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为什么又称为公安呢?

作者&投稿:冯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安为什么又叫警察啊?~

在我国,每个部门尤其是官方部门都有着自己惯用和法定的名称,如各级人民政府,相对应的是公务员;各级人民检察院,相对应的是检察官;以及负责审判的人民法院与法官等等。一个例外的情况是:公安系统一直保持着两个名称:公安和警察。两个名称的混用不仅使一般老百姓感到迷惑,连系统内部很多人都说不清楚原因。 在两个名称的具体使用上也是各有不同。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使用了“警察”的名称;各级公安机构则一直在用着“公安厅”、“公安局”的名字;警车上有的漆涂了“公安”两字,有的则是“警察”加“police”或者“公安”加“police”;公安民警警服臂章上则统一成最上边是“警察”,中间是“police”,下边是“公安”;在执行任务需要表明身份时有的说“我们是警察”,有的则说“我们是公安局的”;系统内部写文件、报告等材料时一般使用“广大民警”的说法,社会上对公安系统成员习惯性的称呼一般是“警察”与“公安人员”混用,对其他系统如法院、监狱等从事警察工作人员则单称“警察
曾有人为“公安”与“警察”两名称并行现象作过辩解。他们认为:公安是指公共安全(publicsecurity)或者社会安全(socialsafety),即人类社会的稳定、安全和秩序。警察是指对人类社会稳定、安全和秩序的守护,即对于侵害社会安全的事物的预防、察知、警报和即时抗击,也就是说只有负责治安行政工作的人才是警察(这里的“治安”是从广义上讲的)。所以一般来讲,“警察”是“公安”的一个子概念,所有的警察都是公安人员,但公安系统中从事管理、研究等工作的人员不是警察。而监察部门、纪委甚至一些保安公司虽然未被列入警察序列,但一直从事着部分警察的职能。
上述煞费苦心的解释有的过于牵强,有的如“保安公司也承担警察职能”的说法更是匪夷所思。其实,至少从我国公安系统现实情况来看,“警察”与“公安”并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区别,之所以造成两名称并行的情况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
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公安”的名称是在1939年2月,为了从名称上与伪政权警察机关有所区别,在中央书记处发布的《关于成立社会部的决定》中,要求各边区行署设公安局或保安处,在各县设公安局。建国后,1949年10月15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确定了使用“公安”的名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有关机构职能调整、国际交流、交往等各方面的原因,“警察”的称呼开始在一些场合恢复使用,并得到迅速推广,直至1995年颁布的《人民警察法》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该法第二条第二款对人民警察的范围作了界定,即“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从中可以看出,公安机关所有成员都属于人民警察。从法理上理解,由于法律的明确规定,“公安”仅仅被用于机构的名称,对公安机关个体成员准确的称呼应为“警察”,“公安”、“公安人员”等都是不规范的。

以下内容是抄来的,呵呵警察的历史源远流长。警察(police)一词最早源出于古希腊,表示“秩序”、“社会和平”的意思。
  
  在我国,警察行为的历史萌芽可追溯至夏商时期,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西周,就已有了类似现在治安管理的职能分工。当时,国家设有司民(户籍)、司稽(捕盗)、司寇(刑狱与纠察事务)等相应的官职。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担任过鲁国的大司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更为先进的封建统治制度,并在县乡两级创设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治安机构——亭,专司缉捕盗贼和维护治安之职。曾担任过泗水亭长的汉高祖刘邦,也可算是警察出身了。
  
  
  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警察制度,地方行政、司法不分,由府、县行政长官兼管社会治安和司法审判等事宜,只是在府、县衙门内设有巡守、捕快等类似现代警察职能的人员,负责社会一线维持治安、抓捕人犯等工作。直到清末中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警察制度。
  
  西方警察形象首次在中国亮相,是在租界内。在此之后,中国开始逐渐接受西方的警政思想。
  
  
  中国近代警察究竟诞生于何时?按照时间先后来讲,应首推湖南长沙创立的保卫局。
  
  
  1897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向推行新政的巡抚陈宝箴提出,现行的保甲制度撑不起社会安定的局面,建议设立湖南保卫局。此后,黄将草拟的《保卫局章程》刊登在《湘报》上,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得到维新派的大力赞扬,也得到开明官绅的赞同。
  
  
  1898年7月27日(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九日),湖南保卫局正式成立。其机构完全仿照西方和日本警察机关,但由于是官绅合办,人员素质与西方警察差距很大。
  
  
  由于戊戌维新失败,积极推行新法的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被革职。刚刚诞生三个月的湖南保卫局也随着变法的失败,被迫裁撤更名为保甲局。应该说,湖南保卫局是中国警察的前身,首开中国近代警察史的先河。
  
  1901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北京后,清政府与之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半丑条约》,西方列强在得到割地赔款同时,还希望随时染指中国事务,特在《条约》中规定八国联军在交还天津后,清政府不得在距离天津租界20公里内驻扎军队,这种规定实际上是剥夺清政府在整个天津市的驻兵权。天津是北京的门户,中国军队如不能在天津驻守,西方列强随时可以兵临北京城下,要挟清政府,这是清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现实。同时,清政府满朝文武官员也没有一个人敢于不带一兵一卒,前去接收八国联军满街横冲直撞的天津市。
  
  
  后来,清政府把这个棘手难题交给了在山东因镇压义和团运动有功的袁世凯。袁世凯曾训练过清政府新军,对西方的军警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袁在接收天津前,从自己的军队中选拔3000名士兵,进行短期的警察训练,使之熟谙警察的职能,然后脱下军装,换上警察制服,称之为“中国警察”。接收时,袁世凯命令地方官员率领这3000名警察长驱直入驻守天津,一方面维持社会治安,一方面军事戒备。史载当时八国联军也哑口无言,因为袁世凯派来的不是军队,而是维持治安的中国警察,这和《条约》的条款毫无冲突之处。
  
  由于有专门警察维持社会秩序,天津市社会治安一扫过去的混乱局面,成为全国各省之冠,“有六个月不见窃盗者,西人亦叹服”。于是慈禧太后下了一道谕旨,要求全国各地都要效仿袁世凯建立警察制度,使警察制度逐步推广。
  
  
  地方警察制度的建立,终于导致全国警察制度的建立。1905年10月8日,清政府设立巡警部,统管全国警察事务,巡警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是袁世凯的挚友徐世昌担任,巡警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是由袁世凯的老部下赵秉钧担任。这就是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起源。
我国,每个部门尤其是官方部门都有着自己惯用和法定的名称,如各级人民政府,相对应的是公务员;各级人民检察院,相对应的是检察官;以及负责审判的人民法院与法官等等。一个例外的情况是:公安系统一直保持着两个名称:公安和警察。两个名称的混用不仅使一般老百姓感到迷惑,连系统内部很多人都说不清楚原因。
  
  在两个名称的具体使用上也是各有不同。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使用了“警察”的名称;各级公安机构则一直在用着“公安厅”、“公安局”的名字;警车上有的漆涂了“公安”两字,有的则是“警察”加“police”或者“公安”加“police”;公安民警警服臂章上则统一成最上边是“警察”,中间是“police”,下边是“公安”;在执行任务需要表明身份时有的说“我们是警察”,有的则说“我们是公安局的”;系统内部写文件、报告等材料时一般使用“广大民警”的说法,社会上对公安系统成员习惯性的称呼一般是“警察”与“公安人员”混用,对其他系统如法院、监狱等从事警察工作人员则单称“警察”。
  
  曾有人为“公安”与“警察”两名称并行现象作过解释。他们认为:公安是指公共安全(publicsecurity)或者社会安全(socialsafety),即人类社会的稳定、安全和秩序。警察是指对人类社会稳定、安全和秩序的守护,即对于侵害社会安全的事物的预防、察知、警报和即时抗击,也就是说只有负责治安行政工作的人才是警察(这里的“治安”是从广义上讲的)。所以一般来讲,“警察”是“公安”的一个子概念,所有的警察都是公安人员,但公安系统中从事管理、研究等工作的人员不是警察。而监察部门、纪委甚至一些保安公司虽然未被列入警察序列,但一直从事着部分警察的职能。
  
  上述煞费苦心的解释有的过于牵强,有的如“保安公司也承担警察职能”的说法更是匪夷所思。其实,至少从我国公安系统现实情况来看,“警察”与“公安”并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区别,之所以造成两名称并行的情况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
  
  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公安”的名称是在1939年2月,为了从名称上与伪政权警察机关有所区别,在中央书记处发布的《关于成立社会部的决定》中,要求各边区行署设公安局或保安处,在各县设公安局。建国后,1949年10月15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确定了使用“公安”的名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有关机构职能调整、国际交流、交往等各方面的原因,“警察”的称呼开始在一些场合恢复使用,并得到迅速推广,直至1995年颁布的《人民警察法》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该法第二条第二款对人民警察的范围作了界定,即“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从中可以看出,公安机关所有成员都属于人民警察。从法理上理解,由于法律的明确规定,“公安”仅仅被用于机构的名称,对公安机关个体成员准确的称呼应为“警察”,“公安”、“公安人员”等都是不规范的。
  
  即使是机构的名称,单从字面的含义上去理解,“警察局”的叫法似乎要比“公安局”等更直观、易理解一些,能够避免在交流尤其是国际交流时的词汇障碍;同时也更符合逻辑,能准确地界定由众多不同职能和职责的人民警察个体组成的这个群体的内涵。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公安”成为“警察”的曾用名,而不是现在的别名。
英文local police station] 中国公部门的基层机构,管理户口和基层治安等工作
  
  我国公安部门的基层机构,管理户口和基层治安等工作。旧中国警察局下面亦设有职能相似的此种机构。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不知怎么姑爹一晚上在派出所还喝了一半……这是剩下的那半瓶白兰地。” 陈忠实 《信任》:“你俩把今日打架的事调查一下,给派出所报案。”
  
  
  1946年公安机关成立公所,1948年改称公安分驻所,1950年改称派出所。 派出所名称延续至今。
  派出所属于一个外来词,来源于日语。本意是派出的分支机构的意思,在日语中并不是特指警察的派出机构,任何机构都可以有“派出所”。在我国这个词演变的今天,变成了专指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就是我们说的派出所。

“警察”与“公安”

(一)“警察”与“公安”概念考略。
中国自古就有警察行为。“警”、“察”二字以及与“警察”相关的词语在我国先秦典籍和后来的史书中反复出现。不过,古代“警察”多为动词,未发现以“警察”命名的治安机关。在古代汉语中,“警”主要指告戒、警告,戒备,紧急的情况或消息,敏锐、敏感等涵义;[1]“察”主要指观察、仔细看,考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等涵义。[2]总之,作为动词,预先戒之以言,谓之警;事后查明原委,谓之察,即“警之于先,察之于后”。中国古代与“警察”相关的动词有三个:一是先秦典籍《周礼》中有“法察”一词(“正岁则法察戒群吏”);二是唐代学者颜师古为《汉书》作注首用“警察”一词(“密使警察不欲宣露也”);三是《宋史·蔡挺传》中使用“察警”一词(“河北多盗,精择诸郡守,以挺知博州。中饬属县严保伍,得居停奸盗者数人,驰其宿负,补为吏,使之察警,盗每发辄得”)。

中国古代使用与“警察”相关的名词命名治安机关,始见于辽代的“警巡院”。建国于公元907年的辽代,于始建年号的公元916年在京师创立“警巡院”,设警巡吏、副使、判官等职,他们身着特定制服,掌平理狱讼及警巡、检稽之事。金、元两代承而袭之。我国正式以“警察”命名治安机关始见于近代的清朝末年和辛亥革命之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在沿海通商口岸城市设立租界,租界内的行政、工商、税务、治安等由殖民主义国家所把持。中国人把帝国主义在租界内建立的维持社会治安的力量称为“巡捕”。1900年中国对八国联军的战争失败后,清朝政府于1905年建立“巡警部”。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政府和民国政府时期正式效法日本建立以“警察”命名的治安机关。在现代汉语中,“警察”系指“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也指参加这种武装力量的成员。”[2]

在西方,“警察”一词英语为Police,法语为LaPoLice,德语为DiePoLizei,大多源于希腊文的∏oλlTεα和拉丁文的Politia。在上古时代,这个词是指国家政务而言的,包含有政治、宗教等广泛的内容,意为有组织的管理、民政管理等。到了中世纪,政治与宗教分离,故Politia一词专指政治而排除了宗教,但当时的政治概念将军事和司法包含在内。17世纪以后,警察与军事和司法逐渐分离,西文“警察”一词才专指“内务行政”,但与后来的“警察”仍有一定区别。近代西语中的“警察”一词仅指内务行政中的特定部分而不是全部。现在按其最广泛的概念,可释为英文的the process of policing,即维持社会治安的过程,指政府对于公民行为的控制、约束及规范的过程。在牛津英语字典中,Police organization(警察机关)有两个定义:⑴警察机关是负责维持社会治安与安全的政府执法部门,在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时期,其职权范围极不相同;⑵警察机关是维持社会治安,执行防止和惩治违法行为及侦查犯罪行为的行政力量;也指警察部门的所有成员,或某一地区的全部警察或保安力量。

在中国古代没有警察或治安意义上的“公安”概念,仅有县名(即湖北省公安县)和明末的文学流派名(即以当时湖北省公安县人袁宗道三兄弟为首的文学流派——公安派)两解。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公安”指:“社会整体(包括社会秩序、公共财产、公民权利等)的治安:~局~人员。”从字面上看,“公安”主要指“公共安全”、“公共安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公共”指“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安宁”指“秩序正常,没有骚扰”;“(心情)安定,宁静。”“安全”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总起来说,社会秩序正常运转,国家安全、公共财产、公民权利(包括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等)不受威胁和侵害之稳定发展状态,就是“公安”。但是,由于我们党自革命战争年代起,特别是全国大陆解放以来,统一以“公安”命名警察机关和治安保卫工作。因此,在社会上和警察机关内部又赋予了以“公安”指代“警察”或“治安”的惯用涵义。

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直接与中国现代人民警察意义上的“公安(人员、队伍、机关、工作)”相对应的词语。据《法国警察》的英译本,法国历史上的所谓“公安委员会”,其原文为General Safety。General 为一般的、总的,Safety为安全、免于危险。两个词合并为“总体安全”、“总体平安”。这与中国习惯在警察意义使用的“公安”一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至于英国独有的Constable,有学者认为可译为“公共安全”,同时,由于Constable是英国基层警察的名字,应译为“公安员”。但查阅我国出版的大多数英汉词典,一般都将Constable(=Policeman)译为警察,警官,巡警。我国的“公安”一词在译成英文时统一为Public Security,即公共安全。现代西方语言中的General safety officer(即“公安员”)主要指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员。为避免在对外交流中发生误解,我国警察意义上的“公安”一词对外一般直接翻译为英文的“Police(警察)”。例如,我国公安民警89式制服臂章中“公安”一词的英文标志为“POLICE”。99式警察制服则干脆将臂章中的汉文“公安”一词改为“警察”,使其英汉标志更加规范统一。实际上,早在1950年,中国大陆开始建立统一的公安机关时,经周恩来总理核准,即将公安人员统一命名为中国人民警察,简称“民警”。此后,我国公安机关亦称“人民警察机关”。1957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条例》。1992年成立了“中国警察学会”。1992年、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警察法律、法规。

(二)“警察”与“公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上述考察表明,“警察”与“公安”两个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点或共同点在于我国在警察意义上惯用的“公安(人员、队伍、机关、工作)”一词与“警察”一样,均指代国家管理和维护社会治安的专门机构、人员力量及其行动实践等。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词义区别。纵观古今中外的“警察”概念,既可以作名词用,又可以作动词用。作为名词,“警察”是指国家或政府建立的专事负责社会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职能的专门机构及人员力量等。作为动词,“警察”则指国家或政府中负责社会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职能的专门机构及人员力量的职务行为或实践活动过程。而“公安”概念则仅仅是一个状态名词,指“公共安全”或“公共安宁”,表示社会秩序安宁的状态。在这种意义上与“治安”相通。“公安”不仅不能作动词用,而且作名词时如果不加“人员”、“队伍”、“机关”、“工作”等主语词,就很难说是指“警察”。也就是说,“警察”在任何国家、任何场所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而明确的概念使用。而“公安”一词只有与“人员”、“队伍”、“机关”、“工作”等构成相应的词组时,才可以指代“警察”。实际上,在我国公安机关,我们把公安人员统称为“公安民警”比“公安干警”要科学得多。长期以来在我国公安机关的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中习惯使用的“公安干警”一词,其用义为“公安机关的干部和(普通)民警”。仔细追究起来,这个习惯用语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病:其一,公安机关编制内的干部其职业身份首先是民警;公安机关编制内的(普通)民警在政治身份上习惯上也都称为国家干部。其二,人为地把整个公安民警队伍划分为干部和(普通)民警两个等级,容易导致广大(普通)民警的心理不平衡感。因此,应当停止使用“公安干警”一词。

2.使用范围上的区别。“警察”是古今中外多个历史时代和多数国家普遍使用的概念。而“公安(人员、队伍、机关、工作、委员会)”则仅限于以中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少数国家使用。也就是说,“警察”是对世界上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历史上)治安专门机构、人员力量及其行动实践的称谓。而“公安(人员、队伍、机关、工作)”在我国则仅仅指社会主义制度在大陆范围内建立以来所组建的现代人民警察机关、人民警察队伍及其职能工作等。因此,“警察”与“公安(人员、队伍、机关、工作)”之间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现代中国的“公安(人员、队伍、机关、工作)”是世界“警察”的一部分,是世界“警察”的一种特殊形态。

警察二字是外来语,是袁世凯首创,
而公安是解放初期为抓特务组成公安军(公共安全),以区别边防军、国防军而叫的,后来组成公安部、公安局至今。
公安一词很早就有了,它来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公安委员会,那是个有生杀大权的机构。国民党时期也用过公安局这个名称,朱德南昌起义时就是南昌市公安局长。

公安是公共安全的简称,我国公安机关不光承担打击犯罪的警察业务,涉及公共安全的事务都归它管,象户口,消防,出入境等,我国的公安部相当于某些国家的内务部或内政部,这就是为什么公安部不能称为警察部的原因。因此,我国公安机关的干部被称为公安人员是比较科学的称呼。警察是负责地方秩安的.归地方指派.

保持公家安全的

公安 是行政部门的名称.

警察 是 部门中一种职务的名称哈!!

警察:意思是小商小贩们,警告你们,我们在巡察,想要命的,等我们走了再出来

公安:意思是公众的安全,由政府负责

条子:意思是前方有情况,后面有条巷子,同志们快撤!

公共,治安


公安为什么叫六扇门?
古代衙门为显示威严、气派,多开六扇门。后遂以六扇门代指官府、衙门。六扇门指的是三法司衙门的合称。三法司衙门的合称,明清时分别指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元代指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宋代指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唐代指大理寺和刑部、御史台,汉代指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秦代《商君书...

电视剧三大队里的察邦是哪个国家
在电视剧中,察邦往往被描绘为一个具有异国风情、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既是中国公安打击犯罪的重要战场,也是展现中缅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和合作的重要窗口。通过这样的描绘,电视剧不仅增加了故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展现了中缅两国在维护边境安全、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因此,结合电视剧《三大队》...

警官和民警有区别吗?可以叫民警为警官吗?
警官和民警的称呼是既有区别的,又有联系。1、严格的讲,警官通常是指警察中的官员,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尊称也亦泛指警察。民警是人民警察的简称,人民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的正式名称。2、严格的讲,民警的称呼是对对警官和警员的统称,警官则是特指人民警察中的官员。注:人民警察(简称民警),...

公安局入村察民情叫什么工作队
此工作队被称为公安村务工作队。这些工作队由公安局派遣到农村的特定村庄,负责收集和了解当地民情。其与村民建立紧密联系,了解社区安全需求和重点,协助解决矛盾和纠纷,宣传法律法规,维护社区稳定。同时,公安村务工作队还负责指导村民自身管理和自身服务,提供警务支持和帮助,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律素质...

公安机察是干什么的?
你搞错了吧?只要"稽查",没有"机察"。简单的说,公安稽查主要是对公安内部的违法乱纪行为的查处。谢谢采纳!

事业编察警属于公安局内部招聘吗
不属于,事业编察警属于公安部编制,不属于公安局内部招聘,是由公安部进行跨局招聘,被招聘者从原单位调入公安部,经过各层级主管部门批准后便正式入职。

经察是干什么的
经警的工作是银行运钞车押运、银行保安,以及一些涉及金融部门的安检等等。经警是经济警专察的属简称,是公安正式编制配置人员,经警多为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退役军人或警校毕业生,享受正式工待遇。经警是“经济警察”的简称,是大型、重要企业事业单位的一支武装守卫力量。1980年12月,国务院转发公安部、...

为什么有的单位叫“局”,而有的叫“分局”?
1、城区公安机关一般都以某某市某某分局出现。由于人财物都在地方,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作为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都是以“某某公安局”命名,比如某某省公安厅、某某市公安局、某某县公安局。但凡看到这些字样的公安局,意味着它在人财物都是独立的,不归上级公安机关管理。2、有极少部分城区的公安局不以分局...

人**察内务条令
3. 人察内务条令的重要性 人察内务条令的严格执行对于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至关重要。规范的内部管理能够确保警察队伍在执行任务时的公正、公平和高效,从而提升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和满意度。4. 人察内务条令的执行与监督 人察内务条令的执行需要全体警察的共同努力和遵守。同时,也需要上级部门...

公安部6个一律6个必察是什么?
六个必查:1. 检查是否通过了消防验收和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2. 核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保持畅通。3. 确认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在正常运作。4. 检查建筑内部装修装饰是否符合消防安全标准。5. 验证消防安全组织制度是否完善,员工是否接受过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6. 确认是否制定了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进行...

望花区13397826092: 中国警察为什麽叫做公安? -
捷石美可: 1927年,将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把各省、市、县警察机关改为“公安局”.意思应该是保护公众平安的意思把.

望花区13397826092: 为什么中国警察叫做公安呢?
捷石美可: 因为之前叫做:公共安全局

望花区13397826092: 公安为什么又被称呼为警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捷石美可: 警察,军队,初中政治书上不是写着本来就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嘛!全世界都干这一行的都叫“警察”就中国不小心叫成“公安”了,现在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多了,改过来了,下面是正解!“警察”与“公安” (一)“警察”与“公安”概念考略...

望花区13397826092: 警察与公安有何不同在我国,为什么有警察与公安两种叫法
捷石美可: 警察侧重职业性质.根据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海关缉私警察设立于警察法立法之后,所以没有列入. 公安就是公安机关,侧重作为政府部门之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全国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有300多万.没有特指的情况下,民警(警察)一般是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

望花区13397826092: 台湾人为什么叫警察或警方叫公安
捷石美可: 因为各国警察部门都是叫警察局,大陆叫公安局,所以港澳台习惯称大陆警察为公安.

望花区13397826092: 警察这个称呼是从什麽时候在中国流行的 -
捷石美可: 从来就没流行过,因为“警察”不是外来语言,这个词本身就起源于我国,一直都在用.我想你的意思大概是“公安和警察的区别”吧?给你说一下这两个词的起源和变更.“警察”最早是动词,意思是“警之于先,察之于后”.《汉书》中就...

望花区13397826092: 警察和警方有什么区别? -
捷石美可: 我国现行的警察,一般指的就是人民警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民警.在《警察法》的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干警”即干部与警察, 也就是由负责行政或事务性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和专职警察组成, 比如检察院的检察官和警察,司法局的行政干部和监狱警察,也包括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由此可见,政法干警是指法院与检察院的干部、法警、公安民警、司法所干部及狱警正式在编人员的统称,这其中的临时工和雇佣工除外.

望花区13397826092: 警察为何又叫做“干警”?
捷石美可: 这个说法是有历史传承的: 首先:警察在国家的归类是属于国家干部这一分类,过去没有公务员的说法,历史上成为公安干警. 新中国历史上普通警察和公安系统的干部...

望花区13397826092: 为什么把警察叫做“条子”? -
捷石美可: 条子是坏人对警察的蔑称,就跟把和尚叫秃驴一样.如果你想问叫法的出处,那说法就太多了,也无从考证.如果你是问为什么要这样叫,那是那些坏人和被警察处理过的讨厌警察的人才这样说的. 举个例子,有人问一个妇女:“你老公是做什...

望花区13397826092: 警察为什么叫条子? -
捷石美可: 楼上的真会扯,大陆的学生把警察叫做"条子"还不是看了港片才知道的,台湾根本没这叫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香港的警察穿的像民工一样所以才被叫"条子"叫了几十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