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蛮夷戎狄皆有病 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尧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史料中所说的“蛮夷”是什么意思~

蛮夷,就是指不文明、未开化的人。说的直白点,那个年代,文明和野蛮是非常有非常巨大的差异性的,就好比让今天的美国看现在的非洲那种感觉。
而当时的人也有自己的伦理道德观念,不过这个伦理观念适合华夏,不适合四夷,因为四夷是“畏威不怀德”的,所以不需要礼数教化,孔子说的“有教无类”指的是华夏族,与四夷无关,因为孔子还说过“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把孔子(其实当时所有的人的观念在这方面都差不多,孔子是个代表)的观点从头到尾看一遍,会发现孔子从来都是无视四夷,对待他们的态度,只需要暴力清理即可。

蛮夷: 1.亦作蛮彝。 2.古代对四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亦专指南方少数民族。戎狄: 1.亦作戎翟。 2.古民族名。西方曰戎,北方曰狄。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

1蛮夷戎狄统称简述是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不少戎、狄、蛮、夷和华夏错杂在一起的。
2皆 就是 全都
3有病,作为简单的动宾短语,一般我们说是生了病,但更多是可以看做意为有某种不正常的状态、缺点、弊端或有问题。


薛城区18439409136: 蛮夷 两个字具体怎么解释?为什么以前称外围少数民族为蛮夷? -
纳媚耳聋:中国现存最早地理著作《山海经》表明,两千多年前,一点四方的结构便已产生.这本书中,“天下”以中原为中心,被分作五个部分. 在《史记·夏本...

薛城区18439409136: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是什么意思? -
纳媚耳聋: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自古以来都只重视汉族,看不起少数民族,我对他们一视同仁,都一样爱护他们.这表现出唐太宗李世民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显示了处理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仁和宽厚的胸怀.在这种思想和胸襟指导下,贞观时期推行...

薛城区18439409136: 戎狄之国是什么意思
纳媚耳聋:戎狄、先秦时对中国北方、西北等地少数民族的统称. 所谓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这些都泛指除华夏族以外的民族. 《国语·周语中》:“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於是乎致武.” 《荀子·正论》:“故诸夏之国,同服同仪,蛮夷戎狄之国,同服不同制.”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以一介的寒士,做到一国的丞相,公卿大夫,农工商贾,皂隶台舆,蛮夷戎狄,什么样的人,差不多我都看过了.”

薛城区18439409136: 谁知道《滕文公问为国》的译文啊~!! -
纳媚耳聋: 一)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滕文公做太子时,(有一次)到楚国去,路过宋国时会见了孟子.孟子给他讲人性天生善良的道理,句句都要提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

薛城区18439409136: 古代的"中国"是指 -
纳媚耳聋: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

薛城区18439409136: "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是什么意思? -
纳媚耳聋: "戎狄"是对少数民族的统称,"志态"指精神追求和物质习惯,"华"一般指中原.这句话是说,少数民族的精神追求、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与中原大不相同.

薛城区18439409136: 古代广东为什么被视为南蛮 -
纳媚耳聋: 因为自夏商周以来,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中下游,位于政治中心的人们,把四方的少数民族称为蛮夷戎狄.南蛮的称谓最早记载来自于周代的《礼记》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那个时候,不仅仅是广东,当时的南方的楚国都被称为”楚蛮“,其地界大概是自长江以南.在南宋末年明朝末年,“南蛮”是蒙古人和满族人对退守南方的汉族人的蔑称.

薛城区18439409136: 东夷南蛮西茙北狄各指什么 -
纳媚耳聋: 先秦的东夷,即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及泰山以东以南的东夷各部落与方国,到战国晚叶都已经华化,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秦汉以后的东夷,主要是指先秦的东北夷,又将倭人列于其中,是泛指东方的民族和国家. 文献记载中,蛮常指南方民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