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济学的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经济政策

作者&投稿:邱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高分求解!用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BP模型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原因、目的和影响。~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是一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自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经济一直不景气,需求萎缩,失业人口大幅增加,几次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也很不明显,因此美联储决定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期能够使美国经济走出泥潭,扩大总需求,提高就业水平。
如图所示(图中的LM曲线斜率大于BP曲线的斜率,事实上当LM曲线的斜率小于BP曲线斜率时,实行货币扩张的结果与前者是一样的,因此在这里只考虑其中一种情形),设A点为最初的均衡点,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后,LM曲线将向右移动,即从LM(M0)移动到LM(M1),内部均衡为B点,此时会出现国际收支赤字使得美元贬值,美国的出口增加,IS曲线和BP曲线同时向右移动,并在C点达到均衡。可以看出,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效果要大于封闭经济的情形。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明:1、这轮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自身是有利的,不论最终美国是否能够实现其预定的政策效果,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导致的国内需求增加和由美元贬值所引起的出口增加都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同时出口增加有利于提高美国的就业水平。而且,由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印发更多的美元可以使美国很轻松地在全球各地采购商品和原材料,而其自身不用付出其它对等的产品。2、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对其它国家造成不利影响。以我国为例,由于美元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这样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将会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美元供大于求,这会导致更多的热钱流入我国境内,造成我国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也会对我国的楼市和股市造成不利影响。

当经济状态出现过热和通胀风险时,政府一般会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即提高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等,以及紧缩性货币政策,即限制货币供给数量或者延缓供给速率等。当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在IS-LM曲线中的表现是,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原因在于,税收提高,支出减少使消费和投资减少。此时LM曲线不变,由于交易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相应的利率下降,IS-LM曲线重新形成的均衡利率将变小,收入将变少,从而限制经济过热和通胀(尽管利率下降会使私人投资有相应的上升,不过总的来说,GDP还是由于政府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下降)。当政府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原因在于货币供给减少,使人们觉得手中的货币量太少,于是就必须出售手中的证券以满足货币需求,那么证券价格就会下跌,利率上升。此时IS曲线不变,利率上升使私人投资减少,收入就相应减少,重新形成的IS-LM模型中的均衡利率变大,均衡收入减少。收入减少,支出减少,起到限制通胀和过热现象。
当然,政府也可以同时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是使IS向左下方移动,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当今世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经济运行无论是市场唱主角还是政府唱主角,都带有混合经济的色彩。纯粹的市场经济或纯粹的计划经济都是不现实的。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在市场失灵时,政府对经济进行一定的干预,使经济运行回到原来的均衡区域。房地产无论是作为消费品还是投资品,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国政府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干预程度则依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像美国这样自由市场经济运行得较好的国家,政府对市场干预较少。而像新加坡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在市场刚起步阶段,政府做了大量建设性的工作,待市场较为成熟后政府逐渐淡出,将大部分任务交给市场完成。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在政府决定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停止福利化分房,实施住房的商品化、货币化、社会化后才开始起步。房地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但由于起步晚,加之发展不完善,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起伏性波动和其他一些较为典型的初级市场特征,如投机气氛较重,市场运行机制不规范,有关法律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常会采取一些经济、法律、行政的措施对经济进行干预,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政府在推出一项政策前,首先应该明确,基于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应是为了保持市场的均衡发展,为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不是一些媒体所宣传的提高住房需求,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经济学上对政府政策进行评价,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该项政策能否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本文拟对我国政府当前若干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进行经济学分析,来权衡其利弊得失,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 房地产产业政策分析
  产业政策是指示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节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结构产业化的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是整个经济政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促进和限制政策等。产业政策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具有特定的导向功能,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市场机制难以替代的制衡和稳定作用。政府在实施产业政策时,其取向是产业发展目标的体现。而各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生成的。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所表现出来的初级市场特征决定了房地产产业政策目标在于完善房地产市场,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功能。这需要政府采取恰当的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包括产业竞争和反垄断政策、产业联合和集团政策等。在生产要素投入量既定的条件下,合理有效地组织这些生产要素,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径。同样,房地产的发展,不仅要制定合理的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也需要有合理的组织政策。
  由于房地产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投资风险巨大等特点,使得房地产业的发展要求走规模经济的道路。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较其它行业更为明显。规模小,开发商的单位成本居高不下,在广告策划、营销推广、环境改造,配套设施、物业管理等方面规模较大的公司也占有明显优势。另外,规模大,尤其是具有较强现金实力的开发商在选择项目最佳开发时间上也具有主动权。这在客观上要求造就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房地产企业,这要通过房地产业内部适度的资本集中来实现。房地产业内部适度的资本集中,能有效地节约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成本,资本的适度集中还有利于节约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费用,这是通过企业间的合并、兼并等经济机制来实现的。由此可见,通过房地产企业的资本集中,可以优化房地产市场组织,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并优化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结构。
  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与规模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以上海市为例,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仅有9家(上海本地8家),入选上证30指数的房地产股仅陆家嘴一家。这8家房地产公司在整个上海房地产业中的规模,市场占有率,业绩等多项指标大多平平,在1999年上海房地产企业销售面积,金额100强中也难见上市公司的踪影。而香港联交所房地产上市公司达100多家,恒生股指33个样本股中,地产或以地产为主业的公司近一半。这十几家大地产商的开发量、市场占有率等主要指标要占到整个香港地产市场的九成,其中长江实业、新鸿基、恒基兆业、新世界四大超级地产商更成为财富的象征。沪港两地房地产上市公司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距甚远,其原因自然与两地市场发育程度、微观主体的竞争实力有关,但两地政府对房地产业产业政策的不同取向也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大陆各种媒体上,乃至政府正式文件上,经常有报导宣称政府决定把住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具体实施政策时,有关方面采取了冻结房地产公司上市的做法。当初之所以采取冻结上市的做法,管理层是出于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的确,到1992的年,房地产开发数量、开发投资额、开工面积等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这远远超过发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承受力,造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许多地方的炒楼、炒土地风较为严重,致使市场运行出现混乱无序的局面。鉴于此,政府果断地采取了紧缩供给的宏观调控政策,控制住了房地产市场严重失衡的局面。而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许多专家学者都或多或少地把金融危机的原因归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使得中国政府在解开房地产企业上市禁令上更为谨慎。然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刻诱因是经济结构的老化与调整的滞后,是知识储备的贫乏,是全要素增长率的落后。房地产泡沫只是这种危机的表象之一。因此,管理层大可不必因为担心房地产泡沫而阻止房地产企业上市。况且,股市除了筹集资金的作用外,还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在较为健全的股市上,资金会从业绩差的企业流向业绩好的企业,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股市本身的进入与退出制度也在客观上对股市的安全直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管理层目前应做的是放弃保护政策,不再ST 、PT下去了,让中国股市真正成为企业的试金石。如美国股市最近的振荡,有人指出这是股市正在挤除泡沫,使高科技股票定价更符合其实际价值的表现。
  我国房地产企业除了扩大规模,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外,提高资产素质,向管理要效益也是从微观上培养一个健全的市场所必需的。政府在宏观层面上的制度创新,尤其是金融制度创新在这方面是大有作为的。当前,房地产证券化是一个可取的方向。房地产证券化可以促使房地产经营专业化,导致资源的合理配置。房地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发育的初级阶段,更需专家经营。证券化的优点之一,在于它促使了房地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这就为其专业化经营提供前提条件。我国的房地产主体行为很不规范,真正具有实力、精于管理的房地产公司并不多,"房地产热"引致的市场虚假繁荣诱使大批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纷纷涉足房地产,其结果势必导致资源特别是管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借助证券化,房地产交专家经营,业主借证券化工具获得应有的收益,投资者亦可分享房地产资源的优化组合,使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从混沌走向有序。

  二、 房地产税费分析
  根据中房指数的统计,目前在我国城镇商品房价格构成中,土地费用及税费占39%,建安成本占51%,其他费用占10%。在房地产利润率已普遍降至10%左右的情况下,税费负担过重就成了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税费不仅关系到房价的高低,其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有些税收,如所得税等直接税也就成为市场经济均衡运行的润滑剂。

  <一> 房地产税费总量分析
  税,是政府凭借其行政权力强制获得的收入。而各种各样的费用更是名目繁多。这些费用的征收部门有三个层次。一是拥有立法、执法、司法权,执行广泛的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包括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各委办部机关、公检法等;第二层:一些负责提供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事业单位,如环保、卫生、教育等。它们的收入由政府拨付,同时政府又赋予它们在本部门负责的事业范围内执法监督的权力,如卫生检查等;第三层,一些享有自然垄断或行政垄断地位,拥有一定强制力的国企,如电力、自来水、煤气公司、政府办的有行政垄断权中介机构。这些名目繁多的税费给房价下降造成了很大的刚性。清理税费,理顺房价的呼声日见高涨。但有人担忧清理税费会减少政府部门收入。
  从税的角度来看,短期里,降低税率会减少政府部门的收入。但从中期来看,如果减少房地产税收负担能使房价下降足够的幅度,使居民的有效需求大幅度上升,此时部分因房价过高难以销售的空置商品房实现销售,政府就可以收到本来税基被各种规费侵蚀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企业所得税、契税等,完全可以抵消各种杂费的减少。将税收与税率的关系用坐标图表示出来, 从图上可以看出,税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税率只有达到一定最优点,才能使税收达到最大。从长期来看,据世界银行测算,房地产投资对相关产业的系数效应为2倍。当住房消费启动后,每亿元住房投资会带来相关产业的GDP增长2亿元,经济发展,税基扩大,政府的收入呈现出良性的增长循环。
  从费的角度来看,清理各种规费能减少对经济的扭曲作用,使各种规费给经济带来的间接成本减少到最小,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公平,这将有利于经济良好稳定的发展。各种费用给企业事业的间接成本远大于本身。名目多、部门多、环节多的规费,意味着企业至少要跑遍20几个部门、收集40几个公章才能获得或维持其合法地位。尽管有些规费本身数额并不大,但企业为遵循这些规定却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并且国内大多数开发商的资金是通过银行贷款间接融资而来,资金的时间成本十分可观。除此之外,在房产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房产市场上开始不断推出各种流行房型设计。这使得市场先机对开发商来至关重要,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此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各种规费的存在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效率,提高经济运行成本。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各种规费则成为各政府部门自己的收入,并进而有可能成为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清理规费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言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二> 部分规费分析
  从公共品的理论来看,政府部门提供公共品时,靠税收来筹集资金;提供私人品时,应按市场规律收取价款,而提供混合产品时,则应考虑依靠税收或收费补偿成本,哪一个效率高。在目前的房地产业中,有些看似应由政府部门提供的产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应交给市场来运作效率更高。
  如政府代行市场职能收取的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费,虽然说由政府出面监督工程质量可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但其中却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当质监站通过了一项工程,意味着政府对工程质量的认可,如果以后工程出了毛病,政府是否替房产商承担赔偿的责任呢?如果政府承担责任,则政府容易混淆作为经济运行的管理者和市场主体中的一方的角色;如果政府不承担赔偿责任,政府官员就完全没有了把好质量关的约束机制。如果这项服务交给市场的中介机构来做。中介机构、房产商、购房者之间是平等关系,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中介机构会因担心招致赔偿而严格控制房产质量,这无疑是一种效率的改进。
  工程质量检验费是政府行为应转为市场行为的例子。而对水、煤、电增客费这三类传统的自然垄断产业来说,这些收费在经济学上也不符合效率的原则。自然垄断产业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很大,变动成本的比重小,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如果不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政府管制,它们就会进行垄断生产,导致低效率;如果把这类企业分割成几个小企业,又会导致成本上升,规模不经济。这是政府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自然垄断产业的理论基础。政府可以采取边际成本定价,也可以采取平均成本定价。无论采用哪种定价,公用事业部门,都可以从价格和补贴中完全弥补成本。现在房产商交纳了增容费,最后由消费者承担,建设了管道、缆线输送网,但却是公用事业部门从水电费、煤气费和补贴收回了成本,这等于消费者支付了双重费用,公用事业部门获得了超额利润。这背离了谁得益谁投资的市场法则。从提高社会效率的角度出发,这些增容费应由公用事业部门而非房产商来承担。如果公用事业部门资金困难,可由房产商负责建造水电、煤气的输送网的成本,建筑成本不能分摊到房价中,待以后公用事业部门收到水电、煤气费了,再向房产公司支付输送网的使用费。

  三 、经济适用房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适用房作为现阶段的国家住房建设政策,旨在通过某种倾斜,如用地划拨、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来达到扩大住房供给,调节房地产投资结构和启动市场有效需求的目的。它是基于我国目前特殊的房地产市场和住房发展市场发展阶段的一种政策选择。但是,对于经济适用房制度的运行机制,与当前地产市场的关系、现行政策规定可能产生的市场反应、经济适用房政策的适用范围以及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尚有待从理论上进行再探索。
  经济适用房政策作为一项政策,本意是通过政府补贴来提高中低收入购房者的住房有效需求。但付诸实施后却暴露出诸多问题:第一,补贴利益的流失与对完全商品房供给的"挤出效应"。目前,有些经济适用房把销售目标定位在中等收入家庭中偏高的那一部分人,甚至以吸引开私家车的一族来争相购买为荣。如果在地段、质量、功能、环境或者舒适性等一方面标准上,这类住房在各方面均能满足中等偏高收入家庭的需要,高收入阶层也会想方设法挤入经济适用房的消费群,从而使所流失的财政补贴效益最终转化为生产者剩余和少数中等偏高和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剩余。而那些真正应该享受到补贴的,居住困难的中等偏低收入阶层反而被排斥在受益范围之外。经济适用房提高标准后,其消费群与完全商品房的消费群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二,助长了市场不公平竞争和违规操作。作为具有政策倾斜性的经济适用房,实际上享受了特定阶段的政策性资源。如果经济适用房的操作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从而形成"黑箱运行",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获得经济适用房的有关政策优惠,受利益驱动,有可能会打着经济适用房的旗号争项目、争计划、争土地、贷款,这就容易诱发政企间交易和寻租行为的发生。第三,提高政策的调控成本,降低政府调节市场的效率。为了使政策优惠能按预期的设想转移到中低收入阶层身上,就需要控制经济适用房的受益面,避免不该享受财政补贴的阶层也从中"沾光"。这就需要将政策调控的重点引向鉴别居民家庭收入层次,监督经济适用房的流通和分配这些繁琐而又无效的工作上,偏离了其主要职能。
  用经济学上的博奕论来分析,经济适用房作为一项政策,涉及的利益方有政府部门、开发企业、消费者三方。在这三者中,有关政府部门拥有用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权力。目前,政策优惠对众多开发商来说是稀缺资源,是众多开发商争夺的对象。而在开发商以各种方式挣得政府政策优惠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有可能进行违规操作。由于政府对经济适用房价格进行管制,按照建房《1998》154号文,经济适用房住房价格除成本、税金外,其开发利润不得超过3%。而理性的开发商是不会愿意从事这种回报率低于同期市场利率的投资项目。而在现实生活中,开发商却对此趋之若鹜。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开发商虚列成本以降低利润,使其符合规定标准,而作为主管行政部门对此却无能为力,甚至可能与开发商合谋使虚列的成本合法化,人为拉高经济适用房利润与售价,使价格管制名存实亡。政府部门为了达到经济适用房的政策意图,需要付出一定的监督费用,以对合格的开发商做出鉴别。而对购房者来说,虽然经济适用房面向的对象是中低收入者,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制定有效的收入调查措施。一部分高收入者也加入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行列,甚至有些人将经济适用房上市套利后再次购买经济适用房进行投机。有关利益三方的相互博奕使得经济适用房政策在操作过程中背离了原来的政策意图。
  由于经济适用房是向住房供给者提供补贴,补贴的结果是在同等投资支出的前提下增加市场供给量,从而导致均衡价格的下降和住房需求的相应增加。为了使补贴的效益尽可能传递给政策所指向的收入阶层。只有在消费者牺牲其他消费品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如果政府直接补贴给消费者,则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综合消费偏好。所谓消费者的综合消费偏好,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做出的消费选择。用无差异曲线说明如图:
  用发补贴的方法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而发补贴给供给者,则可能供给者供给的住房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或最重要的,这时消费者就难以得到最大的满足了。在图中,MN线代表其他消费品(x)和住房(y)的价格一定时,发了一笔现金所形成的预算线,如发补贴给者,该消费者可得到y1的其他消费品和y1的住房,所获效用为u1,如发现金让消费者根据偏好自由选购,消费者会买x2的其他消费品和y2的住房,所获效用为u2, u2>u1。

  参考文献:
  1、《从我国现阶段房地产业政策的几点思考》刑建国、郑重载《房地产经济与管理》
  2、《砖头补贴还是人头补贴》载《房地产世界》1999年8月号
  3、《房地产税费问题透视》载《上海房地》1999年6月号
  4、《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黄亚钧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5《Towards Undividied Cities :The Potential of Economic Revitalisation and Housing Redifferention 》Housing Studies ,Vol,14 NO.5,573-584,1999
  6《Policy Review Housing Studies》Vol,13,No,6,833-839,1998

呵呵,我也在求答案


如何评价IS-LM模型
沙考尔(G.L.S.Shackle批评了IS—I M 模型分析的均衡架构。他认为:“凯恩斯关于经济活动最核心的观念就是不确定性预期,而不确定性预期和均衡的概念是不相容的、完全矛盾的”。第二,Is—LM模型是静态的同步均衡分析,因此不适合于用来表达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动态学的观点。需要用一个动态的序列分析来...

IS—LM 模型是如何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状态的?
宏观经济论述题(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8) 2010-12-30 16:18 9.试简要评述IS—LM模型。答:(l)IS—LM模型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总结凯恩斯理论体系基础上提出的,后经许多人加以补充和扩展,成了宣传和阐释凯恩斯理论的重要工具。该模型由两个方程组成,即:式中i为投资,s为储蓄...

IS曲线与LM曲线有什么区别?
2、LM曲线:所有满足货币市场上的均衡所需的收入与利率水平的组合点的轨迹。二、斜率和斜率影响因素不同 1、LM曲线 (1)斜率为: dr\/dy = k\/1;(2)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边际持币倾向(k)和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弹性系数(l)。2、 IS曲线 (1)斜率:dr\/dY=-(1-b+bt)\/h=-[1-...

请教一道经济学IS-LM曲线的题
令IS=LM可得。(3)联立IS和LM曲线,即可。以三部门经济为例 IS曲线:r=(a+e)\/d-(1-b)Y\/d,其中消费C=a+by,投资I=e-dr LM曲线:r=ky\/h-M\/Pk,其中货币需求L=kY-hr,货币供给m=M\/P,M为名义货币供给量,P为价格水平。联解IS-LM,可以消去r,得到一个Y和P的关系式,这个就是...

一个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宏观学问题,能不能解释下为什么在IS曲线右上方i<...
IS曲线右上方i<s,是因为在IS曲线右边,利率高于均衡利率,所以货币的供给(s)大于货币的需求(i);LM曲线左上方L<M也是同样的道理,利率高于均衡利率,所以货币的供给(M)大于货币的需求(L)。IS—LM模型:在第Ⅰ区间:I < S,利率有下降的压力;L > M,利率有上升的压力;在第Ⅱ区间:I ...

请教经济学:IS,LM,这些模型当中:r,y,I,S,L,M,MS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
r:利率 y:产出,一般就是GDP I:投资 investment S:储蓄 saving L和M:一个是货币供给,一个是货币需求 MS:货币供给 money supply

帮忙解答一下宏观经济学的一些题,谢谢
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对经济的影响:政府是否必须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此时,人们将采取节能措施或寻找替代能源,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油价下降,企业生产成本下降,sas1向右移动,回到原来的sas0水平。8、IS-LM本身是凯恩斯或新凯恩斯学派研究宏观经济趋势和学习的基本模型。(1)IS-LM模型本身就是研究“...

论述题:凯恩斯理论(运用相关IS-LM曲线知识)论述.跪求啊...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比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3 ) IS-LM模型不仅可以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

急!电大西方经济学的题目。用IS-LM模型分析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有 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减税。减税,转移支付势必会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从而增加消费。而政府购买是直接的消费。结果投资增加使L(r)向右上方移动。即利率不变,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货币政策影响LM曲线变动。而财政政策不影响LM曲线。LM曲线不变...

宏观经济学的IS-LM曲线问题!
1、根据储蓄函数为S=-200+0.2Y,得:消费函数C=200+0.8Y Y=C+I Y=200+0.8Y+300-100R 0.2Y=100-100R R=100-0.002Y 该函数的图像就是IS线 根据L=M 0.4Y-50R=250 R=0.008Y-50 该函数图像就是LM曲线 2、联立上面的两个方程,接到的R和Y就是第二题答案。3、先算乘数,k=1...

北流市18753512748: 简述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 试结合IS - LM模型来分析当前的经济状况 -
溥封法兹: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

北流市18753512748: 结合IS - 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应该实行怎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考?
溥封法兹: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理论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大小取决于IS和 LM曲线的形状和斜率.如果 IS曲线陡峭或 LM曲线平坦 , 财政政策...

北流市18753512748: 结合IS - LM模型,简述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并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实际,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财政政策?结合IS - LM模型,简述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并结合... -
溥封法兹:[答案] 宽松的货币政策 试市场总货币量M增加 M增加LM曲线向又移动 的结果Y增加 R下降,但我们国家利率R不是市场决定,这样并不能增加Y 但可以造成汇率降低(至少 上升没有那么快)这样外贸行业不至于遭到更大冲级.财政政策嘛 提高G,效果等...

北流市18753512748: 运用IS - LM曲线模型说明经济平衡状况是什么样子
溥封法兹: 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而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而者交点表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而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产出和利率,如果实际的利率和产出数据所确定的在坐标平面上的点恰好是两曲线的交点,则说明经济达到均衡,否则...

北流市18753512748: 利用IS -- LM模型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
溥封法兹: 目前我国的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地财政政策.我国的IS曲线比较陡峭,当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IS曲线向右移动与LM曲线重新相交的点与原来的交点在Y轴...

北流市18753512748: 用IS - LM曲线分析我国现阶段实行的财政政策的原因 -
溥封法兹:[答案] 目前我国的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地财政政策.我国的IS曲线比较陡峭,当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IS曲线向右移动与LM曲线重新相交的点与原来的交点在Y轴上表现出利率上升幅度很大,挤出效应明显,而同时国民...

北流市18753512748: 结合IS - 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应该实行怎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
溥封法兹: 总需求曲线就是从IS-LM曲线推出来的,而凯恩斯的后继者用他的理论发挥推出IS-LM曲线,实在不觉得怎么用三个工具来分析,顶多结合图形说说会怎么变化~~~~应该是利率不变而国民收入增加,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问题很多~~~

北流市18753512748: 用IS - LM模型分析我国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溥封法兹: 财政政策的实施是会使IS曲线移动,积极的财政政策会使之向右移动,反之亦然;而货币政策的实施就会是LM曲线移动,积极的货币政策会使之右移,消极的会使之左移.在一个以r为纵坐标,y为横坐标的图上,IS曲线是向右下倾斜,而LM是向右上倾斜的,它们之间的交点就是均衡点.积极的财政政策使IS右移,利率和国民产出都提高了,这样对本国的经济状况是不够的,还要配之使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之达到刺激经济的效果.

北流市18753512748: 出口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用Is LM曲线分析 -
溥封法兹: IS-LM模型属于凯恩斯理论的发展,此模型用于推导总需求曲线.同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一样,IS-LM模型也是建立在政府是可以通过经济政策有效干预国民经济的.因此,IS-LM模型作为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模型,可以受到政府财政政策,货...

北流市18753512748: 试用IS - LM曲线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条件和影响效果 -
溥封法兹: IS和LM曲线的交点上同时实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然而,这一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声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就需要依靠国家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进行调节.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来调节国民收入(LM曲线不变,IS曲线变动:IS向右上方移动,即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政府采取了,减少税收,增加支出的措施;反之则是紧缩性)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用变动货币供应量办法来改变利率和收入,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都会产生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