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全句

作者&投稿:路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意思是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出自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
这首诗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鉴:镜子。

徘徊:此处指来回闪动。

渠:它,指方塘。
朱熹
朱熹(1130~1200)

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生平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 ,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哲学思想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补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朱熹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意思
取自宋朝名人朱熹写的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暗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有活水来。意思是说:问一下水塘水怎么这样清亮,还不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清水流进来。这两句诗就表明了活动流动运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做什么,生命力是最重要的,学习就是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才能保持自己的...

朱熹写的《观书有感》有一首是“昨夜江边春水生"全文有啥道理
《观书有感》(其一) 朝代:南宋 诗人: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其二) 朝代:南宋 诗人: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是谁的诗句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活水"比喻什么?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活水比喻新事物,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

"方塘″出自朱熹的那首诗?
为南宋朱熹所作,其出处为《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谁写的?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译文: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其实这首诗是诗人借半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
启示人们:源头活,则池水清;根本固,则枝叶荣。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根本“源头”上解决问题,切记正本清源的道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既有诗情又富有哲理的诗,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不朽佳句。全文:《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活水"比喻什么?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告诉人们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清如许的含义指的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使自己在社会生活的发展认识中保持较清醒的头脑,适应社会的发展。一、出处 宋代学者...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

问渠哪得清知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是谁的诗句
《观书有感》本文选自《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现在属江西省)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

花山区17823202227: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什么意思 -
謇费活血: 朱熹的《观书有感》,应该是问渠哪得清如许 .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花山区17823202227: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 朱熹的那首诗?“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 朱熹的那首诗? -
謇费活血:[答案]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花山区1782320222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全句全句,诗人和作者全要 -
謇费活血:[答案]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花山区1782320222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出自哪里? -
謇费活血:[答案] 《观书有感》 朱熹字元晦,婺源(现在属江西省)人,南宋著名理学家.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花山区1782320222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里的渠和为分别是什么意思? -
謇费活血:[答案] 出自朱熹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

花山区1782320222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出自何处,原作者是谁?什么典故? -
謇费活血:[答案]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 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花山区1782320222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的意思就指这句古诗的意思,快.今晚就要. -
謇费活血:[答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是:这水为何如此清澈呢...

花山区17823202227: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什么意思 -
謇费活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花山区1782320222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什么意思 -
謇费活血: 这是宋朝名人朱熹写的一首诗,前边还有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暗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有活水来.”意思是说半亩地那么大的水塘象一面镜子,天上的光影云彩在水面上荡漾,问一下水塘水怎么这样清亮,还不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清水流进来.这两句诗就表明了诗人的一种生活乃至治学态度,沉滞不可取,活动流动运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做什么,生命力是最重要的,学习就是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才能保持自己的进步和富有活力的状态.

花山区1782320222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题是什么? -
謇费活血:[答案]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 1.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与文学家.2.鉴:镜子.开:打开.3.天光:天空的光景.4.渠:代词,它,此处指方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