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现实及历史意义

作者&投稿:住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第一》的第十一篇,意思是要看一个人的品行,首先要看他父亲在世时,他的志向是什么,其次要看他在他父亲去世之后,他的行为,如果在他父亲过世的多年里,他的行为还能够向他父亲在世时一样符合德行,那他就算做到了孝。

这句话主要阐述的是孔子对于孝道的看法。具体解释这句话中的字词意思,“其”实代指,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行的读音是xìng,指行为举止等;三年在这里并不是三年的意思,而是指多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已。道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多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

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对这话要辩证地对待。
参考资料
第一文库网.第一文库网[引用时间2018-4-4]

学习《论语》,孔子观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以下是 南怀瑾《论语别裁》关于这一段的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问题来了,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这样,问题不就来了?如果遇到坏人的话,明明知道错,可推说:“孔子说的呀!圣人说的呀!为了作孝子,也只好做错三年呀!”这叫圣人吗?照这样讲,我就叫它是老鼠生儿的孝道哲学。为什么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通吗?不通!这些问题,都出在过去的误解。当然,宋儒并不一定完全错,但像这种错的地方,我们要注意。所以古人说,读书要顶门上另有一只眼。中国宗教里有的神像,多一只眼睛,名为智慧眼。我们要用宗教家所谓的智慧之眼去看,就很容易了解了。

  “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态度。我们都曾经作过儿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父亲、师长的面前,听到教训吩咐,口口声声称“是”,但背过身来,却对着同学、朋友,做一个鬼脸,表示不听。所以“父在观其志”这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

孔子说,看一个人是否孝顺,他的父亲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以后,看他的品行:能够三年不改变父亲行为处事的思想及方法,这样就可以说他孝。
这是孔子维护周礼及“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思想观念的体现。在当时的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社会、思想混乱时期,有助于维护被破坏的统治秩序及社会风气。但是从历史上来讲这在当时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与法家的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观是相悖的。
现在看来,他提倡的孝道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愚孝思想的表现,不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谢谢,自己理解的,不过应该不差。有帮助的话请采纳~加分的话就更好了,嘿嘿嘿~~~~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中实词...
实词+虚词,那就在解释每一个字咯。子:孔子 曰:说话 父:父亲 在:在世,活着 观:观察 其:他的,这里指儿子 志:志向,理想 没:去世 行:行为举止 三年:不一定指具体三年,可以说是长期 无改:没有改变 于:介词,可翻译为“对于或对”父之道:父亲坚持的为人准则 可谓:可以说 矣:...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出自哪里﹖
语出《论语•学而.第一》的第十一篇。【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整句注音及...
首先是注音,本局难点在“没”、”行“,“没”应读mo四声,表死亡;“行”据杨伯峻《论语注释》读xing四声,表行为,其他的字就是平时的读法。释义: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父亲合理的教导(优点),能长期坚持不加改变(三年表很...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
以下是 南怀瑾《论语别裁》关于这一段的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

子曰:“父在观其行,父没观其志,三年无改父之道,可为孝矣。”是什么意 ...
父亲在的时候观察他的行为,父亲去世了观察他的志向,如果三年他没有改变他父亲的处事之道,可以称他为孝了。

子曰父在观其志的全文翻译
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原句是: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该句出处 出自《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

“子欲养而亲不在”其实是一句借口
【DAY1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后一句后儒议论比较多,三年不改父道,如果父亲做得不对,要改就应该马上改,何待三年?张居正也说:“观圣人之言者,不可执一求之。”你要用心体会,不要钻牛角尖。父亲去世一年多了,父亲留下的痕迹,便觉得亲切,...

父母在,观其志,父母没,观其行。
意思是: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出自:《论语·为政篇》。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译文:...

“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的...
孔子说:“父亲在世时,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利,因而只有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时,就要看一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的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的...
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安化县15837138800: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出自《论语》哪一篇 -
赫爸酚麻:[答案] 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

安化县15837138800:  翻译下面文言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赫爸酚麻:[答案] 孔子说:“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

安化县15837138800: 初中语文上册第十课《论语十二章》翻译 -
赫爸酚麻:[答案]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 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7、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安化县15837138800: 翻译有关于孝道的以下论语论语学而第一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为政第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
赫爸酚麻:[答案] 1、父亲(长辈)在的时候,考察这个人的志向是不是真的和父亲长辈的要求相符,父亲长辈去世之后观察他的行为是否还和以前一致.父亲去世之后能够有三年遵从父亲长辈的传统,这就称得上孝了.”2、孟懿子向孔子请问什...

安化县15837138800: 下列论语的翻译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
赫爸酚麻:[答案]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安化县15837138800: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 -
赫爸酚麻: 以下是 南怀瑾《论语别裁》关于这一段的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

安化县15837138800: 子曰:父在关其志,父没关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已. -
赫爸酚麻:[答案] 大哥!拜托你提问认真点好不好! 麻烦你提问,把字都打正确了好不好?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才是正确的!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

安化县15837138800: 《论语 学而篇第十一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谁能帮我全新解释一下,以现代人的眼光,三百字为佳,... -
赫爸酚麻:[答案] 11·1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3)于礼乐,君子(4)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 (1)先进: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 (2)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3)后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4)君...

安化县15837138800: 《论语》原文及翻译 -
赫爸酚麻: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翻译: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翻译: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

安化县15837138800: 论语第一篇的全文 -
赫爸酚麻:[答案]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