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政治发展过程

作者&投稿:衅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美国的发展过程。~

美国的发展过程: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原为英国殖民地,后因种种因素逐渐兴起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1、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美洲。
2、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但是殖民地与英国之间产生了裂痕,英国继续对北美地区采取高压政策,引起了北美地区居民强烈不满。从1776年到1783年,北美十三州在华盛顿领导下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正式诞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法令。逐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3、美国独立后积极进行领土扩展,美国领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北部、南部经济沿着不同方向发展。 南北矛盾日益加重。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最终是北方领导的资产阶级获胜统一全国。
4、1865年开始了重建时期,逐步废除奴隶制,1877年,南部进行民主重建,制订了民主的进步法令,标志着民主重建的结束。
5、后来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霸主的地位。冷战开始后和苏联平分天下。
6、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美国经济情况仍较平稳。
7、进入90年代,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并带动全球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开拓了新一代的产业革命。

二战后美国政治发展历如下: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世界政治迅速走向美苏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杜鲁门主义、北约与华约的对抗是“冷战”的具体表现。50至80年代,美苏争霸是世界政治的基本格局,双方开展激烈的军备竞赛和势力范围的扩张。之后随着苏联的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随着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另一方面,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发动科索沃战争等多次局部战争,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总体历程: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经过20年努力,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繁荣,经过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进入新经济时代。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由于受斯大林模式影响,发展缓慢,苏联和东欧相继开展经济改革失败,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进入90年代,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进入新世纪,各国间资本、劳动力、生产技术与信息的流动障碍越来越小。

美国的建立
一、 美国独立战争

①民族: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觉醒
②思想:启蒙思想广泛传播,使北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1、背景 ③根本: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①开始: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独立战争的开始
②整编军队: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整编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③宣布独立:1776、7、4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2、经过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战争胜利:1781年,北美英军主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
⑥获得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国内:①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建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 立国家;
3、历史意义 ②美国建立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迅速 发展奠定基础
国际: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运动产生积极影响

二、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1、背景:独立后松散的邦联政府,需要建立强有力有中央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维护资产
阶级和种植园主利益

进步:①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
②根据三权分立学说,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
③确立美国的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2、内容
局限:①允许奴隶制存在
②存在各族歧视: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3.意义: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法律基础;
②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③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4.局限性。
A、对选举人资格有严格的限制。(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B、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它所体现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5.关于美国总统:
间接选举产生;
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三军司令;
拥有提名政府高级官员和高院法官的权力;
拥有否决议会决议的权力;
战时可以有独裁的权力;

《独立宣言》----“第一个人权宣言”

制定时间:1776年7月4日
制定人:托马斯·杰斐逊
事件: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决定组织大陆军,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1. 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

内容 2.人民主权说:人民建立起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政府,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标和原则,人民就有权利去改变它或废除它,并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3.革命权利

4.宣布独立 殖民地从此成为并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解除对于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意义:书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对美国建国以后的国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它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美国政治制度---总统共和制(联邦制)

时间:1776 第二届大陆会议 杰斐逊等人 “第一个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 内容:天赋人权、人民主权、革命权利以及宣告独立
意义:书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它所体现“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背景:松散的邦联制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美国 联邦宪法的制定 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发展: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

联邦制 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但州权主义观念很活跃
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宪法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

①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两党制 ②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
③19世纪50年代中期形成

法官由总统提名、国会通过、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司法----联邦法院
实施与解释法律

参议院---各州两个名额、选举产生

立法-----国会 选出总统
任期不超两届
三权分立 众议院---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举产生

间接选举产生、不对议会负责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统帅
行政---总统 拥有提名及任命政府高官的权利(须经国会通过)
可有否决归回决议的权力
战时可有独裁权力(本土)

内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项 目

具 体 内 容

目 的

整顿财政金融

1.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2.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

3.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1.恢复银行信用

2.回拢资金,为复兴提供资金保障。

调整工业生产

1.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2.对工业生产进行全方位干预

3.规定“公平竞争” 法则

4.规定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

1.消除生产过剩

2.缓和阶级矛盾3.让企业公平竞争和合法经营

调整农业生产

1.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2.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1.消除生产过剩

2.稳定农产品价格

3.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实行社会救济 “以工代赈”

1.开展大规模救济工作,通过《社会保障法》;

2.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1.缓和阶级矛盾

2.刺激消费生产

3.稳定社会秩序

四、评价:
1.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基本上是一个进步现象,起着积极的、肯定的作用;
2.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在减轻危机的破坏,促进生产力的恢复;
3.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五、实质:
1.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2、特点: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3、核心: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4、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
六、重点、难点解析1.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实质、特点、、成功原因
(1)目的:摆脱经济危机,维护和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
(2)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3)特点: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2.对罗斯福新政“新”的认识:
(1)新理论: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新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社会弱势群体)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4)新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5)成功的原因:
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与美国国情分不开。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与雄厚经济实力以及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政治保障。
③与借鉴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分不开;
④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特别是凯恩斯主义,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基础。
⑤采取的措施全面且行之有效。
⑥罗斯福个人的作用和能力。

一、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1. 背景
1)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西欧国家在战争中遭受重创,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已经难以维系,重建战后世界秩序需要新机制

2) 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统治地位,成为最大债权国,企图确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2. 建立
1) 1944.7 美英法苏中等44国·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2) 通过以美方案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协议书》及附件
→统称为 《布雷顿森林协定》

3) 根据协定建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正式成立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2) 主要任务:
① 稳定国际汇率
② 在货币问题上加强国际合作
③ 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2.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宗旨:(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的复兴
(后期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支持

3. 美国认缴资金最多,获得最大投票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 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4. 影响:
1) 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2) 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3) 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
4)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体系形成之所以确定)

(三)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 背景: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加强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加深了危机
2. 建立:1947年 美、中等23国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 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 作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四) 作用——“三大支柱”
1.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成为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2. 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的反映

3. 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金融→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以美国为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5)
主导的资本主义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世界经济体系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贸易→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947)

二、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

(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
2. 内容: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 发展:
1) “黄金时期”: 二战后
2) 衰落:
① 表现:70年代初,“滞涨”现象→ 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② 调整:
a)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英美等国发展出 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 (经济手段&所有制)

(二) 建立福利国家、
1. 背景: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2. 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 作用:
1)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2) 穷人受惠,促进社会稳定
3) 存在许多弊端,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4. 衰落
20世纪80年代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独立战争后,为松散的邦联制。1878年宪法,确立了美国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美国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逐渐形成由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交替执政。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有什么特点?最好能够融入些自己的个人观点
(四) 两极分化 政治生活中的两极分化,是指政治生活中人们参与政治的两极分化。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经济、政治的发展使一部分的社会阶层、集团掌握更多的政治权力和政治资源,成为政治生活中的权力阶层或特权阶层;另一方面,一部分社会的中低阶层越来越远离政治权力...

中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是如何发展的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自1996年出版至今已近十年。这十年间,西欧和美国等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更新;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前苏联国家以及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在向西方政治制度转型或过渡的过程中,政治制度的建议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其特征更加清晰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意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正确政治发展道路都是在其特定社会政治条件下、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长期发展演化形成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各不相同,制度形态也有较大区别,并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中...

日本的国家政治制度演变过程
日本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长期实行由天皇总揽统治权的君主立宪制。战后,根据1947年《日本国宪法》实行议会内阁制,法律不得限制;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的范围比过去扩大,天皇作为国家的象征仍保留下来。明治维新以前的政治制度 日本国家形成较晚,3世纪初期才出现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即邪马台国。这是日本...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高1历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线索梳理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初创、确立、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地方行政制度、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选官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更为深远。 1.地方行政制度:主要包括周朝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金朝...

国际战略环境的历史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总之,此阶段是建立在主权国家基础上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阶段。2、维也纳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815-1871 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更新, 增强了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以后, 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特点就是西欧向世界各地的扩张。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均以各种形式在世界各地...

中西方早期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方向(古代希腊和在古代中国)
演变过程: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周)—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秦汉开始形成,经过历朝发展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延续了两千多年)。演变特点:(1)、分封制和宗法制:(见前)(2)、中央集权制度:1、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最大...

总结民主制度发展过程1949到现在包括三大政治制度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有着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第一,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社会基础;第二,我国民族以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适宜以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发生的事,历史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历史演变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中国政治发展史。包括内政与外交。二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史。包括城市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三是新中国军事发展史。四是新中国文化教育发展史。五是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六是新中国艺术发展史。

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的政治建设取得哪些成就?
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专政,既能发扬人民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也能运用国家的力量、专政的力量,保障人民的政治地位和权利,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政治创造。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巨大的制度优势和自我...

宁化县13593367288: 论述美国俄国崛起的历史过程今天与中国的关系和可以借鉴的历史启示5?
革宜吡哌: 500字叙述是很困难的,我也帮不了你了,只能提供给你一份较全面的崛起过程. -------------------- 美国之崛起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从独立到现在才200余年,把殖民地...

宁化县13593367288: 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
革宜吡哌: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典型代表有两种类型,即立宪制和共和制,其中立宪制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代表,共和制以美国的总统制联邦制的共和制为代表,两种制度都统称资产...

宁化县13593367288: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对美国政治经历发展有什么作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
革宜吡哌: 爆发背景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包括“北美独立战争”(也称“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也称“南北战争”).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大西洋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

宁化县13593367288: 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中央和地方联邦政府各权利部门之间的分权与制衡的 -
革宜吡哌: 首先,美国的宪法确定了美国是高度分权的联邦制国家.这就给了中央和地方联邦政府之间平等的基石.我们都知道,美国的政治制度是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这就意味着,宪法在司法领域里的至高地位,任何人都不得违背.纵观200多年来...

宁化县13593367288: 两党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交替执政,有何进步作用
革宜吡哌: 美国两党制 美国是一个标榜宪法至上的国家,两党民主被吹嘘为美国民主的精髓与光荣.然而有趣的是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政党的地位,美国早期领导人对政党都不抱好感...

宁化县13593367288: 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和特点
革宜吡哌: 冷战后的美国对外政策 本文是根据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大师肯尼斯·沃尔兹今年5月22日在北大的演讲节录而成.演讲中80高龄的沃尔兹从均势理论出发,以一战以来的国际...

宁化县13593367288: 美国崛起的历史原因 -
革宜吡哌: 地理条件优越 两侧临大洋远离欧洲 周边无强国 气候条件好 利于作物生长 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 水源丰富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广 提供了灌溉水源 矿产资源丰富 煤铁有色金属丰富 利于工业发展早先的移民具有勇敢勤劳的性格特点 富于冒险精神后期实行开放政策 吸纳了大量人才对外开放 始终跟随时代潮流 领导人富有远见 抓住了几次重大的发展机遇 人民勤奋 民族精神强大

宁化县13593367288: 美国是一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它经历了排除障碍——走出危机——高速发展的过程,成为当今世界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请回... -
革宜吡哌:[答案] (1)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华盛顿;林肯. (2)罗斯福新政(或新政);对工业的调整(或整顿工业、《国家工业复兴法》). (3)“略”.(言之有理即可)

宁化县13593367288: 美国当代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基础主要是什么
革宜吡哌: 美国先进的政治体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