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主导思想是什么

作者&投稿:暴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权主义(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组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
早期的孙中山对“民”的认识,更多的是同情,是重民、爱民与救民。他想通过重民来谋求国家富强之道,因为民富,国则富,民贫,国则弱。
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对“民”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同盟会成立,他把以“民”为主体的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政治理念上也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
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团结全国人民,“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

扩展资料:清末时期的社会从封建社会逐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变革时期,社会的巨大变革,无疑对孙中山革命及民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清政府各种救国方案先后失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以美国、法国的民主思想作为政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并用以指导了辛亥革命的实践,还与孙中山的思想转变有关。
三民主义其实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种思考与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后,又对后来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的革命行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是激励中国人复兴中华大力量。然后三民主义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推翻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势力
  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5、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
  6、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1.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认为辛亥革命有民族民主革命性质   民国初

  中华民国使用过的旗帜(3张)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对这场革命多有论述和解读。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在北京五族共和会与西北协进会上发表演说,指出“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确认了辛亥革命的民族民主革命性质。   革命的进程,诚如他在《八年今日》一文中的描述:“今日何日,乃革命党员熊秉坤开枪发难,清朝协统黎元洪被迫而起革命军于武昌之日也。随而冯国璋焚烧汉口,随而袁世凯病起彰德……无如党人遍布国中,响应四起,遂致清朝江山不可收拾,于是而南北和议开,于是而非袁莫属之论起,时予方在伦敦从事于外交问题之解决,正当着手举世同情,乃屡促共和国体之速定,正式政府之成立,欲乘时要求友邦之承认,乃迁延两月,头绪全无,加以远闻国人,尚有主张清帝之君宪者,予深恐革命大功亏于一篑,故不得不舍外交之良机,而奔驰回国……于是草创政府于南京,而共和国体乃定焉。”这既是孙中山的个人经历,实际上也勾画出从武昌起义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历史脉络,这正是辛亥革命的核心内容。同时也褒扬了革命党人肇建民国的历史功勋。   在这篇发表于1919年10月10日的纪念文章中,孙中山还鉴于当时时局,感慨“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尽管“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革命尚未成功这一论断,以后得到了中国国民党的进一步发挥和解说。   2.北洋系在辛亥纪念中,存在着刻意“去革命化”的倾向   民初执政北京的北洋系,对辛亥革命的解释则暧昧其词,语焉不详。1912年10月10日,由北京政府内务部举办追祭礼,国务总理赵秉钧代表袁世凯恭读祭文,只以“时会既开,国风丕变,帝制告终,民豪聿见”数语,表现民国肇建过程,

  袁世凯像集(10张)肯定诸位烈士终结帝制之功,对民族革命几乎不提。   1913年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他在长达万余字的《莅任宣言书》中,提及辛亥之役只有寥寥数语,只说“武昌事起,为时势所迫,身当其冲”,简笔勾勒了自己从武昌起义出山到上位临时大总统的历程,突出了五族共和的主题。   实际上北洋系在辛亥纪念中,存在着刻意“去革命化”的倾向。1912年由孙中山、黄兴等发起在北京举办革命纪念会,会期将届,接内务部通知,更名为共和纪念会。1913年底北洋系将领段祺瑞督鄂,对武昌起义门、聚义门之名颇为反感,认为“以二城门为标榜,致军民脑筋易起浮动观念”,下令恢复其原名中和门、通湘门。   这种貌似怪异的表现,其实有其合理解释。首先这与袁世凯为首的北洋系经历有关。对于袁世凯的北洋系而言,武昌首义后,北洋六镇即担负起扑灭南方革命烈火的责任,在山陕、长江沿线与民军反复厮杀。在北洋系的经历中,恰恰是他们的力战,造成了五族共和局面。清帝退位诏书上分明写着“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其次,高举“共和”大旗,也是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民元4月以后,袁世凯为首的北洋系居于执政地位,民国初建,政府的亟务是统一和稳定,“五族共和”已成国策,纪念中过分强调革命,显然不合时宜,不利于国内各族敦睦,稳固国基共建民国。无可否认,北洋政府要员原在清政府任职,辛亥之役中,一段时间曾效忠清朝,与革命军进行过正面的军事对抗,纪念之中宣传革命之功,无异于授人以柄,其执政地位尤显尴尬。这也是民元北京政府只宣扬“共和”,不愿也不能宣扬辛亥纪念中的“革命”的原因了。   3.“辛亥革命,乃革命党和咨议局合演的一出‘痛饮黄龙’”   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在批评辛亥革命未能联系广大民众之外,毛泽东说明了辛亥革命是由留学生、哥老会、士兵等群体发动参加的,还是取得了“倒去”“圣文神武的皇帝”,开始“建设”“大逆不道的民主”等成果,较为简练地道出了辛亥革命组织、发动的历程及其政治成果。   为说明民众联合的必要性,毛泽东还以辛亥革命为例,“溯源吾国民众的联合,应推清末咨议局的设立,和革命党——同盟会——的组成。有咨议局乃有各省咨议局联盟请愿早开国会的一举。有革命党乃有号召海内外起兵排满的一举。辛亥革命,乃革命党和咨议局合演的一出‘痛饮黄龙’”。这段话肯定了革命党和咨议局在辛亥革命中的同等重要作用。   革命党与咨议局分途并进,共同推动了辛亥革命,这种认识并非毛泽东独创。早在民元,梁启超就有类似的说法。1912年10月,自戊戌变法后即流亡海外的梁启超应邀回京,受各方邀请发表演说,在题为《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演说中,他回忆“当去年九月以前,君主之存在,尚俨然为一种事实,而政治之败坏已达极点,于是忧国之士,对于政界前途发展之方法,分为二派:其一派则希望政治现象日趋腐败,俾君主府民怨而自速灭亡者,即谚所谓‘苦肉计’也,故于其失败,不屑复为救正,惟从事于秘密运动而已;其一派则不忍生民之涂炭,思随事补救,以立宪一名词,套在满政府头上,使不得不设种种之法定民选机关,为民权之武器,得凭借以与一战。此二派所用手段虽有不同,然何尝不相辅相成!去年起义至今,无事不资两派人士之协力,此其明证也”。 “现在之国势政局,为十余年来激烈、温和两派人士之心力所协同构成”。激烈派自然是指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温和派当然是咨议局立宪派了。   到1921年,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演讲中,继续谈辛亥革命是由两条路径进行的观点,“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的起一种大联合运动。武昌一声炮响,各省咨议局先后十日间,各自开一场会议,发一篇宣言,那二百多年霸占铺产的掌柜,便乖乖的把全盘交出,我们永远托命的中华民国,便头角峥嵘的诞生出来了”。   与民初相比,梁也有观点的渐变。他继续说“当光绪、宣统之间,全国有知识有血性的人,可算没有一个不是革命党”。最后清朝被推翻“是全国人的自觉心,到时一齐迸现的结果”。10年前,梁氏犹且极力反对革命,于今 “革命党”大而化之,囊括了“立宪派的人”了。而且据此,辛亥革命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分别落在了同盟会和立宪派中人肩上。   4.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命题   随着北伐的胜利,中国国民党逐渐取得中央政权。此时,除延续孙中山对辛亥革命性质的定位外,国民党在宣传中还做了不同程度
  宋教仁
  的发挥。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在肯定辛亥革命具有两层意义的同时,对于民族革命的成功略有保留,民族革命未能成功的那一部分当是指“帝国主义者对我们的压迫依然如故”,使辛亥革命民族革命的性质之中加入了反帝内涵,这是对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引申。1940年潘公展在《辛亥革命与抗战建国》中,进一步对辛亥革命反帝的意义加以阐发,赞扬辛亥革命是“被压迫民族的国民革命运动的拓荒创举”。   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命题。1930年双十纪念日中,何应钦对此做了一个比较简洁的说明,指出“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革命的目的不只在推翻满清,不只在获得中华民国的虚名,而在造成一个三民主义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明确了实现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从此意义上看,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可以自圆其说了。   20年代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辛亥革命也有切合时代特点的解读   192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的告民众书中说,“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看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在于国民党没有民众的基础,而只有军队,所以在十三年决心改组国民党”,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发动群众。   抗战之际,面对共同的敌人,建立最广泛的抗敌统一战线成爱国国人关切的问题。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 “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对辛亥革命中各政治力量的联合,促成革命成功,给予充分肯定。   1939年,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对辛亥革命的社会性质、地位以及成败做了述评。1945年,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做了进一步解说。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的论断,中国共产党是从反帝反封建角度来探讨的,这和中国国民党从是否实现三民主义任务的角度探讨,是不相同的。毛泽东在三四十年代形成的关于辛亥革命性质、地位和成败的论断,后逐渐成为被普遍接受的观点。

反帝反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权主义(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组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早期的孙中山对“民”的...

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同盟会政治纲领 B.三民主...
B 试题分析: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故选B。点评:关于三民主义,学生还要能够把它与同盟会革命纲领相对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组成。民族主义要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要求“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三民主义 C.实业救国 D.联...
B 试题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实业救国侧重于经济领域而非革命,联俄联共是孙中山晚年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提出,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指的是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民权主义是指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为重要原则。辛亥革命的介绍 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中国爆发的...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重要政治理念,它包含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个部分。这一思想对辛亥革命的爆发和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孙中山认为,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历史背景,使得民族独立成为当时中国最迫切的需求。他主张...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指的是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民权主义是指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为重要原则。三民主义其实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意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革命是一个漫长过程,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共和国。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中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是起到了主导思想,它集中体现了孙中山的一种救国救民的民主观念和民主意识。

简述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及评价
资产阶级领导的,主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评价:辛亥革命是由我国当时有觉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旧民主主义革命。他是中国先人在列强侵略和腐败政府无能摧残下的英雄反抗斗争的集中体现。并推翻了维持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为我国民主化进程的道路上大迈一步...

隆化县15862985043: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咸尚温经:[选项] A. 三民主义 B. 平均主义 C. 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隆化县15862985043: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咸尚温经: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内容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

隆化县15862985043: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要求的主张是什么 -
咸尚温经:[答案]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

隆化县15862985043: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有什么重大的历史功绩? -
咸尚温经:[答案] 三民主义

隆化县15862985043: 什么形成于1905年,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咸尚温经: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隆化县15862985043: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则是土地改革的文献依据. -
咸尚温经:[答案] 三民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分 析: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识记和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

隆化县15862985043: 辛亥革命主核心主张是什?辛亥革命主核心主张是什么
咸尚温经: 三民主义的内容是指“民族、民权、民生”.其中民族具体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就是指建立民国,每个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民生则是指经济上的具体一点则是指土地方面的即平均地权.三民主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国民党的基本纲领,但在1925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孙中山又将原有的三民主义进行改进,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是在特定时期下国共两党合作的最低政治纲领,因此是现有三民主义后有新三民主义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