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什么要把冬季称为“疫月”呢?

作者&投稿:海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黄帝内经》之《素问·本能病》篇说:“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

而《吕氏春秋·季春纪》中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也就说是说,当气候反常,像夏天那样温度升高,湿度增大流行性传染病容易爆发。所以寒冷的冬天其实也是有利于杀死或控制病菌传播的,冷冷更健康。《黄帝内经》之《素问·刺法论》中说道:“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描述了瘟疫的传染性特征。

扩展资料: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古代中国没有棉花的时候拿什么过冬
《重赋》诗描写“官库”内“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官府向民间徵收大量丝绵,即是供官员、军人作冬服之用。李白《子夜吴歌》说:“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就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女子为征夫赶制冬袍之情景。要知道,中国古时所谓的布,一般是指麻布,人们用“...

古代历史,为什么要秋后问斩,而不是其他几个季节呢?
在古代,每个季节应该做些什么都有着极为明确的规定,国家春夏秋冬都有着要干的事情。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大好时节,因而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季节,有喜事的话大多都是放在春天,如果有什么大的封赏都会放在夏天,要处罚则便放到了秋天,死刑就放到了秋后冬初。此后的这一惯例便被慢慢流传了下来。顺应天时...

古代历史,为什么要秋后问斩,而不是其他几个季节呢?
为什么不是其他季节呢?因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古代防寒技术一般,到了冬天,基本上都是躲在家里不出门的,所谓之“春出冬藏”,并非单指动物冬眠,人的活动轨迹也差不多。春天出门或者开始耕种,秋天外出的就回家,家里也开始收割,春耕秋收。到了秋后,就是劳动人民最空闲的日子了,春耕前...

冬至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冬至是在什么时候?
二十四节气中,为什么“冬至”演化出了重要的节日?大家都知道“冬至大如年”这句俗语,为什么在所有的节气中,古人这么重视冬至呢?科学家们推测,可能是因为在测量影子定节气的时候,由于冬至的影子比较长,测量的时候相对误差能够小一些,而且测定和记录冬至的“圭”也比较长,可以把其他节气的影子长度...

中国古代死囚为什么要在秋季霜降之后执行呢?
明清的秋冬行刑制进一步演变为朝审、秋审制度。明确将处决重囚的时间规定在每年的霜降之后,顺应天地肃杀之气。据《明史·刑法志》载“令第岁霜降后,三法司同公、侯、伯会审重囚,谓之朝审,历赣遂遵行之。”秋冬行刑原因 顺从天意 古人认为“天人合一”:春夏是万物生长...

中国古代冬季严寒,在棉花还未引种时,古人用什么衣物来御寒?
需要指出的是,纸被并不是现代人认为的被子,而是类似披风的外衣,古人午睡时用来盖在身上,现代的被子古时称“衾”。纸被虽然不高贵,但也需要经过一系列加工才能制成,而且还有相当不错的保暖效果,令诗人不惜以笔墨去赞赏。可除了纸被外,唐朝还有更低贱的冬衣,就是纸衣,这是直接把收集来的废旧...

古代斩首为啥都要午时三刻秋后问斩,有什么讲究吗?
小说误人!实际上古代法律有规定是秋后,但没有规定必须是午时三刻。那为什么是秋后问斩呢? 而且古时候以农业为主的 社会 ,秋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避免天地间怨念太多,影响秋收,所以秋后问斩。唐宋时的法律更是明确规定:每年从立春到秋分,以及正月、五月、九月、大祭祀日、大斋戒日、二十四节气日、每个月的...

古代有“冬至”和“清明”么?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

“秋后算帐”,“秋后问斩”,为什么古代要选秋天来处诀杀人犯呢?_百度...
而且,死刑的执行是非常严肃的,要从基层逐级上报,最后到达刑部,刑部复核后皇帝要把最后一关,御笔朱批才算是全案定下。体现的是皇帝代天行法。就像今天,死刑的最终复核和批准要由最高法来进行。古代的官僚系统和交通条件,通讯手段都不是今天这样便利,这样的话,其实整个行政审批的过程是很漫长的,...

为什么中国人要过冬至节呢?
冬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于每年公历12月21日-12月23日交节。冬至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要过冬至节呢?以下是我认为的几个原因:一、历史和文化传承 冬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重要的农事节气,也是冬季最长的一天,...

杨凌区17047572898: 隆冬腊月的意思是什么 -
卞屠卡尔: 隆冬是指的中国古代冬天最寒冷的时候,腊月是指中国古代农历的12月,腊月的得名是由于中国古代在12月份的时候,经常举行祭祀,祭祀的活动非常多,所以称之为腊月.

杨凌区17047572898: 古人为何把冬季称为“玄冬”?它还有哪些别称?
卞屠卡尔: 三冬.古人以农历10月为孟冬,11 月为仲冬,12月为季冬,并将3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九冬.冬季3个月共90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 , 严冬....

杨凌区17047572898: 中国闰月的来历? -
卞屠卡尔: 闰,本义就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闰年,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杨凌区17047572898: 冬天在古代都叫什么冬 -
卞屠卡尔: 冬天在古代的别称如下: 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九冬: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 严冬:“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

杨凌区17047572898: 古代把各季节的月份依序称为什么 -
卞屠卡尔: 春有如下不同名称如:三春、青阳、韶节、苍天、阳节、九春、艳阳、淑节、阳春、青春等.夏有如下的不同叫法如:三夏、朱明、清夏、炎夏、炎亭、朱夏、朱律、炎节、长赢等.秋的叫法包括:三秋、素商、凄辰、金秋、九秋、高商、商...

杨凌区17047572898: 为什么一年中会有四季之分? -
卞屠卡尔: 春 夏 秋 冬 的 划 分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四季的划分就有很多研究和记载,下面介绍四种:一是节气法. 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

杨凌区17047572898: 冬天在古时候叫什么? -
卞屠卡尔: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冬季的别称甚多,诗人往往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和平仄者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别称.下面仅将其中常见者简介如下: 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杨凌区17047572898: 古人称一至十二月分别为什么月 -
卞屠卡尔: 古人对十二个月份的称呼: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 二月: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 三月: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 四月:阳月、麦月、梅月、纯月. 五月:蒲月、榴月、郁月...

杨凌区17047572898: 为什么中国要把季节划分为24节气? -
卞屠卡尔: 因为每个节气的天气状况不同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人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 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均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专有名称,这就...

杨凌区17047572898: 寒食节与古时候的哪位名人有关? -
卞屠卡尔: 寒食节与春秋时期介子推有关. 寒食节典故,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