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张之洞

作者&投稿:僪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1837~1909)中国清末重臣,洋务派首领。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晚年自号抱冰老人。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1863年(同治二年)进士。清流派重要成员。1881年(光绪七年),授山西巡抚,政治态度为之一变,大力从事洋务活动,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4年,补授两广总督。中法战争爆发后,力主抗法。同时,在广东筹办近代工业,以新式装备和操法练兵,设立水师学堂。1889年,调湖广总督。建立湖北铁路局、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开办大冶铁矿、内河船运和电讯事业。促兴筑芦汉、粤汉、川汉等铁路。后又编练新军。在鄂、苏两地设新式学堂,多次派遣学生赴日、英、法、德等国留学。还大量举借外债,是为中国地方政府直接向外国订约借款之先。戊戌变法时期,起先支持维新活动,多次出资赞助维新派。当维新运动日益发展、新旧斗争渐趋激化后,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维护封建纲常,宣传洋务主张,反对变法维新。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主张严加镇压。八国联军进逼京津,与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联络东南各省督抚,同外国驻上海领事订立《东南互保章程》九条,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人及长江中下游哥老会发动的自立军。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命张之洞以湖广总督兼参与政务大臣。旋与刘坤一联衔上奏提出兴学育才办法4条 ,仿照日本学制拟定癸卯学制(即1903年经修改重颁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全国首采近代教育体制。1907年调京,任军机大臣,充体仁阁大学士,兼管学部。次年清政府决定将全国铁路收归国有,任督办粤汉铁路大臣,旋兼督办鄂境川汉铁路大臣。慈禧太后死后,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1909年(宣统元年)病故,谥文襄。遗著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张之洞(1837.09.02—1909.10.04),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1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祖籍河北沧州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2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3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别号壶公、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1863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67-1873年任湖北学政。1874年起任四川学政、山西巡府。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因力主抗争任两广总督。1889年7月调任湖广总督。1906年升任军机大臣。在督鄂17年间,张之洞力主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财赋称饶,成为当时中国后期洋务新政的中心地区。
张之洞平生所为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其在中国教育由封建传统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其弟子张继熙曾说:“公常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故以兴学为求才治国之首务。”美国学者威廉·艾尔斯在其《张之洞与中国教育改革》一书中对张之洞对中国教育改革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称赞 “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台湾学者苏云峰更是高度评价张之洞对中国教育改革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湖北教育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张之洞的领导,而张之洞,对教育改革的贡献,并不限于湖北一地,而是具有全国性意义。正是由于张之洞的贡献,而使中国教育始走向近代化道路。” 在督鄂期间,张之洞致力于改造旧式书院、创办新式学堂。在张之洞的领导下,湖北教育通过由低等向高等、由普通向专业、由省城向州县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地区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其教育规模和质量在当时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在张之洞本人的具体策划和亲自指导下,湖北地区先后成立了自强学堂、武备学堂、农务学堂。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在张之洞的策划和指导下诞生的。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请读近代名臣张之洞


“大臣”李鸿章和“儒臣”张之洞,两个人有啥不同?
张之洞的表现如何呢,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不主张慈禧回京,主张让其奔赴陕西 1900年6月17日,大沽炮台沦陷之后,李鸿章等人就预感,慈禧太后很可能会西迁,毕竟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于是立即组织人手,并向慈禧太后尽言,一定要“护使”“剿匪”,以防西方列强趁机进攻北京。然...

张之洞的变法主张与维新派观点有何异同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

张之洞旧宅相关介绍
然而,载沣的安慰并未能改变大清的命运,张之洞在病榻上发出的“国运尽矣!”之叹,似乎是他对朝廷最后的感慨。张之洞旧居的命运亦随之起伏,张家后人将其卖给哲学大师冯友兰,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机关宿舍使用,原貌被改造,虽变为大杂院,但因其作为机关宿舍,居住条件尚可。如今,11号院一层已封闭,二层...

张之洞临终提出要善抚民众,载沣用哪五个字答复?
更重要的是他的仕途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还需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慈禧!当年慈禧不知看上了张之洞哪点,酝酿良久下了个决定,让他一夜之间从四品翰林院侍直接升为二品内阁学士。正是由于慈禧的提拔,张之洞有了更广阔的施展才能空间,44岁张之洞迎来人生的黄金时代,他被任命为山西巡抚、后拉又担任过两广...

张之洞有几个妻妾,张之洞晚年和谁一起度过的
张之洞有几个妻子 张之洞坚信要先立业后成家,才能担待的起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于是在28岁事业小成的时候,才娶了第一位妻子,是一位石姓知府家的千金小姐。那是一段幸福的新婚时光,妻子进门后孝敬公婆,疼爱丈夫,操持家里家外。可就在结婚六年后,妻子为他生下第二个孩子之后便因病去世了,他...

湖北武汉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景点介绍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借鉴中国古象形文字和古建筑(飞檐翘角)元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由地下一层,地面五层和顶层(空中花园),共七层组成。主展览区以崛起之路为主题,以张之洞在湖北武汉的主要建树和成就为主线,展示张之洞督鄂18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修铁路等主要业绩。   &#...

张之洞的升迁之路基本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张之洞的升迁历程,该内容出自吴剑杰的著作《张之洞的升迁之路》。这本书的ISBN号码是721604346,可供读者查询和购买。作者吴剑杰以其深入的研究和详实的资料,为我们揭示了这位晚清重要人物的仕途轨迹。这本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为28元,对于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性价比高...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景点介绍
包括汉阳铁厂、兵工厂遗物和张之洞遗物。翔实的史料和实物,真实地反映了当年汉阳铁厂(汉冶萍公司)的历史风貌和我国民族钢铁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主题。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教授特为该馆作序。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展出的众多珍贵实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张之洞手书的祝寿木...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书法家写凉州词,这位书法家是什么名字_百度知 ...
1、是张之洞,历史上有三种说法,解缙、纪晓岚和张之洞,从您题目里的慈禧太后来看,您问的应该是张之洞的版本。盛夏的一天,清朝的慈禧太后到翰林书画院,观赏历代书画真迹。她让陪同的内阁大学士张之洞为她的象牙柄白绢扇面题写古人诗词,张之洞信手题写了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

张之洞关于师范教育有哪些思想主张
张之洞的仕宦生涯长达40余年,而且大部分时间为地方官,是清朝末期最有影响的封疆大吏,尤在湖广任内,大办洋务,兴实业,办工厂,主张工业救国,成为清末杰出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同时,他在任地方官和主管学部期间,大力创办新学堂,改革旧书院,倡导留学教育,而且亲自参与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的制定工作,从而使得他成为中国...

如皋市13746969614: 张之洞(晚清名臣) - 搜狗百科
机夏倍欣:[答案] 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四抵外辱.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其间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对教育、实业的发展贯穿他的整个政治生涯...

如皋市13746969614: 张之洞是个怎样的人 -
机夏倍欣:[答案] 他是一个开明绅士,它提出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虽然还是为了维护封建主义,但毕竟做出了对中国近代化和了解西方努力,办了厂,领导洋务运动,眼光还是看的远的,但仍是封建的思想,想大进步是不可能的,

如皋市13746969614: 张之洞为什么被称为“张南皮”? -
机夏倍欣:[答案] 清末重臣张之洞生于贵州,并在贵州度过了他的童年,但按清代户籍管理制度,其籍贯是直隶南皮(今属河北),因而被世人称为张南皮;张之洞的出生地,至今仍有兴义和贵阳两说,按道光《贵阳府志》,应以兴义说为是.

如皋市13746969614: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 -
机夏倍欣:[答案]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掀起了洋务运动.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如皋市13746969614: 张之洞生平简介 -
机夏倍欣: 看一本书 雷颐写的 叫 历史 何至如此 写张之洞写的不错 实际上 挺欣赏张之洞的 囧 这么说恐怕会被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人喷吧

如皋市13746969614: 张之洞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位著名的洋务派代表人物
机夏倍欣: 第一,张之洞为配合振兴实业,在湖北发展实业教育.其中较有成效的是创办了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农业和工业所需要的人才.在张之洞的经济近代化构...

如皋市13746969614: 张之洞洋务思想是什么 -
机夏倍欣: 晚清重臣张之洞从小接受的是正宗的儒家思想教育,一生为维护纲常名教及清王朝的统治而鞠躬尽瘁.这位儒臣的思想后来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洋务思想.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纵观其一生不难发现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第二,是他特有的宦海生涯;第三,是其所处的特殊的历史时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