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说:“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那古人这个“小学”都是学什么?有什么“课本”?

作者&投稿:淡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出自《 》。~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出自《 三字经》。

意思是: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这句话主要是启示人们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读书求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才能奠定扎实的基础。按中国的古礼,也就是周公之礼,小孩子六岁就读小学,先从生活规范开始学起。八岁开始学字,也就是学六书;十八岁束发,行冠礼以后入大学。因此《大戴礼记•保傅篇》中说:“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小艺;“诗书易,礼春秋”六经,是大艺。传统教育中的小学阶段,是先学习做人以及如何生活,然后再传授知识,学习六艺;最后才是六经的大学之道,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走的路线。
生活规范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子游在《论语•子张篇》中说的“洒扫、应对、进退”,不要小看这六个字,它既是生活教育也是人品教育,是中国文化教育一贯的传统。我们今天提倡的生活教育,大多是与职业、赚钱相结合的技能培训,与传统的生活教育是两回事。小孩子娇生惯养的多,特别是富家子弟,家里都有佣人,他们自己哪里会洒扫庭除。现代人不会扫地、抹桌子的多得很,扫把乱挥搞得尘土飞扬,一块脏布越擦越脏。连最基本的洒扫庭除都不会,今后他们如何面对生活呢?
应对之事就更成问题了。常有这样的孩子,你问他:贵姓?他就回答:我贵姓某。府上哪里?他会说:我府上某地。应对的礼仪根本不懂。至于进退就更难了,一件东西该不该拿、一件事情该不该做,这些都是大学问,小的时候就要开始教。如见到长辈如何问候、到亲友家拜访,该站还是该坐,站在哪里、坐在哪里等都要教育。现在这些都没有了,小孩子见到长辈一声不吭,到客人家里拉抽屉、开柜子,没有一点规矩,可见我们的小学教育大有问题。
传统的小学要教授文字,除了上面提到的训诂、句读以外,还要学习汉字的结构和起源,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之学。在形声义三方面,给小孩子打好文字基础。这方面的教材,周朝用《史籀篇》,秦汉用《仓颉篇》,以后出来《急就章》,六朝以后用周兴嗣的《千字文》。
此外,小学阶段还要接受“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六艺教育,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礼是生活规范,乐是艺术,射是射箭,相当于今天的健身,御是驾车,相当于今天的军训;书是文字和书法,数是数学,相当于今天的自然科学。可见,传统小学教育的内容绝对不比今天少,可能还更全面。可惜,古六艺的传统教育今天已经没有了,在日本还有点依稀仿佛的影子,日本人将其转变为“八道”,即茶道、艺道、花道、书道、剑道、棋道、柔道和空手道,作为八个文化传统保留下来了。
小学期间,行有余力的可以读“四书”,但是老师一般不开讲。什么时候开讲呢?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是要到大学阶段,老师才详细讲解四书中的道理。

楼上 回答的很全面


书法里草诀歌是什么意思。有点方为水,怎样意思?
六手宜为禀:这一句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在我编著的《草诀三字经》为”六手禀〃〕;七红即是袁:这一句说的是“袁”字的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草诀三字经》为”七红袁〃〕;十朱知奉己:这一句说的是“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草诀...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 语出处 西汉·刘向《烈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故事原文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

"孟子三迁"的故事?
经过一番周折,孟家母子从凫村迁到了十里外的庙户营村,这里是一个“日中为市”的交易集市,每逢一、三、五、七单日,远远近近的百姓们,手拎肩挑一些自己的土产来到集市交易,讨价还价,喧嚣热闹,这场面对孩子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耳濡目染,孟子和其他一些孩子也学会了锱铢必较的模样。孟母...

三字经中的典故
《三字经》里的十个典故 一、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

三字经的解释
宋朝后流行的这种传统启蒙书主要是通常所说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孩子的启蒙读物。统称“三百千”,但为什么只有《三字经》称“经”?而《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千字文》不叫《千字经》?这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把一部书称为“经”是一种至高无上...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是突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导致孟...
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 ,也表示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孟子年少时,家...

《三字经》读书笔记
”是说“子女不用心学习是不应该的,年纪小不努力,长大了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还有什麽用。古代人都知道这些道理,我做为一个小学生更要发奋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字经》读书笔记4 《三字经》中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一句,有个故事:战国时期,田稷曾出任齐国的丞相...

孟母三迁文言文带拼音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三迁出自:西汉·刘向《烈女传·卷一·母仪》。 扩展资料: 孟母三迁,即孟轲(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 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

男人单纯善良是错吗?
男人单纯善良的,不是错,那是傻。没有一个女生会喜欢一个单纯善良正直的好男生的,一般女生都会喜欢那种或许看上去坏坏的,但是其实是一个很有头脑的男生。有的时候你的单纯善良可能会给女方带来很大的苦恼,比如说有一些事情,很简单,看上去就知道是说谎,但是你看不出来,这样的话,女方会很苦恼,...

孟母三迁文言文停顿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孟母三迁,即孟轲(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 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

青海省13621882820: 《三字经》或《弟子规》中描绘道德的句子字数不用太多,87字左右.最好两种都有 -
蔚俘黄杨:[答案]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青海省13621882820: 三字经 为学者下一句是什么 -
蔚俘黄杨:[答案] 为学者,必有初.

青海省13621882820: (不如物)前面那句是什么?____不如物/小学2年级的题 -
蔚俘黄杨:[答案] 人不学,不如物! 《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

青海省13621882820: 三字经 为学者下一句是什么 -
蔚俘黄杨:[答案] 为学者,必有初.

青海省13621882820: ,,者 必有初 ,,终 至 ,, -
蔚俘黄杨: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三字经》 解释: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青海省13621882820: 三字经怎么读?(人之初?) -
蔚俘黄杨:[答案] 《三字经》全文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

青海省13621882820: 《三字经》全文是多少字? -
蔚俘黄杨: 《三字经》有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

青海省13621882820: 三字经 - 必有初下一句是? -
蔚俘黄杨: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