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产权制度特性

作者&投稿:全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土地产权种类及其特性~

沉陷地产权界定应遵循经济效率原则、保护原则、有效激励与约束原则、制度效益最大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公示和公信原则、物权法定原则、物权取得的先占原则等。
土地产权的基本特征是排他性,但并不是所有形式的土地产权都具有完全的排他性,根据土地产权的排他程度,可以区分为共有产权、私有产权、国有产权等形式。不同形式的土地产权,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效率。
5.4.3.1 共有土地产权
指在共同体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权分享共同体土地财产的权利。在共有土地产权下,由于共同体内部每一成员都有权平均分享共同体具有的土地权利,如果对他使用共有土地权利的监察和谈判成本不为零,他在最大化地追求个人价值时,由此产生的成本就有可能部分让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承担;同样一个共同权利的土地所有权,也不能排斥其他共同体成员分享他的努力和果实。由于所有成员要达到一个最优行动的谈判成本非常高,因而,共有土地产权导致了很大的外部性。由于成本的外部性,就会造成土地的过度利用,结果是动植物存量的减少和土地丰度的降低。即使达成协议,还必须考虑监督成本问题。协议达成后,任何人都没有在共有的土地上劳动的私有权利,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劳动或利用公共土地资源的权利,只是在时间和程度上受到一定限制。但是由谁来监督每个人在公地上劳动的时间以及对公地的利用程度呢,在一个共有土地产权制度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承担这部分监督成本。这也是导致共有土地产权低效率的原因。
我国农村以村或乡镇等为产权的格局,阻碍了区域农田景观格局的协调统一,知识致使产权边界处农田廊道空白、断裂或错位,影响了各种流的通常和景观安全,如山东省兖州市农田就暴露出此问题。
5.4.3.2 国有土地产权
在国有产权制度下,土地权利是由国家的代理人来行使的。这些代理人作为土地权利的使行者,对土地权利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配都不具有充分的权能,就使他对其他社会成员监督的激励减低,而国家要对这些代理人进行充分监督的费用却极其高昂。此外行使国家权力的实体追求其政治利益而偏离利润最大化动机,因而选择代理人的时候,也具有从政治利益而非从经济利益考虑的倾向,所以,国有土地产权也有很强的外部性,其经济绩效也不很理想。
国有土地产权的低效率的原因有:一是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国家只是一个虚拟主体,缺乏激励。二是国有土地产权的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都过高,以至于难以实施和难以监督。
事实上,国有土地产权的效率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而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共同利益,在一个以私有制土地产权为主体的社会里,能够代表全体国民利益的只有国家。在个体利益与国民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只有国家才能从整个国民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行为。所以,在任何制度下,保持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都是必要的。
在河北省中捷友谊农场的农田景观格局中便反映出国有产权对景观格局的配置状况,使整个景观克服了私有土地产权、共有土地产权的局限性,农田景观协调配套。
5.4.3.3 私有土地产权
私有土地产权就是将土地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特定的人,他可以将这些权利同其他具有类似权利的土地相交换,也可以通过契约将这些土地权利转让给其他人,他对这些土地权利的使用一般不受限制。私有者在做出一项行为决策时,会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倾向,并选择他认为能使他的私有权利的现期价值最大化的方式,来做出使用土地资源的安排;而且为获取收益所产生的成本也只能由他个人来承担,具有充分的内部性,从而产生了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的激励。私有产权具有排斥他人的权利,将收益与成本内化,降低社会成本与外部性,从而能刺激所有者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但是私有产权存在着规模经济方面的限制。任何一个私有经济都不可能很大,如我国解放前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田经营规模变小,经营分散,对农田景观安全格局形成危害。所以马克思对股份制高度赞扬,认为它是对私有制的一种扬弃,是一种进步。对于整个私有土地产权,也应该采取这种科学的态度。
所以,应该提高土地产权的社会性,适当限制私有土地产权、共有土地产权的排他性,对各类产权进行合理分割与组合。

中国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一)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土地权利制度。中国土地权利制度由以下四方面构成:第一,实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第二,土地国有制和土地集体所有制并存。城市土地以及矿藏、水流、海域、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的农村和城市郊区土地、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以及法律规定归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属于集体所有。第三,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相分离。农村土地采取承包经营制度,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在国家所有前提下,土地使用权人有依法占有、使用及取得收益和转让、出租、抵押其土地使用权的权利。第四,尊重和保护土地财产权。国家依据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对土地权利加以规范与保护。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以完善和强化土地用益物权为重点,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土地权利。
(二)采取以耕地保护为目标、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模式。根据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中国把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摆在首要地位。1998年修订土地管理法时,将国外行之有效的用途管制制度引入并写进法律,提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严格限制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转为建设用地。
(三)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机制为主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中国土地资源配置制度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国有土地实行划拨供应和有偿使用的双轨制。除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实行划拨供地外,其他各类建设用地一律实行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者入股等有偿使用方式。第二,经营性土地实行政府独家垄断下的市场配置。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采取招标、拍卖、挂牌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第三,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可以依法租赁、作价出资(入股)、转让、抵押土地。
(四)确立以集中统一管理为主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1986年以前,中国土地由多部门分散管理。1986年,针对“以块为主”土地管理体制出现的问题,建立了全国城乡地政统一管理体制。1998年以土地用途管制取代分级限额审批管理,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权限上收到国务院和省级政府。2004年进一步理顺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2006年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至此,对土地相对集中管理、自上而下监督的土地统一管理模式基本形成,即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在领导班子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与省双层管理、省级以下垂直管理的体制。

  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管理制度的基础和依据。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是决定性的原因。从解决土地管理的根本问题出发,就必须从产权问题入手,抛开意识形态的羁绊,研究在现阶段,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采取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实现公平的土地产权制度,继而解决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和人口分为城市人和农村人一样,土地也分为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因此,理论上将此称为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在管理实践中出现了很多令人费解而又在现有制度框架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缺陷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制度。人民公社成立后,我国彻底摒弃了延续几千年的土地私有制度,实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共同劳动;劳动成果共同分配是集体经济的三大特征。劳动决定成果的分配,而生产资料不再作为分配的要素,集体成员脱离集体经济组织,不再参与集体活动,其权益相应消失。从集体所有制的特征来看,有点像国际上流行的合作制组织。上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解体之后,除极少数农村如江苏省的华西村、河南省的南街村等仍保留集体经济组织之外,其他绝大多数都分田到户了。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机构,解体后公社一级机构摇身一变成为乡级人民政府,生产犬队改为村民自治组织,生产队改为民小组。生产资料或集体财产分配给集体成员,土地由农户承包经营口很多地方已难以找到集体经济的影子,国或只留下集体经济组织的外壳。对已经不存在的事物或只留下一个外壳的东西仍作为法律主体,尤其是历次宪法修改过程中法律制订者都视而不见,对此只能表示深深的遗憾。但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和后果难以想象。
  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由于已不存在集体经济组织,因此从性质上已转化为集体成员共同所有,即由公有制转化为“共有制”。后者和前者的重大区别在于集体成员只对某项财产共同享有所有权,而不需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就如居住在一幢高层建筑上的城市居民对电梯等公共设施享有其有权一样。共有权不需要人格化代表,只需要成员多数人的意志表示即可。这种“土地共有制”,在全世界已很少存在,据说,美国印第安部落仍实行这种制度,但已由美国联邦政府替印第安人托管。
  农村集体土地既归乡(镇)所有,也归村和村民小组所有,在土地被征用或被征购过程中,对土地补偿费的分割使这三级都成为受益者,而承包土地的农民虽失去了所耕作的土地,但因不是所有者,因此,并不是法定的谈判对象,因此没有多少话语权,只能得到些许补偿费。除非一个村庄更多的人失去土地,且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才会上访或聚众闹事,多数情况下,理性的选择是被动接受。省县两级政府从经济发展考虑,往往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不予深究。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作为集体土地的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更愿意土地被大量征用或征购,这和国家所推行的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大相径庭。因此这项政策的实施效果从长期来看是值得怀疑的。利益受到损害的农民的上访是获取土地占用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政府并不提倡,因此中央政府很难得到土地利用的真实信息,只能被动接受土地被大量占用的事实和结果。
  综上所述,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已没有存在的价值,继续存在下去,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认为已到对其进行根本性改革的时候。
  (二)二元土地制度形成的深层次矛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就形成了二元土地所有制度。在二元土地所有制度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二元土地管理制度。这种二元土地制度造成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1.低补偿高出让,地方政府成为损害农民利益的始作俑者
  根据《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须缴纳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才能使用土地。而使用集体土地,须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并进行补偿,将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后,才能使用土地。而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则不需办理土地转用手续。由于有此差别,很多地方政府便打起了农地的主意,假借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把大量农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通过“低补偿”、“高出让”,积累建设资金,建起了“超豪华”城市,还美其名曰“经营城市”。“弱势”的农民在“强大”的政府面前只能默默承受。不能承受的农民或采取上访或聚众闹事造成社会不稳定。
  2.城乡二元土地市场正在形成 考试大论坛
  农用地转用手续繁琐,而乡镇建设和乡镇企业用地手续就简单得多,在各地政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形势下,很多土地转用甚至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在东部沿海地区,农民在自己的耕地上建起了住宅和工厂,城镇规模也不断扩大,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土地的占用也令人触目惊心。在城市郊区,很多建设项目采取和乡村合资的方式即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建设用地,而不再通过土地转用的形式。随着城市的扩大,在城市内部也将出现二元土地市场。城市土地使用权有法定的年限,而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却未规定使用年限,所以城里有很多人到农村去建设别墅或休闲场所。 来源:www.examda.com
  3.城市土地国有化将受到严峻挑战
  城市土地由国家所有,一般指现有的被民政部批准确定的600多座城市和一部分县城,很多建制镇使用的多是集体土地。这些建制镇的规模不断扩大,如浙江省温州市下属的龙岗镇、鳌江镇,江苏省的同里镇、周庄镇等,其规模已相当于中小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属于集体性质,要不要办理土地转用手续?使用城市土地的单位和个人,要不要缴纳土地出让金?遍布全国各个城市的城中村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就是因为牵涉到土地“变性”问题。土地不变性,政府难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而要变性,谁来支付土地补偿费?土地变性后,谁来支付土地出让金?城市中集体土地变性,成为一个谁也解不开的结。而打这个结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因为土地本无性,是我们给强加上去的。
  4.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土地二元制度的不合理性决定了其不可持续性,也注定了其必然改变的结果。很多人尤其是投资者和企业家不仅把土地当作生产资料,也把其当成投资的工具,在兴办实业时,尽可能多地占用土地。农民宅基地的占用也是越大越好,有的一户占用几份宅基地。这是他们最理性的选择。
  二、土地私有化思潮辨析 采集者退散
  世界上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度:国有制、私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有很多弊端,故改革之声不绝于耳。有人主张国有化,另有一些人虽然没有公开自己的观点,但主张私有化的大有人在,甚至存在一种私有化思潮。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很复杂,可以存而不论,但此问题又是土地管理制度的前提,是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不理清楚这一问题,土地管理制度便找不到方向和基础。
  (一)资本主义国家土地私有化的教训
  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土地私有制,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实行的也是私有制(是没有得到法律保障的土地制度)。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私有产权的边界清晰,权益得到国家法律的有效保护,可有效防止外部性所带来的效率损失,故私有制的效率高于公有制。
  资本主义国家无一例外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度。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比较发达,但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因为其实行土地私有制,才导致今天如此发达。应该看到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国家有很多还非常贫穷。因此,也不能认为只要实行了土地私有制,经济就会发达起来。相反,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有许多教训。
  上世纪60至80年代,日本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加快,对土地产生了巨大需求。但持有土地的农民不愿意转让手中的土地,政府和工商业者不得不出高价购买,由此提高了政府和企业的投资成本。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在道路建设中,用地费占总投资的比重曾达到90%。农民通过转让土地获得了巨大收益,并用于购买房产和企业的股票,推动了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上扬,形成了巨大的经济泡沫。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不断上扬的同时,企业的成本也在节节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许多银行和企业破产倒闭,导致日本经济不景气长达十几年时间。 来源:www.examda.com
  韩国也实行土地私有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土地问题成为一大制约因素。其首要问题是土地的集中。根据韩国土地公概念研究委员会1989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前5%的大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土地,占全国个人所有土地的 65.2%。韩国土地所有制构成是:私有地为66.1%,国有地为24.3%,法人所有地为4.1%,其他5.5%。土地问题还集中表现在1960年以后持续的周期性土地投机和不断升高的地价上。在地价急速上升的状况下,个人和企业的很多资金都投入到不动产投机中,形成了地价持续上升的恶性循环,从而使韩国的土地问题日益严重。地价上升、土地集中、不动产投机构成恶性循环的三个环节,并使土地问题引发出诸多社会政治问题。第一,土地价格的上涨直接引起住宅价格的上涨,使普通公民的住宅购买力日益减弱。在大城市居民中,无私人住宅或土地而租房的家庭数达到总数的70%。第二,地价上升增加了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补偿费,增加了建设成本,阻碍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在道路建设中,用地费所占比重的平均值由1979年的6% 上升到1987年的35%,甚至达到55.4%以上。第三,土地集中把地价持续上升所带来的利润以大量的非劳动所得的形态集中在大土地所有者手中。非农民的农村土地所有问题成了阻碍农村经济自立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针对土地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期,韩国提出了“土地公概念”理论,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如:《有关宅基地所有上限的法律》、《国土利用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土地区划整理事业法》等等,对土地私有权进行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 来源:考试大
  (二)中国实行土地私有化将带来的后果
  总结历史的经验,“耕者有其田”是容易做到的,但“耕者保其田”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兼并者在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将农民的土地收归囊中。建国初期,实行合作制的初衷就是防止土地兼并,防止农民的土地得而复失,事实上,当时已有土地兼并的苗头。
  实行土地承包制后,土地转让仍然受到严格限制,尤其是不允许村民以外的人购买土地。如实行土地私有制,自由转让或曰自由买卖当属应有之义。城市中一批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人正在到处寻找投资机会,他们不会看不到土地种植虽然价值不高,但一旦改变用途,其增长潜力将是“无限”的。农村的土地将是他们下一轮投资的“富矿”。中国农民虽然有“恋土”情结,但种粮比较效益低,进城打工的吸引力远远大于耕种土地的拉力,一旦投资者给出合适的价格,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将土地转让出去。为了治疗疾病,子女求学,进城创业等原因也会迫使他们出卖土地。在没有解决社会保障之前,失地农民一旦不能顺利在城市就业,势将沦落为流民,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来源:考试大
  毫无疑问,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一旦恢复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势必会造成土地的大量兼并。尽管兼并和集中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但是,落后的农村生产力状况以及大量廉价农村劳动力的存在,会使劳动力对资本进行大量替代,从而土地集中经营成本可能会高于分散经营的成本。土地兼并的结果不是大农场的出现,而是佃农的出现。土地所有者收取地租,并寄希望于土地价值的自然增值。另一方面,即便能形成一部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但将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被挤出。从土地上脱离出来的农民,由于自身技能和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被非农产业吸纳,加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将会造成众多失地又失业的农民流离失所、无计维生,从而引发社会混乱。如此一来,非但不能解决三农问题,反而会使问题进一步恶化。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土地管理方式,占用土地进行工业和城市建设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实行土地私有制,在土地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持有土地的农民会和日本的农民一样对土地待价而沽。对土地的投机也会乘势而起,使真正的土地需求者难以购得土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本将加倍上升,不仅会延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也将成为泡影。
  三、化土地二元产权制度为一元产权制度
  (一)土地国有化是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 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从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来看,农村集体的权利已剥夺殆尽。农村集体除按照《土地承包法》将土地如数承包给集体组织成员以外,看不到集体所有权的任何权能。法律本身也出现了矛盾。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城市和农村并没有天然的界限,尤其是城市郊区的农村很多已经变为城市。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今天的农村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变为城市。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民们在集体的土地上建起了工厂和公寓,就地实现了城市化。全国有19000多个建制镇,已经或正在成为城市或城市的一部分,但他们用于城镇建设的土地基本上都属于集体土地,如果不转化为国有土地,将明显违反宪法。如果转化为国有土地,由谁来支付这笔数额巨大的“变性”资金?不仅如此,“城中村”的集体土地如何“变性”为国有土地?现实一再使神圣的法律陷入困境。在浙江温州等地,广东南海、顺德、东莞等地,凡是私营企业发达的地方,集体出租土地现象就较为普遍。因此,土地制度并轨势在必行。土地制度并轨的方向理所当然是国有化而不是集体化,更不是私有化。因此,我们建议:改革土地二元所有制度为一元所有制度,即废除土地集体所有制,代之以土地国有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地用途,确定土地使用权等不同土地权能,在合适的时机修改宪法,并相应修改有关法律。
  (二)土地使用权长期化 来源:考试大
  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产权的一种权能。产权是在既定的生产关系内部,由所有制实现形式所决定并反映生产关系,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形成的,反映不同经济主体对一定财产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的权利及相应义务的法律形式。使用权是所有权派生的,是受到所有权制约的一种权利。但使用权也是一种物权,是受到保护的民事权利。 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当国家掌握了土地所有权以后,就可以通过法律或授权政府将土地使用权直接授予承包土地的农户。农户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具有使用、经营等权利,即可以转让、租赁、抵押和继承。既不受村委会的非法干预,也不受县乡政府的非法干预。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就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农业用地尤其是基本农田才能够有效保护。当农民需要改变土地用途时,必须得到政府的许可,当农民进行土地转让而又不符合国家对农地转让的条件时,村委会和乡县政府就可以依法进行干预。无论是公共利益或是一般城市建设用地,都应按照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的价格标准对农民进行补偿,村委会或乡县政府无权对农民转让土地的资金进行分割,但对因转让土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应强制缴纳各种社会保障资金,将其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在集体土地统一并轨为国有土地时,并将土地使用权授予农民时,国家不需支付也不应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以往的土地收益,仍然谁使用、谁出租,为谁所有。国家在道路交通设施、水利等建设、城市规划改造、国防用地等等特别情况下,保留对所有土地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的强制收回权力。但对收回的土地要根据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价格给予补偿。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取得耕地使用权的农户如举家迁往城市和城镇(户口已迁入城市或在城市有住房、有固定工作,已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账户者)可允许土地使用权转让,也可不转让土地使用权,但不得将土地撂荒(土地一年以上元人耕种)。国家对撂荒土地将无偿收回并对其拍卖。 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举家去城市务工或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可允许将土地出租,租赁期限和租金由租赁双方确定;出租方若需自行耕种,承租方应予同意。
  土地使用权应允许继承。全家俱已亡故的农户可由指定继承人继承,没有指定的可由法定继承人继承。继承人不愿继承的可由国家收回并拍卖。
  家庭分裂允许通过协商对土地使用权进行分割,土地管理部门应重新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夫妇离婚如一方放弃耕种可将土地使用权折价。如双方难以达成协议,可诉诸法律。
  土地使用权可设定抵押,但以不影响抵押者基本生活为前提。
  宅基地和耕地一样由土地管理部门核发使用权证书,享有和耕地同样的权利,但有遵守城市规划、城镇规划和新农村规划的义务。
  (三)土地产权制度并轨的重大意义
  土地产权制度并轨,即农村土地国有化,赋予农户土地使用权,同时也取消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期限,对正在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我国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1.土地国有化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是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基础和条件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以“均田”作为施政纲领,但都有始无终,因其不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且没有抑制土地兼并的手段。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实现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允许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发生。国家掌握了土地所有权,就能从根本上抑制对土地的兼并和垄断,制约个人或利益集团利用土地牟取暴利的情况发生。国家通过所有权可对土地利用、土地市场、土地收益进行掌控,使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和手段。
  2.土地使用权长期化可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基础
  土地具有天然性和不可转移性,因此,它不是一般的商品。但土地具有排他性和有用性,因此,又具有商品的特性。为了有效地利用土地,使其优化合理地配置,按照市场原则,通过市场交易决定土地利用,较之于通过行政手段进行配置,实践证明是更为正确的选择。赋予利用者长期使用权,便使根据价值规律进行流转成为可能,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使单位土地有更大的产出。由于通过土地使用权对利用者的权益给予法律上的有效保护,可以鼓励利用者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从而改善土地的质量和环境。 考试大论坛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土地通过行政手段配置。一旦项目获得批准,就可以通过无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一方面,虽具有降低投资成本继而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但土地价值却没有在产品价值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无偿取得,土地占用最大化便成为理性的选择,土地的粗放利用便不可避免。土地不可思转让或只允许无偿转让,使大量土地占而不用,造成极大浪费,城市土地国有制演变成单位所有制。改革开放后,虽允许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但由于法律设定了最长70年的期限,致使土地的未来收益与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土地的流转和使用权价格的形成。实行土地使用权永久化,可消除未来土地成本的不确定性,土地市场就能够很快形成,其使用权价格将趋向合理化。 来源:考试大
  3. 赋予农户长期土地使用权将对农民利益起到 根本保护作用
  农户取得长期土地使用权不仅使用地农民的用地权受到法律的保护,使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使土地使用权成为农户既可以使用卫转让,又可以继承和抵押的资产,并可有效地制约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及村干部滥用权力。土地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只能依法对土地利用行使监督的权力,而不再有配置的权力。地方政府及村级组织再无资格参与对土地收益的分割,土地被征用后的补偿也将全额归农民所有

土地产权的基本特性小中大 1. 产权是人与物的关系,是人对物的权利。

2. 土地产权具有排他性,即土地产权的边界必须是清楚或明晰的。

3. 土地产权客体必须是有价值的与可占用的。

4.土地产权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确认,给予保护,所有者或占有者对产权客体才具有法律效力。

5.土地产权具有排他性,但不是绝对的权利。

开公路损坏我的妃子笑荔枝财产,怎么补尝


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制度改革为城市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城市土地基本建立了完善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但农村土地制度却很不完善,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要求,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要实现城乡统筹就必须打破土地二元结构,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实现城乡土地统一登记。当前农村土地明显存在以下不足:一是...

产权资本运营的内涵和特性?
产权资本运营的前提条件 1***产权的界定。产权界定与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代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产权界定明确,运用市场机制的代价就小,反之,将导致交易成本巨大,资源配置困难。人们通过比较交易成本的大小来选择各自的责、权、利关系,或者说,选择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指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

知识产品经济学知识产品与知识产权制度安排
在知识的广阔领域中,知识产品因其经济学特性而成为稀缺资源,引发了生产、分配、交易和消费的经济问题,即如何有效配置这种稀缺资源。关键在于知识产权制度,它决定了知识产品能否从非经济物品转变为可以被法律保护的经济物品。赋予知识产品知识产权,是因为没有这种制度,知识产品将可能被免费使用,缺乏经济...

农村产权改革制度中五权指什么
农村产权改革制度中【五权】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林权】【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各地在改革内容上,主要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房屋产权登记颁证、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

产权是什么意思,和所有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国有企业的产权归谁所有?
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第二,法人产权,即法人财产权,其中包括经营权,是指法人企业对资产所有者授予其经营的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的权利,是由法人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一种权利;第三,产权还指股权和债权,即在实行法人制度后,由于企业拥有对资产的法人所有权,致使原始产权转变为股权或债权,或称终权所有权...

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1、产权清晰 2、权责明确 3、政企分开 4、管理科学 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1、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产权的这种功能是维护社会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法权支柱和基础。2、有利于...

谁知道知识产权有那些特性?
客体的无形性是知识产权的最本质特征,是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的根本区别所在,下述知识产权的特征――相对垄断性、法律效力在时空上的有限性和权利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性,从某种程度上说皆根源于此。知识产权的客体是知识产品,它通常是创造性智力劳动的产物,其本质是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处于“专有领域”,它能够使专有权...

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内容简介
第二篇“经济主体与微观经济运行”以经济组织理论为核心,深入剖析微观经济的运作。它结合社会生产组织创新,静态地探究企业与产权制度的特性,动态地分析企业行为和成长过程,特别关注了民营企业的崛起和私人经济的发展。第三篇“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紧贴中国实际,全面剖析转型期的重大经济...

知识产权战略简介
在制定上,它强调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宏观指导政策,包括高效行政服务,如在税收和广告等政策中融入知识产权考量,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利益转向注重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的长期积累。同时,国家对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实际上,知识产权战略是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属于私法、财产法,它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2、意义...

鞍山市13445308245: 土地产权制度 - 搜狗百科
明帘甲磺: 土地产权的基本特性小中大 1. 产权是人与物的关系,是人对物的权利.2. 土地产权具有排他性,即土地产权的边界必须是清楚或明晰的.3. 土地产权客体必须是有价值的与可占用的.4.土地产权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确认,给予保护,所有者或占有者对产权客体才具有法律效力.5.土地产权具有排他性,但不是绝对的权利.

鞍山市13445308245: 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制度是?及其特点是什么
明帘甲磺: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 ①农村土地实行土地公有制,土地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因此,进行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都必须以土地公有制为前提. ②农村...

鞍山市13445308245: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是怎样的?
明帘甲磺: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 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奉行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存,以土地的集体所有制为主.国家所有制是指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而集体所有制则是指土地所有权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2) 在土地的经营形式方面,实行多种土地经营形式并存,以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形式为主.(3) 在土地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方面,既以农户为经营主体,又以多种形式的集体为经营主体,其中以农户经营为主体.(4) 在土地的管理体制方面,实行国家管理、社区经济组织管理、基层经营者管理的三级管理体制,以土地的国家宏观管理为主.

鞍山市13445308245: 土地登记、土地产权、建设用地的几个疑问 -
明帘甲磺: 一.土地登记以及他项权利的登记: 1.土地登记申请书; 2.土地登记申请者的法人代表证明、个人身份证明或户籍证明; 3.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4.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 土地他项权利登记: 1、土地抵押登记申请和银行出具的书面意见; 2、营...

鞍山市13445308245: 农村土地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明帘甲磺: 地位的基础性.农村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土地是财富之母,可见土地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农村土地制度决定了 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

鞍山市13445308245: 中国农地制度的产权特征有哪些呢?
明帘甲磺: 一是在系统总结土地调整制度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用实证的方法和抽样数据检验已有的假设,弄清土地再分配制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是重新认识这一特殊而普遍的制度安排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可能影响,从而评估可能的政策含义.

鞍山市13445308245: 现代产权制度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明帘甲磺: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运营、保护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现代产权制度则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股份制经济出现是主要标志)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其主要特征: 1.归属清晰即各类财产权的具体所有者明确并为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 2.权责明确产权具体实现过程中各相关主体权利到位、责任落实. 3.保护严格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系统完备,各种性质、各种形式的产权一律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4.流转顺畅各类产权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依法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有效运营.

鞍山市13445308245: 产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具有什么特点? -
明帘甲磺: (大傻瓜,来也)现代产权制度是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制度,产权主体归属明确和产权收益归属明确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是现代产权制度基本要求;流转顺畅、财产权利和利益对称是现代产权制度健全的重要标志. 现代企...

鞍山市13445308245: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沿革是什么?
明帘甲磺: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沿革 1、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建国以后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实现了在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提出的目标:“废除地主阶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