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著名的将军是谁?

作者&投稿:辛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隋朝最著名的诗人是谁?~

隋朝诗人:陈子良 江总 孔德绍 孔绍安 卢思道 吕让 明余庆 孙万寿 王申礼 王胄 薛道衡 杨素 尹式
薛道衡 - 昔昔盐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杨素 -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明朝:徐达、戚继光、常遇春、蓝玉(最后叛了)、汤和、朱棣、吴祯、花云、邓愈、郑和(不知算不算)


  最著名的应属常遇春吧?
  常遇春
  (1330~1369)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安徽怀远人。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此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刘基
  (1311~1375) 中国明朝军事谋略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之为诸葛亮。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等职。元至正二十年(1360),被朱元璋聘至应天(今南京)参加农民起义军。他根据当时形势,献时务十八策,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方略。朱元璋遂集中兵力,西灭陈友谅,东灭张士诚,数年内占据长江中下游诸省。二十七年十月,参与制定的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进兵大都(今北京)的灭元作战计划,得到实现。刘基参与军机八年,被认为有建策之功。朱元璋称帝后,刘基奏立卫所军制,加强海边防建设。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后遭诬陷,忧愤成疾,于洪武八年病逝。其有关军事谋略的论述,辑于《诚意伯文集》。
  徐达
  (1332~1385)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南京)。继又率部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傅友德
  (?~139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宿州(今安徽宿州市)人。少年骁勇,善击刺骑射。初参加刘福通起义军,后归朱元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鄱阳湖之战中,先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后带伤截击陈军于泾江口。次年,又从征武昌,他率数百人勇登高冠山(今蛇山),夺取全城制高点,克武昌后,授雄武卫指挥使。继而转战江淮等地,因战功卓著,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明洪武四年 (1371),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任征虏前将军,统军10 万由文县(今属甘肃)打开入川门户,趁势拔汉州(今四川广汉),围成都,迫夏蜀丞相戴寿出降。朱元璋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为第一。十四年,任征南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南,出奇制胜,消灭元梁王军主力,梁王闻败自杀,余部先后归降(见明攻取云南之战)。十七年,进封颍国公。二十七年,被朱元璋赐死。
  邓愈
  (1337~1377)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县)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16岁的邓愈继承父志,领兵继续抗元。次年,率部加入朱元璋军,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立战功。 19岁升广兴翼元帅。后转战今皖、浙、赣等地,连战皆胜。二十三年夏,陈友谅率军号60万围攻洪都(今南昌),他防守抚州门,城破30余丈,率军且战且筑,协助都督朱文正坚守85天。鄱阳湖之战后,他奉命平定江西未附州县,升江西行省右丞。明洪武三年(1370),从徐达远征甘肃,身先士卒,击败元军。后分兵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界地区)、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四年,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坐镇襄阳(今属湖北),筹运粮秣军马,供应从征各部。十年,任征西将军,平定吐蕃反抗势力,至昆仑山而还。因病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汤和
  (1326~1395)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为人谨慎,沉敏多智。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次年归属朱元璋。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十七年,镇守常州(今属江苏),多次击败张士诚部。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俘获2.4万人、海船400余艘。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继又从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明洪武三年 (1370)封中山侯。次年为征西将军,在傅友德部从陆路配合下,与副将军廖永忠率水军溯长江西进,抵重庆,迫夏国主明升出降。九年,以征西将军进兵延安(今属陕西),迫使伯颜帖木儿乞降。十一年,封信国公。十七年,巡视海防。二十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后以年迈为由,自请还乡。二十八年八月病卒。
  李文忠
  (1339~138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思本,江苏盱眙人。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19岁率亲军,从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贵池),初建战功。继又率部连挫元军,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攻占浙江昌化(今临安西)、淳安等地,因功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后与邓愈会师,再克浙西重镇建德。不久,元水陆军数万突然反击,他先破其陆军,取部分首级置于木筏,顺流而下,水路元军见之惊慌逃遁。二十五年春,张士诚派兵20万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李文忠率军驰援,因敌众己寡,将士有疑惧,他激励将士说:兵在谋不在众。次日,乘雾进攻,冲其中坚,果获大胜,歼张军数万,俘将校600 人。二十六年秋,率军进克杭州,迫守军3万投降,升浙江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以偏将军从常遇春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常遇春病逝后,他代其职继续远征漠北,俘斩元兵万余。次年,与徐达分道北征,俘获元主之孙及大臣数百人,升大都督府左都督。十年,负责大都督府,十二年兼领国子监事。十七年病卒。
  戚继光
  (1528~1588) 中国明朝军事家,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他志在疆场,保国卫民,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止止堂集》)的名句,毕生有40余年在军中度过。 明嘉靖年间,倭寇窜扰中国沿海,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激起民众的反抗 。三十二年(1553),戚继光署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备倭寇。三十四年调浙江都司,次年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三十八年,他鉴于明军将骄兵惰、纪律松驰、战斗力低,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的农民和矿工4000余,按年龄和身材配发不同兵器,进行编组训练。他以“岳家军”为榜样,教育士兵严守纪律,勇猛杀敌,爱护百姓,终于锻炼成一支闻名天下的“戚家军”。他赏罚严明,不计个人恩怨,主张官兵“同滋味”,深受士兵的拥戴。还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创造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12人为一队,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屡次打败敌人。 戚继光指挥抗倭作战,机智勇敢。四十年,在浙江台州地区,九战皆捷。次年夏,奉命进剿猖獗于福建沿海的倭寇。当时横屿岛(今宁德东)是倭寇在闽北的巢穴,四面环水,易守难攻。他周密部署,选择退潮之机,命将士轻装进剿,携草盖淤泥铺路,出敌不意登岛,歼倭 2600余。乘胜捣毁倭寇盘踞牛田(今福建南)和林墩(今莆田南)的巢穴。因功升都督佥事。四十二年四月,奉命率兵万余急赴福建,与俞大猷、刘显部联合进攻倭寇据为巢穴的平海卫(今莆田东南),斩倭2200余,升福建总兵。同年冬,倭寇万余围攻仙游(今属福建)。次年二月,他率军数千驰救,以计惑敌,稳住倭寇,等待援军到达后,采取内外配合、各个击破的战法,解仙游之围,乘胜追歼逃倭数千。此后,转战福建、广东沿海抗倭战场,至嘉靖四十五年,东南沿海倭患基本消除。 隆庆二年(1568),明廷特命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16年间,他整饬防务,修筑御敌台,设立武学,训练将士,编成一支车、骑、步三者皆备的精锐军队,使防御巩固,京师(今北京) 安全。在作战训练中,戚家军使用了飞刀、飞枪、飞箭及火箭车等先进武器。后来他受人排挤,于万历十一年 (1583)调广东。不久,被诬陷夺职,回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八(1588年1月5日)病故。所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为兵家所重视。

明朝有名的将军:

  1. 徐达:(1332~1385)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南京)。继又率部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2. 常遇春:(1330~1369)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安徽怀远人。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此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3. 刘基:(1311~1375) 中国明朝军事谋略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之为诸葛亮。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等职。元至正二十年(1360),被朱元璋聘至应天(今南京)参加农民起义军。他根据当时形势,献时务十八策,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方略。朱元璋遂集中兵力,西灭陈友谅,东灭张士诚,数年内占据长江中下游诸省。二十七年十月,参与制定的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进兵大都(今北京)的灭元作战计划,得到实现。刘基参与军机八年,被认为有建策之功。朱元璋称帝后,刘基奏立卫所军制,加强海边防建设。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后遭诬陷,忧愤成疾,于洪武八年病逝。其有关军事谋略的论述,辑于《诚意伯文集》。

  4. 傅友德(?~139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宿州(今安徽宿州市)人。少年骁勇,善击刺骑射。初参加刘福通起义军,后归朱元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鄱阳湖之战中,先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后带伤截击陈军于泾江口。次年,又从征武昌,他率数百人勇登高冠山(今蛇山),夺取全城制高点,克武昌后,授雄武卫指挥使。继而转战江淮等地,因战功卓著,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明洪武四年 (1371),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任征虏前将军,统军10 万由文县(今属甘肃)打开入川门户,趁势拔汉州(今四川广汉),围成都,迫夏蜀丞相戴寿出降。朱元璋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为第一。十四年,任征南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南,出奇制胜,消灭元梁王军主力,梁王闻败自杀,余部先后归降(见明攻取云南之战)。十七年,进封颍国公。二十七年,被朱元璋赐死。

  5. 邓愈:(1337~1377)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县)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16岁的邓愈继承父志,领兵继续抗元。次年,率部加入朱元璋军,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立战功。 19岁升广兴翼元帅。后转战今皖、浙、赣等地,连战皆胜。二十三年夏,陈友谅率军号60万围攻洪都(今南昌),他防守抚州门,城破30余丈,率军且战且筑,协助都督朱文正坚守85天。鄱阳湖之战后,他奉命平定江西未附州县,升江西行省右丞。明洪武三年(1370),从徐达远征甘肃,身先士卒,击败元军。后分兵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界地区)、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四年,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坐镇襄阳(今属湖北),筹运粮秣军马,供应从征各部。十年,任征西将军,平定吐蕃反抗势力,至昆仑山而还。因病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6. 汤和:(1326~1395)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为人谨慎,沉敏多智。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次年归属朱元璋。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十七年,镇守常州(今属江苏),多次击败张士诚部。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俘获2.4万人、海船400余艘。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继又从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明洪武三年 (1370)封中山侯。次年为征西将军,在傅友德部从陆路配合下,与副将军廖永忠率水军溯长江西进,抵重庆,迫夏国主明升出降。九年,以征西将军进兵延安(今属陕西),迫使伯颜帖木儿乞降。十一年,封信国公。十七年,巡视海防。二十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后以年迈为由,自请还乡。二十八年八月病卒。

  7. 李文忠:(1339~138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思本,江苏盱眙人。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19岁率亲军,从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贵池),初建战功。继又率部连挫元军,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攻占浙江昌化(今临安西)、淳安等地,因功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后与邓愈会师,再克浙西重镇建德。不久,元水陆军数万突然反击,他先破其陆军,取部分首级置于木筏,顺流而下,水路元军见之惊慌逃遁。二十五年春,张士诚派兵20万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李文忠率军驰援,因敌众己寡,将士有疑惧,他激励将士说:兵在谋不在众。次日,乘雾进攻,冲其中坚,果获大胜,歼张军数万,俘将校600 人。二十六年秋,率军进克杭州,迫守军3万投降,升浙江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以偏将军从常遇春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常遇春病逝后,他代其职继续远征漠北,俘斩元兵万余。次年,与徐达分道北征,俘获元主之孙及大臣数百人,升大都督府左都督。十年,负责大都督府,十二年兼领国子监事。十七年病卒。

  8. 戚继光:(1528~1588) 中国明朝军事家,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他志在疆场,保国卫民,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止止堂集》)的名句,毕生有40余年在军中度过。 明嘉靖年间,倭寇窜扰中国沿海,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激起民众的反抗 。三十二年(1553),戚继光署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备倭寇。三十四年调浙江都司,次年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三十八年,他鉴于明军将骄兵惰、纪律松驰、战斗力低,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的农民和矿工4000余,按年龄和身材配发不同兵器,进行编组训练。他以“岳家军”为榜样,教育士兵严守纪律,勇猛杀敌,爱护百姓,终于锻炼成一支闻名天下的“戚家军”。他赏罚严明,不计个人恩怨,主张官兵“同滋味”,深受士兵的拥戴。还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创造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12人为一队,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屡次打败敌人。 戚继光指挥抗倭作战,机智勇敢。四十年,在浙江台州地区,九战皆捷。次年夏,奉命进剿猖獗于福建沿海的倭寇。当时横屿岛(今宁德东)是倭寇在闽北的巢穴,四面环水,易守难攻。他周密部署,选择退潮之机,命将士轻装进剿,携草盖淤泥铺路,出敌不意登岛,歼倭 2600余。乘胜捣毁倭寇盘踞牛田(今福建南)和林墩(今莆田南)的巢穴。因功升都督佥事。四十二年四月,奉命率兵万余急赴福建,与俞大猷、刘显部联合进攻倭寇据为巢穴的平海卫(今莆田东南),斩倭2200余,升福建总兵。同年冬,倭寇万余围攻仙游(今属福建)。次年二月,他率军数千驰救,以计惑敌,稳住倭寇,等待援军到达后,采取内外配合、各个击破的战法,解仙游之围,乘胜追歼逃倭数千。此后,转战福建、广东沿海抗倭战场,至嘉靖四十五年,东南沿海倭患基本消除。 隆庆二年(1568),明廷特命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16年间,他整饬防务,修筑御敌台,设立武学,训练将士,编成一支车、骑、步三者皆备的精锐军队,使防御巩固,京师(今北京) 安全。在作战训练中,戚家军使用了飞刀、飞枪、飞箭及火箭车等先进武器。后来他受人排挤,于万历十一年 (1583)调广东。不久,被诬陷夺职,回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八(1588年1月5日)病故。所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为兵家所重视。

  9. 熊廷弼:(1569~1625) 中国明朝军事谋略家。字飞百,江夏(今武昌)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保定推官,后升御史。三十六年,巡按辽东,针对地旷人稀、边防多事,实行驻军屯田、修城筑堡、固守边疆,使辽东明军风纪大振,边防巩固。四十七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他以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力主守御,整肃军纪,调兵遣将,扼守要隘,使后金军不敢轻进。不久被诬陷去职。天启元年(1621),辽东战事又急,他被召入朝,上疏建三方布置策:在广宁(今辽宁北镇)厚集步骑以牵制后金主力。在天津与登、莱(今山东蓬莱、掖县)各设巡抚,置舟师,乘机入辽南。在山海关设经略,节制三方。并主张东联朝鲜,以助声势。遂升兵部尚书,复任辽东经略。后终因朝臣有隙,加之握有重兵的广宁巡抚王化贞不予协作,使此方略未能实现。不久,广宁失守,熊廷弼入狱,后为阉党所害。崇祯时昭雪,谥襄愍。有《熊襄愍公集》。

  10. 于谦:(1398~1457) 中国明朝名将,明保卫京师之战的军事统帅。字廷益,钱塘(今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年任御史。五年(1430),升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整顿军备。正统十三年(1448),升兵部左侍郎。次年秋,明京军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溃败,英宗被俘,蒙古瓦□军乘胜进攻京师(今北京)。在此危急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升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瓦□ 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重大胜利。战后,他居安思危,首创团营军制,加强部队训练,提高作战能力。加强边备,委任名将镇守。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英宗回朝。景泰八年(1457)正月中旬,英宗藉“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二十二日,于谦遭诬陷被害。后沉冤昭雪,赠太傅,谥肃愍,又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明朝时期名将辈出,各个时期的名将有很多。
我就各个时期的最著名名将一一列举

首先是开国,洪武时期1368-1398, 毋庸置疑是徐达、常遇春。两人徐达做帅谋划、常遇春先锋突击,所向睥睨。灭陈友谅、张士诚,灭元朝、出塞北攻击蒙古,攻必克。 此外,当时的傅友德、李文忠、蓝玉也都是与徐达同期或者之后出名的名将,也都在北面攻击蒙古北元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建文、永乐时期1399-1424
此时的名将是 朱能、张玉。他们是靖难时期燕王(后来永乐皇帝)的部下,朱能创下率领几十骑追击几万人的功绩。 张玉的儿子张辅还率军功绩安南(越南)取得胜利。 在建文帝方面,名将平安、圣庸。

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时期 1425-1466
此时天下比较太平、名将比较少了。除了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之后打了一场北京保卫战之外,战乱都是小规模的北方边境武装冲突。 此时的比较有名的一是于谦,严格的说他是文人,在北京保卫战中是谋划人。以自己一人的谋略与勇气避免了明朝重蹈北宋之覆辙。 另外是正统第一勇将石亨、 北京保卫战中立功的孙堂 也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 1467-1421
明王朝从成化的乱象重新回到盛世时期,战乱相对较少。 正德年间北方曾经爆发了明朝对瓦剌的应州大战, 南方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 此时的名将当属王守仁,他是纯文人,却在没有正规军的情况下,通过临时招来的散兵打败了叛军。

嘉靖、隆庆、万历年间 1422-1620
此时名将比较多。 因为倭寇之患愈演愈烈,但明朝最终战胜倭寇。 因为与蒙古的边境冲突基本结束,北面长城重铸。还有因为万历援朝抗倭。
抗倭方面,首推戚继光。戚家军 是明中期战斗力最强 的军队。 其次俞大猷。 谭伦。
对北部蒙古、女真的,名将戚继光(抗倭之后驻守蓟门)、李成梁、杨博
入朝作战:李如松、 麻贵。

泰昌、天启、崇祯时期 1620---1644
此时内忧外患严重,名将辈出。
孙承宗,被誉为能阻挡满清入关的唯一人。文臣出身,关宁锦防线的缔造者。明末北京保卫战指挥者
熊廷弼,在辽东驻守期间努尔哈赤没有敢越过半步。
袁崇焕,宁远大捷。炮击努尔哈赤。
洪承畴,儒将,虽然晚节不保,不能不说是名将。
卢象升,儒将,五省总督,卢阎王。 西逐叛民、东拒满清。可惜在1638年战死。
孙传庭,儒将,明末进士,文人领兵。倒在了1644年大厦将倾之际。
曹文昭

南明时期 1644-1662
此时明朝只是在西南、东南顽抗了。虽是如此但明军也是有名将的
李定国,郑成功,秦良玉,左良玉。

综合起来看,对明代军事贡献最大,个人战绩最牛的。我觉得应该是戚继光。
因为不仅是个人人品、素质很好,战绩很高。重要的是他的步兵操练法和战法、武器的改造装备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戚家军在其死后依然是明朝战力很高的军队。
其次是徐达。
再次王守仁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排名 ,楼主还要自己看下。

前期:
徐达,常遇春,(这哥俩擅长用骑兵奔袭,徐达解放大都,天下第一名将。)
冯国胜,冯国用,(这哥俩曾经大破蒙古)
朱文正(擅长防守,曾经以几千人防守洪都,阻挡了陈友谅一个月的进攻,算是当时天下第五的名将)
蓝玉,(千里奔袭,大破蒙古。)
李文忠,(朱元璋的侄子,这个人很猛,善于奔袭,使用骑兵。)
张定边(天下第一猛将,差点要了朱元璋的命,不过是陈友谅那边的)
明成祖朱棣。(这哥们,身为皇上还拿刀砍人,实在猛)
中期:
于谦(领到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保存了明朝,不过他是文官做武将。于谦,大才!)
戚继光(80余战,无败绩。发明了鸳鸯阵,组建戚家军,打跑了小日本鬼子,又去打蒙古,编写了《纪效新书》我国十大兵书之一)
李成梁,(和戚继光同时代的人,蒙古人最怕的人,别的将军是防守蒙古,就这哥们主动出击,光出击也就罢了,这哥们还抢蒙古的。并且组建了明朝后期最精锐的骑兵,辽东铁骑)
李如松,(李成梁的儿子,出兵朝鲜,四万打十万。抗击小日本,把日本鬼子赶回国,保存了朝鲜。猛人一个)
王守仁/王阳明(这哥们猛啊,心学的创立者,圣贤,日本东乡平八郎,就是那个日俄战争把俄国人打的找不到北的海军上将,说:一生俯首拜阳明!可见王阳明多么猛!不过王阳明是文官领兵。)
后期:
孙承宗(明史里唯一一个自己一个传记的,连清朝人都承认,如果他还活着,那么清朝绝对入不了关,不过他是文官做武将。宁锦防线的缔造者)
袁崇焕(他,小角色,不过后期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人了,袁崇焕根据孙承宗设计的“宁-锦”防线打死了努尔哈赤才被人记住。他被电视剧夸大了)
吴三桂。。。。。。。(不评价!汉奸,走狗!)

明朝公认第一猛将是徐达,第一先锋常遇春,这两人是黄金搭档。当然不能少了朱正文,他曾用三千人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还有李文忠(排名一般认为仅次于徐达)以及汤和,这是朱元璋时代的。后面有朱隶,虽说是皇帝,但是那个时代公认的第一骑兵将领、蓝玉,被认为是最后一位名将,灭了元朝。中期不能漏的有王守仁、戚继光、李如松,后期有被称为明朝第一战略家的孙承宗,卢象升。至于楼主问的最著名,明朝第一战将徐达吧。

戚继光当数第一,中小学的历史课本上都有戚继光抗倭,没读过多少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民族英雄戚继光
至于开国时的徐达(尽管战功远大于戚),明末袁崇焕,仅看中小学历史不会知道,有一定的历史常识的人才了解


朝鲜人民军最著名的将领是谁?
方虎山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66师师政委,进入朝鲜以后,166师被改编为朝鲜人民军第6师团,方虎山被任命为少将师团长。

秦、两汉、隋、唐、宋、明七朝开国第一将都是谁?
秦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名将,比如白起、司马错、王翦等人。我觉得秦朝的第一开国将领应该是王翦。如果论战绩的话,王翦肯定比不上白起。但是白起不是秦朝的开国将领,白起去世之时,秦朝尚未完成统一。王翦生活的时期正好是秦国完成统一的时期,王翦得以在秦国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时,王...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将军是谁呢
1. 春秋时代(四名)- 孙武 - 伍子胥(名员)- 范蠡 - 赵襄子(名无恤)2. 战国时代(八名)- 吴起 - 孙膑 - 乐毅 - 田单 - 廉颇 - 赵奢 - 信陵君(姓名为魏无忌)- 李牧 3. 秦时代(三名)- 白起 - 王翦 - 蒙恬 4. 楚汉争霸时代(三名)- 项羽 - 张良 - 韩信 5. 前汉时...

抗美元朝八大将军是谁
抗美援朝八大将军是邓华、陈赓、韩先楚、洪学智、宋时轮、杨勇、刘震、董其武。邓华: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协助司令员彭德怀指挥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1年7月作为志愿军代表参加停战谈判。1952年6月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组织指挥秋季战术反击...

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朝有哪些名将?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抗匈将领,是一位少年将军。多次以少胜多,立下赫赫功劳。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

中国历史上十大猛将
排名第七: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他未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后又有收复襄阳六郡,北伐中原等著名功绩,他麾下的岳家军更是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此等气节令人佩服至极。排名第六:冉闵。曾是建节将军,后又成冉魏政权开国皇帝。他的一生数从征伐,屡立战功,但现在...

我国每一个朝代最为著名的将领分别是谁
T 陶侃 拓跋什翼犍 W 王猛 王镇恶 X 郗超 谢玄 Y 杨安 姚苌 Z 张宾 张蚝 朱序 祖逖 南北朝名将 C 曹景宗 昌义之 陈霸先 陈庆之 陈显达 崔浩 崔慧景 G 高敖曹 高欢 H 侯安都 侯景 斛律光 L 刘裕 柳元景 M 慕容白曜 P 裴方明 裴叔业 S 沈庆之 沈攸之 T 檀道济 拓跋珪 拓跋焘 ...

从四野走出去的朝鲜将军到朝鲜去抗美都是谁
延···安派 1950年代的朝鲜政府有大名鼎鼎的延···安···派,这一派以参加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945年至1950年回国的朝鲜人为主,主要人物包括武··亭、金··斗奉、崔··昌益,延·安··派大部分是四野的人和老抗联、抗日民主联军的人,实力非常强大...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十位将军?
4、汉朝伏波将军马援 据说此人是三国名将马超的祖先,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盛传其祖先是战国时期的赵奢,曾大败秦军(其子比较有名,就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因此被赵惠文王赐为“马服君”而改姓马,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征讨孟获时曾谈到马援,可见其南征北讨,功劳卓著,有关其详情,欢迎各位战友...

“飞将军”李广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李广是西汉朝代最有名的武将,比较喜欢射箭和骑马。李广是一个坚持不放弃直到最后的一个人,还是一个敢于追求梦想的人。世人还给李广起了很多的外号分别是,飞将军、字少卿、怀柔伯等等。李广出生于武将之家,李广的祖先是秦朝时期最有名的武将李信,他的祖先曾经还打败过燕国的太子,他们李家世世代代都...

平安县18122972406: 列举下明代的名将 -
万影猪肺: 袁崇焕(1584—1630年),字自如,又字元素,祖籍广东东莞,明朝著名军事将领.他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东北边疆、抵御清军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不幸遭奸佞陷害,致使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错杀袁崇焕,造成千古奇冤.

平安县18122972406: 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的将领是 -
万影猪肺: 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的是就是著名的大将徐达.

平安县18122972406: 我国历史上明朝著名将领知多少 -
万影猪肺: 明朝开国将领:徐达 徐达是明朝开国将领,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赫赫功勋.朱元璋称帝以后,徐达被封为魏国公拜大将军.徐达死后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明朝开国将领:常遇春 提起常遇春很多人都不陌生,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

平安县18122972406: 明代最有名的大将军是? -
万影猪肺: 袁崇焕,很出名的,努尔哈赤的克星,一心为国,却被自己的皇帝杀了,而且死的很惨,受历史上最残酷的磔刑而死.他在世时,清军就没办法入关

平安县18122972406: 明代抗击倭寇的著名将领是谁 -
万影猪肺: 将领:俞大猷,戚继光 官员:胡宗宪

平安县18122972406: 明朝大将排名 其中有何典故 -
万影猪肺: 明朝第一代猛将:徐达 常遇春 冯胜 李文忠 朱文正 邓愈 汤和(是按排名写的) 第二代:傅友德 蓝玉 沐英 (也是按排名,也许有人不同意,但是理由如下?傅友德没有败绩、蓝玉扫清漠北、沐英其火器的三线战法在当时基本是无敌的)

平安县18122972406: 明朝朱元璋身边有哪些著名武将,人中之龙身边肯定是有能人的,所以想了解一下, -
万影猪肺:[答案] 朱元璋在打江山时确实有不少文武能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刘基,著名的军事,后来的丞相. 还有邵荣、徐达、常遇春等, 还有不少被他在火烧庆功楼时烧死了 常遇春、徐达李文忠、冯胜、李善长、邓愈这六个是朱元璋明初封的六个王

平安县18122972406: 哪位是明朝勇于抗倭的著名将领 -
万影猪肺: 戚继光、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中期,倭患严重,沿海数千里同时告警.倭寇到处抢劫财物,屠杀居民,危害极大.年轻将领戚继光受命到浙东抗倭.

平安县18122972406: 以下哪一位是明朝中后期的抗倭著名将领 -
万影猪肺: 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1]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