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作者&投稿:威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二下学期语文试卷(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总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列这段话,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 )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肌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bàn( )梅花,深黄的qìng( )口的蜡( )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2分)
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3、参照加点的文字,将画线部分加以调整,使整段话更整齐、和谐。(2分)
正当平缓似锦绣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宽的峡谷。发出的声响如虎啸震川,浊流如奔涌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的钢花,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强烈的震撼。
画线部分应该改为:
4、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以下活动:(8分)
(1)写一句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或格言。(1分)
(2)仿写句子。(2分)
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它像
, 。
(3)为了教育孟子。其母三易其居,古今中外象这样的事例不少,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请你写出一个著名的事例或能给人启发意义的故事。(不少于50字)(3分)
(4)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不少于15字)(2分)
5、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10分,前4小题每题1分,后3小题每题2分)
(1)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2) ,儿女共沾巾。
(3)念天地之悠悠, (4) ,坐看云起时。
(5)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含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的凄苦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我国古代诗人留下了不少描画春天的名句,请你写出最喜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填空(4分)
(1)《名人传》主要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 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其作者是法国的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 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

二、阅读训练与提高:(60分)
(一)鼾声 (21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7、这篇文章以_ 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 。(4分)
8、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 (3分)
9、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0、简析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的原因。(4分)
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二次是因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文中画波浪线处是_________叙,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分)
12、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 (3分)

(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3分)
[美]海伦•凯勒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么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却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3、第一段中“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一句话重复吗?为什么?(3分)
14、第二段中为什么说“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3分)
15、第二段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3分)
16、如何理解“有了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这句话?(3分)
17、从文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对比作者的态度,谈谈你的生活态度。(4分)
18、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或诗句。(3分)
19、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4分)

(三)(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0、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朝文学家。(2分)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俟其欣悦 ( ) ⑵媵人持汤沃灌 ( )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 ) ⑷腰白玉之环 ( )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3分)
24、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4分)

三、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1、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2、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3、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3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rùn 瓣 磬 là
2、B
3、发出的声音如震川的虎啸,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
4、略
5、(1)(2)(3)(4)略(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略、
6.略
二、阅读训练与提高:(60分)
(一)(21分)7、时间 “夜色已深”、“月亮在窗外移”、“月亮从窗口消失”、“随后”、“最后”。
8、对儿子坚定的盼望与思念。 9、对儿子细心、周到的关爱。10、父爱如磐石,我感动又内疚;父爱如母,我被深深地感动。 11、插 表现“我”当年的无知,为下文写“我”装作打鼾作铺垫。 12、父子之间深沉感人的爱。

(二)(22分)
13、不重复。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健康的人们不珍惜自己的优越条件,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下文阐述做了铺垫。
14、因为只有人们意识到将要离开世界时,才会感到生命的压力,感到时间的宝贵,才会珍惜生命,努力呈现出渴求生命而奋斗的真实一面。
15、对比,突出了健康人与盲人对待生命的截然不同的消极与积极的态度,告诉人们"应该珍惜现在"的道理。
16、这不仅是作者对生活发出的感慨,也是她人生哲理的总结,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应当珍惜现在的生活。
17、乐观、坚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灾难。
18、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略
(三)
20略
21、⑴等待 ⑵热水 ⑶通“披”,穿 ⑷腰佩(用作动词)(4分)
22、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分)
23、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意同即可,3分)
24、例: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2分)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试卷(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轩邈(miǎo) 衔觞(shān) 食(sì)马者 负箧(qiè)
B、清冽(niè) 谪(zhé)守 属(zhǔ)予 靧(huì)面
C、堕(huī)事 觥(gōng)筹 晦(huì)明 卷(juǎn)石
D、折戟(jǐ) 媵(yìng)人 外见(xiàn) 鸢(yuān)飞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互相轩邈(高) 造饮辄尽(往、到)
B、不以千里称也(出名) 緼袍敝衣(旧絮)
C、照汗青(指竹片水分蒸发如汗)千里共婵娟(指月亮)
D、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杂然而前陈者(摆开)
3、找出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或置酒而招之 B、黔娄之妻有言
C、无怀氏之民欤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5、连线题。(2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龚自珍 元朝
《水调歌头》 张养浩 清朝
《己亥杂诗》 苏轼 唐朝
《行路难》 李白 宋朝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B、《马说》一文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暗示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既不识别人才,又不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终身被埋没。
C、《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清新隽永的写景美文,着力刻画了富春江的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处世情怀。
D、《醉翁亭记》一文骈散结合,写景和抒情相结合。
7、填空。(12分)
1)、文学常识填空:
①、《满井游记》选自《 》,作者 (朝代)文学家 。
因为是公安人,所以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世人称为 。
②、《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 , 文学家。
2)、古诗文填空: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 。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
④、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身处漏屋,还存忧国忧民的情思的诗句是 , 。
⑤、《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⑥、 , 。是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⑦、《送元二使安西》中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的诗句是 ,

⑧、《赤壁》一诗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 。
8、写出两句含山水的诗句。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这篇短文选自 ,作者 。(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造饮辄( )尽 或( )置酒而招之
不戚戚( )于贫贱 衔觞( )赋诗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嗜( )酒 汲汲( )衔觞( ) 黔( )娄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阅读回答:(10分)
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2分)


2)、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并说明各自刻画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形象?(3分)


3)、 说说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2分)


4)、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课外阅读所知,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回答问题。(27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暗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表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弗( )之怠 走( )送之
又患( )无硕师 持汤( )沃灌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皲( )裂 容臭( ) 以衾( ) 俟( )其欣悦
3、写出文段中的两个通假字:(2分)
通 解释
通 解释
4、下面“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2分)
例:俯身倾耳以请
A.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人多以书假余 D、以衾拥覆
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作者求学的艰苦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7、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是 (2分)
8、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自己缊袍敝衣,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9、文中极叙作者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和刻苦,用意何在?(2分)


10、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2分)


11、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4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9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词语(3分)
若夫( ) 春和景( )明 连月不开 ( )
尝求( ) 居( )庙堂 微( )斯人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上文第一段极力渲染 的气氛,第二段极力渲染 的气氛。(2分)
5、对文中照应手法的理解:“进”和“退”分别照应“ ”和“
”。“二者之为”照应 。“斯人”照应 。(2分)
6、前两段文字写“迁客搔人”在岳阳楼上“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的原因是什么?(2分)


7、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3分)


8、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话回答)(2分)


三、作文。(30分)
1、话题作文:
书,各种各样的书。书,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书,会有说不完的话语……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2、半命题作文。
将《我迷上了 》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字数在600字左右。
3、以上2题作文任选一题。





参考答案:
一、1、D 2、C 3、D 4、A 5略 6、C 7 1)、①袁中郎集笺校 明
袁宏道 公安三袁 ②《艺文类聚》 吴均 南朝梁 2)、略 8、略
二、1、《五柳先生》 陶渊明 2、就 有时 忧愁的样子 酒杯 3、shì
jí shāng qián 4、(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地连饭也忘了吃。(2)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5、(1)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姓什么,因此称其为五柳先生。(2)1、好读书,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2、性嗜酒,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3、著文章,展示了一个自得其乐的五柳先生。(3)、和“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其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4)是一个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
(二)1、不 跑 忧虑 热水2、jūn xiù qīn sì 3、“支”通“肢”肢体 “被”通“披”穿着 4、A 5、①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 ②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6、三个方面:得书难,从师难,求学难 7、烨然若神人8、对比的写法,突出自己求学生活的艰苦9、勉励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10、运用对比手法。①以自己年幼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同舍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②以自己年幼时奔走之辛劳,生活之清苦和同舍生优越的生活条件作对比。 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11、言之有理即可
(三)1、像那 日光 放晴 探求 处在 没有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3、(1)、不因为外界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2)、在天下人忧愁之前而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4、悲凉 喜悦 5、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上文迁客骚人的悲喜 古仁人 6、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7、写作者的胸襟抱负,并与友人共勉。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07年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3分)
得分___________
一、知识积累(29分)
1、阅读下列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的注音依次填入相应的括号内。(5分)
张畈是旅游的好地方。周边与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站接壤。境内绝壁突兀( )的五猴山,风景绮丽( )的团山大峡谷,tàn wéi guān zhǐ( )的落钟潭,鬼斧神工的神仙洞等自然景观随处可见。这里也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革命战争年代共有100多名先烈在这里抛洒青春热血,还有早在1934年成立的五星县六乡苏维埃政权。为让后人时刻“牢记历史,miǎn huái( )先烈”,张畈乡关工委2001年向全乡上下倡议,在乡政府所在地建立了一座烈士墓碑,已成为全县30处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一。勤劳纯朴的山区人民rè chén ( )欢迎大家前来张畈作客。
2、默写(每句错、漏、添一字,该句不给分。①—⑥题必做,⑦⑧两题选做一题)(10分)
①我喜欢读书。书引领我与中外文人墨客对话。刘禹锡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描述他的陋室,显示他的生活情趣。读书还让我学会做人。毛泽东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道德的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梁启超用“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什么才识人类理想的生活。
②《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
③《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极度忧愁的句子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渔家傲》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使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乡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论诗》中说明文学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迎燕》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生活乐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池鹤》中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已经学习了专题《叶》,联想过去学过的内容,请写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关于“叶”的古诗句,并阐述你喜欢的理由。(2分)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武警官兵多日奋力扑救,云南森林大火得到基本控制,因而不再生灵涂炭。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D.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5、下列语段中划线部分有五处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三处加以改正。(3分)
几年前,①在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②长虹电器厂大幅度率先降价销售,虽然亏了本,但赢得了产销两旺,③经济效益一下子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④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⑤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⑥反过来,死死把住“只赚不赔”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到头来是连血本都会亏掉的。
第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天净沙 秋思》按要求作答。(6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⑴全曲感情的基调是( )(2分)
A 依恋 B 悲伤 C 惆怅 D 痛苦
⑵曲中能够概括全篇主旨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⑶本曲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表现羁旅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1分)
⑷本曲在满目萧瑟的秋景中为何插写“小桥流水人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实践运用(5分)
7、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阅读感悟,仿照下面语段中的两个划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2分)
没有书,就像天空失去了阳光,鸟儿失去了翅膀。书给予我们的是无形的财富——知识和阅历。在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我们学会了坚强;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我们增长了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07年5月,南通市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以一名中学生的身份参与这项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3分)
⑴请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不超过20字)(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活动中有一位母亲与你探讨引导孩子读书的问题,你为她推荐了一本适宜初中生阅读的名著,并说了你的推荐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傅雷家书(9分)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看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而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泪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954年1月30日晚)
9、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1分)
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1分)
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2分)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3分)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 (11分)
①虽说和母亲同城而居,却很少回家看望母亲。昨天下午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出望外,一定要上街买点好吃的,怎么劝也不行。
②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路,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不很灵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里的一些生活琐事。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哪怕装也要装出个忠实听众的样子才行。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挂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纸厂上班。学校在城西,厂在城东,母亲担心我会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我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匆匆的人流,喧嚣的市声,那一幅母亲图显得何其平淡,却又何其伟大。
⑥ 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巳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捋头发一样一捋散,但永远也捋不去的是她爱子的情肠。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使几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于一种义务,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忘恩负义,这不只是缺乏诚意,更带着私心。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母亲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失望、闪过疑惑、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4、第①自然段中母亲“喜出望外”的原因是什么?第⑦段中母亲的眼里为什么会“闪过惊喜”?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④自然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⑥自然段中写了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唯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读完本文,你认为最让你感动的内容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或教育?(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父亲的节日(8分)
□ 金 鑫
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的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么要给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扬起了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还不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③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爸爸吧,他一定会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④第二天早晨,是星期天,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他敲门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晚小男孩给我的花儿。那一枝花儿,我压根没有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她从枕头旁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场面有些尴尬。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将她引到了阳台上玩。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帮我解围。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跑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我坚持不要,父亲显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帮不上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了。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去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亲商量好了的。父亲说走就要走,临行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送几本给我,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哩。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我的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叠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18、请写出第③段“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一句中“有心人”所包含的两层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品读父亲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1分)
父亲向“我”要书时,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送几本给我,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最后写到:“我的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叠钱,沉默了好一阵子。”请说说“我”在沉默中想到了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试想,如果“我”带回了那个小男孩送给“我”的康乃馨,那么“我”会不会把它当作父亲节礼物送给父亲呢?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父亲节即将到来,作为儿女,你准备送父亲怎样的礼物呢?理由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习题。(8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
23、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2分)
(1)手 指 不 可 屈 伸 (2)夫 人 好 学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媵人持汤沃灌 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衾拥覆 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负笈从师 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编茅为庵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翻译下列两个句子。(2分)
(1)录毕,走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3分)
张爱玲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路。”因为年轻,我们总是看不清前进的方向,我们碰壁。摔跟头,一路磕磕绊绊,走过许多弯路。有的弯路曲径通幽,让我们发现别样的风景;有的弯路漆黑一片,只能让人摸索到悔恨与痛苦;有的弯路看似花团锦簇,盛开的却是红罂粟;有的弯路荆棘密布,却能练就我们的钢筋铁骨……正是这些弯路,让我们一点点收获人生的智慧,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坦途。请以“弯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
题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1.wù qǐ 叹为观止 缅怀 热忱
2.略
3.略
4.C
5.第①处 “在彩电严重滞销的情况下”
第②处 “长虹电器厂率先大幅度降价销售”或“长虹电器厂大幅度降价销售”
第③处 “ 迅速”和“一下子”任意去掉一个
第④处 “通过”或“使”去掉
第⑤处 “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的效果(成效)”或“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
6.⑴ C ⑵ 断肠 ⑶ 寓情于景 ⑷萧瑟的秋景是从正面衬托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小桥流水人家”则从反面烘托游子乡愁的浓重。
二、7.参考示例:在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利叶》里,我们明白了真情;在伊索《伊索寓言》里,我们学会了思辨;在巴金《家》里,我们懂得了自强
8.略
三、一 9.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10.儿子变成了朋友。
11.应选第二句,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
12.(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3)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
13.应围绕两代人的相处来表达。
二14.“喜出望外”的原因是儿子回家看望自己;“闪过惊喜”是因为听儿子说“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15.“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我”看到年近花甲的母亲“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16.对比;突出母爱的永恒深沉与伟大。
17.略
三18.①这孩子记着明天是父亲节,并为自己的父亲准备鲜花(礼物)
②这孩子看出了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让我作为送给父亲的礼物。
19.一方面表现了父亲以儿子取得的成就为自豪,同时还能反映出父亲从来不认为应该向儿女索取什么,哪怕是几本书也觉得有些难为情。
20.①父母的爱是多么宽厚无私,令人感动。②和这份爱相比,自己为父母做得太少,心中不安③今后,一定要多关爱父母,用行动回报这份世间最伟大的爱
21.会。这一枝康乃馨虽小,但在这个父亲的节日里有特殊意义,能够代表“我”心。“我”借这枝康乃馨表达对父亲的爱。
不会。这一枝康乃馨并不是自己特意为父亲准备的。“我”了解父亲的性格,知道这一枝鲜花并不适合作为送给父亲的礼物。“我”意识到父亲的爱如此宽厚、无私,相对于父亲的爱,一枝康乃馨远远不能够承载儿女对父辈应有的回报之情。(此题答案并不要求周全,言之成理即可)
22.略
四23.⑴手指∕不可屈伸
⑵夫∕人好学
24.⑴汤:热水
⑵衾:被子
⑶负:背着
⑷为:做,做成
25.⑴抄完了,赶紧跑着把书还给人家。
⑵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成就事业)?
26.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
四、略

其他回答 共2条
八年级第三单元自检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至爱亲情,血浓于水。慈爱、恩爱、关爱、孝悌,渗透在浓浓的亲情之中。一个背影,róng注了深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蕴含着和暖的春晖;人琴俱亡,展现了兄弟的手竹之情;优厚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sù……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籍和社会的细胞。我爱我家,我爱亲人。
①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②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你能找出来并改正吗?
改为 改为
2.选择填空。(4分)
①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 (A翻来覆去 B辗转反侧 C滚来滚去)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②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衣衫 (A破旧 B褴褛 C肮脏),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③一会儿,又 (A情不自禁 B不由自主 C自然而然)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
④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 (A触景生情 B触目惊心 C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已。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是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B.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
C.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D.《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仿句练习。(2分)
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 。
5.默写填空。(8分)
①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②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③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④ “人生得一知己足,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说的是友情,“ , ”说的是亲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的是爱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的是爱国情。
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某中学对该校300名八年级学生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超级女生”两大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如下:
情况 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超级女生
喜欢 不太关注 喜欢 不太关注
原因 事迹感人
很受教育 与自己的
关系不大 有趣,能
表现个性 品味不高
人数 91 209 245 55
比例 30.3% 69.7% 81.7% 18.3%
①请你概括说明统计表反映的情况。

②以上调查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回答。

二、阅读与理解(48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14分)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选自邹韬奋《我的母亲》)
7.文中的父亲和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8.文中有几处“哭”的同义词,找出来写在横线上。(2分)

9.文中的母爱和现在家长的“溺爱”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种好呢?(3分)

10.选文中“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母亲的什么特点?(3分)

11.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父亲教育子女的方式?(2分)

(二)阅读《特殊的电话号码》,回答问题。(22分)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
父亲有一家公司,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
18岁的我就要离开美国去新西兰求学了。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父亲这么远,但我对父亲却没有多少留恋,甚至希望早点离开他,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家。临行前,我将所有在新西兰求学的同学的电话号码都调了出来,存在手机里,但我还觉得不保险。我又将所有的电话号码全都记在笔记本上,可是我又担心笔记本也不保险。最后,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电话号码都记在新买的皮鞋里、帽子里、风衣里,这样我如果遗失了其中一样东西,还可以在其他东西那里找到我需要的电话号码。
在机场,父亲破例为我送行。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没送我去过什么地方。所以对于父亲送行时的沉默无语,我习以为常,就算旁边的几对父母流着眼泪来送他们子女的场面,也没对我的情绪产生影响。也许正是因为从小养成的独立习惯,使我更加懂得出门只能靠自己。
到达新西兰之后,我就急急忙忙地翻找同学的电话号码,首先是手机,可是手机里第一个跳出来的竟然是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再细看时,号码后面竟是父亲的名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从没给父亲打过电话,甚至连他的电话号码都不认识。我又打开笔记本,在笔记本的第一页醒目地写着父亲的电话号码。我急不可待地又翻出了其他的东西,皮鞋、帽子、风衣,我将它们翻了个底朝天。凡是我写过电话号码的地方,父亲都在第一行加上了他的电话号码!一向粗心而专横的父亲竟然有如此细腻的心思,他是让我在外面遇到了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我在学校里安顿好后,习惯性地上网收取同学们的信件,我收到的第一封邮件居然也是父亲的:弗朗科,我的孩子,你现在终于长大了,我等这一天可是等了18年啊。你的母亲因为难产而死,我答应过她要将你抚养成人的,看到今天的你这样自立自信,我真的很高兴。我想,你的母亲在天堂里也会为你而高兴的。但是,当我看到你的电话本上没有记下我的电话号码时,我惊呆了,一个孩子在外遇到了困难,首先要找的应该是他的父亲才对,可是你没有。我想,是不是我对你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我是不是对你太严格了?孩子,我要告诉你的是,不管怎样,爸爸都是爱你的……
我压抑了18年的眼泪一下子汹涌而出。
(文/弗朗科 选自《雨露》2006年第1期)
12.“我”恨父亲是因为 ,“我压抑了18年的眼泪一下子汹涌而出”是因为 。(4分)
13.文章与朱自清的《背影》从内容、语言到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填写下列表格。要求:相同点中每空不超过4字;不同点中,“记叙的线索”每空不超过5字;“描写人物的方法”每空不超过8字。(8分)
相同点 不同点
篇名
内容 《背影》《特殊的电话号码》 篇名
内容 《背影》 《特殊的电话号码》
主题 记叙线索
语言 描写人物
的方法
14.这篇文章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但是很感人。写出你最受感动的一处,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15.《战国策》云:“父母爱子,则为之计谋远。”文中的父亲便是这样,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有名的教子的故事吗?写出一两个来。(2分)

16.如何教育孩子,父母们有各自的看法、做法。有的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充当保姆的角色,有的父母对孩子很是冷漠,要求严格,如文中的父亲。请你就如何教育子女提一条好的建议。(4分)

(三)阅读下列两则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来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4分)
①造门不前而返 造
②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笃
③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就
④子敬素好琴 素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②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19.读完两则短文,说说王子猷的性格特征。(4分)

三、综合能力测试(6分)
20.“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这是鲁迅的一首诗。怜子之情,兽犹如此,人何以堪。然而,老虎是如何表达怜子之情的呢?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说说你的发现。(3分)
注:於菟即老虎。
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21.口语交际中,运用形体语言可以调动或影响交际对象的情绪,启发或引导对方的思路,从而掌握口语交际的主动权。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不同,表现的情感也就不同,如目光清澈表现胸怀坦荡,目光狡黠表现心术不正。下列几种眼神表现怎样的情感?(3分)
①目光炯炯表现 ,②目光如豆表现 ;
③目光执著表示 ,④目光衰颓表示 ;
⑤目光睿智表现 ,⑥目光呆滞表现 ;
四、文采展示(40分)
22.亲情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亲情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亲情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亲情又似一杯浓茶,喝了让人备感神清气爽;亲情更如一杯烈酒,喝了让人回味无穷。
请以“感悟亲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适当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字数5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①融 愫 ②竹——足 籍——藉
2.①A ②B ③A ④C
3.C
4.示例: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5.①天涯若比邻。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③探 攀 缩 倾
④示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6.①喜欢“超级女生”的学生多于关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学生(或两大电视节目中,学生更喜欢“超级女生”)。(此题如用数字来说明也可以)。
②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关注反映了青少年不同的价值取向;学生更关注“超级女生”是因为这一节目更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因为超级女生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平台。(切合材料即可)
7.相同点是都希望孩子读书成才;不同点是:父亲严厉,母亲慈爱。
8.呜咽(或呜呜咽咽)、唏唏嘘嘘、饮泣吞声等。
9.文中的母亲不是一味的“顺从”孩子,在儿子的错误面前没有姑息他,说明这种母爱是利于孩子成长与发展的,而溺爱恰恰相反。当然是文中的母爱好。
10.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疼爱。
11.(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12.他冷漠,不让我搭便车;父亲一直在默默地关心“我”,严格要求“我”,让“我”学会了独立习惯,能自主自信了。
13.主题:父爱;语言:平实(朴实);记叙线索:背影、对父亲情感的变化;描写人物的方法:直接描写(外貌、动作描写)、间接描写(无外貌、动作描写)。
14.略。
15.孟母三迁、曾子杀猪教育孩子要讲信用、司马光教育孩子要俭朴等。
16.略
17.①到 ②(病)重 ③去 ④向来,一向
18.①夜里下了大雪,一觉醒来,打开屋子的门,叫人斟上了酒,四下望去是洁白光明的一片。
②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19.王子猷既是一个兄弟情深之人,又是一个狂放不羁、放荡任性之人。
20.父母对孩子的爱要有理智,要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独立精神,不能一味地娇惯孩子。
21.①精神焕发②心胸狭窄③志向高远④自暴自弃⑤聪明机敏⑥心事重重。(意对即可)
22.略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06-11-4 20:16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语文测试练习

作者: 加入日期:06-09-18

--------------------------------------------------------------------------------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眩目( ) 2.谛听( ) 3.参差( )( )

4.勾勒( ) 5.璀璨( )( ) 6.颠簸( )

7.深湛( ) 8.哈达( ) 9.脍炙人口( )( )

10.砭骨( ) 11.烙印( ) 12.镢头( )




八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试卷
下面由我为你整理的八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试卷 一、名句默写填空:(共8分) 1、请从下列6个选项中任选4项填空:(4分)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②,铜雀春深锁二乔。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④念天地之悠悠,。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⑥,西出阳关无故人。 2、理解...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①他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原句上修改病句)②孩子们做作业。(扩写)③夜莺把敌人带入了八路军的包围圈。(改成被字句)④仿写句子:战士们像下山的猛虎冲向敌人。二、口语交际(5分)今年6月5日是李芳同学妈妈的生日,李芳准备给当地人民广播电台《真情点歌》栏目打电话为她妈妈点播一首歌...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及答案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空调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哪些疾病?慧圆教育 2022-08-22 · TA获得超过375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96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80.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2017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及答案】 ...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的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的期末试卷及答案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历史上日本哪些首相被刺杀身亡?巴傻gq38 2022-05-16 · TA获得超过13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积累运用。40分 1、根据拼音读句填词。4分 zhànlán ...

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语文试卷
【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整合(29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zhēnɡ rónɡ jié rán wú yuán wú ɡù ( ) ( ) ( ) kǒnɡ bù chōu yē bó bó shēnɡ jī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3分) 耸( ) 厨( ) 誉( ) 耷( ) 橱( ) 誊( )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卷(人教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bīn fēn liú chàng hú xiàn zāo tà quán lì( ) ( ) ( ) ( ) ( )二、请用“——”画出括号...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编剧史航被多人指控性骚扰,真实情况如何?慧圆教育 2022-07-24 · TA获得超过307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0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5.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字词小博士。(学习语文,字词是基础,细心...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2017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月晕\/眩晕 中坚\/中流砥柱 寡廉鲜耻\/鲜为人知 B. 绯红\/诽谤 镂空\/千丝万缕 风靡一时\/妄自菲薄 C. 别致\/别扭 便利\/大腹便便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D. 挫折\/蹉跎...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理解能力不好,不会分析问题是学不精其他科目。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欢迎阅读。一、 基础巩固 (二)神奇的拼音王国 1、请你在每组拼音下面写出相对应的词语。qiú jìng qián fú sì nüè lè cǐ bù pí ( ) ( ) ( ) ( )zhān yǎng ...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导语:考试是检测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孰能生巧,考前一定要多做做练。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欢迎大家参考!一、书写工整,卷面整洁。(3分)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jī yì shì nòng tuī jiàn wéi fàn ān wèi ( ) ( ) ( ) ( ) ( )cuī ...

贵溪市13291072317: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
星待麦咪:[答案] 第一部分(20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柔nèn( ) ②魁wú( ) ③wén( )丝不动 ④繁花似jǐn( ) 2.下面的句子中... 跟 说再见 --------------------------------------- 不过不同地方的试卷是不同的像今年绍兴作文题目是鉴水悠悠(小作文)心中有话对...

贵溪市13291072317: 八年级下语文试卷
星待麦咪: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请把下列诗句在方格中抄写一遍,要求字体工整,格式美观.(2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巨大的、透明的鹰张开翅膀,它的羽毛,它的骨骼,它的...

贵溪市13291072317: 初二语文下册六单元试卷 -
星待麦咪:[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47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8分) 伛偻( ) 毛羽鳞鬣( ) 呷浪之鳞( ) 挂罥( ) 倩女之huì( )面 往来xī( )忽 金zūn( )清酒 髻huán(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

贵溪市13291072317: 八年级下语文模拟期末试题及答案
星待麦咪: http://wenku.baidu.com/search?word=%B0%CB%C4%EA%BC%B6%CF%C2%D3%EF%CE%C4%C4%A3%C4%E2%C6%DA%C4%A9%CA%D4%CC%E2%BC%B0%B4%F0%B0%B8&lm=0&od=0&fr=top_search搞不清是哪个版本.将第一行的字粘贴到网址一栏,并进入这个网址所在页面就能找到很多.自己慢慢挑吧!

贵溪市13291072317: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语文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完卷 满分:100分 -
星待麦咪: 2没有答案.A弦(xuán)xian B 唾手(chuí)tuo c 伛(yǚ)没那两点 D.彷徨(háng)无论点哪个字都是错的彷徨【páng huáng】3D4B5C6C

贵溪市13291072317: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 -
星待麦咪: 07年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3分)得分_一、知识积累(29分)1、阅读下列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的注音依次填入相应的括号内.(5...

贵溪市13291072317: 帮我找份8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要求 1.基础训练(25分) 2.现代文阅读2篇(25分) 3.文言文2篇(20分) 4.作文(30分) = - = -
星待麦咪:[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1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工整地写出汉字,在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6分) 湖畔,春光明媚( ),踏春的少女从我的身边走过.飘扬的黑发,qīngchè口口的目光,花一般清新的红晕( ),鹿一般qīng y...

贵溪市13291072317: 初二语文下册六单元试卷 -
星待麦咪: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4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8分) 伛偻( ) 毛羽鳞鬣( ) 呷浪之鳞( ) 挂罥( ) 倩女之huì( )面 往来xī( )忽 金zūn( )清酒 髻huán(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贵溪市13291072317: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试卷(人教版)快!!!!急! -
星待麦咪: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7小题 共26分) 1.下列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4分) ( ) A.烂熳màn 芋梗ɡěn 解剖pāo 匿名nì B.诘责jié 绯红fēi 托辞cí 广袤róu C.粗劣liě 粗鄙bì 禁锢qù 浸满jìn D.不逊xùn 弥补mí 滞留zhì 尴尬ɡà 2. 根据意思写出相...

贵溪市13291072317: 2013年嘉兴市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身处茅屋却心怀天下的诗句 -
星待麦咪: 我认为“身处茅屋”引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但其重点 “心怀天下”恰好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相对应.且复习册上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名句,考的几率特别大.我刚考完中考,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认为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