佛


是见性才能成佛,还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能成佛
见性是禅宗的话语,“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一心念阿弥陀佛也可以成佛,这是净土宗的说法,叫做“理一心不乱”名字不同,意思一样,两宗目的都是成佛,方法不同,禅宗是顿悟,顿超,顿证。没有阶级,一念就成佛,适合上上根机的人,末法可能一人都没有,听也没听过,谁敢说自己学禅宗已经成佛了...

什么是明心见性成佛,见性是佛吗
明心见性就是明白真心本性,知道自己本来面目,这个你多读《楞严经》自然可以。见性是佛吗?是的,所谓见性成佛,见性就是见佛,就是入佛知见,不一定是圆满的佛,可以说见性成佛。如果把佛只理解为极果如来、圆满的佛,那么见性不一定成佛,还需要悟后进修。看什么场合什么语境下。

见性成佛的解释
见性成佛的解释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词语分解 见性的解释 佛教语。谓悟彻清净的佛性。《坛经·般若品》:“若开悟顿教,不能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明 李贽 《答邓石阳书》:“若人能空之,则不得谓之太虚...

有人问“我是不是见性了?我有没有开悟
见性成佛,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最后身菩萨--等觉菩萨,才是於人间示现成佛时,见性就成佛了,其余不是等觉菩萨的等觉以下的菩萨,见性都还不算成佛。如大宝积经中,世尊过去生曾经是大精进菩萨,那时候见性时,发起普光三昧,登入初地,初地往上尚且还有二地乃至十地,十地之后才是等觉菩萨,因此见性...

修行者"见性"之后,是否就已经成佛
见性成佛,在禅宗是有这句话。【见性】(术语)禅家之常语,彻见自心之佛性也。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

什么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乃禅宗悟道之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从而顿悟,悟到自己这念心、悟到觉性、悟到人人都有佛性、悟到人人都能成佛。在佛教里,心性的别名很多,如‘本来面目’,‘如来藏’...

经常说修行以见性为主见性是什么意思呢,来自入世
这里的见性是指,修行人工夫用到开悟的时候,就知道他自己的真性,原来是和佛一样。见性成佛。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印光大师开示:密宗“现身成佛”或云“即生成佛”,此与禅宗“见性成佛”之话相同,皆称其工夫湛深之谓,不可认做真能现身成佛。须知...

要想成佛必须先要明心见性吗
明心见性,才知道成佛的方向啊,要不然很容易走到邪道而不知。

禅宗直指人心成佛,这期间不需要经过成菩萨阶段吗?就由凡夫直接...
见性后不能直接成佛。如八宗共祖,龙树菩萨证悟的是十地中的初地:欢喜地。要经过其他九地,等觉,妙觉。才能成佛。《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言: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禅宗明心见性是指明理,见到了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本性,见性就...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什么意思?
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乃禅宗悟道之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从而顿悟,悟到自己这念心、悟到觉性、悟到人人都有佛性、悟到人人都能成佛。引申含义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禅宗的提法,“成佛...

宝清县13190343995: 怎么念?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普通人也能成佛?有人说要一心转念!才能成佛 -
崔韩小儿: 对,所有的佛经到最后都念阿弥陀佛,万物归宗,只需要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阿弥陀佛,就行了.发愿往生西方净土,一心只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宝清县13190343995: 怎样才能成佛? -
崔韩小儿: 成佛捷径文珠法师讲述我说念佛法门,是成佛的捷径,其理由如下:(一)一生成办念佛的人,但能深信,切愿,实行,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者,立即花开见佛,悟无生忍,于十方界,供养承事诸佛,上求下化,得不退转,蒙佛授...

宝清县13190343995: 修佛人以心成佛还是以性成佛. -
崔韩小儿: 佛者觉也. 成佛的过程是逐步放下执著和妄想.让自心归于清净无染,得到真正自在解脱. 此时说心,说性,都是多话.无心可寻,无性可见. 佛境界,如人的呼吸一样自然,不必去想一呼一吸,却天然而成,无心而用.

宝清县13190343995: 只念佛号能见性吗 -
崔韩小儿: 心系佛号或者总持是非常好的,但是要看见性的话,还要看你的功夫 一般念佛人,能入定之境界,但是还要不断精进,听经闻法,以教正观(通过正法改正实修),才能此生见性 如果你一边念佛,一边心里连正见都没有,接受着似是而非的观...

宝清县13190343995: 为什么要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
崔韩小儿: 大家修学佛法目的就是从痛苦轮回中解脱出来,而导致众生痛苦轮回的就是贪念恶念、颠倒妄想,这些不善之念促使众生造诸恶业,而这些业力就会牵引着众生在六道中苦苦轮回.一心专念,就是要修行人放下一切妄念杂念,净心念佛,求生净土.蒙佛接引,往生净土,脱离六道苦海,得究竟乐.

宝清县13190343995: 什么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念念佛,即念成佛 -
崔韩小儿: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两句话出在《观无量寿经》里边.说众生心作佛,心就是佛.心怎么作佛?观佛、念佛,就是作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

宝清县13190343995: 除了释迦牟尼成佛,还有人成佛吗?明心见性算成佛吗? -
崔韩小儿: 佛经记载的有一例是龙女成佛,和释迦摩尼一样的圆满佛.但是龙女是东方世界成的,现三十二相,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现三十二相的佛只能有一个,就是释迦牟尼佛,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灭尽前不可能出现第二个现三十二相的佛.龙女转男身,现三十二相,法华会上大家看到了,但是那是去别的世界现的.我们这个世界成释迦摩尼一样的圆满佛,有没有我不敢说,就算有,形象也是和大家一样的,谁看得出来呢.但是修成等觉菩萨的肯定有. 禅宗就有见性成佛的说法,明心见性就是佛,只不过,不是圆满佛,相当于菩萨.

宝清县13190343995: 念佛要几年才能明心见性? -
崔韩小儿: 如果你能悟到心与外界本是一,无内无外,心相不异,当下就见性.如果光知道念佛,以为只要念佛就能开悟,而不能做到心中无一物,念一辈子也不能明心见性.除了根性的区别以外,关键还是要学到正法,而不是二乘法或者邪法.

宝清县13190343995: 怎么样才能做到境随心转,令众生离苦得乐? -
崔韩小儿: 论哪个宗派,最终极的目标就是一念,宗门叫“明心见性”,净土叫“一心不乱”,一念就是一心,你要是证得一心你就成佛. 地狱是幻化的,没有造地狱的罪,你决定找不到地狱.地狱在哪里?没有.你造这个罪业,这境界就会现前.佛讲“...

宝清县13190343995: 佛教里的“随念”是什么意思? -
崔韩小儿: 随念就是'正念'的意思,既然学佛,那么就不应该失念于贪嗔痴等境中,因为【正念】才能引生定、继而慧.念就是【念】心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