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谚语的意义和相关故事并造句,O(∩_∩)O谢谢

作者&投稿:谯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黄河的谚语,意义和相关故事,并造句~

黄河谚语、成语诗句、名句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到黄河心不甘。
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谚语)
意 思:比 喻 说 了 多 少 话 , 只 有 一 个 目 的。
例 句:你 不 用 再 争 辩 了,~,还 是 对 我 有 意 见。

•跳进黄河洗不清。
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看来他是不 到黄河心不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黄河的形成:
之一
在距今16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惊人的抬升运动中,跃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块边缘发生断裂褶皱,形成阶梯状地貌,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汇集成河。一条由湖泊汇集而成的大河随之奔腾而下,形成地质构造史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之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是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水少沙多。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是地上悬河。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悬河形势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灾害频繁。
黄河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恢复。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历史上黄河洪水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黄河情况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据史料记载,从先秦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90余次,该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防洪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讯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工程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十二日正式开工,于1997年11月截流。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用于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的投资达80多亿元,完成各类土石方14亿多立方米,其工程量相当于建造13座万里长城。群众投劳近5亿工日。依靠防洪工程体系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已连续夺取50年黄河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
确保黄河岁岁安澜,不仅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据综合分析计算,黄河下游50年不决口,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近4000亿元。避免人员伤亡、河渠淤塞、良田沙化、环境恶化、影响社会稳定等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目前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600多处,提水工程2.9万处,干流设计引水能力已超过6000立方米每秒。流域内及下游沿黄地区灌溉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120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1亿亩,增长了8倍,其中宁蒙河套灌区、汾渭灌区和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这3大片灌溉面积占全河的70%以上,用水量占80%。灌区农业增产效益显著,在约占耕地面积45%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以上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许多灌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棉基地。
黄河下游现共修建引黄涵闸94座,引黄灌溉和抗旱浇地面积达3600多万亩,平均年引水量近100亿立方米,豫、鲁两省沿黄20个地、市的百余县用上了黄河水。
黄河水资源利用范围,已从过去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转为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沿河兰州、包头、郑州、开封、济南、东营等50多座大中城市和一大批工矿企业,均以黄河为主要水源。农村2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也靠黄河供水得到解决。还建成了引黄济青(岛)、引黄济卫(河)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共580亿立方米,目前已耗用307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高达53%,与国内外大江大河相比,已属较高水平。据综合分析计算,建国50年来,引黄灌溉、供水的直接经济效益达6000亿元。
防洪历史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是黄河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区别于其他河流的显著特点。因此,在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史上,就有了源于下游决口改道而带来的多个黄河故道。如禹河故道(亦称《禹贡》河道)、西汉故道、东汉故道、明清故道等。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禹河故道。行河时期,从大禹治水开始算起,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1400余年,是黄河史上有记载以来最早的一条古河道。
黄河水神与灵物的传说
黄河水神,由来已久,但历史上各朝各代水神的具体名称不同,大河上下各段各地所敬奉的河神与致祭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史籍上记载的黄河水神,最早的一位是河伯。河伯在史籍记载上有“冰夷”、“冯夷”、“无夷”等名。最初很可能是大水有灵一类的自然崇拜,后来渐渐变成为人格化的水神。
他们说,有个叫冯夷的人,被黄河水淹死,一肚子怨恨,就到天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天帝听说黄河危害百姓,就封冯夷为黄河水神,称为河伯,治理黄河。
大禹,是国人最崇敬的历史人物之一。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是为世人所无限敬仰。透过现象看本质,其真正意义却在于:首先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真正创立者,其次是在他的治理下,黄河历1400余年无河患,世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大禹治水后的黄河河道也被世人认为是最佳的河道,并长期影响着后人的治河活动。
伴随着大禹治水的传说,人们有时也把大禹当作黄河水神来敬奉。
郑州一带民间有《河伯授图》的传说,说是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这故事所要交代的就是大禹是继河伯之后的黄河水神。河南武陟县嘉应观,最高的建筑是禹王阁,阁内塑禹王锁蚊像,而且站在阁上,就可以看到茫茫黄河。开封城东南有一座禹王台,高丘上建有禹王殿,原殿中供奉有高八尺的禹王铜像。山东济南龙洞山,旧名禹登山,传说为大禹治水登临处。
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九曲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1、我这次数学考试考砸了,我的心情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坏人带我去吃麦当劳,肯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3、这道题目很难,但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4、小张把我的书借走了,到现在还没换,真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5、小明这个坏习惯还没改掉,真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6、他用板凳去砸蚂蚁,真是大炮轰蚊子——小题大用。
7、 守株待兔的人真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啊!
8、在这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人与人之间又充满了信任危机,想要借钱真是”墙上挂帘子_没门。”
9、让众多的作家参加高考作文写作,原以为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起重机吊鸡毛——大材小用,却没想,结果不堪入目。
10、他本想通过挪用公款,炒股投机赚一把,没想股市大跌,面对残局,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11、原以为自己是该戏女主角的不二人选,却没想导演早就令有打算,真是孔雀开屏——自作多情。
这么多,应该够了吧。

古谚语

1.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唐太宗)

2. 贤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礼记>>)

3.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4.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5. 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6. 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7.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孙子>>、<<紫钗记>>)

8.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中庸>>)

9.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10.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11.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12.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13.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

15.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16.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宋<<事林广记>>)

17.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宋俞文豹)

18.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19. 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比喻齐心协力)

20.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21.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明郑之珍)

22.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口面不知心。

23.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24.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25.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26. 河狭水急,人急计(智)生。(徐 <<杀狗记>>)

27. 饱暖思淫逸(欲),饥寒起盗心。(明沈采<<千金记>>)

28. 灯蛾扑火甘就镬,春蚕作茧自缠身。

29. 江中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30.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明余翘<<量江记>>)

31. 劝君莫作守财奴,死去何曾带一文。

32. 名高妒起,宠极谤生。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33.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子产)

34. 大富由天,小富由俭。(清石天基<<传家宝>>)

35. 自恨枝无叶,莫怨日无阴。

36. 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

37. 众口难辩,孤掌难鸣。(<<国语>>、<<韩非子>>)

38. (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於心。(<<羊祜传>>、<<孟子>>)

39.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耳闻是虚,眼见是实。(魏徵)

40. 一犬吠日,百犬吠声。

41.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42. 虎生犹可近,人毒不堪亲。

43.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仇。

44. 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菜根谭>>)

45.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46.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47.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48.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照塔层层,不如暗处一灯。

49. 讳疾忌医,掩耳盗铃。(<<吕氏春秋>>)

50.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警世通言>>、<<后汉书>>)

51. 礼义兴於富足,盗贼出於贫穷。(<<管子>>)

52. 天上有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5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

54.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慢又遇打头风。(<<喻世明言>>)

55.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56.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57.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武王伐纣平话>>)

58.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古今概谈>>)

59. 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元杨显之<<潇湘雨 >>)

60.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刘祈)

61. 燕雀哪知雄鹄志,虎狼岂被犬羊欺。(明徐阳辉<<脱囊颖>>)

62.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63.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史记>>)

64.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

6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66.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67.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书>>)

68.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格言联壁>>)

69.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70.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71. 父老奔驰无孝子,要知贤母看儿衣。

72.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水浒全传>>)

73.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事林广记>>)

74. 鹬蚌相持(争),渔人得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战国策>>)

75.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论语>>)

76. (与)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明许时泉<<赤壁游>>)

77. 求人须求大英雄(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

78.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79.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80.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81.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唐吕岩)

82.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紧则无智。

83.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84.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85.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86.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

87.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88.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89.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塔)。

90.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镜花缘>>)

91.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喻世明言>>)

92. 伤人一语,痛如刀割。杀人一万,自损三千。(<<西游记>>)

93. 有容德乃大,无欲心自闲。(<<尚书>>、周敦颐)

94.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乐府诗集>>)

95. 勿因�疑而阻独见,勿任己意而废人言。

96. 富人思来年,贫人思眼前。

97.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98. 老当益壮,穷者益坚。(<<后汉书>>)

99.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100.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101.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格言联壁>>)

102. 一饭一粥,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治家格言>>)

103.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隋唐演义>>)

104. 士为知己死,节不岁寒凋。(司马迁、<<论语>>)

105. 春蚕到死丝方尽,恶语伤人恨难消。(李商隐)

106.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07. 吉人之辞寡,佞人之辞多。(<<周易>>)

108. 强中自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磨。(<<西游记>>)

109.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110. 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

111.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孟子>>)

112. 秋至满山皆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唐韩翩<<寒食>>)

113. 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

114. 施恩莫望报,受恩慎莫忘。

11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116. 毋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内经>>、<<诗经>>)

117. 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封神演义>>)

118.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红楼梦>>)

119.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狮吼记>>)

120. 路逢险处须当避,事到头来不自由。(<<琵琶记>>)

121. 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李白)

122.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中庸>>)

123.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

124.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老子)

125.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126.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127.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典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贤文”出自汉初名将李广,李广是著名的骑射能手。唐朝诗人卢纶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就是描写李广将军的神力把箭射入石头中的故事。李广从汉文帝时入伍起,经过景帝,至武帝时代,几乎参加了每一次抵抗匈奴的战斗。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南侵,在边境地区骚扰。匈奴兵都精于骑射,来去不定,出没无常,很难对付。李广屡次领兵,深入敌阵,一生身经70多次战斗,匈奴兵都很怕他,单于也很敬畏李广的威名。可是汉朝始终没有重用他,并且多次打击他,在他60多岁最后一次和匈奴作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当时全军将士,个个痛哭失声,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也都不禁流泪。 唐代学者颜师古是这样解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桃李等树,不会说话,从不自我宣传,但是到桃李树下来的人却经常不断,树下的野地也会自然地踏出一条路来,这是因为桃李是实实在在地开出了美丽的花,结出了香甜的果,在为人们默默地服务,所以用不着吹嘘,人们自会欢迎它们。做事力求实际,不尚虚声,就叫“桃李不言”。
造句
在当今社会,我们做事要勤勤恳恳,踏实的吧手上该做的是做好了,这就一定会的到应有的报酬的,就像古人说的,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一样。

以德报怨:用恩惠回报与别人的仇恨。
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
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
,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
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 "以直抱怨"。
造句:在与同事的朝夕相处中,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处理不当即会产生抱怨,当遭到别人的抱怨时,我们通过哪些思想和行为来表现以德报怨?

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
往往被人民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这些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
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
受众。影不才,试举数例解析一二,以还世情真相与大众……好了我再文诌诌地说话大
家估计要扔鸡蛋,虚荣心也满足了,下面开始举例开讲。
>
> 1、以德抱怨
>
>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论语 宪问》
>
>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
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这就
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
,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 ……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
伟大的情操啊……
>
>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
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
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 FANS给玩了
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
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
,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
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 "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
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
> 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明一向被认为是谦逊坚忍的,同样是被人欺负,西方的
带头大哥耶稣在圣经里就叫嚣要: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小弟们!别人瞪了你一眼
,你就要瞪回去,别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来!而东方呢?佛家的精神领袖释迦牟
尼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而且他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大鹰
来欺负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这就伟大得有点近
乎 BT了。说完了国外的几位大领导,再回到中国,孔老宗师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
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
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抱怨 "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
们的剥削和压迫。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吧,孔老先生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国
文化史上起的压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抱怨" ,地主剥
削,我们要"以德抱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
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现自己的"德 ",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
就是没想过反抗。试想,如果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东篡西改来为封建
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如果孔子这句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曲解成这样子,我们中国人会养
成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惯性吗?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
的本性是羊性,这里如月影倒想问问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如果我们从古
以来信奉的是西方那种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训诫,近代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
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
>
> 以德抱怨。
>
> 原句: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 歪曲程度:8
>
> 反面影响:9

老师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谚语的定义
谚语的解释[old saw;aphorism;proverb] 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 富有 意义 的语句 让她参考急成婚,长 后悔 这句谚语 详细解释 长期流传下来的寓意 丰富 、文词固定简炼的古训、俗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 十二 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

谚语和意思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二、农业谚语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三、卫生谚语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

谚语的意义是什么
回答:一、意义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二、概括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

谚语的含义?
问题一:谚语的含义 功成由俭,业精于勤。――一个人若想要成功,离不开节俭、勤奋。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你尊敬别人,别人会更加尊敬你。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用自己双手去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会是源源不断的。相对地说,做人不能懒惰,否则一事无成。问题二:请问谚语是什么...

谚语是什么意思
文词固定简练的古训、俗语,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有关气象的谚语:1、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2、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关学习的谚语:1、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2、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谚语 ...

谚语的作用和价值
8.传统文化传承:谚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使我们认识和切身感受古代文化的底蕴,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9.心理疏导:有些谚语对于解决个人情绪问题具有疏导作用,如“一口吃不成胖子”、“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等等,这些谚语能够让人在面对困难时更加沉着冷静。10.教育意义:...

关于谚语的故事
2、半吊子 半吊子、二百五流行甚广的俗语。常指那些憨傻、缺心眼或行为鲁莽之人。那么,为什么称这些人半吊子、二百五呢?原来这种诙谐的称谓与古钱币有关。古钱币外园中间有方孔,曰“孔方兄”。古人为了便于数钱、付钱和携带方便,就用绳子从孔中把钱串起来,一千枚为一贯,后来叫一串,到了清朝,...

请写出下列谚语的教育意义
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蚂蚁洞或白蚁穴而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中国有句俗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明理、从善的中肯语言,虽然多数不好听,但却有利于人们正确地...

谚语什么意思
关于谚语的具体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谚语是经验的总结。许多谚语都是基于前人的经验或常识,通过对常见情况的总结和提炼而成。它们蕴含了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智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2. 谚语具有警示作用。一些谚语含有警示性的内容,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某些...

有教育意义的谚语
【释义】杵:舂米或捣衣的棒。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出处】《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示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相关典故】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

三穗县18031202323: 谚语,是古代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口头创作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通俗、简练、含义深刻的“现成话”.体会下列谚语蕴含的意义.⒈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 -
郜胥法安:[答案] 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三穗县18031202323: 几句谚语的出处和意思另外再加5句,? -
郜胥法安: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这是农时言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懵懵懂懂,清明下种.谷雨栽早秧,季节正相当.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谷雨前,好种棉.深耕一寸,多收一囤.秧好一半谷.田要深耕,儿要亲生.冬水油菜命,春水油菜病....

三穗县18031202323: 和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的意义和相关故事并造句
郜胥法安: 故事: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

三穗县18031202323: 在我们常用的俗语、谚语、成语当中,有许多和黄河有关,比如“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等等.请你收集若干条,并且在每一条语言材面写出它... -
郜胥法安:[答案] 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的植被开始遭到破坏.由于黄河流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中国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国历史地理学》,蓝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国重农轻牧的现象,黄河流域植被破坏成为长期、大量的现象.随着公元11世纪气候转冷的...

三穗县18031202323: 关于黄河的谚语、俗语、成语,每条后写上它的意义和相关故事 -
郜胥法安: 流砥柱 鲤鱼跳龙门 泾渭分明 中流砥柱 拼音: zhōng liú dǐ zhù 典故、释义: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

三穗县18031202323: 关于黄河的俗语、谚语、成语及意义和相关故事 -
郜胥法安: 诗句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三穗县18031202323: 关于古谚语的解释! -
郜胥法安: 还有“铁杵磨成针”一说.一方面,当时,没有文字记载以形成官方文件,而只靠口口相传,时间日久,自然容易出现讹误;另一方面,通过佳话、故事、谚语的形式口口流传,传播范围越广,各地会采用本地的“称呼”加以替换(如铁杵、铁棒、铁柱等)达到更好的理解和传播效果.所以,没有绝对正确之说,只要能传达意义即可.当然,语文考试除外(一般也不会考此类问题).

三穗县18031202323: 古代谚语文学故事类(春秋战国时期的),急求 -
郜胥法安: 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饭煮好后,颜...

三穗县18031202323: 关于黄河的俗语谚语成语及意义和相关故事 -
郜胥法安: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到黄河不死心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天下黄河富宁夏 不到黄河心不死 圣人出,黄河清 故事:从前有家姓关的人家,几辈子都过的是贫日子,当家的两口子就给自己的儿起...

三穗县18031202323: 谁能告诉我关于黄河的谚语,俗语,成语?还要写出他们的意义和相关故事? -
郜胥法安: 黄河--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