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楚王不敢杀晏子?

作者&投稿:宦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楚王之所以不敢不尊重晏子,是因为什么~

句中楚王之所以不敢不尊重晏子,是因为(晏子口才好自己容易吃亏),这个“不敢”有(害怕)的意思;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第一次令其从狗洞中进,晏子说:出使狗国才从狗洞中入。第二次楚王嘲笑齐国没人派晏子来,晏子说:派的人的能力和国家是相等的,像他这样无能的人就去无能的国家。第三次楚王说齐国人来楚国偷窃,晏子说:是水土问题,齐国人在楚国才会偷东西。
晏婴是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勇敢大胆的人。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让楚王不敢轻视。

楚虽强,但齐并不弱。并且楚虽一家独大,但并不是不需要盟友。
晏子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聪明机智。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楚王虽然仗势欺人,傲慢无礼,自作聪明,但以大局为重,敢于承认错误。
如果他杀了晏子,怎么可能还会有其他国来结盟?怎么可能有他国人才来投靠?

《晏子使楚》(教参)这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的事。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锋相对,反驳了楚王,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这是篇老课文了。一般在教学设计步骤如下:

1. 晏子和春秋的简介。

2. 抓住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及晏子的对策,突出其聪明才智。

3. 延伸口语训练或体会晏子的爱国品质。

但是在听课和上课之后,我总感到有欠缺。学生也有以下的不当理解和问题:

1. 齐楚一正一邪。(有的甚至认为齐为中国,楚为外国。)

2. 将晏子英雄化,楚王愚化。

可能见到此文的老师会认为①讲的是背景的问题,一句话就讲清了。不值大提;而②说话很可笑了。文章突出的不就是晏子吗?经过查找和思考,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晏子使楚》的教学目标有三类:一是“知史”;一是“教文”;一是“明理”。而这里的出发点,有一个如何看待课文的问题。

《晏子使楚》出自《晏子春秋》。这部书依据考古资料可信在西汉前成书,很多人并不作为信史来看(选入教材的初衷大概是在它的文学性),但人物、历史环境、历史时期三者和信史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不能仅着眼在故事本身,也应从历史角度来钻研教材。以期能更科学地达成教学目标。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教学在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1. 晏子是来参加辩论会的吗?

晏子轻松有风度的辩论是学生的一个普遍印象。而楚王语塞被当作了晏子的主要胜利。那么他是来参加辩论会的吗?不要说国家的使命达成的重要,晏子自己也有一个个人安危的问题。(见2。)晏子的辩应是楚王辱的无奈选择。婉转的反驳并不轻松,晏子既要保国家的尊严,最重要的是又能达成任务。用“小心翼翼”来形容,应该不过分。

2. 楚王是爱国者吗?

这个问题就好像是武松打虎,武松是英雄。可是老虎也不是吃素的,不能贬为没有用,就应该赶尽杀绝。楚王呢?不是老虎的问题那么简单。他为什么要辱晏子?无非在辱齐。但又为什么要辱齐?仅仅是为了占一点小便宜吗?当年齐桓公为了称霸,曾伐楚。但出师无名,管仲就随口讲了个陈年的借口,开始攻楚。而后,楚强。这样的辱能不记心?就算杀晏子也不是没有可能。可见楚王的出发点也是本国的尊严和利益,也是爱国者。这里不得不提狗洞的问题。一般认为对晏子的辱无过于此了吧,可见楚王的卑鄙。其实这也是有出处的。在《毛泽东评点中国皇帝》一书中说:桓公病不起,巫、刁两人通侍卫,筑高墙使内外隔绝,只在墙的一侧留了个狗洞般的穴,派兵把守,至桓公死。我认为此言看上去是针对晏子的身材矮小,其实应该是暗指此事,辱齐。

3. 晏子和楚王的辩,在战在和?

楚王和晏子的斗智以晏子的胜利而告终。但从侧面看,则是谁也不愿意真正对对方下手。只在做口舌之争。楚王不敢杀晏子,晏子也没有面对狗洞大骂而去并劝齐攻楚。为什么?两人其实都不愿意伤害自己的国家利益。大家今天一个愿去,一个愿接待。本质是在避免和强国的战争。为的是局部的和平。

看上边的理解,似乎是将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并且将历史和文学搞混了。实际上我们的课文首先是默认了本课文来源于历史(《晏子使楚》本身就是历史),其次才是真实时代、人物、环境基础上的文学编排。你可以说楚王不是特指哪一代的楚王,但春秋你是肯定的,那么春秋做齐国大夫的晏子又有几个呢?反之我们可以通过查史书得到晏子事齐灵公、庄公、景公,做大夫的时间并不长,那么对应的楚王也就可以确定了。可以说教学《晏子使楚》不能和历史有一个大致的统一,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失败。我们的课文并不是电视剧里穿明代衣冠演清代人物的泡沫剧,演张三丰造了太极,而陈王廷却无名。我们应该还能记得有“文史”这个词。我想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和称,而是不可分的有关联的。

就本课的课堂教学而言,真正去用四十分钟说明以上三点是有很大困难的。但我想是否可以考虑加一个环节:在学生收集《晏子使楚》有关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分学生为两队,分别以齐楚的利益出发,来研究课文,并创设一定的情景(比如1.齐有求于楚2.齐想和楚联合,互不侵犯),来进行一次辩论。学生可以反驳晏子,来维护楚国的利益。而晏子方同样可以再反驳,这样爱国的教育可以更具体化,再出现几个新的晏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当然我们并不会忘了课文的主人公晏子在课文中的地位,在总结的时候其实学生更可以体会晏子出使的不易,再谈晏子是不是就可以和《史记》中的晏子更吻合一些呢?当然就是这样其实并不能真正向学生说明我对课文的以上三点想法,我救了个楚王,并没有救课文的全部历史价值的晏子更深刻的思想。于是我想做一个呼吁:对历史题材的课文(包括近代史),建立一定的泛读书目并指导阅读,这是对学生未来的态度,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因为楚国和齐国都是大国,如果轻易杀了对方的使者两国就会起矛盾,打起仗来谁都没把握胜力.而且也没好处!

课文的3、4、5三个自然段,以三个精彩有趣的小故事展开情节:第一回合,写楚王瞧不起晏子,抓住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缺陷,不开城门却开了个洞让他钻,进行人格侮辱;第二回合,楚王又说齐国没有人,讽刺齐国没有人才;第三回合,楚王越发变本加厉,和他的官员门群起而攻之,一起嘲讽齐国人没出息,做强盗。故事情节到了高潮阶段——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如此咄咄逼人、扣人心弦的场面,一般常人可能会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陷入十分被动、难堪的窘境。而主人公晏子却能处惊不慌,冷静、机智、针锋相对地、甚至是谈笑风生地进行反驳、回击,将楚王驳斥得理缺词穷、哑口无言。楚王本想侮辱晏子,却一次次反遭侮辱。楚王从开始的瞧不起晏子,瞧不起齐国,为此而处心积虑地对晏子展开一次比一次更刻薄、更恶毒的侮辱和嘲讽。但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楚王不但再也不敢继续侮辱晏子,反而是“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180度的大转弯,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晏子实在太厉害了,是个出类拔萃、聪明绝顶、口才超群的人才,是个出色的外交家。因此,楚王已打心底里服了他,竟向晏子老老实实地和盘托出自己的初衷: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所以正如文中用了五个“只好”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楚王的无奈和失败,并且含蓄地赞扬了晏子挫败楚王、大获全胜的辉煌和卓越才华。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好教材,必须把握住三个回合的较量这一精髓之处。

他口才好 .有智慧.有才能.杀者不般配啊!所以不杀他.没有理由杀他.必须把握住三个回合的较量这一精髓之处。
谢谢

有智慧.有才能.杀者不般配啊!所以不杀他.没有理由杀他.必须把握住三个回合的较量这一精髓之处。
谢谢


经过晏子的反驳 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从文中我们...

《晏子使楚》读后感
课文主要写了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楚王三次侮辱了晏子,但都被晏子反驳了,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说晏子机智,我是从晏子让楚王大开城门迎接他,我只所以觉得晏子十分机智是因为晏子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

楚王会对晏子持什么样的态度
1、楚王两次想侮辱晏子都没得逞,反被晏子回击得颜面尽失。2、第三次想侮辱晏子时,楚王的霸气没了,由第二次的“冷笑”变成了“笑嘻嘻”.3、这最后一次侮辱也被晏子反击得无地自容时,不得不彻底认输,“只好赔不是。由此奠定了楚王对晏子态度的基调“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继而内心对晏子...

缩写《晏子使楚》
他最不中用,就被派到楚国来了。楚王只好陪着笑。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并安排两个武士押着一个盗窃犯从堂下走过。楚王嘲笑齐国人没出息。晏子以柑橘在淮南、淮北结果不同的道理,讽刺楚王治国无方,楚国社会风气乱。楚王听了只好陪不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晏子使楚文言文400字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 晏子使楚400字缩写,急啊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

晏子使楚节选文言文阅读答案
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楚王怎么敢不尊重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

晏子使楚是什么时候
问题一:晏子使楚发生在什么时候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 *** 的斗争精神。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

晏子使楚的典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晏子回答:“我们有个规定:如果对方的国君是个贤明的人,大王就会派最有才华的人去;如果对方的国君昏庸无道,那大王就会派最没用的人去。在齐国,没有人比我更没用了!”说完,晏子还深深地叹了口气。晏子的话让楚王无地自容,他终于明白晏子实在聪明过人,就不敢再轻视他了。查看全部18个回答团购第一城_现房_送...

晏子使楚想排个课本剧,谁能提供一下台词?
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这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我原来想取笑大夫的,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旁白: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尊重齐国了。晏子用自己的智慧挽救了齐国的名誉。

临县13354175129: 为什么楚王不敢杀晏子? -
东野郑盐酸: 因为楚国和齐国都是大国,如果轻易杀了对方的使者两国就会起矛盾,打起仗来谁都没把握胜力.而且也没好处!

临县13354175129: 晏子使出楚 楚强齐弱时,楚王为何没有治晏子罪 -
东野郑盐酸: 楚虽强,但齐并不弱.并且楚虽一家独大,但并不是不需要盟友.晏子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聪明机智.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楚王虽然仗势欺人,傲慢无礼,自作聪明,但以大局为重,敢于承认错误.如果他杀了晏子,怎么可能还会有其他国来结盟?怎么可能有他国人才来投靠?

临县13354175129: 楚王之所以不敢不尊重晏子,是因为什么 -
东野郑盐酸: 句中楚王之所以不敢不尊重晏子,是因为(晏子口才好自己容易吃亏),这个“不敢”有(害怕)的意思;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第一次令其从狗洞中进,晏子说:出使狗国才从狗洞中入.第二次楚王嘲笑齐国没人派晏子来,晏子说:派的人的能力和国家是相等的,像他这样无能的人就去无能的国家.第三次楚王说齐国人来楚国偷窃,晏子说:是水土问题,齐国人在楚国才会偷东西.晏婴是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勇敢大胆的人.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让楚王不敢轻视.

临县13354175129: 晏子使楚中,晏子侮辱楚国,为何没有被杀 -
东野郑盐酸: = 额..就拿第4自然段打比方吧..燕子装作很为难的说的后面楚王说不生气,如果他杀了晏子,就代表他生气了,说话不算话,有损威严..只能陪着笑啦..

临县13354175129: 晏子使楚最后一句,写出楚王什么的心态 -
东野郑盐酸: 楚王在这里不得不笑,此时他是被晏子彻底斗败了.作为一个王此时笑着对晏子标示服输,至少还能表现一下胸襟,也好让自己冠冕的下台.试想他如果勃然大怒,在群臣面前会显得心胸狭窄,有损形象.还有一层,他对晏子只可辱不能杀,(为什么不能杀请大家想一想),没想到羞辱不成,又不能杀他只好自己找个台阶下咯

临县13354175129: 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 -
东野郑盐酸: 楚王听说晏子是善于辞令的人,想借机刁难他,楚王君臣商议,通过诬蔑齐人为盗,进而诬蔑“齐人善盗”.这些贬损与侮辱,表面上是冲着晏子个人,实则矛头直指齐国.而对楚国君臣的挑衅,晏子临阵不乱,巧施辩辞,应付裕如.针对楚王诬蔑齐人“善盗”,晏子引用橘化为枳的故事,采用类比推理,指出齐人在齐不盗,人楚则盗,正是楚之水土、地气,即社会环境使然,让楚王“反取病焉”.

临县13354175129: 五年级下册第五课为什么说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
东野郑盐酸: 因为他知道晏子很聪明,楚王想侮辱他三次都没侮辱成功,所以他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我们老师讲的.

临县13354175129: 楚王之所以不敢不尊重晏子是因为什么 -
东野郑盐酸: 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句中楚王之所以不敢不尊重晏子,是因为:楚王在连连败阵中认输了,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都被晏子挫败了,然而维护了祖国的尊严的事,充分显示了晏子的外交辞令和聪明才智,赞扬了晏子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正气.

临县13354175129: 楚王为什么开始尊重晏子了 -
东野郑盐酸: 本来楚王是要羞辱晏子的,但是反被他羞辱.晏子用婉转的语言进行反击,没有伤到楚王的尊严.楚王从中看出了晏子的智慧,所以不得不尊重他.

临县13354175129: 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中的不敢有几层意思 -
东野郑盐酸: 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是因为晏子是个有智慧、有尊严的人 .“不敢”有害怕,敬畏 的意思.也有意思是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 他却全部对答了 说明了晏子能说会道 机智勇敢 让楚王不想尊重他都必须尊重了.望采纳谢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