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讲解苏东坡七言诗: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作者&投稿:祗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什么意思~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意思是溪流在不断的流淌,溪水流动的声音就像十方诸佛的出广长舌相,从中听出一切万法;青天、蓝天、白云,是清净的法身。佛陀时时刻刻对我们说法,有八万四千偈那么多的妙谛,我们应好好的领会,再传播给别人。
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之一《赠东林总长老》。
《赠东林总长老》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释义:
广长舌:汉语词汇,释义佛的舌头,后用以喻能言善辩。
清净身:形容佛身清净,无诸染垢
偈:偈陀,佛教术语,意译为颂。偈是佛经体裁之一,主要有两种:一曰通偈,由梵文32个章节构成;二曰别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言不定。僧人常用这种四句的韵文来阐发佛理。
举似:指点,告诉

扩展资料:
《赠东林总长老》是一首意境优美的佛教诗词。
“溪声尽是广长舌”,溪流在不断的流淌,欢快地向前奔着,我们普通的凡夫听到的肯定是水的声音,但苏东坡他既然解说“溪声尽是广长舌”,溪水流动的声音就像十方诸佛的出广长舌相,对我们宣示无尽的妙法,从中听出一切万法本来寂静,万法本来如此,这个是多么美的境界。
“山色无非清净身”,青天、蓝天、白云,是清净的法身,哪怕雾霾也是清净的法身,这种境界是体现了佛的境界,透过虚假相可以看到真如本性,悟入一切法皆是佛法的佳境。“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佛的境界就是看一切法都是佛法,领悟了八万四千偈语,再时时刻刻把佛法弘传人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赠东林总长老

  佛教讲三十二相,广长舌相是什麼因?不妄语。四种口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做得很圆满。所以佛的舌头伸出来,把整个脸都盖到,我们没有能力。佛经上讲,你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鼻子,你三世不妄语才有这个好相。所以佛舌头伸出来脸盖住了,大家没有话说了,佛的语诚实,绝对没有妄语;妄语,绝对不会有这个相。
  清净身是形容佛身清净,无诸染垢。法华经法师品所说之清净光明身、新华严经卷四十二所说之清净法身即是。华严经探玄记卷八(大三五·二七五下):‘净德内充,名清净身。’
  偈是佛经体裁之一,主要有两种:一曰通偈,由梵文32个章节构成;二曰别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言不定。僧人常用这种四句的韵文来阐发佛理。
  举似:指点,告诉

  以下为摘抄他人的理解:
  1.佛陀的声音遍在大自然中,生灭潺潺的流水声,就是佛陀的说法声。青草翠木便是佛陀清净的法身!

  佛性乃是一切生命最根本的属性,是最持久的金刚不坏之性,它在你身上、在自然草木身上,都可以说无处不在。你静下心去体悟,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心灵的镜子,引导你回到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心中潜藏的珍宝。

  一夜之间,佛陀通过万物所说的法,就已经是不可尽数了。我们在万物之间悠游,就如同掉进了佛法的宝藏中,身边充满了无价之宝,简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呢,无论拿到哪样,都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而那些入宝山去空手回的人,不说自己看不到身边的宝藏,却只会抱怨自己命苦,终日陷在烦恼中,一再错过真正的珍宝,一再迷失自己的真心,他们难道不可怜吧?

  2.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轼

  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及至参禅悟道后,其心境是:“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苏东坡自此禅悟后,对佛法自视更高,听说荆南玉泉寺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因此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禅功如何。初次见面,苏东坡便问:

  “听闻禅师禅悟功高,请为在下讲解一下,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

  苏东坡道:“姓秤!专门秤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又问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苏东坡无言以对,逐礼拜而退。

  苏东坡参禅三个层次,正如青原行思禅师所说的参禅三个阶段:“参禅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参禅悟道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我们对待学习与研究,大抵也需要经过上述这三个过程。


  我的理解:这是苏东坡的一首禅诗,禅的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大自然中到处都是“法”,是真实的,是清净的,法语自然嘛,可是人们都不信,执迷不悟,这么简单的道理让我怎么对别人说啊

这首诗偈说「溪声尽是广长舌」,你要听佛陀说法的音声吗?听呀!佛陀音声在大自然中,生灭潺潺的流水声就是佛陀广长舌的音声。你要看佛陀的样子吗?「山色无非清净身」,请看,青青山岚就是佛陀清净的法身!彻悟佛陀真理的人,可以从一切事相上洞见人生,无论什么声音,只要你能用心观照,有所觉悟,那就是佛陀的说法声。譬如小孩「哇!」的一哭,你就可以感受到一个新生命又要流转尘世。唉!人生苦,佛陀是借着小孩哭声在跟你说法了。因此,即使看到人们打斗、谩骂,也能体悟佛法,打架骂人不也是佛陀说法的音声吗?只要你懂得这个道理,佛就在我们当下!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佛陀与我们这么接近,又时时刻刻对我们说法,有八万四千偈那么多的妙谛,那么多的宇宙真理,我们应好好的领会,再传播给别人。有些人一学佛,就想要闭关,忙着自修、自利、自了,这是多么可惜。如果我们懂得这首偈语,生生世世活在佛法里,时时刻刻把佛法弘传人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人生意义就尽在其中了!

楼下的把后两句解释错了。「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是说苏老先生置身庐山东林圣境,一夜之间悟得禅机太多——有八万四千多偈,他日让我怎么对人说(像有的说禅人一样)呢?语中带着讥讽,讽刺过于神秘化的行径。 “银河艄公”提供


苏东坡的诗江汉竹篱
《新城道中》(其一)这首诗意境优美:山岭白云缭绕,树梢朝阳悬挂,野桃笑脸迎人,溪柳摇曳多姿,溪水清澈见底,这充满生机的景色与西山人家煮芹烧笋喜闹春耕的生动场面以及诗人欢快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与生活的气息,组成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村风物画。这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一...

东栏梨花作品鉴赏
相较于他七言古诗的宏大气象,这些小品诗以清新脱俗的魅力吸引着读者。苏轼的七言绝句直接表达了性灵与才华,无需繁复的修饰或典故,几乎都是用白话写成,如明珠般明亮,如清晨的清新,如朝露的晶莹,如儿童笑声的纯真,让人一读倾心,百读不厌。其中,《东栏梨花》更是脍炙人口的代表作。看似平凡的《...

宋代诗人苏轼写过哪些诗?
文章前面记真景真情,通过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给人一种壮阔的美感;中间对踞石攀木、俯江长啸的细致描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月夜登临的情趣。最后写梦见道士化鹤,纯属幻境幻觉,空灵奇幻,迷离恍惚,从中表现了作者内心怅然若失的苦闷。3、《和子由踏青》是宋代词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人以强烈...

苏东坡写过什么诗?最好是短点的
选几首苏东坡的诗 春宵 七言绝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海棠 七言绝句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东栏梨花 七言绝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和子由渑池怀旧 ...

苏东坡游历富阳市写下了什么诗?快!!!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近景,用的是拟人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诗的开头...

苏轼的名句赏析
“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究竟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苏东坡所写之赤壁与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赤壁绝非一处,对此,东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处点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词
现在,西湖也叫西子湖,就是源于苏轼这首诗。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

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苏轼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声诗唐代配乐之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洗涤、漂洗也;「沙」,古通「纱」,故所「浣」者,「纱」也。

赞美留园的七言诗句
赞美留园的七言诗句如下:1、似玉无暇梦栖仙,留园春色胜桃源。——杨洪基 赏析:这句诗歌描绘了留园如梦似幻的美景,将它比作一个无暇的玉器,展示了园中静谧、神秘的仙境氛围。2、池畔花开飞蝴蝶,游人恋恋碧水天。——苏轼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留园池塘边盛开的花朵吸引了飞舞的蝴蝶,游人们沉浸在...

求一首思念红梅的七言诗
红梅 作者: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绥棱县13518699477: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静身是什么意思在西湖灵隐寺看到的这句话,隐约知道一些意思,但感觉解释的不透彻 -
御饶小芯:[答案] 广长舌:指佛的舌头.据说佛舌广而长,覆面至发际,故名.《大智度论》卷八:“是时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 宋 苏轼 《赠东林总长老》诗:“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

绥棱县13518699477: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静身是什么意思 -
御饶小芯: 广长舌:指佛的舌头.据说佛舌广而长,覆面至发际,故名.《大智度论》卷八:“是时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 宋 苏轼 《赠东林总长老》诗: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语出苏东坡的诗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静身=潺潺的流水声就是佛说法的声音 苍苍的青山难道不是佛的法身吗 般若是佛 佛无处不在.佛法身清静 化身千万 应身世间.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

绥棱县13518699477: 小学学过的苏东坡的七言诗有哪些? -
御饶小芯: 苏东坡写的七言诗就很多,小学学过的就好像没有,他的东西出现得多的是词,宋以辞佳,他入选的貌似都是辞~

绥棱县13518699477: 苏轼的资料及诗词鉴赏 -
御饶小芯: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湄山人.东坡自幼博贯内外群典,属文日数千言,一○五七年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致仕.在朝期间,时值王安石推行新法.东坡站在保守派的立场,上书力陈新法之害.书曰:「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

绥棱县13518699477: 苏轼写庐山的词或诗 -
御饶小芯:[答案] 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题西林壁》的诗作共有三首:其一,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四万八千偈...

绥棱县13518699477: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什么意思 -
御饶小芯: 佛陀的声音遍布在大自然中,生灭潺潺的的流水声,就是佛陀的说法声.青草翠木便是佛陀清净的法身! 佛性乃一切生命最根本的属性,是最持久的金刚不坏之性,它在你身上、在自然草木身上,都可以说无处不在.你静下心去体悟,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你心灵的镜子,引导你回到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心中潜臧的珍宝. 一夜之间,佛陀通过万物所说的法,就已经是不可尽数了.我们在万物之间悠游,就如同掉进了佛法的宝臧中,身边充满了无价之宝,简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呢,无论拿到哪样,都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而那些入宝山却空手回的人,不说自己看不到身边的宝臧,却只会抱怨自己命苦,终日陷在烦恼中,一再错过真正的珍宝,一再迷失自己的真心,他们难道不可怜吗?

绥棱县13518699477: 门外汉的门最初是指什么门 -
御饶小芯: 指佛门 语出: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造访江州东林禅院常总禅师时,因悟禅理,写下了《宿东林偈》诗:“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据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记载:“(证悟法师)乃谒护国...

绥棱县13518699477: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如何有这个消息?溪声便是广长舌,
御饶小芯: 大约是指人的修行是有境界之分的,没到某一境界,便没有那一境界的感悟.前两句是说其实佛法教化是遍布十方的,如果到了某种层次和境界,自然就会从这十方世界甚至是自然景色中得到感悟的.

绥棱县13518699477: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求来的诗句 -
御饶小芯:[答案] 佛教讲三十二相,广长舌相是什麽因?不妄语.四种口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做得很圆满.所以佛的舌头伸出来,把整个脸都盖到,我们没有能力.佛经上讲,你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鼻子,你三世不妄语才有这个好...

绥棱县13518699477: 与苏轼的禅诗偈语《观潮》相对应的还有一首禅诗偈语,是什么? -
御饶小芯: 《庐山烟雨》作者: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注释]:(1)庐山烟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庐山烟雨浙江潮」此句诗意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