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悲伤为主题的唐诗欣赏

作者&投稿:隐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悲伤的诗句,越多越好!唐诗宋词都可以…~

伤感诗句大全
1、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2、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4、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5、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6、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7、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9、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12、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13、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14、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15、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16、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17、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8、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9、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2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1、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22、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23、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2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25、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26、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2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8、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2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31、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32、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瑕《江楼感怀》
33、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34、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3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36、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37、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3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9、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4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41、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42、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43、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4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4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46、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47、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48、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49、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5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51、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52、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5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54、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5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5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7、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58、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5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60、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6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62、离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6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6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66、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67、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68、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6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70、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7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72、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73、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74、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爱情诗句
75、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7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7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78、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79、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80、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8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长恨歌》《离思五首其四》
82、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83、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84、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85、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86、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8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88、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8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90、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91、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92、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9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9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95、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96、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97、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两汉乐府《悲歌》
98、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99、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10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
101、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102、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103、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0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0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中国古诗,叙事的占的不多,大多还是描述意境和情感的。描述意境,多通过作者的感官,景物,情景的描写,来达到某种意境,衬托出某种心情,所以中国古诗有一种画面美。

最著名的就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说这首诗说了一件什么事?其实什么事也没说,都是些自然的废话。但它表达的一种淡淡的忧伤惆怅就这么流传了上千年。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多了去
《春江花月夜》就是

hand6835回答的真好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情调与佛道意趣

[摘要]: “感时伤事”是李商隐无题诗重要的情感特征。无题诗中的悲剧性情致与诗人对于人生的体验、佛道的感悟分不开。正是这种“亦佛亦道”的个体情感,消融了诗人的痛苦,注入了诗歌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创作心态,并加大了无题诗解读的难度,使得无题诗增添了朦胧之美,悲怆之美,和生命之美。 无题诗的感伤情调和佛道意趣对诗歌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无题诗; 感伤; 佛道; 多义; 悲美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用“李樊南深情绵邈”之句概括李商隐深细婉曲的诗风,是极有见地的。而义山诗中最能代表其纤巧凄美风格的是其以《无题》为题的爱情抒情诗。这部分诗典雅华丽。音韵和谐、感伤凝重“惊采绝艳”①到了“五色令人目迷、五音令人耳乱”的地步。无题诗之所以能“味无穷而炙愈多,钻弥坚而酌不竭”(《韵语阳秋》载杨亿评义山诗语),其原因在于成功地抒写深挚的感情与佛道意趣。感伤情调是无题诗共同的情感基调。
对李商隐《无题》诗的深层研究,虽早就有人指出其诗歌感伤真挚的特征,然而多拘泥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摘撷发微,抑或固守在社会大背景中去考辨探觅,却尚未把诗人对于人生的体验、与佛道的理解加以综合起来进行阐发,也就很难以真正地体味到无题诗的情感体验与多义性。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实际探讨无题诗的感伤情绪与佛道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出诗人的创作心态,并提出解读无题诗的新技法,以期说明感伤情调与佛道意趣是无题诗的巨大魅力所在。

一、感伤情调是李商隐无题诗的情感主调
感伤情调是中国文学作品情感抒发的一大传统,自宋玉《九辨》以来,历代不绝。李商隐所处的晚唐时代,社会的衰落,民生的寥落,国家的动荡,使得人们对于外界的关注内转到对个体心灵的审视和体味。因此,社会现实造就了义山忧郁哀婉的感伤诗美。诗人用精丽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感伤之情,将两情情境作为审美视角:或忧叹离怀之意,或哀婉异地之思,或缠绵两情之悦,往往于无望中带有执著、于迷惘中凝结清晰,似暗淡而不低迷,似茫然而愈固执。诗人心灵细腻,多愁善感。其以《无题》为代表的爱情诗,多传达的是一种没有确定感和目标感的、扑朔迷离的、特殊爱情生活感受。在这其中,诗人或融入人生体验,或注入自身幻想,或虚无,或泛化,“已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无题》),将感伤的情绪倾于朦胧瑰丽诗境,融多方感触于沉博绝丽之中,形成凄艳之美。
较之宋后诗人愈来愈多地追求诗作中的理念和趣味,晚唐诗人李义山则更喜欢、也更擅长于用独到的目光去审度人情、世情、时情,抒写自身的感怀情绪,展示出诗人独特的个性魅力。李商隐的《无题》诗多以“相思”为题材,描写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渺落失望而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表现出了各种复杂思想情绪。单就一些具体的诗篇来说,《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重帏深下莫愁堂)道出了少女相思时的期待、自伤的心情;《无题》(照梁初有情)中的少女因爱情的失意而心中有怨恨之情;《无题》(八岁偷照镜)写出了姿容美丽、行高洁的少女愿望难成的苦闷之情,诗人借用忧愁的调子感叹个人的沦落,伤感人生的失意;《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中诗人嗟叹爱情今昔相隔,表达出诗人苦闷的衷肠,《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写暮春时节的痛苦离别,表达了悠远而又执著的凄楚思念,融入诗人理想难成的人生感悟;而《无题四首》(来是空言去绝踪;飒飒东南细雨来;含情春宛晚;何处哀筝随急管)中的第一首写男子对远在一方的女子思念,如泣如诉,如梦如烟,孤寂难圆;第二首话尽了深闭闺门的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希望幻灭的痛苦,第四首则写出了东邻老女触景伤情无媒难嫁的彻夜长吧。而七绝《无题》(自道萦回)则蕴含着徒有姿颜、世无赏音的哀怨与感慨。
就李商隐个人来说,其自小几经离丧,饱受人生困苦,深感世态炎凉,情感细腻脆弱。受党争的影响,诗人“一生襟抱未曾开”、“古来才命两相妨”的不幸给诗人以毕生的怨恨;没落的时世,衰败的家世,仕途的多舛,爱情的失意,别人的误解,妻子的早逝,都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使得他只能用忧郁感伤的笔调,来叹惋时运的衰落,身世的飘零:身世,家世,佛道,从各个方面促成了诗人易于伤感的、内向的性格与心态。他所秉赋的才情,他的悲剧和无助,也使他灵心多感,感情丰富,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均能引起他如潮的感情活动,“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送千牛李将军》),“多感”,“有情”,及所带的伤感色彩,在其创作中也很突出。心灵的创伤、生活的磨难、痛苦的经历,浓缩在一首首诗中,委婉曲折的道出了一个幽咽凄迷的内心世界,一幅哀感顽艳的心灵图景,为悲剧时代唱出了一曲曲凄清动人的挽歌。
凡此种种,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抒发爱情的不幸,表现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阻隔,期待与失望,执着与缠绵,苦闷与悲愤,处处宣泄的是感伤的主导情感。这正如余恕诚在《唐诗风貌》中所言,“他的无题诗几乎篇篇都在书写其不幸”。

二、无题诗的佛道意趣在于对生命、感性的执着,在于对有求皆苦、无常幻灭的表达。
(1)、生命无常、命运难宰是义山对佛法的深切感悟,是无题诗反复吟咏的对象。
李商隐对于生命的关注是基于其个人的人生际遇之上的。他的感悟力,他的洞察力,势必开掘其内心的对美追求的渴望。对于真善美的期待,对于灵动生命的依恋,李商隐的执着赢得的只是无常的流转,好景的成空,面对这一切,“悲剧性的毁灭在诗人的心湖中留下了永久的震撼,并积淀在他的意识深层,和种种无常的体验一起,加重了诗人的悲剧性气质深化了无常感的现实人生内涵。诗人在诗歌中反复咏叹的美好事物的凋零衰落,展现了花谢枝残,香消玉损的惨烈火图景:“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无题二首》),“露花终裒湿,风蝶强娇饶”(《无题二首》),在这里,时而小径低徊,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扼腕喟叹,诗人对生命无常的学茫,忧叹得致到了淋漓的抒发。人生的呤咏,爱情的感伤,痛苦的超越,浓缩了无题诗的意蕴。诗人对于生命的深刻理解,使他通晓命运难宰的道理。无助无力的世人,受无常的左右,为世情所困扰,而对一切世俗的东西,只能也只能感叹自我的弱小可欺与无能为力。《无题》(八岁偷照镜)中的那位少女,才貌双全,精于女红,然而却被深闭在闺门之中,虚度青春,根本无法掌握自身的命运,种种情思,只能泣向春风。少女怀春的幽怨苦闷,正是才士渴求用世心情的写照。世事无常,能否担负重担,驰骋才情,个体丝毫不能自主。而诗人关注命运难宰的世人之时,认为世人就如“万里风波一舟”,在无常之流中,飘摇无定,孤寂无助,漫无目的,只知离乡愈远,愈加落寞,亘古凄凉,因此中能依稀听到绝望的心灵在哀吟:“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切感悟。
(2)、有求皆苦、超越痛苦的禅学观照升华了诗人对佛道的感悟。
李商隐的无题诗多以爱情为表象,通过爱情的悲剧气氛来烘托诗人一生苦苦追求但所落空空的人生巨痛。正由于义山身处晚唐,社会的衰飒氛围,自己所处的饱尝忧患的人生经历,让他看来,“社会现实,人事自然,一事一物,一草一木,都带有衰苦的情调并成为感伤衰苦的心象。”②诗人笔下的情爱世界,多为孤寂凄冷,像风,似雾,若梦,多手不可及,口难言表,事与物趋于泛化,虚化,常伴有怀疑与绝望。“春风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诗人将情丝抽象为可及之物,关照至情至纯之物的产生与毁灭,于凄艳中萌发了人生无常的失落感。同时,他的诗又多以咏吧爱别离苦取胜。诗人认同痛苦,传达痛苦,感受痛苦,以为欲求导致了痛苦,求不得苦,于是在凄婉低沉的环境中表现对理想境界的挚热追求和追求幻灭的怅惘之情。“如何风雪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无题》)道出了理想难成,抱志空叹的无奈,至于“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则露出了诗人对渺茫希望的执迷,“刘郎已在蓬山外,更隔蓬山一万重”更是对于理想难成的叹婉与绝望。
(3)、至死不渝的执著是诗人在佛道相融之下心灵的一种整合。
李商隐善于营造幻境,却认幻成真,执迷不悟。“灵心善感的诗人以其特有的幻想,幻觉梦思超感创造出许多渗透了迷惘感伤情思的幻象,它们或清丽淡雅,或浓艳瑰奇,或恍惚迷离,或鲜明生动,具有多样形态和色彩,但却都是心灵化的”⑤。他的心灵,拥挤着至美情爱的渴望,他的心灵,又真充着虚无幻灭的理解与体味:他追忆过去,哀吟现境,生情发感,执迷不悟;他企冀未来,销融自我,至死不渝,始终辗转于幻灭与追求之中。对于情爱,义山深为向往,既深感其虚幻,,又坚韧不懈的追求,对于两情的相知相悦,“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道出了生死不渝的执着;对于两地相思,“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话尽了铭骨相思的沉迷。据此可妄下断言:纵使诗人只的那么一点对佛道的理解,平心而论,其内心深处仍旧灼射出诗人对于生命,对于感性的至死不变的依恋与痴迷。
(4)、从其个人的人生经历来看,与佛道的交往必然带来诗人情感上与佛道的沟通。
我们应该看到,诗人与佛道的密切交往使其身上处处流逸着虚无的宗教色彩。义山在更多的时候,借助佛道以自慰,寻求哲理以超脱,诗人或顿悟,或半解,或迷茫,或无奈,但至始至终,虚无、执着,伤感……总是其感情的主调,成为诗人挥之不去的心头阴影。对于这种佛道的关注,其诗文也确凿有详述:
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南山阿。 (《安平公诗》)
忆昔谢四骑,学仙玉阳东。(《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兼之早岁,志在元门;及到此都,更敦夙契。(《上河东公启》)③
实力浮泛之中,早有潜藏之愿;异时仰陪仙装,归从元游。(《上李舍人状六》)④
而至东川,义山骤变,始信佛禅,交游纳子,思想也近于佛家,这在其诗文中也略有反映:《樊南乙集¡序》云:“三年已来,丧失家业道,平居忽忽不乐,始克意佛理,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唐梓州慧义精舍禅院四证堂碑铭》开篇即指“明宣大中七年尚河东公作四证堂于梓州慧义精舍之南禅院”。而同集卷《道士胡君新井竭铭一篇》开宗明义:“梓潼帅所治城东北一里有宫曰紫极宫,宫有道士曰胡宗君。”
由此可知,诗人当时思想之状况,消极虚无,遁入佛道,但又不是对于佛道的简单演绎,而是对佛道采取了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纠其原因,不外乎人生遭际多舛,政治仕途不佳,生活、事业苦闷,年老体衰、多病,思妻、念乡心切,诸此种种。

三、感伤情调与佛道意趣的相互融入加深了无题诗的朦胧美与悲剧美。
(1) 佛道在李商隐思想上的交织影响了其个人的创作心态。
李商隐“沦贱艰虞”的坎坷经历,羁旅飘泊的孤孑身影和仕途难通的悲剧命运为无题诗准备了丰富的辛酸素材和凄凉的人生体验。诗人只能在佛道中追求慰藉,他在佛道的关照之下,抑囿于矛盾之中,正是这种矛盾也促成了无题诗所流露出的情感上的矛盾性。他对于佛道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佛道灌注了个人的意识在其中,因此他的诗歌契合的佛旨道玄,是在人生体验层面上契合,是精神感悟上的契合,而不仅仅是词语字面、名相义理上的契合。同时,诗歌充满了道趣,是虚化爱情悲剧的道趣,是所落空空的道趣。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佛道的交织,融释了诗人的人生痛苦,注入了诗人的人生幻想,使得诗人仍执迷于一个“亦道亦佛”的精神理念之中,这也使得诗人的灵善细腻的心灵,在冥冥之中受到二者绞合之下的震撼:反省无常,体验空空,哀伤无定,咀嚼失落,皆是其创作心态的反观。诗人的心灵中始终弥漫着一种表现欲,一种传达欲。因此,诗人的无题诗创作,大都出于欲人知又不欲人全知的矛盾心理,其诗也似隐非隐,欲盖弥彰,半遮半掩,却往往能够引有发省,能上能下人入胜。对于丧失家道,义山郁郁不乐,藉佛理以求解脱烦忧,蕴道学隐曲内心,,故佛道成分兼有。商隐有匡世之心,有出世念头,也重视自身价值与创造,反对机械复古。而这种自主与主信的心态也与佛道不无关系。
(2) 佛道相融之下,李商隐的离情去欲、心不止境是其伤感心灵的指归。
李商隐以其独有的情感体验,领悟到有求皆苦,无常幻灭的佛教真谛,汲取了佛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痛苦,消融了痛苦,使其诗歌具有了佛学意趣,也使其诗歌增添了悲怆之美、超逸之美。但这只是局部的,不确定的,他青年时也受到了道家“以人为本”思想的熏
陶,道家审视个体的生命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关心人的精神,强调道无名,反对用任何正面、否定的方式去勉强描述理论。正是这样,他力图通过他“杜鹃般的歌喉,用泣血的歌呤,引起人们对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的深刻反省,引起人们对生命、感性的深情眷恋”。他的创作目的,却绝不在于“先以诗句牵,后令入佛智”(白居易《题道宗上人十韵》),诗人本身没有透过情色牢关,仅仅达到了空入“初门”,却空不了对人生的爱,空不了作为其诗歌灵魂的炽热情感。诗人始终追求的是一种不受任何约束、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境界,因此佛学中“绝情弃欲”终究不可及。而道家对其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李商隐偏重于庄子的人生哲学的思考。庄子的贵自然、重全真、物物而不为物所役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他,使他具有一种“持节守中”、“遗世独立”的人格精神,一种不得志归隐中的精神慰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他的内心世界迷茫无奈,这其中也充满了真挚之美。可以说,诗人正是在佛道相冲之下,透过了绝望与哀痛,高扬着可贵的个体价值。相应地,无益无效的佛道关注与进取愿望,损害了,加深了,熔铸了人的诗的精神,甚至连他的爱情诗也似乎充满了与佛道相冲的内心体验。
(3)独立人格加深了诗人对于佛道的理解,更增添了无题诗的朦胧美。
诗人对于佛道的理解,源出于自身的灵性与人格体验。沉郁、伤怀、吟咏、哀叹,处处触目惊心,愤恨哀糜,时时抑郁于对世间情物的伤感与期待。一切经历丰富了其灵犀善感的情怀,赋予其镜明月朗的心境。在更多的时候,沉郁、忧伤的情怀之中以蕴含着虚无末世的思绪,“来是空言去绝踪”,空静幽远而不可及。但是李商隐个人对佛的理解是基于其个人的人生体验的,是不彻底的。义山的内心深处的灵性压抑着他的个人情感,使他耻于直接表露自我的心声。但诗人又忍耐不住,不得不吐的情感渲泄,因而只能以曲折的表现手法,语意多岐的语言,朦胧迷茫的意境,来表达他不便言明的情怀。渴求入仕而不可求得,企冀爱情却无能为力,李商隐隐只能借助佛道来摆脱这种痛苦,“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拟用佛禅,升华禅趣,显出对两情相悦的支持与关注。基于佛道,超越佛道,主观情绪在哀肠寸断,渺然无声的无题诗中虚泛开来,给人以欲罢还休,欲言又止的迷茫感、幻灭感。
(4) 心灵与佛道的交汇构建了无题诗的悲美。
李商隐写诗,往往虚无而不具体,重情而不重形,“以意为主,移情于所需之自然物象,以诗人的情绪为核心去统摄,有助于表情的意象”。诗人多愁善感的心灵始终倾诉着感伤的情绪,亦道亦佛的宗教倾向时时浇灌着不灭的执着,种种思绪,在诗人身上,部能将“艳与爱情生活的不幸,身世遭遇的坎坷,乃至于对唐王朝的命运的忧思,化成哀感受凄艳。可以说,正是心灵中的那份哀怨与佛道的交汇构建了无题之美。如《无题》(飒飒东南细雨来),“细雨”,“芙蓉塘”,“香炉”,“香料”,辘轳井索,贾氏,韩寿,宓妃,魏王,枕头,春花,香灰等众多意象交杂在一处,景象苍凉孤寂,内心悲苦难书,无形之中就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哀痛。诗人在表达有所期待而又幻成云烟,但又产生新的期待,把追求与幻灭两种主观心象,注入上述自然物象之中,融多方感悟于沉博绝丽中,形成凄艳之美。

四、体味伤感情调与佛道意趣是无题诗解读的重要途径。
迄今为止,研究者多关注无题诗有无寄托,或着重于政治与个人遭遇方面,从李商隐与“牛党”方面的关系加以索解,或者于爱情,从李义山爱情遭遇来试探,或者于从生哲理,从对人生感悟来体会,认为无题难解是由于无题的朦胧多义造成的。无论如何,“喻之多边”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却忽视了对无题诗深层原因的探求。
(1) 感伤是无题诗的重要特征,是解读无题的主线。
人是感情的动物,而义山更是情感的尤物。其诗多义,往往给读者提供多种解读的可能,构成解读上的复义。但是始终弥漫于诗中的是怅惘,感伤,寂寞,向往与失望的情思,是郁结诗人沤心沥血的心象。固然,无题诗中的“象喻”多无十分联系,带有朦胧性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李商隐诗的朦胧,与亲切可感的情思常常统一在一起。”而在某些时候,多义性与其意象的独特选取也有一定关系。诗中意象,多富非现实色彩,诸如珠泪,玉烟,蓬山,青鸟,彩凤,碧城,灵风,梦雨,均难以指实,此类心象,都被其心灵化了,是多种体验的复合。意象的心灵化,情绪的伤感化,使得内涵远较一般意象复杂多变。在《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痴情的诗人,为心中女子怅望中宵,诉说着无尽的心思,。诗人的心态和性格,在此展露无疑,这也使得诗作深沉而绮丽,严肃而浪漫,与此同时,真挚的情思,痴迷的心态,使读者以极在的怜悯心来审视无题,造就了一切先入为主的条件,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这个感染力的存在,令读者无法自主,或沉迷于“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相悦之中,或依恋于“分曹射覆蜡灯红”的场景之中,因此,立于伤感情调来把握多义尤为重要。勿容置疑,无题多多借助情事而有所指,但是“自来解无题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着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正因为如此,把握伤感思绪,将有助于窥视诗人心灵,有助于破解无题诗的多义。
(2) 佛道意趣的解构能加深对无题诗诗旨的认识。
佛意难解,道趣难悟。佛道的博大精深,意趣的缤纷复杂,增添了无题诗的朦胧,悲怆,相应地,佛道的移入也加深了解读无题之难度。无题多以艳情为主,之所以作无题,概诗人故作玄虚,故将诗意表层化说在是喻体,即暗示此无题定有寓义。从另一方面来说,诗人笃信佛道,深得佛道婉曲微露之妙,又主用典,将佛道的“有求皆苦,无常幻灭,离情去欲”的精神演绎在无尽的哀叹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无题诗的诗旨。在《无题四首》(飒飒东风细雨来)中,诗人将比兴、象征、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不留痕迹。首联就渲染了一种荡人春心的环境气氛;“轻雷”暗用《长门赋》“雷隐隐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典,“贾氏”句典出《世说新语》,“宓妃”句典出《文选¡洛神赋》“注”曹植感事,颈联以贾氏恋韩寿的历史传说与曹植遇洛神的神话故事象征马逢伯乐而鸣和士为知己而达的理想遭逢。在这首无题诗中,诗人将无尽的玄机掩映在有限的字句之中,其无题诗人诗旨难求必然在所难免了。可以说,对于佛道的理解可以加速读者对无题的整体把握。
(3) 重视伤感与佛道是解读无题的重要一环。
感伤与佛道是李商隐无题的主要情绪与意趣所在。二者的交融构建了无题诗的悲艳之美,也传达出诗人心灵欲求不得而所落空空的矛盾心理,折射出诗人的价值倾向。诗人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世界,整个心境显得十分复杂。当被繁复意象表现出来之时,便无确定感,这种心灵指归是多样性的矛盾的。感伤与佛道的融入是其心灵的外化物,是对其心灵的一种关照。因此这种郁结于心的佛道感悟也必然体现在其长久的莫名的愁绪中,展现整个诗章的无题之苦。在《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也同样运用象征、比兴,结合传说神话,描写自然景物等来抒情传恨,但也的所不同。中二联中“神女”句,用高唐赋襄五梦游云梦遇神女事,“小姑”句,典出自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多有所指。“菱枝”本“弱”,“风波”偏加摧残之时,“桂叶”已“香”,“月露”却降恩泽。诗人将无题诗在此扩展到了一个更为含蓄的高度,在更多的时候,诗人更赋予佛道难求,伤感难平的境地中,对此,我们不得不有所启发。

五、无题诗在感伤与佛道的拟写上的特色与影响。
李义山刻意追求诗美,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开创的专事爱情的无题诗了达到了凄艳、伤感的美学高度,包蕴着感人深挚的美学生命力。李商隐无题诗多重主观,偏感伤,努力表现情感的本原状态。诗人试图通过情感领域深觉婉曲的抒述方式,营造意境,渲染悲剧气氛的手法表达挚情。他表现伤感而不沉迷于伤感,慰藉佛道而不迷信佛道,重视个人的价值,关注内心的体验,将内在莫可名状、扑朔迷离的心灵感触与刻意雕琢的物象混杂在一处,传达出了凄艳的情调。因此,其心灵的伤感,是多种体验的复合。意象的心灵化,情绪的伤感化,这一切都使得李商隐无题诗的内涵远较一般意象纷繁,可读性也必然更为强烈。
义山《无题》的创作给后人以极大影响。他开创了晚唐诗歌创作的新境界。一方面对心灵世界作出了亘古未有的深入拓展。其无题诗摆脱了以满足感官欲望为特征的庸俗情调,以其“深情绵邈”把这一诗境推向了高峰。他的独特贡献在于他对心灵世界的丰富层次,并对情感变化的复杂与奥妙,作出了细腻展示。而另一方面,开拓了全产的艺术表现领域,非逻辑的跳跃意象组合,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归于跟无形无质心理意绪更易结合的浑融,成为唐诗中达于深层次的一种新境界。再者,对感伤情绪作出了典形概括,其诗情感细腻深沉,削弱了诗歌的特定时代性,把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普遍心声,突出了情的时代跨越性。同时将情绪升华,沟通古今,执著追求,使无题诗具有不朽的艺术感染力。

清代吴乔云:“唐人能自辟宇宙者,惟李杜昌黎义山。”(《西昌发微序》)李商隐成就特别是无题诗的成就是巨大的,这固然与其个人的奋斗、才情及多愁善感的情思分不开,诗人在情感体验上是独到的,笔触是灵动的,在无题诗的拟写上更能以无题幽咽曲折取胜,也与其佛道意趣有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诗歌的悲怆超逸之美。但是,这种宗教超越,是其个人情感上的一种超越,远未达到通禅、解道的理想境界,他的无题诗本身并没有简单融佛理道玄,他是刻意主现之人,可以说,佛道意趣与感伤情调都只是无题诗所流露的较为直接的东西。但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讲,义山的佛道倾向和伤感情绪又都是始终贯穿其个人的,也正是这种情结的发端,其无题诗也必然得到了一种意趣横生、诗境朦胧之美。
回答者:英雄无泪有柔情 - 助理 三级 3-20 14:12


热爱祖国主题演讲稿
热爱祖国主题演讲稿1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回看过去,历史的风吹开了中国沉痛的一页。耻辱与愤怒,悲伤与痛苦,定格...我们有过繁荣昌盛的唐汉时期,我们更拥有美丽灿烂的唐诗宋词;但是我们也有过屈辱的历史,也有过任人宰割、被列强瓜分的时代。历史不容忘却,我们应该铭记在心。

以学会做自己的主人为话题写作文
1. 以学会做自己的主人为主题的作文 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命运,就像一盏明灯,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灯会神奇地照亮你身边的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命运,就像一支指南针,当你迷失在十字路口的时候,它便会帮助你寻找到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命运,就是你自己最大的筹码,人生就像一盘赌局,谁的筹码大...

我的心好痛伤感句子
14. 眼睛在为你下雨,心却在为你打伞。 15.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16. 我在怀念,你不再怀念的。 17. 真心离伤心最近 。 18. 我想哭,可是 我...等你,望瘦了窗外那弯明月;恋你,溅湿了一卷卷唐诗宋词。 10、人生就是这样,有了昨天没了前天,有了今天没了昨天,有了后天没了明天。人生就是这样,有...

朝阳市13071245890: 超悲凉的古诗+鉴赏,给别人讲解用的 -
汗股宜利: 音容渺茫了,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短松冈,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指亡妻.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

朝阳市13071245890: 千古名句 古诗 赏析 -
汗股宜利: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 ——《浣溪沙》晏殊 赏析:此两句用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生动.是非常工巧的对偶句,却又那样自然,仿佛是信手拈来,一点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表现了诗人很高的艺术技巧,是颇有盛誉...

朝阳市13071245890: 求十首离情别绪的古诗 急啊 -
汗股宜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作品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

朝阳市13071245890: 古诗词赏析快 -
汗股宜利: 古诗词名句欣赏(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 ——《浣溪沙》晏殊赏析:此两句用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生动.是非常工巧的对偶句,却又那样自然,仿佛是信手拈来,一点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表现了诗人很高的艺...

朝阳市13071245890: 古诗欣赏《滁州西涧》 -
汗股宜利: 《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1333330326636,...

朝阳市13071245890: 我喜欢表哀愁的古诗佳句,各位能不能把你们喜欢的留下啊
汗股宜利: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朝阳市13071245890: 十首古诗,带赏析 -
汗股宜利: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译文 八月的洞庭湖水涨满,包容天空于水浑然一体. 水面的雾气笼罩了云梦泽,波涛汹涌,震撼了岳阳城. 想要渡湖水而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的...

朝阳市13071245890: 求经典唐诗加赏析20首 -
汗股宜利: 《访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脍炙人口,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是唐诗中的代表作. 诗因为受体裁的限制,只能用很少的字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诗有“诗家语”,如果用读...

朝阳市13071245890: 五首唐诗及每首一百字赏析 -
汗股宜利: 1、《相思》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

朝阳市13071245890: 王维的古诗《山居秋暝》赏析 -
汗股宜利: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