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在灞桥头与友人依依相别的诗句?

作者&投稿:秋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代大诗人王摩诘在灞桥头与友人依依相别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仿写这句!!!!!!~

格式基本上是时代+人+事件+诗句原文,符合这个规则的仿句基本都可以成立。
另外,“摩诘”是王维的字,这点在仿句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知道所写对象的字的话,就尽量采取这个方式来称呼吧。

唐代大诗人王子安(王勃)在京城同知己深情话别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代大诗人李太白(李白)在船头与友人踏歌惜别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宋代女词人李易安(李清照)在家中向丈夫抒发离愁了,“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自己写了几句,可以参考一下。

听风听雨过清明:华夏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复兴方案


国际在线 www.crionline.cn 2006-03-14 21:54:47

寒食折柳、插柳历史悠久,《荆楚岁时记》记载:“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 不仅插柳,而且戴柳,寒食节时,人们纷纷将柳条编成环,戴于头上。寒食插柳、戴柳风习之烈,民谚可证:“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

汉民族自古就有折柳相送的风俗,《诗》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灞陵折柳的风俗更是充满了汉民族特色的优美送别。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5 蹴鞠、秋千------杨柳春风中的轻舞飞扬

自南北朝起,寒食节就出现了从单一的禁火寒食向娱乐化方向演变的趋势。至强盛的隋唐,寒食娱乐活动已经蔚为大观。华夏传统节日中,没有哪个节日有寒食这样浓厚的运动色彩了。蹴鞠、秋千、拔河、斗鸡卵、放风筝......寒食节完全可以称为汉民族的春日运动节。据说这是因为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来锻炼身体。

①秋千


秋千图

荡秋千之于寒食节的普遍,杜甫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寒食节甚至又被称为“秋千节”。

汉族有关秋千的说法很多。《古今艺术图》称,秋千本是古代山戎人用于练习身手轻趫的军训项目。到春秋时,齐桓公出兵远征山戎,秋千也随之向南流传,其后逐渐在中原地区传开,并从军训项目演化为游艺。《荆楚岁时记》注还具体画出了秋千从山戎之戏变成汉人游艺的线索:“《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真正的秋千游艺,很可能是中原汉族女子的创造。

《汉武帝后庭秋千赋》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湘素杂记》称:“秋千,汉武帝后庭之戏也,本云千秋,祝寿之词也,语讹传为秋千。”也有说法认为,“千秋”在汉语中有生死之讳,故改为秋千。

唐玄宗对秋千之戏更是赞不绝口:《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历代的寒食诗词中,处处可见汉家女子花丛中荡起秋千的美丽身影: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曰:“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王禹偁《寒食》曰:“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梅尧臣《梨花》曰:“月白秋千地,风吹蛱蝶衣”;文彦博寒食日过龙门,也有诗作曰:“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欧阳公《渔家傲》词:“隔墙遥见秋千侣,绿色红旗双彩柱”;陆游诗句:“秋千旗下一春忙”;元代著名散曲家,卢挚寒食日新野道中创作《双调·蟾宫曲》曰:“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垭斜插花枝”;元代另一名散曲名手张养浩也在寒食途中作《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曲中曰:“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明代嘉靖进士朱日藩《清明扬州道中忆王端公》句曰:“水国人家种杨柳,清明士女竞秋千”……

②蹴鞠

蹴鞠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类似足球的体育活动。宋人马端临《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反映唐代寒食节蹴球活动的诗作如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王建《宫诗》:“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白居易《洛桥寒日作》:“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睛” ......


蹴鞠

③牵钩

牵钩即拔河。寒食拔河戏据说由水上舟战“牵钩”演变而来,至唐代始称拔河。寒食节拔河之最,当数唐中宗导演的梨园拔河戏。据《景龙文馆记》:“唐中宗(李显)景龙四年清明节,帝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絚两头系十余小索,每索数人执之。以挽六弱为输。时,七宰相、二附马为东朋,三相五将为西朋。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因年老,随而踣(倒),久不能起,帝以笑为乐。”

④斗鸡、斗鸡卵

我国斗鸡习俗历史悠久,斗鸡之戏久经不衰。寒食节斗鸡大约起自隋代。隋代杜台卿著《玉烛宝典》载:“寒食节城市尤多斗鸡斗卵之戏。”到唐代,寒食节斗鸡已成为皇宫中不能缺少的娱乐项目之一。宋代之后,宫厅斗鸡戏依然为国人乐不可支的节日休闲娱乐项目,自然,这当属于一种节俗的陋习。

有些不同的是斗鸡卵,《荆楚岁时记》说, 寒食节有斗鸡、雕画鸡蛋和斗鸡卵的风俗。古时富势的人家,讲究的吃食是画有图形的鸡蛋。当时还有在鸡蛋上染上蓝红等颜色,仍象雕刻的一样,辗转相互赠送,或者放在菜盘和祭器里。至于斗卵的游戏就不知道出自哪里,具体的做法无考。

⑤放风筝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专家指出,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象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又何尝只属于行者呢?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想知道一些关于写柳树的诗句
交情别绪论多少,好向仁人赠一枝。柳 【唐】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五株斜傍渊明宅,...

关于知音的诗句
本来,花自开,鸟自鸣,与离人何干?但正如王国维说的那样:诗人“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感情”。是诗人赋与事物人的感情。 颈联“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是说置酒送别在青门路。青门,即长安东门,这里有灞桥,古人常常送客至此,折柳赠别。白马津,古渡,在今河南滑县。《史记·荆燕世家》有:“渡白马津入楚地”。

关于离情别绪的古诗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

关于柳树的诗句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

分别唯美诗歌说说
32、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33、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34、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别离》35、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36、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焉。37、...

用杨柳表达送别的诗句还有哪些
9、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释义: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 10、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当时长安人多到灞桥折柳送别。 据《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这是折柳与赠别有密切联系的最早记载。 “高...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

古诗中有关送别诗句
14、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15、有情不管别离久。——晏几道《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 16、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3、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钱起...

关于折柳的诗句有哪些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20、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 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

折柳送别的古诗诗句
23、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2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16、【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7、【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8、【海内存知己,...

斗门区18816132057: 王维在灞桥头与友人依依相别的诗句?
彭静先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斗门区18816132057: 王维的送别诗,全文 -
彭静先锋: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春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相思》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斗门区18816132057: 王维送别朋友的诗词 -
彭静先锋: 送别 [唐]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_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别 / 山中送别 /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斗门区18816132057: 送别朋友时那种依依惜别之情在王维的诗中是“ - --------------,----------------.”? -
彭静先锋: 劝君 更 尽 一 杯 酒 , 西出 阳 关 无 故人

斗门区18816132057: 王维送别友人时,写下了什么千古名句 -
彭静先锋:[答案]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来源: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

斗门区18816132057: 《送别》作者: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
彭静先锋: 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

斗门区18816132057: 王维的送别诗句 -
彭静先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王维《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 王维《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 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王维《送别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

斗门区18816132057: 诗人与朋友分离依依不舍.李白以目相送(诗句)().王维以酒相送()高适以话相送()李白以歌相() -
彭静先锋:[答案]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斗门区18816132057: 《送别》王维的名句 -
彭静先锋: 名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斗门区18816132057: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诗中表达送别之情的千古名句是那几句 -
彭静先锋: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诗中表达送别之情的千古名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原文: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