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空”,如何理解?“业力”如何解释,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投稿:匡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如何解释宇宙万物一切的起源?~

佛教不研究世间万物起源的问题,佛祖告诉的弟子的只是“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这个“世间”是指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世界。
宇宙万物一切的起源,佛教既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是永恒的,生命的因素也是永恒的,前者是物质不灭,后者是精神不灭。所谓永恒,就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本来如此就是宇宙和生命的实际情况。
佛教相信: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那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的结果。
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动物)使每一桩或善或恶的行为,像各种的颜色一样,继续不断地薰染到生命的主体——识田中去,再从识田之中,等待外缘的诱导而萌芽生长,正像播种在泥土中,等待日光、空气、水的诱导而萌芽生长,这在佛教称为业力的现行。
业的造作是业力现行的因,业力的现行,是业所造作的果,所谓 “善恶到头终有报”,就是这个意思的说明。至于生命在地球上最初的出现,佛教相信是由变化而来,下至单细胞的生物,上至人类,都是一样。
地球形成之后最初的人类,是由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他们是飞空而来的,那是由于他们的堕落,贪爱了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吃了之后,身体粗重不能飞行了,就在地上安居下来(世记经、大楼炭经、起世经等)。
实际上,那也是出于他们的业报所致,天福享尽之时,必须要来地上随业受报。正像以后所有的众生一样,既然先由共同的业力,感成了一个地球,岂能不来接受地球生活的果报?一旦在地球世界的业报受完,又将往生应往的他方世界中去。

扩展资料: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

“业力”到底是什么

1.“空”是指本质是空,譬如梦中恐怖之境,本质是空无的。
2.人生以及地狱天宫,现象好像是有的,但佛祖说本质也是如幻的,也是空的。是因业力而显现的。
3.“业”,就是指我们生生世世所作的善与恶的总汇,而因这个“业”对我们生命产生的影响力,就叫“业力”。

空其实是相对于有而言的。反正他包含这样的一层意思,比如说你认为有一个你存在。但是呢,佛教就问你,你是由什么组成的,你就会说是由手呀,脚呀,心脏呀等等组成的,然后心脏是由什么组成的?你就说,是由于组成心脏的细胞组成的。然后呢,那些细胞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你就说是由什么细胞核呀组成的,最后细胞核是由什么组成的?你就说是由于质子呀原子呀,反正就是很小的东西组成的。到这里就会有一个问题,你开始说是由手呀,脚呀心脏呀,组成,现在变成了那么小的组成。每个微粒带着一个信息,可以说你是由信息组成的。这些信息是不是像放电影一样,由无数个相片组成了一部动画片,你也是这样由无数个信息组成了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我,我们平常很关心的我其实不是真正的我。可能我说的不怎么清楚。你可以在百度里输入〈宇宙真相〉,那里说的很详细,是视频,很好看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真的很难理解。
我看了《西方哲学史》(美国罗素著的那本),看到古希腊哲学流派中,有很多佛教思想的原始材料。比如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我们的世界只是许多世界中的一个,他并说“万物按照时间的秩序,为它们彼此间的不正义而互相偿补”。赫拉克利特相信永恒的流变,并说“结合物既是整个的,又不是整个的;既是聚合的,又是分开的;既是和谐的,又不是和谐的;从一切产生一,从一产生一切。” 他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他认为火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本质元素,而到了柏拉图则认为是“土、水、火、气”。毕达哥拉斯创建了一种有共同信仰的人组成一个集团一起生活的形式,并且在其中实行一些戒律。他的教团相信轮回说,还把通过沉思获取智慧视作最重要的美德。 阿那克萨哥拉认为万物都可以无限地分割,同时认为心是一切运动的起源。留基波认为“没有什么是可以无端发生的,万物都是有理由的,而且都是必然的。”伊壁鸠鲁提出了善就是趋乐避苦的价值观,认为达到真正的快乐的途径就是节制欲望,要避免世人那种追求实现一个愿望而产生的快乐,转而追求作为一种平衡状态的“静态快乐”。芝诺主张不要让情感联系成为个人追求美德的障碍。斯多葛派认为一切人天生都是平等的。
同样的,佛教中‘空’的概念也跟古希腊哲学有很大联系。赫拉克利特主张一切永恒流变,而巴门尼德认为变化是不可能的,一切事物一旦存在就永恒存在,比如乔治华盛顿虽然死了,但是你不能说没有这样一个人,他存在过就无法回到不存在的状态了;而出于我们很难理解的原因巴门尼德把存在和变化对立起来,可能他认为变化就意味着部分消失吧。后来的留基波、德谟克利特等原子论者也认为一切复合的东西都不真正“存在”,因为它们处于不断的聚合和分裂的过程中,它们聚合的过程一完成就开始分裂了,因此没有哪个时间你可以合理地说某物存在。因此古罗马哲学家认为灵魂是本质,本质是单纯物,所以才是存在的。
这样我们或许就能理解,在原始的佛经中,任何人问起空的问题,佛祖立刻开始讲的就是聚合与分裂,以及运动问题,事物有没有本质的问题,你可以把什么叫作“我”的问题。而当你问起空,你看看这些中国人开始讲什么,完全不是同一个思维方式。
佛教产生于雅利安人已经在印度占优势的时期,整个印欧文化和思维还是基本想通的。当时印度教派林立,各教派积极探索生命、哲学、救赎的问题,难免都从古希腊丰富的哲学思想宝库里汲取一切可能的营养。佛祖释迦牟尼也不会例外,而且佛教本身也承认他是一个集大成者,在他创立佛教之前他曾跟随别的教派去学习和探索过,最终通过思考悟道,创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僧团。

1、佛教中的‘空’末学理解;佛教的教理是从‘缘’起法,在没有一定的条件下‘境’的对应下,缘是不会成立的。要认识‘真空’性,首先要认识‘假有’。
例;一只玻璃杯,你在泡茶时你觉得无论从感观上它都是实的。而我说它是空的,因为没有做玻璃的材料、没有工人的加工、你手里这只杯有吗?“这就是这只杯只有在有玻璃材料、工人的加工下才有的实相‘假有’。而它只是名相‘杯’真正来说实性来讲它是‘真空 ’。你明白了吗?
2、你用逻辑推理一下,我们人的出身是偶然的,没有父母,没有你有强力的投胎愿望助缘你、你能来到这个世界?而死又是必然的。在从生来到这个世界直到死,对于这个地球来说你是否只是跟其它六道生命一样、那真性是什么?你现在生活的状态又是什么?这样一说你明白了吗?
我要上班去了,有‘缘’的话,下次共同学习‘业力’(以上个人观点)
南无阿弥陀佛!

已下是摘自一位师父的博文:”。一根“筷子”,中间断开,分取各段,再断中间,如此“微分”,无限至极,将毕化“空”!若做逆推,“筷子”便是无数的“空点”缘合而成,那么,其“体性”当然“空”,同理,桌椅、板凳、树木、房屋、山河大地,法界万相,乃至我们的身体,哪一样不是由“空”构成的呢?无数的“空”组在一起,还会有“别的”吗?仍然是“空”啊!看见的种种“色相”,实际不真,迷了眼睛,内心的“执着”而已,所以,“化事至了,息事宁人”确实是我们“修心养意”的好方法,附合“法相”的本质,终有一时,彻底明白,“色空”一如!

事如此,物如此,法界事物皆如此,都能心系“空寂”处,了脱“无常六道窟”,正如祖师大德所说:“有那么回事吗?”
(注:为方便喻理,暂着“空相”)
师父的博客
百度搜索:如法沙弥


阅读"空气"一课的教学片段,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_百度...
2.词语在阅读理解课文中具有双重身份。在阅读理解课文时,一般是通过词语来进行的,如执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课,通过聋哑青年动作、神态的词语理解青年看鱼、画鱼达到忘我与痴迷的境界。这种借词学文,反映了词语是理解课文的手段,是配角。但换一个角度,通过学习课文,又理解了课文中的一批关键词语,...

真空教的祖师
不久,又随长老迁往修觉山,埋头读经,苦行修持长达六年之久。在此期间,长老命廖帝聘反复诵读《罗祖五部经》,作为参悟主课。同治元年(1862年),他声称受神人点化,当为空中教主,并可开斋茹荤,遂别师返里,入居廖氏别墅黄畲山培桂园,勤修内果,苦立外功,融合三教经典,...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意思
若教师只是教书而不进行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就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和创新;若教师只是沉浸于研究而不去实践教学,研究就脱离实际,变得空洞无物。"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句话强调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重要性。其中,“教”指的是教学活动,“研”指的是学术研究或教育研究。这句话提倡教师在...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请宗教角度(佛教或其它教)解释.谢谢
生命的「本质」是用来彰显的,如何显现生命的本质是用智慧的方法,所以在华严学的生命教育中是「破立双举」的。空宗的教学用双破法,性宗的教学是双立法,华严教学是双破双立并举的。但是知识型教学是单立法。破立双举的「破」是在杂质与恶质方面。「立」是立在本质的彰显上面。所以华严教学的本质是...

“空教弟子学长生”的出处是哪里
不说金丹能点化,空教弟子学长生。壶中泻酒看云影,洞里逢师下鹤迎。料得仙家玉牌上,已镌白日上升名。作者简介(刘得仁)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

如何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在教学中,教师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客体。2、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的主导过程不是直接实现的,必须变“教的目的”为“学的需要”,变“要我学”为“...

真空教的介绍
清代民间宗教之一。因创始人廖帝聘(1827—1893年,字达群,号兆空)被信众尊称为“仙伯”或“大伯”,故又称“大伯教”。廖帝聘去世后,被信众奉为“真空祖师”,所以又称“真空教”、“空道教”、“廖祖教”、“空中大道”等。

尽叫得鹃声碎,却教人空断肠。原文_翻译及赏析
漫劳动送客垂杨。 婉约 , 写景伤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来肆虐著暴雨狂风,把西园的芳菲一扫而空。 到早晨蜜蜂蝴蝶飞来飞去,无所适从。 只恨找不到往日盛饰的花容,春神啊,你为何要归去匆匆! 你一味让杜鹃啼破了喉咙,却教人徒然心痛。 那垂杨无端牵进了送行之中,一回回不得...

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

中观哲学的基本立场之三── 佛陀之教的权与实
如此一来,除非我们愿意承认在佛陀有关「我」、「法」的四句教法里,只有一句在逻辑上可以为真,而其余皆假( 亦即p 与 -p 不得同时为真,也不得同时为假,而只有其中之一为真),但这样论断的结果,便意味着佛陀在四句之教中说了谎话。可是在佛教自来的传统里,佛陀是说谎者的论断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如何维持佛陀之...

林芝地区14723106251: 佛教里讲的空性是什么意思? -
枞呢康复: 空性的大概简略意思是:不管你在哪个世间,你所居住的世界都不是永久不变的. 比如人的世界会随着时间和人的思想行为不断的改变,以前的世界消失了,被现在的世界取代了,现在的世界将会被未来的世界取代.没有永恒,不是实质存在的...

林芝地区14723106251: 佛教说的空是什么意思 -
枞呢康复: 佛教说的空,就是说我们自己,空就是我们自己,无形无相,但是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不是不存在,虽然无形无相,但是可以变现万法万相.有形有相是你,就是空变现的,这个有形有相当下就是这个无形无相的空.所以心经里说,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林芝地区14723106251: 佛教中的“空”怎么解释? -
枞呢康复: 空即是本性,也是寂灭.佛讲究一切皆空,直指人的本性,一切万法由心而生,由心而灭.要做到不受外界影响,外界一切皆是虚幻,要把生老病死看成空.以上皆是本人自己的看法,每一个人对空都有不同的看法.

林芝地区14723106251: 佛家空与轮回做何解,既然都是空,那么轮回的受体是什么呢? -
枞呢康复: 佛教上的空不是我们肤浅认识的空与不空,空是指空性,说有不对说没有也不对,究竟本质是空,轮回是根据不同业力辗转开来的,受体是根据自己的业力变现的

林芝地区14723106251: 佛教中的“空”做何解? -
枞呢康复: 空是说一切现象、事物(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缘起),究竟而无实体,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一切现象、事物(法)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因缘),离开关系和条件(因缘),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现象、事物(法).也就是说任何物质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缘起),它有相状,它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缘起性空”. 所以空,并不是指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物体灭了之后的空,换句话说,并不是离开一切现象、事物(法)而另外有一个空,而是“当体即空”.

林芝地区14723106251: 佛教里关于空性的本质 -
枞呢康复: 空性他不是那些藏密外道(如格鲁派)说的缘起性空就是所谓的空性.空性是说的众生皆有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亦名心,如来藏,所知依,阿陀那识,真如,无住心等等的如实性,请注意他不是性空唯名,是的确有那个东西,他真实的存在,...

林芝地区14723106251: 佛所说的“空”是什么意思? -
枞呢康复: 色,就是物质.佛教中说存在有色界,即以物质为主导的世界.比如我们的世界就属于有色界.空,就是能量.佛教中也说存在无色界,即以能量为主导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我虽然没有见过,但却也不难想象.一个能量团就相当于我们物质世界...

林芝地区14723106251: 佛学里讲的空性是什么意思? -
枞呢康复: 空是万物的属性,世间无恒常不变的事物,大到天体,小到蝼蚁都会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佛法讲的是中道,不排斥有,也不推荐无!

林芝地区14723106251: 佛法所说的空和有是什么? -
枞呢康复: 佛法所说的空,有两种.一种叫空相,指世间的万事万物,由多种因缘和合而生,刹那变化,无有停止,最终必灭.一种叫空性,也叫真空,指能够产生万事万物的那个总根源.真空能够产生万事万物,所以真空本身其实并不空.所以佛法所讲...

林芝地区14723106251: 佛教《心经》中"空“的含义 -
枞呢康复: 这个空是对'有'来说的.譬如,我们看到的这个物质世界,都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叫做'有'.如果要您拿出您的能思维的意识'心',您是拿不出来的,也看不见(就如灵魂、神识).佛教就是指的本性、真如,因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针对'有',就名为'空'. 心经破五蕴,是说一切有相(物质)及精神(受想行识)——能所,皆是无明幻化的,无自性的,在本性、真如(空)那里是没有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