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过年习俗,作文、结尾怎么写?、、、

作者&投稿:陀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应城过年有哪些习俗啊??急急急,写作文啊~

  应城和全国一样,过年充满着喜庆的气氛,并有着自己的习俗。这可以从应城关于过年的几首民谣中体会到。
  腊月的民谣云:
  二十一,打扬尘;二十二,炒炒米;
  二十三,做水酒(米酒);二十四,过小年;
  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酒肉;
  二十七,年饭毕;二十八,插红蜡;
  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花谢;
  初一早,年拜了,腰一躬,手一妥,
  麻糕炒米都归我!
  正月的民谣有:
  正月正,麦草青,请七姐,问年成;
  去也棱,来也棱,棱得七姐笑呵呵!
  来也耍,去也耍,耍得七姐骑白马;
  乌龙马,上天井,扫帚马,下地跨;
  有年有月多和谐,正月十五闹灯台!
  元宵夜,放花灯,门前花灯通夜明!
  过小年,过大年,打开后门耕坂田;
  父子兄弟莫偷闲,人人攒劲奔前程,
  再争一个好年成!
  人们一年辛苦劳作,平时难得相聚一叙,正月便成了亲朋沟通感情的最好时机,免不了为熟人、后辈说亲做媒,于是又有了民谣:
  里头锅里炒炒米,外头锅里炒芝麻;
  芝麻芝麻你莫炸,给你找个好人家;
  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
  只要你的花轿抬上门!
  这些民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城人过年的习俗。我不揣浅陋,试图借几件事说说应城人过年,不对和疏漏之处,请知情者不吝指正。


  开年猪

  冬至过后腊月二十三以前,是开(为求吉利,不叫杀叫开)年猪的时节。年猪一般是自家喂养的,大户人家可以很早买回家寄养。旧时的应城,开年猪是件马虎不得的大事,往往要认真斟酌一番,挑个良辰吉日。这一天,主人要邀来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当地的头面人物,名曰帮忙,实则共同庆贺丰收,分享果实,因此场面很热闹。
  开年猪一般安排在下午。主人相中的屠户,多是本地壮汉或小伙,人缘好,会说话,最重要的是手艺精。屠户这一天在活路完成前,不会喝酒,怕误事,犯忌讳。猪在被开以前往往要饿一餐。猪从圈里出来,一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迅速抓住猪尾巴用力往上一提,使猪的两只后腿悬空,另外几个小伙上前揪耳捉脚,将猪腿上下交错地把猪牢牢按倒在宽大的凳子上,屠夫左手用力扳住猪的下巴,胳膊肘狠劲压住猪头,朝右手心吐一口唾沫,然后来回在裤腿上搓一搓,顺手拿起一把尺多长、磨得锃亮的刀。待猪一声叫完,正换气的一刹那,一刀直插猪的心脏,猪呜咽一声,血如泉水般地顺着刀锋飞喷出来,猪挣扎得更厉害了,叫喊声从鼻孔里直冒出来,带些沉闷。随着血有节奏地流出,猪肚子的起伏渐渐变小,声音也逐渐变轻,直至只有从鼻孔与嘴巴里冒出的热气,屠户与小伙子们的手才放心地慢慢松开。开年猪时,只有一刀见红,血流如注,才算吉利。紧接着,屠户将猪后腿根部割开一道口子,再用一根细长的钢条从切口处顺着猪皮在猪体内捅动,抽出钢条,将嘴对准切口,猛劲往里吹气,边吹边用条子在猪身上抽,不一会儿,猪浑身便鼓涨得像个大气包。等气散匀了,赶紧把猪放入装有开水的腰盆里滚一下,屠户开始挦毛,要刀刀见白,把肉刮红了或刮破了都被认为不吉利。不多久,一头“白胖胖”的肥猪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猪头和猪尾巴要完整地下下来,在猪头皮上穿一小孔,把猪尾巴插在猪头上,做成“神府”。“神府”用来敬神祭祖,也可送到庙里求子、祀福,“神府”可腌制,可晒,但不能破坏,一直要供奉结束后才能吃。
  开完年猪,主人会把鲜嫩可口的猪肝、腰花、以及剜下来的大块大块的座蔸送到厨房,做出丰盛的酒席,请大家尽情的享用,屠户这时就可放开量来喝酒了。猪下水、杂骨要熬好,先送父母、长辈,然后是侄儿侄女,再送乡邻、亲戚和朋友,也可直接送生的。要是那家不收,主人就一脸的“怨”气,硬要经过一番推来推去的谦让,直到收下才会乐呵呵地离开。最后主人得到净肉和神府。
  开年猪是家境殷实的表现,但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自开自吃,手头松的,或者离集市远,平时赶集困难,就将整头猪全部留下自用, 想抽钱办年货的可卖出一部分净肉,也有几户人家合起来开一口猪的。净肉及用净肉灌制的香肠要腌制风干,以备随用随取。
  开年猪这天,从烧开水到屠户把活做完,所有在场的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办年货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办年货。旧时应城办年货一般是自己在家里加工或者到外面去买。
  做年菜 做年菜一方面供正月自己食用,另一方面招待亲朋。应城习惯在正月初五以前每日三餐都吃现成的饭,以示来年不受厨事之苦。至于年菜做什么?做多少?那就要看家境、习惯和口味了。一般都要腌肉、腌鱼、腌鸡、灌香肠;打豆腐、压干子、千张,做圆子;腊月二十几还要开卤:卤顺风、拱嘴、腮帮、头皮、“赚头”、猪肚、心、肺、肝、肠、鸡、藕、千张等,这些都是过年时筵席上的美食。
  做茶点 家家户户打糍巴,做汤圆、水酒(米酒);炒炒米、瓜子、蚕豆;做炒米麻糕、麻叶、云片糕、荷叶、酥糖、鸟花;炸翻油饺;备荸荠等地产。年糕因寓意“年年高升”, 所以是过年必备茶点。
  做新衣 年货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添新衣。只要过得去的人家,大人小孩都要做新衣服,一是享受一年来的劳动成果,二是新年有一个新气象,为来年带来好兆头。大家人口往往把裁缝请到家里来做,人少的就把布料拿到裁缝铺里去做。小孩喜欢过年,一是“一年一件花袄子”,二是“天天吃肉吃糖果”,三是有烟花炮竹玩。
  要在外面买的,一是敬神用的香蜡纸草、鞭炮,二是烟、酒、油盐酱醋以及过年要用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腊八


  腊八,远古称“蜡(扎)祭”,是庆祝农业丰收的盛大典礼。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到了南北朝才改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古代的春节从这一天起就算开始了。
  多数人家这一天要熬腊八粥。腊八粥的来历其说不一,人们普遍接受的传说一是纪念佛祖释伽牟尼。传说释伽牟尼痛感人间生死病老之苦,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学说,为了寻求解脱之道,毅然舍弃王位,遍游名山大川,寻访名师。就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他因累、饿而晕倒在比哈邦的尼连河畔,恰巧被一位美若天仙的牧羊姑娘看见了,她用仅有的一点杂粮加上一些野菜煮了一锅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多日粒米未进的释伽牟尼获救,在河里沐浴之后,*****在菩提树下诵经。突然灵窍大开,彻底觉悟,成了佛陀。所以腊月初八就成了佛的“成道节”,每逢此日寺院就用米、豆、香果煮粥供佛。笃信佛教的帝王也用腊八粥赏赐百官,慢慢地民间也以此相互馈送,形成习俗。
  另一为人们接受的传说是一大户人家养一好逸恶劳之子,父母死后坐吃山空,不几年家里就一贫如洗。这年腊月初八,饥饿难忍,从仓里扫到一点杂粮,在院里捡了几颗枣熬粥充饥,端着能照见人影的稀粥,此子翻然悔悟,痛改前非,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为了记住过去,教育后代,每年腊月初八熬一锅杂粮稀粥,久而成俗。
  还有一种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少时为地主家放牧,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一年腊月初八这一天,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后找东西充饥时,在田边发现一只长得肥肥的大老鼠慌慌忙忙地逃进一个洞里,朱元璋走近洞口,用树枝掏了掏,掏出了各种各样的粮食,有小米、玉米、花生、红豆等。他将这些杂粮洗净,煮成粥,吃起来美味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钦定厨房做这种杂粮粥,并赐名“腊八粥”。御厨在粥中加入芡实、莲子、桂花、桃仁、小枣等,使这种粥格外香甜可口。后来,这种粥传到民间,一直相延至今。
  腊八粥用豌豆、绿豆、红豆、豇豆、大米、小米、菱角米、莲子、栗子、红枣等熬制而成,吃时可加些糖,送礼时表面撒些青丝、红丝作装饰。初七要做好洗枣、淘米、泡豆、煮栗等准备工作,后半夜开始熬,天亮前熬好,初八清晨在佛前、祖先牌位前供上,然后相互赠送。有些人家在腊八这天吃素;有些人家还泡腊八醋,把剥好的蒜瓣洗净,放入坛中加入米醋封口,放在温暖处。临近除夕,蒜瓣仿佛翡翠一般,略带酸味,米醋也变得酸中有辣,别具一番风味。

  小 年

  应城的小年是“官三民四亡人二十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功名的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长者过世是二十五。小年的来源有一个传说:从前一大户人家的千金出嫁后,于腊月满脸憔悴忧愁地回了娘家。她与丈夫感情不合,每天得干很重的活,还经常遭丈夫拳打脚踢,婆婆姑姑也虐待她,待她比家里的狗都不如。这次回娘家,女儿想在娘的身边多呆几天,等过了年再回去。可这在旧社会是绝不许的,过了门的女儿一定要到婆家过年。左右为难的娘想出了一个主意:给女儿过一小年,也放鞭炮,也谢年,一切做法都与过大年一样,就是规模小点,日子就定在廿四。让她过了小年,再送她回婆家...... 后来这个习惯便传开了,女儿都到娘家过罢小年再去婆家过大年。现在的小年已没有这个意义了。
  小年这天的主要活动有祭灶和打扬尘。
  打扬尘 也称“扫年”、“扫尘”,源于“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以求送穷、除病、祈吉祥,天长日久演变为年终大扫除。这大扫除也是有故事的:传说人身上都有三尸神,他常在玉帝面前说民间的坏话,每年还在家家户户的屋檐墙角用蜘蛛网做上记号,企图让玉帝在过年时杀了大家。灶王爷知道后很着急,就说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否则就拒不进门。大家遵照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蜘蛛网。除夕夜,天神奉旨下界查看,发现人间美好无比,根本不像三尸神说的那样,人间免去了一场灾难。从此就有了“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这一风俗了。应城“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是辞旧迎新的意思,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扬尘,讲究的人家打扬尘时把家具、陈设通通搬到室外,擦拭干净,长期沉积在屋内角落的灰尘、蜘蛛网彻底扫净,旧年画、门神、对联都要撕掉。有佛堂和财神楼、祖先堂的也要打扫干净。
  祭灶 祭灶源于“纪灶”,是纪念教人用火熟食的先灶者,在夏季举行。据说汉代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在腊月某日做早饭时,忽见“灶神”现形,急忙拜祷,并杀黄羊祭祀,此后他人财两旺,世代昌盛,人们争相效仿,沿袭成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灶王爷又被称作“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的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也有的人家直接将神像贴在墙上。神像有单座和双座之分,如果奉祀人无配偶,则只供单座像。神像上大都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额是“一家之主”。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里,到了腊月二十四,要上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多在黄昏入夜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敬香,燃蜡,供放糖果、煮熟的荸荠、毛芋,清水、料豆、秣草,后三样是为灶王坐骑备的。祭灶时,把糖融化,涂封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应城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由男主人主祭,按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待香、蜡将尽时,再次叩拜,把灶王神像从神龛上请下来,和着纸钱、填好的司命照及草料一并焚烧,边烧边念“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再把凉水泼在地上,有的人家还放鞭炮。祭灶仪式至此结束。灶王爷除夕夜再回来。
  此日忌宰杀、忌借火、忌做针线活。


  除 夕


  农历腊月三十夜晚为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古人在新年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疠之鬼”,谓之“逐除”。它还有除傩、除夜、岁除、大除、大尽等雅称,民间俗称大年三十、年关,是一年之中除旧布新、祈福禳灾的最后一个夜晚,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年饭、敬神祭祖,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守岁。
  吃年饭 也叫团圆饭。一家大小围坐一桌吃饭,俗称围炉。古人席地而坐,围着炉子吃。有桌子后,将炉子放在桌子下,在炉的四周摊铺制钱,象征财旺。
  应城人吃年饭多选择双日,一般是在腊月三十。如家里当年有人过世,就在腊月二十五吃年饭,第二年在二十六,第三年在二十七,第四年就没有约束了。吃年饭有两个时段,一是半夜起来吃年饭,一直吃到天亮,叫越吃越亮,多是生意人家;普通人家下午开始吃年饭,一直吃到点灯,也叫越吃越亮。
  吃年饭前要敬神,把猪神府供在神龛上,摆上果品,几碟小菜,几杯酒,几小碗饭,敬香,燃蜡,长者在神龛前作揖磕头,接着全家人依次作揖磕头,烧纸,把神龛上的酒徐徐洒在地上。一般在马棚、猪圈、鸡舍等处也要上供、烧香。敬神完毕,开始祭祖。桌上上几个小菜,摆上碗筷,不能摆椅凳,据说祖先是不坐的,把自家大门打开一条缝,长者站在门边恭请祖先到家里来过年,并做出背人的姿势,把祖先一一背上座位,开始斟酒,劝酒,然后依次把酒洒在地上,上饭请祖先吃。饭毕,将桌子抬起,转一周,安排下一席,而后客气地送祖先走,并请祖先明年再来过年。送走祖先就放鞭炮,上大菜,自己吃年饭。席间,下辈给长辈敬酒,长辈对下辈说些鼓励的话,并要给压岁钱,同辈相互祝贺。以前做好的鸡鸭鱼肉,美味佳肴,这一餐可以尽情的享用。年夜饭一般都煮得很多,因人们从初一到初五都不做饭。吃年饭的菜也多有吉祥之意,如菜头取意好彩头,长年菜取意长寿,圆子取意团圆,鱼不吃完取意年年有余,青菜取意清清吉吉(来年清静平安),年饭吃得越慢越好,取意长久。年饭吃完,就可以贴对联、关财(大)门了。
  贴春联 也叫贴对联、贴对子,源于“桃符”。据《山海经》记载:很早以前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桃树的枝条弯曲成拱门,是魔鬼下山必经之路,玉帝命神荼、郁垒二神在此把守,如有魔鬼为害百姓,就用苇索捆绑喂虎。战国时期,百姓为了镇邪,就在桃木板上绘神荼、郁垒像,或写 “神荼、郁垒”四字,悬于大门两侧,名为“桃符”,每年春节更换一次,所谓“总把新桃换旧符”。到了秦汉时期,悬挂桃符贺新年已成民间习俗。五代十国的后蜀国君孟昶在桃符上书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称为“桃符对句”,这是最早的春联。
  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记》载,朱元璋除夕传旨:“公卿士庶人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他还把写好的春联赏赐给大臣。由于朱元璋的偏爱与提倡,春节贴春联风靡全国,一直流传下来,并逐渐发展,内容极大地丰富,规格也不断地变化。
  贴门神 源于桃符。古人把大自然的许多现象都归咎于鬼魅作祟,盼望得到“神”的保护,就在桃木上或画或刻神荼、郁垒之像,挂在门侧。到南北朝时神荼、郁垒演化为威武的将军形象,以后又出现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将和神话人物,如秦琼、尉迟恭。相传唐太宗身体不爽,昏沉沉觉得寝宫外有鬼魅呼号,杂有抛砖扔瓦之声。次日,太宗把此事告知群臣,秦琼、尉迟恭自告奋勇在宫外戎装警卫,果然一夜平安无事。太宗大喜,但又觉得二人长期守夜,过于辛苦,于是命画工画二人手执兵器、腰悬弓箭的图像贴在宫门两侧,邪祟遂息,世代相传,演为门神。钟馗成为门神则是由于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住一小鬼,挖其双眼而食,并自称钟馗,生前武举不第,死后决心消除天下妖孽,玄宗的病因此痊愈,于是命吴道子画钟馗像悬于宫门,日久也就成了门神。随着历史的发展,门神的队伍不断扩大,不仅出现了“五子门神”、 “天官赐福”、“福禄寿”等驱邪恶、卫家宅、保平安、降吉祥的多功能门神,就连历史小说中的著名将领、爱国英雄和智能人物,像关羽和关平、岳飞和岳云、杨继业和杨延昭等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的形象都成了门神,他们生前是保家卫国的勇将,死后成守护家园的门神。
  门神长约45厘米,宽约35厘米,在每扇门偏上三分之一的部位各贴一张,如是单门,可贴文武比干、麒麟送子等门神。
  贴年画 也叫门画,源于桃符。年画的出现不晚于汉代,唐代有了年画作坊,但宋以前的年画几乎都是手绘的,宋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赵顼命把皇宫收藏吴道子手绘的钟馗像摩拓制版印刷,赐给大臣,这是木版印刷年画最早的记载。年画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吉祥喜庆类,历史故事类,戏曲类,人物类,花鸟鱼虫类等。年画的画幅有大有小,格式有单张、四扇屏、连环画等。临近春节,屋里贴几张年画可以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守岁 三十夜围炉守岁,整夜不睡,“三十夜晚醒一宿,来年精神一整年”。旧时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吃过年饭,大人就坐在火炉边,剥着平时难得一见的花生、瓜子,吃着糖果,打麻将、推牌九、玩纸牌、摇骰子;小孩子放鞭炮、点灯笼,尽情欢乐。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到晚上10点多钟,一家之主手举点燃的香,分别朝诸神的方向磕头,表示迎请,然后来到厨房灶边,象征性地放一小挂鞭炮,算是接了灶神。
  除夕必须把水缸内盛满水,意为财源横溢。
  进入腊月,人们就要忌口,只说吉利话,不说破口话,所谓“腊时腊月,不能瞎说”。小孩如说溜了嘴,旁边的大人马上会“呸”“呸”几声,并说“童言无忌”。如果摔碎了碗碟等物,大人会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越挞越发”。
  春 节


  春节源于远古社会的“腊祭”,即神农氏时代的“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岁终出祭”。春节是现在的叫法,古时有元旦、元日、元辰、元朔、元正、元春、元朝、端日、朔旦、岁朝、新正和正日等诸多名称。辛亥革命后改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49年,规定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应城常把春节称作“过年”或“年关”。
  关于“年”还有一个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性情凶残,力大无穷。“年”每逢新春前后缺少食物时,就窜到村庄伤害人畜,所以每到这时就人心惶惶,担忧“年”的袭扰。慢慢地人们发现它有三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火光,三怕声响。于是在“年”将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门边挂一块红色桃木板,门前燃起火堆,在村里敲敲打打,彻夜不停,“年”终于吓得不敢出来。人们欢欣鼓舞,准备丰盛的食物庆祝胜利。从此每到这个时节就举行这样一次活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个欢快的节日,叫“过年”。以前的红桃木板演变成了红纸,并在上面写上吉祥的话语,火堆演变成了灯笼,敲敲打打演变成了放鞭炮。
  出天方 又叫“出天行”。旧时鸡叫头遍,打开财(大)门,户主高喊:“财门大打开,金银滚进来”,并带着全家老小在门外摆上祭品,燃香、烧纸、敬酒,向着“财神”方向磕头,鸣鞭迎神,祈求新年财源茂盛,老小平安。出天方后,全家回屋关门,用扫帚从门口向内扫三下,以把财宝扫进屋内。旧时城关一些商户、市民在出天方后不进家门,根据各自的愿望,去百子庵、广福寺、城隍庙、财神庙、寿宁禅寺等地烧香,祈祷许愿。有些老家在农村的城关居民,出天方后就回到乡下上坟,在祖坟前祭拜,燃香、烧纸、放鞭炮。
  拜年 出天方后,晚辈依次给长辈磕头,叫“辞岁”,也叫拜年,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这压岁钱有来历,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叫“祟”的怪物,专在除夕深夜到各家摸睡熟孩子的头,轻者次日发烧头痛,重者变得呆傻,闹得有孩子的人家每到除夕就提心吊胆。有一夫妻50多岁得一宝贝儿子,这年三十,八仙路过此地,算出这孩子将要被“祟”所害,于是变成八杖铜钱,让老夫妻用红纸包好,放在孩子枕边,半夜“祟”果真来到孩子身边,刚要伸出魔爪摸孩子的头,枕边就发出一道刺眼的金光,“祟”吓得落慌而逃,孩子躲过一场灾难。从此家家仿效,因“岁”与“祟”谐音,逐渐演变成“压岁钱”。
  拜年一般初一拜父母、宗族、邻里,初二拜舅家,初三拜岳父母,随后再拜其它亲戚朋友。各家大人小孩在拜邻里时,一般不携带礼品,但每家都喜欢他人到家中拜年,并以各种瓜果、点心、烟茶热情款待。拜邻里时在每家停留时间不长,谓之“拜跑年”。拜跑年有“宁漏一村,不漏一户”之说。去亲戚家拜年要携带烟酒、点心、水果之类的礼物,旧时到了亲戚家先拜佛堂,再拜祖先,最高礼仪是在神龛前行三跪礼,然后按辈分拜年,道“您过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同辈受拜要躬身作揖还礼,口称“不敢当”,同时也接受亲戚的晚辈拜年,主人要给小孩压岁钱。拜年不超过正月十五。大年初一这一天,有些信佛人家,戒杀吃素,说是正月初一吃素,可代替全年。
  新香 又称“烧新香”或“烧新灵”。邻里或亲朋家若上一年有人去世,初一、初二邻里或亲朋好友首先要去给死者拜年(谓之“亡人为大”),即到墓前为死者烧纸、鸣鞭、磕头。然后再到死者家中给其家庭拜年,主人要设宴款待。
  迎送财神、挑财水 正月初二黎明前起床,一是出门迎着财神方位磕头,叫迎财神。也有人往各大商铺、富户送财神像,高喊“送财神来了!”送财神的总要说些吉利话:“金银财宝滚进来”、“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堆满屋”等,以此赚点小钱。二是挑“财水”,城里的富户人家由卖水人送“财水”以取吉利,主人要多给财水钱。晚上,人们把财神像取下烧掉,同时还烧三支香、三叠纸钱,并作三个揖,以祈求财神保佑家人在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幸福美满。
  旧时人们常年劳作,难得相聚,春节便成了人们相聚叙情的最好时节,慢慢地话题便扯到了儿女或亲朋后代的身上,许多年轻人的姻缘就此敲定。
  禁忌 春节不能说“死”、“杀”之类的不吉利的话,不能骂人;忌摔坏器具;初一至初三不能做针线活,不扫地倒垃圾,一般不把门开着;不能洗衣服;初五不能下米做饭,不许动刀,相传这天是米的生日;初一至初五不能卧床说话,否则一年多病。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月半、灯节。其来历众说纷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是: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人们在这个夜晚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吃元宵 元宵也称“汤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年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漂浮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 “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楚昭王命人仿制,逐渐演变成“汤圆”。因“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应城人还有元宵节吃春卷和月半粑的习俗,有“吃了月半粑,准备种庄稼”之说。
  燃灯 源于一个神话传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一只神鹅落到人间,被猎人射伤。玉帝非常生气,下旨在正月十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放火。天宫中一位善良的仙女冒险下凡,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人们。于是人们想出一个办法,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燃放烟火。天兵打开天门,看到人间火光一片,以为火已经烧起来了,就去禀告玉皇大帝,不必再下凡放火了。这样,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保住了。从此,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放鞭炮,一直延续到现在。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南宋时,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所以流传下来。
  玩龙灯 玩龙灯早在汉代就已十分流行。元宵节这天,人们把扎制的巨龙高擎手中,尽情挥舞玩耍,其中既有对龙的顶礼膜拜之敬,又有祈求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玩龙灯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并有鞭炮、锣鼓和唢呐伴奏助威。
  舞狮子 舞狮子也流行于汉代。舞狮子常伴随锣鼓声进行,锣鼓的节奏为“天——下——太平”三个音节,以示人们欢庆节日、渴望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的心愿。在自家门前舞狮子时,人们要放鞭炮,驱赶邪恶。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述各类活动,在应城也多为开展。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旧的一年过去了,我们迎来新的一年,我喜欢春节热闹欢乐的场景!

应城和全国一样,过年充满着喜庆的气氛,并有着自己的习俗。这可以从应城关于过年的几首民谣中体会到。
腊月的民谣云:
二十一,打扬尘;二十二,炒炒米;
二十三,做水酒(米酒);二十四,过小年;
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酒肉;
二十七,年饭毕;二十八,插红蜡;
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花谢;
初一早,年拜了,腰一躬,手一妥,
麻糕炒米都归我!
正月的民谣有:
正月正,麦草青,请七姐,问年成;
去也棱,来也棱,棱得七姐笑呵呵!
来也耍,去也耍,耍得七姐骑白马;
乌龙马,上天井,扫帚马,下地跨;
有年有月多和谐,正月十五闹灯台!
元宵夜,放花灯,门前花灯通夜明!
过小年,过大年,打开后门耕坂田;
父子兄弟莫偷闲,人人攒劲奔前程,
再争一个好年成!
人们一年辛苦劳作,平时难得相聚一叙,正月便成了亲朋沟通感情的最好时机,免不了为熟人、后辈说亲做媒,于是又有了民谣:
里头锅里炒炒米,外头锅里炒芝麻;
芝麻芝麻你莫炸,给你找个好人家;
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
只要你的花轿抬上门!
这些民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城人过年的习俗。我不揣浅陋,试图借几件事说说应城人过年,不对和疏漏之处,请知情者不吝指正。

开年猪

冬至过后腊月二十三以前,是开(为求吉利,不叫杀叫开)年猪的时节。年猪一般是自家喂养的,大户人家可以很早买回家寄养。旧时的应城,开年猪是件马虎不得的大事,往往要认真斟酌一番,挑个良辰吉日。这一天,主人要邀来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当地的头面人物,名曰帮忙,实则共同庆贺丰收,分享果实,因此场面很热闹。
开年猪一般安排在下午。主人相中的屠户,多是本地壮汉或小伙,人缘好,会说话,最重要的是手艺精。屠户这一天在活路完成前,不会喝酒,怕误事,犯忌讳。猪在被开以前往往要饿一餐。猪从圈里出来,一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迅速抓住猪尾巴用力往上一提,使猪的两只后腿悬空,另外几个小伙上前揪耳捉脚,将猪腿上下交错地把猪牢牢按倒在宽大的凳子上,屠夫左手用力扳住猪的下巴,胳膊肘狠劲压住猪头,朝右手心吐一口唾沫,然后来回在裤腿上搓一搓,顺手拿起一把尺多长、磨得锃亮的刀。待猪一声叫完,正换气的一刹那,一刀直插猪的心脏,猪呜咽一声,血如泉水般地顺着刀锋飞喷出来,猪挣扎得更厉害了,叫喊声从鼻孔里直冒出来,带些沉闷。随着血有节奏地流出,猪肚子的起伏渐渐变小,声音也逐渐变轻,直至只有从鼻孔与嘴巴里冒出的热气,屠户与小伙子们的手才放心地慢慢松开。开年猪时,只有一刀见红,血流如注,才算吉利。紧接着,屠户将猪后腿根部割开一道口子,再用一根细长的钢条从切口处顺着猪皮在猪体内捅动,抽出钢条,将嘴对准切口,猛劲往里吹气,边吹边用条子在猪身上抽,不一会儿,猪浑身便鼓涨得像个大气包。等气散匀了,赶紧把猪放入装有开水的腰盆里滚一下,屠户开始挦毛,要刀刀见白,把肉刮红了或刮破了都被认为不吉利。不多久,一头“白胖胖”的肥猪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猪头和猪尾巴要完整地下下来,在猪头皮上穿一小孔,把猪尾巴插在猪头上,做成“神府”。“神府”用来敬神祭祖,也可送到庙里求子、祀福,“神府”可腌制,可晒,但不能破坏,一直要供奉结束后才能吃。
开完年猪,主人会把鲜嫩可口的猪肝、腰花、以及剜下来的大块大块的座蔸送到厨房,做出丰盛的酒席,请大家尽情的享用,屠户这时就可放开量来喝酒了。猪下水、杂骨要熬好,先送父母、长辈,然后是侄儿侄女,再送乡邻、亲戚和朋友,也可直接送生的。要是那家不收,主人就一脸的“怨”气,硬要经过一番推来推去的谦让,直到收下才会乐呵呵地离开。最后主人得到净肉和神府。
开年猪是家境殷实的表现,但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自开自吃,手头松的,或者离集市远,平时赶集困难,就将整头猪全部留下自用, 想抽钱办年货的可卖出一部分净肉,也有几户人家合起来开一口猪的。净肉及用净肉灌制的香肠要腌制风干,以备随用随取。
开年猪这天,从烧开水到屠户把活做完,所有在场的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办年货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办年货。旧时应城办年货一般是自己在家里加工或者到外面去买。
做年菜 做年菜一方面供正月自己食用,另一方面招待亲朋。应城习惯在正月初五以前每日三餐都吃现成的饭,以示来年不受厨事之苦。至于年菜做什么?做多少?那就要看家境、习惯和口味了。一般都要腌肉、腌鱼、腌鸡、灌香肠;打豆腐、压干子、千张,做圆子;腊月二十几还要开卤:卤顺风、拱嘴、腮帮、头皮、“赚头”、猪肚、心、肺、肝、肠、鸡、藕、千张等,这些都是过年时筵席上的美食。
做茶点 家家户户打糍巴,做汤圆、水酒(米酒);炒炒米、瓜子、蚕豆;做炒米麻糕、麻叶、云片糕、荷叶、酥糖、鸟花;炸翻油饺;备荸荠等地产。年糕因寓意“年年高升”, 所以是过年必备茶点。
做新衣 年货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添新衣。只要过得去的人家,大人小孩都要做新衣服,一是享受一年来的劳动成果,二是新年有一个新气象,为来年带来好兆头。大家人口往往把裁缝请到家里来做,人少的就把布料拿到裁缝铺里去做。小孩喜欢过年,一是“一年一件花袄子”,二是“天天吃肉吃糖果”,三是有烟花炮竹玩。
要在外面买的,一是敬神用的香蜡纸草、鞭炮,二是烟、酒、油盐酱醋以及过年要用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腊八

腊八,远古称“蜡(扎)祭”,是庆祝农业丰收的盛大典礼。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到了南北朝才改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古代的春节从这一天起就算开始了。
多数人家这一天要熬腊八粥。腊八粥的来历其说不一,人们普遍接受的传说一是纪念佛祖释伽牟尼。传说释伽牟尼痛感人间生死病老之苦,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学说,为了寻求解脱之道,毅然舍弃王位,遍游名山大川,寻访名师。就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他因累、饿而晕倒在比哈邦的尼连河畔,恰巧被一位美若天仙的牧羊姑娘看见了,她用仅有的一点杂粮加上一些野菜煮了一锅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多日粒米未进的释伽牟尼获救,在河里沐浴之后,*****在菩提树下诵经。突然灵窍大开,彻底觉悟,成了佛陀。所以腊月初八就成了佛的“成道节”,每逢此日寺院就用米、豆、香果煮粥供佛。笃信佛教的帝王也用腊八粥赏赐百官,慢慢地民间也以此相互馈送,形成习俗。
另一为人们接受的传说是一大户人家养一好逸恶劳之子,父母死后坐吃山空,不几年家里就一贫如洗。这年腊月初八,饥饿难忍,从仓里扫到一点杂粮,在院里捡了几颗枣熬粥充饥,端着能照见人影的稀粥,此子翻然悔悟,痛改前非,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为了记住过去,教育后代,每年腊月初八熬一锅杂粮稀粥,久而成俗。
还有一种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少时为地主家放牧,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一年腊月初八这一天,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后找东西充饥时,在田边发现一只长得肥肥的大老鼠慌慌忙忙地逃进一个洞里,朱元璋走近洞口,用树枝掏了掏,掏出了各种各样的粮食,有小米、玉米、花生、红豆等。他将这些杂粮洗净,煮成粥,吃起来美味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钦定厨房做这种杂粮粥,并赐名“腊八粥”。御厨在粥中加入芡实、莲子、桂花、桃仁、小枣等,使这种粥格外香甜可口。后来,这种粥传到民间,一直相延至今。
腊八粥用豌豆、绿豆、红豆、豇豆、大米、小米、菱角米、莲子、栗子、红枣等熬制而成,吃时可加些糖,送礼时表面撒些青丝、红丝作装饰。初七要做好洗枣、淘米、泡豆、煮栗等准备工作,后半夜开始熬,天亮前熬好,初八清晨在佛前、祖先牌位前供上,然后相互赠送。有些人家在腊八这天吃素;有些人家还泡腊八醋,把剥好的蒜瓣洗净,放入坛中加入米醋封口,放在温暖处。临近除夕,蒜瓣仿佛翡翠一般,略带酸味,米醋也变得酸中有辣,别具一番风味。

小 年

应城的小年是“官三民四亡人二十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功名的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长者过世是二十五。小年的来源有一个传说:从前一大户人家的千金出嫁后,于腊月满脸憔悴忧愁地回了娘家。她与丈夫感情不合,每天得干很重的活,还经常遭丈夫拳打脚踢,婆婆姑姑也虐待她,待她比家里的狗都不如。这次回娘家,女儿想在娘的身边多呆几天,等过了年再回去。可这在旧社会是绝不许的,过了门的女儿一定要到婆家过年。左右为难的娘想出了一个主意:给女儿过一小年,也放鞭炮,也谢年,一切做法都与过大年一样,就是规模小点,日子就定在廿四。让她过了小年,再送她回婆家...... 后来这个习惯便传开了,女儿都到娘家过罢小年再去婆家过大年。现在的小年已没有这个意义了。
小年这天的主要活动有祭灶和打扬尘。
打扬尘 也称“扫年”、“扫尘”,源于“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以求送穷、除病、祈吉祥,天长日久演变为年终大扫除。这大扫除也是有故事的:传说人身上都有三尸神,他常在玉帝面前说民间的坏话,每年还在家家户户的屋檐墙角用蜘蛛网做上记号,企图让玉帝在过年时杀了大家。灶王爷知道后很着急,就说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否则就拒不进门。大家遵照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蜘蛛网。除夕夜,天神奉旨下界查看,发现人间美好无比,根本不像三尸神说的那样,人间免去了一场灾难。从此就有了“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这一风俗了。应城“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是辞旧迎新的意思,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扬尘,讲究的人家打扬尘时把家具、陈设通通搬到室外,擦拭干净,长期沉积在屋内角落的灰尘、蜘蛛网彻底扫净,旧年画、门神、对联都要撕掉。有佛堂和财神楼、祖先堂的也要打扫干净。
祭灶 祭灶源于“纪灶”,是纪念教人用火熟食的先灶者,在夏季举行。据说汉代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在腊月某日做早饭时,忽见“灶神”现形,急忙拜祷,并杀黄羊祭祀,此后他人财两旺,世代昌盛,人们争相效仿,沿袭成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灶王爷又被称作“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的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也有的人家直接将神像贴在墙上。神像有单座和双座之分,如果奉祀人无配偶,则只供单座像。神像上大都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额是“一家之主”。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里,到了腊月二十四,要上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多在黄昏入夜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敬香,燃蜡,供放糖果、煮熟的荸荠、毛芋,清水、料豆、秣草,后三样是为灶王坐骑备的。祭灶时,把糖融化,涂封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应城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由男主人主祭,按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待香、蜡将尽时,再次叩拜,把灶王神像从神龛上请下来,和着纸钱、填好的司命照及草料一并焚烧,边烧边念“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再把凉水泼在地上,有的人家还放鞭炮。祭灶仪式至此结束。灶王爷除夕夜再回来。
此日忌宰杀、忌借火、忌做针线活。

除 夕

农历腊月三十夜晚为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古人在新年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疠之鬼”,谓之“逐除”。它还有除傩、除夜、岁除、大除、大尽等雅称,民间俗称大年三十、年关,是一年之中除旧布新、祈福禳灾的最后一个夜晚,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年饭、敬神祭祖,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守岁。
吃年饭 也叫团圆饭。一家大小围坐一桌吃饭,俗称围炉。古人席地而坐,围着炉子吃。有桌子后,将炉子放在桌子下,在炉的四周摊铺制钱,象征财旺。
应城人吃年饭多选择双日,一般是在腊月三十。如家里当年有人过世,就在腊月二十五吃年饭,第二年在二十六,第三年在二十七,第四年就没有约束了。吃年饭有两个时段,一是半夜起来吃年饭,一直吃到天亮,叫越吃越亮,多是生意人家;普通人家下午开始吃年饭,一直吃到点灯,也叫越吃越亮。
吃年饭前要敬神,把猪神府供在神龛上,摆上果品,几碟小菜,几杯酒,几小碗饭,敬香,燃蜡,长者在神龛前作揖磕头,接着全家人依次作揖磕头,烧纸,把神龛上的酒徐徐洒在地上。一般在马棚、猪圈、鸡舍等处也要上供、烧香。敬神完毕,开始祭祖。桌上上几个小菜,摆上碗筷,不能摆椅凳,据说祖先是不坐的,把自家大门打开一条缝,长者站在门边恭请祖先到家里来过年,并做出背人的姿势,把祖先一一背上座位,开始斟酒,劝酒,然后依次把酒洒在地上,上饭请祖先吃。饭毕,将桌子抬起,转一周,安排下一席,而后客气地送祖先走,并请祖先明年再来过年。送走祖先就放鞭炮,上大菜,自己吃年饭。席间,下辈给长辈敬酒,长辈对下辈说些鼓励的话,并要给压岁钱,同辈相互祝贺。以前做好的鸡鸭鱼肉,美味佳肴,这一餐可以尽情的享用。年夜饭一般都煮得很多,因人们从初一到初五都不做饭。吃年饭的菜也多有吉祥之意,如菜头取意好彩头,长年菜取意长寿,圆子取意团圆,鱼不吃完取意年年有余,青菜取意清清吉吉(来年清静平安),年饭吃得越慢越好,取意长久。年饭吃完,就可以贴对联、关财(大)门了。
贴春联 也叫贴对联、贴对子,源于“桃符”。据《山海经》记载:很早以前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桃树的枝条弯曲成拱门,是魔鬼下山必经之路,玉帝命神荼、郁垒二神在此把守,如有魔鬼为害百姓,就用苇索捆绑喂虎。战国时期,百姓为了镇邪,就在桃木板上绘神荼、郁垒像,或写 “神荼、郁垒”四字,悬于大门两侧,名为“桃符”,每年春节更换一次,所谓“总把新桃换旧符”。到了秦汉时期,悬挂桃符贺新年已成民间习俗。五代十国的后蜀国君孟昶在桃符上书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称为“桃符对句”,这是最早的春联。
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记》载,朱元璋除夕传旨:“公卿士庶人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他还把写好的春联赏赐给大臣。由于朱元璋的偏爱与提倡,春节贴春联风靡全国,一直流传下来,并逐渐发展,内容极大地丰富,规格也不断地变化。
贴门神 源于桃符。古人把大自然的许多现象都归咎于鬼魅作祟,盼望得到“神”的保护,就在桃木上或画或刻神荼、郁垒之像,挂在门侧。到南北朝时神荼、郁垒演化为威武的将军形象,以后又出现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将和神话人物,如秦琼、尉迟恭。相传唐太宗身体不爽,昏沉沉觉得寝宫外有鬼魅呼号,杂有抛砖扔瓦之声。次日,太宗把此事告知群臣,秦琼、尉迟恭自告奋勇在宫外戎装警卫,果然一夜平安无事。太宗大喜,但又觉得二人长期守夜,过于辛苦,于是命画工画二人手执兵器、腰悬弓箭的图像贴在宫门两侧,邪祟遂息,世代相传,演为门神。钟馗成为门神则是由于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住一小鬼,挖其双眼而食,并自称钟馗,生前武举不第,死后决心消除天下妖孽,玄宗的病因此痊愈,于是命吴道子画钟馗像悬于宫门,日久也就成了门神。随着历史的发展,门神的队伍不断扩大,不仅出现了“五子门神”、 “天官赐福”、“福禄寿”等驱邪恶、卫家宅、保平安、降吉祥的多功能门神,就连历史小说中的著名将领、爱国英雄和智能人物,像关羽和关平、岳飞和岳云、杨继业和杨延昭等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的形象都成了门神,他们生前是保家卫国的勇将,死后成守护家园的门神。
门神长约45厘米,宽约35厘米,在每扇门偏上三分之一的部位各贴一张,如是单门,可贴文武比干、麒麟送子等门神。
贴年画 也叫门画,源于桃符。年画的出现不晚于汉代,唐代有了年画作坊,但宋以前的年画几乎都是手绘的,宋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赵顼命把皇宫收藏吴道子手绘的钟馗像摩拓制版印刷,赐给大臣,这是木版印刷年画最早的记载。年画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吉祥喜庆类,历史故事类,戏曲类,人物类,花鸟鱼虫类等。年画的画幅有大有小,格式有单张、四扇屏、连环画等。临近春节,屋里贴几张年画可以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守岁 三十夜围炉守岁,整夜不睡,“三十夜晚醒一宿,来年精神一整年”。旧时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吃过年饭,大人就坐在火炉边,剥着平时难得一见的花生、瓜子,吃着糖果,打麻将、推牌九、玩纸牌、摇骰子;小孩子放鞭炮、点灯笼,尽情欢乐。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到晚上10点多钟,一家之主手举点燃的香,分别朝诸神的方向磕头,表示迎请,然后来到厨房灶边,象征性地放一小挂鞭炮,算是接了灶神。
除夕必须把水缸内盛满水,意为财源横溢。
进入腊月,人们就要忌口,只说吉利话,不说破口话,所谓“腊时腊月,不能瞎说”。小孩如说溜了嘴,旁边的大人马上会“呸”“呸”几声,并说“童言无忌”。如果摔碎了碗碟等物,大人会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越挞越发”。
春 节

春节源于远古社会的“腊祭”,即神农氏时代的“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岁终出祭”。春节是现在的叫法,古时有元旦、元日、元辰、元朔、元正、元春、元朝、端日、朔旦、岁朝、新正和正日等诸多名称。辛亥革命后改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49年,规定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应城常把春节称作“过年”或“年关”。
关于“年”还有一个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性情凶残,力大无穷。“年”每逢新春前后缺少食物时,就窜到村庄伤害人畜,所以每到这时就人心惶惶,担忧“年”的袭扰。慢慢地人们发现它有三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火光,三怕声响。于是在“年”将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门边挂一块红色桃木板,门前燃起火堆,在村里敲敲打打,彻夜不停,“年”终于吓得不敢出来。人们欢欣鼓舞,准备丰盛的食物庆祝胜利。从此每到这个时节就举行这样一次活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个欢快的节日,叫“过年”。以前的红桃木板演变成了红纸,并在上面写上吉祥的话语,火堆演变成了灯笼,敲敲打打演变成了放鞭炮。
出天方 又叫“出天行”。旧时鸡叫头遍,打开财(大)门,户主高喊:“财门大打开,金银滚进来”,并带着全家老小在门外摆上祭品,燃香、烧纸、敬酒,向着“财神”方向磕头,鸣鞭迎神,祈求新年财源茂盛,老小平安。出天方后,全家回屋关门,用扫帚从门口向内扫三下,以把财宝扫进屋内。旧时城关一些商户、市民在出天方后不进家门,根据各自的愿望,去百子庵、广福寺、城隍庙、财神庙、寿宁禅寺等地烧香,祈祷许愿。有些老家在农村的城关居民,出天方后就回到乡下上坟,在祖坟前祭拜,燃香、烧纸、放鞭炮。
拜年 出天方后,晚辈依次给长辈磕头,叫“辞岁”,也叫拜年,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这压岁钱有来历,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叫“祟”的怪物,专在除夕深夜到各家摸睡熟孩子的头,轻者次日发烧头痛,重者变得呆傻,闹得有孩子的人家每到除夕就提心吊胆。有一夫妻50多岁得一宝贝儿子,这年三十,八仙路过此地,算出这孩子将要被“祟”所害,于是变成八杖铜钱,让老夫妻用红纸包好,放在孩子枕边,半夜“祟”果真来到孩子身边,刚要伸出魔爪摸孩子的头,枕边就发出一道刺眼的金光,“祟”吓得落慌而逃,孩子躲过一场灾难。从此家家仿效,因“岁”与“祟”谐音,逐渐演变成“压岁钱”。
拜年一般初一拜父母、宗族、邻里,初二拜舅家,初三拜岳父母,随后再拜其它亲戚朋友。各家大人小孩在拜邻里时,一般不携带礼品,但每家都喜欢他人到家中拜年,并以各种瓜果、点心、烟茶热情款待。拜邻里时在每家停留时间不长,谓之“拜跑年”。拜跑年有“宁漏一村,不漏一户”之说。去亲戚家拜年要携带烟酒、点心、水果之类的礼物,旧时到了亲戚家先拜佛堂,再拜祖先,最高礼仪是在神龛前行三跪礼,然后按辈分拜年,道“您过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同辈受拜要躬身作揖还礼,口称“不敢当”,同时也接受亲戚的晚辈拜年,主人要给小孩压岁钱。拜年不超过正月十五。大年初一这一天,有些信佛人家,戒杀吃素,说是正月初一吃素,可代替全年。
新香 又称“烧新香”或“烧新灵”。邻里或亲朋家若上一年有人去世,初一、初二邻里或亲朋好友首先要去给死者拜年(谓之“亡人为大”),即到墓前为死者烧纸、鸣鞭、磕头。然后再到死者家中给其家庭拜年,主人要设宴款待。
迎送财神、挑财水 正月初二黎明前起床,一是出门迎着财神方位磕头,叫迎财神。也有人往各大商铺、富户送财神像,高喊“送财神来了!”送财神的总要说些吉利话:“金银财宝滚进来”、“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堆满屋”等,以此赚点小钱。二是挑“财水”,城里的富户人家由卖水人送“财水”以取吉利,主人要多给财水钱。晚上,人们把财神像取下烧掉,同时还烧三支香、三叠纸钱,并作三个揖,以祈求财神保佑家人在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幸福美满。
旧时人们常年劳作,难得相聚,春节便成了人们相聚叙情的最好时节,慢慢地话题便扯到了儿女或亲朋后代的身上,许多年轻人的姻缘就此敲定。
禁忌 春节不能说“死”、“杀”之类的不吉利的话,不能骂人;忌摔坏器具;初一至初三不能做针线活,不扫地倒垃圾,一般不把门开着;不能洗衣服;初五不能下米做饭,不许动刀,相传这天是米的生日;初一至初五不能卧床说话,否则一年多病。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月半、灯节。其来历众说纷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是: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人们在这个夜晚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吃元宵 元宵也称“汤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年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漂浮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 “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楚昭王命人仿制,逐渐演变成“汤圆”。因“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应城人还有元宵节吃春卷和月半粑的习俗,有“吃了月半粑,准备种庄稼”之说。
燃灯 源于一个神话传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一只神鹅落到人间,被猎人射伤。玉帝非常生气,下旨在正月十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放火。天宫中一位善良的仙女冒险下凡,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人们。于是人们想出一个办法,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燃放烟火。天兵打开天门,看到人间火光一片,以为火已经烧起来了,就去禀告玉皇大帝,不必再下凡放火了。这样,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保住了。从此,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放鞭炮,一直延续到现在。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南宋时,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所以流传下来。
玩龙灯 玩龙灯早在汉代就已十分流行。元宵节这天,人们把扎制的巨龙高擎手中,尽情挥舞玩耍,其中既有对龙的顶礼膜拜之敬,又有祈求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玩龙灯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并有鞭炮、锣鼓和唢呐伴奏助威。
舞狮子 舞狮子也流行于汉代。舞狮子常伴随锣鼓声进行,锣鼓的节奏为“天——下——太平”三个音节,以示人们欢庆节日、渴望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的心愿。在自家门前舞狮子时,人们要放鞭炮,驱赶邪恶。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述各类活动,在应城也多为开展。

应城和全国一样,过年充满着喜庆的气氛,并有着自己的习俗。这可以从应城关于过年的几首民谣中体会到。
腊月的民谣云:
二十一,打扬尘;二十二,炒炒米;
二十三,做水酒(米酒);二十四,过小年;
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酒肉;
二十七,年饭毕;二十八,插红蜡;
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花谢;
初一早,年拜了,腰一躬,手一妥,
麻糕炒米都归我!
正月的民谣有:
正月正,麦草青,请七姐,问年成;
去也棱,来也棱,棱得七姐笑呵呵!
来也耍,去也耍,耍得七姐骑白马;
乌龙马,上天井,扫帚马,下地跨;
有年有月多和谐,正月十五闹灯台!
元宵夜,放花灯,门前花灯通夜明!
过小年,过大年,打开后门耕坂田;
父子兄弟莫偷闲,人人攒劲奔前程,
再争一个好年成!
人们一年辛苦劳作,平时难得相聚一叙,正月便成了亲朋沟通感情的最好时机,免不了为熟人、后辈说亲做媒,于是又有了民谣:
里头锅里炒炒米,外头锅里炒芝麻;
芝麻芝麻你莫炸,给你找个好人家;
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
只要你的花轿抬上门!
这些民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城人过年的习俗。我不揣浅陋,试图借几件事说说应城人过年,不对和疏漏之处,请知情者不吝指正。
开年猪
冬至过后腊月二十三以前,是开(为求吉利,不叫杀叫开)年猪的时节。年猪一般是自家喂养的,大户人家可以很早买回家寄养。旧时的应城,开年猪是件马虎不得的大事,往往要认真斟酌一番,挑个良辰吉日。这一天,主人要邀来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当地的头面人物,名曰帮忙,实则共同庆贺丰收,分享果实,因此场面很热闹。
开年猪一般安排在下午。主人相中的屠户,多是本地壮汉或小伙,人缘好,会说话,最重要的是手艺精。屠户这一天在活路完成前,不会喝酒,怕误事,犯忌讳。猪在被开以前往往要饿一餐。猪从圈里出来,一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迅速抓住猪尾巴用力往上一提,使猪的两只后腿悬空,另外几个小伙上前揪耳捉脚,将猪腿上下交错地把猪牢牢按倒在宽大的凳子上,屠夫左手用力扳住猪的下巴,胳膊肘狠劲压住猪头,朝右手心吐一口唾沫,然后来回在裤腿上搓一搓,顺手拿起一把尺多长、磨得锃亮的刀。待猪一声叫完,正换气的一刹那,一刀直插猪的心脏,猪呜咽一声,血如泉水般地顺着刀锋飞喷出来,猪挣扎得更厉害了,叫喊声从鼻孔里直冒出来,带些沉闷。随着血有节奏地流出,猪肚子的起伏渐渐变小,声音也逐渐变轻,直至只有从鼻孔与嘴巴里冒出的热气,屠户与小伙子们的手才放心地慢慢松开。开年猪时,只有一刀见红,血流如注,才算吉利。紧接着,屠户将猪后腿根部割开一道口子,再用一根细长的钢条从切口处顺着猪皮在猪体内捅动,抽出钢条,将嘴对准切口,猛劲往里吹气,边吹边用条子在猪身上抽,不一会儿,猪浑身便鼓涨得像个大气包。等气散匀了,赶紧把猪放入装有开水的腰盆里滚一下,屠户开始挦毛,要刀刀见白,把肉刮红了或刮破了都被认为不吉利。不多久,一头“白胖胖”的肥猪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猪头和猪尾巴要完整地下下来,在猪头皮上穿一小孔,把猪尾巴插在猪头上,做成“神府”。“神府”用来敬神祭祖,也可送到庙里求子、祀福,“神府”可腌制,可晒,但不能破坏,一直要供奉结束后才能吃。
开完年猪,主人会把鲜嫩可口的猪肝、腰花、以及剜下来的大块大块的座蔸送到厨房,做出丰盛的酒席,请大家尽情的享用,屠户这时就可放开量来喝酒了。猪下水、杂骨要熬好,先送父母、长辈,然后是侄儿侄女,再送乡邻、亲戚和朋友,也可直接送生的。要是那家不收,主人就一脸的“怨”气,硬要经过一番推来推去的谦让,直到收下才会乐呵呵地离开。最后主人得到净肉和神府。
开年猪是家境殷实的表现,但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自开自吃,手头松的,或者离集市远,平时赶集困难,就将整头猪全部留下自用, 想抽钱办年货的可卖出一部分净肉,也有几户人家合起来开一口猪的。净肉及用净肉灌制的香肠要腌制风干,以备随用随取。
开年猪这天,从烧开水到屠户把活做完,所有在场的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办年货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办年货。旧时应城办年货一般是自己在家里加工或者到外面去买。
做年菜 做年菜一方面供正月自己食用,另一方面招待亲朋。应城习惯在正月初五以前每日三餐都吃现成的饭,以示来年不受厨事之苦。至于年菜做什么?做多少?那就要看家境、习惯和口味了。一般都要腌肉、腌鱼、腌鸡、灌香肠;打豆腐、压干子、千张,做圆子;腊月二十几还要开卤:卤顺风、拱嘴、腮帮、头皮、“赚头”、猪肚、心、肺、肝、肠、鸡、藕、千张等,这些都是过年时筵席上的美食。
做茶点 家家户户打糍巴,做汤圆、水酒(米酒);炒炒米、瓜子、蚕豆;做炒米麻糕、麻叶、云片糕、荷叶、酥糖、鸟花;炸翻油饺;备荸荠等地产。年糕因寓意“年年高升”, 所以是过年必备茶点。
做新衣 年货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添新衣。只要过得去的人家,大人小孩都要做新衣服,一是享受一年来的劳动成果,二是新年有一个新气象,为来年带来好兆头。大家人口往往把裁缝请到家里来做,人少的就把布料拿到裁缝铺里去做。小孩喜欢过年,一是“一年一件花袄子”,二是“天天吃肉吃糖果”,三是有烟花炮竹玩。
要在外面买的,一是敬神用的香蜡纸草、鞭炮,二是烟、酒、油盐酱醋以及过年要用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腊八
腊八,远古称“蜡(扎)祭”,是庆祝农业丰收的盛大典礼。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到了南北朝才改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古代的春节从这一天起就算开始了。
多数人家这一天要熬腊八粥。腊八粥的来历其说不一,人们普遍接受的传说一是纪念佛祖释伽牟尼。传说释伽牟尼痛感人间生死病老之苦,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学说,为了寻求解脱之道,毅然舍弃王位,遍游名山大川,寻访名师。就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他因累、饿而晕倒在比哈邦的尼连河畔,恰巧被一位美若天仙的牧羊姑娘看见了,她用仅有的一点杂粮加上一些野菜煮了一锅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多日粒米未进的释伽牟尼获救,在河里沐浴之后,*****在菩提树下诵经。突然灵窍大开,彻底觉悟,成了佛陀。所以腊月初八就成了佛的“成道节”,每逢此日寺院就用米、豆、香果煮粥供佛。笃信佛教的帝王也用腊八粥赏赐百官,慢慢地民间也以此相互馈送,形成习俗。
另一为人们接受的传说是一大户人家养一好逸恶劳之子,父母死后坐吃山空,不几年家里就一贫如洗。这年腊月初八,饥饿难忍,从仓里扫到一点杂粮,在院里捡了几颗枣熬粥充饥,端着能照见人影的稀粥,此子翻然悔悟,痛改前非,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为了记住过去,教育后代,每年腊月初八熬一锅杂粮稀粥,久而成俗。
还有一种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少时为地主家放牧,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一年腊月初八这一天,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后找东西充饥时,在田边发现一只长得肥肥的大老鼠慌慌忙忙地逃进一个洞里,朱元璋走近洞口,用树枝掏了掏,掏出了各种各样的粮食,有小米、玉米、花生、红豆等。他将这些杂粮洗净,煮成粥,吃起来美味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钦定厨房做这种杂粮粥,并赐名“腊八粥”。御厨在粥中加入芡实、莲子、桂花、桃仁、小枣等,使这种粥格外香甜可口。后来,这种粥传到民间,一直相延至今。
腊八粥用豌豆、绿豆、红豆、豇豆、大米、小米、菱角米、莲子、栗子、红枣等熬制而成,吃时可加些糖,送礼时表面撒些青丝、红丝作装饰。初七要做好洗枣、淘米、泡豆、煮栗等准备工作,后半夜开始熬,天亮前熬好,初八清晨在佛前、祖先牌位前供上,然后相互赠送。有些人家在腊八这天吃素;有些人家还泡腊八醋,把剥好的蒜瓣洗净,放入坛中加入米醋封口,放在温暖处。临近除夕,蒜瓣仿佛翡翠一般,略带酸味,米醋也变得酸中有辣,别具一番风味。
小 年
应城的小年是“官三民四亡人二十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功名的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长者过世是二十五。小年的来源有一个传说:从前一大户人家的千金出嫁后,于腊月满脸憔悴忧愁地回了娘家。她与丈夫感情不合,每天得干很重的活,还经常遭丈夫拳打脚踢,婆婆姑姑也虐待她,待她比家里的狗都不如。这次回娘家,女儿想在娘的身边多呆几天,等过了年再回去。可这在旧社会是绝不许的,过了门的女儿一定要到婆家过年。左右为难的娘想出了一个主意:给女儿过一小年,也放鞭炮,也谢年,一切做法都与过大年一样,就是规模小点,日子就定在廿四。让她过了小年,再送她回婆家...... 后来这个习惯便传开了,女儿都到娘家过罢小年再去婆家过大年。现在的小年已没有这个意义了。
小年这天的主要活动有祭灶和打扬尘。
打扬尘 也称“扫年”、“扫尘”,源于“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以求送穷、除病、祈吉祥,天长日久演变为年终大扫除。这大扫除也是有故事的:传说人身上都有三尸神,他常在玉帝面前说民间的坏话,每年还在家家户户的屋檐墙角用蜘蛛网做上记号,企图让玉帝在过年时杀了大家。灶王爷知道后很着急,就说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否则就拒不进门。大家遵照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蜘蛛网。除夕夜,天神奉旨下界查看,发现人间美好无比,根本不像三尸神说的那样,人间免去了一场灾难。从此就有了“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这一风俗了。应城“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是辞旧迎新的意思,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扬尘,讲究的人家打扬尘时把家具、陈设通通搬到室外,擦拭干净,长期沉积在屋内角落的灰尘、蜘蛛网彻底扫净,旧年画、门神、对联都要撕掉。有佛堂和财神楼、祖先堂的也要打扫干净。
祭灶 祭灶源于“纪灶”,是纪念教人用火熟食的先灶者,在夏季举行。据说汉代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在腊月某日做早饭时,忽见“灶神”现形,急忙拜祷,并杀黄羊祭祀,此后他人财两旺,世代昌盛,人们争相效仿,沿袭成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灶王爷又被称作“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的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也有的人家直接将神像贴在墙上。神像有单座和双座之分,如果奉祀人无配偶,则只供单座像。神像上大都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额是“一家之主”。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里,到了腊月二十四,要上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多在黄昏入夜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敬香,燃蜡,供放糖果、煮熟的荸荠、毛芋,清水、料豆、秣草,后三样是为灶王坐骑备的。祭灶时,把糖融化,涂封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应城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由男主人主祭,按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待香、蜡将尽时,再次叩拜,把灶王神像从神龛上请下来,和着纸钱、填好的司命照及草料一并焚烧,边烧边念“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再把凉水泼在地上,有的人家还放鞭炮。祭灶仪式至此结束。灶王爷除夕夜再回来。
此日忌宰杀、忌借火、忌做针线活。
除 夕
农历腊月三十夜晚为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古人在新年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疠之鬼”,谓之“逐除”。它还有除傩、除夜、岁除、大除、大尽等雅称,民间俗称大年三十、年关,是一年之中除旧布新、祈福禳灾的最后一个夜晚,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年饭、敬神祭祖,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守岁。
吃年饭 也叫团圆饭。一家大小围坐一桌吃饭,俗称围炉。古人席地而坐,围着炉子吃。有桌子后,将炉子放在桌子下,在炉的四周摊铺制钱,象征财旺。
应城人吃年饭多选择双日,一般是在腊月三十。如家里当年有人过世,就在腊月二十五吃年饭,第二年在二十六,第三年在二十七,第四年就没有约束了。吃年饭有两个时段,一是半夜起来吃年饭,一直吃到天亮,叫越吃越亮,多是生意人家;普通人家下午开始吃年饭,一直吃到点灯,也叫越吃越亮。
吃年饭前要敬神,把猪神府供在神龛上,摆上果品,几碟小菜,几杯酒,几小碗饭,敬香,燃蜡,长者在神龛前作揖磕头,接着全家人依次作揖磕头,烧纸,把神龛上的酒徐徐洒在地上。一般在马棚、猪圈、鸡舍等处也要上供、烧香。敬神完毕,开始祭祖。桌上上几个小菜,摆上碗筷,不能摆椅凳,据说祖先是不坐的,把自家大门打开一条缝,长者站在门边恭请祖先到家里来过年,并做出背人的姿势,把祖先一一背上座位,开始斟酒,劝酒,然后依次把酒洒在地上,上饭请祖先吃。饭毕,将桌子抬起,转一周,安排下一席,而后客气地送祖先走,并请祖先明年再来过年。送走祖先就放鞭炮,上大菜,自己吃年饭。席间,下辈给长辈敬酒,长辈对下辈说些鼓励的话,并要给压岁钱,同辈相互祝贺。以前做好的鸡鸭鱼肉,美味佳肴,这一餐可以尽情的享用。年夜饭一般都煮得很多,因人们从初一到初五都不做饭。吃年饭的菜也多有吉祥之意,如菜头取意好彩头,长年菜取意长寿,圆子取意团圆,鱼不吃完取意年年有余,青菜取意清清吉吉(来年清静平安),年饭吃得越慢越好,取意长久。年饭吃完,就可以贴对联、关财(大)门了。
贴春联 也叫贴对联、贴对子,源于“桃符”。据《山海经》记载:很早以前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桃树的枝条弯曲成拱门,是魔鬼下山必经之路,玉帝命神荼、郁垒二神在此把守,如有魔鬼为害百姓,就用苇索捆绑喂虎。战国时期,百姓为了镇邪,就在桃木板上绘神荼、郁垒像,或写 “神荼、郁垒”四字,悬于大门两侧,名为“桃符”,每年春节更换一次,所谓“总把新桃换旧符”。到了秦汉时期,悬挂桃符贺新年已成民间习俗。五代十国的后蜀国君孟昶在桃符上书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称为“桃符对句”,这是最早的春联。
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记》载,朱元璋除夕传旨:“公卿士庶人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他还把写好的春联赏赐给大臣。由于朱元璋的偏爱与提倡,春节贴春联风靡全国,一直流传下来,并逐渐发展,内容极大地丰富,规格也不断地变化。
贴门神 源于桃符。古人把大自然的许多现象都归咎于鬼魅作祟,盼望得到“神”的保护,就在桃木上或画或刻神荼、郁垒之像,挂在门侧。到南北朝时神荼、郁垒演化为威武的将军形象,以后又出现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将和神话人物,如秦琼、尉迟恭。相传唐太宗身体不爽,昏沉沉觉得寝宫外有鬼魅呼号,杂有抛砖扔瓦之声。次日,太宗把此事告知群臣,秦琼、尉迟恭自告奋勇在宫外戎装警卫,果然一夜平安无事。太宗大喜,但又觉得二人长期守夜,过于辛苦,于是命画工画二人手执兵器、腰悬弓箭的图像贴在宫门两侧,邪祟遂息,世代相传,演为门神。钟馗成为门神则是由于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住一小鬼,挖其双眼而食,并自称钟馗,生前武举不第,死后决心消除天下妖孽,玄宗的病因此痊愈,于是命吴道子画钟馗像悬于宫门,日久也就成了门神。随着历史的发展,门神的队伍不断扩大,不仅出现了“五子门神”、 “天官赐福”、“福禄寿”等驱邪恶、卫家宅、保平安、降吉祥的多功能门神,就连历史小说中的著名将领、爱国英雄和智能人物,像关羽和关平、岳飞和岳云、杨继业和杨延昭等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的形象都成了门神,他们生前是保家卫国的勇将,死后成守护家园的门神。
门神长约45厘米,宽约35厘米,在每扇门偏上三分之一的部位各贴一张,如是单门,可贴文武比干、麒麟送子等门神。
贴年画 也叫门画,源于桃符。年画的出现不晚于汉代,唐代有了年画作坊,但宋以前的年画几乎都是手绘的,宋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赵顼命把皇宫收藏吴道子手绘的钟馗像摩拓制版印刷,赐给大臣,这是木版印刷年画最早的记载。年画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吉祥喜庆类,历史故事类,戏曲类,人物类,花鸟鱼虫类等。年画的画幅有大有小,格式有单张、四扇屏、连环画等。临近春节,屋里贴几张年画可以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守岁 三十夜围炉守岁,整夜不睡,“三十夜晚醒一宿,来年精神一整年”。旧时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吃过年饭,大人就坐在火炉边,剥着平时难得一见的花生、瓜子,吃着糖果,打麻将、推牌九、玩纸牌、摇骰子;小孩子放鞭炮、点灯笼,尽情欢乐。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到晚上10点多钟,一家之主手举点燃的香,分别朝诸神的方向磕头,表示迎请,然后来到厨房灶边,象征性地放一小挂鞭炮,算是接了灶神。
除夕必须把水缸内盛满水,意为财源横溢。
进入腊月,人们就要忌口,只说吉利话,不说破口话,所谓“腊时腊月,不能瞎说”。小孩如说溜了嘴,旁边的大人马上会“呸”“呸”几声,并说“童言无忌”。如果摔碎了碗碟等物,大人会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越挞越发”。
春 节
春节源于远古社会的“腊祭”,即神农氏时代的“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岁终出祭”。春节是现在的叫法,古时有元旦、元日、元辰、元朔、元正、元春、元朝、端日、朔旦、岁朝、新正和正日等诸多名称。辛亥革命后改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49年,规定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应城常把春节称作“过年”或“年关”。
关于“年”还有一个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性情凶残,力大无穷。“年”每逢新春前后缺少食物时,就窜到村庄伤害人畜,所以每到这时就人心惶惶,担忧“年”的袭扰。慢慢地人们发现它有三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火光,三怕声响。于是在“年”将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门边挂一块红色桃木板,门前燃起火堆,在村里敲敲打打,彻夜不停,“年”终于吓得不敢出来。人们欢欣鼓舞,准备丰盛的食物庆祝胜利。从此每到这个时节就举行这样一次活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个欢快的节日,叫“过年”。以前的红桃木板演变成了红纸,并在上面写上吉祥的话语,火堆演变成了灯笼,敲敲打打演变成了放鞭炮。
出天方 又叫“出天行”。旧时鸡叫头遍,打开财(大)门,户主高喊:“财门大打开,金银滚进来”,并带着全家老小在门外摆上祭品,燃香、烧纸、敬酒,向着“财神”方向磕头,鸣鞭迎神,祈求新年财源茂盛,老小平安。出天方后,全家回屋关门,用扫帚从门口向内扫三下,以把财宝扫进屋内。旧时城关一些商户、市民在出天方后不进家门,根据各自的愿望,去百子庵、广福寺、城隍庙、财神庙、寿宁禅寺等地烧香,祈祷许愿。有些老家在农村的城关居民,出天方后就回到乡下上坟,在祖坟前祭拜,燃香、烧纸、放鞭炮。
拜年 出天方后,晚辈依次给长辈磕头,叫“辞岁”,也叫拜年,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这压岁钱有来历,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叫“祟”的怪物,专在除夕深夜到各家摸睡熟孩子的头,轻者次日发烧头痛,重者变得呆傻,闹得有孩子的人家每到除夕就提心吊胆。有一夫妻50多岁得一宝贝儿子,这年三十,八仙路过此地,算出这孩子将要被“祟”所害,于是变成八杖铜钱,让老夫妻用红纸包好,放在孩子枕边,半夜“祟”果真来到孩子身边,刚要伸出魔爪摸孩子的头,枕边就发出一道刺眼的金光,“祟”吓得落慌而逃,孩子躲过一场灾难。从此家家仿效,因“岁”与“祟”谐音,逐渐演变成“压岁钱”。
拜年一般初一拜父母、宗族、邻里,初二拜舅家,初三拜岳父母,随后再拜其它亲戚朋友。各家大人小孩在拜邻里时,一般不携带礼品,但每家都喜欢他人到家中拜年,并以各种瓜果、点心、烟茶热情款待。拜邻里时在每家停留时间不长,谓之“拜跑年”。拜跑年有“宁漏一村,不漏一户”之说。去亲戚家拜年要携带烟酒、点心、水果之类的礼物,旧时到了亲戚家先拜佛堂,再拜祖先,最高礼仪是在神龛前行三跪礼,然后按辈分拜年,道“您过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同辈受拜要躬身作揖还礼,口称“不敢当”,同时也接受亲戚的晚辈拜年,主人要给小孩压岁钱。拜年不超过正月十五。大年初一这一天,有些信佛人家,戒杀吃素,说是正月初一吃素,可代替全年。
新香 又称“烧新香”或“烧新灵”。邻里或亲朋家若上一年有人去世,初一、初二邻里或亲朋好友首先要去给死者拜年(谓之“亡人为大”),即到墓前为死者烧纸、鸣鞭、磕头。然后再到死者家中给其家庭拜年,主人要设宴款待。
迎送财神、挑财水 正月初二黎明前起床,一是出门迎着财神方位磕头,叫迎财神。也有人往各大商铺、富户送财神像,高喊“送财神来了!”送财神的总要说些吉利话:“金银财宝滚进来”、“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堆满屋”等,以此赚点小钱。二是挑“财水”,城里的富户人家由卖水人送“财水”以取吉利,主人要多给财水钱。晚上,人们把财神像取下烧掉,同时还烧三支香、三叠纸钱,并作三个揖,以祈求财神保佑家人在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幸福美满。
旧时人们常年劳作,难得相聚,春节便成了人们相聚叙情的最好时节,慢慢地话题便扯到了儿女或亲朋后代的身上,许多年轻人的姻缘就此敲定。
禁忌 春节不能说“死”、“杀”之类的不吉利的话,不能骂人;忌摔坏器具;初一至初三不能做针线活,不扫地倒垃圾,一般不把门开着;不能洗衣服;初五不能下米做饭,不许动刀,相传这天是米的生日;初一至初五不能卧床说话,否则一年多病。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月半、灯节。其来历众说纷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是: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人们在这个夜晚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吃元宵 元宵也称“汤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年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漂浮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 “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楚昭王命人仿制,逐渐演变成“汤圆”。因“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应城人还有元宵节吃春卷和月半粑的习俗,有“吃了月半粑,准备种庄稼”之说。
燃灯 源于一个神话传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一只神鹅落到人间,被猎人射伤。玉帝非常生气,下旨在正月十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放火。天宫中一位善良的仙女冒险下凡,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人们。于是人们想出一个办法,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燃放烟火。天兵打开天门,看到人间火光一片,以为火已经烧起来了,就去禀告玉皇大帝,不必再下凡放火了。这样,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保住了。从此,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放鞭炮,一直延续到现在。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南宋时,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所以流传下来。
玩龙灯 玩龙灯早在汉代就已十分流行。元宵节这天,人们把扎制的巨龙高擎手中,尽情挥舞玩耍,其中既有对龙的顶礼膜拜之敬,又有祈求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玩龙灯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并有鞭炮、锣鼓和唢呐伴奏助威。
舞狮子 舞狮子也流行于汉代。舞狮子常伴随锣鼓声进行,锣鼓的节奏为“天——下——太平”三个音节,以示人们欢庆节日、渴望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的心愿。在自家门前舞狮子时,人们要放鞭炮,驱赶邪恶。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述各类活动,在应城也多为开展。

开头;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结尾;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开头;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结尾;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开头; 春节即将来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
结尾; 在这个春节,我初步学了点写毛笔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压岁钱还更高兴,还更实惠。 开头; 盼啊,盼啊!终于盼到了春节的这一天。我们有得玩啰!新又到了,往事如风,把我以前的记忆全部都带走了,这一年又开始了我的新生活。 结尾; 夜深了,街上的人渐渐少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舍不得离开,妹妹拉着我,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父母早就睡下了,他们被春节的喜气带入了甜美的梦乡……

这要看你写些什么内容才好指导你怎么写了 回答者: snfjxa | 二级 | 2011-3-14 09:34
作文开头一般这样写:今天,天气明媚,艳照高照……
作文结属一般这样写:由于……,我于是感到很……,心情也很…
作文开头一般这样写:今天,天气明媚,艳照高照……
作文结属一般这样写:由于……,我于是感到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写一个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左右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放鞭炮,扫尘,年画,拜年等。贴春联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可以赶走邪灵,带来美好的明天。作文二:春节习俗 为什么到了春节我们都要放鞭炮,贴春联呢?原来,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每当到了除夕夜就爬上岸来吃掉无辜的人们。因此,每当除夕夜来临之前,人们都跑到...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
春节的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

家乡春节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家乡春节的风俗六年级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春节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 俗话说“十里不一样风,百里不一样俗”,我的家在被誉为“道德之乡”——涡阳县城的一个...

关于《春节习俗》的400字作文
2014-01-31 有关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59 2011-02-16 有关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359 2015-03-04 《过年习俗》作文400字 55 2016-03-08 春节习俗作文400字 61 2014-03-10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600字 269 2017-03-28 按时间顺序写一篇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左右 52 2018-03-09 春节习俗的...

晋城春节习俗作文450字
【篇一:春节习俗】大家肯定都知道春节吧,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想知道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就来看看我的作文吧。大家在过春节时都放鞭炮,因为鞭炮是为春节而制作的,所以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燃放烟花爆竹,庆祝春节的到来。放鞭炮在古代是为了赶走一个叫“年”的怪兽,“年”欺压百姓,但人们放鞭炮赶走了它。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500字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500字1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处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和韵味。说起我们家乡兴化的风俗,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端午节来讲吧。这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三大主要风俗,让我来给你介绍介绍吧!风俗一:包粽子我们这,粽子是只有端午节才能吃到的美味。首先,在粽叶中心...

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篇1 春节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华夏儿女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一年中最重要的佳节。因为我们是多民族国家,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不知道你们的春节是怎样过的呢?我们家乡的春节可有另一翻特色。我还是...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400字精选10篇
春节 家家吃水饺,水饺人人都爱吃,年夜饭尤数饺子香,饺子这个风俗给人们带来了 数不 尽的欢乐。一起来看看家乡的风俗 小学 作文 400字精选10篇,欢迎查阅!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400字1 春节是我们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极为重视的节日之一,它代表着团圆 幸福 平安。人们在 春节这一天会有 许多的讲究,这...

家乡风俗作文600字左右
家乡风俗作文600字左右篇2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过年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今天,我就来讲讲我的老家过年时的习俗。 到了年二十八二十九,家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年货了,红包袋,新衣服,春联样样都不能少,奶奶为了迎接从福州回来的我们,特地整理好床铺,腾空了衣柜,替我们接风洗尘,整座城也因为春节的脚步...

春节的风俗作文600字
今年寒假,我对家乡丹城过春节的习俗作了全面的观察和调查。真是不走不知情,一走开眼界。家乡过春节真是丰富多彩,按照时间顺序共有5种风俗。2、祭灶:家乡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家乡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今年我是在阿姨家里...

湖口县18543332623: 应城过年习俗,作文、结尾怎么写?、、、 -
苍荷金磬: 开头;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结尾;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开头;盼啊...

湖口县18543332623: 关于春节的作文开头和结尾怎么写 -
苍荷金磬: 写作思路:写出春节街上的一些场景,比如常见的卖春联,卖鞭炮等,突出快过年的热闹即可.春节就要到了,街上渐渐变得热闹起来了.走到大街上,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有卖花灯的,灯上画着各种人物,有嫦娥、有后羿等等.街上也有卖画...

湖口县18543332623: 以《家乡的春节习俗》为题写一篇400字的作文 -
苍荷金磬: 1 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我们的除夕习俗其实全国都一样,大家都要一起团聚吃饭,开开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辈都去给长辈拜年,而我们...

湖口县18543332623: 春节习俗作文490字数 -
苍荷金磬: 春节习俗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

湖口县18543332623: 作文有关过年的习俗.60字数 -
苍荷金磬: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年饭....

湖口县18543332623: 春节的传统写作文一百五十个字 -
苍荷金磬: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的头等重要节日.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在为庆贺春节忙碌着.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

湖口县18543332623: 河南的过年习俗作文500字左右 -
苍荷金磬: 在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团聚,吃年夜饭,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还有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

湖口县18543332623: 急求一关于过年的作文,600字左右,写的是过年的习俗,比如红包啊,饺子啊之类的,还有,我要的事记叙文, -
苍荷金磬: 过 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家乡的过年习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至今依...

湖口县18543332623: 家乡春节习俗作文 思南 -
苍荷金磬: 家乡的春节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除了有特...

湖口县18543332623: 春节作文结尾我要写一篇名字为《春节习俗》的作文,前面是介绍一些春节习俗,到结尾,我不知道怎样总结才好,请大家帮个忙. -
苍荷金磬:[答案] 春节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来临,却在无声无息中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眷恋.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过的,每当想起它,我仍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感到惊叹!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