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十三州各是谁控制的???

作者&投稿:阿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中魏蜀吴三国分别占据东汉末年十三州的哪几个州,东汉末年十三州分别是哪十三州~

东汉十三州包括:司州,豫州 ,兖州 ,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魏国占据了
幽州(北京及近郊如天津,公孙瓒故地)、
冀州(河北南部,袁绍故地)、
兖州、青州、(山东,曹操起家的老本)
徐州、(江苏徐州及其附近山东河南安徽的一大片地方,陶谦)
豫州、(河南及安徽北
凉州、(甘肃,马腾父子据所)
雍州(司隶)、(主要是陕西,司隶有时也算作一州,汉武帝所设)
并州(山西)、(三姓家奴第二姓的所在,丁原)
半个荆州(荆北,除掉南郡,即湖北除掉西边江陵那一片,刘表的不肖子孙。。。)、
小半个扬州(江苏及安徽北,控制的极弱,多次得失,曹丕还是怪留意这块的,就是可惜他没在那赢过)

东吴:
半个荆州,(荆南,即湖南;荆北,主要就是南郡,周瑜领的可是真正的南郡太守)
扬州(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差不多就是华东地区踢掉山东省)
交州(越南北部+广东广西,刘备说的与苍梧太守有旧,这个苍梧就是这的)

蜀国:
益州(四川,原刘焉父子)曾拥有荆州;

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司隶州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青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幽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徐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冀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荆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扬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兖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豫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凉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益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治所雒县,在今四川广汉。汉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并州 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交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雍州 东汉州名。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 西州 即凉州。因地处中原之西部而称西州。 荆襄九郡 即荆州。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荆州。按:当为九郡四十二县。东汉荆州共辖县实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实为南阳、江夏、襄阳三郡所辖县数目。 江东八十一州 江东六郡实为九十二县。 广州 州名。东吴所置。辖十郡、国。治所番禺,在今广东广州南。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 蔡颇 即蔡州、颖川。按:蔡州,本汉代汝南郡地,隋代置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县。二地:处颖水、汝水上游,顺二水可达淮河,抵寿春。 陇右 指陇山以西地区,即凉州。相当于今陕西陇县西部甘肃一带。

荆州(刘表)
扬州(袁术孙策刘繇王朗等)
益州(刘璋)
冀州(袁绍)
司州(李傕郭汜等)
兖州、豫州(曹操吕布张邈袁术)
凉州(马腾韩遂)
青州(孔融田楷袁绍)
幽州(公孙瓒)
徐州(陶谦后有刘备吕布)
雍州(张鲁)
并州(张扬)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大封群臣:拜拜新亭侯张飞为右将军、假节;拜都亭侯马超为左将军、假节。此时两者官衔均为三品,同级。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兼阆中牧。张飞被杀,刘备追谥张飞为桓侯。车骑将军: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司隶校尉: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为司隶校尉。州牧:古分九州,每州置牧,为一州之长。汉武帝时分十三部州,每州置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成帝时改为州牧。后复为刺史。灵帝时又改为州牧,位在郡守之上,已由监察官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马超为骠骑将军,来乡侯,凉州牧。独当一面镇守西境。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州牧:古分九州,每州置牧,为一州之长。汉武帝时分十三部州,每州置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成帝时改为州牧。后复为刺史。灵帝时又改为州牧,位在郡守之上,已由监察官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马超去世,刘备追谥马超为威侯。

马超曾受过东汉朝廷的封赐,所以名望高于张飞,在刘备称汉中王和称帝的两次上表劝进中都名列第一。张飞出身比马超差远了,所以只能在刘备手下来比,之前没法比。

两人在刘备的手下应该说基本为同级,但还有一点不同,马超的骠骑将军官职要比张飞车骑将军大一级,地位为尊,但张飞的实权要略高于马超,因为除开两人其余的官职之外,张飞还兼了司隶校尉。

关于爵位,说的最清楚的是下面这篇千古百晓生的文章,摘来一阅

一、前言

封侯爵等虚实杂沓,历来史评各有千秋。

汉制郡国并行,一郡统有数县,本为郡下有县;但若遇封侯情事,则该县改称为国,即郡下有国。汉朝列侯因租邑大小,爵秩因有县侯、乡侯及亭侯之别。

(一)县侯:此侯爵所领范围,虽为县级,但因改县为“国”,不复称县,是以省略“县”字,以汉初双相魏其侯及武安侯来说:魏其侯之领地原为琅玡郡的魏其县,但因封侯的关系,魏其县改为魏其国,窦婴不称魏其县侯;武安侯之领地原为魏郡之武安县,亦以封侯之关系,武安县改为武安国,田蚡不称武安县侯。另外卫青受封长平侯,建国纪元,不再复称长平县,而是长平国,虽名为国,其实县也(长平即白起坑杀赵卒之地),卫青不称长平县侯。

(二)乡侯:此侯爵所领范围,降至乡级,动辄称之“某某乡侯”,虽然前面某某地名常为县名。

(三)亭侯:此侯爵所领范围,降至亭级,动辄称之“某某亭侯”,虽然前面某某地名常为县名或都亭之名称。

以此法分析,便可知道何为县侯、何为乡侯,何为亭侯。

关羽的汉寿亭侯,按此要领区别:若是读为“汉.寿亭.侯”,则指县侯,享有一个叫寿亭县的地方(可惜当时没这个地名),可领全县;或读为“汉寿.亭侯”,指的是汉寿这个地方的亭侯,可领一亭之地,汉寿可以为亭名,也可以为县名。

会让人弄混的是有些县名带有“乡”字,例如南郡就有南乡县,满宠因封南乡侯,在读为“南乡.侯”时,其实就是县侯,除非改读为“南.乡侯”,此则指南乡。曹真被封为东乡侯,恰好南阳郡之新野县下辖东乡,指的就是“东.乡侯”之东乡,除非能找到东乡县的所在,“东乡.侯”始为县侯。

若能按爵名因地数邑,封地实领全地的状况如此。

二、爵享税邑之虚实

世事难料,名不符实,虚有其表,常常发生。

只有在实封的状况下,各列侯才有“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是以“汉法,大县侯位视三公,小县侯位视上卿,乡侯、亭侯视中二千石也。”

但是前述比较食邑,并非官制高低。就政治权利来说,爵名县侯、乡侯及亭侯都是列侯,以秦汉二十等爵来说,县侯、乡侯及亭侯都是最高级的第二十等爵,其爵等相同,其次第十九等爵为关内侯,再其之第十八等爵为大庶长...依此类推。官与爵之别以简单的比方,职级代表权力及责任,爵位则为身分或收益的保证:一个是大官,一个是地主。高官卑职如三公九卿与士吏干部,彼此会有上下之分,甚至有生杀大权;高爵与低爵如大地主与小地主,谁也管不了谁,比谁多资只是纯排名。曾经有六百石的刺史,却能监督二千石的郡守,重点不在彼此石高收入,而是在互相官职权力,大地主不一定就享有权力,反而是高官常常能左右大地主。

虚封不享对应租邑,常会出现封国不享本邑,或者得国兼享其它领地,此时爵位仅供参考,端视实际不同而定。例如文聘“进爵长安乡侯”,对应本地为长安,长安从来就不是什么乡下地方,而且“(文)聘在江夏数十年,有维恩,名震敌国,贼不敢侵。”常年驻在边疆为江夏太守,不太可能擅离驻地而远赴长安。又曹操为武平侯,按字面只享邑武平国(一县),但是曹操却共计可食四县(其它三县为柘县、苦县及阳夏县,合计二万户),此为兼享封地以外。

若比吕不韦封侯就更清楚,按《史记.吕不韦列传》:“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文信侯不是只能享邑文信县(事实上也没这个县),而是另得洛阳十万户。因此《三国志》屡屡出现封谁某某侯,然后再叙增减百千户等,此正道出“辖侯不对应享国”。夏侯敦“封高安乡侯...录敦前后功,增封邑千八百户,并前二千五百户。”不是说高安此地原有七百户,后来人口增加一千八百户,所以共有二千五百户,而是专指允许食邑的户数增加,所以必述户数以资说明领地大小,也许高安此地还能再增邑到万户,也许增户皆悉由他地,不在高安也说不定。

因此比较所封何地并没有意义,除非为实领,否则虚领一来未必悉有领地,二来可能兼占其它封领,比较收入大小只是排序富庶之别而已。乡侯及亭侯常为虚领,没有名符其实的封地实领,更无法因之比较其收入。许褚封牟乡侯,不过七百户,曹仁之安平亭侯却有一千五百户,不能因此误解乡侯(七百侯)小于亭侯(一千五百户),其实牟县(县级,泰山郡牟县)与安平县(县级,博陵郡安平县)皆为县名。两爵纵使同为县侯,也不比牟县与安平县,西汉侯爵虽可领全县,两地纵使地方同大还不一定户数相同;何况东汉以降,侯爵已渐虚封,而且还细分乡亭之别,户数不盈全县,更不易相比。

拿虚封比实领,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三、爵序与爵等

《三国志》没有志专讲列侯高低,但在描述皇帝后妃等级时,却从旁可知列侯概况。

按《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自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昭仪比县侯;昭华比乡侯;修容比亭侯;修仪比关内侯;婕妤视中二千石;容华视真二千石;美人视比二千石;良人视千石。”可知对应列侯之细分。再详《三国志》,三国的封爵各不相同,蜀汉出现封爵或可实领其地,与曹魏动辄封爵另明文食邑若干户、东吴封爵不带食邑若干户,迵然不同。这是因为蜀承汉制、魏改汉制,又吴自立新制的结果。单就魏制而言,诸侯高位,其次县公、县侯、乡侯、亭侯及关内侯,因此曹魏爵位大小依次为:诸侯>县公>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这与秦汉时的诸侯>列侯>关内侯>其它等爵,截然不同。

再说三国不同汉制,即封爵必享邑,其实有待商确。简单的说,前面提到的汉寿亭侯仅为名号,不代表拥有汉寿一地的奉邑;至于错认为“汉寿亭”的列侯,又太抬举关羽,因为曹操当时尚未称公,地位不过列侯,没有资格策封别人为诸侯,关羽不过刺杀颜良,所建的是军功,因此因功受爵性质倾向为武功之侯。

亭乡各都侯(如“都亭侯”及“都乡侯”)更容易理解,绝非某地叫“都亭”或“都乡”而沿袭称谓,所以误以为一堆侯爵都共享同一都亭。盖都者,城也。引《后汉书》的“洛阳都亭”、“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本初元年,封定兄弟九人皆为亭侯。”此处《东观记》注为:“定兄据卞亭侯,弟光昭阳亭侯,固公梁亭侯,兴蒲亭侯,延昌城亭侯,祀梁父亭侯,坚西安亭侯,代林亭侯也。”

因为不会有人把洛阳及长安看成亭级单位或乡级单位,但是洛阳及长安却可以大封无数的“亭侯”及“乡侯”,否则岂不是把洛阳及长安分封奉邑,皇帝住所变成属下的领地。正因都亭侯及都乡侯的皆无奉邑,所以才要另行交代封户,如“封邑八百户”、“或增邑一千户”等。以洛阳二十四都亭来说,万岁亭侯(荀彧)、千秋亭侯(董昭)、东阳亭侯(徐绪,徐晃之子)等,以上皆为都亭侯,对应本地都是洛阳。

爵名虽有县侯、乡侯及亭侯,爵序排列亦以县侯>乡候>亭侯,但诸位列侯在这里的大小,只有食邑收入大小的区别,爵等实则同级。

四、复设地名以应爵名

《后汉书.宦者列传》:“桓帝得立,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以定策功,皆封亭侯,腾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即然是亭侯,但却有:“地道记县西有费亭城,魏武帝初所封。”也就是沛国酂县虽有费亭,但在湖陆县西新设费亭此城。从这点知道地名可以改,而且可以使封侯为之名实相符。

先插一段辩诬:亭侯不应只在曹操时出现,虽然《通典》:“献帝建安初,封曹操为费亭侯。亭侯之制自此始也。”顾炎武却在《日知录》提到:“灵帝以解读亭侯人继。《桓帝纪》:封单超等五人为县侯,尹勋等七人为亭侯。列传中为亭侯者甚多,大抵皆在章和以后。丁綝言能薄功微,得乡亭厚矣。樊宏愿还寿张,食小乡亭。则建武中似已有亭侯矣。”就东汉初期出现亭侯来说,显然东汉末年的曹操并非最先制定亭侯。

因此历来争议许久的县乡亭侯之分,也可因此试着释疑:

关羽之汉寿亭侯,在曹操战袁绍所封,对应的本地地名至今失考,但有两县可参考:即荆州武陵郡的汉寿县,还有刘备收川时“改葭萌为汉寿”,此为广汉郡的汉寿县。当曹操未取刘表时,关羽的亭侯极可能为虚领,等到刘备入荆收川后,两地皆有汉寿,也许关羽可因此而食县,从亭侯摇身变成县侯,这也是有一派的人认为关羽的爵位应句读为“汉寿亭.侯”,即把关羽当县侯。若再把张飞的宜城亭侯列入,关羽及张飞只封亭侯,这不代表两人被刘备轻视不用,盖此时刘备草创,地狭区少,领土有限,故不多封。

后来张飞被封爵西乡侯,孔明受爵武乡侯,按历来考订,琅玡郡有武乡县(《汉书.地理志》:“琅玡郡...武乡,侯国。”),汉中郡有西乡县(《晋书.地理志》及《华阳国志.汉中志》皆以汉中郡辖有西乡县,又《旧唐书.地理志》:“本汉成固县地,蜀立西乡县。”)后者张飞之西乡立县,有如关羽之汉寿立县,都是因人设地。回头看孔明,若孔明不能食县琅琅郡武乡县,此侯必为遥领;此与刘备取汉中前,张飞未达汉中郡西乡县,亦为遥领——两者相同。

这样就很清楚,遥领本为虚封,不管是县侯、乡侯还是亭侯,皆难食本地之税邑。但是在当局主动更改地名,无巧不成书,刚好就是昔日爵位对应之本地,其中奥妙耐人寻味。也许虚封无地,但是若能有地可以对应,不就形同实领——张飞之西乡侯及孔明之武乡侯,遥领本为虚封,但是一但“上面指示”置县西乡县及新设武乡县,其动机最有可能就是为“爵位实领”作准备。

《晋书.地理志》提到上党郡下设武乡县,在石勒时“别置武乡郡。”傅畅得封武乡亭侯,或许来自于县名武乡。再早一点,曹操战袁绍后,严干因捕高干得封武乡侯,高干为袁绍之甥,领有并州(除并州外,袁绍自领冀州、袁谭领青州、袁熙领幽州,共有四州),建安年间出现武乡侯,被认为是武乡县复置的证明。

再退一万步,蜀相自从南征凯旋后,北伐前出师陈表,率领大军进驻汉中,从此不复返回成都。以后孔明长期留置汉中,若能于汉中郡设置武乡县,加以实领的话,恰好武乡侯就国,实领武乡县。

在东吴各侯皆为虚封(封爵不食领地,增户与爵位无关),曹魏封侯则并叙户(封爵连带增若干户),没有理由要求蜀汉按汉制实封(就食领地)。况且蜀汉与魏吴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户数增减,无论有无封爵。比较各国封爵受邑概况:

三国封爵租邑

曹魏:增户所增户数

东吴:不增户另有指定

蜀汉:不增户待疑

举例:曹魏张辽“封晋阳侯,增邑千户。”在封侯时同时增户,此户数可在领地之内,也可不在领地,此事甚多,不多列举。东吴徐盛“封都亭侯”而另“赐临城县为奉邑。”食县却为亭侯;周瑜及程普悉未封侯,但皆食四县,比汉初双相(魏其侯及武安侯)仅各食一县,有过之而不及。

蜀汉封爵没有增减户数,所食领地不取决于他地,要就如东吴封爵虚领,要就如汉制封爵实领。刘备收川建国初年,确有封爵为虚封情事,但在政策下改名置地后,却增易虚封为实领之可能。

五、实领与虚封之别

在虚封的前提下,县侯、乡侯及亭侯同为列侯,因不直接悉食全邑,彼此都是平起平坐。

反观实领的要求,因地得户,而且是全领,县侯就领全县、乡则领全乡、亭侯可领一亭。以西乡侯与武乡侯来来说:

以县侯而论,则为“武乡”县;以乡侯而论,则为“武”乡。因此不是找出“武乡县”就是找出“武乡”。就像张飞的西乡侯,不是在“西乡”县的县侯,就是在“西”乡的乡侯,恰好孔明的故乡琅玡郡有武乡县、张飞的故乡涿郡亦有西乡县。若要咬定张飞及孔明为实领乡侯,那就找出对应乡名,始称实领,否则遥领、虚领的可能很大,只是挂名而不享邑。

尤其是遥领敌占区,除非能收复该地,否则不可能在敌国收租取税。事实上很多人官爵并驾其驱,按《华阳国志》:“张翼、廖化并为大将军,时人语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

(一)就官职而言:王平为安汉将军时,句扶官至左将军,功名爵位亚于王平;张翼为左车骑将军,与廖化为右车骑将军,两人官位齐名。

(二)就爵位来说,四人并不相同:王平为安阳侯(县侯)、句扶为宕渠侯(县侯)、张翼为都亭侯(亭侯)、廖化为中乡侯(乡侯、县侯不定,但不会是亭侯)。

官职两两成对,但是爵位却不尽相同,与其说是官近爵异,不如称为官爵皆似,始有齐名并称之说。安汉将军对左将军,左车骑将军对右车骑将军;县侯对乡侯,县侯对亭侯——互相应该齐名而同级。

至于蜀汉侯爵能不能实领,以魏延来说,镇守汉中而受侯为南郑侯,不排除实领南郑县。就算魏延实领其侯,但是魏延仍非在蜀汉举足轻重,从与杨仪的斗争及在成都朝中无人,皆可得知魏延的地位。因为决定政治地位应以官职论高低,而非从爵禄来评收入大小。

会造成这种大地主必能地位高的错觉,其实是因为大多数的高官收入极多,所以反而以为亭侯或乡侯就不如县侯,其实以上三侯都是列侯,地位同格,同为有指定地的爵位而已。反观关内侯也享有领地,汉初,甚至也有其它爵等能享领地,如《汉书.高帝纪》:“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七大夫为第七等爵,若以二十等爵计算,至少有十三等(第七等爵至第二十等爵)可享领地。只不过列侯有更大的领地,所以这些封建的余风,令人以为可割据一方,甚至称王称孤。

荆州(刘表)
扬州(袁术孙策刘繇王朗等)
益州(刘璋)
冀州(袁绍)
司州(李傕郭汜等)
兖州、豫州(曹操吕布张邈袁术)
凉州(马腾韩遂)
青州(孔融田楷袁绍)
幽州(公孙瓒)
徐州(陶谦后有刘备吕布)
雍州(张鲁)
并州(张扬)

可能不太确切。

荆州(刘表)
扬州(袁术孙策刘繇王朗等)
益州(刘璋)
冀州(袁绍)
司州(董桌)
兖州(曹操袁术)
豫州(吕布,曹操)
凉州(马腾韩遂)
青州(孔融,袁绍)
幽州(公孙瓒)
徐州(陶谦后有刘备吕布)
雍州(张鲁)
并州(张扬)

历史东汉十三部州表

司隶校尉部:治所河南(今洛阳市东)辖区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为“司州”。

豫州:治所谯(安徽毫县)辖区今河南南部、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兖州: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辖区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和江苏西北角。

徐州:治所郯(山东郯城县西南)辖区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及安徽东北角。

青州:治所临锱辖区今山东北部及河北东南角。

凉州:治所陇(甘肃清水县北)辖区今甘肃东南部。

并州:治所晋阳(太原市西)今陕西北部,山西大部及内蒙之一部。

冀州:治所高(hao)(河北柏乡县北)辖区今河北西南部。

幽州:治所蓟(北京城西南)。辖区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各一部。

扬州:治所历阳(安徽和县,后迁寿春)辖区

今江苏南部、安徽中部、南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

荆州:治所汉寿(湖南常德市东)辖区今河南西南部,湖北、湖南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

益州:治所雒(四川广汉县,后迁绵竹,再迁成都)辖区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西南部及鄂、甘各一隅。

交州:治所广信(广西梧州市)

历史东汉十三部州表

司隶校尉部:治所河南(今洛阳市东)辖区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为“司州”。

豫州:治所谯(安徽毫县)辖区今河南南部、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兖州: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辖区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和江苏西北角。

徐州:治所郯(山东郯城县西南)辖区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及安徽东北角。

青州:治所临锱辖区今山东北部及河北东南角。

凉州:治所陇(甘肃清水县北)辖区今甘肃东南部。

并州:治所晋阳(太原市西)今陕西北部,山西大部及内蒙之一部。

冀州:治所高(hao)(河北柏乡县北)辖区今河北西南部。

幽州:治所蓟(北京城西南)。辖区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各一部。

扬州:治所历阳(安徽和县,后迁寿春)辖区

今江苏南部、安徽中部、南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

荆州:治所汉寿(湖南常德市东)辖区今河南西南部,湖北、湖南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

益州:治所雒(四川广汉县,后迁绵竹,再迁成都)辖区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西南部及鄂、甘各一隅。

交州:治所广信(广西梧州市)

荆州(刘表)
扬州(袁术孙策刘繇王朗等)
益州(刘璋)
冀州(袁绍)
司州(董桌)
兖州(曹操袁术)
豫州(吕布,曹操)
凉州(马腾韩遂)
青州(孔融,袁绍)
幽州(公孙瓒)
徐州(陶谦后有刘备吕布)
雍州(张鲁)
并州(张扬)


三国时期有哪几个州?
1、三国时期州的划分,以东汉十三州为基础,既:兖州、豫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雍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交州。另有洛阳一地称为司州或司隶,十三州说法中不包括司州。2、但是又有少数拆分州郡的情况。194年,东汉将凉州东部与司隶西部合成雍州,213年,凉州被并入雍州,但到220年...

三国时期的凉州在如今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的凉州是东汉十三州之一,十三州分别是:冀州、并州、幽州、青州、兖州、豫州、司隶、荆州、益州、扬州、交州、徐州、凉州。州本来是监察区,东汉将天下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然后中央政府派出刺史出刺各州, 监察地方官员,到了东汉末年,州就成为当时的一级行政区,相当于今天的省,但是管辖的地区...

古代的官职和现代的官职对应表
2、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现在的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3、京兆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卫戍区司令员。6、廷尉...

三国时期的十三个州是哪几个?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司隶州 东汉...

三国时期中原大地分几个州
州,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原来是监察区的州,设立了州牧,州牧统领地方的军事、行政、民政等大权,州称为中央之下的一级行政单位,如同今天...

十三州刺史的解释,中国古代史
为了监查地方长官和宗室王侯,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派遣刺史作为监查官员。刺史的位阶和权力都在地方长官之下,但有权向中央直接报告。起初,刺史并不常置,类似于临时派遣的专员,监查区也不固定。后来,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查区,分别派遣刺史。这十三个区域就叫做十三刺史部,又叫十三州,它们分别是:冀州...

三国时期有什么州,每个州有什么郡,请给一份详细资料,不要地图
三国时期实际上是延续的东汉的行政区划,总共有十三个州,州下设郡:1、司隶(辖106个县):相当于明清的直隶,首都洛阳所在地,有两个巨型城市洛阳和长安,分别由河南尹和京兆尹管理,下设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左冯翊、右扶风。2、豫州(辖98个县):下设颍川、汝南、梁、沛、陈、鲁六郡。3...

三国时期十三州…
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司隶州 东汉...

三国时期地图和各州名称及分布如何?
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扬州。2、蜀汉疆域 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

有谁知道天下九州,都是哪几个
九州是大禹划分的,三国时增加到十三州和司隶校尉部。三国 十三州一部各郡 司州(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属魏地。约於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幽州:分置涿郡、代、渔阳、上谷、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等十郡一国,下辖...

茂南区15370301662: 在三国鼎立之后,曹操、刘备、孙权各占了哪几个州? -
言易今多: 1、曹操占据了许昌、洛阳为核心的豫州,兖州,青州、荆州.当兵临城下时,孙刘联盟形成,赤壁之战打响.赤壁之战曹操战败,退回北方,曹操失去了一次占领南方统一天下的机会.至此曹操开始经营北方,攻占西北,占领了雍州、凉州等...

茂南区15370301662: 九州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九州"指哪九个州?
言易今多: 三国里的九州??和资料对不上啊~~~~~ 第一回中提到黄巾张角教徒遍布青、徐、冀、荆、扬、兖、豫,幽八州~~~~~还有一个益州···· 1,徐州:陶恭祖三让徐州. ...

茂南区15370301662: 三国时期,“荆州到底是谁的?为什么刘备一定要借”?
言易今多: 正所谓“一部荆州史,半部三国史”,由于荆州的战略地位太过重要,乃是曹操南下必经之地,又是东吴长江防线的重要节点,更是刘备益州的东大门.因此,从刘表单骑...

茂南区15370301662: 三国时期的十三个州是哪几个?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
言易今多: 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

茂南区15370301662: 三国荆州是指襄阳郡吗? -
言易今多: 三国时候行政区域第一级是汉末十三州,相当于2,3个省的集合体,就跟两江,湖广总督似的!第二级是郡,就跟地级市似的,下一级就是县级了.汉末荆州包括湖北,重庆,湖南,江西的大部分,襄阳只是其中的一个郡,在湖北.但三国里一般都说去荆州什么的,实际上指去首府襄阳.就跟去北京一样,去得是市中心,而不是其他地方.

茂南区15370301662: 三国有几州 -
言易今多: 三国是紧接着东汉的.东汉原13州.三国州划与之大抵相同.只是从个别大州中分出了几个新州 东汉十三州为:司州(全称司隶),豫州 ,兖州 ,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魏国从司州和凉州中抽出一...

茂南区15370301662: 三国是13州还是14州 -
言易今多: 东汉是十三州: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三国时时期,汉献帝分凉州河西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设立雍州,变成了十四州.

茂南区15370301662: 谁能帮我例举三国时期各个州的首府? -
言易今多: 东汉全国设十三州,在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东汉再度设立雍州,成为正式行政区.1、司隶(司州):洛阳县 2、青州:临淄县 3、幽州:蓟县 4、徐州:郯县 5、冀州:邺县 6、扬州:寿春县(本在历阳县,汉末迁至寿春) 7、荆州:襄阳县(本在汉寿县,汉末迁至襄阳) 8、兖(掩)州:昌邑县 9、豫州:谯县 10、凉州:姑臧县(本在陇县,后魏国移治姑臧县) 11、益州:成都县(本在雒县,汉末迁至成都) 12、并州:晋阳 13、交州:番禺(本在龙编,后吴国移治番禺) 14、雍州:长安

茂南区15370301662: 广东在三国时期是属于那个国家的??广东是不是在江南? -
言易今多: 属于吴国,广东不是在江南是在岭南. 东汉时期广东属交州,交州包括了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 吴黄武五年(226),孙权分交州合浦以北为广州,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4郡,治所番禺,命吕岱为刺史; 番禺即今广州市.这是广州得...

茂南区15370301662: 三国时期的刑州是现在那个地方?
言易今多: 1.三国州制 汉献帝时,曹操“挟天子”、“今天下”,改汉十三州为九州.不久,魏文帝曹丕又改为十二州.当时,曹魏占据黄河流域,置有司隶、豫、兖、青、徐、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