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房子与当地的什么有关系?

作者&投稿:阮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少数民族的房子有哪些?~

中国这个具有有就历史的大国,共有56个民族,当然汉族应该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了,那么大家知道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其他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

傣族依水而居,寨子周围绿树成林。金平还保留着传统的干栏式建筑样式。竹楼顶尖底方,以圆木为柱,楼板、墙壁均用竹片编成,楼顶用草排覆盖,成“人”字形。上层住人,避暑、防潮、防洪,下层关牲畜和堆放农具杂物。竹楼两侧各支一架梯子,各开一道门,男子从右门出人,女子从左边出进。沿两侧梯子上竹楼,外有走廊、晒台。楼上室内分左、中、右3格,左格安有灶塘,是妇女做饭和玩乐的地方;右格立有祖宗神位,是男子闲谈的场所;中格用来接待亲朋。用竹篱围成大房间,一家人分床席楼而卧,只以蚊帐相隔。
红河沿岸的住房多为平顶土房,少数有楼,房顶作阳台和晒场,盛夏炎热时人们多在屋顶露宿。内分3格,两侧住人,堂屋用来接待宾客。自称“傣倮”的建房,相邻的户不共墙,自称“傣尤”和“傣尤倮”的邻舍之间可共墙,房顶相连。建房木料多用玉荷树、红皮果树、黄木树和五眼果树等。元阳傣族称红椿树为树中之王,堂屋正中梁柱非用红椿木不可,实在找不到红椿木料子,即便是红椿木栓也要用上一点,认为用了红椿木,房子牢固,人丁兴旺。
内地傣族多为土木结构的瓦顶楼房,与当地其他民族无异。
傣族地区水运交通比较便利。红河两岸的傣家设点摆渡,运送过往行人物资,现在主要运输虽被汽车逐渐取代,但水运在其生产、生活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傣族的住宅建筑是"干栏"式建筑,也称高脚房屋建筑,以竹,木,茅草为建筑材料,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在潮湿炎热的南方,既防潮,又通风,还可以御蛇、虫和野兽的侵害。随着傣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景洪的曼景兰村寨己出现了许多砖石、水泥现代建筑材料建成的杆栏式建筑,杆栏建筑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云南省内的出土文物已向我们展现了秦汉时期云南杆栏式建筑的真实风貌。至今,在中国南方,除傣族外,还有许多其它少数民族也是居住这种杆栏式建筑的房屋。

中国西南省份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白族、哈尼族、傣 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等10多个民族为云南省独有。各 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居建筑是其中重要的 组成部分。它反映着这个民族的审美观念、社会观念及地域特性等。

云南西北部的纳西族、白族的民房,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丰韵。这里的房 子多为土木或砖(石)木结构,白墙青瓦,就像当地的山水一样清丽。而泸沽湖 畔摩梭人的木楞房,则以整根圆木堆垛成壁,用树块劈成板做瓦。云南西部与西南一带的傣族、景颇族、佤族、德昂族、基诺族、拉祜族的民居则是用竹、木、草等材料构筑的木房子,古朴中透着几分典雅,给人特别清丽的感觉。

云南民族博物馆民居研究专家杨松海先生认为,这些各有特色的民居是云南 各民族适应自然环境、展示文化风俗的智慧结晶,它们由远古两种建筑形式-- 巢居和穴居发展而来。所谓巢居,即像鸟儿筑巢住在高处一样;所谓穴居,即像 动物打洞住在洞穴里一样。杨先生解释说:

“早期的一些人类对禽兽或猛兽有一种恐惧感。在非常恐惧的自然环境下, (而且)生产力非常低下的(情况)下,他只能住在高的地方,(用)树上的树 枝、树干搭成一个棚,所以就产生巢居。但有些地方不可能有大树给你去巢居, 他必须要挖洞,或者是就地取材的山洞,躲在山洞里居住,(形成穴居)。”

杨先生认为,巢居可以不受猛兽的袭击,这种形式不断发展,就发展成现在 云南南部的傣族、布朗族等民族的竹楼建筑。这种竹楼多为两层,楼上住人,楼 下养牲畜,通风透气,非常适应热带、亚热带的气候条件。 竹楼的造型也各有不同。傣式灵秀飘逸,佤式圆浑朴拙,基诺、拉祜的“大 房子”则与汉族几世同堂的住宅结构相似,哈尼族的蘑菇房因为形似蘑菇而得名 。蘑菇房用土坯垒墙,茅草盖顶,以圆为美,造型就像刚冒出土的蘑菇。

另外, 云南藏族的碉楼,布依族的石头房,也各有特色,千姿百态。

杨先生介绍说,云南西部的白族、彝族、纳西族、藏族等民族的石头房、土 掌房等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穴居除了隐蔽性能好之外,还比较坚固。有意思的 是,云南广南县的一个大山里至今还有穴居的部落。这个部落是200年前从中 国南方省份江西迁过来的,在大山的洞穴里居住了九代,最近才迁出来。他们居 住的洞穴目前已被开辟为旅游景点,供游人参观。杨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建筑首先受到这一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等自 然条件的影响。他说:

“任何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适应环境,建筑他自己居住的形式。气候处于亚热带、热带或寒带,这种气候带导致降雨量的不同,也导致风的不同。有些地方风大,有些地方风弱,这也是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主要决定因 素。” 如云南的景颇族主要居住在山区,海拔一般在1500-2000米左右。 山区地形起伏,很少有大块的平地,他们的房屋也就多随地形灵活布置。景颇族 的房子多用山上的竹子、树木、茅草等材料构造,布局比较稀疏。

这种布局对于竹木结构、茅草屋顶的民居来说有着较好的防火作用。而大理白族自治州所在地 每年四季都有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必须用石头砌成坚固的墙,建成石头房居住,抵御大风的吹刮。

在自然环境之外,宗教对民族地区的建筑格局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像白族的房子讲究“三房一照壁”,即一家住宅院落由三面房屋和与正房面对的一面照 壁(独立的墙壁)组成。正房由一家之主居住,两侧的房子是孩子们住的。正房 比两侧的房屋要高,体现长幼有序的礼制。每家都有即可挡风又可反光的照壁,照壁上都有绘画。这些绘画多是一些宗教故事图案,人们希望通过这些宗教绘画为住宅驱邪避难。杨先生认为,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本民 族的宗教信仰。

“云南世居的20多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原始宗教。特别是19世纪 以后,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也进来了,这些宗教也已经像佛教、道教、儒家思 想一样深入民族地区,对建筑的影响非常大。民族民居实际上就是一件件宗教艺 术品。”

另外,少数民族对祖先、自然的崇拜还表现在图腾柱、装饰艺术及村寨的神 树、神坛中。龙、蛇、虎、狮等动物的雕塑或浮雕作为装饰艺术在少数民族建筑 中被广泛采用。像白族屋脊上的虎头,彝族民居中的浮雕鹰翅、鹰爪,佤族民居 中的木鸟装饰等,既是装饰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少数民族崇拜的神物,体现着他们的信仰。

『漫步于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画廊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部民族文化发 展与交融的历史。民居发展到今天,已远不仅仅是人类的栖居之所,而是承载了 更多的含义。它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社会生产力、科技水平 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及文化艺术的综合反映。可以说,民居本身的含义就是“ 空间文化”,就是“文化的容器”。』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现代文明使我们的社会趋于一 体化。也许,从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中,我们可以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新的建 筑形式,它将使我们的居所变得更加丰富多姿。 神奇的八卦围

提起八卦,人们都会想起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摆下八卦阵困住吴国大都督陆逊的故事,还有后期蜀国大将姜维用八卦阵大败魏国名将邓艾的故事,阴阳八卦的奥秘和极尽变化的奇巧令人惊叹不已。诸葛亮的八卦阵不但排阵破敌还摆回了家乡,在河南南阳诸葛亮祖居地就按阴阳八卦的排列建造了一座八卦村,迷宫般的村庄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前往参观,探究八卦变化的奥秘。无独有偶,在龙南众多的围屋中,也有一座八卦围--里仁栗园围,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周易学的专家们的关注。

里仁栗园围建于明代弘治年间,迄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整座围屋占地近5万平方米,是众多客家围屋面积最大的一座。与其他围屋不同的是栗园围的正厅和房屋建在东半边,西半边是水井、池塘、晒场和少量的房屋,整座围屋分东南西北方位开有四座围门。围屋正厅纪缙祖祠宽15米,径深39.5米,开有三座大门,正中大门两边立有雕刻精美的一对祥云石鼓。围内房屋以正厅为中心向后及左右两边伸展,取势定向,接龙脉、定穴位、合阴阳,按照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相生相克的规律演绎成八八六十四条巷道,若是相生的巷道为生门,可通往正厅至外坪,若是相克的巷道为死门,四面碰壁路不通。如不懂周易奥秘,不谙八卦奇巧,进入围内则很容易迷路。

栗园围正厅按客家民居特色三进三开结构而建,所不同的是中厅立有八柱朝天,整个正厅石柱上镌刻有十对楹联,据说只有皇室后裔才能按此规格建造,中厅石柱有联文“堂上丹书迎北阙,阶前紫气缉东山”便含蕴此意。走进八卦围,会让人感受到周易文化无穷变化的奥秘,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与当地的 地形 天气 还有看 他们是不是 游牧民族.
中国西南省份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白族、哈尼族、傣 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等10多个民族为云南省独有。各 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居建筑是其中重要的 组成部分。它反映着这个民族的审美观念、社会观念及地域特性等。

云南西北部的纳西族、白族的民房,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丰韵。这里的房 子多为土木或砖(石)木结构,白墙青瓦,就像当地的山水一样清丽。而泸沽湖 畔摩梭人的木楞房,则以整根圆木堆垛成壁,用树块劈成板做瓦。云南西部与西南一带的傣族、景颇族、佤族、德昂族、基诺族、拉祜族的民居则是用竹、木、草等材料构筑的木房子,古朴中透着几分典雅,给人特别清丽的感觉。

云南民族博物馆民居研究专家杨松海先生认为,这些各有特色的民居是云南 各民族适应自然环境、展示文化风俗的智慧结晶,它们由远古两种建筑形式-- 巢居和穴居发展而来。所谓巢居,即像鸟儿筑巢住在高处一样;所谓穴居,即像 动物打洞住在洞穴里一样。杨先生解释说:

“早期的一些人类对禽兽或猛兽有一种恐惧感。在非常恐惧的自然环境下, (而且)生产力非常低下的(情况)下,他只能住在高的地方,(用)树上的树 枝、树干搭成一个棚,所以就产生巢居。但有些地方不可能有大树给你去巢居, 他必须要挖洞,或者是就地取材的山洞,躲在山洞里居住,(形成穴居)。”

杨先生认为,巢居可以不受猛兽的袭击,这种形式不断发展,就发展成现在 云南南部的傣族、布朗族等民族的竹楼建筑。这种竹楼多为两层,楼上住人,楼 下养牲畜,通风透气,非常适应热带、亚热带的气候条件。 竹楼的造型也各有不同。傣式灵秀飘逸,佤式圆浑朴拙,基诺、拉祜的“大 房子”则与汉族几世同堂的住宅结构相似,哈尼族的蘑菇房因为形似蘑菇而得名 。蘑菇房用土坯垒墙,茅草盖顶,以圆为美,造型就像刚冒出土的蘑菇。

另外, 云南藏族的碉楼,布依族的石头房,也各有特色,千姿百态。

杨先生介绍说,云南西部的白族、彝族、纳西族、藏族等民族的石头房、土 掌房等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穴居除了隐蔽性能好之外,还比较坚固。有意思的 是,云南广南县的一个大山里至今还有穴居的部落。这个部落是200年前从中 国南方省份江西迁过来的,在大山的洞穴里居住了九代,最近才迁出来。他们居 住的洞穴目前已被开辟为旅游景点,供游人参观。杨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建筑首先受到这一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等自 然条件的影响。他说:

“任何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适应环境,建筑他自己居住的形式。气候处于亚热带、热带或寒带,这种气候带导致降雨量的不同,也导致风的不同。有些地方风大,有些地方风弱,这也是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主要决定因 素。” 如云南的景颇族主要居住在山区,海拔一般在1500-2000米左右。 山区地形起伏,很少有大块的平地,他们的房屋也就多随地形灵活布置。景颇族 的房子多用山上的竹子、树木、茅草等材料构造,布局比较稀疏。

这种布局对于竹木结构、茅草屋顶的民居来说有着较好的防火作用。而大理白族自治州所在地 每年四季都有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必须用石头砌成坚固的墙,建成石头房居住,抵御大风的吹刮。

在自然环境之外,宗教对民族地区的建筑格局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像白族的房子讲究“三房一照壁”,即一家住宅院落由三面房屋和与正房面对的一面照 壁(独立的墙壁)组成。正房由一家之主居住,两侧的房子是孩子们住的。正房 比两侧的房屋要高,体现长幼有序的礼制。每家都有即可挡风又可反光的照壁,照壁上都有绘画。这些绘画多是一些宗教故事图案,人们希望通过这些宗教绘画为住宅驱邪避难。杨先生认为,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本民 族的宗教信仰。

“云南世居的20多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原始宗教。特别是19世纪 以后,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也进来了,这些宗教也已经像佛教、道教、儒家思 想一样深入民族地区,对建筑的影响非常大。民族民居实际上就是一件件宗教艺 术品。”

另外,少数民族对祖先、自然的崇拜还表现在图腾柱、装饰艺术及村寨的神 树、神坛中。龙、蛇、虎、狮等动物的雕塑或浮雕作为装饰艺术在少数民族建筑 中被广泛采用。像白族屋脊上的虎头,彝族民居中的浮雕鹰翅、鹰爪,佤族民居 中的木鸟装饰等,既是装饰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少数民族崇拜的神物,体现着他们的信仰。

『漫步于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画廊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部民族文化发 展与交融的历史。民居发展到今天,已远不仅仅是人类的栖居之所,而是承载了 更多的含义。它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社会生产力、科技水平 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及文化艺术的综合反映。可以说,民居本身的含义就是“ 空间文化”,就是“文化的容器”。』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现代文明使我们的社会趋于一 体化。也许,从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中,我们可以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新的建 筑形式,它将使我们的居所变得更加丰富多姿。 神奇的八卦围

提起八卦,人们都会想起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摆下八卦阵困住吴国大都督陆逊的故事,还有后期蜀国大将姜维用八卦阵大败魏国名将邓艾的故事,阴阳八卦的奥秘和极尽变化的奇巧令人惊叹不已。诸葛亮的八卦阵不但排阵破敌还摆回了家乡,在河南南阳诸葛亮祖居地就按阴阳八卦的排列建造了一座八卦村,迷宫般的村庄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前往参观,探究八卦变化的奥秘。无独有偶,在龙南众多的围屋中,也有一座八卦围--里仁栗园围,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周易学的专家们的关注。

里仁栗园围建于明代弘治年间,迄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整座围屋占地近5万平方米,是众多客家围屋面积最大的一座。与其他围屋不同的是栗园围的正厅和房屋建在东半边,西半边是水井、池塘、晒场和少量的房屋,整座围屋分东南西北方位开有四座围门。围屋正厅纪缙祖祠宽15米,径深39.5米,开有三座大门,正中大门两边立有雕刻精美的一对祥云石鼓。围内房屋以正厅为中心向后及左右两边伸展,取势定向,接龙脉、定穴位、合阴阳,按照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相生相克的规律演绎成八八六十四条巷道,若是相生的巷道为生门,可通往正厅至外坪,若是相克的巷道为死门,四面碰壁路不通。如不懂周易奥秘,不谙八卦奇巧,进入围内则很容易迷路。

栗园围正厅按客家民居特色三进三开结构而建,所不同的是中厅立有八柱朝天,整个正厅石柱上镌刻有十对楹联,据说只有皇室后裔才能按此规格建造,中厅石柱有联文“堂上丹书迎北阙,阶前紫气缉东山”便含蕴此意。走进八卦围,会让人感受到周易文化无穷变化的奥秘,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是与环境与生产的关系咯,我的书上写的!

与当地的 地形 天气 还有看 他们是不是 游牧民族.

当然是与环境与生产的关系咯,我的书上写的!


傣族住的房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建筑?具有什么特点?
不同的傣族群体在房屋构造上有所差异,如“傣倮”群体的房屋不与邻舍共墙,而“傣尤”和“傣尤倮”群体则可以。他们建房时,偏好使用特定的树木,如玉荷树、红皮果树等,认为这能使房屋更坚固,家庭更兴旺。在内地的傣族多居住土木结构的瓦顶楼房,与当地其他民族相似。傣族地区的水上交通十分发达,...

中国的特色民居详细点
五大特色民居建筑,是客家的围龙屋、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洞、广西的“杆栏式”还有云南的“一颗印”。

房子为什么不租给少数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团结统一工作也为了让各民族实现平等的权利,就开始下令组织力量对民族名称与族群进行辨别。经过努力,科学家理清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构成,确认了56个民族成分。民族识别的顺利进行,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结合七上聚落的有关知识查询我国各地的民居照片,分析民居与当地...
为适应当地地形特点,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居多背靠苍山,面向洱海。根据当地风大的特点,屋顶外出檐用青石板封檐,以防窝风吹坏屋檐。外墙也不开窗,营造出“风不进屋”的舒适环境。院内则为木构架的大出檐,以适应多雨的气候。大理地震多,房屋结构的防震措施极为严密,木构架本身和相互间设置纵横穿坊数道,形成较为完善...

河姆渡人、半坡人和我们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它的特点是用竖立的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竹、木质大小龙骨作为承托地板悬空的基座,基座上再立木柱和架横梁,构筑成框架状的墙围和屋盖,柱、梁之间或用树皮茅草或竹条板块或用草泥填实。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它的特点是:从地面向下挖一个方形或者圆形土坑,用...

少数民族民居
民居建筑是某个民族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也是传统文化的缩影。西双版纳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的民居建筑,因受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以及人口、经济、宗教、科技、思想等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多种不同的形式和建筑风格。 雅桑木底盖竹楼 远古时候,傣家人没有房子住...

傣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内地傣族多为土木结构的瓦顶楼房,与当地其他民族无异。 傣族地区水运交通比较便利。红河两岸的傣家设点摆渡,运送过往行人物资,现在主要运输虽被汽车逐渐取代,但水运在其生产、生活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傣族的住宅建筑是干栏式建筑,也称高脚房屋建筑,以竹,木,茅草为建筑材料,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

特色民居
这样,就到、导致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百花争艳的民族特色。 民居建筑没有像官方建筑都有一套程序化的规章制度和做法,它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自己的经济水平和建筑材料特点,因地因材来建造房子。它可以自由发挥劳动人民的最大智慧,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建筑的内在规律来进行建造。因此,在民居中可以充分...

少数民族的民居
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

少数民族住什么样的房子?
建房木料多用玉荷树、红皮果树、黄木树和五眼果树等。元阳傣族称红椿树为树中之王,堂屋正中梁柱非用红椿木不可,实在找不到红椿木料子,即便是红椿木栓也要用上一点,认为用了红椿木,房子牢固,人丁兴旺。内地傣族多为土木结构的瓦顶楼房,与当地其他民族无异。傣族地区水运交通比较便利。红河两岸的...

黄岩区13488121629: 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也很有特色,请你说出下列少数民族的建筑形式,与当地的环境有何关系?(1)傣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荡馨盐酸:[答案] 傣族:因受炎热、潮湿、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傣族的居民建筑以“干栏”(俗称竹楼)为主.哈尼族:住于降水充沛的地方,需通风好,依山而建,为北土掌、南干栏.彝族:分布范围较广,为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

黄岩区13488121629: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荡馨盐酸:[答案] 云南少数民族分布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摘要: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

黄岩区13488121629: 少数民族的建筑形式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
荡馨盐酸: 傣族,在气候变化较大,平坝少山地多,依山麓而居的傣族地区,居住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土掌房系土木结构,一般为两层,一楼住人,二楼堆放粮食和杂物,牲畜单独建圈.因为气候变化较大,土墙有两层,厚达三尺,对防热保凉防寒...

黄岩区13488121629: 我国少数民族苗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 -
荡馨盐酸: 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抱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黄岩区13488121629: 少数民族居住特点和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
荡馨盐酸: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民族的建筑特点都要与他们生活的处境有关,比如闽南的圆型建筑就是为了防台风,南方的建筑屋面比较徙.

黄岩区13488121629: 少数民族的服饰和民居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什么联系 -
荡馨盐酸: 服饰首先是要符合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在便于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再演化出来一些体现特有审美观的装饰

黄岩区13488121629: 各地的住房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
荡馨盐酸: 问题太大,只能简单说环境条件大部分决定了房子的格局,房子的格局反应房子的适宜居住条件,一般嘛不同的地区房子特点不一样,这就是地势决定,但是当今的钢筋水泥建筑的大都市,大部分地区都一模一样的房子,没什么特点.

黄岩区13488121629: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居住的房子也( )人们建造的房屋与当地的( )紧密相连. -
荡馨盐酸: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居住的房子也(不尽相同 )人们建造的房屋与当地的(气候、文化 )紧密相连.

黄岩区13488121629: 西双版纳 居住方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荡馨盐酸: 西双版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湿热,所以这边少数民族居住的竹楼也都是建成杆栏式的.楼下都是用来堆放杂物或者关养牲畜家禽,楼上才是住人的.

黄岩区13488121629: 少数民族的房屋特点 -
荡馨盐酸: 1.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2.土家族的房屋一般靠山靠水,成老虎坐山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