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贞观是什么人

作者&投稿:萧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顾贞观 托 容若救吴兆骞这事~

  顺治十四年(1657年)吴兆骞中举人,就在以为仕途即将开始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灾难迎面而来,“南闱科场案”发于当年11月,江南主考官方遒等取中的举人方章钺,系少詹事方拱乾第五子,与方章钺联宗有素,天下士子哗然,朝廷更有火上加油者,次年十一月定案,正负主考官方遒,钱开宗及十八房考官具正法。吴兆骞为仇人诬陷卷入其中。翌年,兆骞赴京接受检查和复试。在复试中,他交白卷,被革除举人名。顺治皇帝亲自定案,兆骞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一并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关于他交白卷有两纵说法,清史稿说他:因为当时殿试气氛紧张,所有的殿试举子都戴上枷锁,夹棍绳索也都准备好的,吴兆骞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没把文章写完。还有一种说法说他负气交了白卷,这两种说法后种说法多出于清人笔记,而前种说法一般都是史料的记载,不管是那种说法对于吴兆骞的定案是:“审无情弊”。就这样一个审无情弊的案子,吴兆骞依然被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并流宁古塔。在这次株连甚广的科举案中,满人用杀戮的方式立威。早管不得什么冤枉二字了!吴兆骞的师友吴伟业写下那段感人心魄的《悲歌赠吴季子》:“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生男聪明慎莫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他的至交好友顾贞观更是在他送行的时后许下诺言,必定全力营救。

  宁古塔的生活对于一个生活在江南,一个富裕家庭里走出来的吴兆骞不能不说是很大的考验。为了这件案子吴家已一贫如洗了,生活是异常的艰辛。他冬季只能用斧子敲凿冰块,粗粮为食。还好得到狱中好友方拱乾一家的关照。才没有饥寒交迫。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方家赎归,吴兆骞写到:“寄羁臣之幽愤,写逐客之飘零。”感寓其悲凉身世。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吴兆骞妻子葛采真和妹妹吴文柔从苏州千里迢迢来到关外,“携来二三婢仆,并小有资斧”,吴兆骞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吴兆骞从那时候起开始教徒生涯。是教那些流人子弟。后来少数民族子弟也有来学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秋,巴海将军聘请吴兆骞为书记兼家庭教师,教其两子读书。巴海“待师之礼甚隆,馆金三十两”,而且“每赠裘御寒”。有一次朝鲜节度使李云龙,以兵事路过宁古塔,吴兆赛为他代写《高丽王京赋》。吴兆骞不假思索,欣然命笔,“遂草数千言以应”。李云龙被吴兆骞的绝代才华与敏捷的诗思所震惊,回国后,四处传扬,因此“其国颇以汉槎为重”。

  康熙是十五(公元1676年)冬,顾贞观于宰相明珠家课馆,顾贞观一直为好友的归来费尽心思。他曾为营救吴兆骞向当朝太傅明珠之子纳兰性德(容若)求援、纳兰性德并未允许。那年冬天顾贞观寓居北京千佛寺,环顾四周冰雪,顾贞观想起当年的诺言,想起远在天边生死未卜的好友,写下了那篇催人泪下,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金缕曲》:“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甘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兄怀袖”。词中关之切,情之深非一般友谊所能替代。纳兰性德见之,为泣下数行,曰:“何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需兄再嘱之”。顾贞观曰:“人寿几何,请以五载为期。”感动万千的纳兰性德也和了一首《金缕曲》送给顾贞观,以表明自己营救吴兆骞当义不容辞:“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有一次宴会明珠斟满一大杯酒对顾贞观说你只要喝满这一大杯酒,我就为你救汉槎。顾贞观素不喝酒,为此他一饮而尽。明珠说我是和你开玩笑,你不喝酒难道我就不救汉槎了吗?。

  好友顾贞观的鼎力营救,纳兰性德,徐乾学等人在朝中斡旋,费赎金数千,吴兆骞也献上《长白山赋》取悦康熙帝,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得以放归,徐乾学就是顾炎武的亲外甥,此人人品很是一般,顾炎武和他也很少来往,但是对于吴兆骞的赎回,他也是有很大贡献的。

  二十三年,弹指一挥间,吴兆骞终于生入雁门关,回到北京后,他一直住在徐乾学家里。后来明珠邀请他作为小儿子的老师,总算在北京也有了生计,一次因一些细故他和顾贞观闹不和,顾贞观也不辩护,明珠带他到自己的书房,当他看到:“顾梁汾为吴汉槎屈膝处”几个字的时候不禁大恸,声泪俱下。正如一名叫顾忠诗人写到:“金兰尚使无良友,关塞终当老健儿”。

  吴兆骞很快就返回苏州故里,并在友人童年好友汪钝的资助下,筑屋三间。自己命名为:“归来草堂”长期的严寒生活,兆骞已不适应江南水土气候,竟然大病数月,后来一直病情没有好转。得不赴京治疗。

  一后在贫困潦倒中逝于京师旅邸。时年五十四岁,因为家境贫寒纳兰性德为他料理了后事,吴兆骞一生留下大量讴歌祖国边陲的诗篇。“苍茫大碛旌旗引,属国壶浆夹马迎。料知寇兵鸟兽散,何须转斗摧连营”这是现存最早关于抗击沙俄的爱国主义诗篇。二十几年的风霜,改变了一个人,也成就了一个人,当年诗词华丽的青年才俊,变成一位慷慨悲凉的关塞老人。这二十几年的边塞生活也奠定了吴兆骞在清初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文集现仅存《秋笳集》八卷,《归来草堂尺牍》、《西曹杂诗》等。他的《秋笳词》仅存三首,殊为可惜。

写这封书信、字画的人。
落款:古代多在书信、字画上题字,用毛笔竖写姓名年月,用以赠送礼物时表明赠送人和受赠人,也为书法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件书法作品要整体意义上的完成,落款能看出一个书家的修养和才识。现多在公文、字条上署名,一般为横写,表明其法律效应。

扩展资料
书法落款常识
一、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正、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属书、醉书、嘴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四、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制石、篆刻。
五、日期
历代书画作品中表述日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日期的了解,能使我们在阅读临习碑帖法书的时候,掌握书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面貌,了解一幅书法作品的所处年代及历史背景,对提高自身的书画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古代书画家一般采用帝王年号与干支历、农历按需要相结合的方法来纪年、月、日。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字华峰,亦作华封,又字远平,号梁汾,初名华文。生于明崇祯十年丁丑,卒于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江苏无锡人。

贞观的曾祖顾宪成是晚明东林党人的领袖,顾氏家族是无锡之邑的名门望族,有着极好的文化传统,同时又具有高风亮节的门风。

贞观禀性聪颖,少年时代即参加了由吴江名士吴兆骞兄弟主盟的「慎交社」,于社内斩露出过人的才华,与声望甚隆的吴兆骞齐名并结为生死之交。后又与同乡数人结「云门社」于家乡无锡惠山,会聚了姜宸英、汪琬、汤斌等江南诸多名士,在吴中影响甚大。

大约在顺治末年,贞观辞亲远游,到达京师,康熙元年(1662)以「落叶满天声似雨,关卿何事不成眠」之句而受知于尚书龚鼎孳和大学士魏裔介,得其引荐而任内阁中书舍人。三年(1664)七月,蒙天子如见。五年(1666)以南籍应顺天府乡试中举,名列第二,称顺天南元。后掌国史馆典籍。

康熙十五年(1676)与权相明珠之子纳兰性德相识,成为交契笃深的挚友。二人曾合力营救以「丁酉科场案」而蒙冤被遗戍宁古塔的好友吴兆骞,轰动大江南北。

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四年(1685),兆骞、性德先后病故,令贞观悲痛不已,在性德逝世的第二年即回归故里,在家乡无锡的惠山脚下、祖祠之旁修建了三楹书屋,名之为「积书岩」。从此避世隐逸,心无旁骛,日夜拥读,一改风流倜傥、热衷交游的生活。

康熙五十三年(1714),贞观卒于故里。临终前将平生之诗选出四十首,授门人杜诏谋刻问梓。自称此作皆「味在酸咸外者」。故其著述虽丰而存诗不多。

所著有《纑塘集》、《弹指词》,编有《唐五代词删》、《宋词删》,又有与纳兰性德合编《今(一作近)词初集》。其中《弹指词》「声传海外,与陈维崧、朱彝尊称词家三绝云」(《清史列传·文苑传》);他又与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齐名,举凡清史、文学史、词史无不将二人相提并论,被视为风格近似、主张相同的词坛双璧。

贞观、性德作词主张「舒写性灵」,其词极情之至、质朴自然、雄于学养而又能创新出变,秦赓彤在《弹指词·序》中说:「先司寇题语有云:『本朝词家,以弹指为最。』窃展卷诵之,惊为自古词家所未有,盖唐宋以来词格,凡几变矣,先生之词,穷其变而会通,而极其至。神明变化,开前人未开之境,洵乎为一代之词宗,而叹先司寇公评骘之当也。」

是纳兰性德的词《金缕曲》。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初年杰出的词人,梁启超在评价他的词作时,说他“直追李主”。况周颐也认为:“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人。”现存纳兰性德的词作,有三百多首。这些词,有写爱情的苦闷,有写仕宦的烦恼,有写塞外风光与江南景物,也有表现封建社会行将崩坏时地主阶级有识之士的失落感。许多词,写得凄婉动人,其中又充塞着磊落不平之气,在词史上独具一格。可惜,纳兰性德只活了三十一岁,作为贵介公子、皇室侍卫,生活面比较狭窄,这不能不对创作也有所影响。在二十四岁那年,纳兰性德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词》。顾贞观后来重刊纳兰的词作,更名《饮水词》。〔金缕曲〕《赠梁汾》则是纳兰词中熠熠生辉的一首绝唱。
纳兰性德与顾贞观心心相印,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现实有共同的认识。据顾贞观说,吴兆骞被诬流放,纳兰性德看了顾给吴的两首〔金缕曲〕,异常感动,决心参予营救吴兆骞的活动,并且给顾贞观写了这首披肝沥胆的诗篇。

“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使人陡然一惊;因为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辅。纳兰性德风华正茂,文武双全,在他面前正铺设着一条荣华富贵的坦途。然而,他竟劈头自称“狂生”,而且还带着颇为不屑的语气,这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不得不注意品味。

跟着三句,是他对自己身世的看法,“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缁尘即尘污,比喻世俗的污垢。纳兰性德化用谢朓“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的诗意,说自己生长在京师的富贵人家,蒙受尘世的污浊。“偶然间”三字。表明他并不希罕金粉世家繁华喧嚣的生活。在词的开头,他就坦率地把自己鄙薄富贵家庭的心境,告诉给顾贞观,是希望出身寒素的朋友们理解他,不要把他看成是一般的贵介公子。

“有酒惟浇赵州土”。原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平原君即战国时代赵国的公子赵胜,此人平生喜欢结纳宾客。李贺写这两句诗,对那些能够赏识贤士的人表示怀念。他举起酒杯,浇向赵州,觉得茫茫宇内,惟独平原君值得景仰。纳兰性德径用李诗入词,同样是表示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当然,他和李贺的心情不尽相同。李贺怀才不遇,攀附无门;纳兰性德生长名门,青云有路。但是,他从顾贞观、吴兆骞等人的遭遇里,深深感到社会的不平,感到人才总是无法逃脱遭受排挤的厄运,因而忧思重重,满怀悲愤。他也知道,他的心境,很难得到世人的理解,他呼喊:“谁会成生此意”,透露出孤独落寞的悲哀。总之,他的失望、彷徨、牢骚之情,统统包含在反诘的口吻之中。

前几句,作者极写心情的抑郁,这正好为得遇知己朋友的兴奋预作蓄势。就在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他遇到梁汾了。“不信道,竟逢知己”。骤然看来,在“不信道”之后,又加上“竟”字,显得有点累赘,但重复强调意外之感,是为了表达得友的狂喜。这几句,笔势驰骤,极尽腾挪变化之妙。

接下去是写知己相逢的情景。“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青眼是高兴的眼色,据说晋代阮籍能为青白眼,遇见意气相投的人,便露出青色的眼珠。杜甫《短歌行》有句云:“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我老矣。”纳兰性德翻用其意,说他们相遇时彼此正当盛年,都还未老,于是青眼相向,慷慨高歌。不过,在举杯痛饮之余,又不禁涕泪滂沱。英雄失路,惺惺相惜,得友的喜悦、落拓的悲哀,一齐涌上心头。辛稼轩曾有句云:“倩何人,唤取翠袖红巾,揾英雄泪。”纳兰性德的心情,与此相类。不过,辛词“揾”字比较含蓄,纳兰用“拭尽”一语,却是淋漓尽致地宣泄情感。这几句,诗人把歌哭笑啼交错在一起,比杜、辛的诗句显得更鲜明更奔放。

上阕,以“君不见,月如水”作收束。它是全篇唯一的景语。那一夜,月儿皎洁,凉浸浸的,似是映衬着他们悲凉的情怀,又似是他们纯洁友谊的见证。

一般人写词,包括纳兰性德在内,总喜欢较多敷写眼前或内中看到的景色。因情写景,情景相生,会收到形象生动境界隽永的艺术效果。象〔金缕曲〕这样体制较长的词调,完全不入景语,则易流于粗率。纳兰性德这首词着眼于传情,诗人直抒胸臆,但也注意顺手拈来一二景语,约略点染。沈谦在《堪词杂说》中认为:“长调要操纵自如,忌粗率,能于豪爽中著一二精微语,绵缠中著一二激厉语,尤见错综。”这是颇有见地的经验之谈。纳兰性德在歇拍中稍作跌宕,略写月色,正是在豪爽中夹入工细之笔。这似乎是闲笔,却使人感到,诗人极度激动的感情,又蕴含着深沉的意味。

下阕,纳兰从同情顾贞观、吴兆骞的坎坷遭遇着笔。“共君此夜须沉醉。”这里的“须”字很值得玩味。它表明,诗人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神经麻木。从写法上看,此句与杜甫的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也颇相似,但意境大不相同。“纵酒”未必大醉,“沉醉”却是醉得不省人事。为什么必须烂醉如泥?下面跟着作答。“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屈原说过:“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在纳兰性德看来,古往今来,有才识之士被排斥不用者多如牛毛,顾贞观等受到不公的待遇也自不可避免。不合理的现实既已无法改变,他便劝慰好友,大家懒得去管,一醉了事。这种一醉解千愁的作法,固然是逃避现实的表现,但诗人冷峭的情绪,乃是愤怒与消极的混合物。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从顾贞观等今古才人的遭遇中,诗人想到自己。在污浊的社会中,过去的生涯,毫无意趣,将来的命运,也不值一晒,因而他发出了“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感叹。在词的开头,诗人已透露出他对门阀出身的不屑,这里再一次申明,是强调他和顾贞观有着同样的烦恼,对现实有着同样的认识,他和顾贞观一起承受着不合理社会给予的压力。在这里,通过诗人对朋友安慰体贴相濡以沫的态度,我们也看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激忿。

在激动之余,纳兰性德把笔锋拉回,用沉着坚定的调子抒写他对友情的珍惜。“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在他生里。”劫是梵语劫簸的省略,是计算时间的数量词。在不期然得遇知己的时刻。他郑重表示,一旦倾心相许,友谊便地久天长,可以经历千年万载。同时,彼此相见恨晚,只好期望来世补足今生错过的时间。用不着剖析,这番誓言,灼热如火。结句“然诺重,君须记”。再三叮咛,强烈地表达与顾贞观世世为友的愿望。
就〔金缕曲〕《赠梁汾》而言,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运笔如流水行云,一任真纯充沛的感情在笔端酣畅地抒发。不过,纳兰性德的诗歌直写怀抱,又非不注意艺术锤炼,一味粗头乱服。从〔金缕曲〕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作者经常化用名句,运用典故。正因如此,这首〔金缕曲〕显得既酣畅,又深沉;既慷慨淋漓,又耐人寻味。这首词没有华丽的词藻,却使人读来五内沸腾,神摇魄荡,感觉到作者字字句句,出自肺腑。它的成就,证实了一条创作的真理:真情实感,是诗歌的生命。

与纳兰性德是好友,不是还有人说红楼梦其实是顾写的嘛


简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简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贞观时期比乱事当然好,也比一般的和平时期强,但远没有现在通常吹捧的那样美好。 回顾贞观王朝的灿烂文明史,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最优秀的民族,中国人也曾经是最最优秀的国民!当今天的中国人回首先辈辉煌的过去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死抱着“四大发明”和...

贞观之治是一场骗局吗?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
但是,却有人认为,其实贞观之治就是一个骗局,这是怎么回事?贞观之治如何能成为骗局,又是什么地方可以作假呢?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

“贞观之治”为何短命,唐太宗后期是个什么样的帝王
唐太宗在当时被称为天可汗,这是历代帝王拥有的最高荣誉,那么,贞观之治的成就究竟有哪些呢?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千古一帝的唐太宗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缺点呢?一,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百姓的购买力。米价是衡量百姓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史料记载,贞观年间,每斗米的价格仅为5文钱,甚至还达到过...

为什么说“贞观之治”是一场骗局,难道“贞观之治”是假的吗?
纵观历史我们也可以推算得出来,实际上每次出现国家大乱的时候,都是因为当朝的领导人陷入了政治斗争,没有办法顾及到百姓的时候才会导致天下大乱,所以说有人认为贞观之治实际上和李世民的关系不大,真正能够造成贞观之治的是当朝的百姓。如果非要说和李世民有什么关系的话,那么应该是当时隋朝给大唐留下了...

为什么西游记里唐僧出生在贞观十三年,十八岁那年还是贞观十三年?
我们先看下结尾:唐僧取经花了多少年,回来是哪一年?这一点,书中明确给出了答案:取经用了十四年。最后一回,唐僧取经回来递交通关文牒时,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回顾历史,“贞观”这个年号只存在二十三年。在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就去世了。有人觉得这是架空历史纯...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关系,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二、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时间:618年 建立者:李渊(唐高祖) 都城:长安 三、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唐太宗的即位: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 用人纳谏原因或背景:1、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犹如舟与水,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强大2、勇于纳谏,知人善任(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马周) 四、贞观新政 实施背景:吸取...

中国唐朝时期的皇帝李世民十个怎样的人
唐朝建立初期,封秦王,立下赫赫战功。即帝位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他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实现“开元盛世”...

比较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和效果
唐太宗能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开创「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

唐太宗的以人为镜、以史为镜的治国思想对他的统治产生了什么样的...
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

有人说唐太宗贞观之治其实是个伪盛世,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内修德政,让万国来朝。他轻徭薄役,老百姓生活富足,粮食价钱低廉,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开疆拓土,稳定边疆,避免老百姓受战乱之苦,奠定了唐朝之后的发展,他在位的这些年中,所做出的努力十分巨大。而且成效也十分的良好。据史料记载,在贞观之治的鼎盛时期,都城...

鲅鱼圈区13634265568: 顾贞观(清代文学家) - 搜狗百科
王雷虚寒: 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 清代第一词人. 顾贞观,字华峰,号梁汾,江 苏人. 康熙十五年,顾贞观40岁,纳 兰性德22岁,纳兰性德为相国长子, 顾贞观一介寒儒...

鲅鱼圈区13634265568: 古今中外,你知道哪些名人、伟人与益友交往的故事? -
王雷虚寒:[答案] 齐国的国君(诸侯国的最高首领)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齐桓公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有两个得力的助手——管仲和鲍叔...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便争起来.结果公子小白当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为了治理好国家,齐桓公问鲍叔牙有什么高见.鲍叔牙说...

鲅鱼圈区13634265568: 与纳兰容若同期的诗人
王雷虚寒: 一、顾贞观 个人观点:顾贞观,号梁汾(百科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79998.htm),不仅是清初词坛上唯一可谓与成容若君齐名的词人,更是其挚友,两人情投意合,文风绝类.以下是两首《金缕曲》,楼主读后定能对我所言有所了解...

鲅鱼圈区13634265568: 纳兰性德最好的朋友是谁 -
王雷虚寒: 是顾贞观,他的舅舅是著名的顾炎武,历史书上有他,顾贞观当年为了营救一个朋友而来投奔纳兰,却与他成为了最好的朋友,纳兰有一首著名的【金缕曲,赠梁汾】就是给他的.

鲅鱼圈区13634265568: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
王雷虚寒: 曹寅和清康熙朝明珠之子纳兰容若是好朋友,二人并顾贞观皆交往甚繁,曾同图题诗(《楝亭夜话图》).纳兰死后十年,两人共同的好友顾贞观曾在楝亭新画上题诗叹道:“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传为千古佳话. 所以,这...

鲅鱼圈区13634265568: “京华三绝”是指哪三人?
王雷虚寒: 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皆为清代初期词坛高手.

鲅鱼圈区13634265568: 金缕曲 顾贞观 这诗的意思., -
王雷虚寒: 顾贞观为了营救被流放东北宁古塔的朋友吴汉槎,只身从江南到京师投奔纳兰容若,已经很多年了 却没什么成效 所以写了两首金缕曲我也飘零很久了 十年来辜负了情谊深重生死相托亦师亦友的你 从前你我齐名不是假的 君不见杜甫曾为了李白而形容消瘦么 你的忧愁也未曾稍减 就像当年流放到夜郎的李白 命运不济啊与你生别离这么多年 问这样的人生凄凉吗 恨绪万千 无法刨解 兄长你生于辛未年 我生于丁丑年 这么多年 冰雪严霜 使本就文弱的身体更加衰弱了 诗词歌赋从今要少作了 节省些精神你我相互等待重逢的那天 但愿天下清明君主贤圣 你能回归故土 整理书稿 使你的文章永久的流传 还有很多要说的 不说了 弟贞观顿首

鲅鱼圈区13634265568: 纳兰心事几人知? -
王雷虚寒: 一个悲,一个真构成了纳兰词的风格.他的好友在他死后回忆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性德,一个被梁启超称作清初学人第一的少年英才;一个皇帝身前三等御前侍卫的将军;一个家境显赫,父亲是朝中宰辅的贵族子弟.写出的词竟然如此的悲哀,这确实让很多人感到不解. 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身上缺少道家那种对生命的解读,不懂得人生不如意时常八九,不懂得“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这恐怕也是他只活了31岁的原因.其时生与死只不过是人世间的一个轮回,看透了他没有什么好悲伤,也就不会因寒堂渡鹤、冷月葬花而暗自伤恨,相反像庄子那样具有大境界的人反而应当快乐.

鲅鱼圈区13634265568: 清代词人比较有名的又哪些? -
王雷虚寒: 出现了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和独树一帜的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此三者被后世称之为清代“词家三绝”,而纳兰性德又与曹贞吉、顾贞观合称“京华三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