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关于《大学 青春 人生》的大学素质论文!急急!2500~3000字左右,谢谢各位好心人!

作者&投稿:磨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求一篇大学生心理课的3000字的论文!!!~

  恩 呵呵 明白 再给你一篇
  浅谈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 性心理 网恋心理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微妙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以性心理和“网恋”心理为基础的“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青春期和性意识萌发提前,性自由、性渲染、性暴露及黄色书刊的增多,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日趋开放,传统性道德监督约束力下降。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与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密切相关,特别是作为处于青春期的高知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个体性成熟的旺盛期,这一时期的个体性心理、生理的发展,充满了风险和最具挑战性,他们的性健康问题值得我们加倍关注和探讨。
  一 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条件参与网络生活。“网恋”在大学生当中已不再是个新鲜词。大学生“网恋”现象在校园中已屡见不鲜,引起了诸多的感情、心理和社会问题。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在性的发育上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前叶迅速发育,促性腺释放因子和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相应提高到成人水平,性开始成熟。随着性发育日趋成熟,大学生的性欲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既是成熟的,又是不成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
  2004年1月28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该调查是由“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组实施的,共对全国2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学生性文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双方愿意就可以有性行为的占32%,表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的占20%,表示有助于适应未来婚姻生活的占7%,表示只要能结婚则无妨的占8%,四项加起来超过了60%。与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比较,大学生认为“会引发社会问题,应受道德谴责”的比例有所下降;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的比例上升了26%。面对心爱的人提出的性要求,大学生采取的态度依次是:60%的人“晓之以理,帮助克制”,13%的人“冷静地断然拒绝”,12%的人“怕失去他(她)而委身求全”。在对待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女性更为谨慎:70%的女大学生在对待恋人的性要求时,会从理智出发,既力求维护自己的“性纯洁”,又力求维护双方感情而“晓之以理,帮助克制”;坚决维护自己的“性纯洁”而“冷静地断然拒绝”的比例是男大学生的3倍。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婚前性关系表示理解。大学生们已到了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心理上则更加早熟。在谈恋爱过程中,性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事,他们大多都希望有灵肉统一的爱情。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对性问题依然讳莫如深,青春期教育也很欠缺,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是观念现代,而行动保守。因此,性冲动和性苦闷仍常常困扰着他们。一位大学生说,我们周围的空气太紧张了,所有的人都怀着罪恶感来看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因此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位女大学生总是趁周末室友回家的机会和男友同居,内心的紧张、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周围的压力总使她有一种犯罪的感觉。因此,“性与健康”的一位大夫说,这一代年轻人“既不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单纯无知,也不可能完全像西方的20世纪6o年代那样,毫无顾忌地追求性解放,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苦苦煎熬”。
  二、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的新趋向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项网上调查,2001年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l8—3O岁青年占85.98%,而上网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4.67%。据清华大学的一项抽样调查,大学生上网率高达88%。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任何新奇事物都有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网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同样吸引了大学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恋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缘分天空”。2003年3—4月,一项相关调查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展开,本次调查采用偶遇式的调查方式,在上述大学的本科生中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6份。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17岁,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分别占62%、27%和ll%。调查显示,超过4o%的大学生相信网恋有成功的可能性,超过60%的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大学生网恋心理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性格倾向,笔者对他们的性格进行了大致归类,将选择“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性格归为“前卫”型,选择“等其发展成熟,再作决断”的归为“理性”型,选择“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的归为“从众型”。调查数据显示,在有网恋经历的38名大学生中,“理性型”网恋者占53%,比率要略高于“前卫型的网恋者(占45%)。可见,性格“前卫”并不一定更容易网恋。调查还发现,网恋大学生中有55%的人都曾有失恋经历。这说明,曾经在感情方面受过创伤或是失恋过的大学生更容易尝试网恋。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处于“爱与隶属”需求层次的大学生,更需要别人的接纳、关爱、欣赏和理解。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这种需求或是在这方面遭受挫折和创伤时,就会将这种需求转移,寻找其他途径补偿。网络的适时出现恰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需求。
  通常,同龄群体的行为具有从众性,在网恋问题上也同样如此。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占92%)有过网恋经历的大学生,其周围也有人有过类似经历。从人际互动的角度上说,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大学生都是2O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而且彼此朝夕相处,周围环境特别是同龄群体的影响就会更加显著。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网恋,虽然自己主观上并没有刻意盲从,但网恋却占据了潜意识中的一定空间,一旦有机会,就更容易去尝试。正是这种同龄群体的示范作用,使得尝试网恋的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网恋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这个结论和我们的经验相符。毕竟,来自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触网”时间更长,对新兴事物有更少的排斥心理,网恋也就更有可能。而那些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的大学生,则更容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保守,做事循规蹈矩,在情感问题上更倾向采用传统的方法。
  面对大学校园中越来越多的网恋现象,大学生们持什么态度呢?调查显示,多数(占65%)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既不明确表示反对,也不公开表示赞成。而对网恋明确表示赞成(占12%)或反对(占24%)的都是少数。但对于网恋是否有可能成功,受访者的回答分化较大。8%的被访者认为“十分可能”,认为“有一点可能”和“不确定”的分别占到36%和28%,另外还有25%和4%的被访者选择了“不太可能”和“绝对不可能”。在整体上,对网恋成功持乐观态度的大学生要更多一些。乐观者认为,网恋更注重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爱情应该更加牢固,成功的机会也比较大。而悲观者则认为,网上聊天是网恋初期相对单一的了解方式,这种方式使双方缺乏实际的真正的接触和了解,因此.很容易“见光死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别,大学生在网上可以展现自己的虚拟人格,这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在网络中出现。但有些大学生在网上虚设了一个自我,想以这个虚设的自我,获得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获得的爱情或得到一种自我满足。这对于能够控制自如地进行网上人格或现实人格转换的同学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反而是一种解脱现实压抑、调节心理平衡的好办法。但有些大学生却无法将网上人格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灵活转换,渐渐地造成了自己人格分裂或其他障碍。网络爱情总是带有太多的虚幻性,可信度太低,好多“网恋”者大都是带着面具游荡网坛的人。这些人不用解释,因为在网上,解释与掩饰的区分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况且,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有关网络的法律体系来对网络生活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管理。现在唯一可以借助的是网络道德的隐形准绳,而这又毕竟是“无形”的。坦率地讲,网民的素质还尚需怀疑。因此,在没有法律保障下的“网恋”,犹如雾中之花,水中之月。在有关网络的基本法律体系完备以前,这始终是一个基本的网恋倾向,希望此问题能引起广大热衷于“网恋”的大学生的警觉。
  三、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中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发生的变化和“网恋”心理出现的新趋向。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做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其次,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和集体活动,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又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都能有效地转移和宣泄青年期性冲动。同时,青年期个体经常涌现的性冲动,无论来自个体内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都必须有合理的途经加以疏导。对于人格成熟的人来说,适当的意识调节和合理的升华作用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法。而事实上,任何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都是转移、宣泄性冲动的有效方法,都可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把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也是增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上海大学商管学院邓研会策划主办的“心跳回忆——邓研会与你共谱春季恋歌”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活动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展开,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就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深入探讨。心理辅导老师和学院辅导员老师作为嘉宾一起与同学参与讨论。通过访谈主持人的现场访问,嘉宾老师们与同学分享各自的心路历程。校园歌手恰到好处的歌声引起共鸣,爱情测试游戏将师生互动推向高潮,由学院邓研会成员自编自导自演的DV作品作为活动的一个亮点,使同学在别开生面的爱情课堂中有所收益。
  再次,开展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对“网恋”的认识。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是一项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绝不可以打击压制,亦不可坐视不理,而应该正视、处理好“网恋”这一问题,使学生从思想和心理层面加深对“网恋”的认识。
  最后。应加强大学生性心理、性道德和人格教育。性心理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性欲和性冲动,正确理解性欲受社会道德规范所制约,受法律约束。性,不仅是个人的生活问题,也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做好性适应的平衡过渡,自觉地控制性欲、性冲动。性道德是个体道德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结果,道德观念的内化要经过外在的教育,引导他们多了解我国的国情及所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有健康的择偶、恋爱心理,认识婚前期性行为对当事人的不良后果,学会用自尊、自强的心理对待恋爱期的挫折。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卖淫、嫖娼等非法活动。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工作,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便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性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兼容而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格作为个体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包含了性心理的因素,性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格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个体任何性的活动都反映出其人格的特质。人格的成熟与否又影响到个体性心理的发展水平。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曾经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足见性与人格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大学生的性教育与人格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结合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其进行社会价值观、道德意识、性别角色、个人意志品质、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教育,以协调性心理发展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缩小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与此同时,也要提高性心理素质,促使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能够在适应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自我意识的调节,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恋爱心理问题,正如我国著名性学专家吴阶平教授所言:“不以好奇去开始,不以发生为懊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以后不必担心。这样便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后果。”这样才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促其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

中国饮食多种多样,文化包罗万象。不同民族,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
可以参考:中国饮食文化全书,饮食大全等。我知道的也不太多。。

在百度里搜索啊!很容易的哦!至少会有很多参考的!
参考一:
青春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若问什么样的青春最美,肯定的回答是: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一切的青春最美,古往今来就立下了远大志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的青春因此而熠熠闪光。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目睹军阀混战,洋人横行,光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壮志。他们的青春同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自然是美好的。

当今社会有志青年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用青春的热血写了新的青春诗篇。君不见,改革战线上多少青年奋力拼搏,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君不见,许多名牌大学毕业生背起简单的行囊走向农村,走向贫穷的山区,走向北大荒,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那里的土地和人民。君不见,十八、九地“傻大兵”正当青春年华,为祖国安危和人民安宁毅然奔赴祖国边陲,他们用青春地热血然红了疆场,许多人牺牲了,残疾了,但青春的灵魂却放射出耀眼的光华。这样的青春当然也是最美的。

可是,现在某些青年认为人生一世是一场酣梦,只求及时行乐,天天逛舞厅、上酒吧,在黄色书刊和录象中寻求刺激,吃穿、享乐占据了他们的整个身心致使他们美好的青春颓废了。许多人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何谈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呢?这种人虽然年轻,虽然有强健的体魄,但他们拥有的仅仅是一副青春的躯壳,这样的青春是应该摒弃的。

青春是美丽的,美在热血沸腾,壮怀激烈。正当改革时代,我们热血青年,应该谱写出壮丽的青春之歌。作为中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应该刻苦学习,打好基础,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还应该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充满热情,为祖国,为人民发出最大的光和热。让我们的青春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一轮滚烫的太阳,为祖国,为人民发出最大的光和热!

参考二:
时常听别人哼唱,自己也时常哼唱着姜育恒的那首《再回首》,惟独对“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寻,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这一句不愿认同。“孤独王子”唱得未免太超然了--一生反复追寻,就只得出了平淡是真的结论。

平平淡淡是最真,说到底不就是自甘平庸、自甘无为吗?曾几何时,我们这些带着中学彩色梦走进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们也在高喊着:平平淡淡是最真。且有人认为只要“与世无争,恬淡一生”便可无忧无虑地生存,颇有要把老庄的“无为”思想发扬广大之势。是什么使我们丰富的校园生活渐退了缤纷的色彩呢?又是什么使我们真实的熔浆凝固,不在有来自内心深处的热血沸腾?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梦想中的象牙塔?是因为我们未走出自我困惑的地带?还是因为我们的心真的不在年轻,确实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了呢?不!都不是!主宰世界的是你,放弃世界的仍然是你。

生活得最好的人,不是寿命最长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除了你没有走进理想的大学,除了你没有把握住一次几乎成功的爱情,除了你心中那份虚荣于倨傲,你对生活究竟有多少正确的感受?生活究竟给过你多少真正的重荷于不平呢?没有!只因为在当代的中国,在我们这个文盲、半文盲数以亿计的国度里,大学生既被社会过高的期待,也过高地期待着社会,只因为我们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那种求平淡的心态,仍是不思进取的借口。于是,你曾经也想要有所作为,却不知道从何做起,跟着感觉走,在各种诱惑面前远离本真状态,被泥沙俱下的时代大潮裹挟着四处漂流。当你疲倦地走过无数个三百六十五里,你才发现留在身后的除了那份平淡,什么也没有。

不再回头的,不只是那古老的辰光,也不只是那些个夜晚的星群和月亮,还有我们的青春在流逝着。四年,我们有幸拥有着这四年,但多少人的四年已一去不返;更还有多少人在为能拥有这四年而埋头于题海和各种各样的模拟考试中呢、当初我们从他们这种状况中走出来,走进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学,难道就是为了追求“平平淡淡是最真”吗?

在我们四年的每个日子里,倾注了亲人的多少关怀和温暖,他们流淌着辛勤的血汗,默默地支持着子女的选择,他们惟一的希望就是我们能自己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还有,在许许多多的眸子里时时刻刻地流露着对我们的期待,期待我们能用知识建构大脑、用我们的手去为人们描写更美的生活。在亲人面前,在那些关注我们的人的面前,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认为“平平淡淡是最真”呢?难道我们付出我们的金色年华,挥洒着父母的血汗仅仅是为了换取这份平平淡淡吗?仅仅是为了换取一张各科都过了60分的毕业证吗?小到为了每个家庭的付出,大到为了那如水流逝的时光,我们怎么就可以轻易认同“平平淡淡”才是真呢?

最欣赏把撒哈拉沙漠变成人们心中的绿洲的三毛,也最欣赏她一句话: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为空白。成功女神并不垂青所有的人,但所有参与、尝试过的人,即使没有成功,他们的世界却不是一份平淡,不是一片空白。记得有一天和班上几个新近参加美术班学习的女生谈起了她们学习美术以后的感觉和收获。她们告诉我:并没有什么大飞跃,但确实已学会了怎样用心去观察一个事物。也许她们永远成为不了画家,但是我赞叹她们的这份参与意识和尝试勇气。我想告诉她们:即使你们不成功,你们也没有成为空白。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我的确平凡得很,无一技之长,不会唱不会跳,更不会吟诗作画,注定这四年就这么平淡了。世上不过只有一个天才贝多芬,也不过是只有一个神童莫扎特,更多的人是通过尝试,通过毅力化平淡为辉煌的。毅力在效果上有时能同天才相比。有一句俗语说,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虽然我们不能人人都像雄鹰一样一飞冲天,但我们至少可以像蜗牛那样凭着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

不要再为落叶伤感,为春雨掉泪;也不要满不在乎地挥退夏日的艳阳,让残冬的雪来装饰自己的面纱;岁月可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则使灵魂起皱。

拿出我们尝试的勇气,拿出我们青春的热情,大学四年毕业时,再回首,我们没有平淡、遗憾的青春。让我们的青春飞扬吧!

人生、青春、大学

题记:“从七月到七月,我们走过了一个轮回; 回首时,象牙塔洁白依旧... ”

----引自BIT飞翔论坛『毕业留言版』

从2000年的九月,到2004年的七月,我们走过的是同样的一个轮回!人生中我们只能经历一次;青春的岁月我们在这里渡过;大学的日子将是我们永远的回忆。

今天,毕业在即,不多的时日之后,朝夕相处的同学就要各奔前程;回想前事,XX20002班曾经的点点滴滴,同学们曾经的天真和忧伤,记忆中那么清晰,却又如此模糊。曾经的年少无忌、曾经的青春飞扬,仿佛经历,却又如烟般了无踪迹。

毕业,同时也到了盘点自己大学四年经历的时候。在这2004年的春夏之交,二十一岁的我,也许才第一次真正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过去和未来,希望能给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答案。

2000年的九月,我从苏北的一个小镇,来到了首都北京,走进了北京理工大学的校门。从家乡到北京、从乡村到首都,四年时间,从一个不经世事的少年,无数的思考和迷茫,成长到现在,我经历了外部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人生观、世界观也逐渐成熟。

四年之中,我所经历的事情,大多已记不清楚,对我来说,改变和成长,是所经历的人和事不断地对我产生影响的过程,对自己既有思想的相信和坚持,使得不会有什么重大的人生事件能使我的认识产生突变。从小养成的习惯,使我不管什么事都会用自己的思路来重新认识和理解,然后融入自己的思维,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使我付出了思想的巨大代价;对许多也许永远都想不明白的事情的思考,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直到今天我还在反省,自己的这种思考是否值得,用一个人有限的能量来探究这个本来就是无穷的世界,究竟能不能得到一份满意的答案。

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思考、迷茫和反省的阶段,这也是青春对人生最大的意义。虽然这些思索有时候未必能使我明白多少,反而会浪费许多时间;但也正是这四年的思考,使得我确定了人生的信念,理解了生活的意义,明白了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应该坚持的,什么是最应该珍惜和最宝贵的。

我是一个关注自己的内心甚于关注外部世界的人,在回顾自己过去的时候,我更愿意以回忆自己的心理历程来找到往事的脉络。但是,现在的我:也许是因为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之后,已经懂得了适可而止;或是因为经过了那个年龄段之后,已经没有了那种强烈的探索的愿望。总之,人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对于现在的我,成长的脉络已经逐渐模糊,而在此之前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将会伴随我以后的人生道路。

关于大学:

我的大学,从十七岁到二十一岁;

十七岁时,离家千里,来到北京,远离家人的约束,意味着将重新踏入一片天地,开始人生新的旅程,心中只有希望和憧憬;离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兴奋多于留恋。

大一时,听说有人会想家,觉得是一件很没出息的事情;听说有人为想家而落泪,觉得自己肯定不会是那样的人。

大一时,自行车总是骑得飞快,是因为炫耀自己的车技和反应。

大学四年,一路走来;

二十一岁的我,已是熟悉了这方校园。在这里,我认识了众多的朋友,也了解一些这个城市,但是,于我,这里,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心中有的只是独自一人在外求学的陌生和漂泊。

大四了,离家太久,在家的时间太短。家这个字眼,已然模糊却是我最深切的向往。高中的同学偶尔重逢,也是伤感多于喜悦。

大四了,校园里却老是注意不到迎面飞驰而来的汽车,直到最后时刻才勉强避开。

大学中,参加过社团,当过会长;做过班委,对同学们认真负责问心无愧;曾经喜欢过女孩,却没经历过一场恋爱。

大学中,唯一的主业是学习,我的却成绩不好。许多时候,总是关注了许多却忽略了学业,四年下来,挂了四科。毕业时,看到本科成绩单,才发现自己大学四年所有的所得,其实不抵别人一份薄薄的成绩单所带来的收获与成就。

关于过去:

不管曾经发生了什么,我从来没有觉得过后悔。

也许我会反思、会自省,但我也深深地知道:那就是曾经的我,我原本就是那个样子。人不应该生活在回忆中,也不应该为过去所做的事情而有任何的自责。有些事情,也许如果我现在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形,我会做到比原来更好,但是:当时的我,在面临当时这些事时,我只会而且也只能做出我曾经做过的选择,这是偶然也是必然,没有如果,也没有后悔。

正确而积极的人生态度,需要完全地接纳自己和自己的过去。

关于社会:

对于社会的责任,使我希望从不同的方面了解社会;而对社会的观察,却使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个人力量的无奈。

对于这个社会和世界,我相信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却也无奈地发现:光辉灿烂的美景背后,总是会有一些阴暗的角落;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从来都是喜悦欢笑浮在表面,悲歌不幸却少有人闻;理想主义者竭尽全力,从甘地到曼德拉,从雪莱到崔健,而社会却从未因他们而改变。

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有着不以个人高尚和美好的愿望而改变的固有性质,有其内在的现实规律。对于未来的人类社会,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使我对于这个世界的悲哀,无法置身事外;而对于个人力量的有限和无助,却使我深深无奈。

的确,这种无奈,使我已经没有能力也不愿意考虑自己怎么来使这个世界变得更为美好,既然对于社会的所有理想和美好愿望在现实中都只不过是违背规律的幼稚想法。

关于责任:

我是这么认为的:责任是一个人走向成熟所必修的第一课。

真正懂得责任的人,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对于未来,也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负责;

对自己的亲人负责,对所有的朋友负责,对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负责,对所有喜欢和讨厌的人负责。这样的人,才能得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资格。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还差得很远:比如现在凌晨两点不休息在这里敲这篇文字,就不是对自己负责的行为。对此,可以归结为我还不够成熟或者还任性吧。

关于信任:

责任,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第一课;

而信任,是一个人格成熟的人所必需的心理素质。

不信任来源于曾经受过欺骗和伤害、遇到过无能为力或者是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

不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使自己免受伤害。但是,同时也失去了感受“信任”这种世界上最宝贵的感情的机会。不信任导致多疑、带来猜忌,与得到的相比,不信任实在是使人失去了太多。

换一种思路,其实所有不被他人所信任的人和不相信他人的人,他们不是不愿意,而是他们曾经的经历,使他们变得收缩和保护自己。

只要你真的是很真诚的和别人交往;只要你认真去理解一下对方的经历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汾西县13259084084: 求我的大学我的青春2000字征文 -
蹉券尼必: 寂静的夜晚,我独自漫步于校园中.一阵秋风从我身旁掠过,刮起了满地蜷曲的落叶,又风风火火的向前奔去,在路灯的光芒下,那种寒素的秋意显得格外浓烈.我仰起头,让那片片飘落的黄叶折射的金光映入我的瞳孔,真是好一幅落叶灯影图...

汾西县13259084084: 跪求一篇诗歌 我的大学,我的青春 -
蹉券尼必: 枯黄的落叶是飞舞的蝶,飘过眼眸的刹那,带走了留恋与彷徨.曾经穿过的织满了夕阳的林阴小路,追寻着那一抹淡淡的微笑,绿肥红瘦间,都是绚丽多姿的青春,在季节的轮回里飞舞. ———题记 高中为高考而学习,繁忙以外还是繁忙,...

汾西县13259084084: 急求一篇大学人生目标规划范文 -
蹉券尼必: 姓名:李亚青 性别:女 学校: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前言:人生中我一直坚信“机遇总是降临于有准备的人”,而“有准备”就是要有规划.所以拟订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对我的人生有莫大的帮助,毕竟把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

汾西县13259084084: 求一篇关于大学生活的文章 -
蹉券尼必: 你看着再修改一下吧 呵呵 做个范本挺好的 有人说,大学不过是高中的延伸,在这里还得继续高中的那种拼命苦学;又有人说,跨进大学校门,前途和事业便有了保障,可以痛痛快快玩四年了.我认为,大学是一幅空白画卷,等着你用智慧和双...

汾西县13259084084: 求一篇以“大学生活”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急呀 -
蹉券尼必: 有人说,大学不过是高中的延伸,在这里还得继续高中的那种拼命苦学;又有人说,跨进大学校门,前途和事业便有了保障,可以痛痛快快玩四年了.我认为,大学是一幅空白画卷,等着你用智慧和双手描绘属于自己的七彩青春.带着那句“对...

汾西县13259084084: 急求关于青春的作文 -
蹉券尼必: 青春本无颜色,它是一张透明的画纸.等待你去描绘,任你走笔,任你着色,只有走过花季,付出汗水,奉献出自己最真诚的才智,青春才会呈现出光艳美丽的色彩. 十七八岁的青春是花季中最灿烂的一抹阳光,是雨后的彩虹,异常美丽,越发...

汾西县13259084084: 找我的青春我的大学抒情演讲稿 -
蹉券尼必: 青春,肆意的张扬,疯狂的奔跑,然后华丽的跌倒,跌倒无言,因为起来后还要冲刺彼岸,在大学的校园中完成华丽的逆转.大学,青春绽放的伊甸园,活力与激情充斥的松花江畔.青春张扬,绽放在大学的梦工厂;青春炫彩,渲染出大学的夜...

汾西县13259084084: 急求一篇思修论文《我的大学》 -
蹉券尼必: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大学生活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长途旅行;那么拥有大学生活的我们,便可以看到最灿烂的风景.朋友们,在这人生最...

汾西县13259084084: 作文青春急求一篇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600字以上,题目自拟
蹉券尼必: 【题目】 读青春,如观一帘飞瀑,在那无悔的奔流间体味生命成熟之初最纯美的色质...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要】 青春是美的,由此可以联想到选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