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知识

作者&投稿:拔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诗歌的知识~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
〈1〉《辞海》: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①节奏(或称节拍):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歇停顿上。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歌可以没有严格的韵律,但必须有鲜明的节奏。郭沫若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②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辞海》: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
△平仄:汉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声(现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消失)。按现代汉语的四声(除轻生)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字在京剧念白中还有:街。
平仄声的特点:平声:平缓悠长;仄声:短促急收。
利用文字的平仄,可以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唱歌时的拖腔都要落平声上才能延长, 例: 歌词 “十五的月亮” 中的 “亮”, 落在liang声上。
△押韵:指诗歌中某些句子末韵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调和谐优美。一般偶句押,首句可押可不押。新诗有几句押一次韵或不押韵的。例王之涣的诗: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反映生活
①反映劳动生活:△古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产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②反映社会 石壕吏 新婚别
△杜甫的《三史》 潼关吏 《三别》 垂老别
新安吏 无家别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兵东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诗经·硕鼠》
③反映边塞生活
△王昌龄《从军行》:
(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白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哭,古人征战几人回。
④反映爱情生活:△《关雎》△《孔雀东南飞》△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⑤反映山水田园:
△陶渊明《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句:
“采局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3)抒发感情:
别林斯基:“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诗歌抒发感情是多方面的:喜、怒、哀、乐、惊、恐、思。例:
①喜: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塞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②怒: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③哀:△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谈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瑛《一月的哀思》:
敬爱的周总理,我不能去医院瞻仰你,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静静地,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任一月的风,撩起我的头发,任昏黄的路灯照着冰冷的泪滴……
④闺怨妇思:
△李清照《点降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李清照《一剪梅·别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旧日,是妄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金昌绪《春怨》(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二、诗歌发展的历程
↓1、古歌谣
↓2、诗经:305篇,5篇有目无辞,亦称“诗三百”。我国第 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六 艺”:风(15国风160篇)、雅(朝廷官吏作品105篇)、颂(庙堂祭祀乐歌40篇)、赋(直陈其事)、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然后引出所歌咏之事)。
↓3、楚词:以屈原为代表继承“诗经”传统,创浪漫主义新诗体。
↓4、汉乐府:“乐府”是负责采风的音乐机关名称。“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5、唐诗: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三大诗人
↓6、宋词:豪放派(苏辛派)婉约派(姜夔、刘永、李清照)
↓7、元曲:含散曲和杂剧
↓8、自由诗(新诗):五四运动后的诗歌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化,可以吟咏、朗诵。在中国古代,区别“诗歌”与“非诗歌”之间的主要标准为“是否押韵”(不押韵者绝非诗歌)。
新文化运动之后,在西洋文学的影响下,部分作者创作了不押韵的新诗,从此“无韵诗”正式登上了中国文学的舞台,甚至一度成为了诗界主流。诗歌主要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感。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扩展资料
发展: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参考资料:诗歌-百度百科

1、形象
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艺术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理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2、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及寓情于景、寓情于物。
①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是直接呐喊出心中的不满,表明了自己与权贵们决绝的决心。
②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借顽强抗争的“原上草”,尽情抒发了抗争命运的强音。
③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描摩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饱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触别鸟惊心”,则借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3、意境
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象的完美结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用直白的话可表述为:“离别的时候,我还很年轻。归来的时候,已经老了。”那简直味同嚼腊,没有任何想象的余地。鉴赏诗歌,要调动全身的想像力,在头脑中构造出诗歌的意境,方能感觉诗歌的趣味。
三、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2、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4、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5、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四、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如《破阵子》《京口北固亭怀古》。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如姜夔的《扬州慢》、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有昂扬的激情,也有人生如梦的悲叹。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的怀古诗、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都是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1、形象
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艺术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理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2、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及寓情于景、寓情于物。
①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是直接呐喊出心中的不满,表明了自己与权贵们决绝的决心。
②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借顽强抗争的“原上草”,尽情抒发了抗争命运的强音。
③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描摩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饱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触别鸟惊心”,则借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3、意境
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象的完美结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用直白的话可表述为:“离别的时候,我还很年轻。归来的时候,已经老了。”那简直味同嚼腊,没有任何想象的余地。鉴赏诗歌,要调动全身的想像力,在头脑中构造出诗歌的意境,方能感觉诗歌的趣味。
三、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2、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4、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5、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四、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如《破阵子》《京口北固亭怀古》。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如姜夔的《扬州慢》、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有昂扬的激情,也有人生如梦的悲叹。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的怀古诗、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都是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诗歌欣赏要具备如下的知识:
1.如何品诗。人们常把欣赏诗歌叫“品诗”。所谓“品”,第一是要细心地认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比较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欣赏活动;第三是要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从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经验中寻找与诗歌意念相对应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对诗情诗意的把握。
2.读诗入意境。欣赏诗歌还要“读”。诗歌具有节奏,韵律,不读只看,是无法细致深入地领略这种美感的。反复认真地读诗,诗中那种情感的慷慨激昂和音调的铿锵有力、节奏的明快活泼,或者情调的缠绵悱侧、言语的呢呢喃喃、节拍的波浪起伏,就会十分自然地融汇在一起,使你为之所感动。
3.提高欣赏情趣。当然,诗歌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活动一样,也有一个情趣、格调、标准的问题。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健康的欣赏情趣,确立较高的欣赏标准,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当的诗歌作为欣赏对象。对于情趣和格调过于低下庸俗的诗歌,应该有分析、剔除,批判的能力。

什么是诗歌?




诗歌基本常识
1.【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

幼儿音乐常识
小学音乐乐理知识汇总 一年级:1、要掌握好歌曲节奏,认识五线谱或简谱音阶,要学会说唱音高,纠正走调.2、能读出四分、和八分节奏的不同.3、能感觉出两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4、能听辩出音的长短.二年级:1、要学会手势音阶,唱准,能够听唱歌曲,认识简单音符.2、认识弱起小节.3、认识附点 4、认识反复记号,知道其...

有关诗歌的知识、故事、民歌、童谣。
1、诗歌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是诗歌。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2、故事 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音乐基础知识
试以《社会主义好》这首歌为例,不管你用人声来演唱或用乐器来演奏,用小声唱或是大声唱,虽然音的强弱及音色都有了变化,仍然很容易辨认出这支旋律。但是,假如将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变的话,则音乐形象就会立即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不管创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对音高和音值应加以特别的注意。

音乐综合常识
跟老师的话可以很容易学到知识,也避免走歪路,但是却在无形中接受了老师的思维方式和音乐思想,以后想搞自己的音乐如果没点自我意识的话就回变成老师的克隆品了。自学其实是很好的方法,但不是处处都那么容易明白的,得花费很多时间,也容易走歪路,容易和真实的理论相离背,但却可以有很多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不是一面...

唱歌的基础知识点是什么?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个人卫生小知识儿歌
1.讲卫生的童谣有哪些 1、《讲卫生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常洗澡来常换衣。你拍二,我拍二,每天都要带手绢。你拍三,我拍三,不要随地乱涂痰。你拍四,我拍四,打死苍蝇和蚊子。你拍五,我拍五,消灭臭虫和老鼠。你拍六,我拍六,大搞卫生齐动手。你拍七,我拍七,千万别吃烂东西。你...

一年级音乐常识
1.小学一年级音乐课要教什么音乐知识内容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应该注重培养他们这方面的兴趣,学唱歌曲聆听音乐是对他们的教学重点 1.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2.唱歌: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

音乐知识
从商业角度来说,当一首rock歌曲很受人欢迎的时候,它就是流行了摇滚里面也有pop-rock你说的摇滚和流行的分别只能从配器角度来考虑。摇滚的配器一听就能听出来,摇滚三大件。着重于吉他演奏。但是流行就运用的太多。合成器什么的,还有的电音效果很重。其实摇滚和流行的最大区别不在音乐,而在于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

你知道有哪几首歌中有包含学习的知识点,可以分享一下吗?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创作者将考点放进歌词时为了美感和韵律,导致有些地方是晦涩难懂的,这需要我们自身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再搭配歌词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相信创作者的初衷也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记忆知识,进而去深入了解学科的内容。第一首、《阿房宫赋》。《阿房宫赋》是堪称史上最难背的...

多伦县17077061967: 关于诗歌的知识和故事(关于诗歌的知识和故事介绍)
校吴金怡: 1、诗歌,又称诗歌,是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作者丰富的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2、是诗人对现实观念或世俗观念不认同的愤怒和...

多伦县17077061967: 有关诗的知识 -
校吴金怡:[答案]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

多伦县17077061967: 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 -
校吴金怡:[答案]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

多伦县17077061967: 诗歌知识内容有哪些? -
校吴金怡: 诗歌知识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

多伦县17077061967: 诗歌的小知识 -
校吴金怡: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诗歌欣赏要具备如下的知识:1.如何品诗.人们常把欣赏诗歌叫“品诗”.所谓“品”,第一是要细心地认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比较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欣赏活动;第三是要...

多伦县17077061967: 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
校吴金怡:[答案]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

多伦县17077061967: 诗歌有关的知识 -
校吴金怡: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

多伦县17077061967: 诗歌的知识和诗歌写作的方法各十条 -
校吴金怡:[答案] 一、什么叫诗歌“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

多伦县17077061967: 诗歌常识,解答一下!谢谢一、了解诗歌常识 1.诗歌来源于与古代人们的( ),原是( )和( )的总称. 2.诗歌是高度集中的概括和反映( )的一种文学体... -
校吴金怡:[答案] 1.诗歌来源于与古代人们的( 社会生活 ),原是( 诗 )和( 歌 )的总称.2.诗歌是高度集中的概括和反映( 社会生活 )的一种文学体裁.3、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

多伦县17077061967: 诗歌的知识有哪些 -
校吴金怡: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