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渔父中渔父的人物特点

作者&投稿:通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屈原的楚辞渔夫中渔夫是什么样的人特点是什么~

屈原》的《楚辞.渔夫》中有一个与屈原本人相对应的"渔夫"的形象,请你分析一下,渔夫是怎样的一个物,有什么特点?

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庄子说:“虚而委蛇.”(《庄子·应帝王》,后世成语作“虚与委蛇”)渔父所取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正是从老庄那里继承过来的.他所标举的“圣人”,指的正是老、庄一类人物.儒家的大圣人则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坚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九歌·橘颂》)的高尚人格的屈原,对于渔父的“忠告”当然是格格不入的.他义正辞严地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他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的两个浅近、形象的比喻,说明自己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又以不能以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玷污的两个反问句,表明了自己“宁赴湘流”,不惜牺牲性命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屈原在《离骚》中就曾旗帜鲜明地表示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渔父》中的屈原,正是这样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司马迁将《渔父》的文字作为史料载入屈原的传记中,当也是有见于所写内容的真实性,至少是符合屈原一以贯之的思想性格的.

《楚辞·渔父》
以简短而凝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是黄老道家的象征者,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则显得执著,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两个人,各有其妙,隐者保持着人性的真纯;仕者,自不必说。这两种人,从古至今知识分子的理想境界,徘徊其中而不知所取。
喜欢渔父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入世,毕竟人是社会中的人,岂能独善。不过内心,肯定还真是要有逍遥之姿,否则难以宁心啊!

楚辞《渔父》中渔父的人物特点:看破尘世、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

《渔父》

先秦 屈原

原文: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扩展资料:

《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都着墨不多而十分传神;中间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生动、形象而又富于哲理性。从文体的角度看,在楚辞中,唯有此文、《卜居》以及宋玉的部分作品采用问答体,与后来的汉赋的写法已比较接近。

《渔父》创作背景:

《渔父》的写作背景,按司马迁本传和东汉文学家王逸的说法,大约是在楚顷襄王执政时期,屈原遭到流放,政治上遭到重大打击,个人和楚国面临着厄运的情况下,诗人心情忧愤苦闷,来到汨罗江畔,边行边吟而成的。

《渔父序》在末尾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为楚人因怀念屈原而收集整理屈原之诗词互相传赠。这说明《渔父》在秦汉以前已经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渔夫



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一.楚辞的名称
楚辞一是诗体名,指战国时代的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时所使用的一种诗歌样式,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屈原的《离骚》是代表作,因此后人又称之为骚体。 一是诗集名,西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类似之作共十六篇汇编成集,集名为《楚辞》。后来东汉王逸又增入己作一篇,成十七篇,名《楚辞章句》。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亦都承袭屈作形式。
二.楚辞的特点
作为一种诗体,楚辞的想象力丰富。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时往往以巫觋扮演诸神,表演一些神话传说故事,以娱乐神人。这些都培育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离骚》、《九歌》等均是如此。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1]”,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三.渔夫的特点
而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和陶潜差不多,知天象,尊天命,安己生的代表道家思想的一个人物~


渔父屈原划分
《渔父》出自《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和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品,而是屈原的学生宋玉或战国时期楚国的人而作。蔡靖泉《楚文学史》亦引...

诗经《渔父》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渔父是谁写的
《渔父》出自《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屈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对于社会、对于人生,都有自己一种很美好的看法,而且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奋斗。他的被...

渔夫宋教仁是哪里人
共同特点是渔父作为人生诱导者角色而出现。《庄子》和《楚辞》中的渔父都被赋予了极强的神秘色彩,成为介于神仙和普通人之间的一种特殊角色。唐宋以后诗词中所塑造的渔父形象大多都是对隐逸山林的生活心向往之,以寓情山水为人生一大乐事 总之,这表达了一种 超脱旷达、恬淡自适的文化内涵。

细读《楚辞·渔父》
在历史的长河中,《楚辞·渔父》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屈原的独特心境和那个时代的纷扰。屈原被流放江畔,身影孤独,面容憔悴,他的坚持与清白,如新沐者之冠,新浴者之衣,拒绝了尘世的污浊,选择了洁身自好,甚至不惜葬身鱼腹,以示其高尚情操。渔父的出现,如同一道谜题,他的歌声“沧浪之水清\/濯吾...

《楚辞渔父》一文中对比了哪两种人的形象和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是屈原的明辨是非、高洁自奉、积极用世,乃至宁死不折、以身殉国;一是渔父的不问是非、明哲保身,浑水摸鱼,乃至消极避世、随遇而安。《渔父》出自《楚辞》。全文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四个自然...

楚辞渔父与作者个人经历的关系
遭到流放,心情苦闷而成。《楚辞》中渔父一篇的作者是屈原,是在楚顷襄王执政时期,屈原遭到流放,政治上遭到重大打击,个人和楚国面临着厄运的情况下,诗人心情忧愤苦闷,来到汨罗江畔,边行边吟而成的。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分别属于百家中的哪种?
全文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文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两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其中“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

在楚辞渔父一文中,我们可以通过行为描写和形象描写
在《楚辞渔父》一文中,我们可以通过行为描写和形象描写,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屈原坚守理想、宁死不屈的精神,以及渔父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通过行为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屈原和渔父的不同表现。屈原是一个执着于理想、坚守正道的人。他身处浊世,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纯净的...

楚辞渔父原文及翻译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

封开县17058944111: 楚辞 - 渔父中渔父的人物特点 -
类军活血:[答案] 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封开县17058944111: 楚辞 - 渔父中渔父的人物特点 -
类军活血: 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封开县17058944111: 屈原的楚辞渔夫中渔夫是什么样的人特点是什么 -
类军活血: 屈原》的《楚辞.渔夫》中有一个与屈原本人相对应的"渔夫"的形象,请你分析一下,渔夫是怎样的一个物,有什么特点?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庄子说:“虚而委蛇.”(《庄子...

封开县17058944111: 分析屈原和渔夫的形象,探讨她们不同的人生态度,你的人生态度�� -
类军活血:[答案] 《楚辞·渔父》中塑造了两个形象,一个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另一个是“不凝滞于物,与世推移”的渔父. 从渔父劝屈原的话“举世皆浊何不汨其泥扬其波”,可以看出渔父推崇一种圆滑处世的态度,但是从他离去时所...

封开县17058944111: 渔父_渔父塑造的屈原和渔父分别是什么形?16.《楚辞.渔父》塑造的屈
类军活血: 楚辞《渔父》以简洁的笔墨塑造了两个鲜活的人物.一位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另一位则是“不凝滞于物,与世推移”的渔父.许多参考书上说渔父这一人物形象黑白不分,随波逐流,只顾保全自己的性命,并且认为渔父这一形象是用来反衬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封开县17058944111: 渔父的古今意义渔父的意义 及 各种意向 代表的人物性格什么的 都需要 屈原他坚定自己的观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渔夫他为人圆滑,遇事知道要拐弯,... -
类军活血:[答案]本文以简短而凝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

封开县17058944111: 对《渔父》中屈原的认识 -
类军活血:[答案] 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 都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楚辞中的这篇《渔父》.如果一定要辨清此文对屈原与渔父的感情倾向孰轻孰重,倒不妨认为他比较倾...

封开县17058944111: 古诗文中渔夫的形象分析 -
类军活血: 古诗文中渔夫的形象很多,从《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到清朝清马朴臣《渔夫谣》中的“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涯.尺鳞堪易酒,一叶便是家.”遥遥千年,诗作均有着墨之处. 中国古...

封开县17058944111: 楚辞渔父 两种人生态度是什么 -
类军活血: 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则显得执著,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封开县17058944111: 1渔父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何文化符 -
类军活血: 渔父是隐者的代表,其言行是隐逸意识的象征. 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 王逸《楚辞章句》 云:“渔父避世隐身, 钓鱼江滨, 欣然自乐. ”《楚辞》 中的渔父, 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 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 渔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