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作者&投稿:错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1、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常识历史篇



2、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


3、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确实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4、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而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


5、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起因: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占领朝鲜、中国东北和台湾。清朝试图维持朝鲜对清朝的藩属朝贡体制,并保护国家主权。
经过:你可以自己去了解丰岛海战、黄海大东沟海战、朝鲜路站、威海卫之战、旅顺之战等。
结果:中国战败,失去对朝鲜的宗主国资格,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失去台湾,并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始。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

战争起因及双方军事准备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蓄谋已久。早在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天皇登基伊始,便极力鼓吹军国主义,以实行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并将侵略矛头首先指向其近邻朝鲜和中国。明治政府抓紧改革军制,推行近代军事教育和训练,积极扩军备战。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建成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现役兵力12.3万人。甲午战争中,日本实际动员兵力达240616人,其中174017人在国外参战。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共达6.2万余吨。还派遣大批特务,到中国和朝鲜搜集军事情报,绘制详细的军用地图。

清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有所察觉,北洋大臣李鸿章曾指出日本将为"中土之患"。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后,尤其是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加强海防建设,以京师门户北洋为设防重点,主要防御对象为日本。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编练成军,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和旅顺(今属辽宁大连)三大基地建成。然清朝政治腐败,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体制不顺,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首批部队于6月8日抵朝。早在6月2日,日本内阁就作出入侵朝鲜,进而直接与清军开战的决定。日方先以欺骗手段诱使清军入朝,继则以清军入朝为借口,大批调遣日军赴朝,迅速抢占从仁川至汉城一带各战略要地。同时设立战时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机构。7月19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据其外相陆奥宗光训令,强逼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驱逐清军出境。23日,日军悍然攻占朝鲜王宫,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当天,日本联合舰队发动丰岛海战,在丰岛附近海域对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只发动突然袭击。日本陆军第5师之混成第9旅也于29日向由牙山移驻成欢的清军叶志超部发动进攻,清军败退平壤。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同一天,明治天皇也发布宣战诏书。
回答者:hxj2211 - 助理 三级 5-2 19:30

这个问题没的答了.前2位答的都太详细了,闪吧
回答者:不曾忘却的记忆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5-2 21:09

小日本不要脸
回答者:sunxiangboy - 秀才 三级 5-3 09:52

清军方面,战前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

由于统治集团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始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继则在海陆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并命令北洋大臣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六)实际上是实行海守陆攻的作战方针。据此,清廷决定增调陆军赴朝,先在平壤集中,然后南下驱逐在朝日军;以海军各舰队分守各自防区海口,北洋舰队集结于黄海北部,扼守渤海海峡,确保京畿门户安全,并策应在朝清军。

战争进程 整个战争持续近9个月,依据战场转换及双方作战态势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军陆军自平壤败退鸭绿江,日海军夺得黄海制海权 8月上旬,总兵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和副都统丰升阿等四部援朝清军万余人先后抵达平壤。其时占据汉城之日军为混成第9旅,共8000余人。

8月中旬,日本大本营根据海军主力决战时间难以预料,并以年内已无法实行直隶平原决战,乃修改其"作战大方针"第一期作战计划,除已派第5师余部赴朝外,又增遣第3师参战,两师合编为第1集团军。将陆军在朝鲜的牵制作战改为攻势作战,由第1集团军执行平壤之战,相机进攻奉天(今沈阳)的任务。同时,决定组建第2集团军,待机攻占辽东半岛,为尔后直隶平原决战建立前进基地。

9月初,日军第5师和第3师一部由汉城等地出发,分四路向平壤推进,对平壤清军取包围之势。新近由成欢败退的提督叶志超奉命总统平壤各部清军,因其战守无策,各部心志不齐。9月15日,日军分三路总攻平壤,战斗至为激烈。午后,玄武门失守。入夜后,叶志超等弃城而逃,至26日全部退至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

在陆军争夺朝鲜半岛的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亦前出至黄海西部,甚至闯到威海卫和旅顺军港挑战,企图寻机与北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北洋舰队在丰岛海战后拘于"保船制敌"之令,主要巡弋于威海、旅顺之间,将黄海制海权让给日本海军。9月上旬,清廷鉴于平壤将有大战,拟由海路迅速运兵赴援,北洋舰队奉命护航。9月17日,北洋舰队在完成护航任务后正准备由大东沟口外返航,突与搜索前进的日联合舰队遭遇,随即爆发了著名的黄海海战。战斗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沉毁5舰,伤4舰,日本联合舰队伤5舰。

日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适时调整作战计划,海陆同时出击。平壤之战不但击败在朝清军,且一举将战线推进至鸭绿江边,直接威胁中国本土。清军由于平壤迅速败退,不仅使"海守陆攻"的总计划归于失败,且来不及在鸭绿江一线组织坚固防线,以致在第二阶段作战中仍然陷于被动。在海战方面,北洋舰队实力被严重削弱,日本联合舰队达到了控制黄海制海权的目的,使尔后的战局能朝着其二期作战计划的第一案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并在花园口登陆 平壤之战和黄海海战后,日本为实施"作战大方针"中直隶平原决战的计划,决定以陆军第2集团军向中国辽东半岛进行登陆作战,突破渤海湾门户。陆军第1集团军则向鸭绿江清军防线发起攻击,造成对清朝祖宗陵寝之地奉天的巨大压力,掩护第2集团军的登陆作战。清廷则采纳李鸿章之议,实行"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七十八)的平分兵力方针。在实际兵力部署方面,由于对日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以及过分眷顾祖宗陵寝,集重兵于鸭绿江一线和奉天、辽阳之间。同时,为保卫北京,又令各省抽调兵力,驻守山海关至秦皇岛之间,以及天津、大沽、通州(今北京通县)等地。致使地处渤海门户正面的辽东半岛兵力不足,又多系临时填防部队,加之黄海制海权已被日军所得,失去海军掩护,防御极其空虚。

鸭绿江江防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驻守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82营约3万人,四川提督宋庆为诸军总统。防线分中、东、西三段,以九连城一带为主防御阵地。兵力成一线部署,各部之间缺乏协同,纵深内又无强大预备队。日军第1集团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突破成功,继于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上搭浮桥抢渡并攻占虎山。其他各部清军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未遇抵抗即占领九连城和安东(今丹东)。清军鸭绿江防线崩溃。

在日军第1集团军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上将指挥日军第2集团军2.5万人在日舰的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十余天,清军竟坐视不问。11月6日,日军攻占金州(今属大连)。7日,分三路向大连湾进攻,发现清军早已溃散,唾手而得大连湾。17日,日军开始向旅顺口进逼。驻守旅顺口地区清军7名统领互不统属,1.4万余名官兵军心涣散。18日,日军前锋进犯土城子,只有总兵徐邦道指挥拱卫军奋勇抗击。22日,日军陷旅顺口,并血洗全城。

在战争的第二阶段,清军节节败退,不可收拾。

清廷内部的主和主张渐占上风。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了重要的前方基地。从此,渤海湾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于威海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

第三阶段,清军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全面溃败 日军攻占旅顺后,大本营鉴于渤海湾冬季封冻,登陆困难,决定暂时搁置直隶平原决战方案,代之以进攻威海卫,消灭北洋舰队,为尔后直隶平原登陆决战进一步提供安全保证的新计划。为此,以陆军第2集团军为基础组建"山东作战军",大山岩上将任司令长官,共2.5万余人。又令联合舰队协同山东作战军作战,并以陆军第1集团军在辽东战场进行佯攻,继续吸引清军主力。

清廷对日军主攻方向再次判断失误,以为日军第1、第2集团军将并力攻取奉天,以主力打通锦州走廊,进逼山海关,然后与从渤海湾登陆之部队会攻北京。因此以重兵驻守奉天、辽阳及天津至山海关一线,关内外总兵力达10万以上,而于日军的主攻方向山东半岛则仅部署官兵3万余人,其中驻守荣成(今旧荣成)的仅1400余人。至于北洋舰队,则根据李鸿章"水陆相依"的防御方针,龟缩于威海卫港内。

1895年1月20日,日"山东作战军"在荣成龙须岛登陆,占荣成。随即分南北两路向威海南帮炮台进行抄袭。30日,南帮炮台陷落。2月1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此后,日军水陆配合,攻击刘公岛和港内北洋舰队。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等先后自杀殉国。17日,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覆灭(见威海卫之战)。

辽东之战持续时间较长。自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之后,连占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调任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赋以指挥关内外军事的全权,并任命湖南巡抚吴大澄和宋庆为帮办,以期挽回颓势。1895年1月17日起,清军先后数次大规模反攻海城,皆遭挫败(见海城之战)。2月28日,日军从海城分路出击,3月4日占牛庄(今海城西北),7日取营口,9日陷田庄台(今大洼南)。10天之内,清军百余营6万余人便从辽东全线溃退。

战争结局和影响 早在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后,清廷便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请和。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字,甲午战争结束。日军未经直隶平原决战便达到了预期的侵略目的。

此后,中国人民为反对《中日马关条约》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台湾军民在刘永福等领导下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日军割占台湾,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见台湾军民抗日之战)。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而日本的崛起又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列强在远东的角逐日趋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清政府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回答者:高楼居士 - 翰林文圣 十八级 3-12 19:20

1894年2月,朝鲜爆发了农民起义,直逼汉城,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应朝鲜政府的要求,清政府派兵开赴朝鲜,驻守牙山,并按照《天津条约》的规定通知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就确定了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吞并整个中国和亚洲的“大陆政策”,此时便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派兵入朝。朝鲜政府见日本大军入境,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希望早日平定起义,以使中日两国撤兵。6月10日,起义军与政府达成了《全州和约》,汉城趋于平静。至此,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共同撤兵,但遭到了日本的拒绝。日本蓄意制造事端、挑起战争的图谋已昭然若揭。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黄海丰岛海面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日本陆军向驻牙山的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回答者:湛蓝之辉 - 门吏 二级 5-3 09:58

原因:1: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
2:根本原因:日本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结果:经过丰岛海战``平壤`黄海`辽东`威海卫这几场战争下来``中国军队掺败``最终中国与日本签定了中日《马关条约》。
回答者:wqq25933255 - 助理 二级 5-3 12:24

唉....
比教科书都详细~~~
回答者:蝶琤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5-3 23:43

。。。恩``是啊``比教科书还还详细``不用回答了```妖孽啊!!
回答者:wlc880131 - 试用期 一级 5-4 05:22

我也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积分规则
回答字数在10000字以内

清军方面,战前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

由于统治集团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始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继则在海陆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并命令北洋大臣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六)实际上是实行海守陆攻的作战方针。据此,清廷决定增调陆军赴朝,先在平壤集中,然后南下驱逐在朝日军;以海军各舰队分守各自防区海口,北洋舰队集结于黄海北部,扼守渤海海峡,确保京畿门户安全,并策应在朝清军。

战争进程 整个战争持续近9个月,依据战场转换及双方作战态势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军陆军自平壤败退鸭绿江,日海军夺得黄海制海权 8月上旬,总兵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和副都统丰升阿等四部援朝清军万余人先后抵达平壤。其时占据汉城之日军为混成第9旅,共8000余人。

8月中旬,日本大本营根据海军主力决战时间难以预料,并以年内已无法实行直隶平原决战,乃修改其"作战大方针"第一期作战计划,除已派第5师余部赴朝外,又增遣第3师参战,两师合编为第1集团军。将陆军在朝鲜的牵制作战改为攻势作战,由第1集团军执行平壤之战,相机进攻奉天(今沈阳)的任务。同时,决定组建第2集团军,待机攻占辽东半岛,为尔后直隶平原决战建立前进基地。

9月初,日军第5师和第3师一部由汉城等地出发,分四路向平壤推进,对平壤清军取包围之势。新近由成欢败退的提督叶志超奉命总统平壤各部清军,因其战守无策,各部心志不齐。9月15日,日军分三路总攻平壤,战斗至为激烈。午后,玄武门失守。入夜后,叶志超等弃城而逃,至26日全部退至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

在陆军争夺朝鲜半岛的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亦前出至黄海西部,甚至闯到威海卫和旅顺军港挑战,企图寻机与北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北洋舰队在丰岛海战后拘于"保船制敌"之令,主要巡弋于威海、旅顺之间,将黄海制海权让给日本海军。9月上旬,清廷鉴于平壤将有大战,拟由海路迅速运兵赴援,北洋舰队奉命护航。9月17日,北洋舰队在完成护航任务后正准备由大东沟口外返航,突与搜索前进的日联合舰队遭遇,随即爆发了著名的黄海海战。战斗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沉毁5舰,伤4舰,日本联合舰队伤5舰。

日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适时调整作战计划,海陆同时出击。平壤之战不但击败在朝清军,且一举将战线推进至鸭绿江边,直接威胁中国本土。清军由于平壤迅速败退,不仅使"海守陆攻"的总计划归于失败,且来不及在鸭绿江一线组织坚固防线,以致在第二阶段作战中仍然陷于被动。在海战方面,北洋舰队实力被严重削弱,日本联合舰队达到了控制黄海制海权的目的,使尔后的战局能朝着其二期作战计划的第一案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并在花园口登陆 平壤之战和黄海海战后,日本为实施"作战大方针"中直隶平原决战的计划,决定以陆军第2集团军向中国辽东半岛进行登陆作战,突破渤海湾门户。陆军第1集团军则向鸭绿江清军防线发起攻击,造成对清朝祖宗陵寝之地奉天的巨大压力,掩护第2集团军的登陆作战。清廷则采纳李鸿章之议,实行"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七十八)的平分兵力方针。在实际兵力部署方面,由于对日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以及过分眷顾祖宗陵寝,集重兵于鸭绿江一线和奉天、辽阳之间。同时,为保卫北京,又令各省抽调兵力,驻守山海关至秦皇岛之间,以及天津、大沽、通州(今北京通县)等地。致使地处渤海门户正面的辽东半岛兵力不足,又多系临时填防部队,加之黄海制海权已被日军所得,失去海军掩护,防御极其空虚。

鸭绿江江防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驻守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82营约3万人,四川提督宋庆为诸军总统。防线分中、东、西三段,以九连城一带为主防御阵地。兵力成一线部署,各部之间缺乏协同,纵深内又无强大预备队。日军第1集团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突破成功,继于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上搭浮桥抢渡并攻占虎山。其他各部清军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未遇抵抗即占领九连城和安东(今丹东)。清军鸭绿江防线崩溃。

在日军第1集团军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上将指挥日军第2集团军2.5万人在日舰的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十余天,清军竟坐视不问。11月6日,日军攻占金州(今属大连)。7日,分三路向大连湾进攻,发现清军早已溃散,唾手而得大连湾。17日,日军开始向旅顺口进逼。驻守旅顺口地区清军7名统领互不统属,1.4万余名官兵军心涣散。18日,日军前锋进犯土城子,只有总兵徐邦道指挥拱卫军奋勇抗击。22日,日军陷旅顺口,并血洗全城。

在战争的第二阶段,清军节节败退,不可收拾。

清廷内部的主和主张渐占上风。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了重要的前方基地。从此,渤海湾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于威海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

第三阶段,清军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全面溃败 日军攻占旅顺后,大本营鉴于渤海湾冬季封冻,登陆困难,决定暂时搁置直隶平原决战方案,代之以进攻威海卫,消灭北洋舰队,为尔后直隶平原登陆决战进一步提供安全保证的新计划。为此,以陆军第2集团军为基础组建"山东作战军",大山岩上将任司令长官,共2.5万余人。又令联合舰队协同山东作战军作战,并以陆军第1集团军在辽东战场进行佯攻,继续吸引清军主力。

清廷对日军主攻方向再次判断失误,以为日军第1、第2集团军将并力攻取奉天,以主力打通锦州走廊,进逼山海关,然后与从渤海湾登陆之部队会攻北京。因此以重兵驻守奉天、辽阳及天津至山海关一线,关内外总兵力达10万以上,而于日军的主攻方向山东半岛则仅部署官兵3万余人,其中驻守荣成(今旧荣成)的仅1400余人。至于北洋舰队,则根据李鸿章"水陆相依"的防御方针,龟缩于威海卫港内。

1895年1月20日,日"山东作战军"在荣成龙须岛登陆,占荣成。随即分南北两路向威海南帮炮台进行抄袭。30日,南帮炮台陷落。2月1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此后,日军水陆配合,攻击刘公岛和港内北洋舰队。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等先后自杀殉国。17日,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覆灭(见威海卫之战)。

辽东之战持续时间较长。自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之后,连占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调任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赋以指挥关内外军事的全权,并任命湖南巡抚吴大澄和宋庆为帮办,以期挽回颓势。1895年1月17日起,清军先后数次大规模反攻海城,皆遭挫败(见海城之战)。2月28日,日军从海城分路出击,3月4日占牛庄(今海城西北),7日取营口,9日陷田庄台(今大洼南)。10天之内,清军百余营6万余人便从辽东全线溃退。

战争结局和影响 早在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后,清廷便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请和。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字,甲午战争结束。日军未经直隶平原决战便达到了预期的侵略目的。

此后,中国人民为反对《中日马关条约》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台湾军民在刘永福等领导下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日军割占台湾,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见台湾军民抗日之战)。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而日本的崛起又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列强在远东的角逐日趋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清政府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回答者:高楼居士 - 翰林文圣 十八级 3-12 19:20

1894年2月,朝鲜爆发了农民起义,直逼汉城,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应朝鲜政府的要求,清政府派兵开赴朝鲜,驻守牙山,并按照《天津条约》的规定通知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就确定了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吞并整个中国和亚洲的“大陆政策”,此时便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派兵入朝。朝鲜政府见日本大军入境,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希望早日平定起义,以使中日两国撤兵。6月10日,起义军与政府达成了《全州和约》,汉城趋于平静。至此,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共同撤兵,但遭到了日本的拒绝。日本蓄意制造事端、挑起战争的图谋已昭然若揭。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黄海丰岛海面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日本陆军向驻牙山的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1894~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

战争起因及双方军事准备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蓄谋已久。早在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天皇登基伊始,便极力鼓吹军国主义,以实行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并将侵略矛头首先指向其近邻朝鲜和中国。明治政府抓紧改革军制,推行近代军事教育和训练,积极扩军备战。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建成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现役兵力12.3万人。甲午战争中,日本实际动员兵力达240616人,其中174017人在国外参战。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共达6.2万余吨。还派遣大批特务,到中国和朝鲜搜集军事情报,绘制详细的军用地图。

清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有所察觉,北洋大臣李鸿章曾指出日本将为"中土之患"。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后,尤其是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加强海防建设,以京师门户北洋为设防重点,主要防御对象为日本。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编练成军,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和旅顺(今属辽宁大连)三大基地建成。然清朝政治腐败,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体制不顺,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首批部队于6月8日抵朝。早在6月2日,日本内阁就作出入侵朝鲜,进而直接与清军开战的决定。日方先以欺骗手段诱使清军入朝,继则以清军入朝为借口,大批调遣日军赴朝,迅速抢占从仁川至汉城一带各战略要地。同时设立战时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机构。7月19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据其外相陆奥宗光训令,强逼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驱逐清军出境。23日,日军悍然攻占朝鲜王宫,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当天,日本联合舰队发动丰岛海战,在丰岛附近海域对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只发动突然袭击。日本陆军第5师之混成第9旅也于29日向由牙山移驻成欢的清军叶志超部发动进攻,清军败退平壤。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同一天,明治天皇也发布宣战诏书。

原因
1894~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

战争起因及双方军事准备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蓄谋已久。早在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天皇登基伊始,便极力鼓吹军国主义,以实行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并将侵略矛头首先指向其近邻朝鲜和中国。明治政府抓紧改革军制,推行近代军事教育和训练,积极扩军备战。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建成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现役兵力12.3万人。甲午战争中,日本实际动员兵力达240616人,其中174017人在国外参战。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共达6.2万余吨。还派遣大批特务,到中国和朝鲜搜集军事情报,绘制详细的军用地图。

清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有所察觉,北洋大臣李鸿章曾指出日本将为"中土之患"。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后,尤其是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加强海防建设,以京师门户北洋为设防重点,主要防御对象为日本。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编练成军,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和旅顺(今属辽宁大连)三大基地建成。然清朝政治腐败,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体制不顺,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首批部队于6月8日抵朝。早在6月2日,日本内阁就作出入侵朝鲜,进而直接与清军开战的决定。日方先以欺骗手段诱使清军入朝,继则以清军入朝为借口,大批调遣日军赴朝,迅速抢占从仁川至汉城一带各战略要地。同时设立战时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机构。7月19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据其外相陆奥宗光训令,强逼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驱逐清军出境。23日,日军悍然攻占朝鲜王宫,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当天,日本联合舰队发动丰岛海战,在丰岛附近海域对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只发动突然袭击。日本陆军第5师之混成第9旅也于29日向由牙山移驻成欢的清军叶志超部发动进攻,清军败退平壤。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同一天,明治天皇也发布宣战诏书。

原因:1: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
2:根本原因:日本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结果:经过丰岛海战``平壤`黄海`辽东`威海卫这几场战争下来``中国军队掺败``最终中国与日本签定了中日《马关条约》。


乌克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以前在其他独联体国家地颜 色革命中俄是干着急,却束手无策。这里一是俄自身实力与西方差距太大;二是苦于缺乏插手其中地理由。那么乌克兰地民族间地内斗尤其是俄罗斯族揭 竿而起,终于给了俄一个插手乌内部事务地借口。俄或明或暗推手乌内部争斗向着与俄有利地方向发展。综上所述,乌战争地根本就是...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由于个人对于国际局势的浅薄认知,我认为俄乌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乌克兰想要加入与俄罗斯有地缘冲突的北约。这损害了俄罗斯现有的军事以及地区实力,因此才导致了最终战争的爆发。由于俄乌冲突的不断加深,乌克兰地区已经进入了大量的俄军与相关的乌克兰军队进行战斗。如果俄罗斯能够打赢这场乌克兰战争,对于保卫...

俄乌战争,俄罗斯为何没有选择美国以往的大规模空袭的作战模式?
其实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只能简单说一说。第一,俄乌战争的战略目的。虽然普京说终极目的是乌克兰去武装化,也就是占领乌克兰全境,不允许该国再有正规军。目前看来,这个目的很难达到。退一步说,即便能够达到,普京也严格将战略目的设定为打垮乌克兰政府和军队,没有扩大打击范围。目前俄罗斯的打击,无...

为什么近期乌军的战斗力暴增,战果丰硕?
3、士气被激起:俄罗斯的公投激起了乌克兰的士兵士气,很多时间战争的成败就看士气。俄罗斯方面的原因:1、攻守易位:之前俄罗斯是进攻,打攻哪里有就攻哪里,兵力投入不足的缺点没有明显的暴露出来,现在只有约~20W的部队要分守4个州,这个弱点就暴露了,在单点上与乌军对决时兵力不足。2、情报不行:...

俄罗斯为什么要对乌克兰开战 浅谈俄乌两国千年恩怨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俄乌战争,其实早在2014年就开打了。文末乌克兰处在欧亚跳板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必然会成为欧美和俄罗斯拉拢的对象。如果乌克兰的领导层足够聪明,最好的策略就是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遗憾的是,演员出身的乌克兰总统,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不过,俄罗斯的军事力量虽然远...

2022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原因
俄乌冲突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包括了许多因素,例如领土争端、民族问题、经济因素等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战争都会给双方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我们应该强烈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行为,呼吁各方通过对话、协商...

俄乌冲突是怎么回事?
俄乌冲突详细介绍:2022年2月24日,今日俄罗斯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发表全国讲话,宣布为了实现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全面战争爆发。2月25日,俄乌边境全线燃起战火,俄控克里米亚与黑海地区的俄军也在向北推进。俄军已取得切尔诺贝利地区控制权。2月27日,乌...

战争开始,俄为什么没有对乌进行斩首行动?
我想原因无非如下:一、俄对乌的战争目的不是灭国,而是迫使乌国不加入北约当狗腿子,故不应斩首;二、普京感觉,政治经验不足的演员总统泽连斯基,还好对付,故不需斩首;三、斩首在道义上影响太大,对俄会加大道义的不利,故不该斩首!俄乌战争起因在于乌克兰执意要求加入北约,以“挟美自重”“引狼...

从俄乌冲突看现代战争的特征与启示
3. 这场混合战争的特点包括战场透明性、参与性、多维性和混合性。作战样式、打击手段和作战空间不断变化,融合了传统与非传统、正规与非正规、高烈度与低强度冲突。4.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一年多,局势依然不明朗。俄罗斯在战场上的挑战为人们提供了启示。5. 俄乌战争的起因部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通过...

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最后的结果,你有何看法?
俄罗斯虽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取得了胜利,但是经济上的损失将是空前的,甚至不亚于一场大的经济危机。而对于乌克兰来说,不管是政治还是军事上,以及经济方面,都是一次空前的劫难。使本来就很贫困的人民,更是雪上加霜。冷战相持时期俄乌战争的结果,将是俄罗斯与北约重新进入冷战相持时期,不时会有摩擦...

射洪县15028223674: 中日甲午战争的原因、背景、影响、目的? -
将帖盖三:[答案] 原因:日本战时大本营在挑起这场战争之前,制定了海陆军统筹兼顾的“作战大方针”.其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直隶平原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打败清军,压迫清政府屈服.认为能否达此目标,关键在于海军作战之胜负. 背景:1:那时候,世界主要资本...

射洪县15028223674: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简略一点】 -
将帖盖三:[答案] 日欲控制朝鲜,为了驱赶清朝,遂战.清军节节败退,战场从朝鲜半岛逐渐过渡到清领土上,最后以清军战败告终.战争使得日本发了横财,感受到了侵略的好处,摆脱了半殖民地状况,成为了亚洲的强国.使得清朝形象败坏,国力一蹶不...

射洪县15028223674: 甲午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领导人,?简略回答,!
将帖盖三: 一、根本原因:日本企图称霸东亚,入侵中国的藩属国朝鲜.二、过程:战争从1894年7月下旬开始,到1895年3月下旬结束,前后历时8个月.按战争的进程,可分为三个...

射洪县15028223674: 简述中日甲午战争的大致经过,结果及影响 -
将帖盖三:[答案] 大致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

射洪县15028223674: 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越细越好!?
将帖盖三: 战争过程 中日甲午战争的整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这时在清廷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时年慈禧太后六十岁,她盼...

射洪县15028223674: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 -
将帖盖三:[答案] 一、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二、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三、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四、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

射洪县15028223674: 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将帖盖三:[答案] 1.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一直处于萌芽状态.相反,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

射洪县15028223674: 甲午战争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将帖盖三: 甲午战争战败原析 (1)主观面:清政府腐朽造军队甲午战争失败 ①战前清政府作认真准备战争爆发极力奉行避战自保针贻误战机平壤战威海卫战惨败 ②慈禧太家危难秋搞万寿庆典惜挪用军费置家利益于顾 (2)客观面: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实力略强相落 纵观社状况与本相比仅军事、经济科技落于政治制度腐败北洋舰队覆灭说明单纯习西技术道路已走通华民族始习西政治制度改变落政治制度尝试

射洪县15028223674: 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产生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将帖盖三:[答案] 政府态度不同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软弱无力 消极避战 纵使有很多官兵英勇不屈 担任然难逃失败 这就像二战中的法国 实力强大 但迅速投降抗日战争国民政府始终没有以政府名义投降 纵使首都沦陷 纵使大片山河...

射洪县15028223674: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将帖盖三: 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军事实力并不次于日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 的支持以及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可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推根究底,清政府腐 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