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赐教,印度佛教佛教时期中观和唯识这两个时期的历史重点是怎样的?包括人物、经典、典故等。谢谢

作者&投稿:其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印度佛教佛教时期中观和唯识这两个时期的历史重点是怎样的?包括人物、经典、典故等。谢谢~

中观学和唯识学是大乘佛教的两大最重要思想体系。一般认为,唯识学的出现晚於中观学,在印度佛教史上,中观与唯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行不悖,双方就了义不了义互诤不断。中观主旨是般若性空,万法假有;唯识主旨是唯识无境,内识实有。据玄奘《成唯识论》和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内容判断,唯识学的出现受到了当时印度主流思想--婆罗门思想体系内性论、数论等宗派的理论刺激;如果撇开这方面的因素,唯识学的出现,这一现象本身意味著对中观思想的一种检讨与反省。唯识学构筑了庞大的名相概念体系,试图对佛教的一些根本问题作出有别於中观学的解答,这种阐释根本问题的差异并不能简单地归因於门户之见,我个人认为,这代表了大乘佛教内部核心范畴的一次替换,中观学的核心范畴是「假名」,而唯识学的核心范畴是「识」,前者主张「唯假」,後者主张「唯识」。换言之,从「唯假」到「唯识」标示了大乘佛教从中观学到唯识学的过渡。
根本佛教与唯识学 
  一、叙言:在佛学上谁都知道有“小乘”这个名称,这名称大约到佛灭三百年以后,大乘佛教兴起之时才出现的,不然,在巴利文三藏和汉译阿含经,及有部论中,何以没有这个名称,更没有大乘的名称。大约在纪元一世纪前后,大乘教学者,把原始的根本的佛教,称之曰小乘佛教,而自称大乘。这些大乘学者,历史上是“无名氏”,后来可以代表的是马鸣与龙树、无著,他们都是反声闻的。把阿含经教贬值,无论如何,并非佛意,就是三乘五乘一乘的名称,也是大乘教徒后来分别出来的。佛陀在世时,及他灭后三百年至四百年间,是没有什么“乘”的。虽然部派佛教时期分为二十部,也还是“饮水思源”?,“万法归一”,没有大小一三等的高低的分划与批判。所以这许多的分判,?全是大乘学者有意的作为。 
  用“乘”──大乘小乘一乘三乘等,来譬喻佛教,并批判佛教思想,算是印?度佛教史上最初的判教法,次有六宗八宗之判,后来就更多了。佛法到了中国?,判教的学风来得更盛行。在唐时就有人说“古人古贤,所立教门,差别非一”(注一)。有的从思想上批判的,如“乘”“宗”等;有的从时间上批判的,如“三时”“五时”等。五时八教等说,我们不能相信是合乎历史的,同样?的大小乘与一乘三乘之说,也都是后来大乘学者的创作。印度是不讲历史的国?家,尤其是上古时代──佛陀以前,可说一点历史资料都没有,到佛陀立教以后,印度历史算是有了一线光明,但是仍不可得其详。今从乔达摩世尊起,以?探讨印度佛教思想,略述如下:
  二、根本佛教:中国佛教学者,自古以来都承认经典,无论大乘经或小乘经,都是佛说的。所以佛陀又称为法王,因为他是一切法说明的依止处,这是说以佛为法之主故,曰根本佛教。再广而言之,后世弟子所造的论,都是依佛法为根据的,亦可说根本佛教。这里所说的根本佛教是以创教者释迦佛陀及其第一代弟子,所说之言教而定名的。后起的大乘经律论一切教法,都是依止乔?达摩世尊的言教思想而建立的,如华严经、大日经等,故曰根本佛教。 
  佛陀释迦牟尼乔达摩,在未成佛前,名曰悉达多,在纪元前四六六年降生?在北印度的迦毗罗城(今为泥泊尔国的南部边境)释迦族中。于纪元前四三七年(二十九岁)出家,四三一年(三十五岁)时悟道,彻悟宇宙真理而成为一大觉悟之哲人。成道以后名曰释迦牟尼佛。纪元前三八六年,八十岁时入灭。?
  佛陀灭后三十年内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的时期(注二)。此时期中,佛陀所说的法,是以当时的社会思想为对象的。他反对吠陀思想,反对婆罗门教士与其社会制度。当时的印度思想颇为复杂,这里可以归纳两点说: 
  1、哲学方面:是讲二元论的。一、肉体与灵魂:当时的哲学思想,即六派论师的学说,偏重在求灵魂上苦恼的解脱,至于社会一般民众,即婆罗门教士等,是尽情享受。为了满足这个解脱的志愿,他们发现:二、自性与神我的学说,生天的理论。神我是创造之主,只要他(神我)享受,自性就应其所需而?起变化,产生万物。人类若是达到与神我合一,就不生不灭,故名解脱。在诸法上说,宇宙万有都是自性与神我的组合。前者的肉体与灵魂,属于现象论的?;后者自性与神我,是属于本体论的。
  2、在宗教方面:修定与苦行(注三);印度属热带地区,大陆的河流区域,物产丰饶,人民不烦生计,易生出世之想,所以印度的宗教信仰非常发达,教派也多。但是无论那一个教派里的人,都不离禅定与行苦行的两种实践行为;特别是六师学派,和各沙门集团,更加注重这两种行为。佛陀在未出家前,就学习婆罗门教的禅法,先去修习禅定,后来他又行苦行,数年之内,参学多少名德。最后他感觉到修苦行一法,从使身体与精神痛苦疲劳,绝无成正果的?可能,不是究竟的法门。遂转修禅定,于是他从两位有名的修养极高的仙人,学习修定,但是他觉得他们的禅法也不究竟,不能启示智慧,不能彻悟真理,遂舍了仙人的禅法,先行身体恢复健康,就自求悟道之法,所谓坐菩提座而作?思维。佛陀成道后,所说的教法,依他所证悟的境界而说的,这不外乎三法印。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这三种真理,就是乔达摩佛陀在菩提树下所觉悟的缘起理性,后来成为修观的法门。如修无常观、无我观、修苦观褪俏崛四谛纳系闹腔劬跽铡!爸钚小薄爸罘ā薄坝新笔撬鬯迧的对象,即是吾人之现象世界。行者要在这三方面去修习,从这三方面去修观行,即是去经验,才能达到“涅盘寂静”之乐果──一种心安理得的境界。前三是因,后一是果。若三法印中,加上涅盘寂静,又名四法印。如表: 
  阿含圣典的要义虽多,重要者不外这三法印。但是究竟根本佛教的三法印?,与唯识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我们要知道,诸行无常,就是唯识上所讲的虚妄?分别有的心心所法,及其所变现诸法。诸法无我,就是唯识所谈的二无我。因为普通研究佛学,都道小乘谈人无我,不谈法无我;小乘证生空真如,不证法空真如。大乘谈人无我,也谈法无我,证二空真如。人无我狭,法无我宽,这二种无我之分,也是大乘兴起后,才分别出的。今此言“诸法无我”就是显二无我义。阿含经中唯说诸法无我,不说人无我也。有漏皆苦,涅盘寂静,大乘?佛学同是发挥这种思想。不过这种思想在阿含经中表现得浓厚些。 
  三、原始佛教:原始与根本的不同,是时间不同,思想是无多大差别的,可说是一致的,有差别的是在僧团戒律上。根本佛教时期,以佛陀和佛陀直接?弟子入灭时为止。原始是从佛陀的再传弟子起,约在纪元前三五○年至二七○年中的一百二十年,为原始佛教的时代。所谓原始者,因为这百几十年中,思?想行为,大体是依佛世遗规的。在这原始佛教时期,当时佛弟子,特别是僧团,他们特别注意两项事情:一、维持法统的传承;二、保持教权的存在,这在?律典里是常见到僧团的行动。在维持教法的传承方面:不是维持像中国所传的?祖师制度,如佛传给迦叶,迦叶传阿难乃至二十八祖等规式。是要维持大众结?集的口传的要典,使一代传一代的继续传下来。在教权方面,就是维持戒律保守,特别是羯摩(会议)制度。这种制度特别是南传佛教表现得最坚强,至今?仍有他的规模。后来的祖师制度和中国的衣钵传法制度,都是形式的表演。
  因此,在形式上讲究保守,在理论和思想上是得不到进步。在这时期内,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前期根本佛教的重心在佛陀,是依?人不依法律的;到了原始佛教时代,佛教的重心在律(僧团),是依僧团与戒?律,而不依人也不依法的。后来部派佛教时期,佛教重心则在法,依法不依人,也不依律和僧团了,故产生了大乘法,其重心仍在法理与思想。原始佛教思?想重在戒律的保持,对于教法还是重三法印。后来人要研究,为什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在解释上就有五蕴的思想。如五蕴前一色蕴属于?物质方面(肉体),后面的受想行识四蕴属于精神方面(心理),故五蕴就是诸行。佛何以要如此说?是为了迷心执我者说五蕴,把心理分得详细些,以示所谓心者,亦无我体存在。又佛为迷执色法为我者说十二处,把色法再详细的分析,以示物质上的无我。所以佛陀的思想是进步的,而唯识法相的道理,就?建立在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根本说来,仍不离三法印的理论。
  因此原始佛教的阿含经,都是唯识思想的渊源所在。待后详说。四阿含经许多地方说到唯心的道理:如生死轮回说,业感缘起说,都是以心为造作之主体的;又如杂阿含经说蕴、处、界、缘起、食、住等诸法相,所?说的都是法相。唯识法相入门之书曰百法明门论,但此论是解释阿含经中的“一切法无我”义,以明诸法唯识(注四);又五蕴论是解释阿含经中之五蕴,以明缘生法相(注五)。原始佛经与唯识的差别,只是唯识中说八识,阿含经中说六识。大乘唯识说众生的轮回,因烦恼业种而有,入母胎识,是第八阿赖耶识。阿含经里说,入母胎时,是第六意识。其他五蕴、百法等名相分别,皆系后起之说。 
  原始佛教除阿含经外,依有部有阿毗达磨论藏,有六足发智等七论,上座?部有法聚论等七论。有部七论是佛弟子大阿罗汉所造,但出世是很晚的。阿毗达磨论译曰对法论。其体裁有的是契经式的,内容是解释阿含经的各种教理的(注六)。这些论与唯识学关系较多,同时对于当时佛学思想和法相名词的组?织,也相当有系统了。唯识学不过采其说,而加以严密的组织而已。如唯识五?蕴百法,就是根据法蕴足论、五事毗婆沙论、俱舍论等之组织而建立的。 
  四、部派佛教:部派佛教的时代,从佛灭后一百二十年(纪元二六七年)起,僧团开始分裂。在中印度的毗舍离国有跋耆子比丘,因行十种非佛教律法?所许之事,引起大众的反对,于是而有第二次的结集。但开会的结果,因意见不一而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前者是保守的正统派;后者为前进的革新派。后来两派又各自演化出若干派来,而成有名的佛教二十部派。上座?部发展到锡兰缅甸等地,今仍盛行;大众部发展为大乘,而流行于中日蒙藏等?地。这里所讲的唯识是属于大乘的。锡兰等地上座部至今虽不信大乘佛学,而?研究者颇不乏人。因为他们有一个共通之点──都是佛教,都说因缘法(注七)。部派佛教是以阿育王时代的佛教为中心,阿唷王曾以佛教为国教。他在纪元前二七一年正登王位,此后第七年即大弘教法。在他的保护下,上座部难者目建连帝须,曾召集了第三次结集。这次结集中,据说只是结集了论藏,并确定上座部为正统纯洁的佛教,同时,批判其他宗派之学说(注八)。在他们的论典中,也讲心法、心所法、色法、涅盘(注九)。在心的方面:有“有分?心”,后来唯识学者就把它当成阿赖耶识。大体上看来,上座部的哲学,不甚?有条理,也没有进步发展,因为他注重保守,他们以为凡是巴利文写的教典,才是真正佛教。所以对于这些教典,只能“信受奉行”,而不能参加自己的意见,对佛音等解释,也只能奉为 
  镜,而不加研讨和批判。 
  再看大众部:大众部无经论传来中国,只有一部摩诃僧只律。在印度也没有什么经教遗留下来,但在有部的大毗婆沙论中,及其他典藉中或可探见这派的教义。此部谓有根本识;这根本识在唯识学者看来,就是阿赖耶识。
  说一切有部从上座部分出,有七论全部传来中国。其中发智一论,内容是讲法相的。其他六足论,都与发智论有关。故发智为“身”,六论为“足”。这些论都讲法相,如法蕴足论、界身足论中,说色等五位七十五法。由色法而?心所法而心不相应行法而无为法,这好像是主张色本心末诸法唯物论,后来发?展而成为大乘法相缘生说;有主张由心法而心所法,而色法,而心不相应行,而无为法,这就是心本色末诸法唯心论,后来发展成为大乘唯识转变说(注十?)。有部之学说,其搜集材料和组织,大有进步成为小乘学派的革新论派,遥遥与根本上座相对。五位之分,法体实有等,三世实有,有为无为之分,可谓二元论者;又主张极微(原子)生万法说,又可说是唯物的实在论。其他如经部的色心互熏,细意识,种子说;犊子部的非即蕴非离蕴我;正?量部的不失法;化地部的穷生死蕴。这些思想,都在这时期内产生。这些都与?唯识学有着密切关系。
  总之,大家都认为有一个结续生死的心灵识体,它的名称尽管不同,其实体只是一个东西。这不仅佛教认定有此一法,即印度各教派?也都承认有此一物,作为轮转之体。如八识颂云:“去后来先作主翁”。由此?看来,在整个佛教学派中,只要以佛陀的智慧为立足点,不同的见解是可以会?通的,尽管各宗派有其特胜点。

佛教的历史是一个渐进的历史,一开始是小乘,流行了500年,以后才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有有三个阶段:中观学派、唯识学派、佛教密宗。虽然龙树菩萨讲了中观,中观也是佛教的究竟观法,但不等于说以后的佛教流派就不如中观,后面的唯识学派、佛教密宗,它们也是承认诸法实相的,也就是承认中观,只是在解释上有所不同,比如唯识学派的圆成实性就是中观的境界。每个学派都有它的特点,中观学派的特点就是讲中观,这是佛的观法,唯识学派主要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讲如来藏,而密宗的特点就是如来藏中的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就能理解佛教的全部真相。比如密宗,其修法就是如来藏中不可思议的功德,其实就是佛教的最高形态,只不过它的理论不如前两者,其实它的理论就在前两者中,不需要再多说了。
你不能说唯识宗不够究竟。唯识宗的理论是最强的,也是究竟的。唯识宗的三时教判就说明它是第三时教,是中道了义教,是究竟的教义。唯识宗是接受诸法实相的,是承认中观的,而中观学派却不承认唯识宗立的第八识。唯识宗的教义是弥勒菩萨所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第八识是存在的,而且在佛祖讲的经中也有第八识的概念,比如阿陀那识、一切种子识等。所以不能说唯识宗就不如中观学派。个人认为唯识宗的理论更全面一些。

中观著名人物:第一代:龙树、提婆,关系师徒。第二代:清辨、月称,关系论敌。第三代:中国嘉祥大师;第四代:现代印顺导师。经典:中论、十二门论、入中论、掌真论等。典故:龙树如龙宫取经。等等

不知道哦 但佛教不错,比基督教好

中观又可称「性空学」、「般若学」、「中观学」。学佛要学得有成就,首先得分辨邪、正道,把握住邪正的不同。而怎样才能把握正导?这唯有对中观的般若空理做正确的探讨,方能体悟到佛法的特色。


为什么印度人不仅不信佛教,而且还把佛教当成死敌?
第二,印度人并没有将佛教当成死敌。印度人不仅没有将佛教当成死敌,反而塑造印度佛教起源地的形象。当然,在古代印度,印度教曾经大肆排挤佛教。印度一直塑造佛教起源地的形象,引起了尼泊尔的强烈不满。印度之所以会这样, 其实是为了创造旅游收入。要知道,佛教虽然在印度已经非常没落,但在全世界范围内,...

中国佛教和印度佛教有什么区别?
最浅显的区别是佛教中没有神,而印度教是围绕神而建立的。佛教中的佛的字面意思是“觉悟了的人”,而印度教的神明多而繁杂。大梵天,湿婆,毗湿奴是三大主神,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小神。

“佛”是印度梵文,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
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觉知一切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驮步他、浮图、浮头。盖传者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为觉。”宗轮论述记曰:“佛陀梵音,此云觉者,随旧略语,但称曰佛。”佛地论一曰:“于一切法,...

请各位有慧根的人,什么是佛,请赐教。
佛是佛陀(Buddha)一辞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英文是Buddha。佛陀的意思是“觉者(觉悟的人)”。“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③...

佛教在印度为什么没有那么兴盛?
印度人不信佛教,而是主要信印度教,这是因为佛教已经被印度教二级化了。因为佛教被异化后称为印度教的一部分,佛就是神的化身。印度被异教入侵,后又分裂。现在佛教也在恢复中。印度分裂也有英国人的功劳,一部分成了伊斯兰教,如巴基斯坦。另一部分分离出去成了斯里兰卡等,这是信佛教的。还有变种,成...

藏传佛教和印度佛教有什么区别?
佛教与印度教思想的差异佛教与印度教同样都产生于以婆罗门阶级为中心的印度,因此,许多人误以为印度教就是佛教。事实上,印度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夹带着浓厚的神权色彩;佛教却否认印度教原有的万能之说,主张四姓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以现实人生的考察,着重实际的修持与体证。于是,两教不同...

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有什么不一样
而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里要请读者们注意的是:‘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著自己的命运,而不必...

古印度为什么会诞生佛教?盼高手从文明高度加以说明
由此可知,印度在修持方面,确实是超过中国人,这是佛为什麼要降生在印度的原因。譬如当时在中国,对於六道轮回的事实还不能完全接受。但是六道轮回的观念在当时的印度,几乎每个人都承认。因为他们在禅定中亲见此事,所以六道的情况,在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他们是清清楚楚。可惜只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虽然是看得清清...

谁能帮忙告诉下在印度佛教中具有强烈叛逆气质的神的名字都谁啊?_百度...
印度教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最早的教派,这个教派将印度所有族的平民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的就是婆罗门,于是也便将这个教称为了婆罗门教。这个教中有三大主神,分别是湿婆,梵天和毗湿奴。湿婆大神性格丰富,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同样他也暴躁易怒,有时十分地不近人情,但这依然不能将他的魅力掩盖...

为何中国、印度有较多人信奉佛教啊?
佛教在印度的影响远没在世界其他地方大。佛教本身,却未能在印度本上长久植根或滋长,结果还靠中国将他的全部教法与学说,一概承受下来,并加以融会贯通,建立起一个耀古烁今的中国佛教,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世界上几个伟大宗教的教史,大体都不例外,凡是产生教主的所在地,当时都是不肯珍视他...

金川县18658124993: 唯识是究竟还是中观是究竟? -
营芝蒲参: 中观究竟,唯识宗多堕执着假名相之义,堕于声闻乘果. 按你这么说,中观好像变成了客观存在,唯识变成了主观存在, 你这样的理解的法义,已经堕在了二边,并不是真正的中道, 真正的佛法,即不堕在客观,也不堕在主观,这才叫做中道, 任何观察都是虚妄分别,故金刚经言,一切相,皆是虚妄, 你的法义不是堕在客观,就是堕在主观,不管哪个,都是着相、 取相,都不是真正的佛法,不是真正的了义,不是真正的究竟.

金川县18658124993: 什么是大成佛法? -
营芝蒲参: 应当是“大乘佛法” “大乘”是相对于“小乘”而言的 佛灭后约一百年之间为原始佛教时期,在这之后约四百年之间为部派佛教时期. 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出现大乘佛教.“乘”就是“车”的意思,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宗旨,故称“...

金川县18658124993: 佛教到底有多少种 -
营芝蒲参: 印度佛教的主要学派和宗派 印度佛教在部派佛教时期,先后形成了许多部派.最初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以后又从这“根本二部”中分裂出枝末部派,包括十八部(一说二十部).其中从上座部分出的说一切有部影响最大,以后又从此部分出...

金川县18658124993: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
营芝蒲参: 关于慧能的偈颂,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他的偈颂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慧能的偈颂到底是怎样写的,学术界目前还有争论,但这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主要内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是...

金川县18658124993: 西游记中何谓"大乘教法"、"小乘教法"?
营芝蒲参: 大乘佛教是佛教两大支派的一种(另外一个为小乘佛教),大乘是梵文Mahayana的译文.Maha(摩诃)是大的意思,Yana则是乘,也就是交通工具,是印度佛教对教法...

金川县18658124993: 玄奘西行将佛教的那一派别带回东土? -
营芝蒲参: 大乘佛教

金川县18658124993: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时期? -
营芝蒲参: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约前566~前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净饭王太子.据说...

金川县18658124993: Madhyamika和Yoga两宗派对立,前者的中文译名是?两宗?
营芝蒲参: Madhyamika:中观派 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别之一.中国传统称为空宗.因宣扬龙树的中道而得名.中观理论最早的阐述者和奠基人是2~3世纪的龙树和他的弟子提婆.但...

金川县18658124993: 藏传佛教分几大派系,各派系领导人各怎么称呼,各派系各具何特点,请?
营芝蒲参: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喇嘛藏语意为“上师”.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