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 课件

作者&投稿:衷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想寻找李密的《陈情表》的优秀课件和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作品表达的浓浓亲情,正确评价和理解文本的观点和思想感情;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和语文知识;

  3.学习文本通过记叙生活琐事表达情感的写法,学会表达自己感受到的亲情。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以下话语导入课文。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苏轼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课文是李密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封信。

  李密,西晋文学家。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如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2.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

  3.学生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字词。

  4.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并标记疑惑之处。

  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自己与祖母“更相为命”的情状,以使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

  第二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但由于“刘病日笃”而处在“报国恩”和“徇私情”不可兼顾的两难之中,作者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为下文请求“终养”埋下伏笔。

  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治国纲领,陈述作者特别孤苦的处境和作者的从政历史、人生态度以及政治思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

  第四段,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武帝达到陈情目的。

  三、研读讨论

  1.开头“臣密言”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奏表开头的一般格式。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关系着哪几个方面?

  明确: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3.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用第一人称“臣”而用第三人称“孩”?

  明确:旨在客观陈述苦情以使武帝动心。

  4.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明确:矜守名节。

  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5.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感情。

  6.艺术特色。

  明确:(1)文笔委婉恳切,耐人寻味;(2)以“情”编织全文,情真意切;(3)寓理于情,情理交融;(4)语言骈散相间,参差交错,有极强的感染力。

  7.师生共同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示例: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8.学生畅谈阅读课文的感受,体味亲情,反思自我。

  四、梳理积累

  1.文言实词。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险衅:指灾难祸患。 夙:早。 闵凶:忧伤不幸的事。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背:离开我,指去世。 背,背离、离开。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祚:福气,福分。 薄:浅薄。 息:子。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茕茕:孤单的样子。 孑:孤单。 吊:安慰。

  (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除:授予官职。

  (6)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 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7)臣具以表闻

  具:详尽。

  (8)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9)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狼狈:形容进退两难。

  (10)犹蒙矜育

  矜:怜悯。

  (11)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12)更相为命

  更,交互。

  (13)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听:听任。 庶:或许。 卒:终。

  2.文言虚词。

  于

  (1)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①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如: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陈情表》)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向”。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向”。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表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表示动作的范围,可译为“在”。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表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到”。

  ②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如:

  急于星火。《陈情表》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③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如: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理解为“在这”“从这”等。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可译为“在这职业上”。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可译为“对这件事”。

  以

  (1)介词

  ①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

  臣具以表闻……(《陈情表》)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凭借,可译为“拿”“用”。

  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凭借,可译为“凭”“依靠”。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表示身份,可译为“凭借”。

  ②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臣以险衅……(《陈情表》)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可译为“因为”。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可译为“因为”。

  ③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表示时间,可译为“在”。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表示处所,可译为“从”。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可译为“和”。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可译为“率领”。

  (2)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猥以微贱……(《陈情表》)表示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表示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不译。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可不译。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如:

  谨拜表以闻……(《陈情表》)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可译为“来”。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可译为“来”。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可译为“来”。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

  臣以供养无主……(《陈情表》)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副词。通“已”,已经。如: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如: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5)无以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无以,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用来……的”“没有办法”。

  3.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3)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4)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6)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7)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8)臣少仕伪朝。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9)历职郎署。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10)谨拜表以闻。表:名词作动词,上奏表。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1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13)臣之进退。进退:动词作名词,进退两难。

  (14)凡在故老。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15)无以终余年。终:使动用法,使……终。

  (1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形容词作动词,离开。

  (17)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孝廉,秀才:名词作动词,做孝廉,做秀才。

  4.师生共同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

  (1)夙遭闵凶。 闵,通“悯”。

  (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4)常在床蓐。 蓐,通“褥”,草席。

  5.古今异义词。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不行 句中义:不能走路,这里是说柔弱。今义:不可以。

  成立 句中义:成人自立。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 (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 句中义:申诉。今义:①受害人向法院告发;②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辛苦 句中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学生找出其他古今异义词。)

  6.文言句式。

  (1)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状语后置

  (3)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4)拜臣(为)郎中 省略句

  (5)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 省略句

  (6)今臣亡国贱俘 判断句

  (7)则告诉不许 被动句

  7.古代官职变化词语。

  (1)察、举:考察举荐,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如“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2)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如“拜臣郎中”;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3)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除臣洗马”;又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4)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5)擢:由选拔而提升。

  如《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6)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

  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

  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7)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如《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8)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如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9)出:指出京受任。

  如《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10)去:卸职。

  如《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1)黜:废免,革职免官。

  如《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对“臧使者”的处分。

  (12)放:放逐。

  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3)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才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4)夺:罢官免职。

  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5)罢:革除官职。

  如《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6)复:恢复旧职。

  如《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五、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陈情表

  李密

  祖孙情深 (尽孝) 尽孝日短 先尽孝

  君臣义重 (尽忠) 尽忠日长 后尽忠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语文是基础,因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的重要性正如数学在理科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一样,但学好语文又是最难的。因为汉语既然为我们的母语,其命题可深可浅,一旦这个度把握得不准确,就会造成试题偏易或偏难。高考语文试题,一般分为三大块,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基本上涵盖了要求学生掌握的各个知识点,如基础知识题,一道题目可以涵盖多个知识点,一个点掌握得不好,整个题就不好做;又因为它基本上全是客观性选择题,不存在给一部分的问题,因此,要拿就必须全拿。这部分知识的复习说难也不难,我一直认为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不是读或背,而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度,例如病句一项,有些人可能读一遍就能辨析得出来,有的人钻研了好多遍还是不得要领,这就是一个素养的问题;加强语文素养,才能使语文成绩有所进步,而且它对阅读、对写作也大有好处。阅读又分古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三项,由于阅读的文章都不是我们曾经见过的,因此做起来的确很有些难度。因此在平时做题的时候应该多加强训练,有的人把阅读分解为若干小项,如古文分为实词、虚词、大意、翻译、主旨等等分点复习,我觉得这实在很不必要,其中要把一篇文章彻底读懂了读透了,什么样的题也是难不倒的,这也可适用于说明文阅读。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现代文阅读了,现在题干设计朝主观化靠拢,这是好事,防止了客观题不会做胡猜的现象。为了使阅卷标准化,现在的题型大抵是从原文中找取若干关键词语,联缀成句。这样寻章摘句的做法是否能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我看很不一定;很多的时候,我能读懂文章,但题很可能做错;有的时候我读不懂文章,题目还有可能做对。不过再好的考试制度也难免有缺陷,相信,不久会有一种更科学的题型出现。做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出与题旨与题干联系密切的句子,提取压缩,精减字句,尽可能符合字数要求而又通顺。其实,高考语文最重要的是写作,一般人高考语文分数不过100分左右,而作文可能占据一半的分数,实在不能轻视。再者近来作文大多有两种文体写作要求,这样更有利于缩小分数差距,这样对后进生很有利,在自己较擅长的文体上要多拿分、不擅长的也要尽量缩小差距。一般来说,高考作文不同于竞赛作文,它要求一个“稳”字,最好不要有过于奇异的写法出现,以防阅卷者目不能识,误为跑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概保守,在文章要求的限度内要尽可能的新颖,即使是陈旧的题材,也要努力翻出新意来。一篇题旨新颖而又有度的文章是很受阅卷者赏识从而判高分的。如今年高考作文题,考生们大多受陈规局限,于社会政治意义上大费笔墨;而在两幅漫画本身之异同上则惜墨如金,结果舍其本而逐其末,误入命题者之彀中。因此,作文要想拿高分,光有“稳”字是不够的,还须有一个“新”字。
此外,还需要找一本高考考纲的“考点解析与训练”,对照每个考点认真复习,做到有的放矢,然后要做相当数量的练习,做题时务必要做到透彻理解,不要忽视任何一个考点。对已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突破时也要讲究方法。我先对拼音和作文这两部分感觉复习效果不佳。针对拼音的难点,我找来了《咬文嚼字》、《难字浅析》等书刊,认真看,仔细领会并多记。至于作文,考虑到高考复习紧张,不可能用日记的方法,我就记素材,经常记一些警句啊、例子啊等等,作为写作文的“材料仓库”,这样在写作文时构思快,容易左右逢源,不至于笔头干涩。总之,由于语文科知识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我们应将听、说、读、写并重,以提高自己语言文字的能力。
汉语言博大精深,出题千变万化,极难把握,但只要记住一点“万变不离其宗”,便能以扎实的基础应其万变。语文的学习归纳起来分为两方面:课内和课外。课内注意认真听讲,该掌握的语言知识一定要熟练掌握,但要防止一种死读书的倾向,理解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其实,窃以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干还是在课外。语言这东西最讲究一种感觉,即通常所说的语感,这靠课内那一点是决办不到的,只能靠课外大量阅读。阅读范围从学生优秀作文到名家著作不等,以至各种社科著作。语文照旧需要练习,可采取专题训练方式,自己哪种题型薄弱,可在一定时期内找来适量题目全力突破。
在高考语文题中,语音、字词、修辞和名句填空这几方面的内容所占的分数并不多,因此我没有特意留出时间去复习,只是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多加注意,而且大多是针对初中高中的课本中涉及的学习罢了。我主攻的目标是古文阅读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以及作文水平的提高,因为这三方面的分数约占整个卷面分数的70%。古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多看、多背和多读,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多看,主要是多看课本中所选的名篇。我就根据老师的建议选了十篇反复多次地加以重点复习,即:《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师说》、《屈原列传》、《石钟山记》、《过秦论》、《六国论》、《赤壁之战》、《〈指南录〉后序》。多背,就是不仅要把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背得烂熟,还要尽可能地多背未选入课本的精典文章。多读,这一点最为大多数同学所不注意。这一年的复习,我都十分重视这一点,每天留出约20分钟去朗读古文,不仅帮助了我加强对古文断句的语感,而且还增强了对古文的理解力。除此之外,我还尽量多记古文常识,这对我的写作也是有助的。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侧重点不同于古文,主要侧重于对文章层次的划分和对文章段落或全文主旨的高度准确概括这两方面能力的提高,而这两方面能力的提高,除了要将学过的课文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还要大量地做些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诸如文艺评论、科普文章和说明性文章的练习。大量地做这些文章的练习,能够提高我们的高度概括能力和分析文章结构能力。正是做了很多这样的练习,我才能取得语文考试的成功。
至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方法简单却需要恒心,不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作能力的提高首先是多练。平时看到某一事物,哪怕是一朵花、一棵草,或遇见或听说某一件事,哪怕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只要有所感触,不妨提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只要写了,就有提高,好坏长短无所谓,即使写得令自己不满意,大可将它丢进垃圾筒,不去理会;进行写作练习,尤其是给材料作文,最重要的是审题准确。以前我常以自己的认识去写作,但这是错误的,而应去理解揣摩出题人的用意,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写作。审题不准,一切都无从谈起,文章写得即使漂亮,很有文采,也不会得到好分数。1995年高考作文题《鸟的评说》,寓意浅显易懂,可我却未仔细审题,轻率地下笔,结果跑题,而今年,我特意留出十分钟去细心审题,紧扣要求,终于一举成功。因此说,审题正确,就成功了一半。至于文章写得是否有文采,是由长年的练习和个人的悟性决定的,我们不必太在意。另外,经常从各种报纸上看漫画,去细心体会漫画的含义,不失为提高准确把握作文题意能力的一条捷径。不妨试试!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屈原列传《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列传(节选)》译文

屈原,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辞令。对内同怀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楚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跟屈原一同在朝为官,想争得楚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派屈平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夺取,屈平不给。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平的坏话,说:“大王叫屈平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当一项法令制度定出来,屈平就夸耀他的功劳,认为‘除了我就没有谁能制定得出来’。”怀王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平。

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因此忧愁深思,写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累、辛苦、疲倦、困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凄惨、惊惧时,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平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平作《离骚》是由怨愤引起的吧。他远古称颂帝喾,近古称道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周武王,用这些来讽刺楚国当时的政事。他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规律,无不透彻明白。他的文笔简约,他的言辞含蓄,他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端正。他的文辞表达平常的事物,但含义却很重大;列举的事例虽近在眼前,但表达的意思却极为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所述的物也是芬芳的;他的品行方正不苟,所以至死也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屈平已经被免去官职,后来秦国想攻打齐国,齐国跟楚国合纵亲善,秦惠王很担心,就叫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给楚王奉献厚礼,呈献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合纵亲善,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绝交,秦愿意奉献商于一带六百里的地方。”楚怀王心贪而听信了张仪的话,就同齐国绝交了,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骗楚使说:“我与楚王约定只割让六里的地方,没有听说有六百里。”楚国的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楚国告诉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讨伐秦国。秦国出兵迎击楚军,在丹水和淅水一带把楚军打得大败,杀八万人,俘虏楚国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土地。楚怀王于是全部发动国家的军队,深入到秦国境内进攻秦军,在蓝田展开了激战。魏国听到了这个消息,乘机偷袭楚国,一直到达邓县一带。楚军惧怕,从秦国撤退回来。而齐国终究因为愤恨楚王而不救助楚国,楚国处境极为艰难。

第二年,秦国割让汉中一带的地方给楚国来讲和。楚王说:“不愿意得地方,愿意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了说:“用一个张仪抵汉中地方,请您让我到楚国去。”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编造谎言。怀王居然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候,屈平已被怀王疏远,不再在原来的职位上,出使到了齐国;回到楚国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派人追赶张仪,没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了楚国的大将唐眛。

这时秦昭王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晤。怀王想去,屈平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能断绝同秦国的友好关系呢!”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来强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非常气愤,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拒不收留。又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后来才弄回来葬在楚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

楚国人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到秦国去却没有回来;屈平始终憎恨子兰,虽然被流放,仍眷恋楚国,惦记怀王,没有忘记楚国和怀王,希望返回朝廷,盼望怀王能幡然醒悟,世俗的陋习能全部革除。他爱护国君、振兴楚国而一反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在《离骚》这篇诗歌中再三表露出来。但是终究没有办法,所以不能回到朝廷。终于由此看出怀王终究没有悔悟。

一个国君无论他是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不想寻求忠臣、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的;可是亡国破家的事件一个连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和清平的国家却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过,也许就是因为人君所认为的忠臣并不是真正忠诚,所认为的贤臣并不是真正贤明啊。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区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平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身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怀王不了解人所招来的祸患啊。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憎恨他,非常愤怒,终于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的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很恼怒,把他放逐了。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面行走一面吟唱,脸色憔悴,身体和相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有个渔父见到,便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人洁净;众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那聪明通达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而能够跟世俗一道转移。整个社会浑浊,为什么不顺应潮流去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昏醉,为什么不一起吃点酒糟、饮点薄酒呢?为什么要特意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拍掉衣上的尘土。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宁可跳进江水,葬身在鱼腹之中,又怎能拿高洁的品德,去蒙受浊世的污垢呢?”他就作了《怀沙》赋。于是怀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自杀了。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一班人,都爱好文辞而以善于作赋被人称赞;然而他们都只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善于应酬的一面,始终不能像屈原那样敢于直言相谏。此后楚国的领土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了。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屈原列传《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列传(节选)》译文

屈原,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辞令。对内同怀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楚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跟屈原一同在朝为官,想争得楚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派屈平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夺取,屈平不给。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平的坏话,说:“大王叫屈平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当一项法令制度定出来,屈平就夸耀他的功劳,认为‘除了我就没有谁能制定得出来’。”怀王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平。

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因此忧愁深思,写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累、辛苦、疲倦、困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凄惨、惊惧时,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平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平作《离骚》是由怨愤引起的吧。他远古称颂帝喾,近古称道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周武王,用这些来讽刺楚国当时的政事。他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规律,无不透彻明白。他的文笔简约,他的言辞含蓄,他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端正。他的文辞表达平常的事物,但含义却很重大;列举的事例虽近在眼前,但表达的意思却极为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所述的物也是芬芳的;他的品行方正不苟,所以至死也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屈平已经被免去官职,后来秦国想攻打齐国,齐国跟楚国合纵亲善,秦惠王很担心,就叫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给楚王奉献厚礼,呈献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合纵亲善,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绝交,秦愿意奉献商于一带六百里的地方。”楚怀王心贪而听信了张仪的话,就同齐国绝交了,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骗楚使说:“我与楚王约定只割让六里的地方,没有听说有六百里。”楚国的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楚国告诉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讨伐秦国。秦国出兵迎击楚军,在丹水和淅水一带把楚军打得大败,杀八万人,俘虏楚国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土地。楚怀王于是全部发动国家的军队,深入到秦国境内进攻秦军,在蓝田展开了激战。魏国听到了这个消息,乘机偷袭楚国,一直到达邓县一带。楚军惧怕,从秦国撤退回来。而齐国终究因为愤恨楚王而不救助楚国,楚国处境极为艰难。

第二年,秦国割让汉中一带的地方给楚国来讲和。楚王说:“不愿意得地方,愿意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了说:“用一个张仪抵汉中地方,请您让我到楚国去。”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编造谎言。怀王居然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候,屈平已被怀王疏远,不再在原来的职位上,出使到了齐国;回到楚国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派人追赶张仪,没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了楚国的大将唐眛。

这时秦昭王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晤。怀王想去,屈平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能断绝同秦国的友好关系呢!”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来强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非常气愤,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拒不收留。又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后来才弄回来葬在楚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

楚国人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到秦国去却没有回来;屈平始终憎恨子兰,虽然被流放,仍眷恋楚国,惦记怀王,没有忘记楚国和怀王,希望返回朝廷,盼望怀王能幡然醒悟,世俗的陋习能全部革除。他爱护国君、振兴楚国而一反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在《离骚》这篇诗歌中再三表露出来。但是终究没有办法,所以不能回到朝廷。终于由此看出怀王终究没有悔悟。

一个国君无论他是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不想寻求忠臣、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的;可是亡国破家的事件一个连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和清平的国家却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过,也许就是因为人君所认为的忠臣并不是真正忠诚,所认为的贤臣并不是真正贤明啊。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区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平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身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怀王不了解人所招来的祸患啊。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憎恨他,非常愤怒,终于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的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很恼怒,把他放逐了。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面行走一面吟唱,脸色憔悴,身体和相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有个渔父见到,便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人洁净;众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那聪明通达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而能够跟世俗一道转移。整个社会浑浊,为什么不顺应潮流去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昏醉,为什么不一起吃点酒糟、饮点薄酒呢?为什么要特意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拍掉衣上的尘土。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宁可跳进江水,葬身在鱼腹之中,又怎能拿高洁的品德,去蒙受浊世的污垢呢?”他就作了《怀沙》赋。于是怀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自杀了。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屈原列传《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列传(节选)》译文

屈原,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辞令。对内同怀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楚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跟屈原一同在朝为官,想争得楚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派屈平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夺取,屈平不给。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平的坏话,说:“大王叫屈平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当一项法令制度定出来,屈平就夸耀他的功劳,认为‘除了我就没有谁能制定得出来’。”怀王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平。

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因此忧愁深思,写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累、辛苦、疲倦、困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凄惨、惊惧时,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平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平作《离骚》是由怨愤引起的吧。他远古称颂帝喾,近古称道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周武王,用这些来讽刺楚国当时的政事。他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规律,无不透彻明白。他的文笔简约,他的言辞含蓄,他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端正。他的文辞表达平常的事物,但含义却很重大;列举的事例虽近在眼前,但表达的意思却极为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所述的物也是芬芳的;他的品行方正不苟,所以至死也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屈平已经被免去官职,后来秦国想攻打齐国,齐国跟楚国合纵亲善,秦惠王很担心,就叫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给楚王奉献厚礼,呈献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合纵亲善,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绝交,秦愿意奉献商于一带六百里的地方。”楚怀王心贪而听信了张仪的话,就同齐国绝交了,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骗楚使说:“我与楚王约定只割让六里的地方,没有听说有六百里。”楚国的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楚国告诉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讨伐秦国。秦国出兵迎击楚军,在丹水和淅水一带把楚军打得大败,杀八万人,俘虏楚国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土地。楚怀王于是全部发动国家的军队,深入到秦国境内进攻秦军,在蓝田展开了激战。魏国听到了这个消息,乘机偷袭楚国,一直到达邓县一带。楚军惧怕,从秦国撤退回来。而齐国终究因为愤恨楚王而不救助楚国,楚国处境极为艰难。

第二年,秦国割让汉中一带的地方给楚国来讲和。楚王说:“不愿意得地方,愿意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了说:“用一个张仪抵汉中地方,请您让我到楚国去。”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编造谎言。怀王居然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候,屈平已被怀王疏远,不再在原来的职位上,出使到了齐国;回到楚国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派人追赶张仪,没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了楚国的大将唐眛。

这时秦昭王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晤。怀王想去,屈平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能断绝同秦国的友好关系呢!”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来强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非常气愤,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拒不收留。又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后来才弄回来葬在楚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

楚国人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到秦国去却没有回来;屈平始终憎恨子兰,虽然被流放,仍眷恋楚国,惦记怀王,没有忘记楚国和怀王,希望返回朝廷,盼望怀王能幡然醒悟,世俗的陋习能全部革除。他爱护国君、振兴楚国而一反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在《离骚》这篇诗歌中再三表露出来。但是终究没有办法,所以不能回到朝廷。终于由此看出怀王终究没有悔悟。

一个国君无论他是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不想寻求忠臣、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的;可是亡国破家的事件一个连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和清平的国家却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过,也许就是因为人君所认为的忠臣并不是真正忠诚,所认为的贤臣并不是真正贤明啊。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区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平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身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怀王不了解人所招来的祸患啊。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憎恨他,非常愤怒,终于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的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很恼怒,把他放逐了。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面行走一面吟唱,脸色憔悴,身体和相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有个渔父见到,便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人洁净;众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那聪明通达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而能够跟世俗一道转移。整个社会浑浊,为什么不顺应潮流去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昏醉,为什么不一起吃点酒糟、饮点薄酒呢?为什么要特意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拍掉衣上的尘土。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宁可跳进江水,葬身在鱼腹之中,又怎能拿高洁的品德,去蒙受浊世的污垢呢?”他就作了《怀沙》赋。于是怀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自杀了。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


崇川区14752927454: 史记屈原列传原文,要全的,完整的 -
源疯缓释: 《屈原列传》 - 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

崇川区14752927454: 史记 屈原列传
源疯缓释: 屈原的文章婉约,他的辞体察细微,他的志向远大,他的行为廉洁.所以他称赞事物的芬芳;他的行为廉洁,所以就是死了也不允许疏忽.在污泥中洗浴,像蝉蜕于污秽之中,自身浮游在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上的污垢,食泥土而不染污秽.推测他的志向,可以与日月争辉.

崇川区14752927454: 高中语文必修三 屈原列传 -
源疯缓释: 1、创作原因——“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创作心理——“盖自怨生也” 思想内容——上......下......中 明道德,析治乱 写作艺术——文约而辞微,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从文如其人的角度对屈原的高洁品行给予高度赞美,指出屈原的“志洁”“行廉” 是“文约”“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 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的思想基础. 2、①受骗绝齐 ②兵败丹淅 ③蓝田退兵 ④复释张仪 ⑤诸侯击楚 ⑥赴秦身死 3、①充分展示屈原的高贵人格 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鉴定的抗争精神 ③揭示出屈原抗争的社会意义.这一段蕴涵着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崇川区14752927454: 史记【屈原列传】主要内容.不要原文不要翻译.概括屈原列传的主要内容和道理. -
源疯缓释:[答案] 本文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其中又删去了屈原《怀沙》赋全文.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 屈原列传图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战国中后期,当时七国争雄,...

崇川区14752927454: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 -
源疯缓释: 1 . 通假字 反 -- 返 离 --罹 见 --现 指-- 旨 濯 -- 浊 绌 -- 黜 内 -- 纳 从-- 纵 质-- 贽 反 -- 返 被 --披常 -- 长 泥——涅 志——记2 . 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动词,zhǔ,连缀,引申为写作.亡国破家相随属 动词,zhǔ,连接.属予作文以记之...

崇川区14752927454: 《屈原列传》重点句 -
源疯缓释: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译文:(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治乱的道理明晓,对外交辞令娴熟.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译文:屈原痛心楚怀王听力不明,谄媚国君的人遮蔽...

崇川区14752927454: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
源疯缓释:[答案] 《屈原列传》知识点【字音】娴(xián)于辞令 属(zhǔ)草稿未定 惨怛(dá) 谗人间(jiàn)之 帝喾(kù) 靡(mǐ)不毕见 举类迩(ěr) 濯(zhuó)淖(nào) 蝉蜕(tuì) 皭(jiào)然滓(zǐ) 既绌...

崇川区14752927454: 《屈原列传》中的屈原“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理解 -
源疯缓释: 屈原与楚国最高统治集团的冲突,出于多方面的原因.襄王畏怯妥协,都不能接受屈原的正确主张,反而因为他坚持己见而加以惩罚.在内政方面,屈原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他向慕儒家传说中的圣君贤臣,对政治抱有某种理想主义的态度.同时他又蔑视那些贪鄙的贵族,主张改革内政,这当然也会使许多人与他为敌.此外,屈原的性格,也是造成他的悲剧的重要原因. 屈原在政治上的理想主义态度,同实际的政治环境本来是难以协调的,何况当时楚国又正呈现衰乱的状态.在历史上,像这种诗人气质与环境的矛盾,不断地造成人生悲剧,同时也造就优秀的文学.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

崇川区14752927454: 《屈原列传》国家危难之际,屈原表现了怎样的精神,你如何看待屈原的这一精神? -
源疯缓释: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和事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