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的迁徙

作者&投稿:苏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姓氏的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随王潮王审知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李姓来源、迁徙分布。
一、姓氏源流
  李(Lǐ)姓源出有七:
  1、据《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为姓,春秋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
2、系自偃姓,即嬴姓, 偃姓祖皋陶,与少昊同姓,黄帝族。嬴、偃同字异写⑥,由于部落的分化所致。始祖出自上古时期的伏羲皇嫡子,名夫,号瑜伯,黄帝族,黄帝赐其阮姓。瑜伯原居陈州(宛丘),后因佐皇帝有功,封食邑昆仑大夏之西。瑜伯医术高明,割皮疗肌,手到病除,是中华医学解剖学的鼻祖。至瑜伯第四十代裔孙阮皋陶(这正是越南陈朝皇帝说“李姓人本为阮姓!”命令越南全国的李姓人都改为阮姓,使阮姓人口又有增加的原因),帝舜时代任大理官,封陇西皋地,故城在今甘肃泾川东南。舜命其制定五刑律法,为中华法治文化先驱。
  3、据《北史》所载,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後,李左车其先也。
  4、据《魏书》所载,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叱李”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5、唐朝皇室姓“李”,“李”遂为国姓。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为复姓)赐与国姓“李”。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6、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7、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姓氏有李姓。
  得姓始祖:李利贞。颛顼的后代皋陶,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的理官,皋陶断案非常准确,从未出过差错,在当时名声很大。他的子孙世袭了“大理”职务,并以官为姓,称为“理氏”。商代末年,皋陶后代理征因办案公正,得罪了纣王,被暴君无故处死,其妻带着儿子利贞逃难,一路上以木子(木子即李树的果实)为食才得以活命。为了不忘这段蒙难的历史,记住“木子”的救命之恩,利贞的母亲决定将“理”姓改为“木子”构成的“李”姓。李利贞从而就成了李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可逾百分之十八,而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则不足百分之八。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一亿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

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二、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三、郡望堂号

所谓郡望,即郡中之望族,也即郡中的显贵姓氏。姓氏郡望,不仅是该姓发祥地的标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力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 据《广韵》记载,李氏共有十二个郡望。

1、郡望陇西郡:战国时置郡。相当于今天甘肃省东乡以东至临洮县一带陇西地区。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堂号"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 赵郡:邯郸一带,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3.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晋武帝置。在今天河南省浚县一带。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4. 渤海郡,西汉置。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5.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县一带。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6. 广汉郡:汉时置郡。汉高祖六年分巴郡之地置。相当于今天四川省广汉县一带。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7. 襄城,战国时魏邑,秦置县。历代因之,清属河南许州。

8. 江夏郡,汉高帝置。相当于今天湖北省武汉一带。

9. 梓潼,古县名,汉代置。为广州郡治,蜀汉置梓潼郡,在今天四川省梓潼县。

10. 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为范阳郡,在今天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房山一带。

11. 梁国,汉高帝将原来秦代的砀郡改为梁国,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

12. 南阳郡,战国时秦置。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四、家乘谱牒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总谱不分卷、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河北:泺县李氏族谱五卷、泺邑李氏族谱四卷、李氏族谱不分卷、李氏支谱不分卷、李氏家谱不分卷、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上海:李氏家乘一册、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李氏三房支谱四卷。浙江:西塘李氏支谱十二卷、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 。山西:陇西家乘,静乐岑城李氏族谱四册。河南:汝州李氏祖谱一册(汝州李氏应该属于郡望中的“南阳郡”)

五、历史名人 李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辩证法和"天人合一"的系统论。

李冰:战国时期蜀太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世民:唐太宗,初始以"玄武门事变"取得政权,后制定了一些对社会发展较为有利的措施,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人称"诗仙"。

李广:西汉时人,曾历仕文、景、武帝三朝。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作战70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李陵:让历史无奈的半世英雄李陵,字少卿,汉朝陇西成纪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是在孤军深入,打了胜仗,在矢尽援绝的情况下暂降匈奴的。但他毕竟是背汉降敌,作了乃祖的不肖子孙和民族的罪人,功不足以掩过。以后又百计劝降苏武,就更不能使人原谅了。

姓氏:李
祖宗:利真
分类:以官为氏

姓氏起源: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郡望:
1、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2、赵 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3、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4、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i am lee

大部分在河南,四川和山东。


一姓迁徙分布
但其郡望却分布广泛,包括谯郡、东阳、襄阳、平原、河南、黎阳和平阳等地。在地理分布上,山东省的德州市、江苏省的昆山市玉山镇、河南省的南阳市,以及安徽省的淮南市,都可见到一姓的族人聚居。此外,山西省的晋城市沁水县也是一氏的重要分布地,显示出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足迹并非局限于单一地区。

章姓迁徙
隋唐之际,已有章姓人落籍梓州(治今四川省三台),而且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均有了章姓人家。五代十国时,已有章姓人落籍福建,如章仔钧其先祖由福建泉州徙居浦城。两宋时,见诸史册之章姓更胜,可谓名家辈出。由于北方动荡,此际章姓迁徙以南方为主,如章父章俞由福建浦城徙江苏苏州,章...

阎迁徙分布
历史上阎姓的迁徙与分布反映了其家族的动态演变与地域扩展。从先秦时期开始,阎姓主要在河南、山西、湖北一带活动。秦汉时期,阎姓逐渐西迁至陕西、甘肃,随后进入四川,向东抵达山东,北移至河北、内蒙古。在唐朝,阎姓在山西发展迅猛,成为太原郡十大著名姓氏之一。唐宋时期,阎姓开始在江南地区出现。宋朝...

植姓的迁徙分布范围广泛吗?
植氏也有深厚的根系;在安徽的淮南市和天长县,江苏的苏州市、无锡市的太湖西山岛、金湖县和洪泽湖市,以及贵州的从江县,都有植姓族人的存在。此外,台湾省也是植姓聚居的重要区域。植姓的迁徙历史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他们的分布范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和迁徙变迁的壮丽篇章。

七姓迁徙分布
在山西省,柒氏的足迹遍布晋城市、运城市、太原市和忻州市,这些地方都见证了柒氏家族的分布。而在浙江省,义乌市也成为了柒氏的一员。湖北省的武昌市和十堰市,同样有着柒氏的踪影,显示了他们的迁徙足迹延伸至长江中游地区。云南省的河口市和邱北县,见证了柒氏跨越地理边界,向南扩展。在四川,...

姓氏的起源迁徙与现在的分布
中文中的姓氏一词,最早时其“姓”与“氏”不同。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随着母亲的姓而改的,也可以看出那时姓“姬”、“姒”、“妫”、“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从女字部这一...

古姓迁徙分布
乾隆年间,又有一支古氏从泉州迁移到桃园县龙潭坡,后扩展到台北、台东和新竹等地。据《上杭县志·氏族志》记载,古姓源自新安郡,与周太王古公的后裔有关。新安郡是古氏远祖的居住地,这个远祖是北魏的古弼,他担任过吏部尚书和宰相,世居代州(今山西代县)。古弼的后代繁衍壮大,代州成为古姓的旺族...

孔姓迁徙
与此同时,早先即迁移到外地的各支孔氏族人中还存在着再度迁移的情况,其中有的是因为自然经济因素,有的是因为躲避战乱或为民间流疫所迫,也有一些是因为出仕为官而由官职调动迁至他处,致使部分子弟随之迁徙并在新的地点留居、繁衍。 这样,到清朝末年,孔氏族人已分布到全国各地。具体说来,在浙江、江苏、江西、山东...

轩姓迁徙分布
始祖轩辕豹的后裔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多个地区,如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台湾、湖北、陕西、广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其中,汝君、汝臣、汝义三位始祖从河北永平府玉田县迁徙,迁居关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两百年。他们的足迹曾遍布奉天府暖池塘、承德府朝阳县的根德和新民府广宁县的黑山。永...

路姓迁徙分布
起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从山西洪洞迁徙至此,历经六百多年,族众现已分布于多个县市,且人数众多。目前,路氏在全国的分布广泛,以河北、山东、安徽和河南等地尤为集中,这四省的路氏人口约占全国的70%。由此可见,路姓的迁徙和分布历程丰富多样,显示出其历史的深远和地域的广泛性。

墨竹工卡县18510518819: 百家姓中李姓的由来 -
温邦美特: 百家姓中李姓的由来(1)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李氏.传说殷商末年有理征,其子利贞,改为同音的又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李为氏.(2)据《北史.李士谦传》所载,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后,李左车其先也.(3)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叱[chi]李氏,进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4)唐朝皇帝姓李氏,“李”遂为国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有十六家皆赐“国姓”李氏.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姓李氏.由此李氏人口大增.

墨竹工卡县18510518819: 请问李姓氏的由来,李姓氏有名的人物,李姓氏迁徙、发展和变化 -
温邦美特: 主要来源 1、 源于嬴姓和姚姓 源于嬴姓和姚姓,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和舜帝姚姓的后代结合的后代,或出自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颛顼和舜帝后代一说:李姓祖先之一是伯益,伯益是帝颛顼的裔孙.舜帝...

墨竹工卡县18510518819: 李姓的祖先姓什么 -
温邦美特: 姓氏源流 李姓源出有三: 1、 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到女华之子皋陶之时,作了尧帝的理官(相等于现在的法官).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理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

墨竹工卡县18510518819: “李”姓的由来? -
温邦美特: 李氏的起源 李姓.据统计,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即世界上姓李的超过8700万人.那么,李姓源于何时何地何人,是怎样形成的呢? 说来很有意思.李姓本来是以官职为氏的.臬陶是传说中的东夷部落首...

墨竹工卡县18510518819: 为什么李姓人最多 -
温邦美特: 李姓是当今中国头号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据统计,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即世界上姓李的超过8700万人. 那麽,李姓源於何时何地何人,是怎样形成的呢? 说来很有意思.李姓本来是以官职为氏...

墨竹工卡县18510518819: 李氏的来历?? -
温邦美特: 李姓本来是以官职为氏的.臬陶是传说中的东夷部落首领,活动地点在今天山东曲阜市一带.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臬陶担任理官一职,掌管刑法,他的后代就因袭他的官职命族为理氏.臬陶以正直著称,舜继尧位后,继续受到重用. 后人理...

墨竹工卡县18510518819: 广西玉林李氏家族是从什么时候迁移过来的. -
温邦美特: 唐末至五代年间,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潮兄弟入闽,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进而又向西发展,分布于广东、广西一些地方.

墨竹工卡县18510518819: 全国第一姓是什么? -
温邦美特: 脑筋急转弯,应该是“善”,因为人之初,性(姓)本善.真正的全国第一姓——李姓.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

墨竹工卡县18510518819: 秦始皇之前没有“李”这个姓?我前段时间看见一篇文章说很久以前是没
温邦美特: 错的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 占汉族人口的7,4%,即超过9620万人. 加上其它民族李姓人口已超过1亿,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几乎遍及全世界.根据古资料显示,李姓是嬴(ying)姓颛顼(zhuan xu)的后裔,先为理姓(大理石的理).一理姓官员,商朝末年因避难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县定居.为了感激逃难时有木子(一种木本植物的果实)充饥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改为李姓. 李姓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河南.东周时期李姓向甘肃、河北发展,西汉时期,李姓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从东汉开始,李姓陆续迁徙西南,分布于四川、广西一带.在唐朝以前李姓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在长江以南仅分布部分地区.

墨竹工卡县18510518819: 陕西汉中的李姓是从哪里迁徙过来的呢? -
温邦美特: 陇西李 就是唐朝皇族 西北地区李姓基本都哪里起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