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蒙古包的作文

作者&投稿:吁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介绍蒙古包的作文~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隆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多平方米。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蒙古包越来越少了。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
  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大多数蒙古人是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脚点,再起帐篷。
  古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一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 多用在族“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小者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蒙古节有自己为柱拜的典型。祭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歌舞等娱乐活动。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

他他他他就来了他他他他他吐啊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啊

美丽的大草原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住着蒙古包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用马奶招待客人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穿着大袍、腰带、靴子呢?
传说在仕尔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纳德山。山顶终年积雪,云雾弥漫,泉水泛涌而成的山湖,清澈如镜,人们都说这是天神的隐居的地方。一天,一位年轻的猎人在山顶湖岸忽然发现一群仙女在湖中嬉戏,那婀娜的身姿,动人的笑语,使猎人惊羡不已。他悄悄拿来一副套马的皮挎索隐身窥伺。仙女们尽情的追逐戏耍,丝毫不觉。猎人飞来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仙女,其他人惊慌躲入云端。猎人向仙女求爱,仙女答应了。不久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便成刀绰罗斯家族的祖先。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现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蒙古族的传统民族白节、祭敖包、那达慕、鲁班节、燃灯节等。在节日上都有各种不同的习俗。例如:那达慕大会时,会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播放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人民喜爱的盛会。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现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县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白节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亦“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扒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衣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
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 穹庐”、“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织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可大功告成。白白的蒙古包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仿佛绽放的一朵朵白莲花。蒙古包最大的优点是拆装容易,室内使用面积很大,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用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族语属阿尔泰语系,分布于蒙古国和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境内的蒙古语属喀尔喀方言,使用人口约180万。现代蒙古语的主要特点:元音丰富而辅音较少语音结合比较自由,音节种类较多。绝大部分辅音既可以出现在音节首,也可以出现在音节末。蒙古国于20世纪40年代采用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新蒙为文,从上到下连写,从左到右移行。
蒙古族艺术分为民歌、乐器、曲艺三大类。而名人有忽必烈、明安图、孝庄皇太后等。特产主要是羊肉、羊奶、马奶。
美丽的草原,我们的家。

美丽的大草原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住着蒙古包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用马奶招待客人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穿着大袍、腰带、靴子呢?
传说在仕尔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纳德山。山顶终年积雪,云雾弥漫,泉水泛涌而成的山湖,清澈如镜,人们都说这是天神的隐居的地方。一天,一位年轻的猎人在山顶湖岸忽然发现一群仙女在湖中嬉戏,那婀娜的身姿,动人的笑语,使猎人惊羡不已。他悄悄拿来一副套马的皮挎索隐身窥伺。仙女们尽情的追逐戏耍,丝毫不觉。猎人飞来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仙女,其他人惊慌躲入云端。猎人向仙女求爱,仙女答应了。不久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便成刀绰罗斯家族的祖先。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现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蒙古族的传统民族白节、祭敖包、那达慕、鲁班节、燃灯节等。在节日上都有各种不同的习俗。例如:那达慕大会时,会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播放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人民喜爱的盛会。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现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县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白节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亦“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扒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衣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
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 穹庐”、“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织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可大功告成。白白的蒙古包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仿佛绽放的一朵朵白莲花。蒙古包最大的优点是拆装容易,室内使用面积很大,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用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族语属阿尔泰语系,分布于蒙古国和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境内的蒙古语属喀尔喀方言,使用人口约180万。现代蒙古语的主要特点:元音丰富而辅音较少语音结合比较自由,音节种类较多。绝大部分辅音既可以出现在音节首,也可以出现在音节末。蒙古国于20世纪40年代采用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新蒙为文,从上到下连写,从左到右移行。
蒙古族艺术分为民歌、乐器、曲艺三大类。而名人有忽必烈、明安图、孝庄皇太后等。特产主要是羊肉、羊奶、马奶。
美丽的草原,我们的家。

蒙古包,蒙舌语称“蒙古勒格日”,意为蒙古房子。在辽阔的三北边陲,从西部阿尔泰的雪峰,到东部兴安岭的绿林。从北部的贝加尔湖到南部的万里长城。最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隆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多平方米。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蒙古包越来越少了。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
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大多数蒙古人是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脚点,再起帐篷。
古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一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 多用在族“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小者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蒙古节有自己为柱拜的典型。祭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歌舞等娱乐活动。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

美丽的大草原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住着蒙古包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用马奶招待客人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穿着大袍、腰带、靴子呢?
传说在仕尔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纳德山。山顶终年积雪,云雾弥漫,泉水泛涌而成的山湖,清澈如镜,人们都说这是天神的隐居的地方。一天,一位年轻的猎人在山顶湖岸忽然发现一群仙女在湖中嬉戏,那婀娜的身姿,动人的笑语,使猎人惊羡不已。他悄悄拿来一副套马的皮挎索隐身窥伺。仙女们尽情的追逐戏耍,丝毫不觉。猎人飞来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仙女,其他人惊慌躲入云端。猎人向仙女求爱,仙女答应了。不久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便成刀绰罗斯家族的祖先。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现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蒙古族的传统民族白节、祭敖包、那达慕、鲁班节、燃灯节等。在节日上都有各种不同的习俗。例如:那达慕大会时,会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播放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人民喜爱的盛会。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现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县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白节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亦“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扒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衣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
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 穹庐”、“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织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可大功告成。白白的蒙古包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仿佛绽放的一朵朵白莲花。蒙古包最大的优点是拆装容易,室内使用面积很大,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用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族语属阿尔泰语系,分布于蒙古国和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境内的蒙古语属喀尔喀方言,使用人口约180万。现代蒙古语的主要特点:元音丰富而辅音较少语音结合比较自由,音节种类较多。绝大部分辅音既可以出现在音节首,也可以出现在音节末。蒙古国于20世纪40年代采用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新蒙为文,从上到下连写,从左到右移行。
蒙古族艺术分为民歌、乐器、曲艺三大类。而名人有忽必烈、明安图、孝庄皇太后等。特产主要是羊肉、羊奶、马奶。
美丽的草原,我们的家。

学习消息


蒙古包民居的作文
蒙古包的成因生活需求。游牧不同于农耕,牧民所有的吃穿用住都来源于牲口,而草原是一种季节性非常强的地貌,植被衰败很快。为了保住自家牲口,牧民必须依照放牧需要经常搬家。因此蒙古包需要轻便可装卸的结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由毛毡铺成,还需要轻便的栅栏和长杆。草原地区风势比较大,轻便的毛毡容易...

我想要一篇写内蒙古大草原的作文
蒙古人住蒙古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蒙古包大约有4米多高,它看起来很小,但实际上包内使用面积还是很大的。几乎所有的蒙古包外表都呈圆形,鼓鼓囊囊地穿着一件华丽的“衣服”,衣服上嵌着一扇别致的小门,脑袋上顶着一扇神奇的小窗。进入到蒙古包的里面才发觉蒙古包并不是圆形的,准确地说...

六年级作文《蒙古族的蒙古包》520字
在我成长的记忆中,有难忘的、开心的、高兴的……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十一岁生日的那一天。那一天,我真高兴。生日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穿上了新买的衣服和鞋子,蹦蹦跳跳的去上学。一路上,鸟儿在枝头唧唧喳喳的叫着,它们好像在对我说:“祝你生日快乐!”到了学校,同桌小红把准备好的生日...

蒙古包的作文模仿各具特色的民居 快块 我急用5秒钟
(构造)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它主要有三大构件:可折叠的网状围壁条木、搭起伞状圆顶的椽木、覆盖圆壁和顶棚的白色厚毡。蒙古包顶有...

关于蒙古族建筑特点的作文 450字左右
(介绍蒙古包)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

介绍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风民俗作文500字
呼伦贝尔大草原不仅有美丽迷人的风景,还有独特韵味的民俗民风!走近蒙古包,鲜红的彩旗迎风飘扬,此时你可以插一炷香放在石桌上,以祈祷幸福的降临。走进蒙古包,那眼前亮堂堂的一片:有着精致的石桌,有着亮丽的舞台,有着巨大的吊灯,还有着...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使人眼睛应接不暇。坐在石桌上...

写内蒙古民居的作文(开头写提刚,300字
蒙古人都以游牧生活为主,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装好一个蒙古包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行了,拆后搬迁也很方便,只需要牛拉的勒勒车就行了。自从有了蒙古族,蒙古包就一直沿用至今,就是因为蒙古包的构造简单,装起来十分方便。蒙古包的制作不用高楼大厦用的水泥砖瓦,也不是...

蒙古族居住的环境,写作文开头!十分钟(蒙古包旁的)
在我国北方,有着茫茫的大草原;草原上,散落着各式各样的蒙古包;在蒙古包里,有着勤劳、豪放的蒙古族.他们的性格豪爽,待人热情,有着“马背上的民族”之称.

草原冬天景色描写作文四百字
内蒙古大草原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它是一片白茫茫,但朦胧的白雪之间隐约可以看到两匹骏马之上骑着的几位艳丽蒙古服饰的女子与男子与忽有忽无的白夹蓝的蒙古包,把苍茫质朴的大草原之上锦上添花的增加了一缕色彩。内蒙古大草原冬天的清晨,在层层白茫茫的雪层远处,有一丝昏暗的暗紫色,逐渐的渐变为深红色,...

杜尔伯特草原作文
在22时左右,我们回到了蒙古包,和另外两个阿姨住在一起,渐渐进入梦乡...忽然,我被呼号的大风惊醒,才夜里十一点钟。草原的天气说变就变,在篝火晚会时还晴空万里,现在却刮起了大风,狂风呼啸着,掀开了我们住的蒙古包的顶棚,我心爱的小白裤子也被刮跑了。最后我们同导游叔叔换了蒙古包,我的裤...

宣州区18479637390: 蒙古包的作文 -
撒信益米: 辽阔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帐篷们蒙古包 蒙古包蒙古族牧民居住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随着畜牧业经济发展和牧民生活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 蒙古游牧...

宣州区18479637390: 关于描写蒙古包的作文.(重点介绍成因以及特点.用上大量说明方法.)450字.主要是模仿六年级下册的傣家竹楼写. -
撒信益米:[答案] 美丽的大草原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住着蒙古包呢?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用马奶招待客人呢?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穿着大袍、腰带、靴子呢?传说在仕尔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纳德山.山顶终年积雪,云雾弥漫,泉水...

宣州区18479637390: 描写蒙古包里面以及外观特点的作文,最好是亲身经历的400字 -
撒信益米: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

宣州区18479637390: 描写蒙古包作文 -
撒信益米: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

宣州区18479637390: 关于蒙古包的描写 -
撒信益米:[答案]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上处处可见一朵朵“白色的鲜花”,它们就是家喻户晓的蒙古包.它有独特的美感,远看宛如粒粒珍珠在柔软草绒布上闪闪发光,更仿佛是在碧绿草原上绽放的一朵朵白莲花!近看,包外的花纹更加清新美丽,给...

宣州区18479637390: 关于介绍蒙古包的作文 -
撒信益米: 世界上不有几个民居是建在草原上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民居是可以携带组装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民居是挡风能力极强,可以让屋内温暖舒适的呢?蒙古包历史悠久,早在匈奴时代就出现了,为了可以在草原上随意更换军营,当时匈奴便发明...

宣州区18479637390: 描写蒙古包作文400字 -
撒信益米: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住着蒙古包呢?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用马奶招待客人呢?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穿着大袍、腰带、靴子呢?传说在仕尔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纳德山.山顶终年积雪,云雾弥漫,泉水泛涌而成的山湖,清澈...

宣州区18479637390: 介绍蒙古包的作文 200字左右 字数不要太多 -
撒信益米: 蒙古包的作用是供蒙古族等游牧民族在草原居住.材料主要由架木、苫毡(覆盖物)、绳带三大部分组成.苫毡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墙根、毡幕等组成.蒙古包的结构是苫毡夏季盖一层,春、秋季节盖两层,寒冷的冬季则盖三层,并...

宣州区18479637390: 蒙古包50字作文大全 -
撒信益米: [蒙古包作文] 蒙古包是白色的,里面花花绿绿,但很小,蒙古包作文.它的门上有两条龙,上面还有蒙文,蒙文的读音有点像日语.蒙古包的顶上有很多木头.蒙古包的门都是朝着东边开的.蒙古包作文50字小学生作文(/)

宣州区18479637390: 写蒙古包的作文600字 -
撒信益米: 他他他他就来了他他他他他吐啊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