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进士,举人,秀才出身的各能做什么官

作者&投稿:蹉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古代院试未登科前叫“童生”“孺子”。登科后称“生员”“秀才”。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如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合格者员举人,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3、殿试由皇帝主持测验,登科了就叫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历,进士多入为翰林官。

扩展资料:

(1)考中秀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秀才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

(2)考中举人,即使不做官也是一县名流,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见知县有座位,明清的举人还有一个不同于前代的地方:可以因此进入仕途。举人不仅取得赴会试的资格,而且也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基本上是择优放官。

(3)考中进士,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试,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秀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举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殿试




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贡生、茂才有哪些区别?有哪些联系?
1. 提问者提到的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贡生、茂才,实际上是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不同等级和身份。2. 科举制度是一个分层次的考试过程,并非一次性考试。读书人需先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成为生员,即秀才。3. 茂才是东汉时期对秀才的称呼,为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后来重新称为秀才。4...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担任什么官?
1. 秀才:在古代,秀才主要是指通过县试的生员,他们并没有直接担任官职的资格。秀才的身份更多是一种学术水平的认证,而非官职的任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许多秀才无法进一步参加更高层次的科举考试,因此无法成为官员。2. 举人:举人是在省一级的科举考试(乡试)中合格的考生,他们获得了担任低级官职的...

在古代,进士、举人以及秀才,相当于现在什么层次的人?
1.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时刻,不仅考生,无数人的心都被紧紧牵动,喜悦与忧愁交织。2. 如果把古代的进士、举人、秀才放到今天,他们的地位大致可以对应为:进士相当于博士,举人相当于研究生,秀才则相当于学士。3. 尽管在一些电视剧中,秀才角色常常被描绘为地位不高,似乎不值得尊敬,但这并不符合历史...

秀才举人进士状元顺序是什么?
秀才,举人,进士,状元。1、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2、进士: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3、举人:举人,为一种士人的身份,等级在“生员”之上。

进士,举人,秀才是怎么区分的?
区别在于考试级别不同:古代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第一级是院试未考中后称“秀才”。第二级乡试,每三年考一次,秀才们去考试,只要及格者的人都叫”举人”。第四级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由此可见,级别最高的是进士。

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放在现在都是什么学历?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学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很多工作的一个敲门砖,其实在古代也一样。我们平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都会听到秀才举人进士这几个词,古代的秀才放在现代,相当于是一个本科学历的毕业生;举人在古代相当于是硕士学历,而进士差不多是博士学历。一、秀才 我们平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都会看到...

古代用秀才、举人和进士区分学历,这三个分别相当于现代什么学历?_百度...
2. 举人相当于国考中的学霸:秀才若要继续深造并寻求官职,需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成功通过乡试的秀才便晋升为举人,这一称号相当于现代国考或公考中的高分学霸,因为他们具备了担任官职的资格。3. 进士相当于直接进入政府工作的精英:举人再通过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和殿试,最终晋升为进士。进士是科举制度...

秀才,举人和进士有什么区别
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

秀才举人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秀才”相当于大学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进士”相当于博士。参加县或者府一级考试通过的,成为秀才。秀才参加省一级(或者其他行政单位名称,各个朝代不一样)考试通过的,是举人,这场考试叫做“乡试”。所有举人参加全国考试,通过之后就是进士。

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这几个职称是怎么排列的
状元第一,进士,举人,秀才。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涟水县15615286447: 古代的进士和举人的一般出路有哪些 -
扶法利咽: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中了进士后,朝廷还会再组织一次考试,成绩一般的会分配成为知县、御史等七品以下官职,这些人升到中央高官的几率较小.成绩优异的进士会则选入翰林院深造,成为庶吉士,这些进士毕业后成绩好的留在翰林...

涟水县15615286447: 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放到现在是什么地位 -
扶法利咽: 从大概的政治方面的影响来区分的话: 秀才:镇党委委员 举人:县委常委 进士:省委常委 譬如,但凡县里修本县县志,县令总会与本县几位举人合谋.在其他诸多事务上,举人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看起来很弱的秀才,对普通县民村人来说,...

涟水县15615286447: 古代的秀才和举人、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
扶法利咽: 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事业编制,举人古代可以当县级干部,行政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干部,进士相当于副厅级干部.

涟水县15615286447: 封建科举制度下,“俊生”“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各指什么人? -
扶法利咽: 4月21日 21:04 我国科举制度古已有之,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以下各朝,在此基础上,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

涟水县15615286447: 明朝时举人能够做到什么样的官 -
扶法利咽: 明朝时期的举人,具备了担任低层公务员(官员)的资格,仅仅是资格而已,实际上担任的可能性很小.于是在某些人眼里(高居上位者),几乎不值一文\x0d但是他在普通市民的眼力是高高在上的\x0d明朝的举人享有免税的特权,不少人主动将田地产业,归到士绅名下,借以逃避税收、徭役.这也是士绅的一种收入来源.

涟水县15615286447: 请问在古代科举考试按排名都会被分配到什么职位? -
扶法利咽: 排名情况从大到小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童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殿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时成为定例).1、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涟水县15615286447: 清朝进士是什么官 -
扶法利咽: 进士不是官职.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我们把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县、府试,考试通过称之为秀才,秀才通过乡试(省一级的考试)称之为举人,举人通过会试(也叫京试)称之为贡士.贡生参加殿试,面试且笔试以后,被皇帝分为三等,一等三甲,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一甲可以直接为官,一般入翰林院观政,前途似锦;二甲传胪,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甲三甲需要进一步学习一般要培训以后才能上岗为官. 但是中了进士以后,就可以做官了(清代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比如左宗棠就是以举人的身份官至封疆大吏的,范进中了举才欢喜得疯了).

涟水县15615286447: 在古代"秀才"可以当官吗? -
扶法利咽: 这个要看朝代了.清朝是不可以的,明朝可以.明永乐年间预修过《永乐大典》的慧暕和尚说:“洪武间,秀才做官吃多少辛苦,受多少 惊怕,与朝廷出多少心力,到头来小有过犯,轻则充军,重则刑戮,善终者十二三耳. 其时士大夫无负国家,国家负天下士大夫多矣.”可见,是有秀才做官的.清朝的正当的途径,是科举考试.先考秀才,完了再考举人,举人完了再参加会试,取得贡士的资格,完了再参加殿试,取得进士的资格,进士以后就可以分派官职,派到县里面就可以做七品知县.

涟水县15615286447: 为什么说金举人银进士 -
扶法利咽: 是这样的,进士的地位当然比举人高,读书人的等级:秀才、举人、进士. 一般来说,如果以举人的身份当官,开始都是佐官,比如县丞,也就是县令的副手.而进士,才是天子门生,一出来就当翰林、县令等. 而这里说的金举人,银进士,...

涟水县15615286447: 急求:古时的举人,秀才,进士什么的从低到高是什么样的一个顺序? -
扶法利咽: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至公元1905年,清末慈禧废除科举制度共存在1299年,是古代国家通过逐级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仕途必经之路. 科举时代,应考者一般被称为"赶考者",他们必须要跨过四大步,极少数才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