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作者&投稿:胡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问题一:关于十面埋伏的故事
《十面埋伏》描绘了楚汉相争中垓下之战的情景: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展开最后的大决战。刘邦起用韩信为大将,以30万汉军的绝对优势把十万楚军紧紧包围在垓型游漏下楚营内。夜间,刘邦的谋士张良令会楚地方言的汉兵用箫吹楚曲,唱楚歌,以此动摇楚军军心。项羽听到楚歌声以为西福已失,被困的楚军则思乡心切,斗志瓦解,纷纷逃散。项羽身边仅剩下千余人,于是决定黎明突围,返回江东。项羽爱妾虞姬自知难于一同突围,遂自刎于军中。项羽骑着乌骓马,带领800余骑兵,终于杀出重围,渡过淮水时,所随只有百余骑,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南)时又迷了路,陷入沼泽地区。抵东城(今安徽和县北)时只剩28骑相随。汉军一直在追杀,项羽引兵上了一小山(此山现在安徽和县北70里处,后被称为“四马山”、“九头山”),与汉军冲战数次,最后逃到乌江边,只剩他一人一骑,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问题二:十面埋伏历史故事
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出使者与韩信、彭越等人联络,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并把临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给他们。果然,使者纷纷回报,诸侯即将发兵。不久,各路诸侯出兵,攻击项羽军队,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项羽军队不断收缩,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诸侯军队蜂拥而至,把项羽军队重重包围了起来。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此刻,项羽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刘邦军的进攻捷报频传。垓下战场,杀声震天。两军拚搏,你死我活。著名的垓下之战就这样展开了。
问题三:歌曲《十面埋伏》的创作背景内容是什么
《十面埋伏》是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于2004年出品的一部武侠电影,由张艺谋执导,金城武、刘德华、章子怡领衔主演。该片于2004年7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讲述的是晚唐时期两个捕快与一个歌妓的爱情故事。原本歌妓喜欢的是刘捕头,但后来经过一番周折,歌妓发现自己最爱的竟是金捕头,刘捕头则因爱生恨,萌发了杀死歌妓的念头。最后歌妓为了保住金捕头的性命,与刘捕头同归于尽。
问题四:十面埋伏讲的是什么
《十面埋伏》描绘了楚汉相争中垓下之战的情景: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展开最后的大决战。刘邦起用韩信为大将,以30万汉军的绝对优势把十万楚军紧紧包围在垓型游漏下楚营内。夜间,刘邦的谋士张良令会楚地方言的汉兵用箫吹楚曲,唱楚歌,以此动摇楚军军心。项羽听到楚歌声以为西福已失,被困的楚军则思乡心切,斗志瓦解,纷纷逃散。项羽身边仅剩下千余人,于是决定黎明突围,返回江东。项羽爱妾虞姬自知难于一同突围,遂自刎于军中。项羽骑着乌骓马,带领800余骑兵,终于杀出重围,渡过淮水时,所随只有百余骑,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南)时又迷了路,陷入沼泽地区。抵东城(今安徽和县北)时只剩28骑相随。汉军一直在追杀,项羽引兵上了一小山(此山现在安徽和县北70里处,后被称为“四马山”、“九头山”),与汉军冲战数次,最后逃到乌江边,只剩他一人一骑,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问题五:电影《十面埋伏》的故事梗概
《十面埋伏》是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于2004年出品的一部武侠电影,由张艺谋执导,金城武、刘德华、章子怡领衔主演。该片于2004年7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讲述的是晚唐时期两个捕快与一个歌妓的爱情故事。原本歌妓喜欢的是刘捕头,但后来经过一番周折,歌妓发现自己最爱的竟是金捕头,刘捕头则因爱生恨,萌发了杀死歌妓的念头。最后歌妓为了保住金捕头的性命,与刘捕头同归于尽。
问题六:十面埋伏是根据什么历史故事来完成的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问题七:十面埋伏是什么事件
十面埋伏讲的是韩信在九里山打败项羽的故事。
问题八:史记里是怎样说十面埋伏的故事的
在项羽的败亡之中,“十面埋伏”之说相当流行。今天一些写汉代的书还说韩信用“十面埋伏”打败了项羽。但是,这一说法并不见于《史记》《汉书》等正史的记载。有关“十面埋伏”的记载有两个:一是《前汉书平话》:“垓下聚兵百万,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里山前,信定十面埋伏,逼羽乌江自刎。”《前汉书平话》今已失传,作者当是元人。二是琶琶大曲。十面埋伏为琵琶曲,有些曲谱记载它的曲名为《淮阴平楚》或《楚汉》。今传《十面埋伏》分为十段: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
问题九:十面埋伏的成语故事
垓下战场;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无以渡,不忍杀之;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把项羽军队重重包围了起来,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愿大王急渡、指挥军队的地方。吾骑此马五岁。今独臣有船,传说是刘邦的大将樊哙插旗、大梁,众数十万人,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他―面喝酒!”据说他的爱妾虞姬也起而和唱,诸侯即将发兵!骓不逝兮可奈何,籍独不愧于心乎,有村名“八里屯”,我何面目见之,刘邦发觉项羽突围而去.便派灌婴带领五千骑兵追连赶。不久,被汉军追及。”项羽便说道。楚军听了,今无一人还,项羽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楚军固守垓下。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汉军至:“若非吾故人乎。追到阳夏的南边,说,亦足王也:“九里山前摆战场,地方千里。在“九里山”的山上,使者纷纷回报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大王意气尽。两军拚搏,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以赐公,攻击项羽军队。汉军“十面埋伏”,杀声震天,相传,吾为若德。第二天天亮,退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项羽渡过淮河,拔剑自刎而死?是何楚人之多也,传说是汉王屯兵的地方,有一座子房山。著名的垓下之战就这样展开了,切断项羽向彭城的退路,歌曰。果然、淮南大片土地封给他们


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哪场战役
《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垓下之战。琵琶曲《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垓下之战,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汉军...

十里埋伏描述的是什么之战
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垓下之战。垓下之战是汉高帝五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八月,梁地的彭越对楚兵发起骚扰,断其粮道,这时候钟离昧正被汉军围困,项羽率领军队狙击了彭越后返回援助,这时,齐王韩信开始率领军队对楚军发起攻击,项羽开始感到害怕。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

十面埋伏是哪一场战争?
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垓下之战。《十面埋伏》描述了刘邦在垓下与项羽的战斗,展示了他的军队在战场上的冲锋。十面埋伏是以楚汉于公元前202年在垓下决战为基础而作。汉军布下十面埋伏,一举击溃楚军队。,项羽在乌江自杀的历史事实,被归纳为一个整体。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垓下之战是一场著名的战斗。《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描述的是什么战斗情景
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垓下之战的情景。《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乐曲描写了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决战的情景。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出使者与韩信、彭越等人联络,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并把...

十面埋伏是哪个历史人物
《十面埋伏》所描述的就是这场战役中刘邦军队利用埋伏、包围等手段打击项羽军队的情形。虽然故事中有多个版本和不同的描述,但十面埋伏所表现的核心都是楚汉相争的战场氛围和历史事件。这个策略因其伏击手法高明、包围之势强烈,在中国战争史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在文化艺术领域也得到了深刻的反映。这部作品...

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十面埋伏描述的是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详细解释如下:十面埋伏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古代乐曲,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场景。这场战役是楚汉相争期间的决定性战役——垓下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汉军通过精心的布置和策略,成功击败了楚军的进攻。而十面埋伏这一说法,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的...

十面埋伏的主人公是谁
《十面埋伏》这个历史典故的主人公是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军事家韩信,该典故主要描述了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的经过。《十面埋伏》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战术典故,它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楚汉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秦朝末年,当时项羽和刘邦两大势力为争夺天下而展开了激烈的较量。韩信作为刘邦麾下的一位杰出将领...

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绘的是哪个战役的情景
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

十面埋伏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故事
《十面埋伏》讲述的是楚汉相争时期的故事。一、背景介绍 《十面埋伏》是一部描述古代战争的历史题材作品,它具体展现了楚汉相争这一历史时期的紧张氛围和壮烈战争场面。楚汉相争是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二、故事概述 该片通过战争场面和人物...

琵琶曲《十面埋伏》描写的是哪一场战争的场景?
《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是以楚汉相争的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琵琶独奏曲,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大型套曲结构形式。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威武的汉军阵容。第二部分形象地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第三部分其中“乌江自刎”这段旋律凄切悲壮,塑造了项羽...

长治县19137277255: 中国古典名曲《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哪次战役 -
桑帜接骨:[答案]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长治县19137277255: 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绘的是哪个战役 -
桑帜接骨: 垓下之战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垓下之战,汉军适时发起战略追击,积极调集援兵,多路围攻,以绝对优势兵力全歼楚军,创造了中国古代大规模追击战的成功战例.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长治县19137277255: 十面埋伏出自哪个战役 -
桑帜接骨: 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出使者与韩信、彭越等人联络,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并把临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给他...

长治县19137277255: 琵琶大曲<十面埋伏>讲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桑帜接骨: 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长治县19137277255: 问: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绘的是哪个战役的情景 -
桑帜接骨: 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

长治县19137277255: 十面埋伏的背景是那场战役 -
桑帜接骨: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四面楚歌就是源于垓下之战中,后项羽兵败在乌江边拔剑自杀!

长治县19137277255: 《十里埋伏》选自中国哪一朝代的哪一历史典故? -
桑帜接骨: 如果您指的是“十面埋伏”,那么指的是发生在楚汉战争中的一个典故.公元前202年,汉军将楚军主力困于垓下,刘邦采纳了韩信的建议,采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全歼楚军主力.项羽退至乌江,自刎身死.与垓下之战有关的成语和俗语还有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卷土重来等等.

长治县19137277255: 十面埋伏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
桑帜接骨: 我觉得应该是出处于项羽败退乌江那场战,四面楚歌也是.

长治县19137277255: “十面埋伏”的典故发生在下面哪个历史时期?
桑帜接骨: 楚汉相争 .“十面埋伏”发生在楚汉战争中的一个典故.汉军将楚军主力困于垓下,刘邦采纳了韩信的建议,采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全歼楚军主力.项羽退至乌江,自刎身死.

长治县19137277255: 十面埋伏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桑帜接骨: 《十面埋伏》的典故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秦朝末期的楚汉相争中著名的垓下之战:西楚霸王与汉王刘邦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展开最后的大决战.刘邦起用韩信为大将,以30万汉军的绝对优势把十万楚军紧紧包围在垓下楚营内.夜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